沈雲冰
台美基金會會長
TAF2005
以肯定及推廣優質台灣為宗旨的台美基金會,23年來一直不斷地表彰「不論出生地,凡關愛台灣、認同台灣」的傑出人才。這種「台灣人肯定與疼惜台灣人」的精神不但膚慰了台灣人四百年來被棄為「亞細亞的孤兒」的心靈,而且對當今台灣彌漫著一片「唱衰台灣」尤俱警惕作用。今年我們回到基金會的發源地舉辦「人才成就獎」頒獎典禮,這是十年來首次在南加州舉行,我們希望讓關愛台灣的你我作伙再一次來見證「優質台灣」的顯現。 今年的科技工程人才成就獎頒給芝加哥大學生態演化系GEORGE BEADLE講座教授李文雄博士。李博士是我見過最為傳奇性的台灣旅美學人,他出生於台灣屏東一個小農村的貧苦佃農家庭,然而他的雙親卻盡力地提供子女教育的機會。不過由於生長在封閉的環境中以及台灣升學填鴨式的教育體系,李文雄一直沒有機會接觸到外面的世界,也沒法發掘自己的天賦。他直到上了中原大學土木系之後才瞭解到自己適合唸的是數學或物理而不是工程。他更在中央大學攻讀地球物理碩士時,確認了數學才是自己的最愛與專長。大概是因為台灣當時的教育體系對轉行轉系有種種不易克服的限制,所以李文雄決定到美國布朗大學 (Brown U.)主修應用數學博士學位。在博三時,他更大膽地選擇與學習生物,一門數學理論尚未被充分發展的領域作為他所學應用的對象。李博士樂於嘗試新想法或新研究的習慣,在親逢分子生物學蓬勃發展的1970年代,使他成為一位當今世界最有名的分子演化學家之一。李博士是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03年李博士以在「遺傳演化科學」的傑出成就獲得總部設在義大利米蘭的國際巴仁基金會的巴仁獎(Balzan Prizes),此獎每年頒給四位在(1)文學、道德與藝術;(2)物理、數學與自然科學領域的傑出人才,獎金為一百萬瑞士法郎,折合美金七十五萬元,可以說這是謹次於諾貝爾獎的大獎。李博士獲得今年台美基金會科技人才成就獎除了顯示他在攀登國際大獎後,也希望能拿到來自民間、自己族裔的最大獎企圖。李博士無庸諱言是我們的最佳選擇,他的成就與奮鬥事跡堪為台灣人的表率。 今年的人文人才成就獎頒給創導「新意象派」立足國際畫壇並被譽為「二十位最具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之一」的陳錦芳博士以及在南島語言研究界素享國際盛名的台灣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壬癸博士。陳錦芳先後取得台灣大學外文系英法語文學學士、巴黎大學當代法國文學碩士以及巴黎大學現代美術史博士學位。他是紐約市「陳錦芳文化館」與「新世界畫廊」的創辦人及榮譽總監。於1969年以他獨特的多元文化觀建立「五次元世界文化觀」進而衍生在繪畫表現上的「新意象派」(Neo-Iconography),創立自己的畫派與畫風,並有數千件系列作品。「新意象派」乃整合古今中外的「文化意象」(icon)加以創新表現,往往藝以載道,成為「後現代」一重要樣相。他的作品被編入美國大專用書「世界美術史」﹕“Art and Ideas”一書最新一章以及全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兩百多本教科書及藝術書籍,為台灣人在世界藝術領域上佔有一片天地。陳博士於2001年獲得「聯合國之友」頒予聯合國之「全球寬容獎」(Global Tolerance Award),並榮任其「寬容及和平文化大使」(CulturalAmbassador for Tolerance and Peace),除應邀進行「世界藝術(巡迴)活動」以「透過藝術建立和平與寬容之文化」,也把台灣人的精神帶到世界各個角落。縱觀陳博士的一生,他從沒離開過「台灣、美術、文學」,,他的貢獻是台灣人的驕傲! 李壬癸博士出身於宜蘭的農家,因為家庭經濟欠佳,大學考上全部公費的台灣師範大學(考進第一志願,英語系),出國留學都是拿全額獎學金(碩士)或助教獎學金(夏威夷大學博士)。自從1970年以來,李壬癸博士主要在中央研究院任職,從事語言的調查研究工作。他是第一位研究原住民語言的台灣本土語言學家,也是全世界對台灣原住民語言研究得最透徹、最全面、累積成果最豐碩的語言學家。他調查過所有現在通行的、搶救過即將消失的、和復原過已經滅絕的台灣原住民語言,他同時也訓練了一批批的學生和原住民同胞,鼓勵他們共同參與原住民語言的研究。他還協助制訂原住民語言的書寫系統、參與原住民語言的復育活動。他雖然不是第一個研究台灣原住民語言的的語言學家〔這份榮譽要讓給日治時期的日本學者),卻是到目前為止貢獻最多的一位。李博士已經成為台灣原住民語言的代名詞,稱他為「台灣原住民語言學之父」,絕對當之無愧。以他的貢獻,值得吾人給予高度的肯定。 社會服務人才成就獎之宗旨是用來肯定扶助社會弱小同胞之奉獻者,今年雖然有多位海內外台灣人申請,但因尚未達到台灣全國知名度的貢獻,以及相較於此獎項先前的得獎人,只好讓今年的社會服務人才成就獎從缺。 台美基金會台灣人才成就獎二十三年來一直扮演著一種純民間的觀點,它是一種「台灣人自己來肯定自己的人才」的表徵。這種精神與傳統安慰了無數台灣人因淪為「亞細亞孤兒」而受創的心靈,也鼓舞了很多台灣人去追求卓越的成就。今天我們再一次展示這一種壓不扁的蕃薯精神,我們除了為得獎人喝采,更希望借此讓「優質台灣」再一次展現於國際舞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