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推出QE3之後,熱錢效應引發股市上漲,受盡證所稅課徵之苦的股民終於可以一吐怨氣,但QE3行情可耐多久,尚待觀察。
QE3(Quantitative Easing 3,第3輪量化寬鬆)推出的理由是要振興美國國內經濟,創造就業機會,經過QE與QE2之後,量化寬鬆效果已經鈍化,QE3的規模又小於QE2,對美國國內經濟的激勵效果有限,但1個不能說的祕密是,寬鬆貨幣政策,以鄰為壑,讓熱錢流竄,促升他國匯率,這幾天亞洲各國央行都在疲於應付。
其實,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早就警告要亞洲新興國家為全球景氣復甦多作貢獻,多買美國及先進國家產品,美國也訂了一套5年(2014年以前)出口加倍的計劃,如果QE3促升亞洲各國幣值,正中下懷。
亞洲央行陷兩難困境
跟隨在QE3之後,日本宣布擴大量化寬鬆,規模從70兆日圓增至80兆日圓,並延長時效。歐洲央行購債計劃(Outright Monetary Transactions,OMT) 一旦啟動,歐日量化寬鬆將與QE3對各國匯率產生共振效應,不能不防。今年天候因素及中東緊張情勢,原物料價格上漲壓力大,讓亞洲各國陷於阻升幣值與壓抑通膨的兩難困境,也增加維持股市回溫的困難度。
另一風險,歐債危機雖因OMT暫時獲得紓解,明年仍是歐債償還高峰期,希臘的紓困條件,民眾反彈聲音不斷,會不會因而跳票,仍有變數。其次,年底即將到來的美國財政懸崖,如果因為總統大選,無法找到解套的辦法,對美國與全球經濟,都將再度造成傷害,因此IMF將之列為全球景氣復甦的一大風險。
我國出口已經連續8個月呈現負成長,其他總體數據也多不如理想,尤其前半年民間投資負成長,更令人擔憂。當務之急是穩出口,增內需,救失業。穩出口,面對全球經濟風險,不是操之在我,救失業則要靠促內需。
緩徵證所稅穩定股市
政府推出「經濟動能推升方案」,提升中長期競爭力,短期措施方面,回應民眾期待暫緩電價,算是做對了,應更進一步,也緩徵證所稅,不要讓點燃的股市熄火,成為打擊國際投機客的犧牲品。除帶動降低民間投資的資本成本外,其財富效並有助促進民間消費。課徵證所稅是改革,改革像登山,不是颱風天做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