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2015

穿短褲,快來搶救蛋蛋

張武修(臺北醫學大學公衛教授)

因為評論台北市柯市長的短褲,許多朋友對於醫學大學教授討論服裝的議題,不以為然,認為時尚服裝不該登學術殿堂。但我和一群公衛學者卻有不同看法。

臺灣從二次戰後日本政府離開,外來大量移民湧入,出現戰後嬰兒潮,在1950-70年代,臺灣的人口急速增加,多數家庭至少生三至四個小孩,整個帶動農村與城市人力,也為1970年起臺灣工業化與產業的發展準備了大量廉價又質優的勞力;加上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等美國援助款湧到,與原先日本時代已深植的紀律與技術快速結合,成就了臺灣奇蹟;那時期公共衛生最重要的發展是實施家庭計畫,從「兩個恰恰好」進階到「一個不嫌少」;因為家庭計畫實施太成功,臺灣生育率在90年代開始獲得完美控制,進化到2000年時不增反減,從此和日本、韓國、新加坡競逐全球最低生育率的寶座。

依據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分析,2013年我國婦女平均一生僅生育1.065個子女,較前一年又下降0.205,生育率穩居世界最低;中研院還預估未來幾年臺灣的勞動力仍會大幅減少,導致政府稅收縮水、國民所得下滑。中研院的跨國研究比較了40個國家,有17國屬於高所得的平均生育率都還有1.65。因此有學者或官員將這個憂慮,全以臺灣女性高教育與高就業解釋,認為會讀書自主性高的女性要為少子化負責;但經過十年的苦惱,眼見國小逐一縮班廢校,現在教育部對大學喊話要求併校退場或令其自生自滅;衛福部表示近年已祭出一系列措施,也坦言不是一年半載能見效。簡言之,臺灣迄今還沒找到解決辦法。

事實果真如此?國內的男性就可袖手旁觀,將責任全丟給女性嗎?

其實醫學公共衛生很早就知道,男性的精蟲對於生育有極大的影響,國際上早就研究發現,35歲男性精蟲的活動力與數量明顯開始變差,而有強力且量多、型態正常的精蟲絕對與伴侶受孕機率成高度正比;且男性年紀增加,畸形精蟲比率也隨之大增;國內醫學界都強力推薦男性要趁精蟲質精將廣的年盛時及早尋偶,對生育下一代才有高度保障,才對得起祖宗和下一代的永續幸福;此外醫學上研究早發現男性的精蟲和男性蛋蛋的溫度有高度相關,經常處於高熱作業,或穿緊衣厚褲,和經常處於震動環境,對精蟲極度也不利,這些重要醫學研究卻未曾受到國內民眾的了解。

因此,不管柯市長是否持續穿短褲上班,我們要鼓勵市府員工和臺北市男性市民,多穿短褲(能多休閒陪伴侶更好),尤其在盛夏的臺北,有許多騎機車包長褲煎熬在震動環境的蛋蛋,真的需要好好照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