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及紐約大學的托馬斯﹒薩金特。兩名獲獎者的研究成果解答了許多有關經濟政策與宏觀經濟變量之間的關係問題,例如提高利率或減稅將對國內生產總值和通貨膨脹產生何種影響,中央銀行調整通貨膨脹目標將產生何種後果等。
2010年,美國經濟學家彼得﹒戴蒙德和戴爾﹒莫滕森,以及具有英國和塞浦路斯雙重國籍的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季斯。這三名經濟學家憑借對“經濟政策如何影響失業率”理論的進一步分析,摘得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
2009年,美國經濟學家埃莉諾﹒奧斯特羅姆和奧利弗﹒威廉森。奧斯特羅姆因為“在經濟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別是對公共資源管理的分析”獲獎,威廉森則因為“在經濟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別是對公司邊界問題的分析”獲獎。
2008年,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克魯格曼整合了此前經濟學界在國際貿易和地理經濟學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貿易、全球化以及推動世界範圍內城市化進程的動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論。
2007年,美國經濟學家萊昂尼德﹒赫維奇、埃里克﹒馬斯金和羅杰﹒邁爾森。他們在創立和發展“機制設計理論”方面做出了貢獻。“機制設計理論”最早由赫維奇提出,馬斯金和邁爾森則進一步發展了這一理論。這一理論有助於經濟學家、各國政府和企業識別在哪些情況下市場機制有效,哪些情況下市場機制無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