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2014

核電不是答案

楊斯棓

擔任住院醫師的時代,每週有一個時段叫做Peer review,就是讓你的同儕審查你的病歷。

養成一個工程師不容易,但一份病歷丟給工程師看,要他點出問題所在,對工程師不公平,對醫師也不公平,如果要批評一份病歷好壞,讓養成過程大致相同(只有唸的醫學院不同)的醫師來批評指教,被批評者也比較能心服口服,這就是Peer review的精神,讓同儕來審查你。

我的觀念是,要替辯護核電的人,必須是學養足夠的核工人,譬如出任香港理工大學校長的郭位校長,而網路上一些本身不是學核工的人(高中生、數學老師),卻自認有能力幫核電辯護,狂言福島其實很好,公然胡說八道。事實上如果核災發生,這些人只能徬徨地看待自己受傷的甲狀腺,這些人面對股價直落、房產歸零,更是一籌莫展,這些人可能還不知道,就算房產歸零,如果他揹房貸,他一樣要還錢給銀行。風險管理,他們懂多少?

有的人說坐飛機有風險,但是一個人可以如何控管這個風險?他可以買四千萬的旅遊平安險,萬一不幸,他的家人還有四千萬的安家費。請問,如果發生核災呢?你家的房貸每年要繳火險、地震險,請問有公司敢承保核災險嗎?

2012年底,立院通過核四第四次追加預算一百零二億,有四十七位立委投票通過,雖然總統說要:「穩健減核」,但仍有立委大言不慚的核電機組還要增加,而立委盧嘉辰投贊成核四預算一票的理由是:「台灣不可能有海嘯」。

本人受邀在TEDxTaipei 2013以「我們真的需要核能嗎?」為題,發表十五分鐘演講(#7 of most watched video of TEDxTaipei 2013 with more than 12558 views.)時也提到盧嘉辰的荒謬理由。檢視過去,台灣至少發生過四次大海嘯, 分別在台南、高雄、彰化、金山到基隆。

而2013年4月,負責監督台電的政府機關原能會,邀請歐盟執委會對2012年由台電以及原能會針對台灣核能電廠所完成的壓力測試進行獨立同行審查,當中提到海嘯的部分又是如何敘述?

這份報告的濃縮中文版提到:「台灣受到極端天然危害例如地震、洪水(含海嘯)、極端天候狀況與火山影響的風險,遠高於世界上許多其他的地理環境,特別是遠高於進行核能電廠壓力測試的歐洲國家。」連歐盟同行審查都提醒台灣有關海嘯這個極端天然危害,有權力通過(或擋下)核四預算的立法委員,竟然在國會殿堂公然高倡:「台灣不可能有海嘯?」

只有透過閱讀,我們會更知道真相;只有知道更多真相,我們才更有機會安居樂業,安身立命。

《核能不是答案》一書,推薦您買來閱讀。閱讀,就是公民思辨的第一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