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2014

兩岸關係有喜有憂 服貿風波前景難測

周忠菲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兩岸關係有喜有憂,雖然《兩岸服務貿易協定》被拖延至今,但兩岸互動并沒有停止,且出現向官方層次提升的趨勢。

尤其是今年入春以來,兩岸在國民黨舊都南京,實現了大陸國務院台辦主任與台灣陸委會主委之間的「張王會」。緊接著,在北京實現了現任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與前國民黨主席之間的「習連會」。


但是,近日來服貿爭執再次激化,反服貿台灣學生佔領「立法院」,風波越演越烈,一度有失控跡象,兩岸關係的未來亦會因此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
民意成為兩岸關係發展動力

兩岸關係發展的動力,來自兩岸民眾對兩岸和平發展概念的認可。該概念成型於1978年大陸發佈的《告台灣同胞書》,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是在1992年之後。其間,兩岸關係經歷了1996年海峽危機和1999年「兩國論」的考驗。

2001年後,在WTO框架下,兩岸和平發展的概念逐漸得到更多民意的認可。這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兩岸進入投資與貿易快速發展的階段。這種勢頭歷經民進黨主政時期和國民黨重新執政,一直持續不變;二是2005年連戰以國民黨主席身份訪問大陸,「胡連會」提出「兩岸共同願景」,兩岸經濟與政治互動呼之欲出;三是2008年國民黨二次執政後,兩岸實現三通,兩岸開放直航空運,已有超過3千萬人次往來。

2010年兩岸簽署ECFA,兩岸建立機制化關係提上議事日程,政治性議題也成為兩岸關係的熱點。目前,雖然大選臨近加劇了島內民眾在兩岸政策上的分歧,但上述一系列進展表明,民意已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動力,成為支撐「張王會」、「習連會」的重要基礎。
互動模式有利於各自利益

從歷史經驗看,世界其它國家或地區在處理一國內部分裂問題時,往往採取對立與衝突的模式,兩岸則以加強互動的理性選擇為主。這種決策模式具有靈活性,能夠為雙方帶來更多的利益。

從大陸看,最大的收獲在戰略層面:即在強國環繞、周邊環境不確定因素上升的條件下,通過兩岸互動,顯示大陸希望通過和平談判或者簽署和平協議的方式來處理西太平洋安全問題。

其次,中國大陸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與堅持和平統一的對台方針,爭取到國際社會更多的支持。如2012年至2013年間,世界上先後有20多個國家在不同場合,就兩岸和平統一的方式以及大陸主張的一個中國原則,表示了支持。

三是在摸索建立具有傳統中國文化成分的「官民互動」模式,這會得到更多台灣民意的支持。如這次媒體報道「習連會」的一個亮點,就是大陸主張兩岸「將心比心」,鼓勵民眾「做一個走到哪裏都受到尊敬的堂堂中國人」。

從台灣看,首先,兩岸互動說明了台灣的重要性,增強了台灣在東亞的戰略地位。其次,有利於提振台灣參與區域經濟的信心。這表現在台灣領導人圍繞參與TPP和RCEP的各種主張,以及台灣企業界對「兩岸製造」的積極回應。

再次,2008年大選「敗北」的民進黨,現在出現謀求兩岸政策轉型的趨勢。目前,此轉型尚不明朗,但在最有爭議的兩岸關係上已經出現國民兩黨趨同的可能性,無疑有利於台灣島內政局的穩定,有利於台灣社會經濟的發展。
統一前兩岸關係的定位

統一前兩岸關係的政治定位,是一個容易引起雙方內部爭議的問題。目前局面有所調整,一個重大特徵是展現高度的開放性和巨大的想像空間。「群策群力」、「走出高樓」、「下到基層聽取民意」,成為習近平執政下中共對台政策的特色。

如「習連會」鼓勵台灣同胞「出主意,想辦法」,希望兩岸「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等表述,表示出願意讓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也強調國共交流平台的層次已到最高階層,未來推進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需要更多民意支持。這也顯示中共對統一前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的開放性與靈活性。

開放性也體現在經濟方面。2005年「胡連會」是兩岸關係大踏步前進的一個坐標,但兩岸關係的發展還有待進一步豐富。如聯手推進「兩岸製造」,在世界競爭中實現「後發先至」等目標的實現,仍然任重道遠。雖然大陸政治經濟體制不同於台灣,但從兩岸均希望以最快速度融入世界經濟這個角度看,未來兩岸需要非常完整的對全球經濟格局的理解與溝通,需要在官民合作模式下,實現兩岸在全球與地區競爭層面的戰略合作,才能應對未來的挑戰。
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

在西太平洋不平靜、台灣進入選舉季節的情況下,兩岸關係的前景存在確定與不確定因素。如果兩岸能夠在重大地區安全問題和經濟發展問題上統籌兼顧,就能實現雙方利益的最大化。當然,由於目標遠大,需要巨大的政治技巧和高度的想像力。

台灣方面,在經濟前景不明的情況下,完全有政策空間,可以先將未來兩岸關係鎖定在經濟合作層面,其後再順水推舟。但從目前島內政爭中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一再延誤的跡象看,存在藍綠雙方由於選舉而失度「火拼」、分裂勢力重新成為影響兩岸關係不穩定因素的可能性。出現這種格局,意味著未來兩岸的高層互動,包括商談中的第二次「張王會」等,均將受到威脅。

事實上,近期台灣政治圖畫展現兩條主線。一條是反服貿的學生及民眾,佔據了「立法院」議場;另一條圍繞縣市長選舉展開,藍綠雙方的較量從明爭暗鬥,進入到隨時凖備「火拼」的狀態。面對經濟議題的高度政治化,理性的思維顯得更加重要。

平心而論,全球化的時代是兩岸共同生活的時代。全球化帶來正面和負面影響,這些矛盾激化了學生的情緒,卻冤枉了《服貿協議》。在全球化進程中,兩岸處於同一個戰壕,都是發展中的經濟體,面對不利因素攜手共同克服方是上策。相互內耗,則是下策。

其二,由於分離,兩岸存在歷史障礙。經濟和政治進程的不同,造成現實中的差距。這是反服貿之所以被高度政治化的部分原因。但今天的兩岸已經不同於昨天的兩岸,彼此認知的差距在快速縮小。雖然隔著一條海峽,但對和平與穩定的追求已成為兩岸的共識。全球化進程中,錢和物、人員、技術和知識的跨國、跨區、跨兩岸交流,將更加頻繁,歷史的障礙只會越來越少。

其三,兩岸要把 「想像的經濟共同體」變成現實,任重道遠。目前來看,ECFA本身還不成熟,如何形成共同利益的載體,如何構建共同發展的框架,這些目標的實現需要兩岸努力,尤其是青年人的奮鬥,絕不是「懶人包」裏可以變化出來的。

總之,如何看待兩岸關係的前景?服貿協議的波折會否繼續?在2016年台灣大選到來之前,兩岸是否會出現劇烈的衝突?民進黨未來扮演何種角色?如何續寫第二次「張王會」?「習馬會」是否可能?要回答這些問題,筆者想說:對統一前的兩岸關係賦予何種歷史坐標的權力,始終在民意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