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這一天來臨:書店關門了,紙本閱讀博物館成立了,人人抓著手機在閱讀,想要懷舊到博物館。
你很容易問到人說好一陣子沒在看書了。最近一位朋友說她的工程師弟弟平常很少買書,寫碩士論文就到圖書館找資料,她弟弟還是本業有成,表現優秀咧。如果把開卷當作充電,紙本是真正的開卷,一個人用手紙翻閱,透過文字符號給好作者充電,當然,碰到不好的作者就是充負電了。
ㄧ個真正閱讀的人,也像在一口古井底安靜著。拿手機的人,有真正在閱讀嗎?他的求快帶動煩躁,掃來瞄去,他真正在閱讀嗎?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ㄊㄧㄢˊ)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不幸,我們電腦的發明到手機當道,走的正是這條人的異化之路:煩躁、不安,逐色逐音。我們一直擴大方便到隨便,幾乎為所欲為的快感。但萬一當機了,我們厭惡難過。
一個膚淺、浮躁、不安的社會,是很容易帶來衝突動盪的;不耐的社會,總是傾向於暴力或叢林化的。
過於依賴電腦閱讀,確實沒有給我們帶來安寧。而紙本閱讀的衰落,是閱讀價值的抹煞時候,我們實務上希望購書抵稅出版減稅以鼓勵業者出版讀者買書外,更可以由政府文化部門舉辦年度好書推薦與頒獎給好書活動,有實質的獎勵與證明給作者與出版者。學校方面可以推廣交讀書報告時附上紙本書可加分。
一個國家文化的保留是透過書寫與閱讀來打基礎的。當不願意好好閱讀安心閱讀的人多了,也就是不會好好書寫安靜表達的人多了,這樣的社會當然隱含爆炸與不安,光靠密密嚴嚴的司法是不會有進步的。
正視我們紙本閱讀文化在消失的危機,或許,我們可以發明機器人代替我們閱讀與書寫,但那是什麼社會?有一天,你發現是機器人郵差送信來了,你發現是市政府叫一個機器人寫的手冊送來了,這是什麼社會?是你要的嗎?是的,紙本閱讀的溫度不是電子產品閱讀能取代的。我們有了電子化的方便,卻失去了溫度、安靜,與時間發黃與新頁的聲音,我們失去人的感覺,我們又怎能有充分源遠流長的創造力呢?
文化大廈怎麼有傳統幾千年來閱讀創作的基礎,再更上一層樓呢?我們累了,要安靜了,讓我們真正用紙本閱讀充電吧,充心靈之電;好書是作者化身為你的朋友,是書天使,可是手機是你真正的朋友嗎?它是機器本色,是工具啊,沒有溫暖的。不幸出現書博物館,真的,那是人類萎縮的悲劇。
人類閱讀的背影消失的年代,普遍物化,科學挑戰無限與自然的野心若不駕馭,將是一個衝擊後真正荒蕪的開始,就是閱讀機器化、閱讀死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