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2012

博士低就,絕非小事

聯合晚報社論

一位博士錄取台鐵不需學歷的佐級鐵道養護工,薪水將近三萬元,此事再度引發對於高學歷低就的熱烈討論。其實這問題並非現在才讓人驚訝,早從台灣的大學突然暴增至一百五六十所,各校還都廣設研究所開始,就注定了「博碩士滿街走」的必然趨勢。

當然也有人像考選部長董保城那樣輕鬆反應,說博士願意擔當基層工作,是個人選擇,做得好又何妨。問題是,若真如此,那何必浪費個人青春,浪費國家資源,去拿高學歷呢?除非台灣社會已經認定,念碩士、博士乃個人興趣,與就業無關;但若真這樣想,那豈不更加證明,高等教育與就業市場需求的脫鉤,確實很嚴重嗎?而這豈是當初廣設博碩士班的目的?

在西方,很多國家對高學歷的看法,的確不像儒家傳統影響下的華人社會充滿迷思。雖然一般中產階級多具有應該念大學的期許,但拿到大學文憑後,除非真有興趣從事學術研究或專業訓練,年輕人才會繼續碩士博士的課程。反觀台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其實是學歷高)」的思維,主宰年輕學子的人生抉擇,而助長這思維的,多半來自於家長的期許,以及社會重學歷的氛圍。這段時日的景氣不振,大學畢業生職業出路困難,只好擠進研究所的風潮更甚,高學歷泛濫的惡性循環之下,使得文憑一路貶值。

碰上景氣不佳,「學歷無用論」的現象浮現,其實也可轉化為砥礪實力最好時機。此時若有餘力接受磨練,例如加強取得實用的證照,一旦環境改善,自身經歷可成為實力證明。若不得已進入「高學歷低就」的現象,有些人從正面解釋為人力素質提升,或謂如果計程車司機也有研究所學歷者,有什麼不好?但除了先前提到的耗費個人及社會資源之外,對年輕人的自信心與自我期許也可能造成折損,實在不可輕鬆視之。

教育部是該全面檢討國內碩博士班的規模了,校方和學生都應理解,學術研究型的學位,要考慮市場供需;實用型的學位,應配合產業的需求。否則高學歷低就趨勢蔓延,亦可能助長另一種民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