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教父」第2集中有個很棒的場面,由黛安.基頓(Diane Keaton)飾演的凱伊,抱怨艾爾.帕西諾(Al
Pacino)飾演的丈夫麥可.柯里昂沒有履行諾言讓他的生意完全合法,並退出黑道。麥可回應說,他仍在努力進行這件事,並大力向凱伊保證:「我會改、我會改的,我知道我有力量去改變。」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黑手黨成員,我們仍然有點像柯里昂:高估了自己改變的能力。理論上每個人都能改變,但實務上很多人都沒有改變……除了影響我們大多數人的一些有案可稽的改變以外。
例如,大多數人在青春期展現反社會傾向,在成年晚期展現較慢的思維,但這些變化絕非顯示心理上的轉變。相反地,它們類似年紀增長而共有的生理特徵的變化,例如在兒童時期體重增加,而成年晚期體重減少,這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同樣地,在個性上也有典型的變化,甚至在五年之內發生。一項有重大影響的研究顯示,我們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得較謹慎、情緒穩定且有自信,但我們的精力和求知慾會在青春期後逐漸降低。換句話說,隨著年齡增長,我們變得較冷靜且成熟,但也較被動且心胸狹隘。
一個較有趣的問題是,絕對的改變是否可能。一個人是否可能在某個年紀時非常內向,但在另一個年紀時超級外向?是否可以從以自我為中心的自戀者,轉變成富有同情心且樂於給予的人?或是從非常聰明,變成令人難以置信地愚蠢?
一方面,不乏著名的案例研究顯示,人們的聲譽(公眾形象)會出現劇烈的轉變。有時,這些改變似乎比較像精心策畫的公關活動,而非真實的心理旅程,例如麥莉.賽勒斯(Miley Cyrus)從天真無邪的迪士尼明星變成吐舌甩臀舞者。但其他人確實讓我們很想知道,內在是否產生了較深層的變化。比爾.蓋茲(Bill Gates)起先是個典型的電腦痴,然後變成能幹的企業家,再變成冷酷的帝國建造者,最後變成全世界最慈善的人,把他(和他朋友們)大部分的財富捐出。已故的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也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沒有爭議的道德人物,年輕時傲慢、好鬥且孤僻,但後來以非暴力抵抗路徑激勵了眾人。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黑手黨成員,我們仍然有點像柯里昂:高估了自己改變的能力。理論上每個人都能改變,但實務上很多人都沒有改變……除了影響我們大多數人的一些有案可稽的改變以外。
例如,大多數人在青春期展現反社會傾向,在成年晚期展現較慢的思維,但這些變化絕非顯示心理上的轉變。相反地,它們類似年紀增長而共有的生理特徵的變化,例如在兒童時期體重增加,而成年晚期體重減少,這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同樣地,在個性上也有典型的變化,甚至在五年之內發生。一項有重大影響的研究顯示,我們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得較謹慎、情緒穩定且有自信,但我們的精力和求知慾會在青春期後逐漸降低。換句話說,隨著年齡增長,我們變得較冷靜且成熟,但也較被動且心胸狹隘。
一個較有趣的問題是,絕對的改變是否可能。一個人是否可能在某個年紀時非常內向,但在另一個年紀時超級外向?是否可以從以自我為中心的自戀者,轉變成富有同情心且樂於給予的人?或是從非常聰明,變成令人難以置信地愚蠢?
一方面,不乏著名的案例研究顯示,人們的聲譽(公眾形象)會出現劇烈的轉變。有時,這些改變似乎比較像精心策畫的公關活動,而非真實的心理旅程,例如麥莉.賽勒斯(Miley Cyrus)從天真無邪的迪士尼明星變成吐舌甩臀舞者。但其他人確實讓我們很想知道,內在是否產生了較深層的變化。比爾.蓋茲(Bill Gates)起先是個典型的電腦痴,然後變成能幹的企業家,再變成冷酷的帝國建造者,最後變成全世界最慈善的人,把他(和他朋友們)大部分的財富捐出。已故的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也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沒有爭議的道德人物,年輕時傲慢、好鬥且孤僻,但後來以非暴力抵抗路徑激勵了眾人。
然而科學研究顯示,完全改變個性是很少見的。個性有變化時,通常都是強化既有的個性。換句話說,即使我們改變的模式很獨特,但仍是可預測的,我們只是成為自己更擴大的版本。產生這種情況有三種不同方式。首先,我們傾向於根據自己的個人偏見來解釋事件,這只會強化那些偏見。舉例來說,悲觀者會把別人模稜兩可的回應意見視為批評,而那些意見又會隨著時間而強化他們的悲觀情緒。樂觀者的情況則相反。第二,我們會受到和我們的態度與價值觀一致的環境所吸引。享樂主義者會尋求娛樂和愛好玩樂的人,結果又使他們更加重視尋歡作樂。好鬥的人渴求衝突和戰鬥,這會增強他們的侵略性。利他主義者和有同情心的人交遊,花時間幫助別人,從而提高他們自己的同理心和無私的心態。第三,人們在了解我們之前,會先對我們建立一些印象:他人(包括陌生人和熟人)在無意中對我們的個性做出推斷,以解釋我們的行為,並預測我們下一步可能會做的事。這些直覺評價可能並不準確,但仍然會自我實現(self-fulling),終究成真。隨著時間的流轉,我們改變成別人心目中的那個樣子,在他們的偏見與幻想中所描繪的我們,化成現實,深印在我們的身份形象之中,我們的形象聲譽成為我們的命運。
結果,刻意改變的效果,遠低於我們的期望,正因如此,新年新願望往往不會實現,而且我們長期的幸福程度相當穩定,也往往不太受到極端重大事件的影響(不論是痛苦的離婚或彩票中獎的樂趣)。
當然,有些人比別人更能作出改變。諷刺的是,這些人對於往往很悲觀地認為自己不太可能會改變。的確,神經質、內向、沒有安全感的人比較可能改變,而適應良好且復原能力強的個人比較不易改變。同樣地,樂觀會使人一直懷著虛假的希望和不切實際的期望,因而變得過度自信,並阻礙改變。
結果,刻意改變的效果,遠低於我們的期望,正因如此,新年新願望往往不會實現,而且我們長期的幸福程度相當穩定,也往往不太受到極端重大事件的影響(不論是痛苦的離婚或彩票中獎的樂趣)。
當然,有些人比別人更能作出改變。諷刺的是,這些人對於往往很悲觀地認為自己不太可能會改變。的確,神經質、內向、沒有安全感的人比較可能改變,而適應良好且復原能力強的個人比較不易改變。同樣地,樂觀會使人一直懷著虛假的希望和不切實際的期望,因而變得過度自信,並阻礙改變。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改變?自我改變的秘訣相當簡單,只是很難執行。若要改變,我們首先必須建立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而建立自我意識的最好做法就是取得(及相信)他人誠實、批評性的回應意見。其次,我們必須想出務實的策略,專注於可實現的目標,如改變一些具體行為(像是更多的目光接觸、少喊叫、多微笑等等),而不是改變我們個性的主要方面(像是人際的敏感度、同理心和社交能力)。最後,我們必須非常努力和投入,以實現並保持我們期望的改變,否則很快就會故態復萌。總之,改變需要自我批判的洞察力、不太遠大的目標和不懈的堅持。這意味著必須違背我們的本性,需要非凡的意志力。
所以,在你答應改變之前要仔細想想。如果你試圖改變而失敗了,嗯,其實很多人都跟你一樣。(侯秀琴譯)
所以,在你答應改變之前要仔細想想。如果你試圖改變而失敗了,嗯,其實很多人都跟你一樣。(侯秀琴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