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颶風通常在每年的8月中旬至10月間來襲,9月中旬是風暴活動最活躍時期。巧合的是,較不為人知卻更具破壞力的金融颶風,也常發生在這段期間。
在現代史上,大型金融危機大多發生在8月中旬起的兩個月間:華爾街股市3次大崩盤分別發生在1907年10月22日、1929年10月24日,以及1987年10月19日;英國在1931年9月9 日放棄金本位制;布列敦森林體系在1971年8月15日壽終正寢;墨西哥在1982年8月20日違約倒債觸發第三世界債務危機;雷曼兄弟在2008年9月15日倒閉,引爆一場迄今仍未能妥善收拾的全球金融與經濟危機。
金融與氣象風暴在同期間發生,也許不純然是巧合。全球經濟與地球大氣都是精巧且複雜的平衡系統。在這種系統裡,小小騷動經累積之後可能引發巨大效應,就像氣象的臨界點。
當世界經濟在夏天出狀況,就非常可能在秋天出現金融風暴。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何9月通常是股市1年當中表現最差的月份。事實上,自1920年代以來,9月是股市唯一下滑的月份。
現在的問題是,世界經濟是否已適應今夏可能具破壞性且令人失望的經濟事件,或是今夏金融交易低迷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固然,最近世人焦點都放在歐洲央行(ECB)6日買公債的救市措施、德國憲法法院12日批准歐洲穩定機制(ESM),以及美國聯準會(Fed)13日推QE3身上。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地區令人憂心忡忡的發展。在中國,儘管一再祭出貨幣與財政剌激措施,經濟活動卻未能如預期般加速,除了政府與央行做得不夠之外,也可能意味著中國經濟已變得太複雜而難以管理與調控。
另一種可能的解釋是,這反映出中國剌激政策的效果令人失望,更是全球貨幣政策大失敗的一環。英國近來令人失望的發展,支持這項論點。英國經濟2年來未有成長,卡麥隆政府決定採取劇烈財政緊縮,並希望以貨幣擴張抵銷通縮效應。政府持續削減支出及加稅,寄望挹注銀行及債券投資人資金以提振成長。過去4年來的經驗顯示,這根本是緣木求魚。
要是英國無法靠貨幣寬鬆來振興經濟,如何能企盼Fed的寬鬆會產生好的結果呢?Fed 13日祭出開放式QE3,直到美國經濟強勁復甦為止。但鑑於前2輪QE並未能在2010至2012年帶來充分就業,第3輪就會比較好嗎?
挹注銀行資金是防止美國與英國金融體系崩潰非常有效的緊急措施,在阻止歐元的崩解可能也會相當有效。但注資金融市場只能救急卻不能救窮,維持金融穩定與促進經濟成長需要其他的藥方。
不幸的是,決策人士似乎不了解這種區別。美國及英國的決策官員拒絕承認印鈔救市會產生反效果,相形之下,德國拒絕接受印鈔票救經濟是行得通的作法。歐洲央行、德國及其他歐元區國家間的矛盾,成為今秋可能釀成金融颶風的來源,這種衝突會延燒到下次歐盟峰會,湊巧的是這場峰會的舉行時間是10月19日,仍在金融颶風季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