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常常是許多行動前的第一步,也許為的是延續、回饋、或撫慰那些「感覺」。有過某些體驗,自己可以更容易地從過去的經驗裡去理解、並且影響自己對某些事情的態度與行為,而不是憑著想像與他人的描述。
我若有小孩,我可能就會注意小孩的整體環境教育問題;我若是單親媽媽,我不但可以理解單親媽媽的甘苦,也會想幫助其他單親媽媽。如果我是小三,我就會明白其他小三的心酸;但我若被劈腿,我也會知道原來在愛情裡,不被愛的才是小三。
這是簡單的道理,所以許多做社會或環境工作的人,都常常透過這個方式:「傳播體驗」,來擴散他們的理念並發揮影響力。例如知名的社會企業黑暗對話,便是讓參加的人來體驗黑暗,這不是只為了讓參加者來產生對於視障者的關懷,更是藉由該體驗,來認識自己的不足,並藉由黑暗看見自己的盲點,而且不透過自己的雙眼來感受周遭的人與世界。
我好朋友的社會企業,以立國際服務也是從「體驗」的角度出發,讓志工們體驗貧窮、體驗土地、也體驗自己看起來微不足道卻又辛勞的行動,如何一點一滴地造成改變。實際上,以立的兩位創辦人,都是透過國際志工的體驗,因而投入了國際志工,然後在質與量上,將國際志工的理念以行動來詮釋,並以社會企業的方式來擴散其影響力。
在台灣,農業可以說是離我們很近,因為離我們很近,我們對農業才有感,對食物也有感,所以出現了不少與農業相關的社會企業,便容易理解。但在香港,農業離香港很遠,農業沒有感,食物自然也沒有感。我住在香港的時候,對於食物的浪費感到不可思議,但我從「體驗」的角度去理解,也許就可以部分解釋這個現象,畢竟香港的缺乏農業與農業人口,也缺乏體驗的環境;不像臺灣,就算家裡不是務農,也很容易接觸到有務農經驗的長輩或親友,農業的文化容易在台灣建立,一粒米的意義就超過了一般商品。
所以當有人告訴我,她想從事社會企業的工作,卻不知該往哪個方向、投入哪個領域,我都會建議她先去體驗一番,不管是跟人有關的、還是跟環境有關的,無論是上山、還是下海,如果在山上的感動更勝於海裡給妳的感受,那就留在山上做自己想做的事業。
「體驗」是上天安裝在人類身上最先進、複雜的晶片之一,但許多人卻害怕去開啟這個晶片的功能,或一直缺乏機會去使用這個功能。例如台北市之所以被許多臺灣其他地方的人稱作「天龍國」,就是因為某些台北人即使去了歐洲好幾趟,也不知道台北以外的其他臺灣鄉鎮與城市長什麼樣子,他們以為台北等於臺灣,其實他們從來沒有「體驗」過台灣。
不只是台北市,許多地方的人也常常沒有機會體驗其他地方的世界,因而侷限了他們的知覺與能力。例如新加坡,一個綠化非常好的城市(國家),根據國際能源統計(International Energy Statistics),其2009年的人均碳排放量(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per capita)竟然是臺灣將近三倍,更何況臺灣有許多高耗能的工業,新加坡卻是缺乏工業的地方。我相信新加坡的超高人均碳排放量,有很多政策、產業與複雜因素造成(例如一大堆摩登的金融商業大樓與飯店,冷氣都要開到像冬天一樣低溫,彷彿用來彌補新加坡沒有冬天的缺憾),但我想絕不能忽視其文化與意識的深層問題,畢竟缺乏了對於自然環境的謙卑,永遠相信人定勝天的結果,以及生活中最親近自然的方式,就是去五星級飯店享受陽光與沙灘,都會讓這樣的人們變成一個地球上的「天龍人」,一個對於自己的舒適圈以外,毫無感覺的人,這樣的「無感」,如何能夠根本地建立一個對自然環境真正負責的態度?如果對於(非人工維護的)自然環境無感、並且沒有負責的態度,要徹底降低其人均碳排放量,肯定也還是要靠其大有為的政府領導了。
我無感,也許不是我的錯,因為我沒有經驗,如何有感?所以我總是感謝,那些曾經在我生命裡面帶我體驗到不同世界的人、事、物,是因為他們,我才活得更有感覺。那些讓我失戀的人與事,令我學會珍惜與放手;讓我困苦的事與環境,令我感受努力與堅持的可貴;讓我有機會被環繞在沙灘上的滿天星斗之下,使我明白人與自然可以相處地如此自在,但無感的人們又無感地迫使海平面上升,讓我又感慨這一切美好是如此脆弱而無法保存。
感受的能力是天生的,只要願意開啟。若想要投入你的能量與熱情,不想被無感的生活給吞噬,開始去體驗所有你未知、卻又可能感到有些不舒服的世界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