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岳霞
只聽過寂寞難耐,但沒聽過寂寞能致命吧?美國《內科醫學文獻》最近發表了兩項驚人研究,發現獨居或極度寂寞這兩項因素會提高成年人行動不便與死亡的機率。
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團隊追蹤約4.5萬名心臟病高危險群與心臟病患者,定期為他們做健檢達4年。結果發現,獨居者因心臟病、中風或其他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機率高於非獨居者。若以年齡區分,45?65歲獨居者的死亡率比非獨居者高出24%;66?80歲獨居者的死亡率比非獨居者高出12%;80歲以上則看不出獨居與心血管疾病致死的關聯。
為什麼差異會怎麼大?研究者推測,畢竟中年獨居不如老年獨居普遍,缺乏依靠、憂鬱、寂寞、工作或情感上的壓力等心理因素,是影響獨居中年人健康的關鍵。反倒是老年獨居也意味老人的健康狀況良好,生活還能自理。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的研究則發現,實際的寂寞感才是影響健康的關鍵。研究團隊追蹤約1700名平均71歲的老人,從主觀感覺詢問他們:是否覺得自己被排除在外、是否感到被孤離、及是否缺乏陪伴。只要受訪者的回答有一項是「經常」和「偶爾」,就被視為「寂寞老人」;如果三項都回答「幾乎不會」則不是。
研究團隊每兩年就為這兩組老人做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如洗澡、穿衣服、吃飯、走路、爬樓梯),追蹤六年。調查快結束時發現,「寂寞老人組」的老人發展成行動不便的比率比不寂寞的老人高出59%;且寂寞老人的死亡率也比不寂寞老人高出45%。更值得關注的是,多數寂寞老人並不是獨居,而是與伴侶或家人同居。
研究者提醒,以往觀察老人的健康狀況焦點多放在生理因素上(如糖尿病、高血壓),很少關注其心理狀態。因此建議醫生問診老人家時,也能詢問他是否覺得孤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