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元
以前,我是個做什麼都快的驚急風,做事快、走路快、打字快、看書快……連吃飯,都是以「五分鐘解決」為標準,吃完拿張紙巾一抹,回頭繼續衝鋒陷陣。一直到數年前開始學日文後,原本的舊習才有所改變。
曾赴日留學的日文老師,在課堂上不只教授語言,亦不時分享日本的文化與各式習俗。當介紹到關於餐桌用語的單元時,記得老師拿起早已準備在一旁的筷子,邊示範邊解釋:「筷子拿起後,放在雙手虎口處,接著合掌,說:『いただきます (itadakimasu)』……」提及茶道,也向我們說明「一期一會」的意義。
不論是「いただきます」還是「一期一會」,原意都偏向強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或緣份,但藉著這兩句日文,我開始思考「食物與人」的關係。我會向師傅道謝,可是卻忽略了食物本身,因此用餐過程總是心不在焉、草草了事。每個蔬果、每塊肉,都曾是生命、也都曾奮力地活著。它們在即將到達成熟飽滿的顛峰之際,被收割宰殺、烹煮為食,最後入口,作為你我生存的能量來源,成為人體的一部份。
體會到這點後,我開始改變用餐習慣,吃飯時盡可能地不滑手機、不看新聞,沒有那麼多十萬火急、慢個一時半刻就會天崩地裂的大事。我讓吃飯的時刻,剩下自己、與眼前的食物。而那聲「いただきます」,對師傅說、也對食物說。如果「一期一會」是提醒人們要珍惜此時此刻的「當下」,那每次與食物的相逢,不也是種倏忽即逝的偶遇。
飯,專心吃;日子,不留遺憾地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