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2016

美國研究發現,血液中維生素D的濃度高低和罹癌風險有關,而適度曬太陽就是人體獲得維生素D的主要方法。

接下來20年,全球每年將有2千2百萬人罹癌!除了追求更厲害的治療方法,好好研究如何有效預防也是同等重要。美國研究發現,血液中維生素D的濃度高低和罹癌風險有關,而適度曬太陽就是人體獲得維生素D的主要方法。


美國研究:中年女性這樣做 罹癌風險降7成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UC San Diego School of Medicine)研究員指出,血液中含有較高濃度的維生素D,有助降低癌症風險。

曬太陽、吃葷食 可獲得維生素D

維生素D有「陽光維他命」之稱,因為我們只要曬曬太陽,體內就可以自然產生維生素D。另外,不少動物性食物也含有維生素D,像是蛋黃、鮭魚、鯖魚等。

沐浴在陽光之下就能獲得維生素D,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不過,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運用維生素D的能力也不一樣。


曬曬太陽就可以促進體內產生「陽光維他命」維生素D。

有效利用維生素 還要肝臟腎臟幫忙

人體曬了太陽之後,不是馬上就能利用維生素D,而是要先依賴肝臟將維生素D轉換成「25-羥基維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接著,再由腎臟將這個物質轉換成活性維生素D,才能供身體利用。

年紀大、緯度高 維生素D易不足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我們身體製造活性維生素D的效率容易降低。另外,不同的膚質也可能影響體內維生素D的產生。因此,有些中、老年人可能會有維生素D不足的現象。

另外,緯度較高地區的居民,維生素D不足的情況也比較普遍。研究員在35年前就觀察到,在陽光不足的區域,那裡的居民死於大腸癌的病例比較多。後來,他們做了一些相關研究,發現維生素D不足與乳癌、攝護腺癌等癌症之間有關聯。

適度到戶外曬曬太陽有益身心健康,但是也要做好防曬工作。
研究:維生素D濃度較高 降低近7成罹癌風險

既然維生素D能提供部分保護作用,研究員進一步想知道的是,到底多少血液濃度的維生素D足以降低罹癌風險。於是,他們分析了以前的兩個研究,第一個研究包含了1169名55歲以上的女性受試者,第二個研究針對1135名同樣是55歲以上的女性。

這兩個研究的目的,都是觀察維生素D的血液濃度與癌症(不含非黑色素瘤皮膚癌)之間的關係。研究員記錄了兩組受試者的「25-羥基維生素D」濃度長達3.9年,最後進行分析,並且考量了吸菸、年齡等影響因素。

結果發現,維生素D濃度等於或高於40納克/毫升(40ng/ml)的人,比起濃度低於20納克/毫升(ng/ml)的人,罹癌風險降低了67%,也就是將近7成。此研究已刊登於「PLOS One」期刊。

研究員表示,想要改變全球罹癌普遍的現象,不能只是致力於早期發現和改進治療方式,還要在預防工作方面下足功夫,而維生素D或許就是防癌的一項有利工具。

癌症成因複雜 適度曬太陽很健康

提醒大家,癌症的發生通常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包含飲食、運動、作息、情緒、壓力、基因等;預防癌症,最基本的還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包含均衡飲食、適度運動、正常作息等。

另外,到戶外接觸陽光確實有益身心健康,也可以幫身體補充所需的維生素D,但也別忘了做好防曬工作,並且避開艷陽高照的時段,正確曬太陽才能避免曬傷和中暑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