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2012

檳城一部活的歷史 榴蓮飄香遺產復活

7月的夜晚,檳城的記憶復活在首府喬治市街頭。在華人聚居的街區,一串串閃爍的霓虹燈縱橫織滿街道上空,一道寬大的紅色橫幅懸掛在十字路口,濃墨書寫著"先賢來時路"。彩色夜幕下,那些密集排列的華人會館、家廟一個個張燈結彩,門前的街道上,二胡、舞龍、臉譜、書法、皮影、空竹、姓氏,甚至老手藝、老玩具,紛紛登場。

對於喬治市不同族群的人們來說,這是一個關於族群流徙、故土紀念、文化融彙的儀式夜晚。那些比鄰而居、咫尺之遙的各族群寺廟、教堂、會館和民居,在這個夜晚,都集中蘇醒成了Live Heritage(活著的遺產)。

實際上,在平日裡,檳城也無不展現了一部活的歷史。比如,印度人在本族的寺廟中上香獻花之後,也常常順帶走到街對面華人創辦的廣福寺中,獻一炷香;而馬來人寺廟的香壇上,也常常可以看到華人敬獻的香燭;佛教信徒們常常同時穿行於隔路相對的泰佛寺和緬佛寺之間......喬治市街頭到處可見老宅改成的民宿,它們往往屬於一個歷經數代的大家族,比如樂林和葉氏祖宅。它們現在是招待客人的家庭式旅館,也是展現家族史和喬治城發展歷史的博物館。

作為馬六甲海峽黃金航道上的世界文化遺產,喬治市也是檳城歷史真正開始和展開的地方。1786年,沿著馬六甲海峽駛來的英國東印度公司萊特上校在檳島東北角的這處荒灘登陸,以提供庇護的名義從馬六甲蘇丹手中購得這片土地,將它作為東印度向東方擴展的前哨陣地。據說,萊特登陸之時,島上還只有58位土著人,滿目荒蕪。萊特發動隨船而來的印度人在島上開始圈地建城。此後的多年間,下南洋的華人、遷徙的馬來人絡繹不絕地來到島上定居。各族群在此共生共居,終於使這處小島站在了連接東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

檳城也稱“檳榔嶼”,這名字最早見於鄭和下西洋期間的航海記錄。關於名字,有說法認為,這裡早期曾生長著茂密的檳榔樹;但更多的說法認為,這座島上並不產檳榔,而是其形狀很像檳榔果。不管如何,如今的檳城的確不盛產檳榔,盛產榴蓮。

7月,正是檳城榴蓮成熟飄香的季節。在其西南部海拔300米的羅浮山上,向陽的一面山坡隨處可見高大的榴蓮樹。我們在一處果園中品嘗到五種不同口味的榴蓮,園主分別把它們稱為:“葫蘆”,此榴蓮外形略似葫蘆,拿出一粒放入口中,非常香甜、黏口,回味無窮;“坤寶”,也非常甜;“黃姜”,略帶苦味;“肉油”,榴蓮肉是白色的,口感像肥豬肉未煮熟時那樣滑滑的,也有一點苦味;“紅蝦”,相當香甜,果肉金黃色,像煮熟的蝦……

園主說,在國際市場上,泰國榴蓮以出口為主,名氣大;檳城榴蓮名氣略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檳城榴蓮很少出口,這和兩地榴蓮采摘時間和吃法不同有關。為了便於出口運輸,泰國榴蓮往往在未成熟時就割下來;而檳城榴蓮需要等到果實成熟自動掉落。園主說,一只上好的榴蓮,除去甜味和苦味外,還帶著濃郁的花香和酒香,而花香和酒香存留時間不過幾小時,所以果實成熟後,最好馬上吃掉。等運到市場上,滋味就遜色很多。因此,有客人為了吃到上好的檳城榴蓮,在榴蓮成熟季節,常常一大早就來到羅浮山,守上一整天甚至幾天,等待果實掉落,隨時買來食用。檳城當地一句俗語說:“榴蓮熟,紗籠褪”。意思是,檳城榴蓮成熟的時候,寧可賣掉紗籠(當地馬來人穿的一種衣物),也要換取榴蓮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