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
始終都覺得月島實在是個很美的名字。顧名思義,月島應該形狀長得像是月亮吧?是滿月、上弦月、還是下弦月呢?很可惜,月島雖然是一個狹長的島,但跟月亮的形狀沒有太大關係。其實月島最初的名字叫做「築島」,因為這裡完全也就是一塊海埔新生地。數百年前,從江戶幕府後期開始到明治年間,將東京灣口破碎的沙堆,慢慢填出來、建築出來的一塊人造島。日文中「築」字的發音跟「月」相同,因此後人為了美化地名,才想到用「月」字替代。當然也因為早期這裡的高樓不多,從這裡仰頭眺望海上明月特別清晰吧,故把築島改稱月島,就更順理成章了。
我最初知道月島,其實不是因為月島名物文字燒。而是從《池袋西口公園》作者石田衣良的另一部直木獎得獎小説《4TEEN 十四歲》而得知的。以月島為故事背景的這部作品,將幾個生活在島上的青少年生活描繪得非常生動,同時也帶出不少月島場景。所以多年前,我第一次踏上月島,其實是為了見證小説舞臺才前往的。
月島和佃島連成一片,從佃島走回地下鐵月島站的出口,立刻就會見到在出口矗立了一個古意盎然的路標,寫著「月島西仲通商店街」的標示。這條西仲通就是赫赫有名的「文字燒」街了。
對日本食文化不陌生的人,幾乎都知道大坂燒吧。文字燒的吃法類似大坂燒,不過作法跟吃法不一樣。大坂燒最後會煎出面皮為底的煎餅,而文字燒則不會煎出一張餅來,直接從鐵板上拾起,零碎入口。最特別之處,就是吃的時候不用筷子,用小小的鍋鏟,把文字燒戳起來吃。不過,請別著急!要吃出文字燒的靈魂,得是要有點耐性的。最好的時機,是等待文字燒稍微在鐵板上結出鍋巴來,用小鐵板把鍋巴一起戳起來吃,才是美味。
台灣人很早以前就接觸到大坂燒這項日本料理了,文字燒比較陌生一點。近十年來,台北街頭也出現不少標榜文字燒的餐廳,因此文字燒愛好者也愈來愈多。喜歡文字燒,或者沒吃過想試試看的話,那麼來到東京,當然要朝聖一趟有文字燒故鄉之稱的月島囉。
月島西仲通商店街非常長,幾乎整條街上開的店家,都是文字燒店。到底該吃哪一家呢?實在眼花撩亂。説真的我嘗試過好幾間,結論是其實吃起來都差不多。到最後唯一的選擇標準,倒是跟口感無關,而是店家鐵板座位上,有沒有設置通風良好的抽風機?如果沒有的
話,那就跟烤肉時沒有抽風是同樣的道理,等吃完以後,你就會因為全身都是油煙味而愁眉苦臉。所以啦,進去餐廳前,比看菜單更重要的一個小撇步(訣竅),那就是千萬別忘記先在門口,瞄一下店裏座位上的設備喔!鐵板上沒有抽風機的,請默默退出,選別間(笑)!
張維中 簡歷
台北人,現居東京。在臺取得文學碩士後,08年來日。早稻田大學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畢業。現于東京任職傳媒業。大學時以長篇小説踏入文壇,迄今出版著作25部以上。近作為遊記《愛的魔幻旅行》、《東京,半日慢行》、《一日遠方》、小説《戀愛成就》。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