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2012

西雅圖為她不眠

紐約時報
諾拉·艾芙隆(Nora Ephron),一位桃樂絲·帕克(Dorothy Parker)式的(不過據一些人看來,艾芙隆要更聰明、更詼諧)散文家、幽默作家,是她那個時代最成功的劇作家和電影人,拍攝過幾部成功的浪漫喜劇,比如《西雅圖未眠夜》(Sleepless in Seattle)和《當哈利遇到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周二晚她在曼哈頓去世,享年71歲。

她的兒子雅各布·伯恩斯坦(Jacob Bernstein)說,艾芙隆的死因是急性白血病引發的肺炎。

 

1996年,艾芙隆在母校衛斯理大學(Wellesley College)畢業典禮致詞時曾回憶說,對她那個時代的女性,人們認為碌碌無為即是美德。但她卻從事了幾份不同的事業,每一份都取得了成功,而且有些是同時進行的。

她曾是記者、博客作者、散文家、小說家、劇作家,奧斯卡獎提名編劇,也是電影導演——在電影行業,導演這個位置無論是在過去,還是在現在,都被男性一統天下,她可謂是一個異數。她在後期取得票房成功的電影包括了《電子情書》(You've Got Mail)和《美味關係》(Julie & Julia)。在晚年時,雖然自己保養得相當年輕,不過在論及衰老和與之相伴的恥辱時,她更像是個哲學家。

“為什麼那些寫書的人總是念叨着,年長比年輕要好?” 她在2006年的暢銷散文集《我可憐的脖子》(I Feel Bad About My Neck)中寫道:“不可能啊!就算你擁有了睿智,可你還是想破腦袋都想不起來昨天碰到的那個人叫什麼名字。”

寫作是她的家族生意

諾拉·艾芙隆於1941年5月19日生於曼哈頓的上西區,是四姐妹中的長女,幾個女孩後來都成了作家。這並不讓人意外;寫作就是她們的家族生意。她的父親亨利和母親菲比(原名菲比·沃爾金德[Phoebe Wolkind])都是好萊塢的劇作家,寫過的作品包括《天上人間》(Carousel)、《娛樂世界》(There's No Business Like Show Business)和《紐曼軍醫》(Captain Newman, M.D.)。

“一切都是摹本,”她母親曾這樣說,而她和丈夫確實也證明了這一點,他們將大學時代的諾拉寫成一部戲劇中的角色,後來又編進電影《帶走她,她是我的》(Take Her, She's Mine)里。這個經驗對艾芙隆也同樣適用,她雖然幾乎從未寫過自己的子女,但卻可以對其他萬事萬物做出動人的描摹:爬上她脖頸的皺紋,她的公寓,白菜餡卷餅,特氟龍平底鍋,還有炒雞蛋白的寡淡無味。

她把與第二任丈夫、水門事件記者卡爾·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痛苦的離婚寫成了暢銷小說《心痛》(Heartburn),之後又把它翻拍成了一部賣座電影,傑克·尼克爾森(Jack Nicholson)飾演花心的丈夫,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演繹的則是機智的艾芙隆本人。

艾芙隆四歲那年,她父母將家從紐約搬到比弗利山,她在那裡長大,1958年畢業於比弗利山高中。在馬薩諸塞州的衛斯理大學讀書時,她開始為校報撰稿,1961年夏天,她去了肯尼迪(Kennedy)總統任內的白宮進行暑期實習。後來她說,在這期間自己最大的功績,大概要算當眾議院議長薩姆·雷伯恩(Sam Rayburn)不小心將自己反鎖在男廁所時,她要把他解救出來。

而在2003年為《紐約時報》寫的一篇隨筆中,她說,在所有白宮實習生中,自己也許是約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總統唯一沒有獻過殷勤的一位。

1962年大學畢業後,她移居紐約——這是她一直深愛的城市,決意成為一名記者。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新聞周刊》(Newsweek)作信差(後來她指出來,當時那兒沒有男人作信差)。不久,在同年《紐約郵報》(The New York Post)罷工期間,一幫人合辦了一份模仿該報的報紙,她參與了撰稿。她的稿件為她贏得了參加該報面試的機會,當時的出版人桃樂絲·希夫(Dorothy Schiff)說:“既然他們能模仿郵報,就能為這份報紙撰稿。把他們招進來!”

艾芙隆在郵報工作了五年,報道內容包括了披頭士樂隊(the Beatles)、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印度之星”藍寶石被搶劫事件,以及科尼島水族館裡的兩頭冠海豹拒絕交配。

“我在那裡的時候,郵報是份糟糕的報紙,”她曾寫道,不過她又補充說,這份經歷讓她學會了將文章寫短,以及圍繞報道對象外圍進行寫作,因為她採訪的那些人都不可能給她充分的採訪時間。

20世紀60年代末,艾芙隆轉戰雜誌,主要在《君子》(Esquire)和《紐約》(New York)雜誌工作。

很快她就因寫率真、詼諧的個人散文而小有名氣——比方說在文中,她會談到自己的平胸;此外她也寫文字尖刻、觀察細緻入微的人物特寫,報道對象包括安·蘭德(Ayn Rand)、海倫·格蕾·布朗(Helen Gurley Brown)和作家兼暢銷詩人羅德·麥昆(Rod McKuen)。其中一些作品引發了爭議。在一篇文章中,她指責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導演了一場與葛勞瑞婭·斯坦能(Gloria Steinem)之間“完全不可理喻”的爭端;而在另一篇文章中,她對《女裝日報》(Women's Wear Daily)的評價極盡諷刺之能事。

但她的文章以幽默和坦誠為特點,風格清晰、直接、低調,對於在什麼地方拋出妙語,她有種完美的分寸感(她的許多文章收錄在這三本合集中:《派對壁花》[Wallflower at the Orgy]、《瘋狂沙拉》[Wallflower at the Orgy]和《潦草數筆》[Scribble Scribble])。

艾芙隆在挖苦自己時,跟挖苦旁人同樣不留情面。她被貼上了“新新聞主義”踐行者的標籤,認為是廣泛運用了小說的寫作技巧,挖掘到了更深刻的事實,但她一直抗拒這種聯繫。她曾寫道:“我不是新記者,不管這究竟是什麼勞什子。我只是坐在打字機前,一個勁兒地爬着舊格子。”

她是個“彪悍的人”

艾芙隆在1976年與伯恩斯坦結婚後,或多或少是在無意間進入了電影業。伯恩斯坦與合作進行水門事件調查的鮑伯·伍德沃德(Bob Woodward)合著了《總統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一書,兩人對威廉·戈德曼(William Goldman)改編的電影劇本不是很滿意,於是伯恩斯坦與艾芙隆想試試自己做改編。他們重寫的這個版本最終沒能用上,但她後來說,這是一次有益的學習經歷,讓好萊塢的人注意到了她。她的第一部劇本是與朋友愛麗絲·阿倫(Alice Arlen)共同編寫的《絲克伍事件》(Silkwood),這部電影拍於1983年,根據凱倫·絲克伍(Karen Silkwood)的生平改編,絲克伍在調查自己工作的一家生產鈈的工廠危害公共安全事件時去世,死因可疑。

當時阿倫在讀電影學院,而艾芙隆除了給報刊寫過東西,沒有一點相關經驗。但該片(由梅麗爾·斯特里普和庫爾特·拉塞爾[Kurt Russell]聯袂出演)導演邁克·尼科爾斯(Mike Nichols)說,他一看這個本子,就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1989年,導演羅伯·萊納將她的劇本《當哈利遇到莎莉》拍成電影,由比利·克里斯托(Billy Crystal)和梅格·瑞恩(Meg Ryan)主演,電影大獲成功。艾芙隆撰寫浪漫喜劇的天賦這才得到了公認,她善於安排一對明明是天作之合佳侶,卻懵懂不知,好事多磨終於有個大團圓結局。

她首次嘗試導演,是在1992年拍攝《這是我的生活》(This is My Life),劇本由她和妹妹迪莉婭(Delia)合寫,根據梅格·沃利茲(Meg Wolitzer)的小說改編,說的是一個單親媽媽努力想要成為脫口秀藝人的故事,這次嘗試並不成功。但在1993年艾芙隆憑藉著《西雅圖未眠夜》收復失地(她也參與了編劇),因為這部劇中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和梅格·瑞恩的合作十分成功,在拍攝《電子情書》時,她再次請兩人出演。

艾芙隆參與編寫和導演的電影還包括《幸運數字》(Lucky Numbers,2000年)、《家有仙妻》(Bewitched,2005年)和最後一部電影《美味關係》(2009年),在該片中斯特里普飾演茱麗婭·柴爾德(Julia Child)。

在合作《絲克伍事件》時,她和斯特里普成為朋友。“諾拉無論是面對何種局面,總會揚起頭說,‘嗯,我怎麼才能把它弄得更有意思些?’”在周二發來的郵件中斯特里普這樣寫道。

艾芙隆分別因為電影《絲克伍事件》、《西雅圖未眠夜》和《當哈利遇到莎莉》,三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獎提名,不過在從事電影生涯時,她也從未放棄過其他形式的寫作。她的兩部散文合集,《我可憐的脖子:以及其他身為女人的感想》(I Feel Bad About My Neck: And Other Reflections on Being a Woman,2006年)和《我什麼都記不住了》(I Remember Nothing,2010年),都是暢銷書。

幾年前,艾芙隆得知自己罹患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這是一種將轉歸為白血病的病症,但她把病情隱瞞了下來,繼續過着忙碌、交友廣闊的生活,只有幾個身邊人知道這個消息。

“她這人不喜歡抱怨,”作家薩莉·奎恩(Sally Quinn)在周二說道:“她不喜歡自怨自艾,總是把什麼事情都‘自己吞進肚裡’。”

艾芙隆與作家丹·格林伯格(Dan Greenburg)的第一段婚姻以離婚告終,與伯恩斯坦的婚姻同樣如此。1987年,她嫁給了尼古拉斯·派勒吉(Nicholas Pileggi),他是《盜亦有道》(Wiseguy)和《賭城風雲》(Casino)的作者。

艾芙隆的家人包括丈夫派勒吉;兩個兒子,一個是雅各布·伯恩斯坦,他是個記者,常常為《紐約時報》的風尚欄目撰稿,另一個是麥克斯·伯恩斯坦,他是搖滾音樂人。還有三位妹妹,分別是迪莉婭·艾芙隆;艾米·艾芙隆(Amy Ephron),同樣是劇作家;以及做記者和小說家的哈莉·艾芙隆(Hallie Ephron)。

她的另一位朋友羅伯特·哥特列布(Robert Gottlieb),自從20世紀70年代起就開始編輯她的著作,他稱艾芙隆的死“對她的讀者、她的電影觀眾和她的同事,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他又補充說,但“私下裡的諾拉甚至要更加了不起,永遠全心全意伴隨在你左右,同時又能為你注入一劑必要的現實的清醒劑”。

梅爾.斯特里普稱她為一個“彪悍的人”。

“她什麼都能幫上忙:醫生、餐館、食譜、演講,或者只是幾個小玩笑,我們時不時就會互相開幾句玩笑,”在電子郵件中斯特里普說:“在好好享受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她都是行家裡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