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2012
年輕世代正在失落
最近總體經濟壞消息不斷,景氣連續亮出九個藍燈、出口出現兩位數衰退、失業率不降反升…。壞消息如果只是短期現象,還不足為慮,一旦成為長期趨勢,就不容等閒視之。不幸,最近的壞消息不只反映經濟短期頓挫,也凸顯整體經濟出現基本而長期的嚴重問題;主政者對此束手無策,使得「代誌」更大條。這一困境持續,不但尋常百姓受害,也正禍延下一代。
年輕一代在當前經濟困頓中受到傷害,是不必懷疑的事實,它是現在進行式。
15到24歲失業率達13%
找工作的問題最大。我國整體失業率四.三一%,是鄰近國家之冠,其中十五到二十四歲青年失業率高達十三%,是整體失業率的三倍,比高失業率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嚴重。
就業困難的另一面,是薪資倒退。由於政策錯誤,經濟產業追逐降低成本與擴大規模,向中國等後進國家大量投資,既導致工作機會外流,薪資水準也被拉低,如今扣除物價後的實質薪資退回十五年前,這又造成人才外流,進一步傷及未來經濟產業發展。
許多年輕人處此大環境,只能屈就所謂「非典型就業」,派遣臨時工漸成常態,薪水福利都被打折,兩萬元以下的起薪已非特例;工作貧窮、窮忙族普遍化,過勞死時有所聞。另一方面,「鐵飯碗」公職人員高普考極為熱門,報考人數竄升,錄取率僅一.二五%。就業環境如此惡劣,將近五分之一大專學生選擇延緩畢業,國立大學延畢人數較十年前倍增,包括台大兩成以上學生。
失落世代風險高於鄰國
誠然,年輕一輩失業率偏高,並非我國獨然。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上月在「國際青年日」場合,關切全球年輕人高失業率,敦促各國努力,以免他們淪為才能無法發揮、理想破滅的「失落一代」(Lost Generation)。台灣由於青年失業絕對與相對比率都偏高,出現「失落世代」風險遠高於周遭諸國。
收入面讓年輕人鬱卒,支出面更令人生氣。今年以來的物價波動,罪魁是政府以油電雙漲帶頭,加上天候因素,庶民生活費用大增。在此之前,由於遺贈稅降、放寬壽險業置產限制,又有低利浮濫的資金助陣,房地產成投機標的,台北等地房價高不可攀。一個讓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的社會,最終要付出代價,台灣已進入這一險境。同樣地,生兒養女費用大增,年輕人不婚不生者眾,台灣出生率之低,舉世名列前茅。
更讓年輕人不平的,隨著財政惡化,政府債留子孫,人口迅速老化與少子化導致下一代沉重負擔。尤其軍公教退撫制度的退休年齡下降、薪資安排、十八趴優利,所得替代率已高到不合理,政務和高階人員退職月領七到八萬元,外加一個半月年終慰問金,政府僅此慰問金一年即多達一百九十億元。這對農工大眾顯不公平,在貧富懸殊的社會,也形成所得的世代落差,更讓台灣越來越像希臘等歐豬國家。
經濟之外,年輕世代在文化方面也遭剝奪。台灣是移民社會,先來後到的族群形成多元文化,南島、漢、西洋、日本文化都是台灣文化的組成元素,但由於戰後獨尊來自中國的一切,多元特色遭到壓制。以語言為例,母語橫遭貶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十年前就宣布台灣是母語瀕臨滅絕地區,且年輕一輩在不諳母語而成為「國語人」之際,全球化與網路時代所需外文能力又普遍不足,較諸香港、新加坡,國際化瞠乎其後。文化不僅因一元化而產生偏差,最近在中國觀光客大批前來之後,猶以其溢美之辭沾沾自喜,且歸因於「中華文化」之文明,突兀而令人莫名其妙。
在國際社會將更難抬頭
政治亦然。儘管年輕人的台灣認同越來越高,擁有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卻未能實現。有如最近倫敦奧運所顯示,各國以正式國名旗歌參與,台灣卻以幾近不倫不類名分旗號競逐,即使在場外倫敦街頭出現正式旗號也遭拒,連台北媒體都以「中華隊」自稱;人侮自侮,惡性循環竟至於此!國家既失尊嚴,若不力求改變現狀,年輕一輩在國際社會更將難以抬頭。
「失落的一代」首見美國文豪海明威的作品,泛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成年的一代人。一八九九年出生的海明威是這一代人的代表人物,作品對人生、社會、世界都顯現迷茫和徬徨。不過,美國在失落的一代之後,隨即出現「最偉大的世代」,即經歷三○年代經濟大恐慌,並打過第二次大戰的一代。因此,世代失落或偉大,大環境固然有重大影響,也看當時的人們如何因應。
清新創意是社會未來希望
就此而言,面對「世代失落」危機襲來,結果端視台灣社會的因應。總統第二任期已滿百日的馬英九,由於無能且以口號治國,對於扭轉此一危機,實無可寄望。然而,年輕世代創意清新,是社會未來的希望,一個讓年輕人窮忙而前景茫茫的社會,一定沒有前途,台灣正面臨這一挑戰。
要避免失落,年輕一代也須有所作為,即從關心並致力與切身有關的公共議題做起。電影「以愛之名」(The Lady)中,得過諾貝爾和平獎的翁山蘇姬告訴軟禁她的緬甸年輕士兵說,「你或許沒想到政治,政治卻不會放過你。」(You may not think about politics, but politics thinks about you.)對政治漠不關心是年輕世代特色之一,翁山蘇姬的話,不論在政治、文化、經濟、社會領域,都值得面對危機的世代與社會轉化為改變現狀的動能。
(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