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2012

歐債經濟酷刑 還要凌遲多久?

    原本各界都不看好的歐盟峰會,上周五因義大利總理蒙提、西班牙總理拉荷伊聯手出擊,德國總理梅克爾做出重大讓步,同意歐盟紓困機制直接挹注銀行、進場買公債。不過,對於這項突破性進展,芬蘭、荷蘭已表態杯葛,市場也存有許多疑慮。早已病入膏肓的歐元區,從希臘、愛爾蘭、葡萄牙到西班牙都申請了紓困,接下來就看義大利能撐多久了。

    在峰會召開前夕,投資專家索羅斯警告說,若無法提出大刀闊斧的解決方案,歐元區將會崩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在《金融時報》撰文指出,四年多來,歐元區經濟依然蕭條,原因是歐洲領袖採行了錯誤的政策。

這次歐盟峰會主要達成三大共識,首先是永久性紓困基金「歐洲穩定機制」(ESM)可以直接挹注面臨困境的銀行,這些債務不具有優先償還地位,今年底前歐洲央行之下將成立歐洲金融監管機構。其次,建立更緊密的財政與貨幣同盟;第三,將提撥一千二百億歐元振興經濟,協助年輕人就業。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指出,「這些突破性做法,在幾個月前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過,峰會結束後,芬蘭、荷蘭兩國率先表態反對彈性做法,為這項決議投下新變數。市場人士則質疑,峰會決議歐洲金融監理機構成立之後才會撥款,這對於急需資金挹注的西班牙銀行體系會有多大幫助呢?其次,ESM的規模為五千億歐元,但西班牙與義大利兩國公共債務餘額逾二兆七千億歐元,如此懸殊的差距,很難化解市場疑慮。

 希臘是這次歐債危機的火藥庫。三十多年來新民主黨、泛希臘社會運動黨兩個老面孔輪流執政,在老百姓眼中,貪汙腐敗與無能成了希臘政府的代名詞。在社會主義思維下,政府僱用人數毫無節制,全國一千一百多萬人口,公務員竟占了一成以上;而公務員薪資八年內上漲五成,待遇遠高於民間企業。金融海嘯之前,希臘政府與民間早已債台高築,為了符合歐盟的財政標準,甚至爆發做假帳的醜聞。當時政府對於海嘯來襲毫無警覺,最後終於把國家搞到破產的地步。

 自二○○八年爆發債務危機以來,希臘已接受二次紓困,不當的撙節措施搞得民不聊生。雖然六月十七日第二次國會選舉,新政府順利產生,但如果經濟持續惡化,可能需要第三次紓困,屆時歐盟若無力提供更多金援,希臘最終會被迫退出歐元區。

 同樣深陷債務危機的西班牙,日前向歐盟提出紓困申請,不過,西班牙的狀況與希臘完全不同。西班牙曾是歐盟的優等生,在金融海嘯前,其政府債務餘額占GDP比率遠低於德國;目前這項比率約為八十%,也遠低於法國、英國。然而,西班牙政府忽略了房市泡沫的形成,金融海嘯來襲,房市崩盤,失業人口大增,連帶拖垮銀行,最後政府必須出面收拾爛攤子。

 除了房市泡沫之外,薪資漲太快也成問題。西班牙加入歐元區之後,單位勞動成本上漲了三成,企業在德國僱用勞工的成本竟然比在西班牙僱用勞工還便宜。影響所及,西班牙競爭力大幅滑落,貿易逆差大增,經濟發展嚴重失衡。西班牙政府目前正積極整併銀行業、鬆綁勞動市場等,這些改革至少要五年以上才能看到成效。

 回顧一九九九年歐元上路之初,各界對歐洲單一市場美夢充滿了希望,如今南歐紛紛爆發債務危機,究竟該怪罪這些國家的政府與人民揮霍無度,還是歐元本身設計缺失?一篇由歐盟執委會前主席迪洛斯贊助的報告指出,主要問題出在歐元本身,先天設計缺失毀了自己。例如,歐元區南北發展差異極大,完全適用同一利率,勢必引發泡沫。

 歐債危機的解套,除了債台高築國家的努力之外,有一大部分必須靠歐盟在制度上改革。《經濟學人》指出,歐債危機凸顯的經濟失衡問題,歐元問市之前就有經濟學家提出警告,但這些風險當時都被忽略了。歐債危機對於陷入債務深淵的人民猶如經濟酷刑,時間拖得越長,對於歐洲統合大夢越是不利。歐元區是否能避免走上崩解之路,就看歐洲領導人能否適時提出對的政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