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2015

我們吞不下這荒唐課綱

陳翠蓮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

違反程序正義的課綱「違」調,引起高中生強烈反彈。飽受違法指責的教育部長吳思華在立法院也承認程序不周延,近日開始強調課綱微調是為了「合憲」,並大言不慚地要大家「勇敢地面對多元史觀」。
「合憲」之說,是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在2012年4月向教育部所提出《民眾意見書》中的創見,自此開啟了課綱微調的一連串體制外操作。目前課綱微調的大部分內容與該意見書高度密合,一位民眾意見主導一國教育,真是舉世聞所未聞。

假多元真一中史觀

為了「合憲」,教科書中不可稱對岸為「中國」、須稱「中國大陸」,必須使用「中華民國」稱號、避免提到「台灣」,政府當局亟欲透過教科書界定中華民國領土範圍。事實上,有關中華民國的領土爭議,大法官釋字第328號解釋理由書已載明,「國家領土之範圍如何界定,純屬政治問題;其界定之行為,學理上稱之為統治行為」,對此重大政治問題,司法院不予解釋。
大法官解釋明明白白指出,中華民國的領土範圍,須視統治行為而定;司法院大法官不敢決定的領土爭議,卻強要歷史教科書擔起任務,實在荒唐。更進一步說,今日的中華民國政府,不僅並未實質統治中國大陸,甚至容忍中共政權存在的事實、主張「一中各表」。當局一面在統治行為上削弱中華民國,一面卻在歷史教育中強推「一中史觀」,顯然,「合憲」之說只是藉口,背後的目的才值得關注。
至於教育部長吳思華有關「多元史觀」之說,無疑自欺欺人。課綱微調檢核小組成員之一的謝大寧,比教育部長勇敢、誠實,日前在一場演講上明白表示歷史教育是政治認同的工具。目前所行的101課綱即是王曉波等人所主導修訂,104課綱更是違反程序大調特調,套句金仕起教授的話,101課綱是「中國中心」,104課綱微調則是「一個中國」,同樣是灌輸大中國史觀、獨尊中華文化,哪來的「多元史觀」?
歷史教育可以容納多元史觀,但必須建立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此次課綱微調,連最基本的歷史事實都無法做到。舉例而言,課綱微調貫徹張亞中《民眾意見書》所主張「不應提及『台灣地位未定論』,凡提及台灣地位時應確定說明台灣屬於中華民國的事實,並敘述此一事實從1945年起國際間從無任何異議」。
稍稍有一點常識的人都知道,戰後國府接收台灣是基於盟軍總部的第一號命令所進行的軍事佔領,台灣主權問題須待和平條約訂定。教科書中宣稱「台灣屬於中華民國的事實,從1945年起國際間從無任何異議」。
但是,外交部的檔案中就收錄了1946年11月英國駐華大使館的電文:「有關台灣島之轉移中國事,…同盟國該項宣言(開羅宣言)之意,不能自身將台灣主權由日本轉移中國,…台灣雖已為中國政府統治,英國政府歉難同意台灣人民業已恢復中國國籍。」同月,美國國務院致中華民國駐美大使館備忘錄也稱:「自法律觀點言,台灣之主權現猶未作正式移轉……。」

違程序正義與史實

歷史教育最基本的要求,要提供歷史事實;進步的歷史教育在訓練人們的思辨能力、分別不同史觀、兼容多元價值。背離基本史實的歷史教育,就成了愚民教育、洗腦教育。
此次課綱微調之所以引起巨大爭議,除了違背程序正義之外,內容方面也背離史實,根本是不及格的歷史書寫。教育部如果稍有自尊自重,怎能蠻幹到底,硬要下一代將這樣的課綱吞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