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2015

台灣是個M型社會嗎?

薛承泰

日本有所謂的「M型社會」,英國則有所謂的ipod世代(insecure, pressured,overtaxed,debt-ridden) ,是指即將進入老年的嬰兒潮世代,其子女幼年時期過著安逸舒適的日子,步入成年後面對獨立的生活倍感壓力,在全球化經濟與知識爆炸時代面臨經濟的不安全感,又因習慣於消費而容易背負債務,並面臨政府需要更多的稅收來因應社會的轉變。

這諸多因素,使得這個世代不敢輕易成家,導至晚婚與少生育。台灣近年來的發展也不例外,除了貧富不均倍數從2000年的5.55倍竄升至2001年的6.39倍,至今仍處於6倍以上的情形。可以說,ipod現象也相當明顯,許多年輕人背負卡債,甚至出現超低生育率(總生育率已跌至1.08)。

根據官方統計資料,支持了一般人的感受,不論從高教失業、自殺率、低收入戶、離婚率、精神疾病罹患率、兒虐率等,都讓人感受到經濟面與社會面的危機,M型社會弱勢峰似乎愈來愈明顯。

由於大前研一並未有客觀的測量指標來說明M型社會,若按其使用薪資水準下滑來說明日本於1990年代中產階級下滑而形成M型分配,台灣至目前為止並無法用同樣方式來說明具有M型社會特質;然而,這並不是說,台灣社會不會成為M型。

對於台灣社會近年來經濟發展、失業情形、自殺、貧富差距、以及家庭危機相關統計來觀察,似乎可以感受得到M型社會正在形成當中。為證實其可能性,筆者試圖發展指標作為M型社會的測量。

首先,從各類所得的「均衡指數」來觀察,台灣近十年來的發展,的確呈現中產階級下滑的趨勢,其中又以「財產所得」之均衡指數最為偏低。另外,平均國民所得於近十年來雖然有些波動,但仍略有增加,可是此趨勢似乎是富有階級的拉力,從M-ratio來觀察,中產階級並沒有呈同步發展,並於近年來反而呈現下挫的情形!

過去一般人談論的「貧富不均」似乎被「M型社會」所取代,大前研一堤出「M型社會」的概念,雖然沒有呈現有力證據,也沒有告訴我們如何去證明,卻帶給我們一個省思 -- 台灣如果繼續朝目前方向發展,是真的可能成為「M型社會」!鑑於最近幾年當愈來愈多家庭趨向於貧窮且變得比過去為脆弱,在發生急難時,社會救助法並未能發揮救急的功能。

呼籲除了修訂社會救助法在家庭列計人口的規定上做適度放寬,避免因不動產的「全家」擁有而超過門檻,使得真正需要幫助的「家」被排除於救助之外。此外,財產信託制度也應盡速研訂,讓不動產能轉化成生活所須之經濟來源,給予缺乏收入與動產而光擁有不動產者,多一個生存選擇。最後,我們建議中央應授權地方政府靈活運用彩券盈餘,提撥一定比例成立「急難救助基金」,提供急難家庭短期低率貸款作為紓困之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