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2012
怪哉,對中國「開放是常態 管制是例外」
馬英九總統連任後更加明目張膽的傾中,他在國慶演說中宣稱要鬆綁外資,而且「未來開放是常態,管制是例外」。其實,台灣原本對外資極少設限,所以他口中的「外資」即是中資,而台灣正值經濟困局,中資若是長驅直入,將可主宰台灣經濟,增強其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力,使台灣實質上變成另一個香港。
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最近雖然有一些形式上的緩和,但本質上的對立卻因中國不放棄武力犯台而從未改變。不過,六十多年來中國始終無法以軍事行動越雷池一步,得逞併吞台灣的意圖。然而,二十年來全球經濟板塊的大挪移,卻給了中國以經濟手段實質控制台灣的機會。那時台商因競爭力衰退,考量中國勞動成本低廉,大舉西遷中國,助長中國經濟的成長,卻也造成台灣產業空洞化,以及台灣經濟日益依賴中國。中國經濟學者胡鞍鋼曾提出「七日亡台論」,指台灣經濟日益依賴中國,等於患了糖尿病,但胰島素掌握在中國那裡,台灣貪得一時的利益,卻讓中國控制台灣經濟命脈。
而馬政府的政策之所以備受質疑,在於其皆在惡化此種經濟糖尿病程度,加速台灣的衰敗。深入剖析,馬英九執政後始終不變的施政方向,就是依賴中國。在全球金融海嘯時,馬將中國當成救世主,除了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消費,並無振興經濟的實際作為,也沒有改善產業結構與投資環境,使得經濟體質未得調養,此次面對歐債風暴,乃成為受創最嚴重的亞洲主要國家。但馬英九顯然未檢討傾中政策的錯誤與失敗,再度大彈引進中資的論調,方法則是開放中資參與製造業、服務業與公共建設,其中公共建設之開放潛藏風險最大,但馬政府至今開放幅度已達五十一%。
在馬政府大幅開放中資參與公共建設趨勢下,最近就傳出中資有意投標台北信義計畫區A25土地BOT案,使得此一底標高達二百億元的公共工程有落入中資手中之虞,讓吾人不得不質疑,馬政府開放公共建設讓中資投標,等於開啟中國控制台灣的按鈕。質疑一,中國對台灣本有併吞野心,何以公共工程要對中資開放?尤其,有些公共工程攸關國家安全,中資可以藉由建造過程,掌控台灣之機密,造成我安全出現漏洞。其二,我國近五年超額儲蓄皆逾一兆元,民間資金相當充沛,如果有好的投資標的,以及大環境改善,民間投資便可大幅成長,開放中資參與投標,不知意義何在?尤要者,對中資設限並非台灣獨有之現象,近年來中國在西方國家的重大購併活動,幾乎都遭到各國以國家安全的理由拒絕,尤其在能源與科技產業上,中國的大肆擴張往往引起外界的側目與疑慮。日前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表一份調查報告,指控中國的通訊商華為、中興為中國情治單位提供機會入侵美國電信網路,以進行間諜活動;相對之下,台灣部分電信商由於價格低廉有意採購華為的設備,毫無國家安全的概念,真是令人憂心。
坦白說,華為、中興並非特例,多數中國企業都有官方的黑手介入,為了配合國家政策之需要,它們不須考慮盈虧,不計成本,因為它要達到的目的與效果是金錢所無法衡量的。因此若中資可投標我公共建設,很可能以賠本價格搶標,一夕之間名正言順成為資源分配者,把工程分包給本地廠商,並保證一定的利潤,如此一來就將這些廠商與中資結合成利益共同體,從而改變其政治行為,例如選舉時支持親中的候選人,無形中達成中國操控台灣的目的。
中國並非民主國家,其經濟體制也非資本主義自由市場,卻最擅於利用民主與自由市場的弱點,而台灣是其覬覦的目標,自然無所不用其極,只要能增強對台灣影響,花再多金錢都不值一提。況且馬英九主動打開大門,開放公共建設讓中資登堂入室,中國豈會放過此一絕佳良機?中資一旦湧入,搶標公共建設,當成施惠台灣廠商的籌碼,台灣不但經濟敗壞無可挽回,連帶的民主與主權也岌岌可危。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