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2012

留一些間隙 讓生命想像 呼吸

江靜玲

本周我在義大利塔斯卡尼的小山村中。昨天,一場午後暴風雨打斷了村莊的供電。晚間,雨後的星空格外皎潔清明。坐在黑暗中,拿著望遠鏡看星空,赫然發現,月亮可以如此明亮清晰;遠處山峰峰頂有一顆粉紅色的星星,據說那是火星;另一顆如同高掛在聖誕樹尖端的閃爍星星,則是金星。

 「我一定是沒有其他的事可做了,才會拿著賞鳥的望遠鏡在這裡看月亮」我忍不住脫口說;同行女友回應,「有何不可,人生需要有一些空檔(gap)。」

 在倫敦搭乘地鐵時,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站務人員透過麥克風或廂中傳出的電腦語音 ,反覆說到:「小心缺口」(Mind the gap),提醒乘客,留意車廂和月台間可能有一段空隙,不要一腳踩空了。

 在英國教育過程中,許多接受私校教育的年輕人,高中畢業、大學就讀前,都會有一年左右時間,到海外旅行或實習打工,這段期間,英國人稱為「空檔年」或「間斷年」(gap year)。

 「空檔年」固然是英國社會階級的另一表徵,因為通常只有家境優裕或中上階級家庭背景出身的孩子們有這個機會,但這段校園教育的「間隙」期,通常是這些年輕人學習經

驗中最難忘或成長最快的一年。我目睹過孩子們回來後,變得成熟體恤和自信,雖然他們的經歷未必都是美好舒適的,但這段期間,提供了他們在溫室外面對自我的機會與挑戰,為他們在準備邁向人生和學業的另一新階段前,開展了另一道視野。

 那麼,在人過中年後庸碌的人生中,「gap」又是什麼呢?

 加拿大女作家莎拉波莉導演的電影《愛我,還是他》(Take this Waltz) 中,故事女主人翁瑪格說:「人生有缺口,就是如此」(life has a gap in it,it just dose )。

 我們大概都同意,在人生的旅途中走的愈久愈能體悟,人生不是完滿無缺的。然而,絕大部分的人和絕大部分的時候,莫不希望自己人生的最好是豐厚無缺,滿載而歸,因而竭盡所能的填補空隙。汲汲營營中,忘記了我們的人生其實像花園,有時必需留給植物一些空間,它們才能成長開花。

 接受人生的本質是有缺口,不是完滿無瑕;允許人生有些間隙空檔,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到底什麼是「恰到好處」的間距,讓你覺得擁有但不空虛,缺少但不遺憾,平衡點在那裡,如何拿捏得宜,在在測試每個人的人生價值觀。

 通常我們傾向把行程填得滿滿,希望因此讓生活更充實,覺得「空閒」下來,是件浪費時間、生命,甚至難以忍受的事。不允許自己放慢、放下、放空的結果,我們往往變得焦慮、急燥,無法面對其實本質上有缺陷,不完美的人生。我們總是那麼急切的忙著填補空間,追求更多。

 追求更多,同時使我們很容易忘了感念已經擁有的和享受當下。當然,放下追求更多的人生態度,不表示我們可以讓自己的人生花園變的一片荒蕪,而是提醒自己在不斷追求中,記得保留一些可以灌溉讓自己可以成長茁壯的空間。

 在塔斯卡尼小山村,每天正午時刻,村莊小教堂的鐘聲總會準時響起,但鐘響長度和結束方式,卻總是不同。負責敲鐘的老村民羅貝多說,「我熱愛我的工作,但我不是機器,不完美是很自然的事」。山村中的其他居民也說,「已經夠好了,每天都可以聽到鐘聲,當事情已經夠好時,為什麼還要猛求完美?」

 接受人生的不完美,允許自己的生命中有一些間隙、缺口和空檔,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一如《愛我,還是他》中瑪格的朋友說: 「不要發瘋似的拚命想填滿你的生命空隙。」

 或許,人生和農地一樣,需要休耕期。我們也需要留一點空隙,讓生活和生命中有一些呼吸和想像的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