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2016

為什麼德國技工的收入和地位高於大學教授?




技工收入高於教授!德國可以為何台灣不行?

德國前總統赫爾佐格曾說,「為保持經濟競爭力,德國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師。」這裡所說的技師,指的是支撐「德國製造」的一類特殊人才——「工業技師」(Industriemeister)。提起德國,人們很自然地會聯想到「大眾」、「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歐寶」等這些德國名車,聯想到德國的機械設備,聯想到德國的工具。

德國在製造業的卓越成就歸功於德國政府對職業教育的大量投入和全社會對技工的尊重。德國企業家認為,一流的產品需要一流的技工來製造,再先進的科研成果,沒有技工的工藝化操作,也很難變成有競爭力的產品。德國技工工資高於全國平均工資,技校畢業生的工資幾乎普遍比大學畢業生的工資高,大學畢業生白領的平均年薪30000歐元左右(約新台幣112.5萬元),而技工的平均年薪則是35000歐元左右(約新台幣131.3萬元),不少行業的技工工資遠遠高於普通公務員,甚至高過大學教授。

由於德國技工的工資高,製造業技工需求量大,每年有65%的初中畢業生放棄讀高中繼而讀大學的道路,直接進入職業學校。德國的職業教育由政府全額撥款,一個學生一年可獲政府4100歐元(約新台幣15.3萬元)的教育經費。學生在職業學校學習期間就被企業「訂購」成為企業的準員工,企業要按規定向「訂購」的技校生每月支付600-800歐元(約新台幣2.2萬-3萬元)的學習津貼。



為什麼德國技工的收入和地位高於大學教授?原因出在這裡...

德國社會對技工的尊重在世界首屈一指,這才讓德國技工的工資普遍較高。德國實幹者更是人才輩出,他們以精湛的工藝技術創造了享譽世界的「德國製造」。雖然德國歷經風雨,但德國製造讓德國經濟穩健增長,牢牢地支撐了歐洲的危局。歐元區至今屹立不倒,德國製造功不可沒。

德國製造之所以如此強悍,關鍵是這個國家積蓄了豐厚的「工匠」資源,包括工程師、高級技工、普通技工。德國的工匠精神就是嚴謹、規範、一絲不苟,規定螺絲需要擰五圈,他們絕不會擰四圈半。無論是工程師還是普通的技工,每人都有一手絕活,有的是祖上傳承,但更多來自遍布德國的職業學校、技工學校,甚至應用技術大學,此外德國行業協會的培訓和企業內部的實地訓練也非常普遍。

問題是,為何那麼多德國人甘願做技工而不是普遍追求高校文憑?



德語「職業」一詞,意即天職或上帝的召喚,每個人從事的職業,從「天職」的意義上看都是神聖的。

1、在德國,做技工不丟人,他們在社會上同樣享受其他「高等職業」所擁有的聲譽和尊敬。

在德國人看來,每個人所做的事情不過是分工不同而已,無論是政治家、教育家、企業家、工程師還是技工,他們僅僅是職業之別,不存在尊卑貴賤。德語「職業」一詞,意即天職或上帝的召喚,每個人從事的職業,從「天職」的意義上看都是神聖的。正因為如此,德國人做事認真負責,能靜下心來做好分內工作。



在德國,並不是只有受過高等教育人士才享有享受高品質生活的「專利」。

2、第二個原因是技工同樣也有很高的收入。普通技工2000-3000歐元(約新台幣7.5萬-11.2萬元)的收入,一點也不比大學畢業生差,而且更好找工作。

高級技工則是企業之寶,他們的收入更高,養家糊口已經不在話下,而且還可以買房買車,享受高品質的生活。就算是一人養家,同樣可以到國外度假或專注於自己的業餘愛好,比如名酒收藏、古董字畫收藏等,這些並不是只有受過高等教育人士才享有的「專利」。從職業學校畢業出來的同樣是人才,他們也有機會被派往海外工作,享受高工資和海外補貼。





德國人具有普遍平等的觀念、技工也享有較高的收入、隨時可以進入高等學府繼續深造。

3、第三個原因是德國的教育管道對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均非常暢通。從事技工的人,如果想「轉換跑道」,也可以申請進入應用技術大學繼續深造,畢業後拿到國家承認的碩士文憑。當然也可以通過補習,取得「Abitur」(完全中學畢業文憑)後,同樣也可以申請綜合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德國上學沒有年齡限制,屬典型的活到老學到老的範例。因此,如果大學課堂上見到白髮蒼蒼的老人家,也不足為怪。

由於德國人具有普遍平等的觀念、技工也享有較高的收入、隨時可以進入高等學府繼續深造,所以不少德國人寧願選擇做技工,而不是非要去比拼大學文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