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心中諸多的煩惱現象,總是圍繞著「我」在打轉。為了「我」,總是覺得不滿足、不自在,經常渴望、渴求著身外之物,不時的埋怨、懷疑、嫉妒、貪求、瞋恨,而造了種種業。等到必須受報時,往往又不希望受報,就像欠了債卻賴帳不還,因此又造了更多的業,這就是佛教所說的「五蘊熾盛苦」。
所謂的「五蘊」: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們身心的組成,也就是構成人身的要素,可以分成精神和物質兩個部分。物質的部分叫做「色」,它是形狀、形態的意思,也就是身體的物質現象。其余四種都屬於心理、精神現象:其中「受」是感受的意思;「想」是在感受以後所產生的認知;「行」則是在認知產生之後,興起應該如何處理、如何反應的決定。這三種屬於心理層次。
而第五蘊叫做「識」,識是我們生命的主體,是從出生到死亡、從此生到來生,是整個生命過程中的主體。當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兩部分互相組合、影響之後,就會產生行為、動作,行為發生以後,就會形成一種力量,我們稱之為「業力」,也就是我們的意識本質。行為包括身體、語言、心理三方面,因此「識」就是由身、口、意的行為所造成,並余留下來的一股力量。我們現在造了意識的因,帶著這些意識,有可能在這一生就接受果報,也有可能到來生才受報。
一般人以為「識」就是「靈魂」,但「靈魂」是持續不變、永遠相同的,而「識」卻不斷地變化著。只要繼續造業,無論是善業或惡業,識的成分都會隨著改變,當我們接受果報時,識的成分也會隨之不同。所以,接受果報的同時就在造因,造因的同時又會接受果報,如此循環不息,識的內容因此經常在變化。
所謂的「我」,其實就是由五蘊的身心現象結合而成的,這是一種因緣的和合,其中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所以,昨天的你和十年前的你是不一樣的,甚至一小時前的你和現在的你也不太一樣,不僅身體不一樣,我們的心理狀態、行為模式和意識的內容也隨時在改變。因此,由五蘊所構成的我,是經常不斷變化的,根本不是真正的我,也沒有一個不變的我。
「五蘊熾盛苦」的起因,就在於不明白我們生命的主體—識,是變動不拘的。《心經》中說,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所以能「度一切苦厄」,而凡夫就是因為不知道「五蘊皆空」,所以苦不堪言。
如果我們不知道「五蘊皆空」,五蘊就會變成制造煩惱的工具,不斷地產生煩惱,就像烈火燎原一般,為我們帶來很多痛苦。能夠明白「五蘊皆空」,五蘊就不再制造煩惱,而轉變成修福、修慧的工具,幫助我們得到徹底的解脫。
轉化主觀的感受 - 隨時轉換主觀的感受
隨時轉換主觀的感受
我們的身心是五蘊和合而成的,所以如果沒有「五蘊皆空」的智慧,就會執著五蘊所構成的自我,持續不斷地產生以自我為中心的妄念,為自己帶來很多煩惱與痛苦。
自我中心的妄念,是對自己的身體、想法、價值觀所產生的執著,這種執著有時會與客觀事實,以及環境裡的人、事、物產生對立,既然有對立,就容易發生磨擦、矛盾,並造成痛苦。在我們主觀的感覺上,好象事事都不能夠稱心如意,總覺得現實環境與自己的心意相違背,於是下雨時埋怨、天熱時也埋怨。其實,並不是外在環境有問題,而是我們總是執著自己的身體,因此無法和外在環境協調,而感到不舒服。
人們為了要消除不舒服的感覺、滿足自己身體的喜好,於是不斷地追求舒適的感受:嘴巴要吃好吃的食物,耳朵要聽好聽的聲音,眼睛要看好看的景色。本來口渴時只需要喝水就可以了,但是為了享受,講究一點的人就要喝好茶、喝各種飲料。人類的各種貪求沒有止境,都是為了保護身體的存在而產生無邊的欲望,為了滿足身體的需要,花費了太多力氣,反而制造了種種業因,有了業因就必須受報,為自己帶來許多麻煩。所以,身體就是制造痛苦的根源。
我們都喜歡涼快、柔軟、細膩、溫暖、輕巧的感覺,但是不可能總是處在這麼舒服的環境中。俗話說:「眼不見為淨」,只要耳不聞、眼不見,就不會受到環境影響,可見我們的身體所感受到的不和諧,其實並不一定是外在環境的問題,而是和內心的妄念有關。如果我們沒有自我中心的執著,雖然有身體,也不會與外境產生矛盾,就算發生任何問題,也不會覺得很嚴重。當身心與外境發生沖突時,轉變內心的「受」才是根本的解決方式。俗話說:「心靜自然涼」,當我們覺得太熱的時候,除了少穿一點衣服,更重要的是要讓心安靜下來,不要急躁,因為內心急躁會覺得更熱。如果心不能靜,可以試著誦念佛號,念佛能夠幫助我們靜心,就不會覺得熱得很痛苦,這就是心的力量。
如果不能夠調整內心的「受」,就會經常處於受苦、貪求的情境之中。貪求表面上好象是追求快樂,其實是建築在貪念之上的追求,這樣,永遠不會滿足、永遠不會快樂,反而會制造種種困擾與痛苦。
雖然五蘊中的任何一蘊,都會制造很多煩惱,讓我們痛苦不已,但我們不能為了避免五蘊熾盛之苦,就否定身體的存在。因為身體存在的本意是好的,也是讓我們求福、求慧的工具。只要能夠觀照「五蘊皆空」,就可以化解五蘊熾盛之苦,也能讓我們好好運用這個身體,為自己種福、培福,更進一步造福人群。
轉化主觀的感受 - 不以自我為中心
不以自我為中心
《心經》中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是化解、對治「五蘊熾盛」苦最好的方法。可是有人卻認為,就是因為有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才能呈現人間生機盎然的一面,也才能證明我們存在的價值,否則就如槁木死灰一般。這樣的說法,其實是誤解了五蘊皆空的意思。
五蘊皆空的境界,絕對不會像木頭、石頭一樣萬念俱灰,否則觀世音菩薩在照見五蘊皆空以後,就不會想要度眾生了。相反地,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後,不僅解脫了自己的痛苦,甚至還為眾生救苦救難,自願以無限的時間、無邊的悲願,把自己奉獻給眾生,這樣活潑的生命,怎麼會是槁木死灰呢?
所以,「五蘊皆空」和「五蘊熾盛」的差別,在於我們行事的心態:如果以自我中心為出發點,就是「五蘊熾盛」;如果是為了救度眾生的悲願,就是「五蘊皆空」,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當我們的自我中心太強、自私心太重時,就會不斷地向外追求,同時又不斷地排斥外在環境中的一切,所以會帶來許多痛苦。雖然社會上往往把自我中心很強的人形容為強者,但是他們幾乎沒有長久的朋友。因為一旦他們的朋友成為旗鼓相當的對手時,就會因為不能包容對方的強悍,而成為彼此的敵人。由此可知,凡是強悍的人都很孤獨、痛苦,但他們表面上都不承認。因為他們害怕丟臉、擔心沒有退路,深怕自己失敗後就站不起來,所以一定要奮戰到底,但如此一來,反而凸顯他們情感的脆弱。可見,當個強人並不好受。
有時乍看之下,強人似乎是推動世界進步的原動力,社會要靠他們來維持、推動。事實上,強人並不是這個社會中最高層次的人,最高層次的應該是宗教家、哲學家,因為他們放棄自我,把自己的生命與全世界共同分享。
例如,釋迦牟尼佛並不想得到任何地位、名望,除了奉獻自我,別無所求。另外還有一些偉人,他們也是為了奉獻而奉獻,並不是為了爭取任何利益而凸顯自我。但是強人和偉人很難從外表判斷出來,必須從他們的內心修養來分辨,究竟是自我中心的人?還是天下為公的人?如果是以自我為中心,就只能算是強人,還是會有「五蘊熾盛」的痛苦,無法從煩惱中得到解脫。
一般人也許做不到觀世音菩薩的程度,但是在日常生活裡,還是可以一點一滴地學習菩薩精神。例如,當我們感到痛苦、恐懼、憤怒時,就告訴自己:「觀世音菩薩運用智慧,看到由五蘊構成的自我是空的。而我現在感到這麼痛苦,這就是五蘊熾盛、自討苦吃,沒有必要。」或是誦念《心經》的經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用佛法的智慧來告訴自己,自我中心是五蘊皆空的,不必那麼執著、那麼痛苦。
如果我們常用這個方法來自我訓練,就會發現,要在生活中「照見五蘊皆空」,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當我們漸漸放棄自我中心的煩惱,就能隨時隨地感受到豁然開朗、清涼自在的快樂。
轉化主觀的感受 - 感同身受,就能放下執著
感同身受,就能放下執著
凡人都有七情六欲,當我們剛陷入七情六欲的泥淖裡時,都會覺得很甜蜜、很美好,但最後一定苦不堪言。《四十二章經》中說:「財色之於人,譬如小兒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意思是說,受財色所誘惑的人,就像用舌頭在刀口上舔蜜一樣,雖然嘗到一時的甜頭,結果舌頭卻被割掉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小心,不能夠一看到美好的事物就受不了誘惑,如果能有這樣的警覺心,就能為自己減少很多麻煩、煩惱和痛苦。例如,某位女孩已經有一個要好的男朋友,但是當另外一位英俊聰明、體貼多金的男孩出現時,她又心動而捨不得放棄原來那位。像這樣腳踏兩條船,就是在玩愛情游戲,這比玩火更可怕!如果她心裡能夠有所警覺,知道這樣下去,不但會引起自己與別人的困擾,甚至可能會把彼此的性命送掉,就能在鑄成大錯之前,趕緊懸崖勒馬。如果沒有這種警覺心,明明知道有問題,卻還自我安慰:「也許不會出問題,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管他會有什麼後果。」一旦存著這種心態,就無法抗拒自己的欲念了。
所以,在誘惑當前時,我們可以選擇遠離,或是轉變自己的觀念,只要能夠保持警覺心,就能調和理性和感性,而避免被七情六欲的執著所苦。不過,如果只是不斷地告訴自己要遠離誘惑,通常還是不容易徹底做到,這是因為沒有充分感受到問題與自己的生命息息相關。因此,除了糾正觀念,隨時隨地保持警覺、自我提醒之外,我們還需要具備「感同身受」的胸懷。
曾經有一則新聞提到,美國的牛肉大多是從南美洲進口,巴西熱帶雨林的農夫為了蓄養牛只,便將雨林砍掉,改種植大片牧草,但如此一來卻破壞了大氣層,危害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有一位年僅十三歲的美國小孩,在報紙上看到這則報導以後,便毅然決定不再吃牛肉、漢堡等。他的父親認為大家都在吃牛肉,他一個人不吃是沒用的,熱帶雨林還是一樣會被破壞,這個孩子卻堅定地回答:「少了我一個人吃牛肉,牛肉就會少消耗一點,就可以多保留一棵樹,所以我絕對不吃!」
這個小孩果真從此以後就不再吃牛肉,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行為和整個地球環境息息相關,所以他能夠貫徹自己的決心。像這樣感受到自己與其他人的生命息息相關的迫切性,就是「感同身受」,這種感受能夠幫助我們興起進一步改變自我的動力。
所以,當七情六欲的誘惑出現時,除了隨時隨地保持警覺心,用正確的觀念來糾正自己,還要用心感受自己與萬物是息息相關的生命共同體。如此一來,就會發現,一旦順從自己的欲望,會對自己及他人造成多大的傷害,也就不會讓自己陷入欲望的泥淖裡。只要我們依循佛法的智慧,就能減少七情六欲所引起的煩惱,輕松自在地過生活。
轉化主觀的感受 - 慈悲是為了保護自己
慈悲是為了保護自己
感同身受的慈悲,可以幫助我們破除執著、抗拒誘惑。但是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上,雖然自己對別人處處慈悲,別人未必會以慈悲回饋自己。因此,面對名利、財色的爭奪時,難免擔心自己會吃虧。
對別人慈悲,從眼前來看好象吃虧了,但如果把范圍放大來看,就會發現非但不吃虧,而且最終對自己或他人都是有益的。例如過獨木橋時,如果兩個人在橋上互不相讓,最後的結局就是兩敗俱傷。就像俗話所說:「兩虎相斗,非死即傷」,到了這個地步,沒有一個人能占便宜。如果我們能夠對別人慈悲,讓一條路給別人先走,自己一時之間好象吃虧了,但是至少彼此的性命還在,毫發未傷。
因此,當我們遇到非常強硬的對手,雙方僵持不下時,知道再爭下去一定是兩敗俱傷,還是盡早把成敗得失放下吧!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慈悲不但能利益別人,還能保護自己。當別人因為自己的退讓而成功了,此時自己看起來似乎懦弱、無能,是個失敗者,但這其實保護了自己生命的安全,也是為了保全實力,使自己不受重大的傷害。
現代人最割捨不下的不外乎感情問題,當自己不斷地付出,卻又收不回來時,就會感到十分不甘心、不情願。其實,寶貴的人生經驗都是從吃虧、挫折、失敗之中得來的,如果已經為對方付出很多還是失戀了,卻仍一心想再把對方追回來,這等於是緣木求魚。就像賭輸的人心中不服氣,老是想翻本,錢輸光了就想辦法再借,借了再賭、賭了又輸、輸了再借,就這樣愈陷愈深而無法自拔,這種行為實在很愚蠢。
人生其他方面也都是如此,如果自己不是別人的對手,已經全盤皆輸,不可能挽回局面時,就不要再陷下去了。此時應該趕快撤退,就算輸掉了也無所謂,只要能以此為戒、學到經驗就夠了,這就是對自己慈悲。
面對別人的慈悲,雖然有些人會感謝,但大部分的人會認為這是他比你強的緣故,所以你得不到是你活該,而他搶得到是他應得的,並不需要感謝他人。遇到這種情形時,不需要把它當成奇恥大辱,也不用覺得自卑,因為慈悲主要還是從自我保護的角度來考量。
不過,中國人說「當仁不讓」,當你不斷地慈悲別人以後,對方反而得寸進尺地去傷害他人,那就不能繼續再讓了。當然,在爭取權益之前,必須先估量一下自己的力量,如果有所把握,就要勇往直前、力爭到底,否則對方會傷害更多人。
對人慈悲,就是讓別人有路走,而整個世界是個生命共同體,讓別人過得快樂、自由、有希望,最終一定也會利益自己。所以,慈悲不僅能利益別人,事實上,也是為了保護自己。如果我們能常常生起慈悲心,對所有人都會有幫助的。
轉化主觀的感受 - 「因緣」就是自然現象
「因緣」就是自然現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種「因緣觀」,能幫助我們轉變觀念、破除執著,做出正確的決定,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
當我們面對各種誘惑或刺激時,無論產生的感受是痛苦或快樂,都要馬上想到,這些境界以及伴隨而來的感覺,只不過是物質彼此接觸後所產生的一種效果,並非真實的存在。例如,當我們看到一朵花時,不要立刻判斷自己喜不喜歡它,因為花僅是花而已,要將它獨立在所有價值判斷之外,才不會產生誘惑、刺激的問題。可是如果我們賦予它價值判斷,當「美」的念頭出現後,心想:「這個顏色好美!我從來沒有看過這麼美的花!」單純的物質現象就變成誘惑,因為有了「喜歡」的念頭,就會想將它據為己有,一連串的煩惱就會接連而來。所以,當我們看到一朵花時,念頭就要止於「這是一朵花」,而不要有好惡的分別。
有時我們以為自己喜歡某些事物,事實上卻不一定真的如此。有一年春天我到英國旅行,看見路旁花團錦簇,我覺得這樣的景色很美、很有意思,但是看多了以後,就漸漸覺得不稀奇,也就視而不見了!等我到達禅修道場後,那是一個干干淨淨的地方,只有草、沒有花,所以當有人摘了幾朵花插在瓶子裡、放在餐桌上時,我又注意到花了。於是我心想:「我究竟喜不喜歡花呢?」然後我再看看它,了解到其實並沒有所謂的喜不喜歡,從因緣的角度來看,花就只是花,除此之外,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任何事物都是因緣所構成,有因、有緣,當各方面條件聚合之後就會發生;當因緣不具足時,自然就消散了。一朵花也是如此,當它漸漸枯萎之後,就會被當成垃圾丟掉,此時已經沒有美不美的問題,只是一種自然現象而已。《紅樓夢》裡的林黛玉,把自己的生命和花朵聯想在一起,因為有這種聯想,所以產生了煩惱與執著。當她看到花朵掉落在地上,就會觸景傷情,覺得花朵好可憐。相反地,如果能夠獨立看待這些自然現象,花開時就是開,花落時就是落,知道一切都是因緣,就不會產生煩惱。
所以,聚是因緣、散也是因緣,所有的一切無論好壞,都是因緣。只要從因緣的角度來看待,世界上就沒有任何事物能夠讓我們產生煩惱、執著而感到痛苦了,當然,這是需要不斷地練習。例如,當我們看到了自己很喜愛,但並不是很需要的東西時,馬上用因緣觀來看,心想這個東西原本就是這樣,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我現在也不需要它,如此便不會受誘惑了。
當我們能夠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間的主客關系,不讓自己與它產生關聯性的想象,就不會有太多的執著。走進百貨公司時,看到很多美麗的服裝以及化妝品,但是我既不能穿、也不能用,所以它們和我沒有關系,既然和自己沒有關系,就沒有誘惑的問題。
分得清楚「沒有關系」和「有關系」就是因緣觀,但有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有時只是覺得好玩,就想把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帶回家。例如,有些人覺得飛機上的雜志不錯,就把它帶回家,但帶回家之後卻不一定有時間閱讀。或是逛書店時,看到每一本書都喜歡,結果買了一大堆書回家,往書架上一放,從此就不聞不問。
一本書要從頭到尾看完才算是真正擁有,否則買再多書也都和你「沒有關系」。但我們總習慣向外攀緣,看到任何美好、漂亮的事物就想擁有,才會造成這麼多苦惱。因此,唯有明白因緣的道理,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間的關系,才能讓我們免除誘惑及七情六欲所帶來的痛苦。
轉化主觀的感受 - 收心的練習
收心的練習
佛法教導我們抗拒誘惑、破除對七情六欲的執著,多利用因緣觀、慈悲觀,以及轉變觀念等方法,但有時這些方法還來不及用上、觀念還來不及轉變,就已經陷入欲望的泥沼了。所以最根本的方法,還是要「收攝六根」,也就是把自己的心收回來,使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注意力向內,而不要向外。
通常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等身體器官,接觸外物之後就會喜歡它,希望占有它、爭取它,而無法拒絕誘惑。有時候即使眼睛閉起來了,心裡的影子還在,把耳朵塞起來不聽也沒有用,總是余音猶存,此時就要感受一下,這種困擾的感覺究竟舒不舒服、快不快樂?是痛苦、還是享受?事實上,如果把眼睛閉起來,還是有影子在前面晃來晃去,這其實是非常痛苦的,並不是快樂。
就像談戀愛談得非常入迷時,對方的容貌、笑顏、聲音總是萦繞在腦際,放也放不下、丟也丟不開。即使對方遠在千裡之外,卻好象就在眼前,這就是患了相思病。如果不是兩情相悅,而是單相思、單戀,那就更加痛苦了。
我們可以好好分析,這種萦繞腦際的影像和音聲究竟是不是真的?腦海中的影像在睜開眼睛以後,可能就不見了;耳朵聽到的聲音只要經過仔細分辨,也就消失了,一切都只是腦子裡的想象而已。所以,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這些都只是內心的幻覺,而不是真正的快樂。
如果還是想得很痛苦,我們可以不斷地注意自己的呼吸,用注意呼吸的感覺來享受呼吸。如此一來,就會產生移情作用,心裡揮之不去的念頭,在注意呼吸後可能就會轉移了。
此外,分析自己的念頭也是收攝六根的方法之一。我們的念頭都是一個接著一個、不斷地出現,所以當出現粗鈍、強烈的念頭而又無法擺脫時,就可以試著數呼吸、享受呼吸。當再有其他念頭出現時,就能慢慢體會到,剛才明明還在想的事情,現在又不想了,而現在不想的原因,就是因為你正在注意呼吸,所以剛才的念頭已經被切斷,變成一段一段的。
然而,我們的腦袋會不由自主地繼續想別的事,「注意呼吸、享受呼吸」這個念頭本身,也會不斷地再被其他念頭切斷。每當我們發現其他念頭出現時,不必理會那些念頭,還是繼續回到呼吸的感覺,藉此把那些念頭切斷。像這樣交錯著把念頭切斷,這些念頭就變成片斷的,既然是片斷的,那就是幻覺、幻相,便可以漸漸把這些念頭放下了。
另外,妄念太雜亂、無法控制時,拜佛也相當有用。拜佛時,要注意自己身體的覺受,專注在拜下、起立每一個動作的感覺,一般人如果不知道怎麼拜佛也沒有關系,跪在佛前專心磕頭也是有用的。此外,也可以出去散散步,散步時注意每一個腳步踏出去的感覺,當我們這麼做時,會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的身體上,也就能收攝自己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絕大部分的時間,我們的心其實是向外發散的。我們要經常練習把它向內收攝回來,回到自己的呼吸、念頭以及動作的感覺上。透過這樣的練習,就能夠逐漸放下外在的干擾,達到收攝六根的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