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2014

關於孤獨 我們都需被療癒

黃隆正

當陳為廷性騷擾議題快速發酵,激發越來越多人們的受害潛意識,並轉化成社會集體恐慌時,他的退選也是意料中的事。但是這件事情所呈現的問題只有陳為廷一個人會有嗎?可能未必。

擁有神級光環的學運領袖從雲端墜落,不堪的過往瘡疤被掀開,如何面對內心的黑暗面,「為孤獨尋找錯誤出口」的陳為廷當然需要療癒。但很多人將療癒直接化約成心理治療,這樣可能太簡化了問題,也太神化了心理治療的效果。事實上臨床經驗告訴我們,性犯罪加害人的治療效果成效有限,再犯率高,正是因為其成因複雜,不只是心理,還可能包括生理還有社會層面。更重要的是個案往往不願意面對自己的問題,逃避、否認、欺瞞比比皆是。簡單講,就是缺乏動機。
渴望親密感是你我的正常心理需求,而親密感不可得則會造成孤獨。「孤獨」其實是現代人的通病,也是人們最害怕的。為了解決孤獨所導致的強烈不安感,人們往往會用一些方法來處理。最常見的就是以唾手可得的感官刺激或狂歡迷亂來麻痺自己,包括看A片、酒精藥物濫用、狂歡派對,或所謂「痴漢」行為。但這種方法的效果短暫,而且可能會付出極大的代價。
有些人則會投入藝術或文學創作來自我療癒。這種風險比較小,也比較不會傷害到別人,但是這樣還是有一點小小的遺憾,因為這是創作者與創作物的結合,取代了人與人之間愛的結合。

社會接納有助重生

也有人會藉由認同或參與某些團體,來擺脫孤獨感。在團體裡有共同特徵,共同喜好和想法,為共同目標而努力。這種共同感歸屬感可以讓人忘掉內心孤獨的感覺,但是一旦脫離團體時會發現「孤獨」這隻幽魂野鬼再度找上門。
當然這時候有人可能會想,那來接受治療吧。如果他自己了解「為孤獨尋找錯誤出口」的方式已經危害到功能,或造成內心極大痛苦,有決心來尋求解決的方法,當然是一個選項。這時候治療者會引導個案釐清其不可改變的前置因素,如破碎不健全的原生家庭、小時候的創傷經驗等;以及可改變的近期因素,如負向情緒、認知扭曲、人際互動技巧不良、衝動控制力不佳、及缺乏同理心等。
但基本上,治療者的角色是協助其了解自身複雜的問題並提供可行的建議,個案本身要有心理準備去面對這些心理深層的痛苦,接受其過往的不幸,知道他其實有能力可以改變,以正常的方式追求過去不可得的親密感,而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同時,身邊朋友親人的陪伴與鼓勵,社會的接納與理解也都是個案能否重獲新生的重要關鍵。因為惟有如此我們才能幫助他從欲望走向良心、從獸性走向責任。

多理解別置身事外

最後,人能力的盡頭即是宗教。充滿生命缺陷的人有機會在尋求信仰的過程「從地獄走向天堂、從虛無走向上帝」。而這個過程最重要的是「愛」,因為惟有愛人,我們才可以看見上帝。
關於孤獨,我們無法置身度外。我們需要更多的理解,因為你我或許都需要療癒。雨果筆下的尚萬強說:「我們都會有落在惡運車輪下的時候,那時會需要別人幫助。」

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醫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