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2014

1967年德國,為什麼策蘭去見海德格?

張亦絢

在談魏揚之前,我想談談被喻為20世紀「最深最傷」(注)的詩人策蘭(Celan)。父母皆在納粹集中營中死亡,這一命運,帶給他對包含著納粹與支持納粹的人類以及德語世界,無止盡的詢問。海德格是哲學家,如果不說他是納粹,最保守也可以說,在這場人類的浩劫中,他除了沒有反對納粹的作為,還因此地位高升。海德格相當特別,在麻木不仁的領域。

我知道策蘭去見海德格時,大驚失色。我覺得這比去見希特勒還糟。哲學家史坦能(Steiner)注解策蘭的行為時認為,詩人不是沒預料「在這信任中所蘊藏的風險」。如果我是策蘭的朋友,即使必須把他打昏了也好。我不想讓他做傻事。我認為,策蘭去見海德格,會付出過高的心理代價。

但是或許策蘭要的,就是比精神安全更複雜深刻的東西。策蘭這種深度旅遊(好比去地獄)的內容,並未全部被知曉。但這個「會面的姿態」,不能不令人思考:我們究竟可與「在他人浩劫中安居樂業的人」建立什麼關係?

如果策蘭不去見海德格,我們不會注意到「海德格這樣不對抗政治暴力的人生」,對他人而言,有多麼暴力。如果魏揚等不去行政院,我們也可暫時迴避──不是警察──而是馬政府最深的暴力。為什麼策蘭要去見海德格?這不是策蘭的問題,而是策蘭提出的問題。策蘭去見海德格,為的絕不是看看海德格的眼睛有多小;學生要見馬英九,當然更不是要看他的臉有多長。會面,求見的是對方的責任感──看不到,這很嚇人。但這卻是我們如今殘酷的「現實」。 ●

注:濃縮自詩人貝嶺之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