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2012

ECFA 害台灣

黃天麟

中央研究院於7月18日將我國今年經濟成長預測值,由上次的3.8%猛砍到1.94%,幾近腰斬。中研院之判斷是有理由的,因為今年上半年成長率是負0.5%,出口增率也是負4.74%,且是主要貿易對手中唯一的衰退。值得特別注意者是,對中國出口之衰退幅度,幾兩倍於全體衰退幅度,達8.82%。奇怪,有了ECFA之加持,為何還會萎縮?原因何在?

回答此問題只要稍有常識就夠了。即出口產業下、中、上游都到中國後,還有出口嗎?這與高雄港吞吐量之世界排名近十年何以會節節敗退,是一樣的。

為錯誤的政策辯護,是人之常情。政府將此失政歸責於歐債危機、中國經濟成長減速、美國經濟低迷等。問題是,為何台灣的衰退幅度會比人家大?四年來,經濟成長率也好,股市表現也好,「人家好時總比人家差,人家轉壞時即摔得比人家慘」已成為台灣經濟的常態。這才是關鍵。對此政府又有一種解釋。即我們出口過於集中,產業發展太重視科技業,致失去平衡。若是,為何近幾年中國經濟成長達二位數時,台灣表現並未比人家好,當科技業大景氣之2000年代,台灣經濟之表現為何仍然比人家差?顯然這些都是托辭。

真正的原因,而政府又死不認錯的,是「領導者認知的乖謬,與『唯中國』的錯誤經建方向」。

「人家好時不比人家好,人家壞時摔得比人家慘」這一個「負面乘數」,就是「台灣經濟邊陲化」的表現,也是「與中國完全綁連」的必然。連ECFA之讓利也抵償不過因ECFA之綁連所產生的中國磁吸。 (註:邊陲化是不對稱經濟體間的不對稱結合過程。特徵是,結合過程中,小經濟體之資金、人才、技術逐步被大經濟體所吸納之市場效應。當今擴大中的南台灣與北台灣間之南北差距,也是此種邊陲化效應之一種。)

不認同「與中國之結合會使台灣經濟邊陲化」的統合派學媒一定反駁說,各國都在競相搭上中國崛起之列車,它們為何不被邊陲化?問題是,對韓國、日本言,中國畢竟是語言不通人地生疏的外國,但無語言、文化隔閡之台灣就不然,大小懸殊,地理上又近在咫尺,所以台灣之會被「大經濟體中國」磁吸的市場力道遠比韓、日大。台商對中國近五千億美元之生產性投資及上百萬在中國的台商台勞就是明證。換言之,因中國磁吸所產生的過多對中投資與過速結合,排擠了國內投資,延緩了產業升級,終於在國際上喪失其競爭力。

若台灣的領導者,基於偏頗認知,永不承認結合中國路線之錯誤,不及時修正其路線,即台灣斯人獨憔悴的情景,必然會持續下去,且會越來越糟。

(作者曾任國策顧問,第一商業銀行總經理、董事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