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2012

「檸檬市場」與官場腐敗

紐約時報

在中國,如果官員不是因為貪腐被公開審查判刑,公眾很難知道他名下有多少房產、瑞士是否有銀行賬戶、老婆孩子在哪個國家以及有多少個情人。

中國最近落馬的官員叫黃勝,落馬前官至山東省副省長。官方媒體報道說黃勝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錢物,並給國家造成嚴重經濟損失;道德敗壞。而民間傳言版本說他貪污受賄數十億美元,有多處房產,包養着多個情婦。

其實不論是官方說法,還是民間傳言,在腐敗的本質面前,具體數字顯得都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貪官的落馬以及隨之曝光出來的驚人內幕又一次嚴重影響了政府形象及其公信力。

過去30多年中,中國經濟雖然取得了令全球矚目的高增長,社會各個層面都有了巨大進步,但相伴而生的官場腐敗也日益嚴重,腐敗侵蝕着國家的健康肌膚,甚至有令整個社會“大壩”潰堤的危險。據經濟學家的研究,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腐敗程度每上升一個百分點,那麼人均實際GDP將降低0.3331個百分點,也等於企業稅率提高4.69個百分點。

更關鍵的是,腐敗程度的上升損害市場體制和政治體制的合法性。今天,不少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官場已經退化為一個典型的“檸檬市場”,這已經對中國未來的市場體制建設以及政治體制走向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

42年前,31歲的美國經濟學家喬治·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 )發表了他那篇著名的論文——《檸檬市場:質量不確定和市場機制》在論文中,他首次提出“檸檬市場”這一概念(美國俚語中,檸檬意指次品或不中用的東西)。該論文成為信息不對稱理論的經典之作,作者因此與同樣對信息不對稱理論作出重要貢獻的斯蒂格利茨和斯彭斯一起摘取了2001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阿克洛夫為解釋“檸檬市場”舉了一個二手車市場的案例:在二手車市場,賣家比買家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所以買家總會懷疑賣家的誠信,為規避交易風險,買家惟一的辦法就是壓低價格。而價格博弈的結果是賣家不願意提供好產品,最終次品充斥市場,最後導致市場萎縮。

按照經濟學家的邏輯,只要存在信息不對稱,就會形成次品市場。在任何體制下,官場都是典型的信息不對稱系統,再好的制度設計也難以避免存在於政府與公眾、外部監管者之間巨大的信息落差。尤其在缺少外部監督、制約和信息公開的中國,權力的幕後運作和公權力被私用普遍且肆無忌憚。
如果不能有效避免“檸檬市場”的出現,結果會是雙輸的悲劇,信息越發不對稱,信任不再存在,溝通變得異常困難,共識消失,市場走向瓦解。 同樣道理,中國當下,官場上也充斥着不少“次品”官員,這嚴重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並造成“塔西佗效應”,即一旦公權力遭遇信任危機,無論公權力今後是說假話還是說真話,都會被認為是在說假話,徹底失去公眾信任基礎

所以,降低信息不對稱顯得尤其重要,官僚的誠實和政府的道德自律是削減信息不對稱、避免公眾不信任的最直接的途徑,但不論在何種社會體制下,人類個體的道德約束都是靠不住的,中國傳統士大夫雖然一貫講究“慎獨”,但有史以來,能真正做到“慎獨”者寥寥。

此時,信息公開和透明就顯得尤其重要。信息公開的意義在於有效改善不對稱信息的分佈,使信息不對稱削減到最低程度,避免暗箱操作和內部交易。這也是為什麼在股票市場必須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的原因。同樣,信息公開透明對於行政權力運作一樣有效,所以,市場經濟和法治社會要求政府權力在公開透明狀態下運行。當權力被置於陽光之下時,外部監管會變得更加容易,權力也就不能輕易腐敗變質

美國人對政府公務人員的道德約束是長久以來的傳統,而其中一項行之有效的制度就是財產公示。1989年,美國政府對1978年的《政府官員行為道德法》做了進一步修改,頒佈了新的《政府道德改革法》,對官員及其配偶、子女的財產申報及其信息公示做出了詳細規定。1999年,聯邦政府道德署頒佈了《行政部門僱員道德行為準則》,在禮品、利益衝突、濫用職權、兼職、職外活動等多方面做出了詳細規定。美國法律還對對拒不申報、謊報、漏報、無故拖延申報者做出了嚴格的處罰規定。

最近10多年來,中國政府高層並非沒有意識到財產公示制度對於官員道德的約束作用,但對官員財產公示主要還是在“體制內”進行,遠未實現對全體社會公眾的公示。而能有效削減信息不對稱的官員財產申報制度被動議已經快10年了,一直處於難產狀態,雖然民間呼聲日高,但來自既得利益集團的阻力也有增無減。

如果財產申報制度繼續卡殼,人們擔心,中國官場將遍地“檸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