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軒竹
三月十二日國發會管中閔主委於國民黨中常會報告時,提到如果通貨膨脹率太低,雖然可以增加實質的購買力,但卻會增加失業率。此番解釋似乎欲為近期相關民生物價飆漲情形解套。馬英九總統進而附和之,遂造成輿論譁然,一片撻伐聲起。有人甚至打趣下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應頒予對經濟學貢獻不菲的這兩位。
然而,總統和主委的此番論述並不會讓我感到訝異。原因是,這種「物價太低,失業率將增加」的必然因果關係在總體經濟學邏輯上縱然不完善甚至有誤,似乎還是可以傳統飛利浦曲線顯示物價與失業率呈現負向關係的發現來為其解套。但我們現處的高物價伴隨高失業情況是較近似於所謂的「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已經脫離了傳統飛利浦曲線所能解釋的範圍。除非依照近期政府表示(自我感覺)物價皆在合理範圍,失業率自二○○九年後也呈現下降趨勢而不足以為憂,所以並無停滯性通膨的疑慮,那沒事提出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還有因果邏輯誤謬的論述,為人訕笑也是理所當然。
不過,我反而對這次的群情激憤感到不解。如果各位記憶猶新的話,在二○○八年時提出「擴大內需抗通膨」這種謬論的馬英九都能以超高票當選總統,那這次算是小兒科。擴大內需何以抗通膨?因為正常狀況下,擴大內需只會更加重通膨的程度。稍有經濟學基礎的人都應該感到匪夷所思,我甚至還一度以為是選舉時口誤或是玩笑話。然而,當馬總統就任後,我赫然發現當時經建會竟公開為此政策背書:「政府為因應國際油價大漲及美國次級房貸影響下,全球經濟成長下滑的情勢,決定透過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減緩物價上漲造成的衝擊,以刺激經濟成長。」讓我對整個政府團隊的經濟專業徹底失望,而台灣目前的經濟窘況似乎也印證了我當時的擔憂。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現有總統與主委經濟專業如斯,何須訝異?
(作者為成功大學會計系暨財務金融所副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