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2012

《葛蘭達》與大西洋兩岸的「20 under 40」

從1983年起,英國文壇每隔十年會挑出20位年紀在40歲以下的「最佳不列顛青年小說家」,迄今已舉辦三屆,美國則於1996年與2007年亮出了兩張「最佳美國青年小說家」的名單,而自2010年起,更出現了首屆「最佳西班牙文青年小說家」的選拔。這些英、美、西文的「20 under 40」名單背後有一個共通點──文學雜誌《葛蘭達》(Granta),因此想要了解大西洋兩岸「最佳青年作家」的緣起及後續的影響,就不能不從《葛蘭達》談起,因為一切都與該雜誌的出版歷史、編輯特質和文學視野息息相關。
《葛蘭達》是1889年在劍橋大學成立的學生雜誌,劍橋以「劍河」(River Cam,徐志摩稱之為康河)聞名,「葛蘭達」便是「劍河」的古英文名。
長久以來,《葛蘭達》靠著劍橋對學生社團的經費補助,以及出版後在校園裡和大街上的叫賣來維持營運,當然稱不上規模,可是雜誌裡卻曾有許多成名大師早年的習作,包括神探福爾摩斯的創作者柯南.道爾爵士(Sir Arthur Conan Doyle)、英國劇作家麥可.富蘭(Michael Frayn)、大詩人泰德.修斯(Ted Hughes)、美國才女希薇亞.普拉斯(Sylvia Plath)、戰地記者約翰.辛普遜(John Simpson),以及因創作了童書角色「維尼小熊」(Winnie the Pooh)而享譽國際的米恩(A. A. Milne)等,所以這份學生雜誌又可以說具有相當悠久而美好的傳統。
1970年代間,財務的困境和一般學子對英國文學的普遍冷感,使當時不定期出刊、每期只有32頁的《葛蘭達》幾乎處於停擺狀態,直到1979年,有位從美國到劍橋大學攻讀文學的研究生包福德(Bill Buford),毅然接下了編輯職務,終於讓《葛蘭達》雜誌改頭換面,不僅走出了大學校園,甚至步上國際舞台。今天當我們追溯《葛蘭達》雜誌的歷史,通常是指從包福德接手以後的1979年9月號為第一期。
包福德是個桀驁不馴的編輯奇才,他認為《葛蘭達》不能再以劍橋學子的作品畫地自限,而要以出版英語世界中最好的原創文字自許。他當時原只打算編出一期《葛蘭達》,估計雜誌出版時,自己的學位差不多也完成了,便要回美國老家去也。不過他有意拿這一期的篇幅大幹一場,藉機接觸他尚未拜讀的文學精英。包福德的發刊詞裡充滿了挑釁意味,揚言當代英語文學是美國人的天下,因為英國作家的創作潛能已近油竭燈枯。他製作了長達208頁的「新美國文學」專題,邀請的寫手多是首次被引進英國的新人,包括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和威廉.蓋斯(William Gass)等。奧斯特的代表作是1987年問世的《紐約三部曲》;桑塔格在1960年代以論文馳名,但把自己定位成小說家,雖然她的短篇小說直到1986年才在《紐約客》雜誌備受肯定;至於蓋斯當初在《葛蘭達》發表的,則是1995年摘下美國圖書獎的《隧道》(The Tunnel)小說雛形。換句話說,包福德一鳴驚人,在新秀揚威以前,即已向讀者推介了未來的小說大家。
憑藉少許的社團經費和廣告支持,《葛蘭達》第一期印製了800份,出乎預料被搶購一空,再版後也全部售罄,於是包福德隱約感覺到《葛蘭達》或許大有可為,便撤消了打道回府的念頭。
在包福德的主導下,《葛蘭達》變成訂閱制的刊物,但不保證一年可以收到幾期,因為包福德雖有意朝季刊發展,可是秉持寧缺勿濫,雜誌經常脫刊,從1979年到1995年包福德卸任為止,《葛蘭達》在16年內推出了50期,也就是平均每年出版三期,然而每期的問世都會在英語文學圈裡帶來一陣熱潮。例如包福德在《葛蘭達》第三期宣判「英格蘭小說」之死,但同時也預言了「不列顛小說」的降臨,並刊出一個年輕小夥子的草稿,即薩爾曼.魯西迪(Salman Rushdie)1981年的傑作《午夜之子》。本書後來不但獲得了布克獎的殊榮,也在1993年布克獎25周年時獲選為「布克獎中的布克獎」,並在2008年中被推舉成「永遠的布克獎得主」。
「不列顛小說」的概念逐漸發酵,包福德陸續安排年輕作家──如馬丁.艾米斯(Martin Amis)、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等人──到劍橋大學去朗讀作品初稿,與讀者面對面,入場券則拿來貼補雜誌的開銷,於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文學網絡逐漸成形。到了1983年,包福德更搶得先機,爭取到「書市委員會」(Book Marketing Council)的一筆經費,在《葛蘭達》第七期製作了「最佳不列顛青年小說家」專刊,一個新鮮而又精巧的書市策略於焉誕生!這張名單等於是包福德對英國新一代寫手的預測與評價,圈選了馬丁.艾米斯、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石黑一雄、麥克尤恩、魯西迪和格雷安.史威夫特(Graham Swift)等青年才俊。
第一代名單的出現猶如在英國文壇投下了一枚炸彈,發揮了層層擴散效應,其間有三個重要因素不容忽略。一是企鵝出版社開始在1983年發行《葛蘭達》雜誌,為之打開了銷售通路;二是受到欽點的這批青年作家確實很爭氣,紛紛在國際性文學大獎──如曼布克獎、惠特比文學獎(現已更名為科斯達文學獎)等──脫穎而出;三是包福德這匹千里馬終於找到了伯樂,《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背後的出版大佬海德曼(Rea Hederman)力促《葛蘭達》雜誌跨海賣到新大陸去,銷售量及影響力倍增,再也不可同日而語,並於1989年自成出版社,原來每年只出六本書,由企鵝代理發行,接著海德曼在1997年為葛蘭達出版社增資,每年出書25本。
包福德在1993年如法炮製了第二屆不列顛名單,其中的艾恩.班克斯(Iain Banks)、路易斯.迪布爾耐斯(Louis de Bernieres)、艾倫.霍林赫斯特(Alan Hollinghurst)和哈尼夫.庫雷西(Hanif Kureishi)等,多已是今日耳熟能詳的文學健將。隨著包福德在1995年離開《葛蘭達》轉戰《紐約客》,接任包福德編輯職務的傑克(Ian Jack),旋即在1996年與《紐約客》聯手製作了「最佳美國青年作家」專輯,包括了2001年因《糾正》(The Corrections)而被奉為小說天才的強納森.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在2002年以《中性》(Middlesex)獲頒普立茲獎的傑佛瑞.尤金尼德斯(Jeffrey Eugenides),以及《愛在冰雪紛飛時》(Snow Falling on Cedars)的暢銷作家大衛.古特森(David Guterson)等人在內。
其實,「20 under 40」並未百發百中。舉例來說,1992年因《足球熱》而迅速竄紅的尼克.宏比(Nick Hornby),是1993年名單的遺珠之憾。反之,連續兩屆在1983和1993年上榜的亞當.瑪斯—瓊斯(Adam Mars-Jones)則成績平平。此外,從1995年至2007年連續編了12年《葛蘭達》的傑克也自承常會看走眼,例如早在美國作家強納森.薩弗蘭.佛爾(Jonathan Safran Foer)橫掃市場以前,就有人跟他推薦了《啥都瞭了》(Everything is Illuminated)的草稿,卻被他棄如敝屣!因此當《葛蘭達》在2003年選拔第三屆不列顛青年作家時,傑克組了一個五人評審團,自任總召集人,在出版社、經紀人所送交的130部成品與草稿中,企圖找出具有潛力的新秀,以提供遠眺未來的參考座標。這張名單與前兩屆最大的區別,在於女作家的人數明顯增加,以蒙妮卡.艾利(Monica Ali)、瑞秋.卡斯克(Rachel Cusk)、瑞秋.賽佛(Rachel Seiffert)、莎娣.史密斯(Zadie Smith)和兩度上榜的甘迺迪(A. L. Kennedy)最為耀眼,男作家方面,大衛.米契爾(David Mitchell)、安德魯.歐哈根(Andrew O'Hagan)與陶比.力特(Toby Litt)也都有傑出表現。

蔡明燁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研究員暨文字工作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