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2012

QE3來了,新的挑戰也來了

美國聯準會推出新一波振興經濟計劃,也就是俗稱的QE3(第三次量化寬鬆政策)。除維持低利率的期限,從二○一四年底延長到到二○一五年中外,還決議在美國失業狀況沒顯著改善前,每月購入四百億美元的不動產抵押債券。

 這個方案值得注意,第一,QE1為期十五個月,債券購入額度為平均每月一千一百餘億美元,QE2為期七個月,平均每月注入八百六十億美元,QE3則為每月四百億美元,這表示同樣是量化寬鬆,資金挹注程度事實上在逐漸減小中。

 這樣的做法相當合乎道理:實施QE1是正當金融海嘯最嚴重的時期,力道必須最強,QE2則是復甦力道不足,力道中等,現在QE3也是復甦不足,但以市場情況而言又已經比QE2時期要好一些。這樣的作法也顯示美國聯準會並沒有對該國的經濟過度悲觀,而是認為會逐步好轉。事實上,就算這次QE3會長達一年,其總額度也將只有四千八百億美元,低於QE2的六千億,更遠低於QE1的一兆七千億。

 再者,本次QE3推出的時機,在政治上有其重要宣示性。一個半月前聯準會開會時,就有人猜測會不會實施QE3,後來並沒有宣布。本次如果再不宣布,下次開會的預定日期是十月二十三日,離十一月六號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太近,並不適合。所以日前的開會,應當是在選前要不要推出QE3的最後時機。在這個時機推出QE3,明白展現了美國聯準會的基本理念,也就是其主席柏南克多次說過的,要拯救美國經濟免於衰退,必須同時採取擴張性的貨幣和財政政策。

 柏南克提出這樣的主張並不奇怪,他是研究一九三○年代美國經濟大恐慌的專家。柏南克在其著作中一再表示,美國大恐慌為何持續這麼久,甚至要等到二次世界大戰以才真正復甦,就是因太多人在經濟蕭條期間仍然強調政府財政必須平衡,乃至只要出現一線復甦的曙光,又立刻為了縮減赤字而縮減支出,然後又退回恐慌的境地

 實施QE3再加上其主席談話,顯示聯準會的決議,和現在執政民主黨的基本立場一致,就是救經濟優先於減赤字。這樣的立場和挑戰總統大位的共和黨候選人所持的論調,就是要優先削減財政赤字,有明顯的區隔。從這點也可以看出,十一月六日美國的大選如果變天,財政政策很可能會改變,可能會削減預算支出,如果再配合對富人減稅,削減的幅度將更大,如此美國復甦的腳步將更令人擔心。

 對目前美國經濟而言,QE3實施當然會有正面效果。目前美國失業率還在八%以上,對於有感復甦的擴散非常不利,QE3可以說是對美國經濟的一場及時雨,有其正面意義。

 美國的失業率如果不能快速下降,經濟還是不改善的話,未來聯準會勢必還會再採取類似的刺激政策,而這種政策,對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而言,其實是短多長空。QE3這樣的政策,會使得美元貶值,全世界其他國家的貨幣升值,所有這些國家的出口競爭力,相對於美國而言都會被削弱再者,美國是淨債務國,全世界各國的中央銀行和民間機構幾乎都持有大量的美國公債;美元貶值等於是公債打折扣,讓美國的債務減少,所有的債權人全部受害

 另外,當美國經濟狀況不好的時候,並不擔心通貨膨脹,可是這些QE的政策會讓原物料和食品等價格上漲。美國本身是糧食的淨出口國,毋須太過擔心,但對於很多新興國家而言,食品及其他原物料價格上漲再加上不景氣,會讓這些國家的經濟,有發生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的危險,在經濟政策上使得這些國家陷入困境:想刺激經濟又怕物價上升,不刺激又怕經濟停滯。等於是美國為了刺激自身景氣所做的政策,其後果由全世界所有其他國家一同承擔。

 對台灣而言,目前出口狀況不佳,如果美元繼續跌落,新台幣相對升值,會讓我國出口狀況雪上加霜,另外,原物料上漲也會引起我們物價的波動。所有這些衝擊都不會立即出現,而是會在未來三到六個月發生,有關單位一定要對這些現象做密集的追蹤,並提出相對應的方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