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2012

MBA名校經驗談:重視理性分析,連選課都是投資決策

1881年,約瑟‧華頓(Joseph Wharton)在賓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成立了全美第一間管理學院。每年,華頓商學院(The Wharton School)會招收800位被認定、能對整個華頓群體有貢獻的學生。華頓選中的人,通常已是一流企業的核心工作者,或有龐大家族背景的菁英,更不乏國際知名企業接班人。然而,在這群貴氣十足的「豪門企業」同學中,沒有全球百大公司光環的陳嘉,親民的特色更顯出她與眾不同。

沒有顯赫背景,用創業精神脫穎而出

現任UG投資管理諮詢公司研究部經理的陳嘉,進入華頓商學院之前,曾是一秒幾十萬上下的基金經理人。

當時,台灣才剛開始關注起避險基金(hedge fund),財金系畢業的陳嘉就已經看見這個基金市場的藍海,決定投身進入一間小型的資產管理公司,幫他們成立第一支避險基金。由於一切都要從頭起步,陳嘉從找保管銀行、經紀商、會計師、到請律師寫公開說明書,都自己一手包辦。這樣不同於一般基金經理人、甚至蘊含「創業家精神」的資歷,也使陳嘉在申請MBA時表現更突出,獲得華頓商學院的入學資格。

陳嘉解釋,華頓會將整個學生群體視為學院資產,希望它們所教育的學生,都能對群體有貢獻,因此,在挑選時也會重視學生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度。所以,寒暑假不難見到華頓人號召同學,替貧窮家庭裝修房子等,都是由

學生發起的課外活動。

選課競標制,要求效率分配資源

華頓的畢業生在金融界人脈廣大,不免讓外界認為華頓偏重財務課程,不過陳嘉表示,在財務之外,其實行銷也是華頓的強項,只是教學理念和方式偏重理性的量化方法,而非創意導向。

華頓的「理性」特色,甚至滲透到選課流程中。商學院採取「競標」的選課機制,系統給每位學生5000個點數,做為兩年內的選課籌碼,再由所有人競標的點數高低,決定每一門課的得標者。

因此,愈想選到的課程,學生可以出高價競爭,但是在競標時,也必須考慮未來幾個學期,不能貿然浪費籌碼。同時,華頓也提供歷年得標的數據資料,下標前,學生勢必得花一番功夫研究歷史資料、蒐集情報,並分析競標者的預期價格,用有限的點數,拿到有興趣、卻眾人擠破頭的課程。在華頓,連選課都是一場「達成資源分配效率」的實戰學習。


組隊駕帆船,航程中修練領導力

華頓商學院想培育的,絕不是一群只會推導公式的書呆子,因此,除了學習理性分析,華頓也投資相當多的資源,訓練MBA學生的人際溝通與領導力。

「領導」絕不是坐在教室吹冷氣就學得到,在休假期間,華頓會舉辦「領導力探險」(Leadership Venture)活動,讓學生參加戶外活動、並透過分組競賽中溝通、協調、合作的過程,開發學生的領導力。

領導力探險活動類型琳瑯滿目,甚至有人遠赴南極探險。陳嘉選擇的帆船航行(Sailing),其中包含觀測風向、拉繩、掌舵,要透過團隊合作才能駛動一艘大帆船。航行範圍在加勒比海群島,為期數天的賽程中,每人輪流擔任隊長,在指定的航程下,隊長要透過人力調度、溝通協調,在最短時間達到目的地。

「與其說是教我們領導,不如說,是幫助我們找到適合自己的Leadership Style(領導風格)。」陳嘉解釋,雖然MBA學生普遍具有領導潛力,個性還是不盡相同,不是每個人都是天生的鐵血宰相,對於個性比較隨和的陳嘉,領導力探險更是一趟重要的旅程。

「就某種程度來說,MBA是在開發自己的潛能、尋找自己。」陳嘉認為,兩年MBA洗禮下,最大的收穫不是成為經理人,而是讓自己「隨時隨地準備好要make an impact(發揮影響力)」。

陳嘉
現職|UG投資管理諮詢公司研究部經理 學校|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The 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名師|《決策聖經》作者史蒂芬‧宏克(Stephen J. Hoch) 總預算|300∼400萬新台幣 人脈分布|國際學生占36%,商學院(含大學部)共8萬名校友,遍布全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