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了解中國的80年代經濟改革的人,都會知道一個名字:陳一諮。這位北大中文系畢業,從基層公社書記做起,最後成為中國國務院下屬的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所長,被當時的總書記趙紫陽所器重,在朝野均擁有廣大人脈,且直接參與了從農村承包制到城市的國企改革的種種「頂層規畫」的風雲人物,1989年的時候因為反對軍隊鎮壓學生,流亡海外,算是海外民運中原體制內的代表人物。這些年我們來往比較密切,我叫他「老陳」。
老陳雖然曾經位居高位,但是沒有官僚架子,民間氣息濃厚,甚至仍然有一些「江湖氣」。這些年他因為身患癌症,蟄居洛杉磯,不大出頭露面,但是回想起80年代的風雲變換,仍然是豪氣干雲。去年5月在香港推出的《陳一諮回憶錄》,就可以當做是回顧這一段歷史的重要見證。
說起來,老陳跟我的緣分不淺。他不僅是我北大的老學長,也是把八九民運的公共命運承擔著。在他晚年的時候,我們又住得很近。三下兩下的,就成了真正的忘年交。因為我跟他的女兒、女婿也很投緣,於是就經常走動,他們家吃飯,動不動就叫上我,而貪嘴的我,知道老陳這個人,是很講究美食的,想到一定又有好吃的,每次也都一叫就到。沒想到政治上的風雨,最後一路走下來, 最後成了家人一樣的親近。有的時候我想,命運也不是完全無情的,它奪走你一些什麼,也會帶給你一些別的什麼,就看你自己怎麼接受了。
老陳走了的消息傳來,我幾乎不敢相信。其實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這些年來都在跟病魔搏鬥,得的又是癌症,按理說,大家都有思想準備的。但是事情發生,卻還是無法相信。這是因為,老陳在我的心中,一直是圍繞在一個氣場裡。在這個氣場中,他消瘦,虛弱,行動逐漸緩慢下來,但是依舊大說大笑,器宇軒昂,指點江山的樣子跟他中年的時候一樣,而對於自己的病情,則是樂觀到不行。在我的理智中,我知道人總有走的一天;但是下意識中,老陳就像一個例外。因為,他的氣場太強了。
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老陳就是在病中,那種氣場還是常人沒辦法比的。2013年我到台灣教書,臨行前跟他辭行。他突然把我單獨「召見」到臥室,說有事情要叮囑我。我還以為有重要的地下黨聯絡圖或者錦囊妙計呢,結果不是。他鄭重地跟我說,對我是有期待的,所以覺得也有責任給我建議。而那個建議,就是希望我看全套十一本的《大秦帝國》!隨後我花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陸陸續續看完了,才理解了老陳的用心。我們都知道,《大秦帝國》以恢宏的筆法,對於改革的艱難過程與改革人物的謀略做了深刻描寫,涉獵的歷史內涵極為寬廣。老陳推薦給我看,說明他的內心,還是在勾畫著一些大的藍圖,這樣的藍圖,是以國家為思考單位的。我常常想,能以國家為單位進行思考的,氣場是要有多強啊。現在的中國,還有幾個人是這樣的呢?
老陳最後還是走了,我和他兒女聯絡的時候,我們似乎都只悲傷了一下下。真的只有一下下。因為我們都知道,不能再多。再多,老陳是會不高興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