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014

游離輻射沒有最低安全值

何容君
《英國輻射防護科學期刊》在2013年9月報導,筆者研究團隊在福島核災後針對台灣北中南東部共2819位民眾的核電廠風險認知調查研究,其中指出受訪者期待核電廠距離住家的平均安全距離是94公里,亦即他們希望核電廠離住家越遠越好,然而現況是核一、核二廠30公里內居住人口數高達五百萬人,佔了全國總人口數的四分之一,這中間的認知與事實差距顯示出地小人稠多重地理經濟因素下,社區環境科技產業實體的開發,折衷了國人居住安全的優先選擇權。

勿因私心破壞生態

科學研究在於促進人群優質健康生活,倘若科技管理不當,導致民眾在非自願性選擇下暴露到輻射環境(如:台灣鈷六十游離輻射鋼筋或國際上多起核電廠意外放射源外洩),造成身心傷害時,人為的疏失該如何擔當罪過?


游離輻射沒有所謂的最低安全值,最重要的防治觀念是「合理越低越好 (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 ALARA)」,亦即闡揚在無健康利益之下,要盡量避免游離輻射的暴露,同時要藉由科技讓暴露量達到最低點。103年前波蘭居禮夫人成功分離鐳元素,拿下諾貝爾獎第一位女科學家,為輻射史開創新里程碑,然而也因為那個年代對輻射傷害的無知,接觸放射源沒有適當防護與屏蔽,居禮夫人最後因白血病告別人世。


今日醫學研究日益衍新,多起核電廠事故、日本廣島原爆與台灣輻射鋼筋污染住戶人群研究揭露出的健康傷害事實,在在提醒我們記取歷史的教訓,勿因人類私心以科學或和平為名,戕賊搶掠資源與破壞生態。

發展綠能逐步減核

核電廠意外的發生衝擊到的生態影響是不可逆的,能源的選擇利用攸關民生經濟,若單向考慮效能產值,易忽略科技應用潛存的環境與健康衝擊。福島核災發生後已經屆滿快三年,許多國家重新檢討核能政策並逐步推動減核,台灣卻仍如堅石般堅守核能擂台,因此執筆本文是為再度呼籲馬總統帶領國人走在正確的能源道路上,發展綠能並逐步減核,核四不運轉,核一核二核三除役,早日有計劃性輔導核電廠基層員工轉業,讓非核家園的實現,看見優質的台灣美麗新力量。

台灣輻射安全促進會理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