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亞都麗緻旅館系統集團總裁嚴長壽以「金融風暴下年輕人何去何從」為題,於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主辦的孫運璿管理講座中進行演講。
一破題,就從政府丟出的搶救大專生失業政策談起,要台下超過500位的大學生想清楚 :「真切地了解自己的選擇。」
政府為了要解決大學生失業問題,不管是要大學生繼續留在學校學習,或是在政府補助下去企業學習,坦白說,我不太贊成,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台灣的大學生留在學校太久了。
我們用太長的時間學習學術上的課程,卻沒有真實和社會接觸的經驗,沒有用更寬、更廣的角度去看自己的未來。
抬起頭來,尖銳的觀察大環境
英國有“Gap Year”的傳統,高中畢業要你用一年的時間,不管做志工、到海外學習、working holiday(打工度假)也好,就是不要待在學校;德國也是,國中有一年學生的暑假作業是:自己去找份工作。先了解外面環境,到高中後,還有交換計劃,可以到鄰近國家當交換學生。有很充裕的管道要你走出自己的圈圈、跳到別人的環境,在選擇大學志願時才會更了解自己的選擇。
對年輕人來說,讀書不是一直低著頭,而是反過來,在某種情形下要抬起頭,更尖銳的觀察整個環境,當你再回到自己讀書的領域時,可以不浪費時間。
這樣的情形下,可以分幾種狀況去分析現況:可能有一群學生本身有條件到國外遊學,或是幫自己找到出路,這樣的同學已經規畫好未來。我們要去創造環境,讓年輕人有被壓迫的感覺、有想要從中掙脫出方向、迸出頭角的動力;另外一部份同學可能真的需要輔導,我們應該先從不同狀況來分析,再提供資源,而不是讓同學覺得「如果不用政府資源是浪費的」。
不要再用過去模式尋找未來出路
我常在各地看到許多不同國家的年輕人,用非常少的錢、背著包包走遍世界,在決定下一步方向前,先真切了解世界的變化。我認為台灣年輕人已經到了那樣的條件和環境,但我們目前還是把學生保護在學校裡。
事實上,上一代的成長pattern(模式)已不再,如果還用過去模式尋找未來是危險的。不是一味要把學生趕出學校,但我必須用很殘酷的口氣對年輕人說,現在,你必須用更快速的方式去了解自己的未來,了解每一分、每一秒你所投資的時間和機會,如果你還在想獲得學歷就能獲得工作,機會其實就沒了。
我現在回頭來看,CEO所需要的條件中,有8成是考試考不出來的,管理者必須有溝通力、有熱忱、有堅定的判斷能力、有寬廣視野,這些都是你必須親身體驗工作、實際參與才能得到。及早品嘗真實社會,否則失去的不只是機會和考驗,還有耽誤到自己的成長空間。(本文引用自《Cheers雜誌》105期 嚴長壽:你要掙脫學校和學歷的保護)
同場加映:嚴長壽:找到自己的第一名
如果以主流價值,用考試決定能力高下的標準來看,嚴長壽說,「那他就是一個失敗者。」但是,他並不是,相反的,他以只有高中學歷的背景,從美國運通的傳達小弟做起,二十八歲就做到美國運通台灣區總經理。
「我考前一天背會的東西,一看到考卷就忘光了!我強記能力很差,而且緊張得不得了!」坐在亞都麗緻飯店的總裁辦公室裡,嚴長壽談起當年自己念書的窘境,自我嘲笑了一番。
如果以主流價值,用考試決定能力高下的標準來看,嚴長壽說,「那他就是一個失敗者。」但是,他並不是,相反的,他以只有高中學歷的背景,從美國運通的傳達小弟做起,二十八歲就做到美國運通台灣區總經理。之後,更被延攬為亞都麗緻飯店的總裁,一路帶領台灣觀光業走向世界舞台,希望「用觀光,讓台灣跟世界做朋友。」他對台灣觀光與飯店業的貢獻,甚至被稱為台灣的「飯店教父」。
今年初剛退休的他,現在更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公益事業,創設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選擇台灣資源最弱勢的台東,開始搭建他的公益平台。
他帶著來自台灣,甚至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教育家、企業家,去感受花東之美。因為感動,藝術家來為原住民上課、企業家慷慨贊助、政府單位配合推動國際包機到花東、有人從海外自己花錢飛來當義工教英文,當地的學校、老師、學生全都動起來支援活動。嚴長壽說,他選擇台東這個最弱勢的地方,希望做出一個示範,「我想把他們的生命力帶起來,我鼓勵他們要有骨氣。」
Q:你覺得台灣要面向未來,現在教育上最需要改變什麼?
A:如果我們可以讓每個人從不同的領域裡,找到他自己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賦,若能找到讓他更自在學習的領域,他就可以找到自己的自信;當然,基礎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台灣現在的教育,不但是在盲目的培養大學生,甚至也盲目的培養碩士生、博士生。許多人除了會讀書,什麼都不懂。不會做人、不懂如何與人溝通,沒有熱情跟責任感。結果真正有能力、有熱情的反而是那些處於社會最底層、最沒有權力與資源的人。很多有天分的人可能都被埋沒,可是我們卻還加倍的培養未來的博士,台灣哪裡有這麼多空間給這些碩博士工作。
我不斷在強調的是,你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尋找自己的優勢,讓自己有能力去觀察世界的變化,這樣才能找到自己的舞台。
Q:如果你不跟著主流價值走、不跟大家走一樣的路,你是怎麼去克服尋找過程中的恐懼感?
A:我以前是很沒有自信的人,我前一天背會的東西,隔天一看到考卷就忘得一乾二淨。我記憶力很差,而且很容易緊張。可是我在其他方面,連校長、老師都會覺得我很特別。
我是樂隊隊長,民謠社社長,我對這些職務都很投入、負責。當時的教官跟訓導主任吵完架後就不幹了,可是我們再過兩個月就要比賽,我就帶著樂隊練習,練到基隆比賽冠軍,然後參加全省比賽得到第二名。
我當了三年兵,後來去美國運通從傳達做起,一路做下來,真正讓我找到自信的,就是在美國運通工作。美國人比較客觀,你有本事,就給你機會。如果我在公家機關做事,發展空間可能就比較有限。但我相信就算做不同的行業,我也有可能成功,因為我的熱誠,連我自己都受不了。
我發現我只要一上手工作,我的力量就會爆發出來。所以我鼓勵年輕人,認真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當你看到一件事情可以因為你而不同,你的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
Q:你的新書名為《你可以不一樣》,你期待看到哪些不一樣的年輕人,現在年輕人太相似嗎?
A:要啟發孩子自信的方法就是,老師不要永遠以為他是在教。老師如果可以放下身段,覺得他也是同時跟著學生一起學習,老師就會不一樣,就會用不同的方式啟發孩子。
現在我們的孩子都變得太一樣了,都跟別人一樣,卻不知道自己是什麼。
Q:從一個資深父親的經驗來看,你覺得做父親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A:每個孩子都有他發展的潛力,也有他發展的極限,你就是要輔助他找到那條線,讓他全力發揮;可是當他到達極限、面臨痛苦壓力的時候,你也要能夠讓他自在、安適於他自己的條件,讓他知道不管他做什麼,都可以做一個有用、對社會有正面幫助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