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2012

MBA與社會創業

英國《金融時報》 安吉利•拉瓦爾 報導

變革推動者、社會創新者、解決問題者、思想領袖,這些都是商學院老師、學生、以及他們潛在的雇主不斷提及的字眼。那麽又有多少商界人士在改變他們周圍的環境、發揮重要影響呢?

金融危機引發了大量深刻反思,掌權者不得不重新評價他們是如何管理各自的組織的。這種思維的轉變滲透到了社會各個階層,商學院也開始重新審視如何展現自我以及MBA這一品牌。2008年至2009年的銀行業醜聞是對商業信用的一次重擊,商學院更是首當其沖,被指責其“大量炮製”的畢業生可以說是“貪婪至上”文化的倡導者和推動者。

在不確定的就業環境以及投資銀行就業崗位吸引力下降的背景下,商學院現在意識到在創業精神、特別是社會創業精神方面進行投入的重要性。

最近幾年,從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福庫商學院(Fuqua)到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的法國和新加坡校區,都擴展了它們的社會創業項目,這反映了近來社會領域的發展趨勢,在這一趨勢下,企業、非盈利機構和政府機構之間的界線已逐漸模糊。
鑒於此,霍特國際商學院(Hul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三年前發起了一場全球案例挑戰賽,勝出的參賽學生可以獲得100萬美元的資金,用來實施他們為非政府機構面臨的現實發展問題而設計的方案。

挑戰賽與“克林頓全球倡議”(Clinton Global Initiative)合作舉辦。克林頓全球倡議是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創建的基金會,旨在推動健康保障、經濟賦權、領導力發展和公民服務。

今年的挑戰賽吸引了來自全球130多個國家和300多個機構的數千名參賽學生,包括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印度商學院(Indian School of Business)、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以及斯坦福大學商學院(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大賽要求參賽學生設計方案來解決全球貧困問題,關註教育、能源、住房三大領域。最後只有18名選手能夠參加4月在紐約舉行的全球決賽(之前要經過在倫敦、迪拜、以及舊金山等城市舉行的地區決賽)。霍特(Hult)家族提供的獎金將在三個勝出的團隊中分配,教育、能源、住房三個領域各挑選一個獲勝團隊,最後與慈善機構“每個兒童一臺筆記本電腦”(One Laptop Per Child)、太陽能援助機構(SolarAid )、仁人家園(Habitat for Humanity)等協作進一步制定實施規劃。

去年的優勝團隊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賈奇商學院(Judge business school)與Water.org協作,制定應對飲用水危機的方案。

“我非常喜歡這項比賽,因為它不僅註重想法,更重要的是落實。”m.Paani創建者也是大賽優勝者的阿坎卡莎•哈扎瑞(Akanksha Hazari) 如是說,“比賽不僅僅需要擁有創意,或是處理人為設置的場景。”

霍特全球案例挑戰賽創始人、霍特國際商學院MBA校友艾哈邁德•阿什卡爾(Ahmed Ashkar)表示,過去的十年,人們對MBA學生的觀念已經有所轉變。

“MBA學生不僅僅是要成為銀行家、對沖基金經理或者是管理人員,他們還可以進行社會創新,這也可以帶來收入。”

商學院越來越註重將社會創業融入它們的宗旨和課程中。它們希望,通過提供不同的商業模式、創造並發展可持續性的商業理念,可以改進社會,並在企業、政府、以及慈善之間搭建一座跨越鴻溝的橋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