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2015

高失業、低薪化 搶救「青貧族」

歐盟統計局二○一四年的年中統計資料持續指出,失業情況最嚴重的族群是廿五歲以下年輕人,失業率高達廿二‧二%,其中希臘青年的失業率高達五十七‧七%,西班牙也高達五十四%,顯示全球化下青年就業情況持續未見改善。目前各國青年失業率皆然,已嚴重到超過成年人失業的三倍。

去年的「經濟學人」便指出,全球化下整體青年失業人數之巨,逐漸衍生出「失業世代」的話題。報告並指出,全球年輕人失業情況嚴重的主要肇因,一為西方國家職場未創造工作機會與中高齡者延後退休效應,促使青年就業空間更為嚴峻。其二為各國勞工市場功能不彰,缺乏提供工作機會補充至勞動市場的量能,致使職場產生逐漸萎縮之疲態。隨著各國青年失業現象的加劇,多數福利國家皆認為解決問題的良方,便是導入持續經濟創發成長與就業機會之創造。然而現階段的台灣,是否有開出這樣的良方?

近期OECD的調查指出,青年高失業率主因為青年對就業市場不熟悉、就業準備不夠及產業結構與人力供給落差等因素。而各國為補足學校與職場落差,無不針對青年就業的弱勢特質與問題,推出協助青年從校園接軌至職場之方案。

除就業困境外,青年的低薪化現象成為近期學生湧現於社會運動參與的最大動能。勞動部二○一三年的調查顯示,台灣十五到廿九歲青年勞工平均薪資僅二七四二五元,較七年前首次調查時縮水一九三一元,創歷年調查新低。其中有近六十四%約一○九萬名青年月薪未達三萬元,顯示「青貧族」比率劇增;從另一方向思考,更令人扼腕的是七年來消費者物價漲幅高達九%。

思索低薪化現象之成因,主要源自青年就學比率偏高,故從事非典型工作如部分時間、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者比率逐年增高。台灣青年世代在勞動市場的就業處境,不僅需面臨非典化導引、高失業及重複失業之風險威脅外;青年失業者淪為長期失業者之比率亦逐年攀升。然至今政府對於青年在職場邊陲化困境之輕忽與解讀,可能促使政策方案與資源產生錯置,此將造成青年高失業率之持續。

為協助青年擺脫勞動就業與低薪之困境,建議下列改進方向:一、盡速彌補青年學用落差的現象;二、強化與職場的雙軌橋接功能;三、強化青年對職場就業內容與資訊之瞭解;四、減緩青年落入非典型勞動參與及薪資低落化與工作貧窮的現象;五、強化青年就業穩定性;六、重新調整高等教育之分流政策。

必須正視的是,現今青年勞參空間普遍存在著工作所得低落、環境不佳及缺乏保障等高風險;為規避上述風險,更應從雇主端創造多元工作機會,藉以強化其就業力與厚植人力資本,皆為現階段青年穩定就業之重要思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