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維遠
蔡英文「點亮台灣民主夥伴」持續走訪美國並拜會重要官員,昨於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表談話,以「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建立具一致性、可預測性且可持續的兩岸關係」,在概念建構上充實「維持現狀」的內涵。蔡英文選在美國發表參選以來至今最完整的兩岸論述,傳達對象是遠在太平洋另一岸的北京當局,蔡「聯美制中」的戰略輪廓大致底定。
藉美凸顯自身價值
平心而論,由於國民黨總統候選人至今難產,無法適時賦予平衡美方立場的對照管道,已注定蔡英文在美台關係上先馳得點。未來國民黨勢必得急起直追,否則蔡打出的「維持現狀」,即便被批判繞過九二共識,但蔡試圖脫離引起台灣內部爭議不斷的九二共識,直接訴諸追求兩岸穩定現況,從現實主義角度上,亦可順勢完封孱弱不振的國民黨。
上周蔡啟程前後,國內媒體挖出四年前蔡訪美,卻遭美方在《金融時報》放冷箭之不平待遇;四年後,即便蔡接下來已不會拋出更具體的重要談話,只要不發生任何意外,蔡英文將可不費吹灰之力,利用美方表現出的中立但友善的態度,成功凸顯自身非同日而語的聲勢與身價,讓美方埋「蔡」單這個印象,深植於台灣選民內心。且過程中根本不用被美方逼著回答如何維持現狀、是否承認九二共識等尖銳的實質議題。
此外,民進黨搭配《華爾街日報》的投書,另闢訊息管道拓展聲量,刻意挑選保守派傾向的媒體,明顯想訴諸已在國會佔居多數的共和黨勢力,先行穩住國會友台能量。此反映出蔡的布局較四年前更為精巧、策略鋪排亦屬細膩,對內可使台灣民眾清楚認知「小英準備好了」,對外美方也充分認識蔡英文行事作風與格局更成熟穩健,不像四年前美方所評「缺乏對中國方面的了解」。
蔡在這一回合得勝的根本原因,並非與蔡會面的美國官員層級可能的突破(與現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Susan Rice會晤),或蔡提出令美方心滿意足的兩岸主張,而是國民黨竟還無法產生一位具有正當性、指標性的總統候選人,得以提供相對應可參照的立場,讓美方無法在同一時間和水平上,客觀檢視兩黨的台美及兩岸政策。
或有人質疑:馬總統昨不也正與美方舉行視訊會議,與蔡英文分庭抗禮?確實,國民黨不願蔡英文獨佔鰲頭,便採各種方式拉攏美國各界與智庫等重要意見或政策諮詢人士。但美國更清楚,蔡英文是明年總統候選人,馬英九不是;蔡具有前瞻性也因有實際接觸而具可預測性,後者對美方已無此必要。因此即使馬總統苦口婆心訴諸抗戰歷史,向美方傾訴「現況已使美國不用在兩岸選邊站」,欲提醒美方堅持九二共識帶來的兩岸和平發展成果,但在國內政局的殘酷現實下,國民黨雖仍只剩下歷史定錨角色的殘餘價值,對於台灣未來卻沒有領航掌舵的能力,這是美方現階段體會到的事實。
接下來蔡還會踏足美國西岸,在新創產業和經濟發展政策上持續給國民黨迎頭痛擊,在國民黨正式人選尚未產生以前,確實只有挨打的份。但可悲的是,國民黨是否有痛覺仍是問號。
國安會前研究人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