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2012

聯合社論:馬英九的得失,國民黨的生死

馬英九宣布明年將競選連任國民黨主席。他說:國民黨除了團結、改革,沒有第二條路可走;更沒有分裂、內訌的本錢。

此一表態,被解讀為回應「逼宮」的傳言。然而,事實卻是,國民黨如今的分崩離析之局,正是發生在馬英九以總統兼任黨主席之時,可見兼任不是團結、改革的保證情勢惡化至今,馬英九若不兼任黨主席,局面或許會更加不可收拾;但兼任絕對不是治理的保證,眼前的亂象即是證明

細究馬英九走到今日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在未能有效領導國民黨團隊;而國民黨團隊非但未能成為馬英九的執政品牌與資源,反而成為政治負債,甚至成為馬英九最強悍的「政敵」。所以,馬英九固應承負領導失能的最大責任,但國民黨團隊亦罪無可逭。

國民黨當前的課題,不止是要挽救馬英九的治理危機,更是整個國民黨將要如何存活下去的問題。輿論可以一面倒地將馬英九轟擊得體無完膚,但國民黨內不能以為那只是馬英九一人的得失問題,而應警覺,這其實已是國民黨在二○一四及二○一六的生死問題。

總統大選後,「選後三案:美牛、證所稅、油電雙漲」鬧得沸沸揚揚,在馬英九的額頭貼上「無能」的標籤;接著,林益世案又給馬英九扣上「識人不明」、「包庇貪汙」的帽子。馬英九應當對此一體承當,但國民黨亦責無旁貸。

如今,從高低遠近的政策考量,來看「選後三案」,只要尚存一念客觀及理智者,應皆不會認為三案在原理原則上有何根本錯誤。但是,最後三案鬧得是非顛倒、拖泥帶水、民怨沸騰,主要是因國民黨內的「分裂、內訌」,供應了在野黨火上加油的操弄空間,以致付出了慘痛的社會成本,使民眾對馬團隊的「無能」產生輕視與敵視。然而,馬政府額頭上的這一張「無能」標籤,其實是「五人小組」、行政院及國民黨立院黨團自己貼上去的。最後呈現的景象是:馬英九在所有的團隊內部程序中皆出現「窩裡反」的「無能」,而所有的團隊內部程序之唯一目標,彷彿也只是要全力用「窩裡反」」來「塑造」馬英九的「無能」。馬的「內戰」失敗,豈有可能對外戰勝?

再看林益世案。林案對馬英九是一重傷,而對國民黨尤為致命的一擊。知人知面不知心,若不是事後諸葛亮,恐怕沒有人會想到林益世會貪汙;他那張「土直」的面孔,與「政治金童」的想像,一直都被視為國民黨本土新世代的樣板人物,使人不至於將他與「貪汙犯」聯想在一起。然而,東窗事發,民眾發現其言行愚妄至不可思議的地步;這其實是對國民黨接班一代的想像之破滅,也是對整個國民黨的未來寄望之破滅。像林益世這樣在黨內集三千寵愛於一身者,為何對國民黨的榮辱存亡完全沒有一點使命感與責任心?這是國人對國民黨人油然而生的一個大問號。人們現在心中的疑問是:國民黨的下一梯隊會不會由「林益世們」接班

馬英九的「無能」主要表現在「無能」領導國民黨,亦表現在國民黨團隊以「塑造」馬之「無能」為能事;再者,國民黨的命脈之一是反貪反腐,但一個林益世簡直是一坨牛大便弄壞一鍋粥。國民黨既使馬英九「無能」,就不可能使整個執政團隊看起來「有能」;馬英九經營的反貪形象,更禁不起林益世一個人的糟蹋。也就是說,問題當然出在馬英九,但問題也出在整個國民黨團隊。

國民黨能在二○○八贏回政權,及在二○一二維持政權;無可諱言,主要是因馬英九個人的特質獲得選民的支持所致。馬英九現今的表現若被視為治理失敗,那也將被視為整個國民黨的更加不可信託;而且,馬英九的失敗,也預告了國民黨在二○一六不再可能有任何人能以個人的人格魅力贏得總統選舉,且縱目望去國民黨內也已全無具備個人人格魅力之人。因此,國民黨倘若只是馬英九一人承當失能的罵名猶可違,但若整個黨留下亂黨、爛黨的印象,那就不可活了。

對於國民黨來說,現在若只把問題看成「搶救英九大兵」,那是搞錯了方向;問題在於,這個亂黨必須撥亂反正。這是馬英九歷史定位的得失問題,更是國民黨在二○一六後還能否存活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