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2014

馬江不改「沐猴而冠」的本事,但人民豈能再忍受「朝三暮四」的把戲?

林鈺雄

面對林義雄禁食掀起的民意反核巨浪,藍營推出不死不活的封存方案:核四不停建、安檢繼續玩、先撐過選舉、再公投決定。馬江擺明的就是任內不停建,兩個主要的公投爭點也是「一字不改」:一是公投要綁安檢,二是門檻堅不調降。試問:以上哪點不是馬江的既定政策?馬江不改「沐猴而冠」的本事,但人民豈能再忍受「朝三暮四」的把戲?


先談之前的「先安檢、再公投」。這也是有意問鼎大位的藍營百里侯,如逃命圈內的郝、朱面對反核民意時,向來的緩兵說詞。弔詭的是,如果核四安檢沒過,還有什麼好公投?假使核四真的很安全,試問公投要反對什麼?難道以後公投主文要這樣寫:「核四已經國際專家認證安全無虞,請問您還要執意反對運轉嗎?」
說穿了,公投綁安檢,本來就是一個誘敵深入的政治策略,其作用自始在於把核四決戰場設定在政府最擅長的專業黑箱,猶如服貿翻版。


「最高等級鳥籠法」

政商電利集團完全操控安檢的「話語霸權」,資訊不對等、專家自己挑、球員兼裁判。在壟斷媒體的推波助瀾下,這手法確實有混淆視聽效果,並造成去年以來反核者的困境。林義雄禁食就是對安檢鬧劇的反制宣言,一言以蔽之,就是受夠了,我們不再陪玩了!更何況福島不是才通過安檢就出事的例證嗎?
再談「公投門檻」。既然馬江堅拒調降核四公投門檻,其所謂的「運轉公投」,指的就是依照現行鳥籠《公投法》的雙高門檻:投票率過半(第一關)「且」肯或否有效票過半(第二關)。這個名列全球「最高等級鳥籠法」的台灣實戰經驗,不出所料,六次全國性公投,即便綁大選以提高投票率,也全部在第一關就出局,遑論第二關。比較全球核電公投經驗可知,大多數國家未設投票率門檻(如奧地利的Zwentendorf核電公投)或僅設低門檻。僅有極少數國家設有如我國般的第一關高門檻,其結果往往就是無疾而終,公投解決不了核電爭議。如2008年立陶宛Ignalina核電廠延役公投,儘管綁國會大選,仍因未過50%投票率門檻而成無效公投。2013年保加利亞的核電公投亦同。

立法早有前例可循

箝制直接民主的鳥籠門檻,是我國《公投法》的一般性問題,不只存在核電爭議。以服貿為例,儘管趙少康和陳文茜先後呼籲以公投決定服貿,但兩人不約而同,對雙高門檻的根本問題視而不見。還有,不要忘記李慶華核四公投提案的「啟示」:公投題目的正反寫法,執政黨可以作弊,結合鳥籠門檻,反而讓公投變成政策背書的工具。
總言之,公投門檻不降,核四僵局難解,這正是《核四公投特別條例》的提案初衷。其實,避開鳥籠公投並特別降低門檻,立法早有前例可循,不就是因為藍委主推通過的《離島建設條例》,澎湖、馬祖才有博弈公投嗎?調降核四公投門檻,已是公民「退無可退」的卑微訴求了,藍營何不順水推舟,以退為進?當然,還有更釜底抽薪的方案,就怕藍委膽識不夠而已:封存馬江、停建核四!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