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龍
門診中,常聽到患者說:「我每天燒飯、洗衣、擦地板,動來動去的,運動量不是很夠了嗎?」或是「工作了一天,整個人都筋疲力盡了,哪有時間再運動?」
馬總統日前在接見美國哈佛大學副教授瑞提時提到,運動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不運動的原因只有一個字,就是「懶」,引起軒然大波。行政院長陳冲在立法院答詢時也指出,不運動不是比較懶,而是時間管理比較差。我們必須認知到工作勞動的時間,不代表就是有運動。因為勞動跟運動不一樣,但有何差異呢?
「勞動」是為了達到工作要求,只使用某些特定肌肉群,以致骨骼肌過度收縮,造成需要消耗的氧氣及能量來不及由血液供應到組織,大量酸性的代謝物質堆積,身體因此感到僵硬痠痛,甚至疲勞性拉傷;「運動」是隨心所欲地依自己的感覺,活動身體的每一塊骨骼、關節與肌肉,有促進身心健康的作用。
勞動重複同樣動作 易僵硬痠痛
由於勞動是不斷重複相同動作,且活動範圍受限,無法充分收縮或伸展,刻意維持某些姿勢,易造成中醫傷科上所謂的「勞損」或「傷筋」,這就是一般白領或藍領上班族常見痠痛的原因。
「用進廢退」是自然界演化的常態,經常使用的肌肉將會越趨發達,但強度及頻率太高則會受傷,使用太少的肌肉會慢慢退化萎縮,所以骨骼肌肉系統使用太過或不及,都將影響其正常功能,唯有正確的運動觀念才能遠離痠痛,促進健康。
運動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動物為了延續生命必須獵食、求偶及躲避天敵,所以不得不移動自己的身體,這就是最自然的「運動」,但人類從工業革命以後,生活型態大幅改變,尤其都會區的民眾,活動量嚴重不足,且因工作方式固定某些姿勢,太過的總是太過,不及的永遠不及,其實鼓勵大家運動就是藉此彌補勞動時沒有活動到的部位,放鬆已經疲勞的肢體,達到系統均衡活動的目的。
自在活動身體 運動促進身心健康
運動的習慣取決於重要性排序的順位,只要把它設定為最重要的事情,自然會先把時間空出來,固然再忙,還是會抽空去享受運動的樂趣。
健康的身體絕對是靠自己的規劃與實踐,不僅要花時間,更要持之以恆才能達成。如果沒有時間運動,就會有時間生病,健康從適當的運動開始。
(作者為台北市全生中醫診所院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