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君
為了消費集點換購鑄鐵鍋,彤彤最近下班有空就往大賣場跑。
「還差150元多一點,要再多拿兩瓶洗髮精還是買衛生紙?可是拿衛生紙搭公車實在不好看,......」自己一個人租屋居住,日用品消耗有限,彤彤在貨架前遲遲無法決定,內心小劇場忙碌不已。
決定買洗髮精時,腦中沒來由的浮現往日細瑣碎片。
「做人要勤儉,再辛苦我一定會讓妳們......」爸爸一喝酒見到子女就會把「勤儉致富」家訓出來講一次。通常出面解圍的是媽媽,邊唸著「你最勤勞,最勤勞喝酒。再多的錢也被你喝光。」,邊為爸爸端上一碟小魚乾花生。
人窮不是病,窮來要人命
彤彤快四十歲,到這年紀益發覺得端上小魚乾花生的媽媽,有多慣著爸爸。因為,日常生活,她自己一碟醬菜,幾片菜葉,就是一餐。當學生的時候,彤彤當著媽媽的面說嫌她把自己搞得那麼寒酸,媽媽反問她:「不然妳以為你們姊弟學費怎麼來?」再後來。媽媽胃疼捨不得上醫院,怕花錢,吞自己胃藥、止痛藥了事,剛過五十歲到醫院檢查,已經是胃癌末期,三個月就走了。
自此,彤彤相信「人窮不是病,窮起來要人命」,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淪為窮人,一定要致富。花錢時,總要來回琢磨,要找到最佳方案,深怕多付了一毛錢。偶而多買條護唇膏都覺得奢侈而有愧疚感。雖然對工作不滿意,但跳槽也有風險,因而絕不輕舉妄動,也就這樣不上不下過了十幾年。
命中注定不帶財?
唯一讓彤彤心甘情願掏錢的是各種投資機會,股票、黃金、基金、未上市股票,人家說什麼好,她就一股腦投進去。只是命運好像總是和自己作對,幾番「買高賣低」下來,攤開存摺餘額看了著實心酸。算命的說過,她命裡缺財水。
小心翼翼把集點貼紙放入皮夾,站在路邊等公車,車潮移動緩慢等到恍神,彤彤又想起,過兩天她手中的生技股要「解盲」了,內線消息說一定會通過,會有大漲行情。「一定要漲啊!」就靠這一檔,彤彤幾乎要自言自語了。惱人的春雨在車燈的探照下,一絲一絲忽左忽右飄移,「怎麼有錢的夢想比這雨絲還要渺渺茫茫?」心裡隱約有些不安。
--------------------------------------------------------------------------------------------------------------
「我要變有錢」這是許多人的願望,但最終願望能成真者並不多。是因為不夠努力嗎?從現實生活中驗證,正好相反,有時是太過努力,而困住自己。
太過努力而把自己困住,聽來真不順耳!我們的教育強調認真、努力是美德,要接受努力不一定是好事,心裡面的確會覺得「卡卡的」。但是,想一想陷在網子裡的動物拼命掙扎的下場,牠們的確是愈是奮力,受傷愈嚴重。努力的前提是要目標與方法都無誤,才有效益,不管是與人與事甚至對金錢物質也一樣。要談致富,先釐清楚行為模式,認識我們內心的運作機制,避免行為與目標背道而馳,這是重要的。
清點心理帳戶
認識「心理帳戶」是建立與金錢正向關係的路徑之一。此概念最早由芝加哥大學教授理查‧賽勒(Richard H. Thaler)提出,他認為在人們會依照金錢來源、用途、形式和金額大小而在心裡面分類,這個分類在心中形成不同的「心理帳戶」,每個帳戶裡的錢是不相互流通的,且人們對不同的帳戶有不同的態度。例如中樂透等「意外之財」比工作薪水等「辛苦錢」更容易被花掉,中發票的錢一定馬上被花掉;投資股票時將「帳面損失」與「變現後損失」分開,股票下跌時,告訴自己不賣出就不會賠錢;刷卡時的消費金額高於使用現金等等。
帳戶偏誤形成人們不理性決策而影響財務行為。從整體角度來說,錢就是錢。月薪與年終獎金一樣是個人所得,出國旅遊開銷與投資虧損,一樣是財務的減少。但是因為心理上我們我們把這些事情分開,心理帳戶互不相通,而使財務蒙受損失。
因此,清點自己的心理帳戶,把帳戶整併成為同一帳戶作財務決策時思維,是建立與金錢良好關係的第一步驟。例如如果家庭經濟條件改變,一定要送小孩讀私校,「栽培小孩不能省」的支出帳戶就要調整。或者,調整對投資的看法,不要再投資賠鉅額,笑笑用「投資有賺有賠」自我安慰,卻始終捨不得花小錢去買書上課把基本的功夫弄懂。
金錢是認識人的線索
人與金錢之間的連結,不只是消費、儲蓄、投資這些行為表現。金錢是認識人的線索,我們與金錢的關係,通常也藏有認識自己的絕佳線索。有的人明明口袋沒有幾塊錢,但是卻能安然自在?有的人很有錢,但是卻一天到晚擔心錢不夠用?
有人對他人慷慨,對自己吝嗇,相反的,也有對他人一毛不拔,對自己揮霍。
簡單來說,人們會將過去不同的與金錢相關的經驗內化,形成對金錢的感受、認知、行為反應。因為經驗的(輸入)不一樣,所以反應(輸出)出來的就不同。
但從生命早期經驗開始的探索
將心理帳戶概念擴大並深入來想,常會看到我們所設定的帳戶與行為中的「一定」、「應該」、「必須」等相連結。而這些信念通常可追溯到我們生命早期經驗,尤其是父母親的影響。
一直在擔心沒有錢的父母親,也容易養育出對金錢沒有安全感的小孩。在沒有金錢安全感環境下成長的小孩,日後對金錢的態度極有可能兩極:一為視金錢如無物,有多少錢花多少錢;另一為對金錢過度重視,或是不管再有多少錢,都覺得不夠,活在金錢匱乏的恐懼裡。
父母不要把自己苦變成孩子的苦。一位朋友說,過去他不管賺多少錢,心裡都不踏實,花錢也不覺得開心,更存不下錢。他費了很大的力氣,理解到自己對錢懷有罪惡感,因為幼時父母總強調他們如何拼命賺錢為子女犧牲,後來父親過逝,自那時開始他潛意識把錢與弒父連結在一起,心理面一直住著那個以為自己要花錢而害死爸爸的小孩。意識到這個連結之後,朋友客觀回想,一天抽兩包菸的爸爸,被肺癌奪命,這不是當時的他可以控制的,想通這一點,花錢也就不再愧疚。
過去適用的現在不一定適合
生活裡,有不少人如本文中的彤彤,對生活所用斤斤計較,但是對投資又一股腦的大方,同樣是處理金錢,但是態度判若兩人。來自於過去生活經驗的樽節與保守,當年一定有它的功效,例如生存所需、完成學業,但是在階段性的任務完成之後就可以改變。
如果總是放眼於要省多少錢,在計算之間被恐懼損失綁架,反而會影響生活品質。壓抑住需求太久,在一直沒有被滿足的情況下,會打亂整體理性的判斷。回頭想想,和當年的自己相比,今天的擁有的資源已經不同,將基本生存的恐懼,調整為生活的安排與考量,整理好心理帳戶,日子常能真的富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