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2012

香港人活化了殷海光

潘光哲

出乎意料之外的,到殷海光故居參觀時,總是帶著期盼,最是興奮無比的,居然是香港來的朋友。畢竟,透過香港中學教育裡的「文化科」課程,殷海光這個名字,早已烙刻在他們的記憶深處。更重要的是,殷海光向來堅持的思想自由與獨立思考,已然內化為香港人同潤共享的精神素質。最近香港發動「反國教運動」,拒絕「洗腦」課程的行動,沸沸揚揚,正是具體的證明。

然而,從香港看台灣,號稱是自由民主國家的我們,實在不免慚愧。過去黨國威權體制統治下的教科書,當然不可能出現殷海光;民主轉型之後,對絕大多數的國民來說,殷海光依舊是個似乎沒有意義的陌生人。
只是,如果我們希望自由民主的共同體得以鞏固永續,就需要推動相配套的精神建設,以對於自由、民主、憲政、人權與法治等等普世價值的共識與認同。那麼,在開展這等精神工程的時候,殷海光絕對不能被遺忘。
1969年9月16日,不滿50歲就英年早逝的殷海光,向來堅持獨立思考,批判黨國威權體制編織的「政治神話」而不輟;他強調思想自由,始終反對「獨尊儒家」的一元化思想。殷海光從來不接受既存政權設定的「真理標準」,既主張「創設講理俱樂部」,更強調「是什麼,就說什麼」。
在「萬馬皆瘖」的時代裡,殷海光盡量保持「人之所以為人」的尊嚴。黨國威權體制自然不能容忍這等異議之聲,既剝奪了他在台大教書講演的權利,他耗盡心血的著作《中國文化的展望》,也落得遭受警備總部查禁的命運。哲人已遠,典範長在。經過殷海光思想洗禮的香港朋友,用現實行動證明了他的思想遺產,是創建一個文明社會絕對不可或缺的精神素質。這樣說來,殷海光應該在我們的「記憶文化」裡佔有一席之地。

拒思想言論一元化
目前執政的國民黨政府,顯然無意於宏揚殷海光懷抱的理想和憧憬。相對的,他們的作為,反倒讓我們的自由民主體制,面臨著被步步侵蝕戕害的危機。他們宣示揚言以《憲法》為依據,要為歷史教科書「撥亂反正」;還強迫規定高中生必讀儒家的「四書」。
然而,如果真要以《憲法》為據撰寫歷史教科書,當年黨國威權體制怎樣無視於《憲法》保障人權的規範而無情鎮壓殷海光的歷史事實,就該秉筆直書。倘使真正尊重《憲法》,就不應該違背《憲法》對國民思想言論自由的保障,強迫規定高中生必讀「四書」。可以說,他們用「偷天換日」的手法,還在製作以特定黨國意識形態寫就的歷史,讓理想「記憶文化」的建構,局限在淺薄的黨派認同的場域裡;他們更企圖將內容異質多彩的中華文化「一元化」,掏空那些普世價值的認同基礎。
在殷海光逝世屆滿43周年的今日,懷想他的風範,我們應該和香港朋友一樣,絕對不能放任特定意識形態製作的「歷史記憶」長流久存,絕對不能容忍國家霸權推動「一元化」的倫理規範。否則,我們的沉默,就是容許國家暴力恣意作為的開始。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財團法人紀念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董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