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2016

台灣歷史向前行

雖然中國國民黨早已呈現日暮西山之頹勢,但直到日前立法院三讀通過《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後,不公不義、藏汙納垢、結黨營私、暗黑真相的歷史餘孽,才算真正得以進行徹底清除。

但是,正視歷史的積極意義並不只在於清除過去的恩怨;如果要為台灣的前途著想,民進黨政府允宜利用此次良機,聆聽各方建言,用最無私與最高的智慧,在清掃乾淨的土地上,打造一個格局恢弘、法治至上、民主優先、主權尊嚴、安定繁榮、美麗良善的家園,成就歷史的新頁。

也就是說,民進黨政府在終結國民黨不堪的過去之後,下一階段的挑戰目標將是執政的民進黨自身。它必須嚴肅思考下列諸般課題,儘速提出解決方策,其歷史任務才能功德圓滿。

首先,政黨政治的公平與健全的客觀運作模式,應該在超越各黨利益之上重新省思與建構。

民進黨秉承多數民意,在完全執政的充分優勢下,完成《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的立法。但這不僅是向歷史、向單一政黨的「清算」,更要一體適用於所有參與政黨政治的政黨,並應將過去扭曲變形的「台灣式政黨政治」導向正軌,除去政黨惡鬥的因子。

其次,政體究竟應採用總統制、內閣制還是半總統制?應該以最審慎與周延的思維,再依憲法增修條文第12條的規定,經由全民複決後展開修憲程序。

有憲法學者主張,台灣既已實行多屆總統直選,依照權責相符的法理,理應採行總統制,取代制憲當時以內閣制為主要設計藍圖的體制,提升施政效能;有人則是堅持,內閣制才能真正展現民意政治、責任政治的民主精神;但也有學者採取折衷與務實的看法,認為法國式的半總統制才是符合台灣目前總統直選現狀的適合選項。

不管要採哪一種方式,應興應革之處仍多,民進黨政府應廣納學者、專家、民意的良善見解,儘速提出最佳修憲版本,經由立法院提出後交由全民複決,修建一個「後國民黨時代」的完美政體。

第三,族群的再融合將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萬不可在「轉型正義」的勝利情緒下,撕裂歷經兩、三代的努力始漸癒合的仇恨猜忌傷口。

有人擔心,民進黨向歷史出手,雖然背後有多數民意的支持,但70年歷史的恩怨糾葛真的「剪不斷、理還亂」,下了刀,一定會有傷口與痛楚;如果不能輔以理性與智慧用心處理,好不容易趨向融合的多元族群,可能又會退回到228事件發生那一夜,怨嘆與仇恨的血液再次汩汩染紅這塊太多不幸的土地,實非台灣歷史前景所應見。

第四,強化愛與包容的教育(切勿重蹈僵化課綱的洗腦覆轍),引導學生看見歷史的多元價值,滌除「唯一正確」的專制思維。

昨天是反黑箱課綱學生林冠華「死諫」的周年紀念日。在那場轟轟烈烈的事件之後,不公不義的黑箱課綱被退回了,轉型正義的行動也隨著政黨輪替而開啟;教育政策也朝向廣納學生意見、型構尊重歷史事實與族群地位的方向前進。從今天起,新一代的台灣人必須學會彼此尊重,必須藉由教育的開放和思辯,結出愛智的花朵。

第五,清明內政、促進經濟繁榮、重視世代正義與城鄉差距。

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通過後的新台灣,理論上正是推動清明政治的絕佳時機;尤其在全民期盼經濟好轉,年輕人寄望世代正義的實現,鄉村地區尋求縮小與都會區資源差距的此時此刻,執政者必須負起所有的重責大任,將錯誤的、延宕的、惡意對立的腳步予以修正調整,重新走上正確的康莊大道,才能對歷史有所交代。

第六,務實面對中國的存在,彈性周旋於國際社會,拓展台灣的生存空間。

最重要的是,台灣人民正以堅決的意志與決心,向對岸的中國政權以及亞洲鄰邦和國際社會,展現新台灣新思維,展現主權獨立運作的事實,展現成為地球村一分子的積極意願,這些都是前政府遮遮掩掩、曖昧不明的鴕鳥作為與投降心態所無法展現的國家實力與尊嚴。

但新政府還必須在廣大民意的後援下,以更加聰明、彈性而務實的手腕與策略,在風雲詭譎、爾虞我詐的全球局勢中,為台灣拓展更多元的生存空間,從被中國市場以「吸星大法」牢牢吸附的現狀逐漸抽身,海闊天空於新天地,才是台灣歷史向前行的正確道路。

總之,從今天起,台灣歷史就要展開簇新的一頁,這是全民打拚出來的良機,也是許多血淚積聚而成的起跑點。執政的民進黨必須心中無黨、無我,承載全民的託付,為台灣人民的福祉與幸福,勇敢向前行。

總有一些時光,要在過去後,才會發現它已深深刻在記憶中。 多年後,某個燈下的晚上,驀然想起,會靜靜微笑。 那些人,已在時光的河流中乘舟而去,消失了蹤跡, 心中,卻流淌著跨越了時光河的溫暖, 永不消逝。

總有一些時光,要在過去後,才會發現它已深深刻在記憶中。 多年後,某個燈下的晚上,驀然想起,會靜靜微笑。 那些人,已在時光的河流中乘舟而去,消失了蹤跡, 心中,卻流淌著跨越了時光河的溫暖, 永不消逝。

不是所有的記憶都美好,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記憶, 歲月的河流太漫長,大部分的人與事都會被無情地沖走, 但是, 與青春有關的一切,總會沉澱到河底,成為不可磨滅的美好回憶。 令我們念念不忘的,也許並不是那些事和人, 而是我們逝去的夢想和激情。

不是所有的記憶都美好,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記憶, 歲月的河流太漫長,大部分的人與事都會被無情地沖走, 但是, 與青春有關的一切,總會沉澱到河底,成為不可磨滅的美好回憶。 令我們念念不忘的,也許並不是那些事和人, 而是我們逝去的夢想和激情。

所有的經歷,只要我們真心實意地對待,都會變成我們生命中的的最美時光。記得珍惜你現在的時光, 因為只有你珍惜,積極努力對它們,它們才會變成你的最美時光! 一串又一串的最美時光匯聚在一起,就是一個幸福的人生!

所有的經歷,只要我們真心實意地對待,都會變成我們生命中的的最美時光。記得珍惜你現在的時光, 因為只有你珍惜,積極努力對它們,它們才會變成你的最美時光! 一串又一串的最美時光匯聚在一起,就是一個幸福的人生!

不觀生滅與無常,但逐輪回向死亡。絕頂聰明矜世智,嘆他於此總茫茫。

不觀生滅與無常,但逐輪回向死亡。絕頂聰明矜世智,嘆他於此總茫茫。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人間有多少的遺憾 就會有多少的驚喜

人間有多少的遺憾 就會有多少的驚喜

寂寞如神神如歌。 夏日以來; 眾神如人寂寞,眾人如神般寂寞。 因愛是交易,貨幣和辭彙; 我的孤單和孤單的你, 卡在之間, 各自無言, 彼此看見, 只剩喜悅。

寂寞如神神如歌。 夏日以來; 眾神如人寂寞,眾人如神般寂寞。 因愛是交易,貨幣和辭彙; 我的孤單和孤單的你, 卡在之間, 各自無言, 彼此看見, 只剩喜悅。

假如你避免不了,就得去忍受。 不能忍受生命中註定要忍受的事情, 就是軟弱和愚蠢的表現。

假如你避免不了,就得去忍受。 不能忍受生命中註定要忍受的事情, 就是軟弱和愚蠢的表現。
《簡愛》夏綠蒂.白朗特

To be natural is such a very difficult pose to keep. 自然是最難維持的姿態。

To be natural is such a very difficult pose to keep. 自然是最難維持的姿態。

One should either be a work of art, or wear a work of art. 一個人若不是一件藝術品,身上就該穿戴一件藝術品。

One should either be a work of art, or wear a work of art. 一個人若不是一件藝術品,身上就該穿戴一件藝術品。

我們還能用最初的愛來相愛嗎?

我們還能用最初的愛來相愛嗎?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不見了,還有些人,散着散着,又在路口集合了。 只要我們不是平行線,終會有相交的一天。 短暫的離別不會使我們淡忘彼此,而是會越來越彼此懷念。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不見了,還有些人,散着散着,又在路口集合了。 只要我們不是平行線,終會有相交的一天。 短暫的離別不會使我們淡忘彼此,而是會越來越彼此懷念。

7/30/2016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常常從熟悉,到誤解,從分離到釋懷。 釋懷似乎才是最終認識自己和理解別人的方式。 當時想不明白的原因和憤怒轉身而去的情節,都會隨着成長而漸漸釋懷。 釋懷不是不再生氣,也不是沒有感情, 而是面對曾經最熟悉的那個人還能問上一句:你還好嗎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常常從熟悉,到誤解,從分離到釋懷。 釋懷似乎才是最終認識自己和理解別人的方式。 當時想不明白的原因和憤怒轉身而去的情節,都會隨着成長而漸漸釋懷。 釋懷不是不再生氣,也不是沒有感情, 而是面對曾經最熟悉的那個人還能問上一句:你還好嗎

無論世事如何動盪和變遷, 保持最內心的那份無知、單純、善良, 因為那才是真正的我們。

無論世事如何動盪和變遷, 保持最內心的那份無知、單純、善良, 因為那才是真正的我們。

孤獨,不是失敗,它是自己與自己對話的最好時光。

孤獨,不是失敗,它是自己與自己對話的最好時光。

夢想其實不是一段距離,而是一種決定。 人生最精彩的不是抵達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走在夢想道路上的過程。

夢想其實不是一段距離,而是一種決定。 人生最精彩的不是抵達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走在夢想道路上的過程。

無論此刻,你遇到什麼樣的人事物,又或者有著什麼樣的情緒, 記得,相信人,相信感情,相信善良的存在, 要開朗,要堅韌,要溫暖地活著, 要獨立,要堅強,要勇敢,要活得漂亮, 最重要的,要讓自己永遠善良。

無論此刻,你遇到什麼樣的人事物,又或者有著什麼樣的情緒, 記得,相信人,相信感情,相信善良的存在, 要開朗,要堅韌,要溫暖地活著, 要獨立,要堅強,要勇敢,要活得漂亮, 最重要的,要讓自己永遠善良。

要善良,要把善良留給那些懂得感恩的人; 但也要寬容,用寬容的心去包容那些不懂得善待你的人。 最重要的是,用平常心去接受和面對生活裡那些已經發經生的事。

要善良,要把善良留給那些懂得感恩的人; 但也要寬容,用寬容的心去包容那些不懂得善待你的人。 最重要的是,用平常心去接受和面對生活裡那些已經發經生的事。

別人如何看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看你自己。 不管有沒有人喜歡,有沒有人愛, 我也要努力做一個充滿愛的人。 不算計也不嘲笑任何人, 做自己的夢,走自己的路。

別人如何看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看你自己。 不管有沒有人喜歡,有沒有人愛, 我也要努力做一個充滿愛的人。 不算計也不嘲笑任何人, 做自己的夢,走自己的路。

一個人的旅行意義在於,記起了一些你不知不覺遺忘的事情 忘記了一些你早就不該放在心上的事情 城市讓我們害怕寂寞,所以在不斷尋找快樂的同時 也忘了那個最初的自己。

一個人的旅行意義在於,記起了一些你不知不覺遺忘的事情 忘記了一些你早就不該放在心上的事情 城市讓我們害怕寂寞,所以在不斷尋找快樂的同時 也忘了那個最初的自己。

在未來是固定的世界裡,人生是一長廊,屋屋相連,永無止境; 每一剎那有一間屋子涼了,而下一間屋子雖在黑暗中,卻準備好下一刻的光亮。 我們從一間屋子走到另一間屋子,看著正亮著的一間,即是現在此刻,然後又繼續往前走去。 我們並不知道前面的屋子是什麼樣, 但是我們知道我們不可能對前面的屋子做任合改變,或有任何影響。 我們成了自己人生的旁觀者。

在未來是固定的世界裡,人生是一長廊,屋屋相連,永無止境; 每一剎那有一間屋子涼了,而下一間屋子雖在黑暗中,卻準備好下一刻的光亮。 我們從一間屋子走到另一間屋子,看著正亮著的一間,即是現在此刻,然後又繼續往前走去。 我們並不知道前面的屋子是什麼樣, 但是我們知道我們不可能對前面的屋子做任合改變,或有任何影響。 我們成了自己人生的旁觀者。

悲劇一直是古代希臘戲劇的傳統。 希臘人相信悲劇能洗滌人的靈魂, 那隨著劇中人物情境而落的眼淚, 洗去了自己靈魂的污穢, 讓人性變得更洗鍊並接近完美。

悲劇一直是古代希臘戲劇的傳統。 希臘人相信悲劇能洗滌人的靈魂, 那隨著劇中人物情境而落的眼淚, 洗去了自己靈魂的污穢, 讓人性變得更洗鍊並接近完美。

只要能用心在細節上, 情意就能傳達。

只要能用心在細節上, 情意就能傳達。

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浮生若夢,別多會少,不如莫遇。

浮生若夢,別多會少,不如莫遇。

人生恰如三月花,傾我一生一世念。 來如飛花散似煙,醉裏不知年華限。

人生恰如三月花,傾我一生一世念。 來如飛花散似煙,醉裏不知年華限。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 卻道故人心易變。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 卻道故人心易變。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別因為哭泣而道歉。 若沒有這樣的情緒, 我們就只是機器人罷了。

別因為哭泣而道歉。 若沒有這樣的情緒, 我們就只是機器人罷了。

過你自己不完美的命運,好過模仿他人的完美的人生。

過你自己不完美的命運,好過模仿他人的完美的人生。

Sometime you have to risk everything, and let yourself go. 有時你必須冒風險,然後讓自己自由。

Sometime you have to risk everything, and let yourself go.
有時你必須冒風險,然後讓自己自由。

恋の三度笠


湯島の白梅


淡水暮色


可憐戀花再會吧


悲戀的公路


落大雨彼一日


放浪人生


流浪到淡水


傷心酒店


媽媽歌星


台灣的歌


從亞洲增長新模式看新南向

郭國興

台灣為島型經濟,市場腹地狹小,對外貿易依存度一向偏高。隨著國內產業結構轉型與全球化經濟的思維,台灣企業必須對外尋求資源之最適配置,並促使台商海外投資之風潮日益盛行。

1980年至2015年,北美、歐盟與日本等先進經濟體市場人口從9億人增加至11.2億人,增幅24%;GDP從8.2兆美元增加至40.9兆美元,增幅3.9倍。同一期間,中國、印度與東協等新興經濟體市場人口從19.8億人增加至32.2億人,增幅62.6 %;GDP從0.7兆美元增加至15.1兆美元,增幅20.6倍。

新興經濟體在人口與產值的雙軌成長(double-track growth)態勢大幅超越先進經濟體,亞洲各國過去高度倚賴對北美、歐、日市場以推動經濟增長的出口發展模式必須徹底翻轉,亞洲若想持續享有經濟繁榮,必須從生產者角色轉為終端消費者,創造自己的內需市場。

在新興經濟體中,中國、印度及東協都擁有豐沛價廉的優質勞動力與年輕人口結構。亞洲開發銀行18日公布最新經濟預測,指出亞太地區新興經濟體今、明年仍將維持強健,南亞及東南亞的穩健表現將抵銷美國經濟疲軟,以及英國脫歐對歐盟造成的短期市場衝擊。其中,印度拜蓬勃的消費支出及農村經濟上揚,預估2016年及2017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7.4%與7.8%,將是亞洲經濟成長最強勁的國家,印度的經濟成長率現已超越中國,未來幾年之預測依然如此。東協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則分別預估為4.5%與4.8%。

目前,東協10國彼此間的區域內貿易只占東協國家對全球貿易的24%,比歐盟的60%要低得多。在擴大內需的支撐下,東協之區域內貿易比率會逐年提高,企業獲利仍將維持強勁成長,並推動東協與印度成為亞洲及世界經濟成長的驅動器。

新南向政策彰顯政策重要性

東協現為台灣第二大出口市場,依海關資料,我對東協之出口比重從2010年的15.2%增長至2015年的18.1%。同一期間,在中國大陸經濟面臨「硬著陸」風險以及紅色供應鏈崛起下,我對中國(含香港)出口比重則從41.8%之高,緩降至39.4%。西進與南向,一消一長,顯而易見,我出口成長軌道必須調整為以開發東協等新興市場的巨大商機為主。至於印度市場,雖近年對其出口金額不大,但在巨額基礎建設的內需成長下,未來頗具開拓潛能。

伴隨亞洲新興經濟體中產階級的迅速增加所帶來的巨大市場商機,已取代北美、歐盟和日本的市場,台商企業應體察此一全球經貿發展新形勢,並轉變其經營策略。值我國出口持續不振引發經濟下行之際,政府建構新南向政策,擴大我國出口多元化,益發彰顯政策之重要性。

(作者為英國倫敦政經學院訪問學人、日本東京大學客座副教授)

既然同為台灣的主人,民主體制就必須確保每個人的主人地位,以相互尊重對方主體的夥伴關係,為守護共同的家園同心盡力。可以說,轉型正義工程,乃是凝聚走向正常國家的向心力。

八月一日,蔡總統將向原住民族正式道歉,並承諾追求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令人期待。我們希望,新政府新思維新作為,能夠打破長期盤旋在台灣上空的不義結構,包括不再讓原住民悲歌「這世界好不公平…因為我是原住民」,讓這個共同體的所有夥伴都被國家擁抱,都有能力維持生活與尊嚴,子孫都有希望。既然同為台灣的主人,民主體制就必須確保每個人的主人地位,以相互尊重對方主體的夥伴關係,為守護共同的家園同心盡力。可以說,轉型正義工程,乃是凝聚走向正常國家的向心力。

目前,原住民族自治尚未實現,不過,從憲法增修條文到地方自治法規,原住民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員、民代為數不少。其中,原住民從政者積極為原住民的轉型正義發聲的多?還是追逐個人利益甚至遊走兩岸的多?原住民族如果善用手上的民主權利,其實許多難題早可獲得比目前更好的緩解。這一部分,恐怕是國家高度的轉型正義之外,原住民族內部更可自我思索的方向。或許,原住民族積極重振民族的靈魂,在守護傳統的同時致力讓傳統走進現代,轉型正義才能在無法改寫的歷史之後寫下新的歷史。

「化及蠻貊」的轉型正義

集集鎮的「化及蠻貊」石碣,有農民加蓋設施當成鐵門門柱,南投縣政府文化局表示已通報文化部文資局盼實際會勘釐清是否違法。而「化及蠻貊」石碣,是清代開闢八通關古道,拓墾南投地區的見證,碑文寫著「欽命布正使銜署台灣兵備道陳方伯撫番開墾處」,末署「大清光緒十三年春雲林撫墾局委員陳世烈題」。「撫番」的歷史與話語,站在原住民族的立場,顯然是迫害加歧視。

儘管如此,「化及蠻貊」石碣,仍將被視為台灣的古蹟,受到重視與維護,因為它已成台灣歷史的一部分,扮演現場的見證者。問題是,現在的我們,以及未來的子孫,不論原漢,如何遙望已逝的往事,甚至如何療癒尚存的傷痕。一如台灣民主化之後,主權在民,二千三百五十萬人要以這個共同體為主體,來審查、清除加諸台灣的客體化體制與論述;生活在台灣的各族群,也應該以夥伴關係的姿態,取得面向未來的和解。

日前,「還原正義連線」成員到台南火車站前圓環,紅墨水潑灑鄭成功塑像基座,要求蔡總統將原住民族轉型正義條例草案列入優先審查,以及提出落實轉型正義具體方案期程,拆除鄭成功塑像,否則口頭道歉不是真正的道歉。再早,有台南市原住民市議員質詢,針對漢人文化霸權提出強烈批判,質疑不是只有漢人詮釋的歷史才是歷史,鄭成功是屠殺原住民的元凶,要求政府應停辦鄭成功中樞祭典活動。凡此,將心比心,感同身受。

不過,從荷蘭、西班牙到鄭氏,從清朝、日本到蔣氏,歷史已過萬重山,假使上述訴求徹底實踐,兩蔣塑像、中正紀念堂等首當其衝,原日本總督府更不可繼續做為總統府,而吳沙集團拓墾蘭陽平原、金廣福集團拓墾竹苗地區的意義也將改觀。果真如此,其他族群也不免失落。比較可行的和解途徑,或許仍是學術研究還原歷史真相與人事功過,改變長期以來單一史觀的霸權論述,讓大家在相互包容下看到自己也看到別人,最後描繪出台灣歷史全景的俯瞰圖,「原權」的座標自然浮現。

台灣歷史,曲折多端。曾經迫害他人者,也許後來也曾被迫害。有些迫害者,客觀來看也是建設者,日本殖民與蔣氏來台便是例子。歷史真相要查明,迫害責任要追究,其圓滿似乎要到被迫害者也願意肯定迫害者有所建設,而迫害者真心展示懺悔行動的時刻。歷史演員已經離開的時空,轉型正義追求的是以真相救贖仇恨的和解與敞開。轉型正義無法改變歷史,卻可改變觀看歷史的角度,其目標是建構未來的公義社會,杜絕以偏頗論述從事二度傷害。

八月一日,蔡總統將向原住民族正式道歉,並承諾追求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令人期待。我們希望,新政府新思維新作為,能夠打破長期盤旋在台灣上空的不義結構,包括不再讓原住民悲歌「這世界好不公平…因為我是原住民」,讓這個共同體的所有夥伴都被國家擁抱,都有能力維持生活與尊嚴,子孫都有希望。既然同為台灣的主人,民主體制就必須確保每個人的主人地位,以相互尊重對方主體的夥伴關係,為守護共同的家園同心盡力。可以說,轉型正義工程,乃是凝聚走向正常國家的向心力。

目前,原住民族自治尚未實現,不過,從憲法增修條文到地方自治法規,原住民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員、民代為數不少。其中,原住民從政者積極為原住民的轉型正義發聲的多?還是追逐個人利益甚至遊走兩岸的多?原住民族如果善用手上的民主權利,其實許多難題早可獲得比目前更好的緩解。這一部分,恐怕是國家高度的轉型正義之外,原住民族內部更可自我思索的方向。或許,原住民族積極重振民族的靈魂,在守護傳統的同時致力讓傳統走進現代,轉型正義才能在無法改寫的歷史之後寫下新的歷史。

暗夜將盡,黎明還會不來?

執政若是順風,做什麼奇怪的事、說什麼奇怪的話,民眾都不會看不順眼。若是不順,說什麼做什麼都錯。柯P就是最好的例子。

柯P選戰氣勢正旺時,無論如何失言,民眾總是認為那是亞斯柏格症的現象,貼心體諒,現在他稍微失言,罵聲立至,絕無好話,難怪柯P感慨「一年就把人家二十年可以犯的錯犯完了」。如果那天大巨蛋問題解決了,台北的交通也改善了,民眾再度改觀,那時管柯P說什麼話,都變成香的。

再來看看小英,上台時真像武則天,滿朝文武百官跪拜臣服,才兩個月,各種挑戰接踵而來,而稀奇古怪的苛責挑剔也都出籠。像是吃不慣便當請個私人廚師,也被大作文章。難道經歷了阿扁的水餃餐、馬英九的便當之後,民眾還會認為吃得比較簡單便宜的,就是好總統嗎?

不過,正向思考,馬英九如果只剩吃便當、補泳褲可以宣傳,那就代表政績真的沒什麼好吹噓的;如果小英也只剩請私人廚師可以挑剔,是不是其他方面已經沒得批了。然而,小英也不能如此自我安慰,因為這就代表她必須隨時接受最嚴苛的檢驗,即便私人的飲食也會被人借題發揮。

對於勞工休假議題的猶豫不決,年金改革的延宕,國民黨因不當黨產條例通過而發動的擺爛抗爭,是小英的執政大挑戰;但是,好消息也還是有的,股市上漲固然是資金行情所致,但經濟基本面改善的跡象也在浮現。今年第二季的GDP終結連三季的衰退,不但轉正且超越預期,而製造業產值、出口也出現曙光;暗夜將盡,黎明還會不來?

(蘇多)

時光倒流的港式風情

施文翔

因緣際會下再次造訪了香港,不同於以往在太平山上賞夜景,以及到大街小巷裡尋美食,這一趟我來到了人煙相對罕至的地方──都爹利街。



豎立於石階兩旁的煤氣燈,為周遭增添復古氣氛。

位於中環的都爹利街上有一條花崗岩石階,歷史悠久約建於1875至1889年間,在石階兩端的欄杆上共設置了4座煤氣路燈,是香港當地僅存同時也是法定古蹟,此地不僅有遊客慕名前來,也有不少電視劇喜歡在這裡取景,藉此營造懷舊復古的氣氛。

除此之外,石階的一旁還有間知名咖啡店所開設的復古冰室角落。說起60至70年代存在於香港的冰室,是一種專售冷飲與小食的餐廳,不同於現今常見的茶餐廳,飲食選擇相對少了許多,但同時也多了許多聊天和打發時間的老主顧,可惜如今已不多見。

甫踏入這間復古的咖啡廳,如同穿越時空般,場景瞬間產生了變化,冰室的木椅與玻璃桌搭配上一格一格的花磁地磚,再輔以精心設計的海報佈景,真有一種置身於70年代的錯覺,接著再點上限定的香港菠蘿油,便可以細細品嘗當地的古早味。

古都紀行 - 金澤篇

劉黎兒

日本旅情推理小說常以京都、金澤兩大古都為舞台來寫殺人事件,我也一直喜歡同時遊這雙古都。過去都是先去京都,再從京都搭JR雷鳥特急去金澤,但去年北陸新幹線開通,這次就改從東京搭車去金澤,然後才到京都。



兼六園的徽軫燈籠,形狀宛如琴架,聞名國際。


金澤車站的迴轉壽司可以單點各種小菜,鮮美而且價格合宜,是金澤迴轉壽司的典型。


金城樓位在兼六園旁,曾為加賀貴族的豪邸。


泉鏡花紀念館是許多文學迷必遊之地。

沿途從巨大車窗可觀望到綿延的殘雪抹白的立山山脈,以及富山灣等美景。抵達時,迎接我們的是在2011年曾被美國媒體《旅行+休閒》評選為「世界最美麗的車站」之一的JR金澤站,以及大好晴空。金澤堪稱雨城,俗語說「即使忘了帶便當也不要忘了帶傘」,但這次兩天連續大放晴,實在是我們連續幸運的開始。
高檔住宿 老鋪料亭金城樓

投宿一晚只收3組客人、創業約120年的老鋪料亭金城樓,這是入贅到加賀藩前田利家(即NHK《松與利家》的利家)長女婿的子孫,在明治維新廢藩置縣後居住的豪邸。料亭內裝潢及料理涵括百萬石加賀文化的奢侈與精粹,建築本身展現金澤藝術、文化及工藝的傳統式樣美,也有小堀遠州喜愛的庭園及罕見的樹齡數百年的槙樹。

夜裡在金城樓約50帖的大房間用餐,氣派非凡。金城樓是以茶懷石來融合加賀料理,所用食器精緻,食材極盡奢華,有鮑魚、加能蟹等;房間設備貼心細緻,木工、竹工考究,既傳統又現代,檜木風呂香氣樸鼻。最令人感動的還是早餐的現做豆乳鍋,烤海苔用的木造炭灰爐等別處看不到的貼心細節,否則1人1泊2食10萬日圓帳單,會讓人覺得獲得多好的待遇都是理所當然的,在此處果然體驗了頂級料亭的真髓。原本高級料亭的價值是在不讓房客互相撞見,出入都有人伺侯、帶路,適合需要隱密的政客及名人密會用,像箱根有家名料亭旅館,就是藝人玩樂用居多,也是1人10萬日圓;但金城樓位於交通要道,無法用來幽會,就是靠歷史及美屋、美食、服務為招牌。

在金城樓從容吃過史上最美味早餐後,先去兼六園,把這日本三大名園之一的大名庭園當後花園來散步,是無上的奢侈。這裡是加賀藩歷代藩主花了180年才完成的江戶時代池泉回遊式庭園,形狀像架琴弦的琴馬(徽軫)的徽軫燈籠是兼六園標誌,從琵琶湖移植來的唐崎松經過長年修剪,延伸到池心等,可看之處很多,宋朝詩人李格非的好園6條件:「宏大、幽邃、人力、蒼古、水泉、眺望」在此均能兼得,數百年依然,我覺得比起岡山後樂園或水戶偕樂園,此處最美,可惜週末園內人潮洶湧。
漫步金澤 古都老鋪飄香

在金城樓附近散步,對門有金澤文藝館,典藏了金澤三大文豪泉鏡花、室生犀星、德田秋聲,以及在金澤住過的五木寬之等人的藏書、愛用品等,供粉絲瞻仰;附近也有泉鏡花的生家改建的紀念館,讓人能墜入泉鏡花《外科室》、《高野聖》等脫俗幽玄又妖嬈華麗的世界;也有柳宗理美術館、大樋燒美術館等。不用轆轤而上飴釉的大樋燒有350年歷史,是第四代裡千家仙叟宗室為了普及茶道藝術,從京都跟著前田家到金澤創設的一種手捏樂燒。

老舖連軒,走幾步有1626年創業的香燭店「黑田香舖」,除了有特製的沈香及伽羅等高級香材做的線香外,也有祖傳秘方調製的「香粉」料,該店也是加賀藩主前田家御用香鋪,金澤許多料亭旅館都用這裡的香,價錢不便宜,但要理解真正的好香,或許值得買個香袋貼身聞。

不能不去拜訪的景點是渡過淺野川的主計町與東茶屋街,這裡的花街情趣盎然,宛如電影佈景,現在更成了和風甜點區。特別推薦從茶屋改裝的「柳庵」,本身就是藝廊,每件數百萬日圓的金箔作品或大樋燒茶碗、花瓶隨處擺設,讓人撫弄本身就值回茶點費,更何況茶點也很不錯,坐在其中也有到花街遊廓遊玩的氣氛。東茶屋街原本很多柳樹,現在只剩柳庵前的這株美麗的回首柳了。

金澤也是金箔故鄉,走進東茶屋附近的「金銀箔工芸作田」本店,有各種免費貼金箔或塗金箔的體驗課程,也有各種金箔產品,除了化妝品外,還有販售食用金箔。
美術小徑 遊逛各美術館

我這次旅行隨身帶了內田康夫的推理小說《金澤殺人事件》閱讀,小說一開始就提及在兼六園附近的「美術小徑」石階,有位金澤的大學女生被推下去而死亡。小說提醒我原來金澤的美術館這麼多,因此花了點時間走訪美術小徑,想去縣立美術館看國寶的野野村仁清的〈色繪雉香〉等加賀藩相關的名品,不巧休館,但在一旁的縣立歷史博物館古色古香的紅磚建物群中,有很現代感透明的café,是免費空間,讓人歇腳,度過美好的午後時光。

也趁機參觀鈴木大拙館等,鈴木是把禪從東洋推廣到西洋的人,比起理解鈴木,日本世界性建築家谷口吉生設計的充滿哲學氣氛的建物本身更吸引人,谷口也設計了京都國立博物館別館及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果然內有許多讓人能思索的空間。21世紀美術館則是著名建築組合SANAA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的作品,他們得過建築諾貝爾獎的普立茲獎等,這個圓型館本身也獲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館內有意思的展出很多,開放空間免門票,大抵能闡釋空間就是藝術,最有人氣的像是林德羅‧厄利什的作品〈游泳池〉,利用美術館天窗加上一層10公分的水,加上泳池扶手,讓人錯以為是真的游泳池,遊客能在池底下的展室走動,但從池面看來是有穿了衣服的人在池內,許多日本年輕人知道那是不會溺死人的泳池,就會在池邊做出掉落的怪模樣嬉戲。其他展室則有詹姆斯‧特瑞爾的〈藍行星天空〉天花板開口的四角像是把天空剪下來,讓人想不斷眺望;戶外則有德國藝術家 Florian Claar的作品,狀似喇叭,其實是傳聲筒,讓人猜想到底可聽到什麼。
大啖美食 從海鮮到甜點

美術館附近的知名「金澤nanaho咖哩」值得一嘗,是最像金澤咖哩的咖哩;金澤咖哩是微稀,但不像北海道的湯咖哩那樣水,是金澤人的靈魂食物之一。主人精心研發的配方果然不錯,且只用美味的加賀蔬菜。再隔幾家就是超有品味的古都美(KOTOMI)CAFE,點了招牌的紅豆湯圓或地瓜湯圓,也有許多精製蛋糕搭配甘苦的加賀棒茶。

另外,近江町市場連週末都開,場內有190個店鋪,有海鮮、魚漿製品等各種生鮮食品,以及當季水果、甜點等,在場內邊買邊走邊吃是一大樂趣。2樓的「市乃藏」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石川縣產的松葉蟹「加能蟹」,可選擇吃蟹刺身或烤蟹,CP值超高,其他的海鮮丼或加賀料理也非常不錯,價格雖然比排隊小店高一點,但吃到許多小店吃不到的精采好菜,如用纖維超細的當地特產加賀蓮藕做出的蒸菜或涼拌菜花等,乃至石川鄉土料理的鴨肉治部煮都很美味。

金澤的迴轉壽司也算是金澤人的靈魂食物之一,當地產美味的米飯及白山湧出礦質豐富的水,搭上新鮮魚貝,水準高得驚人,金澤車站內的迴轉壽司「富山灣玉壽司」雖說是迴轉壽司,但我們每疊都單點,且任性地拜託師傅飯少點,也能點許多小菜,吃到特產如黑喉、白魚、白蝦、螢光烏賊等,也大點TORO或海膽蛋等昂貴食材,吃30碟不過9,000日圓。
〈旅遊資訊〉

◆ 航班:可搭長榮至小松,再轉車前往金澤。

◆ 簽證:日本免簽證。

◆ 時差:日本快台灣1小時。

◆ 匯率:新台幣1元約換3.35日圓。

◆ 相關資訊洽詢:

1. 金城樓:http://www.kinjohro.co.jp/

2. 金澤旅物語:http://www.kanazawa-kankoukyoukai.or.jp/

古都紀行 - 京都篇

劉黎兒

雖然還有長町武家屋敷跡、西茶屋街等沒去,倒也是心滿意足地離開金澤。到了京都,住進京都車站的格蘭比亞飯店的頂層半甜心套房,正好是京都櫻花季節的開始,房價也比平時貴很多,但算是方便的旅遊基地。



醍醐寺是豐臣秀吉舉辦千人賞櫻宴的地方。


永觀堂淡季時可以一個人獨占一個庭園。


京都八坂塔前的修伯料理,讓許多台灣朋友驚豔。


川上的海鮮集錦,也有一個小小的鯖魚壽司。

和風甜點撫胃 K6名吧暖心

傍晚時分,先到櫻花滿開的白川巽橋旁的小森吃和風甜點,雖然祇園周邊開了無數新的和風甜點店,但小森或鍵善良房是我的京都必修課,排隊程度也不像德屋等處過分。小森的季節聖代是絕品,去年秋天是甘栗滿點,現在則櫻味十足,其他如抹茶蕨餅、心天(海藻涼粉)等也都是天然材料每天現做的。另外,鍵善良房的葛切(葛粉條)、錦市場的三木雞卵或田中雞卵的高湯捲玉子燒,及京都車站伊勢丹食品層的朽木鯖魚壽司,是我到京都必吃三寶,吃了就能真實感受自己到了京都。

在白川散步,華燈初上,朋友覺得滿肚加賀海鮮,很想吃點肉類,眼前正好有水炊雞料理名店「鳥新」靠河岸開的烤雞店,中午的親子丼很有名,但燒烤也非常好,材料講究,自然甜美。吃了幾串,滿足食肉慾望後,去了日本名酒吧百選的京都名吧K6,位於二條與木屋町通的交會處,也是我在京都必定報到的夜遊好去處,今年創業27年,我幾乎是創業初期就發現這個優雅又懂味道的吧,不僅推薦的威士忌或雞尾酒正好符合當晚的心情,這裡的餐飲也是一絕,蔬菜沙拉、義大利麵或自家燻製干貝、鯖魚都入口難忘。以前老闆還每天凌晨5點酒吧關門後,才去大原農民市場採購京野菜,提供大原野菜沙拉或大原野菜麵等,現在放棄親自採購,大原野菜也從菜單消失,讓我有一兩分失落。出了K6,也到三條的伊右衛門沙龍(IYEMON SALON ),這裡白天人群喧囂,晚上可以品茶,也有甜點、佳餚,是富有成人之趣的談心好去處。
驚豔京都料理 參拜東寺賞櫻

京都第二天的午晚餐都訂了餐廳,中午是所有介紹去的台灣朋友都驚艷的八坂塔下的料理店「修伯」,是只用天然材料又充滿創新的京都料理,每次去都吃到主人吉田修造做新的菜點,全套7,000日圓,飯後又有約10種的現做甜點任你點選,現場聽到穿了和服的京女用著纖細的手指尖尖地指著範本說「這個to(和)那個to……」to個沒完,非常可愛,我點了5種,又追加了1種。

晚上訂了我最近10幾年常去的祇園「川上」,店名源於搬到祇園前,是開在高瀨川河畔的店,據說也多少跟當時曾邂逅職棒的川上哲治有關,是很純正的京料理。第一代主人松井新七是傳說的料理人,認為只要吃到他做的京料理,就可以理解京都文化的厲害,他可是讓川上馳名的人,女兒松井今朝子是直木獎作家,現在是他的弟子加藤宏幸接班,許多名人如國際大指揮家小澤征爾等都是常客,也不時有藝妓來店。日本料理店還用古老道具如馬尾毛網濾篩取高湯等的只有兩家,川上是其中一家。川上現在獲得米其林一顆星,我通常只相信自己的舌頭,不相信評鑑,不過評鑑來肯定我的舌頭,也是不錯的事。

這一天因為用餐地點受限,寺院巡禮先選了離飯店最近的東寺。東寺是建寺1200年的世界文化遺產,國寶級伽藍有3個,尤其五重塔,在京都建物高度解禁前一直是京都的路標。東寺的不二櫻雖未盛開,也很壯觀,被認為是京都三星級櫻花,是樹齡約120年的老株,樹高13公尺,枝垂7公尺,是我覺得一張照片能容下的最美櫻花。東寺側門往三面大黑天的院落,有滿開的櫻花,也是絕景,卻少人問津,是我的私房景點。
散步坂道尋寶 優遊平等院古蹟

從修伯挺著滿腹美食甜點出來,在附近坂道散步,發現了展品豐富的音樂盒館、髮飾店等,讓人流連忘返。順道也去了在東山五條的日本民藝運動祖師的河井寬次郎紀念館,在如此京都繁華區居然還保留有燒陶用的登窯,也看了一下支持他返璞歸真的清水六兵衛的藝廊。

4點前趕到哲學之道的永觀堂,去聆聽僧人晚課誦經,算是匆忙行程裡非常享受的20分鐘平靜。聽到堂內傳出有人在勤練雅樂,遊客不多,覺得比充滿鬧意的楓葉季節的永觀堂清幽多了,也再次好好觀賞了著名的回首阿彌陀,讓祂多眷顧一下遲鈍的我。

在京都第3天則租了車往南邊跑,去了兩處也是世界遺產的平等院及醍醐寺。平等院修繕工程進行2年,修繕完畢後是第一次去,這裡是日本早期木造建築,也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具現,是蓋在《源氏物語》主角光源氏別墅舊跡,就在宇治川河畔。院前參道都是宇治茶的名店,各色茶製甜點爭豔,值得品嚐,尤其是平等院內在鳳翔館出口處的茶房「籐花」,其抹茶等宇治茶及茶點,品質超高、茶具講究,如果是5月上旬,還有紫籐花可賞,就更完美了。
醍醐寺櫻勝景 京都名物車內嘗

醍醐寺是豐臣秀吉大開賞櫻宴的地方,曾在此開過千人的賞櫻宴,因在京都南邊,所以是京都櫻花最早大規模滿開的寺院,境內有1000株櫻花,種類眾多,吉野染井外,有枝垂櫻、山櫻、八重櫻等,真的讓人眼花撩亂。靈寶館中庭有樹齡180年以上的枝垂櫻,應該吃掉觀光客不少記憶卡吧!而且此處是醍醐天皇的祈願寺,因此獲得頂級的待遇,除了有在醍醐山邊200萬坪以上的院落外,國寶級的伽藍也有3處。

從京都要回東京時,除了在車站的宇治名茶店的中村藤吉吃抹茶或烘焙茶霜淇淋,再按慣例去買朽木的鯖魚壽司及京都特有的腐皮等成菜,在新幹線上享用。至今我都是買CP值較高3,500日圓左右的鯖魚壽司,看著還有12,960日圓的夢幻級壽司垂涎,但這次同行的有錢朋友很快就掏錢讓我實現夢想,買了最貴的「真幻」壽司,8塊,1塊分2口吃,夢幻滋味每口810日圓!到底值不值得,已經有點搞不清楚,但經營事業的朋友則有感而發:像鯖魚這種原本賤價的魚,可以做到如此高檔,附加價值超高,值得研究。

車上飯後甜點是我喜愛的阿闍梨餅,阿闍梨是指進階的僧位,言行可為模範的高僧,皮是糯米加蛋,而餡則是丹波大納言小紅豆跟冰糖熬的,是紅豆餅的極致,如今在京都新幹線搭車區內也能買到。我的口中是阿闍梨餅,手裡則是聖護院的生八橋,把京都帶回家,這樣才算滿喫了京都,加上最後一餐吃了昂貴的真幻壽司,也算為此次奢華旅行畫上完美句點啦!
〈旅遊資訊〉

◆ 航班:可搭華航、長榮等至大阪,再轉車前往京都。

◆ 簽證:日本免簽證。

◆ 時差:日本快台灣1小時。

◆ 匯率:新台幣1元約換3.3日圓。

◆ 相關資訊洽詢:

1.京都格蘭比亞飯店http://www.granvia-kyoto.co.jp/

2.京都旅遊http://kyoto.travel/tw/

築夢踏實、前往紐約一遊的經驗

卓花兒

國際大都會紐約,如巨星般散發的無限魅力,讓旅人對它充滿幻想,卓花兒要和大家分享的旅遊夢,就是她築夢踏實、前往紐約一遊的經驗。



大都會博物館外的噴水池。


布魯克林的假日市集,仔細找都可挖到不少寶物喔。


紐約處處可見的簡單咖啡廳。


搭船時,經過華爾街的高樓大廈。

〈旅遊緣起〉上短期課程兼旅遊

一直嚮往紐約這顆大蘋果,特別是曼哈頓和布魯克林,這兩個大家在電影或影集裡,熟到不能再熟的名字,總覺得該親自走訪,身歷其境一番,才不會白白追了這麼多年的影集。再加上喜歡時尚,趁著暑假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有短期課程,我就利用上課之餘順遊紐約這個大城市。
〈開始計劃〉相關資料眾多

◆資料搜集:紐約大城市的資料,真的是多到無從下手,光是誠品裡有關紐約旅遊書籍就多到看不完。因為想要找一些特別的小店或是咖啡廳,我多從紐約部落客的instagram著手,看他們都去哪裡享用早午餐,再一一用google map標示出來。

◆機票:約提早3個月購買華航來回直飛票,費用約50,000元。

◆住宿:住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宿舍,位在Madsion square garden旁,它有對外開放住宿並不一定是要在校的學生,一個月的價錢大概是在1,400美元,有附廚房,約2~3人一間。

◆行程動線:在紐約其實地鐵、公車和雙腳是最適合探索這個城市的方法,開車或是計程車反而沒有比較快喔。通常假日去布魯克林或是Soho,比較多活動或市集,平常日逛博物館,因為比較少人。

◆換鈔:美國是使用美元,先在台灣銀行直接換好比較划算;信用卡在紐約使用很方便。

◆簽證:因為是去進修,所以我是請代辦申請美國學生簽(F1)。
〈行程特色〉如當地人般優遊

◆上東城

位於中央公園東側,從70幾街到100多街,這裡充斥著各種高級住宅,寧靜而優雅的公寓外頭總站著西裝筆挺門童和維安人員。若有看《花邊教主》的人應該對上東城相當熟悉,不管是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著名階梯,或是古根漢博物館橢圓的外型,要逛上一天也沒問題,走累的話可以隨處找間典雅的咖啡廳,體驗當個一日上東城貴婦!

◆中央公園

宛如水泥沙漠中的一塊綠洲,帶給這座高樓大廈的曼哈頓一點自然的氣息,運動健身風潮盛行的紐約,在此可看到各種運動的紐約人,也有忙於照相的觀光客,若時間充足非常推薦在裡面湖泊划船喔!我喜歡從中央公園的底部開始逛,也就是廣場飯店和超級巨大的蘋果旗艦店開始,優閒散步,看著馬車走過人來人往的街道。此外,喜歡時尚的人絕對要朝聖Barneys,凡擺設在店內的牌子,都是當紅品牌,光欣賞就大飽時尚迷的眼福!

◆布萊恩公園

會把這個公園私心推薦成一個必要走訪的公園,有很大的原因是《慾望城市》裡的凱莉和大人物,最愛的約會場所就是這裡。

公園裡的佈置,給人一種甜甜的感覺,彷彿戀愛般,裡頭有一個玻璃屋餐廳和紐約很紅的連鎖咖啡廳Le Pain Quotidien,都是不錯的選擇。幸運的話會遇到超級浮誇的美式婚禮,加長禮車、西裝禮服、喝不完的香檳,這才是真正的上流紐約生活。有時候在夏天夜晚還會播放露天電影,他們的開場時間相當特別,是看當天太陽什麼時候下山,才開始播放喔!在公園的周遭,也有紐約市立圖書館,還有紅遍各地的Blue Bottle Coffe和Lady M。

◆高線公園

從一條廢棄的高架鐵路,搖身一變為時下年輕人最愛去的綠色空中長廊,沿著長廊從頭走到尾即可抵達另一個紐約熱門景點雀兒喜市場,應有盡有的市場裡,可千萬不要錯過超大份量的龍蝦堡喔!

我最喜歡早晨時,在此沿著Hudson River Park一個又一個的碼頭晨跑,跑到最後幾個碼頭時,就可以眺望到自由女神了!離此不遠處,有個採互動式名為Sleep No More的歌劇,強烈推薦欣賞這齣震撼力十足的歌劇,但建議自行參加較能融入情境,因為裡頭觀眾需要跟著演員奔跑,有時會被演員拉走,很容易跟朋友走散!

◆蘇活區

最有看頭的莫過於其建築外觀的紅磚和鑄鐵,搭配具個性的招牌,是個隨拍就有型之地。區內有數不清的時尚玩意兒、知名酒吧和咖啡廳,可得小心荷包大失血。

逛累了,不妨走進一家比一家有個性的咖啡廳,最近在紐約很熱門的抹茶店 CHALAIT,是抹茶控的人必訪處,我尤其喜歡店內的avocado toast,這在台灣可是很難吃到的喔!此外,名為Dean&DeLuca的超市,黑底白字的招牌想錯過也很難,裡頭的食物都很美味!

◆第五大道

來到這裡,除了逛街和學奧黛麗赫本在Tiffany總店外吃早餐外,還有很多事可以做,例如:MoMA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是絕對不能錯過的美術館,裡頭有著名的梵谷〈星空〉和安迪沃荷的成名品,還可順路參觀St. Partrick’s Cathedral。

再往南走,會經過兩個鳥瞰紐約夜景的著名大樓Rockefeller Center和Empire State Building,記得早點去排隊以免向隅喔!

◆Madsion Square Park

正對麥迪遜廣場的就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路沖大樓──熨斗大廈(Flatiron Building),照張相後,不忘去排紐約最有名的漢堡 Shake Shack,淋上濃濃起士的薯條和熱量爆表的奶昔,點餐的時候就暫時忘記減肥這回事吧!若有時間,在這裡的草地上慵懶看書是很棒的消磨時間方式。

◆DUMBO

逛膩了充滿金錢主義的曼哈頓島後,可換換口味來到布魯克林,這個新發展出來的DUMBO,是最近大家遊布魯克林必訪處,每到假日總會充滿坐在草地上的人潮。可選擇地下鐵和從華爾街搭船前來,只需不到4分鐘的路程。這裡還有一個巨大的旋轉木馬(Jane’s Carousel),有很多新人來此拍攝婚紗照。遇到假日,還有假日市集,布魯克林的假日市集算是始祖級的,裡面應有盡有,適合來挖寶。
〈旅人精算機〉

1. 機票:約新台幣50,000元

2. 住宿:一個月1,400美元(約46,000元)

3. 交通:買一個月無上限通勤的紐約地鐵卡約100美元(3,000元)

4. 每日伙食:約50美元一天(約1,500元)x30天

◆ 30天一人花費約新台幣15萬元。
〈旅後心得〉適合自助旅行的城市

紐約這個大城市,剛踏上的時候,除了不斷聽到《New york New york》這首歌外,最大的感觸就是你會覺得到處充滿機會,突然頓悟出大家都要來紐約找機會這股道理。身為一個民族大熔爐,他們可以接納各式各樣的事物,驚奇的也好,古怪的也好,每天這個城市都上演著各種驚喜。也許是因為有太多觀光客,紐約人其實都很友善,交通更是方便,是個適合自助旅行的城市。

7月份是他們的餐廳美食週和國慶日,各大餐廳都會推出超優惠套餐組合,還有女性遊客最關心的購物須知, 若停留時間夠長,建議不要一開始就把東西買齊,因為紐約的店家常常下一週就會打折,多逛幾次即可減少當冤大頭機會!另外,如果有機會,務必欣賞美國國慶日煙火,最佳位置是從布魯克林往曼哈頓的方向看,絢麗壯觀的煙火,絕對讓人畢生難忘。
〈旅遊資訊〉

◆ 航班:可搭華航前往紐約。

◆ 簽證:前往美國毋須簽證,但旅遊出發前需先至美國國土安全部的ESTA網站申請獲得旅遊許可,網址:https://esta.cbp.dhs.gov/esta/

◆ 時差:紐約慢台北12小時,夏令時間慢11小時。

◆ 匯率:1美元約換新台幣32.2元。

◆ 相關資訊:

hellos cities:http://www.hellocities.net/homepage/hellonyc/default.php?utm_source=twitterfeed&utm_medium=twitter

一個詩人的威尼斯

張讓

1

年復一年,詩人在寒冬時節來到威尼斯,連續十七年。



圖◎顏寧儀

陰灰,冰冷,潮濕。海潮湧漲,有時街道淹水沒脛。

沒有遊人,居民躲進室內,商店關了,只有霓虹招牌閃亮。

為什麼偏偏挑那時去呢?一些紐約編輯問。

確實,為什麼呢?詩人覺得難以回答。儘管一出威尼斯火車站,嗅到冰凍海草的氣味,詩人便充滿了欣喜。

詩人來自冰冷北國,不耐暑熱,絕不夏季到水城,倒貼也不來。

但水城的陰灰冰冷潮濕,在在召喚他。生於波羅的海邊的水沼地,他本性屬水。

那許多年裡,不管待的時間長短,詩人是既快樂也不快樂,一半一半。而快樂與否其實無關宏旨,他早已學會漠視情緒這件事。即使在水城並不愉快,隔年他還是會回來。就這麼簡單。正如他的故國鄉城,是再也回不去了。

總之,詩人來到水城並不為了追求快樂、浪漫或是任何其他理由,他來這裡寫作、翻譯,運氣好的話,也許寫幾首詩,不然,單是自在逍遙。

冬天的威尼斯是個灰色城市,許多種不同的灰。威尼斯也是個魔魅城市,建築上許多各式各樣怪獸,尤其是長翅的獅子。詩人特別喜愛這飛獅圖騰,甚至放在自己一本書的封面上。

沒有比威尼斯更美的城市。詩人反對水城是座博物館的說法,認為水城本身便是座絕頂藝術品,不要更新,也不要挽救,順其自然就好。

十七年來,詩人帶著衰弱的心臟來到潮寒寂寞的水城,不知什麼時刻心臟會遽而停擺。二十八歲時,因為朋友借了他一本背景是冬日威尼斯的法國小說(一位俄國詩人的譯本),他夢想有朝一日來到水城,住在一棟大樓底層,聽過往船隻濺起的潮水打在窗上,寫兩首輓歌,抽菸,喝酒,咳嗽,沒錢了便買把廉價手槍轟自己腦袋――「沒法自然死亡。」頹廢耽溺的幻想,詩人自己也承認。然而那時有點腦袋的人,都不免這類幻想。

實則,清晨在威尼斯嘹亮的鐘聲中推開窗,灰色霧氣帶著水城的美漫進來,詩人覺得,不管什麼藥丸,多少顆,在這個早晨都得吞下去――「你的時候還沒到。」水城的美,給了詩人希望。

《水痕》是詩人的威尼斯之書,寫時間,寫冬寒,寫孤獨,寫光與影、生與死、美與愛。

最終詩人死在紐約,葬在威尼斯的聖.麥克島上,可算如願以償。
2

《水痕》是原籍俄國後來歸化美國的詩人約瑟夫.布洛斯基(Joseph Brodsky,1940-1996)的散文,寫他和威尼斯的戀情。至死不渝,可以說。我起碼讀過三次,喜歡內容,也喜歡書體設計和拿在手裡的感覺。

然而這書並不容易讀,像冬季威尼斯帶著寒冷的氣味。起初正是那孤高清冷的韻味誘人,還有是不時出現的,帶了詩意和哲學味的晦澀句子,像:「我總以為上帝便是時間……」、「時間的形象是水……」讓我止步回頭思索。隔些年再讀,仍覺魅力不減,還是喜歡。

這次讀來,隔了不知多少年,感覺大不相同。讚賞淡去,生出了反感:幹嘛拿這種高人一等的語氣?不能像常人講話一樣敘說嗎?激烈時簡直氣憤:何必這樣冷淡造作?

這樣巨大差異連自己都驚訝。其實,即使在以前,欣賞歸欣賞,還是多少覺得格調太冷了些,不容易親近。只不過現在我對那孤冷的反應放大許多,超過了喜歡,肯定因而變成了否定。但這不表示我就把書丟開不讀了,完全不是,我還是來回閱讀,想要理解和吸收,甚至因此去讀他的傳記。

無論如何,《水痕》是我鍾愛的書,在我心目中帶了獨特地位,沒法推翻的。現在的反感只是出於惋惜:若他換個語調,譬如有點周作人的自貶自嘲……年歲增長,讓我對高姿態的雄性風格愈來愈不耐煩。說雄性,因為總是男性作者容易擺這種「我想過因此比你知道」的架勢。年輕時我比較不質疑這種姿態,因為自己也正追求那種高人一等。讀讀寫寫一路行來,漸漸才發現能夠與讀者平起平坐其實更可愛可貴。再了不起的作者,也不過是普通人,脫俗並不等於傲慢。因此《笑忘書》以後昆德拉在我心中地位很快下跌,而我敬重多年的約翰.柏格,現在有時硬是難以下嚥(他實在太嚴肅了),幸好還是覺得他的思想高人一等(起碼高過我許多),毫不過時。

重讀《水痕》,因為想到許多年前的威尼斯之旅,連帶想起一些讀過的有關威尼斯的書。譬如, 歌德《義大利的日子》、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詹姆斯《義大利時光》和阿城《威尼斯日記》等。相對於這些書,《水痕》十分醒目,原因正在那孤冷風格。寫的是威尼斯,又不盡然。不是詩,不是遊記,也不是貼心的自白,倒像札記,不談他特地去參觀教堂或美術館,也不抄寫一些水城歷史,而隨興記了一些回憶和思索,間雜一點私人細節和坦誠肺腑的真心話。

所以嚴格來說,並非從頭冷到尾,裡面藏了一點星火,如愛情。

詩人筆下的愛藏得很深,僅有的兩次也不過淺淺觸及,提到某人芥末和蜂蜜色的眼珠,以及一次借住的公寓暖氣失調,她為抓鬮輸了又得靠牆睡憤憤不平――石牆吸寒格外冰冷。這個稀罕小節帶了同樣稀罕的喜劇感,讓我如獲至寶來回品味。

另一處同樣讓我珍愛的,是寫威尼斯冬季特有的霧,濃不見物,厚得可以切割。如果你冒著濃霧出去買菸,便可以順先前在霧中穿出的隧道回來,那隧道可以維持半個鐘頭。

想像那情景:凝凍如豆花的寒霧,咫尺不可見的迷離恍惚。

雲霧飄渺的山色動人是有理由的:美需要隱藏,需要神祕。

我見到的是盛夏豔陽下的威尼斯,霧中威尼斯只在攝影集裡看過,是真美。

詩人花了相當篇幅寫美,譬如:「美是撫慰,既然美是安全的。」

也寫愛,尤其是對城市之愛:「愛是無我的情感,是條單行道。」

《水痕》最後以愛結束:「因為個人的愛,也比個人偉大。」
3

我的《水痕》書中夾了張舊《紐約客》撕下來的一頁,紙面發黃了,不記得是什麼時候夾的,上面是一首波蘭詩人米洛許(Czesiaw Miiosz,1911-2004)晚年的詩〈卡布利〉,以八十高齡回顧一生,裡面有這樣句子:「然而是在那裡,在那條河上,我經驗到了完全的快樂,╱那歡欣超過任何想法或關懷,╱依然長存在我體內。」

米洛許和布洛斯基有不少相似處,如都是流亡詩人,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米洛許於1980年),最後都定居歸化美國。應是基於這個原因,我把這首詩夾在《水痕》裡。

布洛斯基在《水痕》裡也不時談到快樂,從一出火車站嗅覺帶來的狂喜,到他置身水城卻未必快樂,以及某個時刻心情忽然大好,覺得自己是隻貓,才剛吃了魚:「那時若有人跟我打招呼,我大概會喵喵叫。我是絕對的,動物似的快樂。」

書開始不久,他思索快樂的根源:「我猜想,是發現你自己構成的元素自由了的那一刻……在那寒冷的空氣裡,我覺得踏進了我的自畫像。」

換句話說,在水城,詩人是如魚得水。

布洛斯基曾在安娜堡的密西根大學教了好些年書,讓我覺得他更親,因為我也在安娜堡念書居住多年,對那裡有深切感情。後來他換到了東岸的一些大學,也在巴黎教過書,最後定居紐約。

1987年布洛斯基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有人問到他複雜的身分背景,詩人答:「我是個猶太人,俄文詩人,英文散文家,以及,美國公民。」

《水痕》出版後四年,布洛斯基死於心臟病突發,才五十五歲。

不改軍公教改誰呢?

卓然

年金改革會議開了5次,雞同鴨講,臉紅脖子粗,問題出在哪?有人說不要針對軍公教,問題就出在四大基金撐不下去了,軍公教也知道他們比勞工條件好很多,不改軍公教改誰呢?
當今面臨的現實是,台灣確實存在著兩個退休世界,有那麼一群人樂活優雅,更大一群人則溫飽都成問題,更重要的是,年輕人受不了啦,他們要索回被透支的未來。

現行存有職業尊卑

年金改革委員們要贏得各界信賴,一要頭腦清醒,二要心中無私。當務之急是,先釐清年金到底是什麼?第一、年金不是儲蓄,第二、年金也不是延遲給付的工作報酬,第三、年金更不是保險。現存的制度就是想包山包海,結果什麼都沒照顧好,如果能回歸年金本質,認定它就只是國家提供的基本生存保障,不要賦予它太多的政治任務,或許就能理得出一個頭緒。
年金無以為繼的三個主要因素是,繳得少、領得多、退太早,而且一國多制,行業、階級都不一樣。所以就會出現如下令人難以接受的怪現象:一個頂級公務員,退休20年就要領走近一億,是一個勞工勞碌工作200年的總所得;有人60多歲還在賣老命,有人四十出頭就退休賦閒,現行制度存有職業尊卑與階級歧視,是不爭的事實。
人生而有賢愚不肖,工作也可能勞逸不均,貢獻有別,理論上已在職場以支薪方式獲得合理報償,即使貴為總統,退休後還分什麼大小尊卑呢?如果覺得對他有虧欠,應反映在薪水上,而不是退休後錦上添花,吃喝不盡,澤被子孫。以連戰為例,月退俸加18%優存,月領40多萬,加計年終後,16年來已領了8千萬元以上,比他的在職生涯總所得高出幾倍,難怪給人十分強烈的剝奪感。許多高階公務員,都在職位薪資最高峰時退休,依此基礎計算,即使餘命只有15或20年,總額也是高得嚇人,種下今天的惡果。
其次是特殊工作屬性造成的早退,軍人四十幾,警察五十多就退出職場,養老比工作年限還長,如果每一個人都「拿」(退休)比「給」(工作)多,多出來的一定是來自政府撥補,這是世代剝奪。

定義不明注定失敗

假設以上的論點沒有爭議,那麼改革的主軸就很清晰了:
第一、國家只負責規劃一個人人繳得起,政府和僱主負擔得起的基礎年金,對生活品質有更高要求的人,自行以儲蓄、保險補足。
第二、特殊職業早退可以,但啓動年齡應全民一致(比如65歲),在此之前可尋求二次就業,在平均餘命之前大限來時,沒領完的視同遺產。
總之,年金定義不明,又想把所有社福可用的工具一鍋炒,改革就注定失敗。

文字工作者

反恐第一戰:雲端偵防

侯友宜

第一銀行自動櫃員機(ATM)遭盜領案迅速破案,得到國內一致肯定與掌聲,也讓國際矚目。每位協助辦案的警察人員辛苦了,同心協力打贏這仗,樹立台灣執法專業形象。但我們必須體認,這不是個案,這是未來犯罪的常態和趨勢。舉國歡欣鼓舞之餘,冷靜自問:這一切,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看了電影《寒戰2》心有所感,情節也許戲劇化,但其中的高科技雲端通訊中心,就是目前先進國家的辦案方式。這次盜領案結合俄羅斯黑幫和駭客集團進行,這樣的犯罪組織運作,就像馬克古德曼所寫《未來的犯罪》書中情節。犯罪集團除利用科技力量,還透過「犯罪群眾外包(Crime sourcing)」,將某種犯罪行為的全部或部分,外包給一群可能知情或不知情的個人或提供犯罪即服務商業模式的組織,迅速建立起匿名、分散的犯罪網路,以及健全犯罪所需的專業技能。

發展反制技術工具

十幾年來,恐怖攻擊頻傳,雲端通訊App是國內外犯罪組織、甚至恐怖份子最慣用的溝通工具,通訊工具掌握會成為反恐行動的第一戰,台灣能不能站穩腳步?即時發覺、防堵任何不法的資訊,是非常關鍵的。如何因應未來犯罪,過去幾天盜領案及以往重大刑案的報導,大部分著重駭客手法的描述、監視器如何緝兇,及該犯罪組織關鍵的失敗罩門等。只有少部分報導提及雲端通訊的偵防,也僅輕描淡寫俄羅斯黑幫犯罪成員間,透過Wickr Me及WhatsApp兩個加密通訊軟體來聯繫與指揮。重要的是,台灣各個執法機關是否有能力反制這些加密的雲端通訊,獲取辦案上所需的情資?甚至是從雲端通訊中,具備事前掌握情資及事後緝兇的能力?除了警員機警辨識人犯,我們需要具備更強勢的雲端預防及偵查犯罪能力,否則一旦遇恐攻,後果不堪設想。
目前大多數知名通訊App提供者,幾乎都位在國外,而且不是《通訊保障及監察法》所定義的電信事業,再加上通訊過程具備加密安全機制,內容無法解析。所以雲端通訊App,未來勢必造成執法機關極大衝擊,我們必須審慎嚴肅看待,提出對策,有兩個方向提供參考:一、在兼顧考量個人隱私與人權情況下,盡速發展反制加密通訊的相關技術與工具,二、建構雲端與IP定位資料保存規範機制。

重視科技人才培養

這兩個發展方向都屬於技術及經費密集的科技方案。目前防衛安全的能量從2001年在刑事局設立通訊監察中心、警政署建置科技犯罪防制中心開始,繼而政府斥資20億元建構監錄系統,推動社區安全e化聯防機制,到今天建立雲端影像調閱系統、情資整合大數據資料庫。
透過監視器破案的比率,從2007年佔全部刑案1%,至今年達近20%。但這只能是開端而已。我們要隨時代蛻變,培養新一代雲端緝兇的能力。這有賴政府是否真正重視科技人才培養,支持發展新興偵查科技,以及立法單位增修過時法規。如此,才能使臺灣得以因應科技犯罪的挑戰,讓臺灣繼續維持世界上治安最好的國家之一。
我們一定要迎頭趕上,因為我們還沒有準備好。

新北市副市長

人生的百分之十在於你如何創造,百分之九十在於你如何接受。Life is 10 percent what you make it, and 90 percent how you take it.

人生的百分之十在於你如何創造,百分之九十在於你如何接受。Life is 10 percent what you make it, and 90 percent how you take it.
美國詞曲家 柏林 Irving Berlin

7/29/2016

34個性格行為問題幫助診斷早期失智症

紐約時報
34個性格行為問題幫助診斷早期失智症
健康PAM BELLUCK2016年7月27日


Stephen Savage

「人有變得焦躁不安、具攻擊性、易怒、情緒起伏不定嗎?」這份調查表問到。「她/他有對自己的能力、財富或技能抱着妄信嗎?」

又或許,她/他的個性有了另一種轉變:「對任何事都漠不關心?」

如果對上述問題之一的回答是肯定的,或對這份新檢查清單上的其他問題有肯定的回答,且這些性格或行為的轉變已經持續數月,那麼根據一群神經心理學家與阿爾茨海默氏症專家的說法,這可能意味着某人正處於失智症(痴呆症)極早期階段。

這些學者在提倡一種新的診斷類別——輕度行為障礙(mild behavioral impairment, M.B.I.),旨在辨認與測量某些專家認為常遭忽視的面向:心情與行為的急劇變化,可能在失智症造成的記憶與思考困難之前出現。

該研究團隊上週日於多倫多的阿爾茨海默氏症國際年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發表了這份提案,並提出一個列有34個問題的檢查清單。或許這份清單有天能用來識別較易罹患阿爾茨海默氏症的人。

「我認為這樣的診斷工具確實有需要,」在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主持阿爾茨海默氏症中心計劃(Alzheimer\'s Disease Centers program)的妮娜‧席維伯格(Nina Silverberg)表示。她並未參與這份檢查清單的設計或提出這個新診斷類別。

「大多數人都認為阿爾茨海默氏症主要是記憶方面的毛病,不過我們從多年的研究中的確得知,這種病症初發時,也可能從行為開始出問題。」

這份提案指出,臨床上應該先進行輕度行為障礙診斷,再進行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診斷。輕度認知障礙是十多年前創造出來的診斷類別,用來描述有些人有點認知問題,但日常生活功能大抵正常。

札希努‧伊斯梅爾(Zahinoor Ismail)博士是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的神經心理學家,也是提出這個新診斷類別的研究團隊成員。他表示,各項研究與生活軼事都表明,情緒與行為的轉變是」神不知鬼不覺的徵候」,屬於失智症發展過程,不應與失智症分開視之。

伊斯梅爾表示,不論在失智症中損害記憶與思考能力的因素是什麼,都可能影響腦部調節情緒與自製的系統。

他表示,如果拿兩個都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相較,出現心情或行為轉變的那個人,失智症會更快全面發作。有這些心情與行為徵候的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隨着時間過去,病情會變得比其他人嚴重得多」。死亡之後的屍檢也顯示他們的腦部受損更厲害。



Yankner Laboratory, Havard University

腦部掃描示中,死於阿爾茨海默症的患者腦組織中的澱粉樣蛋白斑。

當然了,不是每個隨年齡增長心情也起伏不定的人就是在為失智症的警訊所苦。伊斯梅爾博士強調,要確定有輕度行為障礙,某個癥狀必須持續至少六個月,「不僅僅是行為偶爾失常而已,而是徹底的改變。」

然而還是有些專家擔心,為這麼早期的癥狀定名並進行篩檢,最終可能會把一大群人列入某個分類裡,導致其中一些人擔心在阿爾茨海默氏症尚無有效治療手段的時候會患上這種病。

「早期診斷、辨認出那些更可能患病的人或許有好處,」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內科教授肯尼斯‧蘭加(Kenneth Langa)博士表示。不過「從另一面來看,這也是過度診斷、給人貼標籤、讓人陷入沒完沒了的臨床程序。當你開始做檢測,民眾就要開始做更多腦部顯影掃描、更常看醫生,也會產生更多擔心」。

「要是這成了例行工作,得花上很一大筆錢。」

蘭加醫師曾撰文探討輕度認知障礙,並在文中援引了使用這個診斷類別的經驗。他表示,許多被診斷出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甚至在診斷十年後都沒有完全發展成失智症,其中還有多達20%的人的認知功能稍後又被判為正常。

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在做篩查那天的認知功能有失水平,或許是出於壓力,又或許是他們因其他健康問題所服用的藥物所致。

「那正是我三思的原因之一,」蘭加談到創立輕度行為障礙時這麼說。他建議醫師在開始使用這份核查清單之前,應該先把它交由研究人員進行測試。

其他人的看法則較為樂觀。

「我們必須提升辨識風險族群的能力,」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神經學家阿瑟‧托加(Arthur Toga)表示。假以時日,「一定會出現有效治療手段,」他說道。「畢竟,這種病有太多未知之處了。」

托加博士表示,他的母親是退休教師,在七十多歲時出現了挫折感以及其他情緒變化,比她最後患上阿爾茨海默氏症的時間早上好幾年。他認為母親情緒欠佳,是因為她在試圖掩飾家人尚未注意到的事情,並因此感到氣餒,此事就是「她對言談的認知能力每況愈下」。

蘭加博士與其他學者表示,記憶測驗的確不能每次都偵測到早期問題,因為有些人可能很會應付考試(尤其是那些教育程度很高的人),以至於測出來的分數無法反映出認知能力下降到何種程度。

瑪莉‧岡古力(Mary Ganguli)博士是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精神病學、神經病學和流行病學教授,她表示人們常在就診時表示,自己或某位家人不再從事他們向來喜愛的某項活動了,像是烘焙某種感恩節點心,或是春天的時候對除草機修修弄弄。

她表示,就連病人自己可能都不明白原因何在。他們可能因為「不再知道該怎麼做」而對某件事失去興趣。

通常當岡古力詢問病人是不是記不住事情的時候,「他們會說:『是啊,可是沒啥大不了的。』」她說,「不過要是我做檢測,就會發現他們的記憶有問題。」

支持前述新診斷類別的一些專家表示,有些情緒與行為癥狀能通過治療手段或藥物改善,這與大多數的認知障礙不同。「我們可以讓當事人睡得更好、減輕他們的沮喪程度、幫助家屬學習處理各種問題,」岡古力醫師表示。

伊斯梅爾博士則表示,漠然無感是常見的癥狀之一,不過他也見識過截然不同的轉變。有位女性病人在七十多歲時變得性慾勃發,「從老古板變成豪放女」。另一位奉公守法的67歲女性則突然「開始抽強效可卡因」。這兩位不久都患上了痴呆症。

長久以來,心情與行為變化都被視為額顳葉痴呆的早期警訊,它在全部痴呆症中約佔10%。

岡古力的病人帕爾瑪‧波斯瓦(Palmer Posvar)的丈夫韋斯利(Wesley)說,帕爾瑪在五十多歲的時候開始拿別人盤子裡的東西來吃、向朋友借錢,還想把家傳珠寶拿去典當。她在54歲時被診斷出患有額顳葉痴呆。現年64歲的波斯瓦太太已喪失語言能力,而且時常跌倒,所以近來從賓州福克斯查普爾的住處送去了養老院。

然而,「早期診斷是把雙刃劍。」當我們詢問波斯瓦先生對創造「輕微行為障礙」這個診斷類別有什麼看法,他如此表示。

他說,好處是「有藥物能協助控制心情與行為舉止」,此外病人或許能參加一些他們符合資格的臨床試驗。不過他懷疑「受測紀錄會列入你的個人健康史,保險公司可以調閱」,僱主可能也會查看。

「而且你真想知道么?這種病目前還沒法治療。」

一些專家表示,他們相信這種新診斷類別的利大於弊。

「我們不應該無視這些徵候、坐等認知障礙出現,」岡古力表示,「我們可能會因此錯失治療契機。」

在美國兩黨及國會展現對台灣友善的今天,台灣當然要強化親美路線,積極把握時機增進雙邊關係。

過去一星期,美國兩大政黨分別完成總統提名程序,共和黨川普與民主黨希拉蕊脫穎而出,總統大選已然進入新階段。兩黨推出總統候選人的同時,也提出競選黨綱,描繪今後四年政策主張,無獨有偶,兩黨對中國立場都轉趨強硬,也關照民主台灣,強調台海兩岸關係須符合台灣人民意願和最佳利益。

誠然,兩黨的競選黨綱旨在宣示立場,對下屆總統未必具實質約束力,在大選期間對中國嗆聲也是總統候選人近年常見的策略。然而,黨綱仍反映所屬政黨時下的政治氣候與政策主張;今年兩黨有志一同,透過黨綱批判中國,且語氣較諸以往嚴厲,因此足以顯示美中兩國之間矛盾日深的關係。對於台灣,共和黨把遵守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月前分別通過的六項保證正式納入黨綱,更為台美關係奠下重要的基石。

美國兩大政黨同對中國感冒,主要是中國所作所為,在國際體系已成麻煩製造者。有如兩黨黨綱所指出,從經貿的操控匯率、侵犯智財權,對內壓抑異議、迫害人權,對外軍事擴張、在東海南海製造事端,中國咄咄逼人的態勢令周邊國家不安,對美國在亞太地區主導地位和影響形成重大威脅。值得注意的是,經貿以往是美中共同利益之所在,且藉此化解外交安全歧見,如今隨著中國排斥外商、補貼國內廠商、網路攻擊及竊取科技機密等衝突不斷,兩黨對中國立場轉趨嚴厲,尤其川普主張對中國經貿強硬以對,絕非競選語言而已。

事實上,對中國反感的,不只美國兩大政黨。南海仲裁案讓中國把南海變內海圖謀受挫,美日澳聯名反對中國改變南海現狀,在剛結束的東協外長會議中國雖未遭公開譴責,卻又自相矛盾要「非地區當事國」的美國支持它與菲國恢復南海對話。在南亞,印度採購偵察機偵測中國潛艇,並驅逐新德里分社社長等三名新華社記者。在歐盟,雖經積極遊說,爭取「市場經濟體」不成,中國鋼鐵產能過剩殃及全球反受矚目。在東北亞,中國近年企圖拉攏朴槿惠以離間美韓關係的圖謀,因南韓同意美國部署戰區高空防禦系統而遭挫敗。

習近平背棄鄧小平「韜光養晦」遺訓,中國野心崛起,對台灣是極大的威脅。有如布魯金斯研究所近日報告所指出,台美安全夥伴關係正面臨中國擴軍的嚴厲挑戰。此時,六項保證經美國國會認證且列入共和黨黨綱,對台美關係至關緊要。一九八二年七月十四日,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李潔明奉雷根總統之命,向蔣經國總統當面提出六項保證,保證美國不設定結束對台灣軍售日期、不改變美國對台灣主權立場、不正式承認中國對台灣主權等要項。美國強調六項保證,是當時的國務卿海格為了與中國建立戰略關係,打算停止軍售台灣,雷根不但反對背棄台灣,還因此迫使海格去職。

與此相對,在南海仲裁案結果出爐後,藍營政媒起鬨,以「衛主權、護漁權」為名,把仲裁結果上綱為國家主權之爭,且趁機推銷反美情緒,若非頭殼壞去,即別有用心。南海仲裁無關主權歸屬,太平島歸台灣不在仲裁範圍,但仲裁文以「中國台灣當局」相稱,這是中國多年在國際機構建構的名稱,對我國格及國際地位貶抑極大,台灣應抗議的,是這一來自中國的打壓。


在美國兩黨及國會展現對台灣友善的今天,台灣當然要強化親美路線,積極把握時機增進雙邊關係。(法新社)

有如六項保證所強調,軍售、台灣關係法都是多年來維繫台灣安全的基礎。在美國兩黨及國會展現對台灣友善的今天,台灣當然要強化親美路線,積極把握時機增進雙邊關係。相形之下,馬英九一味向中國傾斜路線,已讓台灣付出經濟社會國安極大代價,且經選民公決唾棄。在南海問題與中國唱和,不但與國際社會站對立面,也是認賊作父、敵我關係的嚴重錯亂。

戰後至今七十年,事實證明,美國是台灣可正常交往的友邦。當然,台美兩國國家利益未必完全一致,其間必有歧異,但有如六項保證所凸顯的,在蔣經國政府抗議及美國國會施壓之後,海格的圖謀不成,台美關係續有增進。如今面臨來自中國的更大挑戰,美國政壇又傳來支持台灣民主的強大民意,台灣除了親美路線外,別無他途。親中已遭唾棄,還要再唱反美論調,此時這些政媒老狗變不出新把戲,只會加速自絕台灣民意。

想要讓對的人幫助你,你就要懂得適時珍惜別人的幫助。

想要讓對的人幫助你,你就要懂得適時珍惜別人的幫助。 
台灣導演 林正盛

7/28/2016

高階主管,保護你的獨處時間 Executives, Protect Your Alone Time

在我們現代的辦公室和忙碌不休的生活中,獨處的時間難能可貴。但能成功進行創意思考的人都需要獨處。他們習慣擺脫日常生活中令人分心的事物,讓自己的心靈有反省思考的空間,在事物之間建立新的關聯性,並找到意義。

縱觀歷史,卓越的思考者與領導人,從維吉妮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 )到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到蘋果公司(Apple)共同創辦人史帝夫.華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都頌揚有自己的心理空間是多麼重要。但是,部分是因為社群媒體,導致現今的文化過分強調持續進行社會互動的重要性。我們往往把花在獨處的時間,視為浪費掉的時間,或認為是反社會或憂鬱性格的跡象。但不應如此,我們應該把獨處當成情緒成熟與健全心理發展的標誌。

當然,積極的社會互動與協同工作(collaboration),是健全工作場所的重要一環。不過,雖然有些人可能會從自身經驗以及和他人的互動中得到啟發,但往往是在獨處的沉思中,構想變得清晰明確,洞見具體成形。正如作家暨生物化學家艾薩克.艾西莫夫(Isaac Asimov)在他探討創意本質的一篇著名文章中寫道:「創意令人感到尷尬。每出現一個新的好構想,也會有成千上萬個愚蠢的構想,那些東西你當然不會想要展現給別人知道。」

如今,科學已證實無數的藝術家與創新者都已知道的事:獨處的沉思能強化創意的心靈。近幾年來,神經科學家已經發現,我們的注意力沒有完全放在當下環境或手頭工作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想到最佳的構想。如果我們沒有特別專注在某個事情上,而是讓思緒遊走或深深沉浸在我們的記憶、構想和情緒的寶庫中,大腦的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就會被啟動。我們許多最獨到的見解,都來自這個網路的活動,或者我們常稱之為「想像力網路」(imagination network)。

它有三個主要成分,包括個人的意義建構、心智模擬(mental simulation)、觀點選取,這三者經常在我們沉思時一起運作。想像力網路使用整個大腦的許多區域,使我們能夠記住過去、思考未來、看到其他的觀點與情境、理解故事、了解自己,然後從我們的經驗中創造意義。

前面提過,啟動這個網路需要深刻的內在省思,許多藝術家與哲學家描述他們如何得到最具原創性構想時,都會提到這種狀態。獨處能促進這種省思,因此,我們往往在放鬆時,或從事淋浴或洗碗之平凡的日常工作時,得到創意的洞見。

唯有了解,我們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我們才會去幫忙;唯有去幫忙,我們才能得救。“Only if we understand, will we care. Only if we care, will we help. Only if we help shall all be saved.”

“Only if we understand, will we care. Only if we care, will we help. Only if we help shall all be saved.”
– Jane Goodall, Ethologist
「唯有了解,我們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我們才會去幫忙;唯有去幫忙,我們才能得救。」– 珍·古德 (動物行為學家)
珍·古德 (1934- ) 是英國動物學家,長期從事黑猩猩的野外研究,改寫了人類與動物關係的科學觀點,她也是著名的動保人士,教育青年關懷自然環境,曾榮獲大英帝國勳章,並在 2002 年獲頒聯合國和平使者。

你的職業如同你的公司,而你是執行長。“Your career is your business, and you are its CEO.”

“Your career is your business, and you are its CEO.”
– Andy Grove, Intel Co-founder
「你的職業如同你的公司,而你是執行長。」– 安迪·葛洛夫 (英特爾共同創辦人)
安迪·葛洛夫 (1936-2016) 出生匈牙利,20 歲移民美國,是英特爾第三名員工及首位營運長,主導英特爾的技術轉型,使其成為一流的半導體公司,被譽為帶動矽谷成長的重要推手。

場邊不是你想過日子的地方,這世界需要你在舞台中央。“The sidelines are not where you want to live your life. The world needs you in the arena.”

“The sidelines are not where you want to live your life. The world needs you in the arena.”
– Tim Cook, Apple CEO
「場邊不是你想過日子的地方,這世界需要你在舞台中央。」– 提姆·庫克 (蘋果執行長)
提姆·庫克 (1960- ) 為現任蘋果公司執行長,他於 1998 年加入蘋果,擔任營運部門總裁,接著升任營運長,在賈伯斯離職後繼任執行長,在此之前他曾在 IBM 及康柏電腦 (Compaq)。

你的成功不是取決於你的性別或族群,它僅取決在你夢想的規模,以及為達成所做的努力。“Your success will not be determined by your gender or your ethnicity, but only on the scope of your dreams and your hard work to achieve them.”

“Your success will not be determined by your gender or your ethnicity, but only on the scope of your dreams and your hard work to achieve them.”
– Zaha Hadid, Architect
「你的成功不是取決於你的性別或族群,它僅取決在你夢想的規模,以及為達成所做的努力。」– 札哈·哈蒂 (建築師)
札哈·哈蒂 (1950-2016) 出生伊拉克,後來定居英國,是首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女性建築師,她的設計前衛、常融入具未來感的曲線,帶來強烈視覺效果,知名作品有倫敦水上運動中心、西班牙薩拉戈薩橋及廣州大劇院等。

珍惜你的願景及夢想,因為它們來自你的靈魂,是你最終成就的藍圖。“Cherish your visions and your dreams, as they are the children of your soul, the blueprints of your ultimate achievements.”

“Cherish your visions and your dreams, as they are the children of your soul, the blueprints of your ultimate achievements.”
– Napoleon Hill, Motivational Writer
「珍惜你的願景及夢想,因為它們來自你的靈魂,是你最終成就的藍圖。」– 拿破崙‧希爾 (勵志作家)
拿破崙‧希爾 (1883-1970) 曾擔任過美國小羅斯福總統的顧問,他的著名代表作 Think and Grow Rich (思考致富) 為史上最暢銷的書籍之一。他的代表名言是:What the mind of man can conceive and believe, it can achieve. (人內心所能構思及相信的,它就能達成。)

你必須愛你做的事,如果你喜愛它,你可以克服任何障礙、酸疼及所有痛楚,並持續工作很長、很長一段時間。“You’ve got to love what you’re doing. If you love it, you can overcome any handicap or the soreness or all the aches and pains, and continue to play for a long, long time.”

“You’ve got to love what you’re doing. If you love it, you can overcome any handicap or the soreness or all the aches and pains, and continue to play for a long, long time.”
– Gordie Howe, Hockey Player
「你必須愛你做的事,如果你喜愛它,你可以克服任何障礙、酸疼及所有痛楚,並持續工作很長、很長一段時間。」– 戈迪·豪 (冰球選手)
戈迪·豪 (1928-2016) 是加拿大職業冰球選手,4 度拿下「史丹利」冠軍盃,他共參加 23 場全明星賽,綽號「冰球先生」,他被授予加拿大勳章、北美國家冰球聯盟終身成就獎。

我從來就不會滿足現狀,我不斷開創新想法,不管是在商界或慈善事業。“I’ve never been one who enjoys maintaining the status quo. I’m always pushing for new ideas, whether it’s in business or philanthropy.”

“I’ve never been one who enjoys maintaining the status quo. I’m always pushing for new ideas, whether it’s in business or philanthropy.”
– Eli Broad, Entrepreneur
「我從來就不會滿足現狀,我不斷開創新想法,不管是在商界或慈善事業。」- 伊萊·博德 (企業家)
伊萊·博德 (1933- ) 是美國企業家及慈善家,創立了建設公司 KB Home 及金融保險公司 SunAmerica,前者在紐約上市,後者則被 AIG 併購,《財星》雜誌在 2015 年將他列為全球第 65 富有的人。

我相信人類的創新力 – 當我們決定完成一個任務時,不管開始看來多麼困難,我們都能釋出創新及原來不知道的創造能力,並帶我們找到解決辦法。“I believe in human ingenuity – that when we decide on a task to be done, no matter how daunting it may seem at the beginning, we are able to unleash human ingenuity and human innovative capacity that was unknown, and takes us to a solution.”

“I believe in human ingenuity – that when we decide on a task to be done, no matter how daunting it may seem at the beginning, we are able to unleash human ingenuity and human innovative capacity that was unknown, and takes us to a solution.”
– Christiana Figueres, Executive Secretary of the 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我相信人類的創新力 – 當我們決定完成一個任務時,不管開始看來多麼困難,我們都能釋出創新及原來不知道的創造能力,並帶我們找到解決辦法。」- 克莉絲緹亞娜·費蓋雷斯 (聯合國氣候變遷首長)
克莉絲緹亞娜·費蓋雷斯 (1956- ) 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秘書長,致力改善全球氣候暖化 60 年之久,2015 年通過遏阻全球暖化的歷史性巴黎協定,確保全球升溫抑制在「遠低於」攝氏 2 度。

從你下定決心的那一刻起,全世界都將勾結起來協助你。“At the moment of commitment the entire universe conspires to assist you.”

“At the moment of commitment the entire universe conspires to assist you.”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Writer
「從你下定決心的那一刻起,全世界都將勾結起來協助你。」– 歌德 (作家)
歌德 (1749-1832) 是德國最重要的文學家及西方主要思想家之一,作品含蓋詩、戲劇、文學、神學、及科學著作,包括《少年維特的煩惱》,其生物學觀念也影響了後世的自然學家達爾文。

現在就行動,採取行動永遠不嫌太晚。“The time for action is now. It’s never too late to do something.”

“The time for action is now. It’s never too late to do something.”
– Antoine de Saint-Exupery, Writer
「現在就行動,採取行動永遠不嫌太晚。」– 安東尼.聖修伯里 (作家)
安東尼.聖修伯里 (1900-1944) 是法國作家、飛行員,在經典兒童小說《小王子》出版一年後,收到二次大戰動員令,擔任偵察機飛行員,為法國披甲對抗納粹德軍,他也獲得一系列的最高文學獎項。

願景不僅是個可能的景像,也是個更好自已的訴求、成就更多的召喚。“A vision is not just a picture of what could be; it is an appeal to our better selves, a call to become something more.”

“A vision is not just a picture of what could be; it is an appeal to our better selves, a call to become something more.”
– Rosabeth Moss Kanter, Business Professor
「願景不僅是個可能的景像,也是個更好自已的訴求、成就更多的召喚。」– 羅莎貝絲‧肯特 (教授)
羅莎貝絲‧肯特 (1943- ) 是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擔任過《哈佛商業評論》編輯,在此之前是耶魯大學終身職教授,著有《企業男女》、《變革大師》、《演變!:在明日數位文化獲得成功》等。

沒有想像力的躍進、或夢想,就沒有其它可能給人的興奮。夢想終究也是計劃的一種形式。“Without leaps of imagination, or dreaming, we lose the excitement of possibilities. Dreaming, after all, is a form of planning.”

“Without leaps of imagination, or dreaming, we lose the excitement of possibilities. Dreaming, after all, is a form of planning.”
– Gloria Steinem, Feminist
「沒有想像力的躍進、或夢想,就沒有其它可能給人的興奮。夢想終究也是計劃的一種形式。」– 葛羅莉亞·斯坦能 (女權主義者)
葛羅莉亞·斯坦能 (1934- ) 是美國記者及女權主義者,被視為 60-70 年代婦女解放運動的代表人物,她是 Ms. 雜誌的創辦人,所成立的「婦女媒體中心」則致力於擴大女性在媒體的聲音。

通常成功者與失敗者的不同,不是前者擁有較好的能力或想法,而是敢於測試自己的想法,冒計算過的險 – 並且行動。“Ofte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successful person and a failure is not one has better abilities or ideas, but the courage that one has to bet on one’s ideas, to take a calculated risk – and to act.”

“Ofte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successful person and a failure is not one has better abilities or ideas, but the courage that one has to bet on one’s ideas, to take a calculated risk – and to act.”
– Maxwell Maltz, Cosmetic Surgeon
「通常成功者與失敗者的不同,不是前者擁有較好的能力或想法,而是敢於測試自己的想法,冒計算過的險 – 並且行動。」– 麥斯威爾‧瑪爾茲 (整形外科醫師)
麥斯威爾‧瑪爾茲 (1899-1975) 為美國整形外科醫師,著有 Psycho-Cybernetics (心理傳導),他在書中列出如何改進自我形象,進而獲得成功快樂的人生,此書影響美國許多心靈成長作者,也被視為個人成長書籍的先驅。

不確定的時候,出醜一下沒關係,出色的創造力和最白癡的舉止,有時只有極細微的差距,別管那麼多,衝一下就對了。“When in doubt, make a fool of yourself. There is a microscopically thin line between being brilliantly creative and acting like the most gigantic idiot on earth. So what the hell, leap.”

“When in doubt, make a fool of yourself. There is a microscopically thin line between being brilliantly creative and acting like the most gigantic idiot on earth. So what the hell, leap.”
– Cynthia Heimel, Writer
「不確定的時候,出醜一下沒關係,出色的創造力和最白癡的舉止,有時只有極細微的差距,別管那麼多,衝一下就對了。」
– 辛西亞·海默爾 (作家)

希拉里如當選將延續『重返亞洲』政策

BBC
「希拉里如當選將延續『重返亞洲』政策」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正式提名的希拉里的亞洲政策取向令人關注。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的亞洲政策顧問羅森博格周三(7月27日)表示,儘管奧巴馬政府的「重返亞洲」戰略此前備受爭議,但若希拉里成為美國總統,她將繼續推行這一政策。

「當然,她絕對希望(這一政策)延續,」她對BBC中文網說。「『重返亞洲』並不是一次性的舉動,也不是從哪裏走開,而是確保我們在區域內正確地投入資源。」

「作為總統,她肯定會在過去八年的基礎上,深化我們的同盟,建立新的戰略伙伴關係,並且確保我們盡一切所需,應對中國的崛起。」

羅森博格說,中美關係複雜且利益攸關,這也意味著美國對華政策將繼續在合作與競爭間平衡,確保中美關係不具有破壞性,同時保證中國按規則出牌。

顯然,希拉里的亞洲政策與特朗普的十分不同。分析人士指出,若希拉里上台,她將確保美國參與到主要的國際事務中,甚至扮演更大角色;而特朗普則更希望美國處理自己的問題,即他所稱「美國主義不是世界主義」。
TPP進展或受阻

美國的亞太政策一直受到中國質疑。反對聲音認為,美國試圖通過這一政策遏制中國的和平崛起,並通過貿易協定等將中國排除在外,比如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TPP)。

不過現在看來,無論最終是希拉里上台還是特朗普入主白宮,奧巴馬政府的TPP可能會在下一屆美國政府中遭到挫折。

「希拉里相信,在她見過最終的TPP版本後,這一協議並未達到她的標凖,因此她決定不支持TPP。」羅森博格對BBC中文網稱,這意味著希拉里現在無法支持TPP,11月份大選結束後也不會支持,在明年1月也不會繼續推進。

當然,希拉里並非一貫反對TPP。在擔任美國國務卿期間,她曾公開表示TPP在貿易協定上「定下了黃金標凖」。但在去年秋天,希拉里突然改變立場,表示反對。

上周,特朗普的政策顧問內瓦羅(Peter Navarro)在接受BBC中文網專訪時說,TPP政策在特朗普的世界裏將「不復存在」。不過他表示,特朗普崇尚自由貿易,因此他會跟亞洲國家談其他貿易協定。

在本周的民主黨黨代會上,不少與會代表也通過佩戴「反對TPP」胸針、高舉「與TPP說再見」等標語表達對該協議的不滿。

在他們看來,這一由美國主導的自由貿易協定只會讓大財團受益,而非普通的美國人。頗具號召力的希拉里前對手桑德斯(Bernie Sanders)也在本周的大會講台上號召選民反對TPP。

希拉里,不願站在政治聚光燈下的總統候選人

紐約時報
希拉里,不願站在政治聚光燈下的總統候選人
美國大選AMY CHOZICK2016年7月27日

民主黨大會:希拉里正式獲提名

費城——在其全國大會上,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每晚都忍不住要來一場風光亮相。然而在這裡,在民主黨人正爭先恐後地讚美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之時,她卻依然待在紐約州查帕闊的家中看電視的相關轉播。

柯林頓天生謹慎,格外好清靜,對充斥於政治大會的那種自誇和吹捧唯恐避之不及,這場為慶祝她的人生與成就而舉行的四天慶典已經過半,她似乎並不願意成為自己的黃金時段節目的主角。

這並不難理解,畢竟連「我支持她」(I』m with her)——她提出的一句十分上口的口號——也被川普用來攻擊她:他提出柯林頓的競選過多地受到她自己的野心驅使,對此她的顧問感到不妙,建議改成「她支持我們」(She』s With Us)。

週二的一則10分鐘長的視頻被撤下,再一次印證柯林頓的謹小慎微。視頻充滿溢美之詞,有力地將她描繪為最有資格繼承女權事業的人——而製作這段視頻的,就是當年用一句令人難忘的「來自希望的男人」定義了比爾·柯林頓的那個女人,它原本要在當晚活動接近尾聲時的一個最佳時段播放,但突然被撤下了。競選團隊稱,視頻過於專註一個領域,不利於她擴大自己的影響面。

「她是個內向的人,」任農業部長的民主黨人湯姆·維爾薩克(Tom Vilsack)說。「聚光燈很刺眼,她想避開。」

週二傍晚,經過各州民主黨代表的一場熱鬧、歡騰的傳統唱名表決,柯林頓正式成為首位得到主要政黨總統提名的女性。但到目前為止,她的民主黨全國大會避開了這類程序中的一些比較堂皇的因素。

(關於撤下視頻的原因,柯林頓競選團隊的一位發言人說,那個時間點有多則視頻可供選擇。)

如果說民調顯示多數美國人不信任或喜歡她,那麼柯林頓的策略表明,她相信,當有些人用令人信服的方式陳述她代表大家做了哪些事,即便已經厭煩的選民也不會輕易去否定這些講述者。

因此,一個患有侏儒症的男人回憶起兒時見到身為第一夫人的柯林頓,她把他抱在懷中,承諾要讓他享受到所需的醫療護理。一個女人描述了自己被非法賣淫團伙奴役多年的經歷,是作為國務卿的柯林頓向她這樣的女性施以援手。特雷沃恩·馬丁(Trayvon Martin)、邁克爾·布朗(Michael Brown)等在槍支暴力或與警方的衝突中喪生的人的母親,談起和柯林頓建立情感聯繫的過程。包括演員梅麗爾·斯特裡普(Meryl Streep)在內的許多人形容她是不知疲倦的女性和兒童權益倡導者。



Damon Winter/The New York Times

比爾·柯林頓的任務很明確,把1970年代初的動蕩歲月中與他相識並結婚的那個年輕的活動人士和律師,用生動的方式回憶和呈現出來。

即便在那時,想到一個有抱負的政治人物將要面對的熱鬧場面,作為大學那一屆學生中的領袖的希拉蕊·柯林頓已經顯出些許躊躇。幾年前在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讀書時,她曾給朋友寫了一封反思自我的信,稱自己感覺像是個「有同情心的厭人者」。

「一個人可以在厭惡人類的同時,又愛或喜歡某些個別的人嗎?」她問道。

在接下來的很多年裡,柯林頓大多數時候是在作丈夫的顧問和代辦。儘管曾有一幅漫畫把她描繪成穿着高跟鞋的馬基雅維利(Machiavelli),打着平步青雲的算盤,但在很多人看來,她更渴望在默默無聞中掌握權力。

據朋友黛安·D·布萊爾(Diane D. Blair)回憶,柯林頓在作第一夫人期間曾對她說,「要是能有個小辦公室,思考政策,辦成實事,再做出調整,我就很開心了。」

到了2000年,柯林頓首次嘗試獲得公職,參與了紐約州參議員競選,當時助手經常要提醒她說「我」而不是「我們」。

「那種狀態讓她覺得很彆扭,」曾任柯林頓競選經理的派蒂·索利斯·多伊爾(Patti Solis Doyle)說。

「她不會把情感寫在臉上,」曾長年擔任柯林頓的首席演講撰稿人的麗莎·慕斯卡汀(Lissa Muscatine)說。

柯林頓的擁躉還認為,她對宣傳自己的這種局促不安,和許多身處政界的女性滿足於或聽任自己在幕後工作的情況是相關的。「女性通常無所謂她們做的事有沒有被記下功勞——她們就只管去做,」慕斯卡汀說。「她在競選裡差不多就是這種狀態。」

這一次的柯林頓,無疑比2008年那次總統競選中的柯林頓更內斂。她承認了自己的一些過錯,經常談到自己的成長,描述母親悲慘的童年,以及這對她的職業生涯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週四,在這場側重強調柯林頓和川普的政策差異的大會上,負責介紹她出場的切爾西將表達一個女兒對母親的愛慕。

「她一定要學會介紹自己的事迹,」柯林頓的朋友、曾任白宮工作人員的梅蘭·弗維爾(Melanne Verveer)說。

這麼多年來,柯林頓似乎一提到政策就充滿活力,擅長打動身邊的人,可花枝招展的政治秀仍然讓她感到不自在。

而她的對手,卻是一個對這些欲罷不能的真人秀演員。

擺脫奴化教育

江建祥(律師) 2016-07-25 12:22



專制貴族相信「民可使由知,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

新政府教育部長的任命條件執意是「能夠跟產業溝通」,難道教育在台灣僅僅是資本家的職前訓練?

美國開國先烈約翰亞當斯的名言:「我必須研習政治、和戰術,所以我們的子孫才可能有優裕的時間學習數學、哲學。而我們的子孫應該要研讀數學、哲學、地理、自然史、輪機學、航海學、商業以及農業學,才能讓他們的子女有權去學習美術、詩歌、音樂、建築、雕塑、刺繡和礬土陶瓷。」西方人對學科選擇的先後順序,不就一目了然了嗎?顯然,西方先進國家的教育重點,不像中國舊時代的庶民教育只是在服侍君主,或換成現代的台灣,教育彷彿只能為資本家訓練未來的過勞工。

台灣的教育在荷蘭佔領期間,施行過短暫的文理教育,但是當時的教育把重點擺在神學。明鄭在台灣推行孔廟官學,以儒學思想為宗。 清朝入主台灣之後所設置的義學、書院,都是以八股文為主的教育體系。 日治期間,為了普及教育設了許多師範學校,又為了要訓練殖民地的人民成為服務大和民族的匠人,便在台灣廣設職業學校,農工商漁網羅全包。國民黨轉進遷台後,在教育方面蕭規曹隨,承襲日治時期的殖民地教育。從戒嚴時期到2000年國民黨第一次失去政權為止,殖民式的教育體制沒有太多改變,只是加強了全面中國化的思想教育。

直到陳水扁執政,當時的教育部長杜正勝以「建立台灣主體性」全力推動台灣化教育,讓本土的歷史觀照和多元文化進入教科書,也讓「公民與社會」學科進入大學指考。從台灣歷史的認識到公民意識的啟蒙,培養出整個「天然獨」的年輕世代,風起雲湧投入關懷土地、關懷弱勢和介入公共政策的公民運動。他們開啟了台灣的新時代,也帶來新政治的想像。(註:參引王美琇星期專論『小英準總統,請再想想』,自由時報4-3-2016)

教育的目的在養成好公民,這是西方哲學家的共識。柏拉圖說:教育培養好人,好人有高尚的舉止。培根說:人必須學習如何善用上天賦予他們的推理思考能力,以便服務眾人。亞里斯多更加碼地說:維護憲政體制最好的方法就是設立能夠適應既存憲政體制的教育;他說再好的法律對一般百姓起不了什麼作用,除非年輕人自幼便接受合乎憲政精神的教育和養成訓練。盧騒也不遑多讓,認為公學校教育的目的在確保公民自幼便體認他們是社會的一份子,了解作為公民社會一份子所應該承擔的角色和肩負的責任。

公民教育的基礎在「自由人的教育」Liberal Education(筆者認為翻譯成「博雅教育」也是不錯的選擇)。古代自由人的教育是和奴隸的匠藝職業教育有所區別的。古時候,奴隸的地位和家裡的畜牲類同,都被訓練來執行特定的服事主人的功能。教育奴隸的目的不在促進奴隸的人格養成或福祉,而在供主人所用,奴隸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封建制度下整個社會分為二種階級:一種是每天櫻櫻美黛子「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貴族,另一種是為生活奔波,以提供貴族各式各樣的服務來維持生活的奴工階級。

亞理斯多德根據社會的兩種不同階級,把教育分為自由人的教育(liberal education)和非自由人的教育(illiberal education)。特定的教育是否是自由人的教育,和教育的項目無關,即便是一般幾乎只有「有閒的人」才得學習的科目,例如藝術、音樂或哲學,如果學習它們的目的是要用來服事他人,就變成非自由人的教育。因此,櫻櫻美黛子學來娛樂自己的音樂、美術或哲學是 liberal art education;同樣的音樂、美術或哲學如果是學來服事貴族或富人的,就變成樂師、花匠或師爺(律師的前身)等奴工的職前教育。簡言之,所謂的 liberal education 就是在閒暇時間用來追求人格養成、生命完美、增進個人福祉的教育。當專制的貴族被推翻之後,所有的人都一視同仁變成自由人;自由人的教育(只為提升個人價值和公民人格養成的教育)也就成為人人皆可享有的普遍教育。

自由人的教育包含學習方法的訓練,教導學生如何正確地學習,以便熟悉人們窮極一生都必須理解的偉大哲理和信念。西方教育的重點,在確保學生畢業離開制式的教育場所之後,終其一生都能用學校裡學來的如何正確學習的訓練,繼續不斷地研習,能夠通情達理,追求深刻的洞察力和智慧。自由人的教育的中心價值在教導學生如何讀、寫和講,尤其是寫作可以強迫一個人組織他的思惟,以便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惟。非自由人的奴隸教育,不在乎讀、寫、講的能力養成,因為專制貴族相信「民可使由知,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代表過氣貴族的馬英九在坐下來和溪洲原住民討論他們的權益時,可以很不屑地說:「我把你們當人看,要好好的把你教育,好好的提供機會給你」(影片),其來有自,不是嗎?把百姓當人看,好好教育的結果就是送到養工處當臨時維修工人,甚至連 illiberal education 非自由人的教育費用都可以省了。

美國獨立革命成功之後,幾個開國元勳聚集商討建國藍圖,在討論到教育方針的時候,主張職業訓練為重的一派根本無法自圓其說,除了富蘭克林認為自由人教育能夠培養睿智的公民,是服務人群的最佳途徑之外,湯姆斯傑佛遜更認為自由人教育 liberal education 是確保民主制度永續的唯一方法,1778年傑佛遜向維吉尼亞州議會呈遞廣泛分配知識法案(A Bill for the More General Diffusion of Knowledge)就闡明任何形式的政府都有可能腐敗而淪落為暴政,防止政府腐敗淪為暴政的最好方法就是對百姓進行最大程度的啟蒙,尤其是歷史教育。(現在你們就了解「吾思華」和那些打著教育家招牌的殖民者為何那麼堅持課綱的微調了。)

台灣經過三次政黨輪替。外來殖民政權八年的復辟,在昏昧的領導者蠻橫的主政下,導致兵敗如山倒的潰敗。當本土政權再度執政,轉型正義方興未艾的同時,因太陽花等公民運動而得趁著熱帶氣旋扶搖直上的執政黨,不思極力擺脫過去四百多年來外來政權的奴化教育,竟然暗示本土政權的教育方針將是能與產業配合的不自由教育 illiberal education。維持現狀維持到把奴工教育赤裸裸地保留,繼續讓台灣停留在資本家貴族和奴工大眾兩種階級對立鬥爭的封建時期,主政者真的必須深思反省了!

黨產歸零才能投胎轉世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國民黨從1945年8月15日起,在獨裁與威權體制下,藉由黨政不分、黨庫通國庫等手段,以種種不法、不義方式在台灣巧取豪奪所得黨產,以及用以創建之附屬組織,將依此條例由國家清查、追回與處置。

「不當黨產處理條例」能幫國民黨洗盡最後罪孽,讓這個雖生猶死的政黨,在政治這條路上,帶著赤裸與乾淨的身體,投胎轉世、重新做人。照理說此法能夠通過,國民黨應該額手稱慶、歡天喜地,但他們卻蒙昧無知地在立法院以拖延預算案通過的方式試圖展開回擊,此舉宛如抱住地獄門欄不放,死也不肯回到人間。

以國民黨如今在台灣社會支持度之低落、聲望之不堪,以及選舉之接連大敗來看,國民黨在政治上不是雖生猶死嗎?與其拖著穿金戴銀的軀殼,繼續在政壇過著拖屎連的日子,不如洗盡鉛華、擺脫惡名,從頭打拼創建一個宛如新生的政黨。

二十多年來,台灣社會要求處理國民黨不當黨產的呼聲持續不斷,國民黨早該自行了斷,但要一個習慣吃香喝辣的政黨捐棄萬貫家財實在太困難,於是即使黨內有不少有識之士,或倡議或著手處理不當黨產,終究遭到保守心態與勢力回擊,沒有收到實質成效。今天「不當黨產處理條例」通過,等於是台灣社會舉起手術刀,幫怕痛無法自剜的國民黨切除毒瘤,雖然會有短暫劇痛,但傷口恢復以後,國民黨又會是一條好漢。

當然,術後恢復狀況,也要看病人能不能配合,如果國民黨展開釋憲、提告等等抗拒手段,把縫線紗布揭去,還自行胡亂敷用不明藥方,手術傷口當然不會好,甚至可能併發感染潰爛,繼續禍延全黨。再高明的醫生都無法拯救不願自救的病人,這點值得國民黨三思。

黨產在過去幫了國民黨幾個忙。一是維持龐大黨務機器的開銷,隨時養著一支幾十萬人的選舉部隊,以壓制反對力量;二是更狠地用黨產來撒錢賄選,直接收買台灣人;三是吸引西瓜偎大邊的投機政客前來投靠;四是透過救國團、婦女會、中影、中廣等組織對台灣人進行洗腦教育。然而這些靠著不當黨產所取得的政治優勢,在這些年的大小選舉裡已經證明越來越沒有用處,國民黨根本不必擔心失去黨產—國民黨會失去的,只有汙名與偷懶心態。

一個沒有不當黨產的政黨,才能靠著黨員與民眾的涓滴挹注,建立一個有效能、能反省、重民意的政黨,才能迅速回應政治環境的轉變,達成永續經營的目標。民進黨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國民黨不要怕千金散盡以後,黨員也一哄而散;放棄不當黨產之後,依然願意跟國民黨一起打拼的,才是黨的重生力量。

做為一個百年政黨,國民黨就因能捨,才能在風雲變幻的政治環境裡存留至今。1949年,國民黨為什麼要放棄中國大陸,跑來台灣?1987年,國民黨為什麼要解除戒嚴,開放組黨?不就是為了自剜病灶、絕處逢生嗎?2016年的「不當黨產處理條例」亦然。過去沒有自行處理不當黨產,國民黨已經慢了一步,也付出了慘痛的政治代價,今天台灣社會要幫你割除毒瘤,你應該好自為之,不要再用拖延哭喊、消極抵抗、被動攻擊等等不成熟方式,遏制自己重生的契機了。

箴4:18 但義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

箴4:18 但義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

腓4:6-7應當一無罣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 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腓4:6-7應當一無罣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 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弗5:8 從前你們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裡面是光明的、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

弗5:8 從前你們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裡面是光明的、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

回應「台灣的母國?」

雲程

田台仁〈台灣的母國?〉一文,認為:美國因是地位未定卻實施自治的台灣的「直屬母國」,所以才有權制訂〈台灣關係法〉;又因美國精於國際政治的算計而不願承認此義務,才任由一堆假議題發酵。誠哉斯言,容做補充!

正如同未成年人需要監護人般,國際社會為了維護體系層次感與穩定,也意在保護未成年者的利益、限制其行為,在任何屬地(或殖民地)上,無不安置「管理當局(administering authority)」,以負責該地的國防、外交,甚至財政,同時監督屬地當局實施良好治理(good governance)。領土獨立,當然需要此管理當局的允許。毋庸置疑的,台灣政府之上必有一管理當局。

但台灣之上的「管理當局」是美國嗎?是的。它是源自盟軍的佔領權力,從跨國作戰組織→戰後盟總(GHQ/SCAP)→〈舊金山對日和約〉中「主要佔領國」,一路演變到〈台灣關係法〉的連續體(continuum);它因應時代變遷而不斷修訂。此凌駕日本天皇與政府之上莫大的佔領權力,是被盟國整體委託給美國。在台灣地位未被確認完成前,只有美國能合法制訂〈台灣關係法〉,並僅能由美國總統統籌、監管台灣。

至於台灣政府到底是「中國的共和政府(republic of China)」,還是〈台灣關係法〉下的「台灣統治當局(Taiwan Governing Authority)」?

雖然兩者同時存在,但關鍵差異是,天皇與日本政府管轄日本帝國的權力,範圍包括台灣、朝鮮、西沙南沙等地在內者,已先於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透過〈降書〉移轉給盟軍,盟軍因此在同日取得佔領權力,並於稍後將此權力委託麥克阿瑟元帥;九月二日到十月廿五日的受降,只是補完法律儀式。

既然一九四五年已確立了佔領權力,則一九四九年離開首都且各國大使拒絕隨行的ROC政府,法理上早已滅亡;其於當年底遷徙來台所謂的「中國的共和政府」,只是以蔣介石元帥為首,依附於盟軍佔領權的附隨組織。它雖在台灣以「中國共和政府」之名易地重建,卻很難稱為中國政府的連續體。在這意義下,我們還在遵守的「那部憲法」,不過是SCAP首肯後的〈台灣基本法〉罷了,實與中國無關。

這是龐大的戰後處理—無論南沙、西沙、台灣地位,甚至黨產劫收,都要從這裡解起。黨產條例從終戰日起算,是非常正確的。

(作者著有《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台灣》,http://hoonting.blogspot.tw/)

佛洛伊德啟示錄

強迫異議人士、非我族群人士寫自白,或用錄影澄清他們「未受迫害」的手段,中國不是第一人,納粹早在七十八年前就已經強迫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伊德簽署自白,簽了才准你離境!

佛洛伊德是猶太人,一九三八年三月納粹德國併吞奧地利,蓋世太保直接闖進佛洛伊德住家,沒收他的現金與護照,蓋世太保不但留置了他的女兒,還控訴他涉嫌逃漏稅,要補繳鉅額罰金。

還好羅斯福總統等國際名人全力聲援,受難百日後,佛洛伊德獲准偕同家人離境前往英國,條件之一是要他簽署一份文件,聲明:「我未曾受蓋世太保迫害。」大師則是極其智慧地在聲明上又加了一句:「我向世人誠摯推薦蓋世太保。」蓋世太保想靠「自白信」證明他們沒有迫害猶太名人,卻落實了納粹的迫害鐵證。逃離納粹魔掌的十五個月後,大師辭世。

電影《大審判家》描述二戰後的德國檢察總長鮑爾,不惜背負叛國之名,將情報轉給以色列特務機關,把隱居在阿根廷的「猶太人終極解決方案」劊子手艾希曼繩之以法。他坦承當年在威權壓迫下也曾經軟弱,也不得不屈膝,寫自白表態才得以逃離德國。身受壓迫苦,才知正義難。

極權社會的人權迫害究竟有多慘烈,不是當事人,很難想像。戴立忍就算寫了三千字自白,只要他曾經演出的《六弄咖啡館》、《平安島》到《夏天十九歲肖像》同遭池魚之殃,根本就是要斬草除根,斷絕一切後路。殺紅眼的網路小紅粉紅,絕對不會因為你是否道歉而鬆手,你越軟弱他就越囂張,可歎的是世人看笑話的多,落井下石的更多。

(藍祖蔚)

國民黨要選擇自殺?

很早就有人預視到,有志問鼎政治大位者,如果在任內排除萬難做成兩件事,那麼在台灣當總統,或者想在台灣成為執政黨,都會是一個相對容易的局面。這兩件事,一個是展現立法的決心把國民黨黨產給處理掉,一個是拿出魄力將年金改革的方案付諸實現。

二○一六年的今天,民進黨為多數的國會三讀通過了「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行政院也即將據此設立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著手後續工作,因此毫無疑問,這在歷史上已經跨出了重要且關鍵性的第一大步。

富甲全球的國民黨黨產以及盤根錯節的附隨組織,從一九四五年開始孳生至今,台灣的兩大政黨在民主化之後擁有公平的機會去面對與處置,甚至國民黨的空間還更大一些,手段可以較溫和一點,從而學習東德共產黨在國家轉型正義過程留下的典範;但是這麼多年的敬酒不吃,如今被迫要喝罰酒,那麼要殺要剮,主觀意願上再如何坐地頑抗,客觀現實上恐怕也只能悉聽尊便。

不過,即使水到渠成終於取得了法源基礎,被擺在砧板上的黨產,未來是否能符合國人所期待的:如庖丁解牛一般,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快速得到支解?答案仍在於即將成立的「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成員們是否具備充分的實務專業與信念耐心,鍥而不捨、不設終點地去深究、追查與索討到底。因此蔡英文政府對這個獨立機關的組成是譁眾取寵、文宣導向?或是理性務實、目標導向?將決定成敗。

基於這必然是一件漫長且浩大的艱鉅工程,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必須在不同期程設定分級的達成標的,逐步結算階段性戰果,並且定期向大眾報告進度。既對內給予績效壓力,也在外示決心、爭取民意支持。

在最低限度內,自新法公告後,國民黨及其附隨組織所有非黨費、政治獻金、政黨補助、競選經費捐贈、孳息以外的財產,即使已移轉或登記於受託管理人,全都禁止處分,因此中投旗下所有轉投資與黨營事業,今後要繼續大量挹注國民黨的黨務與選舉運作,要就此劃下句點。光這點,對於台灣的政治結構已將產生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影響。

我們不談合理推估或圈內傳聞,僅以監察院公布的官方數據,今年初總統大選,朱立倫這組自行申報的國民黨政黨捐贈是二億多元(蔡英文這組則是六百萬元);而單單列舉中投公司每年上繳給國民黨的股利,按照其財報顯示,馬英九執政首年(二○○八年)高達二十四億九千多萬元,卸任前如二○一四年也有十七億八千多萬元。如此的規模,就算不反推國民黨有多少資產,也應理解每年的這些收入最後都到哪裡去了?

在這樣的資源對比下,國民黨仍然兵敗如山倒,買不回政權江山,但是,卻牢固地建構出常年的政治共犯結構,進而在政治人才的提拔上,形成惡性循環的反淘汰,導致政治素質的提升牛步化;甚至,更深遠地汙穢台灣的政治文化,扭曲人民的政治認識,多少也延緩了公民社會的更為壯大。

這些有形無形的斲傷,國民黨菁英顯然企圖繼續逃避,近來以訴諸釋憲、國會焦土政策,形塑的是「你死我亡」的政黨價值,一個分別控制中國與台灣一世紀的百年大黨,無能洄游大海、救亡圖存,竟不惜選擇怒衝淺岸、集體自殺,實在是猶如自擬輓歌似的荒唐。

國民黨要啟動自戕機制,並不會延緩,只會更加快台灣轉型正義的進程。因為,黨產的返還與追徵,即使在速度上可能因而延宕,但是在政治市場上,國民黨所讓出的佔有率,將激勵新的品牌以更靈活的民意經營策略,尋求消費者轉移認同,從而與執政黨構成比較進步的良性競爭。

從這個角度看,國民黨若執意不勞他手、自掘墳墓,就像是天要下雨,就隨它去吧!

國民黨別恩將仇報

馬維敏

吃喝玩樂、尋求溫暖,當然要找朋友。但真正要脫胎換骨,大決大斷,自己人、朋友,因為既得利益、惰性與情感,會讓當事者瞻前顧後甚或逃避問題。所以,改革最關鍵的推力,通常來自對手,到頭來,敵人反而才是朋友。
國民黨現在就面臨這樣的處境,有朝一日,國民黨終將感激民進黨幫他做了決定,動了手術。

不公不義注定挨打

在追討黨產問題上大張旗鼓步步進逼,民進黨當然不是出於仁心善念,但如果不是民進黨此刻執政且掌握國會多數,國民黨永遠不可能認真處理黨產問題,即使有這樣的念頭,內部的牽制與反彈,也會使他動彈不得或虛應了事。
國民黨應當要清楚,手上目前這些黨產,由於許多來源有問題,就算全數捐出做公益,依舊是不公不義,無人感謝;即使全部充當選舉經費或賄選買票,也買不回政權;這些黨產或許可以養活一些黨工,讓一些人競選時有點經費,卻絕不足以讓國民黨重生。
國民黨無論怎麼辯解黨產有其特殊歷史時空背景,但就像18趴議題一樣,解釋不清,也沒人想聽,而且一定有難以自圓其說的漏洞,在政治戰場上,注定只有挨打。
也因為國民黨過去不曾有自我改革的決心與行動,黨產議題如今已是社會轉型正義指標,黨產出脫變賣愈來愈困難,是看得到卻未必吃得到的櫥窗負面展示品,吃了也會肚子痛得打滾。
如果民進黨夠陰狠,應該想盡辦法讓國民黨繼續保有黨產才是,布下口袋陷阱,引國民黨入甕,一方面大聲疾呼,佯攻要追討黨產,引誘國民黨死命杯葛抵擋,另方面卻協商再協商,故作寬厚,說多做少,既有推動轉型正義之改革形象,又看似寬厚包容,把國民黨困在這議題上醜態畢露,不斷凌遲,國民黨名下的黨產,反成了民進黨用之不竭的黨產。

角色錯亂難再翻身

態勢很清楚,黨產是個巨大沉重的包袱,問題一日不解,民進黨就始終像是個正義聲索者,不斷攻擊,而國民黨分明已下野,卻因黨產像個抗拒改革的腐朽貴族,角色錯亂,無法扮演反對黨,當然就不會有機會翻身再執政。民進黨在黨產問題上揮刀愈快,國民黨重生的可能就大些、早些。這當然是場鬥爭,但也是一次手術。國民黨現在喊痛,將來卻會在心中向民進黨說謝謝。

《蘋果日報》主筆

若無藝術,這世界無法承受現實的殘酷。 Without art, the crudeness of reality would make the world unbearable.

若無藝術,這世界無法承受現實的殘酷。 Without art, the crudeness of reality would make the world unbearable.
英國劇作家 蕭伯納 George Bernard Shaw

箴21:13塞耳不聽窮人哀求的、他將來呼籲也不蒙應允。

箴21:13塞耳不聽窮人哀求的、他將來呼籲也不蒙應允。

7/27/2016

蕭條的書展 凋零的書店

BBC

香港觀察:蕭條的書展 凋零的書店
鄒頌華


香港書展的確是一片書海,也有一片人海。

日本的友人傳來一幀當地書店拍攝的照片,是角川書店重新出版的日本文學經典系列,用上如布料般的圖案作為封面,格調簡約高雅,美不勝收,書籍設計和在書店陳列的排場,甚能引起閱讀的慾望。

收到這幀照片時,筆者正身在香港書展的現場,舉目四望,確是一片書海,也有一片人海,就是閱讀的氣氛不什強烈,倒是較像一個大家來撿便利貨的速銷展覽,有點叫人倒胃。 今天閉幕的香港書展,已辦了27屆,被批評為「菜市場」或「散貨場」也不是今天的事,但今年趁書展來檢視一下香港的出版、閱讀和文化生態,別具意義。


誰是書展的主角?

書展為期七天,以往確是有「菜市場」式的熱鬧和人潮,但今年幾乎所有書商也叫苦連天,連全港最大的聯合出版集團也指人均銷售額跌了兩成。於是,各書商在最後兩天推出各類半賣半送的方式,務求盡快散貨。然而,回顧至少過去十年的書展,到底有哪一屆,書是書展的真正主角?

約在2005年開始,書展出現一群明星發報新書,吸引大批粉絲到場。而明星作者的新書,大部份是圖多字少的圖冊或所謂散文集,當時甚至有些明星書錯字百出,明顯是粗製濫造之作。但因有明星效應,又在場簽名,其他優質讀物反而在書展中淪為配角。

至2008年開始,又有一群俗稱「𡃁模」的少女模特兒在書展發報性感寫真集,並售賣攬枕、玩具等引人遐想的產品,又成了報章的頭條。由於「𡃁模」現身 書展時引起一片混亂,也有喧賓奪主之嫌,主辦單位貿易發展局遂於2010年禁止她們到會展宣傳,至2014年因有「𡃁模」的新書籤會牽及以色情作宣傳, 貿發局取消其簽名會才令「𡃁模」終於消失於書展。

I

新披露的有關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內容亦有在書展上展出

被明星、模特兒搶盡風頭的書展,難怪有不少人說「真正看書的人不會去書展;不看書的人才去書展」。
書展與書店

一個成功的書展,理論上應該可以緊扣甚至是回應社會的脈搏,從而啟發大家求知求真的意欲。雖然近年貿發局每每趁香港書展推出「文化七月」,與文化藝術相關的活動有過百項,論數量確是十分可觀。但當你仔細去看看每個活動內容時,很快就會看到有點不妥。

香港沒有很多機會可令一本書、一間書店甚至是一間出版社走進廣大市民的目光中,甚至成為國際新聞。而去年末發生的銅鑼灣書店事件,可說是香港出版界的「奇 聞」,令大家以至全世界真切關注到人身自由、出版自由甚至是商業貿易自由(畢竟出版和營運書店也是一門生意,雖然好難賺錢)的可貴和脆弱,我們視作當然的 自由,可以毀於一旦。

被失蹤多月的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上月才「重返人間」,現身說法指出事件的嚴重性。而整個「文化七月」,卻沒有任何一個活動討論此事,參與書展的各大型書 商亦沒有為這宗關乎出版界的嚴重事件出聲。當然,書展主辦當局是官方的貿易發展局是法定機構,口徑要與官方統一,「銅鑼灣書店」數個字當然不能出現在會場 內任何出版物或角落。

而在每年書展中佔據最有利位置的香港出版界龍頭聯合出版集團,亦有強烈的中資背景,其出版的書籍、所舉辦的活動,本身也不可能有任何 政治不正確的取向。

今年書展,連以往來港的中國自由行人士鍾情的政治書類也幾乎絕跡。香港的政治評論員桑普於書展期間發報新書《狼吞虎咽:習近平與梁振英專政之始》,據報也因書名有「習近平」字眼而被中國有關方面警告不能上市。

雖然桑普的書仍「有幸」通關,可在香港書展露面並在上市第一天售清,但在各大出版商自我審查、發行商又不肯發行非暢銷書、非主流書刊如人文學科類的書籍的 情況下,書展幾乎只是充斥著流行雜誌、旅遊指南、明星書刊、學生補充練習等出版物。書展書種的單一乏味,大概也反應了一個城市的品味。

銅鑼灣書店為了生存,出版真假難辨的政治揭秘書籍,可說是身不由己,本以為可靠此道起死回身,卻招來橫禍。眼看一間又一間獨立書店倒閉,彷彿香港人就只會在一年一度的書展才會悄悄翻翻書,趁趁墟。今年夏天雖炎熱,但對愛書人來說,是真正的出版界的寒冬。

蘋果中國市場銷售銳減 面臨本土對手激烈競爭

華爾街日報


 2015年1月,工人正在為蘋果在杭州的專賣店開業做準備。

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在中國並不順利,而且隨著中資智能手機生產商推出更優良的產品來吸引消費者購買國產手機,蘋果的處境可能只會變得更糟。

截至6月份的第三財季,蘋果在包括中國內地、香港和台灣在內的大中華地區銷售額下降33%至88億美元,上年同期則實現112%的增幅。這在蘋果所有地區業務中降幅最大,拖累全球收入下降14.6%,為連續第二個季度下滑。

蘋果首席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剔除匯率影響之後,第三財季中國內地銷售額僅下降2%。庫克稱,長期來看,他十分看好蘋果在中國的發展。

然而,蘋果在中國面臨的挑戰日益增多,而在華業務收入佔蘋果總收入的五分之一。包括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小米公司(Xiaomi)和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OPPO)在內的中國本土競爭對手正逐漸從廉價手機市場轉向高端市場。為奪回失去的份額,市場領導者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已開始在中國推行手機降價出售的策略。

最近幾個月,中國智能手機生產商競相在新一代iPhone上市之前先發製人,希望利用諸如雙鏡頭相機和亮度更高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屏等特色功能來擊敗蘋果。

Canalys分析師彭路平(Nicole Peng)認為本季度對蘋果來說仍是一大挑戰,中國本土廠商在本季度極其強勢。

蘋果財報會議後僅數小時,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的一場發佈會充分說明了這點。中國估值最高的初創企業之一小米計劃週三發佈具有多項高級功能的新手機,其中包括雙鏡頭相機和OLED屏。熟悉iPhone開發計劃的人士表示,這些都是蘋果正在開發準備用於新iPhone但尚未上市的功能。

小米甚至還不是蘋果在中國遭遇的最大威脅。相較華為和歐珀,小米今年在中國的銷量黯然失色,華為和歐珀最近幾個月都推出了旨在衝擊iPhone的時尚高端智能手機。華為P9具備雙鏡頭相機及相比iPhone 6s更纖薄的外觀,歐珀R9則號稱電池充電速度為市面最快。這兩款手機均以金色和玫瑰金奢華顏色亮相。

華為週二稱,截至6月的六個月智能手機發貨量達6,060萬部,同比增長25%。蘋果稱,第三財季iPhone銷量為4,040萬部,同比下降15%。

根據Canalys的信息,蘋果第二季度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從第一季度的12%滑落至9%,排在華為、歐珀、Vivo和小米之後,居第五位。該研究機構稱,價格較低的iPhone SE對於提振蘋果在華銷售幾乎沒有幫助,因為中國國內有足夠多替代品可供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選擇,而更為注重品牌的消費者可能會等待蘋果的下一代旗艦產品。
蘋果在中國還面臨地緣政治和監管方面的挑戰。中國社交媒體本月流傳的報道稱,在中國輸掉南中國海(South China Sea, 中國稱南海)領土裁決後,一些消費者在反美抗議行動中砸毀iPhone手機。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上週敦促民眾保持冷靜,稱砸爛iPhone並不是表達愛國情感的正確方式。

分析人士稱,此類行動對蘋果公司銷售的影響可能有限。但這些行動確實發生在蘋果面臨其他政治挑戰之際,如中國政府近期加強了監管,導致蘋果關閉了中國的電子書和電影服務。

中國對網絡安全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也對iPhone等外國設備的銷售構成制約,尤其是在政府部門中的銷售。金立(Gionee)等中國品牌將此視為贏得注重安全的國內買家的機會。金立週二發佈了一款智能手機,該手機搭載使用國內芯片企業加密技術和設計的芯片。

國際數據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簡稱IDC)中國董事總經理霍錦潔(Kitty Fok)稱,蘋果公司近期在華銷售下滑一定程度上是由於消費者在等待下一代iPhone,真正的考驗將是新款iPhone發佈後蘋果公司在華銷售能否恢復同比增長,預計新款iPhone將於9月份發佈。

Eva Dou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已敦促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通過擴大央行寬鬆政策來配合政府的行動

華爾街日報

據日本共同社(Kyodo News)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週三表示,擬推出的經濟刺激方案的總規模將超過28萬億日圓。

據共同社報道,安倍晉三還表示,日本內閣將在8月2日召開會議就該方案作出決定。

報道稱,日本政府計劃針對截至2017年3月的當前財年頒布第二份補充預算案,為上述刺激方案提供部分資金。共同社援引安倍晉三在日本南部城市福岡的講話稱,日本政府力爭在可能于9月中旬召開的國會特別會議上通過上述補充預算案。

為重振陷入困境的安倍經濟學增長計劃,日本政府正在努力敲定這項支出方案,這將是安倍晉三擔任首相逾三年半以來規模最大的刺激方案之一。

與此同時,日本央行也面臨採取更多行動的壓力。安倍晉三的顧問已敦促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通過擴大央行寬鬆政策來配合政府的行動。

Megumi Fujikawa

民主黨正式提名希拉蕊為總統候選人

紐約時報
美國大選ALAN RAPPEPORT, YAMICHE ALCINDOR, JONATHAN MARTIN



民主黨大會:希拉蕊正式獲提名

希拉蕊獲得歷史性提名;比爾·柯林頓發表演講;伯尼·桑德斯重申對希拉蕊的支持;米歇爾·歐巴馬一襲藍裙引人注目……時報為你帶來民主黨大會的最新圖片。


費城——民主黨人週二正式提名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為總統候選人,希望把在民主黨全國大會上引發了抗議與爭執的殘餘憤怒情緒拋諸腦後,團結在首位代表美國主要政黨的女性候選人身後。

代表們在會場舉行了唱名表決,使得柯林頓正式成為該黨的領袖。在投票過程中,能看到曾在與柯林頓的對陣中爭取到數百萬選民的參議員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和坐在身旁的妻子簡(Jane)眼裡噙着淚水。

南達科他州的代表投出自己的選票,使柯林頓跨越獲得提名所需的人數門檻。此時,人群爆發出了歡呼聲。

投票以頗具象徵性的誇張形式結束,來自桑德斯家鄉佛蒙特州的代表團以口頭表決的形式,讓柯林頓的提名獲得了黨內一致同意。

佛蒙特州代表團宣布了自己的表決結果後,桑德斯站了起來,拿起話筒,周圍響起了長時間的熱烈掌聲。過了片刻,他說:「我提議將所有選票,代表們投出的所有選票,列入正式記錄,我提議選擇希拉蕊·柯林頓作為民主黨的美國總統提名人選。」

儘管表現出了團結,但週二當天仍有跡象表明,大會頭兩天出現的那種不和諧音可能會持續下去。

支持桑德斯的一些州的部分代表計劃在唱名表決結束後退場。

週二上午,桑德斯再次遭遇噓聲。躁動不安的支持者繼續抗議他的舉動:桑德斯努力勸說他們,把票投給柯林頓是打敗共和黨提名人唐納德·J·川普(Donald J. Trump)的最好辦法。

結束了在多場早餐會之間的趕場後,桑德斯受到了加利福尼亞州代表團部分成員一陣大聲的起鬨。聽眾一開始就做出了強烈的反應,他們中的很多人向桑德斯比出了拇指朝下的手勢。但桑德斯很快便讓人群安靜了下來,並對他們的反應提出了指責。

「喝倒彩容易,」他說,「但看着孩子的臉龐,想像他們可能會生活在唐納德·川普當總統的時代就難多了。」

他發表完簡短的講話後,大部分聽眾似乎沉默了。桑德斯堅持認為,支持民主黨今年的提名組合并不代表放棄了他競選的目標。

「政治革命的含義是我們繼續前進,」他說。「我們有大局思維,不拘泥於小節。我們有勇氣對抗巨富階層。」

在他與加利福尼亞州的代表共進早餐期間,當該州的民主黨眾議員哈維爾·貝塞拉(Xavier Becerra)上台時,桑德斯的20幾名激進支持者開始高喊口號。幾名抗議者舉着牌子沖向講台,試圖遮擋攝像頭。

口號聲持續不斷,與此同時,柯林頓的一些支持者也高喊「希拉蕊!希拉蕊!」,試圖蓋過桑德斯支持者的聲音。當一名支持桑德斯的積極分子開始尖叫,宣稱自己被一名支持柯林頓的女子踢到時,口角一觸即發。

事後被問起時,桑德斯的幾名支持者說他們並不知道當時在台上講話的是誰。一名女子稱,她生氣的是儘管貝塞拉的選區把票投給了桑德斯,他自己卻支持柯林頓。貝賽拉的選區包括洛杉磯下城和拉美裔占很大比例的東洛杉磯大片地區。

即便在桑德斯離開加利福尼亞州代表團在萬豪舉行的聚會後,大廳裡的一群人仍反覆喊着「伯尼!伯尼!」,打斷發言人的講話。還有一人揮舞着一個牌子,要求終止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週二早些時候,桑德斯向來自威斯康星、蒙大拿和阿拉斯加的代表發表了講話。當他試圖陳述支持柯林頓的理由時,聽眾報以沉默,現場氣氛緊張。他開門見山地稱川普是「我一生中見過的最差勁、準備最不充分的總統候選人」,然後開始宣傳自己的觀點。

「我們顯然必須選希拉蕊·柯林頓,」桑德斯說。屋裡的很多人只是靜靜地坐着。

他很快又說了另一席話,稱他的支持者必須「繼續專註於我們的議題,敦促各級政府代表工薪階層」。這番話激起了人群的興趣。

儘管仍存在抗拒,但桑德斯對他的支持者最終會轉變態度持樂觀態度,同時也理解他們的失望之情。

「民主有時候會有一點糟糕,特別是對盡心竭力的年輕人來說,」桑德斯在《彭博政治》(Bloomberg Politics)贊助的一次早餐活動上說。「之前,他們致力於反對希拉蕊·柯林頓,現在我們卻說,我們希望你們一起支持希拉蕊·柯林頓。」

他請求熱情支持自己的人「尊重程序」,但被問及有什麼話要對即將參加週二唱名表決的支持者說時,他毫不猶豫。

「投給我!」他說,並自豪地談起他預計會得到的代表總數。

接着,他用更平靜的聲音說,希望自己的支持者參加完大會回到家鄉時,能支持柯林頓和民主黨的競選組合。

週二,在民主黨全國大會的會場,副總統約小瑟夫·R·拜登(Joseph R. Biden Jr.)在排練時表示,支持桑德斯的代表已經對民主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根據安排,拜登將於週三晚間面向全體代表發表講話。

「伯尼對民主黨做出的變革,超過民主黨對他做出的改變,」他說。「支持桑德斯的代表很努力。在轉變民主黨的態度上,他們在很長時間裡都無人可以匹敵。」

在大會的第二個晚上,前總統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前國務卿瑪德琳·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Albright)和女演員莉娜·杜哈姆(Lena Dunham)的演講是重頭戲。

在茫茫大海中浮潛的國民黨,黨產就是繫在它腰上的大石頭,當民進黨準備把繫著石頭的繩索切斷時,國民黨怎麼還打算伸手去抱住它?「國民黨與過去做切割」的手法就不應該繼續沿用過去藍綠鬥爭的老套,否則,又如何拿出「新的面貌、新的思維、新的風格」來面對「新的將來」與社會大眾呢?國民黨「扯破臉」、「見笑轉生氣」的抗爭,不但是愚不可及的失策,更已經完全失焦,終將得不償失。國民黨的墮落,還沒有到底。

國民黨立院黨團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之後,昨(26)日上午關閉中央政府附屬單位預算案的朝野協商大門,下午在立法院臨時會提出針對今年度國營事業及非營業基金預算高達1472個提案,連同朝野其他黨團提案,合計多達2419個案子待處理。

依照國民黨團的提議,每一個提案都採取點名表決、提議重付表決、本案表決、本案重付表決,共表決4次的話,以最保守「一案10分鐘」的處理時間估計,光處理國民黨團的1472案,每案表決就超過245個小時,24小時不眠不休,僅這部分就超過10天。問題是立法院臨時會只開到29日,三天根本處理不完。國民黨團撕破臉,民進黨也打算「吃沁飯等你」,展現奉陪到底的決心。立法院長蘇嘉全已經裁示24小時不中斷開會表決,直至29日晚上12時為止。國民黨運用議事規則延宕議程進度的作法,將成為全國人民進一步檢視國民黨的最佳案例。

本來國民黨在一月失去政權之後,有四個月的時間好好省思未來四年何去何從,徹底檢討2014和2016兩次選舉落敗導致失去政權的原因,面對民間社會勃興的潮流趨勢,痛定思痛,儘速擺脫押注權貴階級而漠視庶民的刻板印象,真正融入台灣社會庶民生活,對於過去因黨國一體所帶來的特權利益,毅然決然予以割捨,忍受轉型的陣痛,才能真正告別舊時代,迎向新世紀,並把握過去長期執政的優勢,熟悉政府各部門的運作,為國家貢獻政治智慧,以展現在野黨監督施政的大格局,這才是國民黨應該做的正事。

沒有想到,國民黨在520之前所做的不是痛定思痛,仍陷在內部權鬥之中,沒有重新整隊,國民黨面對讓它失去政權的重大政治議題--「黨產問題」,也沒有面對錯誤的勇氣、斷然解決的決心,沒有選民直接壓力的黨主席洪秀柱在黨內會議要求黨籍委員「鳴鼓攻之、抵抗到底」,輸掉表決之後,又決定提出釋憲案,準備打行政訴訟,不想這麼做只是讓黨產議題愈攪愈臭而已,黨產釋憲程序或行政訴訟打多久,黨產陰影就纏身多久,跟國民黨副秘書長詹啟賢說的「要擺脫這個包袱」的目的是背道而馳的。國民黨如果可以把黨產來源交代明白,就不會引起國人普遍的憤怒,進而響應民進黨的號召,「全民追黨產」;國民黨若可以把這個議題講清楚,就不會被民進黨一路追打,成為民進黨的選舉提款機,最後要棄甲曳兵,放棄負嵎頑抗,高舉雙手投降。

但是國民黨經此一役,行情到底了嗎?恐怕未必,他們可能覺得選票外流還不夠多,還在打算杯葛立法院議事,一口氣提了1472項提案準備癱瘓議事;國民黨大概忘了吧,藍綠惡鬥是國人最痛惡的其中一項,民進黨當年以議事技巧抵制兩岸服貿相關議題,其中有馬政府過度傾中損及台灣國家安全的問題,甚至引起太陽花學運,進而在2014和2016大勝國民黨,顯示這是對社會心理的正向呼應。但是國民黨團現在東施效顰,也想搞議事抗爭,卻根本不是同一件事,忘了立法院臨時會要處理的公營事業預算是在馬英九政府任內所編,國民黨政府自己提的預算國民黨團自己刪,豈止是兒戲而已!這種議事杯葛的盲動,最壞的結果是讓公營事業沒有合法預算可用,導致政府機器陷入空轉,根本就是對國家資源的無謂消耗,納稅人不會同意,也不會輕易原諒國民黨的自私、愚蠢與魯莽。

民進黨清算國民黨黨產,其實是在幫助不敢刮骨療傷的國民黨,現在國民黨黨產這顆政治腫瘤若是因為這一個外科大手術清理掉了,不正是給國民黨一個脫胎換骨的機會?從此國民黨就和不公不義的黨產切割了,不再是它的政治負債。但國民黨不此之圖,異想天開,搞起議事鬥爭,接下來就不是清算國民黨黨產,而是清算國民黨的存在價值了。

其實,以台灣人的敦厚,國民黨雖然敗了,台灣社會還是會給國民黨機會的。何況對民進黨來說,國民黨並不是一個體質虛弱的對手,它百年政黨的根柢,基於意識形態的關係,與中國共產黨在歷史面和現實面互動都比較密切,使得兩岸議題仍舊還是國民黨的強項;至於經濟議題,雖然國民黨一直給人偏袒資方的階級立場,但也一直都是國民黨具備主場優勢的攻擊武器;現在地球暖化嚴重,台灣進入夏季用電高峰,能源議題也是國民黨可以一戰的題材;選舉方面,組織和地方派系的掌握程度雖然已經不復過去牢靠,但輸贏互見,也不見會輸給民進黨多少,尤其前幾天剛補選完畢的彰化縣田尾鄉長仍由國民黨當選,民進黨選將只一位,卻輸給六人出來競爭的國民黨,就是對民進黨的警訊。因此,當國民黨不知把握機會,徹底反省,好好轉型時,損失的不只是國民黨所失去的執政地位和數百億黨產,也是台灣社會所需要的忠誠反對黨。

國民黨副主席詹啟賢既然知道黨產問題已是國民黨的包袱,不處理好,國民黨會永遠陷在泥沼裡,那麼,「國民黨與過去做切割」的手法就不應該繼續沿用過去藍綠鬥爭的老套,否則,又如何拿出「新的面貌、新的思維、新的風格」來面對「新的將來」與社會大眾呢?

在茫茫大海中浮潛的國民黨,黨產就是繫在它腰上的大石頭,當民進黨準備把繫著石頭的繩索切斷時,國民黨怎麼還打算伸手去抱住它?

今天起這三天立法院的朝野表決大戰,會讓全國人民看得更清楚:國民黨的拖延戰術完全沒有足夠的理由以說服社會--為什麼國民黨必須出此下策?國民黨「扯破臉」、「見笑轉生氣」的抗爭,不但是愚不可及的失策,更已經完全失焦,終將得不償失。國民黨的墮落,還沒有到底。

基於政治目的,獎勵陸客團來台旅遊,用人潮填充「政治數據」業績的不當作為,的確讓陸客受傷,並給觀光當地帶來環境災難,進一步激化中台民眾彼此惡感,深化政治制度性對立。一些來台自助旅遊的陸客,一定程度上則有助於中台民眾,對於彼此的制度差異,有更深一層理解。

學者:戳破了!「陸客洪流」對台讓利假相
許銘洲


歡迎台灣,沒有陸客。圖片:馬的報報(My Angel News)facebook

2008年中台2國大幅開放觀光,正式開啟了前總統馬英九「親中」政策的新紀元。從早期每年數10萬陸客來台,到了2015年年底,締創史上新高的一年達340萬陸客。持續成長的陸客潮,受到雙方馬習政權,同表吹捧;場面為之歡聲雷動,並譽之為中台「和解」、「和睦」,新時代的降臨。

馬政權透過傳媒,以及馬英九本人大肆將陸客來台,宣揚為其任內重要政績,以致在地觀光產業雨後春筍般,蜂湧竄起,全力搶攻陸客觀光大餅;如今陸客洪流的風華不再,部份業者當年投資,形同付諸流水,難道馬先生不該為其「泡沫式」的陸客錯誤政策,成為眾矢之的?

台灣中研院文化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伊恩·羅文(Ian Rowen),7月25日於《中國政策研究所分析》(China Policy Institute:Analysis)網站,發表一篇專文,名為「中台和解式觀光的告終」(The end of China-Taiwan rapprochement tourism),內容指出,陸客洪流湧入台灣,從一開始就被定位為「中台和解」,實為欺騙的錯謬解讀;事實上,它是種虛擬和睦的「姿態政治學」(gestural politics),目的為了獎賞,當年馬英九政權的「親中政策」,並增強中台經濟臍帶關係的深化依賴。

2012年11月即有相關報導指出,陸客來台的商機利益,多數由中國港資的同業聯盟 (cartels)一手包辦,其獲利多數流向境外,並沒有帶給台灣多大好處;其安全漏洞也始終存在著(如7月19日的火燒車事件,造成24名陸客身亡);其在觀光景點所造成的環境衝擊,也每每飽受在地人士抨擊。

「陸客洪流」馬習糟糕的政治牌

相當可笑的是,一片歡雷動的陸客浪潮,竟讓台灣以及美國研究學者,做出如下(過度樂觀)的臆想論斷:「在觀光交流脈絡底下的(中台)合作、政治互動,有助於修補彼此的負面關係;兩岸草根民眾的直接相逢,也將避免兩岸未來的可能衝突。」另一方面,我們這位喜歡交際的馬前總統,當然不會讓這個天賜的發言權良機,白白溜走;他在2015年5月間,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專訪時指出:過去7年來兩岸的觀光交流成就,遠遠超出我們原本計畫與想像規模。

對於「陸客洪流」鑼鼓喧天吹捧,其歡慶氣息,直到2014年318「太陽花學運」,以及同年11月間的縣市長5合1選舉,國民黨慘遭潰敗。學界才大夢初醒,出現180度轉彎論述,並指出其中的可能問題:中台(對立)政權達到史上「高度和解」,雙方卻欠缺對觀光人潮,進行限制。言下之意隱含,陸客人潮洶湧,引發台灣社會民怨反感。

相應於2015年的陸客洪流,中共當局在2016年5月、6月,各削減3成來台的陸客團;不過,其它「個別」來台旅遊人數卻相應提昇10%(5月)、20%(6月)。北京大幅縮減陸客來台的團體簽證,一則,擺明是衝著新當選的蔡英文政權。另一方面,中共卻沒有拒絕,大陸人士用個人名義來台旅遊。換言之,中共雖不鼓勵陸客來台,卻還不到嚴格禁止地步。

陸客團來台人數縮減,確實傷害到台灣導遊人員、司機,以及隨著陸客團爆增,雨後春筍般新增設的旅館業者;其衝擊效應也將波及部份非依賴觀光的業者。不過,台灣反陸客的運動人士 如《馬的報報》臉書,則發出嘲諷賀辭:「歡迎台灣,沒有陸客」(Welcome to Taiwan, without Chinese!)

任職台灣中研院的文化人類學學者羅文,於專文結語處指出,基於6年來他個人對於「陸客現象」的研究發現,過往基於政治目的,獎勵陸客團來台旅遊,用人潮填充「政治數據」業績的不當作為,的確讓陸客受傷,並給觀光當地帶來環境災難,進一步激化中台民眾彼此惡感,深化政治制度性對立。例如,台灣人可能會說(也的確如此),陸客團用低劣品質的削價競爭,提供廉價食宿服務,以及耗費多時的巴士購物行程,終於釀成26人死亡的719國道火燒車慘劇。然而,學者羅文也表示,一些來台自助旅遊的陸客,(一定程度上)有助於中台民眾,對於彼此的制度差異,有更深一層理解。

台灣的母國?美國願意把AIT改成駐台大使館,那麼,從那時開始,美國就可以放下責任,卸下主要佔領母國的角色。

田台仁

小英總統被華盛頓郵報問及:沒有被國際社會承認,您是否覺得不公平?

總統:這確實是不太公平。

這就需要追究何以台灣(中華民國)不被國際承認是邦國?而台灣目前又被承認是啥?

要說獨立,或說自治,都要有個「直屬母國」存在,才能使「獨立」 或「自治」有完整論述。若欠缺一個「直屬母國」,則不管 「自治」或「獨立」,都說不通。

那台灣欠一個母國嗎?是的!怎說?不是沒有,只因為「當然養母」不願意負責任之故!從美國在舊金山和平條約的角色,就可以知道,美國是一個不願承擔責任的母國。不然,何以美國需要設立一個國內法叫「台灣關係法」?

「台灣關係法」是目前唯一可以把台灣與世界正式聯繫的一條細小肚臍線,且界定台灣係由一個既不國又非邦的「台灣統治當局」(TGA,Taiwan Governing Authority)管轄。從這角度切入,可以非常清楚知道:根據一九四五年盟軍佔領所沿用下來的軌跡,美國應該是台灣的「立即母國」。然而,因為國際政治的算計,美國不願意承認這個法定角色的義務,也就以台灣領土地位未定論來長期(七十年了)採模糊立場。

然而,關鍵是:既然美國作為主要佔領國長期斷定台灣領土地位未定,換句話說,在台灣領土地位決定之前,美國也必須一直扮演主要佔領國的角色,而容許台灣產生民選政府自治。這點美國不承認也不否認。這也是美國法院之所以判定目前台灣不是邦國之故。而其最大原因,就是這權限是屬於白宮內那位美國總統的行政權 (Plenary Power),不是法律問題。換句話說,白宮主人有一百%決定台灣領土地位的權力。而在台灣領土地位決定落實之前,台灣就是受「台灣關係法」保護下的 「自治領」,並不是歸類 「自治」的錯誤。

美國願意把AIT改成駐台大使館,那麼,從那時開始,美國就可以放下責任,卸下主要佔領母國的角色。

(作者為經濟學人)

台灣話說:「無是苦,有是惱」。國民黨該好好把黨產的問題做個清算,做個交代,若再負隅頑抗下去,必將被台灣社會徹底淘汰。

立法院臨時會終於三讀通過不當黨產立法,儘管國民黨主事者惱羞成怒痛罵這是無恥違憲,但透過國會的立法幫國民黨治病,終於有了個開端,也給國民黨一個「回春之機」,若能協助政府將黨產病毒清理完畢,國民黨或有還魂機會,回到政黨政治競爭的軌道上。

國民黨的黨產有其歷史背景,在中國「打輸跑贏」逃難到台灣的蔣政權,當年「朕即天下」,大腸包小腸的把多項日產移作中國國民黨的財產,嘴巴說的是建設復興基地,實際上是用來鞏固蔣家政權。迄今,還有許多吸國民黨奶嘴長大的徒子徒孫,仍然陷落在兩蔣統治的情境和遺緒當中,並霸占輿論的重要平台,為不義黨產辯護。

民主政治和商場一樣,講究公平競爭,如果不能腳踏實地戮力以赴的經營,再大的王朝都可能覆滅,再大的公司都可能破產。國民黨壟斷了台灣政治資源五十年,黨產這個毒瘤持續擴散侵襲各個器官,早已百病纏身,若是司法追訴可以無條件回溯,國民黨許多元老高官,恐怕都得身繫囹圄,「高風亮節,政壇碩彥」的牌匾和褒揚令狀,都得陪他們一起到監所裡曬太陽。

黨產向來是國民黨選舉最大的挹注,也是「傳統銀彈戰術」的靠山。但黨產並非無往不利,用金錢包裝民意、迫害司法、集權施政,早已惹怒多數台灣人民;公元二千年,國民黨花了一百多億投入總統大選,連戰的得票敬陪末座,第一次政黨輪替的鐵證,告訴國民黨,黨產變成「政治提款機」。馬英九用黨產歸零騙票,但二○一六選民用懸殊對比的選票,驅逐國民黨。

台灣話說:「無是苦,有是惱」。國民黨該好好把黨產的問題做個清算,做個交代,若再負隅頑抗下去,必將被台灣社會徹底淘汰。

〈陳杉榮〉

完全執政更應堅定依循民意。難道,520以來,兩岸真的是北京出考題,蔡英文寫答案卷?檢驗完全執政的成敗標準,乃是蔡英文口中的民意,也就是台灣2350萬人的實質感受。

台北市一百多位里長前往中國交流,落地後由上海台辦招待,其中竟有里長舉起「中國統一是責任」字報。里長聯誼會總會長表示,這是「個人脫序行為」,不代表聯誼會立場。與此同時,南海仲裁出爐之後,有政治人物借題發揮「保島不保國」,且有民間團體自組船隊前進太平島。但其中一艘漁船,竟然載有中國媒體的記者,而國內媒體竟無人隨行。包括加強統戰三中一青,北京對台灣的統戰攻勢,正採「地方包圍中央」,積極籠絡基層勢力,企圖割裂新政府的執政版圖。

在執行新版的「地方包圍中央」之際,北京持續對小英政府施壓,誘導她的維持現狀、九二論述,繼續往九二共識、同屬一中挪移。日前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蔡英文認為中國要求台灣限期接受九二共識是違反民意作法,可能性不大。此一談話,立刻遭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借學者之口批評:這是蔡首度正式拒絕九二共識。只不過如此,總統府卻動用發言人出面澄清:蔡英文是針對華郵提問中提到「中國有設定期限」所做出的回應。

環球時報吭一聲,總統府發言人解釋一番。難道,五二○以來,兩岸真的是北京出考題,蔡英文寫答案卷?環球時報,寧左勿右,鼓譟民族主義不遺餘力,南海仲裁前後,這家官媒喊衝喊打,刺激了各地民眾包圍肯德基,高喊拒吃美國食物。這家官媒還稱:這些抵制只是呼口號、拉布條,「說是行為藝術也不過分」。但隨著其他官媒陸續批評這種「愛國行動」,環球時報總編輯卻公開跟進吃肯德基,批評抵制者為「愛國賊」。此事透露,中國內部矛盾仍多,自顧且不暇。

如此官媒,可以當作北京政治風向球嗎?以總統府的高度,環球時報吭一聲,便對九二共識解釋半天,不是讓對手看破手腳?薄瑞光都代表美國政府說了:辜汪兩人都沒對他講過「九二共識」。參眾兩院都正式決議了,書面重申對台六項保證,小英政府還怕九二共識陰魂不散?亞太戰略情勢丕變,小英政府還無法判斷台灣利益何去何從?絕大多數人要求維持獨立現狀,這就是蔡英文回答華郵專訪所言之民意,假使堅定依循民意,完全執政需要如此投機嗎?

南海仲裁出爐,不論島礁定位,皆無損我國領土,卻任由立委、漁民登島,徒然予人響應北京「兩岸共同維護祖產」之誤解;至於被仲裁貶抑為中國台灣當局,則缺乏鏗鏘有力的反駁,彷彿唯恐得罪北京。而所謂的一例一休,沒有積極溝通勞資雙方,完全執政搞得勞資皆怨,且連黨籍召委也演出失蹤記。重大政策,舉棋不定,辜負完全執政之人民付託,不論如何,不會加分。還好,立法院臨時會三讀通過不當黨產處理條例,穩住人民對改革的信心。

最近,一度高人氣的柯文哲,陷入滿意度的死亡交叉,堪為借鑑。從上任的重要人事到重大市政,柯P未能傾聽民意之後當機立斷;所謂的五大案,雷聲大雨點小,大巨蛋且陷入進退兩難;局處幕僚,往往所用非人,政策反覆,爭議不斷。一年半下來,與小民爭利有之,卻不見有感政績;憲兵搜索民眾住家,招致白色恐怖之批評,他卻稱打趴軍隊對台灣沒好處,甚至二二八當天一日雙塔。缺乏信念定力,加上沒有好政績,核心要員更迭如走馬燈,民調逆轉乃成定局。

國民黨抗拒改革,只剩歹戲拖棚。但民進黨完全執政,主要對手本來就不是國民黨。小英政府更應深切體察,國民黨完全執政輪替為民進黨完全執政,乃是頭家寄望新政府扭轉「重兩岸輕台灣」之失,今後切勿在九二共識搞曖昧,更不可因奢望北京「讓利」,不知不覺走上馬規蔡隨的總路線。檢驗完全執政的成敗標準,乃是蔡英文口中的民意,也就是台灣二三五○萬人的實質感受。只要施政改革令人有感,民意支持度扶搖直上,不僅不怕國民黨扯後腿,更不怕北京統戰分化持續施壓。柯P走下坡,民進黨人應引以為鑑而非見獵心喜,否則一副好牌打到輸輸去,完全執政又成笑話。

文化反思

打開日本的報紙,朝日、每日、讀賣、產經等新聞,從頭版、二版到三版、四版的下半頁全十批,一定是出版廣告。這是日本新聞界共同為文化國家顯示的經營方針和社會責任,也象徵出版界的文化力。

從明治維新奠定的文化意識,落實在日本社會。反觀台灣,圖書出版、特別是文學,已經低迷到連廣告也做不起的困境。新聞報導更少有出版相關的人、事、物。充塞的是影視新聞,不是評論而是羶色腥,常常是狗皮倒灶的花邊,滿足的是偷窺欲。

不只日本,歐美國家也一樣。訪問調查青少年知曉、敬重的人物,文化政經界卓越之士都會在列。但台灣的認識經驗許多流於影視界。許多青少年,你問他(她)知道誰?景仰誰?常見的答案是「影歌星」。拜金的假象!

台灣的國家文化機制,對電影的補助,以輔導金的名義動輒幾百萬、幾千萬。所謂的「文創」產業也是文化部門替產業經濟部門的設想。國家投注資金偏頗應用,常被詬病,黨國時代更是嚴重。「文創」之新詞,以流行的「小確幸」迴避了「文化產業」的課題。許多生意冠上「文創」,形容詞過剩現象呼應了政策走向。

戒嚴長期化後遺症,大眾消費社會現象影響︰輕薄短小、重娛樂輕教養的流行文化,在市場迷思中蔚為主流。媒體隨波而逐,失去了在中智中產階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起日本,許多報紙發行近千萬份,台灣不足百萬份。依人口比例的相對不足,必須有問題意識去面對。不能視為當然!

日本在一九七○年代初期就有文化評論家的「一億人口白痴論」,批評了電視對日本人的負面影響。相對於日本,當下台灣的電視節目,問題更為嚴重,卻習以為常。吃吃吃,需要這麼多報導嗎?

台灣的青少年,天天從電視、報紙看到的影視新聞,並非相關的文化藝術形貌,而是影視圈不足道的五四三。國民文化教養無法提升,反而因錯誤的學習而迷失生活志向。

影視圈唯市場主義雖因其較具產業特質,迴避政治風險,但一些視中國為「內地」的言論,迎合中國或屈服於中國壓力的走向,反映的卻是台灣、甚至以「中華民國」忍辱存在的國家的悲哀。文化只見影視圈許多不見意義與價值的花邊,不只無法提升影視,反而墮落了藝術、輕薄了文化!

(作者李敏勇,詩人)

醫學中心 所為何事

施壽全

台灣醫療體系分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與診所4級。理論上健全的醫療體系,應該呈金字塔型,也就是診所最多,往上則逐漸減少。台灣現況形式上也有此型態,但實務上,則是與財富分配呈M型化的狀況類似,診所可以維持,地區醫院不斷萎縮,醫學中心與大型區域醫院,則規模越來越大。
由於疾病從預防到治療,有不同程度的輕重緩急,醫療機構才需分級,讓不同層級醫院負責不同工作。居於金字塔頂端的醫學中心,自然需承擔各類急、重、難、雜病症診治責任。由於這類病症佔所有疾病比率不高,所以在醫學先進的歐美國家,醫學中心(三級轉診中心),規模頂多200、300床而已。
然而在台灣,醫學中心不僅需要處理急重難雜症,也承攬了從預防保健到輕中度疾病處理的業務。為了提供全方位多面向的服務,醫學中心除需要不斷添購貴重儀器外,也得一直增聘人手,擴展病床;所以台灣醫學中心,起跳至少500床,目前最多3400餘床。在都會區,醫師分布大幅朝醫學中心集中;醫學中心,也實質「搶走」了許多應在地區醫院或較小區域醫院執行的工作,造致後者經營不善而紛紛倒閉。

處理重症給付偏低

醫療體系如此畸形發展,有人歸咎於「健保」。台灣健保有讓他國稱羨的兩大優點:「收費低廉」及「可近性高」;開辦20年來,的確在照顧病人挽救性命的事功上,立下無比輝煌的功勞。不過,所謂優點,其實也是運作的致命缺陷。因為便宜,民眾就不懂得珍惜,醫療資源消蝕速度很快;因為可近性高,就醫自由,所以病人都湧向資源齊備的醫學中心。
不過,把責任矛頭指向健保政策執行者,事實上是不公平的。健保設計中,其實是有「資源耗用增多,費率也隨著調整」的機制,但在台灣民粹的社會,誰的聲音大,誰就是老大;一些自以為是,把「保險」扭曲成「福利」的民間團體與短視近利的政客,阻擋了健保正常機制的執行,不僅血汗了醫事人員,也使健保的長遠發展,蒙上極不確定的濃重陰影。
當然,也有人直接指摘醫學中心,不該與小醫院「爭利」。問題是,醫學中心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因處理重症的給付偏低,醫學中心只好多看輕症補貼。每年討論醫療費用調升比率的會議中,醫學中心期望重症給付提高,在各方需求交相折衝妥協下,也始終無法落實,目前的診治模式也只好繼續下去。
從分級轉診的角度看,若問,醫學中心應該承接「癌症篩檢」業務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不過,主管機關說,既然病人都到醫學中心來,你們就幫幫忙順便協助癌篩吧,醫學中心也只好恭敬不如從命了。
畸形的醫療體系,讓轉診制度形同虛設。最近又有落實分級轉診的呼籲,但可能嗎?3000床回歸「正常」300床?那麼多員工,何去何從?醫學中心在複雜的器官移植、顯微手術與去社區和民眾共舞健康操之間擺盪,角色正確或錯亂,誰能給個答案?

馬偕醫院院長

從台積電法說看下半年景氣

劉佩真

本月中旬台積電為國內半導體首家舉行法人說明會的廠商,加上台積電佔整體半導體業產值比重將近4成,因而從公司法人說明會的訊息亦可解析下半年半導體業的景氣,也可洞悉先進製程最新的演進與競爭局面。
以2016年第三季晶圓代工業龍頭廠商──台積電業績展望來看,受惠於行動裝置市場主要客戶推出新產品,特別是公司為Apple獨家代工的A10應用處理器開始放量出貨,以及客戶持續回補庫存,加上手機晶片及繪圖晶片、車用、指紋辨識等晶片需求成長的帶動,將使得台積電不論是16奈米或28奈米接單皆呈現暢旺,故公司預測2016年第三季合併營收季增率將可由第二季的9.0%走高至14.5~15.9%,同時隨著產能利用率的提升,加上產品組合轉佳的挹注,台積電2016年第三季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將可分別介於50~52%、39.5~41.5%的區間,兩大獲利率指標均有機會同步創下新高。

資本支出創台新高

若以整體半導體業景氣而論,由於時序開始進入產業傳統旺季,加上Apple供應鏈在6月開始啟動iPhone7新機備貨,半導體蘋概股的出貨高峰將落於第三季~第四季初,備貨效應推升部分台系半導體業者的業績表現,以及奧運盛事帶動對於消費性電子半導體的需求,因此2016年第三季國內半導體業景氣表現將可望明顯優於第二季。
惟未來仍觀察下半年全球經濟復甦力道是否如預期,以及匯率變動是否牽動終端應用市場的需求表現,畢竟全球經濟景氣與半導體市場的連動性高,因而下半年半導體市場景氣要有明顯的好轉,還是必須建立在全球經濟的表現之上,特別是非蘋陣營方面的供應鏈訂單能見度目前僅到第三季底,故第四季則須留意半導體產業是否再度進入庫存調整的局面,主要是現階段科技供應鏈尚無法完全排除重複下單的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有鑑於10奈米製程將於2016年底前量產、2017年首季開始貢獻合併營收,並且已有3家客戶完成產品設計定案,以及7奈米於2018年年初開始量產,且5奈米製程預計2020年進入量產階段,是全球首家揭露5奈米代工時程的晶圓代工廠,顯然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的推進相當順利,加上目前來自於大客戶下單動作明確,包括2017年Apple A11應用處理器的代工訂單仍有機會由台積電來負責,況且Qualcomm將有機會於7奈米重新歸隊成為台積電大客戶之列,因此在先進製程的供給規劃、需求清單均有所躍升,且為擴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之下,台積電正式宣布調高2016年全年資本支出,由原先的90~100億美元提高至95~105億美元,不但超越Intel的水準,且創下台積電歷史新高,也刷新台灣科技產業的紀錄。

市值已超越4.4兆元

至於台積電在產能、人力、資金、技術全數到位,且先進製程可不斷擴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下,於全球晶圓代工業的龍頭地位依舊難以撼動,而且在半導體製程演進過程中,台積電仍是最大的受益者,也無怪乎近來台積電市值已超越4.4兆元,續創歷史新高,並刷新台股單一個股市值的新高紀錄。

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產業顧問暨副研究員

在逆境中的成長,是永恆的價值。

在逆境中的成長,是永恆的價值。 
女網好手 詹皓晴

7/26/2016

就成功而言,態度和能力同樣重要。For success, attitude is equally as important as ability.

就成功而言,態度和能力同樣重要。For success, attitude is equally as important as ability.
蘇格蘭歷史文學家 史考特 Walter Scott

7/25/2016

箴13:10驕傲只啟爭競.聽勸言的、卻有智慧。

箴13:10驕傲只啟爭競.聽勸言的、卻有智慧。

從海洋生態保護的觀點,太平島不該再發展什麼「人道救援中心」,這是官僚的餿主意,蔡英文政府應完全不再炒作太平島議題,並逐步恢復它的原始舊貌,學學日本如何管轄「沖之鳥礁」吧。

海牙常設仲裁法庭的裁決書本月12日出爐後,蔡英文總統在第一時間登上派赴太平島的軍艦,宣示「中華民國主權」,總統府聲明不接受裁決、不受其拘束,立委搭軍機登島,這些因應北京呼籲「捍衛中華民族祖產」的動作,若能讓北京在面對全世界輿論壓力之時,感受到台灣的善意,無可厚非。但少數藍綠名嘴建議「與魔鬼握手」或「兩岸南海聯手」,則是作秀過了頭。

同樣作秀過了頭的是,今年1月登上太平島喝井水的馬英九前總統,他並不覺得被海牙法庭全盤打臉有什麼不好意思,「打斷手骨反而勇」,他不但敦促蔡總統接續登島,還洋洋灑灑提了「10項建議」,請總統登島時宣布,這包括公布我國在太平島的200浬專屬經濟區。

最近幾天傳出消息說,美國要把預定今年交給台灣的36輛先進兩棲突襲車,改為延後三年半交貨,這批裝備與日本防衛隊使用的奪島作戰載具同型,對我國海軍陸戰隊的戰力會有很大提升。這一消息的釋出,只是給台灣人的小小提醒,絕非空穴來風,它提醒台灣人作秀不要秀過了頭。

海牙法庭的裁決,是對中國領土主權主張的沉重一擊,中國像一條自尊受傷害的巨龍,在南海掀起狂風巨浪,只是為了保持顏面。值得注意的是,她表達憤怒,目前還只限於網路、媒體評論與軍演,還沒有發動她拿手的群眾示威,這表示她的反彈是有所節制的,她仍期待與美國作某種妥協。

一方面,美國面對中國在南海的擴張野心,顯然是鐵了心,要做一個了斷與管控。

目前美中衝突有兩個焦點,其一是位於菲律賓合法的200浬專屬經濟區之內、距離菲律賓美軍基地僅100浬的黃岩礁,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已經警告,中國如在黃岩礁填海造島,準備長期占領,「一定會有後果」。其二是南海航海自由及飛越自由,到目前為止,中國對於來去自如的美國艦隻及飛機,還不敢動其一根汗毛。將來美中勢必就這兩個衝突焦點,達成某種妥協,以避免衝突升高。

另方面,海牙法庭所揭櫫的國際法原則,能不能制衡崛起的中國,全世界都在看。裁決書出爐後,美國國務卿克里立即表示他要對中國推動「靜默外交」(Silence Diplomacy), 亦即法理講清楚,對外則很低調,希望不刺激中國,讓她可以不需要放棄領土主權的聲索,而仍能偃武休兵,與西方重新修好。1970年代美國能讓中國跳過對台灣主權的聲索,與美國發展正常關係,在南海問題上美中沒有理由不能達成類似的安排。假如台灣是美中兩大國之間一個「凍結的衝突」(Frozen conflict),南海很可能是下一個。

美中兩大國表面上在南海劍拔弩張,暗地裏可能正在協商凍結衝突,台灣人過度操作太平島議題,兩面都不討好。你說要「捍衛太平島主權」,到底是對誰捍衛主權?如果不是對菲律賓或越南,那是對全世界嗎? 即使是中國,也不希望招惹亞洲鄰國集結起來反中,甚至與整個世界為敵。1900年義和團之亂,清廷便曾經下召「對全世界宣戰」,禍國殃民,足以為戒。

事實上,裁決書對於太平島的主權歸屬,並沒有作任何改變,而越南及菲律賓也沒有因此士氣大振,準備要「收復失土」,她們即使對太平島有野心,也要看美國或中國同不同意。換言之,太平島不存在武力威脅。

退一步說,裁決書也不全然對台灣不利,例如仲裁法庭裁定,菲律賓在中國所占領的黃岩礁擁有「傳統漁權」,此一裁決意味著,各國在南沙的礁、岩或暗沙,不管是由哪國控制,也都同樣享有「傳統漁權」。

又例如仲裁法庭裁定,太平島因為不具有不受外力支援的人類經濟活動,因此是「礁」不是「島」,不能主張200浬專屬經濟區。這一個定義也可作為我國日後對日本主張沖之鳥海域漁權的依據,可以說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過去我國漁船在南沙海域作業,從未受到其他國家干擾,在可預見的將來也不會發生,而我國在該海域的漁船並不多,占漁獲量占全國不及1%,若只是為了護漁就頻頻出動軍艦,揚威耀武,台灣豈不給人看成另一個好戰的北韓?

南海爭端正處於一個轉捩點,目前時機非常敏感,太平島不過是台灣在南海的一個「據點」(Outpost),從海洋生態保護的觀點,太平島不該再發展什麼「人道救援中心」,這是官僚的餿主意,蔡英文政府應完全不再炒作太平島議題,並逐步恢復它的原始舊貌,學學日本如何管轄「沖之鳥礁」吧。

誰想破壞台灣經濟下南洋?新南向顯然可以取代一味西進,譜成一首台灣「經濟下南洋」的史詩;如此重大的國家走向,豈可被少數激進團體族群所破壞?

南海仲裁案否決中國依歷史主權聲索的九段線主張,重擊中國擴張區域霸權的意圖,但太平島除了改島為礁,於台灣擁有的現狀並無變化。然而,國內特定意識形態的團體仍不斷強化太平島受威脅的假象,企圖鼓動風潮,將一中的緊箍套在台灣頭上,並造成台灣與美、日、東協,甚至西方世界的對抗,破壞新南向。而台灣走向南方,正是擺脫經貿依賴中國的重要出路。

此次南海仲裁案固然對台灣有所衝擊,但小英政府宣示堅守中華民國主權的回應,可謂進退得宜,而且台灣即便軍力大於東協諸國,但太平島畢竟遠懸南海,無險可守,若引發衝突,必定鞭長莫及,遠水救不了近火,將虛擲龐大資源,重創台灣經濟。結果可能不是棄守,就是向中國求援。如此一來,又塑造台灣跟中國站在一起的誤覺,弱化台灣與美日的合作關係,引起南海諸國的疑慮。而一中原則、向中傾斜,是馬政府執政八年最大的失政,小英的撥亂反正,就是要以新南向的解藥來治療中國癮。台灣若在太平島議題上虛張聲勢,恐將損人又不利己,徒然為中國幫腔助勢。

東南亞與南亞的發展,目前正歷經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中國成長疲軟,無法再當全球經濟的強力引擎後,東協十國與印度將取而代之,成為最具潛力的區域經濟體。東協十國成立的東協經濟共同體GDP約七十七兆台幣,佔全球GDP三.三%,貿易額約四十兆台幣,約佔全球六.七五%;而印度這個人口也超過十二億的大國,享有比中國更高的人口紅利,今年的GDP成長幅度將超越中國。在金磚四國之中,中國疲態畢露,經濟下滑,俄羅斯與巴西深受原物料、油價下跌之苦,民生凋敝,唯有印度仍展現新生經濟的活力,以高速成長吸引全球投資者的目光。近來不僅歐美日先進經濟體強化對東協與印度的投資,中國的一帶一路、亞投行亦以之為主要舞台,使得此一區域成為美中爭鋒的熱區。

而台灣提出新南向,自然不是為了在霸權之爭選邊站,而是找尋經濟新出路;因此在南海主權爭端上,我方適當表達立場,並強化太平島防務即可,實不宜受到有心人士煽惑,無端生事。事實上,我與多數東協國家存在長期密切的經貿關係,雖然在地緣政治上仍難以擺脫被隔離的狀態,卻可以在地緣經濟上找到突破點。尤其,東協、印度與中國之間既合作又矛盾。在政治上,彼等對中國的霸權擴張曾有慘痛教訓,過去曾多次發生戰爭,武力衝突的可能性一直無法避免。如今中國三大艦隊在南海演習之舉,就難免喚起南海諸國的悲慘回憶。在經濟上,多數東協國家與印度是後發之國,目前正進入平順而快速的成長軌道,而它們要成為全球重要生產基地的最大競爭對手是中國;相對地,它們也是中國絕不能輕忽的競爭者。因此雙方表面合作,實際則暗潮洶湧,競爭早已白熱化。

由此看來,我國的新南向充滿成功的機會,首先台商長期耕耘的基礎,可成為台灣政治力未逮之處的後盾,使未來的投資貿易更加順暢;再者,東協十國與印度與中國貌合神離,台灣卻不具有威脅性,因此雙方儘管沒有邦交形式,卻可將熱絡的經貿交流營造成堅實的實質關係。誠然,新南向也存在越南台塑河靜鋼廠被處罰五億美元之類的風險。不過,若就此種個別企業風險與投資中國的國家風險相比,新南向顯然可以取代一味西進,譜成一首台灣「經濟下南洋」的史詩;如此重大的國家走向,豈可被少數激進團體族群所破壞?

不論是宗教、學術、文化、政治、軍事、企業等各界,自古迄今都是一樣,若對孕育生命長大的母胎不知道感恩、保護,只會見利就忘義,就算在當前獲利甚多,終有一天是會被人們給唾棄,這是值得大家省思的生命功課。

盧俊義

近因為戴立忍導演遭到中國換角,迫使他寫下3046字澄清自己「不是台獨份子」,柯一正先生說這是中國要對付台灣藝人的一種方式。接著,又發生林心如也跟著霍建華一樣,公開表示「支持中國一點都不少」,並將咱台灣也是孕育他們影藝生命長大的母胎「納入中國版圖」,想用此討好中國統治者。好像這樣就可以讓他們在中國藝文圈大展宏圖、拓疆闢土,贏得好彩,真的嗎?我不以為然。

我想起1933年,希特勒執政下的納粹政府,就曾要求德國所有基督教會(包括羅馬天主教在內)都需要公開表態是否支持政府出兵東歐的政策。為了怕被捕關進集中營,幾乎所有教會的領導者都紛紛表態支持希特勒的出兵政策,也因此助長了希特勒出兵的正當性,殘酷地出手殺害數百萬無辜的人。當時公開表態擁護希特勒政府的政策幾乎是一種趨勢,但基督教會的領導者卻因而被看成「淪為希特勒國家社會主義下的傀儡」,有許多信徒不敢將這股怒火言之於表,深怕受到連累,只能將之隱忍在心中。戰後的今天,多數德國人選擇唾棄基督教會,就是最好的回應。
但也有一小部分因不滿德國基督教會這種懦弱心態的基督徒開始形成一種稱之為「確信教會」。在1934年5月31日由神學家卡爾•巴特和漢斯•阿姆森號召下,有138位來自18間教會的代表,聚集在「巴門」這小鎮上召開神學研討會。

時代銘記信仰勇氣

他們連續好幾天透過神學研討對基督信仰進行深切的反省,結束時發表了一篇迄今依舊震撼神學界的「信仰告白」條文,這就是德國基督教會近代史上非常有名的《巴門神學宣言》。該宣言強調教會只能效忠耶穌基督,因為耶穌基督才是教會的領袖;他們只有義務和責任宣揚《聖經》的信息。這篇宣言引起基督徒極大迴響,但卻也因此而使起草這篇巴門宣言的牧師和教會幹部們全都被逮捕關入集中營慘遭殺害。可是在戰後的德國人心中是銘記著這些被殺害的傳道者、幹部,特別是在基督教會和神學界是一再地提起他們的信仰勇氣。相對於那些因恐懼、怕死妥協而表態支持納粹的傳道者、教會,都被人們一再地給予不屑和羞辱的評價。

見利忘義終被唾棄

人類世界到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強權統治者是永遠的,他們的時代都會過去,而後代歷史也會用他們殘酷對待異議者的手法給予毫不留情評價。
同樣的,不論是宗教、學術、文化、政治、軍事、企業等各界,自古迄今都是一樣,若對孕育生命長大的母胎不知道感恩、保護,只會見利就忘義,就算在當前獲利甚多,終有一天是會被人們給唾棄,這是值得大家省思的生命功課。

長老教會牧師

「茲卡」風滿樓 山雨欲來否

朱真一

最近中南美洲茲卡(Zika)問題嚴重,大部分都已淪陷為茲卡病流行的嚴重疫情區。7月13日的報導,入境美國的茲卡病例已達1305人。美國很大部分尤其南部,一樣有中南美洲大疫情的環境,一再看到美國戰戰兢兢的警告,讓人感到心驚肉跳地,美國的「茲卡」風滿樓,台灣呢?

已成全球緊急事件

曾讀過《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者,有些人可能會跟我一樣,覺得目前中南美洲茲卡疫情,有似曾相識之感。那書說15、16世紀西班牙人,200多人能征服擊敗印第安人上百萬人口的印加(Inca)王國,最主要的原因是印第安人,對歐洲人帶來的傳染病毫無抵抗力,這些疾病使95%的印第安人死亡。
是否類似5、600年前的印第安人,現在美洲人對茲卡的新傳染病沒抵抗力。雖病情輕,死亡率極低,有另類大問題。茲卡病毒性喜侵害神經器官,孕婦患茲卡病,病毒侵入胎兒腦部造成小腦症,有些病人有急性多發性神經炎,或稱格林-巴利症候群的問題。
茲卡病毒1947年首先在非洲烏干達的茲卡森林,從猴子的血中分離出來。接著在那裡的非洲斑蚊中找到。檢驗當地人的血清,有茲卡病毒的抗體,顯然茲卡病毒會感染人,症狀不明顯。1953年才在奈及利亞發現3個人被茲卡病毒感染,第一次自人分離出病毒。2007年以前,只有14個有實驗室證據的病例。亞洲第一次於1969年在馬來西亞發現。菲律賓早已有茲卡的地方性小流行。
美洲居民可能就像15、16世紀時印第安人,對茲卡沒免疫力,茲卡病毒的「處女地區」。茲卡疫區大都又是人口密集,氣候上是滋養傳染茲卡病毒的媒介斑蚊的好地方,這些地方缺乏控制斑蚊的計劃。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2月1日宣布茲卡是全球性健康緊急事件。最近公告有疫情的地方:第一級是茲卡目前盛行的中南美洲40個,2個非洲小國以及6個南太平洋島嶼地區;第2級是東南亞的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4國,只有地方性疫情,當地有蚊媒會傳染茲卡。

奧運考驗台灣防疫

第三級是曾經有過地方性蚊媒的茲卡病,2016年目前沒有,如馬來西亞、寮國及巴布亞新幾內亞。檢驗居民血液,有茲卡病毒感染過的國家,還有印尼、巴基斯坦、柬埔寨、孟加拉及寮國等。東南亞目前仍是WHO要大家小心地區,今年7月中前,台灣有3例從東南亞來的茲卡病人入境,就是用人口比算,比美國是小巫。
台灣跟上述茲卡疫區來往頻繁,沒找到台灣有對茲卡病毒抗體的研究。台灣可能是像美洲,茲卡病毒的無免疫力區,非常慶幸台灣無任何本土茲卡病人,看不少文章的討論,台灣仍有可能成為大流行的條件。再兩星期就要在巴西舉辦奧運,台灣跟第一級疫情區會有更多來往,茲卡山雨會來否?


留美退休醫師

不是不知道台灣人民對正義公平的需求,只是被既得利益那點錢糊住了雙眼。不要臉的事見多了,大多還知道稍微遮掩,但不要臉到如此明火執仗的程度,還真不多見。

今天的立法院臨時會民進黨將讓「不當黨產處理條例草案」完成三讀。國民黨為避免被扣上「護黨產」的帽子,也宣稱不會霸佔主席台,但會留下民進黨違憲、違法的發言紀錄,盡早脫離戰場,並且揚言未來將讓立院「永無寧日」,只要是非民生急迫性法案,就會使用各種議事手段,讓民進黨自食惡果。
一旦條例公布實施,國民黨及其附隨組織被認定的不當黨產將會禁止處分,不再有現金可以供調度,等於破產。

可是看到歷年來的選舉,只有國民黨候選人可以領到黨部給予每人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競選補助,形同有個富爸爸,而其他黨的候選人只有窮爸爸,其間的不平等、不正義,已到明目張膽的地步。讓國民黨回歸民主國家民主政黨的常態,確實是刻不容緩、當仁不讓的好事。
洪秀柱及其黨棍護黨產的理由都強辯硬拗,胡說八道,不但讓人拍案驚奇,也覺得噁心欲嘔。不要臉的事見多了,大多還知道稍微遮掩,但不要臉到如此明火執仗的程度,還真不多見。

激起年輕人厭惡感

洪秀柱以為護黨產可以團結深藍基本盤,尤其可獲毫無是非觀念的老軍爺歡心,卻沒想到激起年輕世代的惡感;而老一代正快速凋零,年輕世代每年都有滿20歲的生力軍加入,力量的對比每年都往年輕世代傾斜一點,洪竟逆其趨勢而為,不是蠢是什麼?
國民黨不是不知道台灣人民對正義公平的需求,只是被既得利益(如黨產)那點錢糊住了雙眼。聰明智慧的做法應該是主動交代黨產,誠懇表示為追求公平正義,願意主動把正當用途(如黨工退休金)之外的黨產捐給國庫,而且最好在民進黨立法之前先做,搶得道德先機,不讓民進黨搶去情理法的制高點。反正黨產條例無論如何擋不住,不如主動漂亮出擊,相信會得到多數人的讚賞,2018年的選舉應該會給國民黨加分。

未主動改革失先機

如今死得很難看,先機盡失,完全被動,國民黨內已無高人。洪秀柱主席是「武大郎蓋房子—高人進不去」,注定下次選舉要再敗一次。

7/24/2016

人間照看,台11線上的三太子

【人間照看】台11線上的三太子 Keep Running!
張召朋



台11線上頂著攝氏35度艷陽的三太子,穩健向前的步伐,彷彿看見了台灣的希望與未來。


台11線上的三太子 Keep Running!

頂著攝氏35度的艷陽,
台11線上的三太子戴上時髦的墨鏡和帽子、咧著嘴笑著跑。

孩子們平地走、上坡跑,邊跑邊和路人揮手打招呼,
這無疑是一項對身體和意志的極大考驗。

望著他們穩健向前的步伐,
我彷彿,看見了台灣的希望與未來。

人間照看,兵來將擋

張召朋




​​兵來將擋

兵來將擋,水來土淹,颱風來?我頂住!

尼伯特颱風過後2天,台東又是艶陽高照,老天爺像是沒事人一樣的撒下陽光。

榮民伯伯李文昌一磚一瓦親手蓋在台東臨海路的房子被風吹壞了,他跟日常一樣,不斷的修整著他的房子,只是這次要整理的地方可多了,他工作累了,蹲在自家門口,喝著可樂休息。

很難想像,在尼伯特17級強風肆虐下,這棟位在台東海濱公園旁街角上,面對著太平洋的房子,竟損傷不算大,實在是夠強悍!

我想,日後如果沒有人為因素,這棟「台版的霍爾移動城堡」,應該還會在這兒矗立好久好久。

跨洋過海來愛你

跨洋過海來愛你
洪博學
曾任報社總編輯,現為自由作家。


許多人跨洋過海來愛台灣,不須美麗的言語。神父甘惠忠登記立案台灣第一所特教日托中心,成立第一個啟智協會。(圖:薛伯輝基金會)

在台南創辦瑞復啟智和早療中心的美國神父甘惠忠,每到感恩節,內心都有相同的盼望,希望可以獲得一張台灣身分證,從二十年前,我剛認識甘神父至今,甘神父為台灣最底層弱勢的智障者,已經奉獻了四十年歲月,他沒有說過一句「愛台灣」。

很多人喜歡說:愛台灣!但是愛台灣有各種方法,有人用行動,有人用嘴巴。
有人用賣你毒油,賺你錢,愛台灣。
有人用炒軍宅,鑽法律漏洞,愛台灣。
更有人用飛彈恐嚇你,用貿易紅利誘惑你,愛台灣。

台灣許多小角落,還有更多默默耕耘,默默犧牲的人愛台灣,這些人如果是台灣人,愛得理所當然,但是如果是老外呢?

1910年,來台灣建築烏山頭水庫的八田與一,最後選擇的埋骨處就是台灣,戰後,遣返日本人的命令下達了,八田的夫人不忍離去,於是在一個颱風過後的清晨,八田的夫人穿上美麗的和服,走到水庫出水口縱身一躍,她成為守護丈夫靈魂的仙子,這對夫妻終於可以永遠看顧這塊土地,八田是日本人,愛台灣卻愛得如斯壯烈。如此令人動容!

1895年,日本人類學者森丑之助,隨軍來台,進行台灣原住民的探查工作,他走遍高山,台灣至少有二十種原生植物以森氏命名,1900年,森丑和鳥居龍藏結伴,深入台灣山地部落,從1896年到1930年霧社事件爆發,這幾十年,山區充滿危險,根據統計:抗日事件至少150起,但是,森丑之助並不怯步,用心善待原住民,許多部落原住民一聽到森丑之助來到部落,很高興的說:「森先生來了,森先生來了」。

1915年,布農族攻擊大分駐所,又稱拉荷阿雷事件,這個地方就是台灣黑熊的棲地,大分事件引起日軍憤怒,展開報復行動,森丑之助聞訊,對總督府建言,不要對原住民報復,但是不為日本殖民政府採納,森丑也因此獲罪當道,1926年,失意的森丑被遣回本土,森丑搭上「笠戶丸」離開基隆港,但是,最後卻在甲板上失蹤了,沒有留下遺書,只留下拖鞋,後來的人回憶大分事件後,森丑心情惡劣,他曾說過一句話:「我已經具備下地獄的資格了」,以此猜想:森丑是因布農原住民被日軍屠殺,他無力阻擋,懷著愧疚而自殺的。啊,多麼高貴的靈魂。

許多人在這塊土地種下愛,不只是日治時代的日本人,還有來自異鄉的宗教人士:1911年,加拿大醫生戴仁壽來到台南新樓醫院,發現台灣的痲瘋病人沒人照顧,奮身投入痲瘋病醫療照護,創辦樂山教養院,1954年,戴醫生搭船回到加拿大航海途中病逝,遺體就葬於目前的樂山園。

如果你到東台灣旅行,你會在濱海幹道上發現小馬天主堂,這個天主堂的花園裡,埋葬著六位白冷教會的神父,白冷又稱伯利恆教會,有名的腳底按摩創始人:吳神父就在此地,他幫助了無數人,還造就了台灣社會數萬個以腳底按摩維生的人,他沒說過一句愛台灣,就像那位瑞士來的方濟各修女:奉獻台灣一輩子後,打算回到瑞士,許多人希望她留下,修女說:「我不願意台灣這塊土地為我負擔」,啊,多麼偉大的情操。

不用言語,只要一堵牆,就可以證明自己愛台灣。

1872年,馬偕醫生來到台灣,從淡水上岸:如果你沿著馬偕走過的路,來到淡水女中,這裡有一區外國人墓園區,馬偕醫生最後長眠於此,他的墓地後面有一道牆,馬偕的遺言中,要求用一道牆,把他和外國人墓園分開來,馬偕用行動證明自己是台灣人。

這麼多老外用行動愛台灣,用生命奉獻台灣,不說一句巧話,但是他們連一張台灣榮譽國民身分證也得不到。

許多人跨洋過海來愛台灣,不須美麗的言語,也有更多人,嘴巴說愛台灣,卻做出傷害台灣的事,而現在台灣選舉又到了,當你聽著政客嘴裡高喊著愛台灣的時候,你至少可以分辨,「他來愛你?還是來害你?」。

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滬尾天光:在淡水看見台灣史

滬尾天光:在淡水看見台灣史
王一穎(台灣文史工作者)



紅毛城前九面旗幟飄揚舞動,彷彿是一部氣勢宏偉的大河小說

大屯火山噴發的熔岩順勢而下,如虎爪一般,在台北盆地北側形成五條蜿蜒丘陵。幾百萬年後,此地的居民暱稱這五座山崙是「五虎崗」,由西北往東南細數,分別是烏啾埔、砲台埔、崎仔頂、大田寮以及鼻頭崙。五虎崗雖然高度不高,卻是淡水河口數一數二的制高點。而在五虎崗稱不上寬敞的谷地之間,發展出一座精巧可愛的河港山城,她就是我們熟悉的淡水。

遙對著隔岸的觀音山麓,這裡是淡水河口的一粒珍珠,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訪客一探究竟。從南島民族到荷西洋人,從閩客移墾到日本殖民,數百年來的政權流轉與族群交融,刻劃出此地與眾不同的風景和韻味。紅毛城前九面旗幟飄揚舞動,彷彿是一部氣勢宏偉的大河小說,描繪淡水的多彩與豐富。滬尾的天光,濃縮著歷史記憶,灑落在波光粼粼的大河,奔流至海。細數淡水百年,這座小鎮將會帶領你看見台灣史的縮影。

從Hobe到紅毛城

淡水早在15世紀時,就成為往返中國與琉球航線海商必經的海上地標,除了是避風取水的暫歇之地,也時常與此地的凱達格蘭族人相互貿易、交換物產。清代文獻上所見的「淡水」,曾經泛指整個台灣濁水溪以北的範圍,而淡水河口右岸的聚落,則習慣稱為「滬尾」。滬尾之名由來眾說紛紜,何者為真?一說是河口設有捕魚石滬,又位於河流尾段的出海口(或沿海眾多石滬群的尾端),故取名滬尾。又說觀音山的雲雨至此即停,所以是「雨尾」的諧音演化。亦有認為此地在清代與簡稱「滬」的上海地區通商頻繁,因此產生滬尾之名。然而其中可信度最高的說法,滬尾應為凱達格蘭語「Hobe」轉譯而來,Hobe即有河口之意。

觀察眾多文獻紀錄,《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中寫「扈尾」,《臺海使槎錄》則稱此地為「虎尾」,淡水福佑宮的望高樓碑誌中卻記載「戶尾」二字。儘管書寫文字不同,但唸法皆和Hobe相去不遠,由此可證實滬尾地名應是平埔族語轉譯而來。

曾經稱霸台灣北部區域17年的西班牙人,在西元1628年將版圖從雞籠延伸至滬尾,進入原本屬於沙巴里社的生活範圍,在近海的山崙上建造聖多明哥城(Santo Domingo),遂以此地做為控制與徵收淡水河口附近各番社賦稅的機關,也是與中國、日本與歐洲諸國貿易的轉運據點之一。聖多明哥城原以木材築成,曾在1636年的土著反西班牙事件活動中被原住民焚毀,隔年以石材重建。殊不知在工事甫完成不久,不敵荷蘭船隊侵擾驅逐的西班牙人便決定棄守台灣,離開淡水前也拆毀了聖多民哥城。

1642年,荷蘭人在西班牙舊城遺址上原地再築聖安東尼奧堡,同樣做為一個教化鄰近諸社前來納貢、繳稅的機構。對於平埔族人而言,船堅炮利的外來者雖然帶來未知的文明與物產,卻也變成壓迫和勞役族人的權位象徵。而在滬尾地區往來活動的零星漢人,則將這些紅毛洋番建在丘陵上的城砦,戲稱叫做「紅毛城」。1661年,鄭氏征台驅荷,眼見大勢已去的荷蘭人在撤守淡水前比照西班牙人的作法,自行砲擊毀棄聖安東尼奧堡,不願留下任何好處。1665年,鄭經派軍北上,在聖安東尼奧堡舊址修築簡易的木柵城圍。1683年施琅攻克澎湖,鄭氏降清,駐守淡水的鄭軍潰逃四散,紅毛城圮廢數年。


郁永河也曾在《裨海紀遊》(右圖,取材自國立編譯館)如此紀錄淡水:「蓋淡水者,臺灣西北隅盡處也,高山嵯峨,俯瞰大海,與閩之福州府閩安鎮東西相望,隔海遙峙,計水程七更耳。山下臨江陴郳,為淡水城亦前紅毛城,為守港口設者。」1697年,郁永河自行請命至台灣北投採硫,當時的知府苦勸這位官員莫往淡水。自明鄭到清領時期,偏遠的北部淡水一帶都被當作充軍和放逐罪犯的化外之地,遍地瘴癘、番民兇猛,官民唯恐避之不及。

郁永河一介文弱書生卻無畏耳語恐嚇,一路從台南拔山涉水,二十餘日後乘著莽葛橫越淡水河。在滬尾登岸後,瞬即朝向北投前進,展開他的採硫大業。在他筆下驚鴻一現的紅毛舊城,是否真能有臨江陴郳的氣勢?還是被荒煙蔓草掩蓋住它應有的光采?

直到1724年,由於北台灣渡海私墾者眾,原本為了應付撫番、治安和海防的需要,淡水廳同知王汧下令重修滬尾城堞,大張旗鼓地增設東西南北四向城門以及城牆加強防務。然而防守形勢改變,紅毛城日漸失其防衛機能,廢而無用,竟又日漸成為砲台埔上一方無人聞問的空城。不到百年之間,紅毛城已是數度易主,幾經重建與毀壞,迎送一次又一次的繁盛或荒涼。

福佑滬尾,開港通關

1765年,「滬尾街」一詞首度出現於買賣地契當中,「淡水」之名也開始縮小範圍,逐漸與「滬尾」並用。泉漳移民漢人陸續定居滬尾地區,形成頗具規模的街廓。淡水的第一條商業街道-九崁街(下圖,取材自tamsui.wikia.com)順應而生,起初是福建人在此建立九間店鋪,一店一崁故稱九崁。街屋鄰比循山而建,崎仔頂成為漢人聚集往來的繁華市街,信仰自然也隨著移民在此落地生根。

1782年,滬尾最早的廟宇落成,滬尾街民不分祖籍,集資在九崁街下創建福佑宮,主祀媽祖,庇佑河港風調雨順,漁航百業平安。港口商郊的興起自然也帶動滬尾街的空前繁榮,至今福佑宮的廟匾上仍能見到諸多船行的商號,印證這座河港街市與船行商郊的密不可分。


滬尾商郊甚至集資在沙崙興建望高樓,點燃油燈以指引往來淡水河口的船隻,望高樓可謂是台灣記載當中最古老的燈塔,如今卻只能在福佑宮前殿虎壁見其碑誌,遙想望高樓當年照耀淡江之盛況。

小小的淡水包容著極為豐沛的多元籍貫與信仰,除了公認的地方公廟福佑宮之外,亦有客家汀州人建立供奉定光古佛的鄞山寺(兼做汀州會館)、三邑人藉以鞏固地方勢力與社交功能的淡水龍山寺,以及清水祖師、八庄大道公、蘇府王爺等等信仰圈。香火傳承百代,福佑滬尾,不僅延續了移民的親密血緣,也成就了淡水地區複雜而和諧的宗教盛況。

滬尾街市繁榮一時,當然也引起外國勢力的注意與矚目。1827年開始陸續有洋商在滬尾活動,販售鴉片以及各式舶來品,其中以英國商人為數最多。數年後鴉片戰爭爆發,滬尾亦增加炮位以加強防務。1858年,鴉片戰爭吞敗的清廷忍辱簽訂天津條約,在台灣各地大開商港,淡水港就是當時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外商大量湧進滬尾,洋行和商館在河岸邊座落林立,洋樓的別緻風景與崎仔頂的漢人街區形成有趣的對比。清朝政府悉知航務商權不可忽視,開港三年後隨即設立淡水關稅務司,並啟用海關碼頭,開始辦理通商與徵稅事宜。為求海關事務運作的耳目一新,當時淡水關首任稅務司便大膽聘用外國人擔任。

今日我們所見的小白宮,就是當時淡水關稅務司的官邸,在鄰近碼頭的山坡上興建豪華洋樓,專供主掌海關稅務的洋人官員居住。英國尤其注意台灣的經濟利益,與大清政府簽訂永久租約,租下紅毛城做為領事館,大肆整建修繕,為埔頂紅毛城點綴一股濃厚的維多利亞時代風格。各國在淡水地區的外交與經濟事務幾乎都委由英國代辦,甚至連淡水外僑墓園都是由英國領事館統一管理。英商得忌利士洋行在淡水設立後,也開闢了香港到滬尾的固定航線,淡水港始有定期的輪船班次。因為開港通商,滬尾再次華麗的躍上國際舞台,不再只是過去隱身在丘陵和河口間的小漁村,而是實際與世界經濟接觸交流的貿易重點商港。


紅毛城。

馬偕與他最後的住家

1872年3月,一位來自加拿大的傳教士從打狗港出發,搭乘著得忌利士洋行的輪船海龍號,風塵僕僕的在淡水登岸,準備在這塊陌生的異鄉土地上展開他的傳教事業。他是George Leslie Mackay,漢名偕叡理,也就是淡水居民最熟悉、最親密的「黑鬚番」-馬偕博士。甫抵達淡水的馬偕,曾經在日記裡寫下他對淡水的微詞:「淡水是個骯髒多煙的市鎮,其所以受人重視,只不過由於航運商業的興盛及為外國可置產業的商港這兩點而已。」然而此時的他或許還不知道,這裡會成為他傳播福音的起點與終站,幾百年後的今天,人們仍會對他的建樹與貢獻尊敬緬懷。

馬偕首先在淡水租屋,旋即在1872年4月10日開設淡水教會,成為北台灣第一所教會。馬偕知道要達成宣教的任務,流利的本地語言是必要條件。除了將過去從其他牧師那裡學來的台語整理運用,馬偕也向僕人及牧童學到通俗的台語,流利操用台語講道很快的就不是問題。馬偕順利吸引到第一批信徒前來領略福音,並在翌年親自主持五名信徒的洗禮,其中他的愛徒嚴清華,日後成為北部教會第一個本地籍牧師。馬偕帶領著助手在北台灣旅行布道,深入平埔族和生蕃居住的部落,行跡遍佈五股坑、和尚洲、八里坌和金包里,甚至跋山涉水,把福音傳至噶瑪蘭和奇萊地區。


馬偕初始來台時的上岸地點。圖/郭文宏

馬偕貢獻三十餘年的光陰,也深深影響了北台灣醫療和教育的發展。憑藉著過去習得的簡易醫術,在其寓所開始進行免費的醫療工作。在傳教行腳途中也教導民眾衛生知識,為人拔除蛀牙、投藥治療虐疾和腳膿瘡等等。某次返回加拿大述職,獲得一位同姓的馬偕夫人捐贈2500美元,於是馬偕在1880年回到滬尾後,便創建北台灣第一所西醫醫院-偕醫館。馬偕不是真正的醫生,仍然盡心鑽研醫術、發展醫療事業,盼望能夠守護台灣人的健康。馬偕終其一生為台灣人拔了兩萬一千顆牙,這樣的紀錄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而在教育方面,馬偕也為北台灣引進了西式教育與文明。

除了在講道過程中灌輸西洋科學知識,也曾由國外輸入蔬菜種子(如蕃茄、花椰菜、胡蘿蔔等),介紹給前來聽道的農民種植。透過加拿大牛津郡鄉親發起的募捐運動,馬偕親手規劃、監工,理學堂大書院終於在1882年7月26日落成,為感謝來自牛津郡的資金援助,故又名為牛津學堂。理學堂大書院當時除了傳授神學和聖經道理,教授內容更廣納中外歷史、天文地理、地質礦物、博物研究,以及醫學理念、解剖學及臨床實習,甚至還有體操和音樂等課程,這座台灣第一的西式學堂,無疑為淡水揚起一陣埔頂學風。

而台灣淡水也成為馬偕真正的家。1878年,馬偕在英國領事館舉行婚禮,迎娶五股坑的漢人女子張聰明為妻,成為台灣的女婿。1884年馬偕與夫人在牛津學堂東側建立第一所供女子讀書的女學堂,不但學費全免,還提供食宿與衣著。然而當時的漢人不願女子拋頭露面受教育,結果前來就讀的,大部分是曾經聽過馬偕傳教的宜蘭噶瑪蘭族女子。馬偕與夫人共育有二女一子,兩個女兒偕瑪連與偕以利都是台灣媳婦,而獨子偕叡廉在馬偕逝世後,承接其父志業,在淡水繼續投入宣教與教育工作,並在1914年創辦了淡水中學校(現為淡江中學)。馬偕家族根留淡水,彷彿是上帝照耀滬尾的一道日光,奠定淡水的文教與醫療基礎,其貢獻造福了世世代代的淡水人。


馬偕博士為淡水民眾拔牙。圖/馬偕醫院提供

1901年6月2日下午,受到喉癌侵擾已久的的馬偕博士在砲台埔的寓所蒙主恩召,享年57歲。他以淡水為家、娶妻生子,走進漢人與平埔族人的聚落,學習這裡的語言。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刻,馬偕寫下了《最後的住家》。在這首詩中歌頌他對台灣的愛惜,讚嘆台灣的真善美:「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你。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我一生的歡喜攏於此。」如同他的期盼,馬偕博士安葬於淡水,這裡就是他最後的住家,安息在他畢生奉獻的福爾摩沙土地上。

西仔來反滬尾城

1884年10月,清法戰爭的戰火從雞籠蔓延至淡水,砲聲隆隆取代了商船入港的鳴笛聲。法軍有鑑於淡水是進入台北的唯一海上通道,戰略地位幾乎與雞籠同等重要。加上在雞籠一役所遭遇的激烈抵抗,為立下軍威,攻打淡水顯然勢在必行,法軍目的就是要占領淡水地區的礮臺,奪下這個河港的完全控制權。然而在法國軍艦臨港壓境之前,清軍早已經嚴陣以待,封鎖滬尾港並佈下水雷。孫開華將軍號召滬尾鄉親修築礮臺,誓言堅守滬尾。大戰將至的氣氛在滬尾港內外凝結,外商走避撤散,誰也不想淌這場渾水。

10月8日上午,法軍砲轟滬尾,停泊於港外的軍艦,向著滬尾的兩座礮臺猛烈炮擊。同時也突破清軍水雷封鎖,在現今沙崙海水浴場一帶成功登陸。不料登陸後竟迷失在海岸邊一大片黃槿與林投裡,跋涉許久的法軍在叢林中逐漸走散,帶著不知敵人將從何出現的恐懼,慢慢走進清軍預設好的埋伏之中。孫開華率領的各營官兵,早已藉著對地形的熟悉佈署兵力,在各個掩蔽處閃電出擊,與法軍展開短兵相接的近戰。法軍宛如墜入迷霧,完全失去的進攻的方向,陣線和支隊被打亂四散,又被四處傳出的打鬥聲與槍聲包圍,身著法蘭西軍服的水手們只想逃離這塊充滿著未知和恐懼的戰場,法軍戰力大傷。當日天色未暗,大多數法軍未能逃出淡水河口的濕地樹林,死傷慘重,法軍只能被迫撤退。

清軍重挫法蘭西艦隊士氣,成功守住滬尾,這也是清法戰爭唯一取勝的戰役。10月10日,法軍艦隊降下半旗,為陣亡將士致哀,船艦駛離滬尾港。淡水之役戰敗後,法軍將領認為已經無力攻佔北台灣,因此放棄陸戰,改而以封鎖海岸線的戰略對清廷施壓。清廷則意識到這個河港不可忽視的戰略位置,開始全力増援滬尾,大增駐守兵力數千人。

1885年,清法議和,這才解除了對滬尾港的封鎖。清法戰爭結束後,台灣巡撫劉銘傳奉命加強台海防務,在全台重要海口大興土木,增築礮臺近十座,滬尾礮臺就是其中之一。劉銘傳聘請德國人巴恩士設計礮臺,並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了31尊阿姆斯脫朗大礮。1889年,劉銘傳親題「北門鎖鑰」,期盼這座嶄新的礮臺能夠守衛北海岸。然而戰事已歇,因此滬尾礮台落成後並未實際參與過任何戰事。負責設計礮臺的巴恩士同時也是台灣地區數座近代化礮臺的重要推手,對台灣防禦工事大有貢獻的他,最後埋骨異鄉,就安葬於淡水外僑墓園當中。

而相傳在法軍砲攻滬尾時,淡水人迎出清水祖師助戰,軍艦上的法軍見到滬尾市街家家戶戶的屋頂上都坐著一位黑面僧人,恐懼不已;又說在叢林間激戰時,媽祖和蘇府王爺也現身顯靈助戰。信徒深信是神明在護佑滬尾,淡水之役才得大捷。光緒皇帝也御筆親題,賜下匾額嘉許神蹟戰功,至今仍能在這些廟宇間見到御匾高懸。

就在法軍進犯北台灣的同一時間,馬偕博士仍然心繫淡水。即便有些驚慌的滬尾民眾遷怒洋人,聚眾攻擊、洋行教會,馬偕不像其他外商紛紛走避,堅持與滬尾人同苦同難。清法雙方激戰,偕醫館內外擠滿傷患,馬偕不分敵我,全數盡心盡力的照顧醫治。甚至拆下偕醫館門板充當擔架,直奔戰場救治傷兵,此事亦受到清廷的褒揚。

當初隨著孫開華將軍奉命來台處理海防與開山撫番事宜的「擢勝營」湖南鄉勇,也有數名在淡水落葉歸根。現今淡水地區農曆四月十八日「拜門口」的習俗,即是當年簽定和約前夕,滬尾民眾在門口簡單祭奠,感念和平來臨以及憑弔清法雙方陣亡的無名將士,從此成例,西仔反戰爭無疑成為淡水人共同的歷史記憶。

美哉淡水郡

1895年,清法戰爭不過結束十年,台灣因為馬關條約的簽訂,割讓日本。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淞無心抵抗,連夜從滬尾乘船逃返廈門。淡水市街的居民或許是早已習慣外國勢力的來去,平靜的迎來另一波繁盛的黃金時期。1896年,日本政府設置淡水支廳,治台周年舉辦「台灣始政周年紀念」,時任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來台巡訪,當時就曾在小白宮留宿。同年自來水工程動工,三年後淡水地區開始供水,淡水線鐵路也在幾年內建設完成。

由於淡水河道淤淺,致使大型船舶出入不便,加上基隆港的興起,逐漸使得基隆取代過去淡水在北台灣的經貿地位。然而淡水憑藉著數百年來累積的歷史資本,仍是北海岸一帶重要的行政及文化中心,絲毫不減其繁榮。將此地的行政區域劃設為淡水郡,管轄範圍除了淡水街以外,也包括鄰近的八里庄、三芝庄、石門庄。1912年,為解決「滬尾」與「淡水」兩種地名混用的局面,總督府改而統一命令,全面使用「淡水」之名。淡水在經濟環境急速變遷之下,日漸退去它濃厚的商業氣息,也開始轉變為遊人與畫家眼中別有風味的觀光勝地。


日治時期滬尾港

日本畫家木下靜涯就是醉心於淡水美景的其中一人。 1918年,他在前往印度的途中,順道來台拜訪畫友,不料畫友罹患傷寒,自願留下照顧畫友的他盤纏用盡無法返日,遂滯留臺灣。想不到他竟然愛上淡水郡的風景,所幸落籍淡水街,將妻兒從日本接至台灣接來同住。他在淡水的住所鄰近漢人聚集的九崁街,可眺望淡水河,他將之取名為「世外莊」。木下靜涯在台灣持續創作,除膠彩花鳥畫以外,他喜歡畫淡水的風景,尤其是雨霧中的觀音山景,例如〈風雨〉、〈霽レュク大屯〉、〈淡水雨後〉等等,他的畫作影響了許多台灣籍的畫家,包括陳澄波、李梅樹、李石樵。爾後他也時常擔任臺灣美術展覽會和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的審查委員,還曾經在淡水組織畫友會,推廣台灣的美術發展。從1932年開始,木下靜涯連續四任擔任淡水街協議員,持續發揮他對淡水的珍惜與關愛。甚至在1946年被強制遣返日本之後,木下靜涯組織「淡水會」,廣邀曾經住在淡水的日本同胞每年聚會,一起關心淡水、懷想淡水。

中日戰爭爆發之後,日本政府也在淡水增建許多具有政治或軍事目的的建設。1936年強制接管馬偕長子偕叡廉創辦的淡水中學校,執行軍訓教育並強化日本精神,將學生組成「奉公隊」協助民防救災工作。1937年之後啟用淡水氣象觀測所,也建立淡水水上機場。同時增設淡水神社,呼應皇民化運動的推行,加強淡水居民對日本天皇的效忠與愛國情操。1941年,日本正式向英美宣戰,並強勢佔領了設於紅毛城的英國領事館。1944 年美軍首次轟炸淡水,炸毀殼牌公司位於淡水嘉士洋行倉庫的數座油槽,「火燒臭油棧」三天三夜。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二戰宣告結束之際,淡水居民知道他們又將掛上另一面旗幟,迎來全新的政權。

苦難的淡水二二八

1945年10月8日,來自祖國的憲兵第四團,搭乘戎克船從淡水海關碼頭登陸。就像全台各地民中一樣,揮舞國旗歡喜相迎的淡水民眾,所盼來的卻是一隊軍容渙散的中國軍人,自然難掩失望之情。1946年,國民政府向淡江中學借用場地舉辦夏令營,教授青年三民主義等課程,當時的警備總司令部參謀長柯遠芬就擔任該營隊的副主任。時任淡江中學校長的陳能通對此活動幾乎全力配合,只因柯遠芬要求在學校建造紀念亭之事互有微詞。陳能通校長亦提出要求,希望軍方收回日治時期軍訓教育所遺留在學校的槍支,柯遠芬卻指示校方暫時代為保管。不料這隨性的決定,竟成為日後二二八事件影響淡水地區的一大伏筆。


淡水夕照,這也是二二八受難者陳澄波的重要代表作

1947年2月27日,專賣局查緝員到走私狀況猖獗的淡水碼頭查緝私煙,卻毫無斬獲,旋即轉往台北市太平通查緝私煙,一場槍擊意外終於引爆積怨已久的民憤,二二八事件的星火在全台蔓延。淡水居民當然也群情激憤,挺身響應。許多民眾也開始糾眾要向「阿山仔」報復,事實上淡水的多數外省人早就逃之夭夭。

有些外地人和淡水角頭聚集在區長官舍潛,要找淡水區長卓克淦,因為他是行政長官陳儀的心腹。然而尋仇未果,卓克淦早已潛逃福州。亦有青年人號召曾當過日本兵的人到淡水國小禮堂開會,決定要使用武力對抗駐守在滬尾砲台附近的「阿山仔」軍隊,於是許多青年強行進入淡江中學倉庫,取走當初沒有被軍方收回的軍訓用槍。兩方便在現今真理大學校地附近展開對峙,青年所持槍械明顯不敵軍隊,因此並沒有有實際的進攻行動。淡水青年更在3月5日對水梘頭山區的軍營展開攻擊,欲奪取更強大的武器火力,但由於過分輕敵且無實戰經驗,攻堅行動在守軍的反擊下立刻潰散。

雖然沒有造成任何傷亡,但是守軍沒收許多寫有「淡水中學校」的槍械,因此認為這次行動是淡江中學校方策動學生所為,竟成為日後軍隊對淡江中學進行綏靖與清算的藉口。

3月8日二十一師登陸基隆展開屠殺。3月10日在軍用卡車的前導下,兩百餘名軍人殺進淡水街頭,朝著手無寸鐵的淡水居民掃射,熱鬧的街區瞬間宛如人間地獄,一位淡江中學的學生郭曉鐘在街上無辜遭到槍殺。除了淡水街民多人遇害,也有數十人遭到軍隊以清鄉、肅奸的名義搜捕。3月11日清晨,軍隊進入淡江中學,強行抓走陳能通校長等數名師生,至今仍下落不明。研判這些在淡水遭到逮捕的受難者,大都未經審判,就地槍決於淡水或關渡的公墓。

淡水亦無可避免的承擔了二二八事件的苦難,曾為淡水地區培育出諸多菁英份子的淡江中學更是無端受累,曾任淡江中學董事的林茂生博士也是受難菁英之一。如今在淡江中學校園一隅,立起一方石碑,紀錄著埔頂與淡水在二二八事件當中的血與淚,提醒著莘莘學子莫忘這段歷史的痛與傷。

詩意暮色,滬尾天光


淡水暮色。圖/取材自flickrs by Iyhon Chiu

時光流轉,淡水就這麽不急不徐的悄悄累積它的歲月。1972年中英斷交,紅毛城英國領事館關閉,移交澳大利亞駐華使館代管,同年中澳斷交後又轉由美國大使館管理。中美斷交後,紅毛城管轄權終於在隔年歸還給中華民國。1988年,台鐵淡水線發出最後一班列車,此後淡水線停駛。1995年,淡水中正路上的馬偕銅像落成,數年後淡水與馬偕博士的故鄉牛津郡締結為姐妹市,並訂定6月2日為「馬偕日」。2009年,由淡水居民領銜主演,於滬尾砲台公園演出「西仔反傳說」,重現125年前清法戰爭中的滬尾光景。歷史不會被遺忘,淡水儼然成為全台灣古蹟密度最高的一座城鎮。

夕照淡水河口,漫天金黃嫣紅的落日晚霞和百年前並無不同。淡水的詩意與美好多麼令人難忘?從陳澄波筆下數幅描繪淡水的畫作即可見一斑,尤其《淡水夕照》更是揚名國際。由葉俊麟作詞,洪一峰譜曲、主唱的〈淡水暮色〉一曲至今仍傳唱悠揚。出身九崁街的牙醫文學家王昶雄也曾在他的詞作中寫到:「故鄉故鄉今何在?望你永遠在阮心內。」來自不同空間或時間的過客或停或走,淡水還會成為多少人朝思暮想的故土或異鄉。日昇五虎崗,天光滬尾港,小小的淡水映照百年台灣,淡水的歷史和傳奇將會永遠流傳。

日出淡水河,為社區展與在地文化,跨出豪邁的第一步。

大淡水河系的關渡情結
楊其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教授。

自古以來輝煌的城市,都伴有一條悠悠壯麗的河川流過,巴黎的塞納河,紐約的哈得遜河,泰國的湄南河,逐水而居是人類求生的常態。台北也不例外,流經台北的淡水河就是孕育城市之水, 更是大地之水。

淡水河,別名淡江、稻江、契馬諾(臺羅:Tām-tsuí-hô)。發源自雪霸國家公園內的品田山上(標高3,529公尺),是北台灣最重要的河川。河域內人口將近八百萬,幾乎占全國人口三成,幹流長158.70公里,流域面積2,726.00平方公里,遍布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桃園市、與新竹縣、宜蘭縣局部,河域周邊工商業發達,是臺灣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

淡水河分有三大支流:大漢溪、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與新店溪在流經新北市板橋區的港仔嘴合流後即稱為淡水河,淡水河在關渡納入基隆河後,向北流向淡水油車口並注入臺灣海峽。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落腳的校地,正是位在關渡平原的山腰,前面俯瞰台北盆地,蜿蜒的基隆河,遙望101大樓;後山眺望淡水河,並一路看見淡水出海口,著名的夕陽落日;側邊則鄰近關渡宮與自然公園周邊,自然生態豐富,自古以來人文薈萃,文風鼎盛不在話下。

這一片吉祥福地與自然風貌,作為北藝大孕育藝術家的場所,對師生來說當然是幸福的,雖然這片美麗的校園,長年來都提供作為北市居民休閒的花園場所。但是做為藝術院校的責任,除了教學與創作外,更重要的還是善盡一份推廣的義務,必須知道在地的文化價值與資產,而且更要相濡以沫。

拜交通科技進步之賜,河運沒落,淡水河除了觀光之外,幾乎不再扮演運輸的角色,但是大淡水河系的根源,長久以來除了肩負對外聯絡的交通樞紐外,更是文化發展的重要據點,也是台灣庶民生命重要的起點之一。

文化興國必須結合歷史與人文風貌的傳承,建構台灣在地正確的文化史觀,必須追溯自古先民在城市鄉鎮所遺留下的足跡,淡水河系周邊獨特的人文景點,在台灣是唯一的特色,我們如果如果沿著河岸的連結,景點串聯不輟,沿著淡水小鎮上溯,對岸是八里景緻;下一站來到香火鼎盛的關渡,對岸是獅子渡船頭;再往前是社子島;接著是熱鬧的大稻埕,然後是著名的艋舺大站,近年來各地雖陸續推動一些藝文活動,可惜都沒有以大區域的概念發想。

如果位居淡水河中繼站的關渡,可以將政府與民間的力量整合,善用整體社區發展的角度出發,結合周邊的文化資源,形塑在地的文化力量,讓關渡成為河岸的一顆閃亮明珠,並重新牽起大淡水河系上下游文化景點的復甦,北以淡水環境藝術節出發,沿途經過鬧熱關渡節,社子島好神祭,中間的大稻逞藝術季,收尾的艋舺燈火節。只要經過幾年的推動,相信這一串珍珠鍊所串連起的文化島鏈,將可落實推動在地祥和社會與優質文化的理想。

日出淡水河,為社區展與在地文化,跨出豪邁的第一步。

充滿歌曲的温馨小鎮—淡水篇

充滿歌曲的温馨小鎮!新北市的台灣歌—淡水篇
簡上仁



過去以新北市轄區內名勝為背景所寫的台語創作歌曲並不多見,其中較具知名的大多集中在「淡水」的概念上。

新北市是幅地遼濶、人口稠密的縣市,轄區之內,風光明媚,人文薈萃、物產獨特。諸如野柳公園、九份老街、十分瀑布、淡水紅毛城、烏來温泉、朱銘美術館、平溪放天燈、金瓜石黄金夢、板橋林本源園邸、鶯歌陶瓷老街、三峽祖師廟及深坑吃豆腐,都是名聞遐邇,深受觀光客喜愛的好地方,也是寫詞作曲的好題材。然而,觀諸過去以新北市轄區內名勝為背景所寫的台語創作歌曲並不多見,其中較具知名的大多集中在「淡水」的概念上。因此,本文所要介紹的「新北市的台灣歌」,也將以「淡水」或與「淡水河」相關的歌曲為對象,並選出較具知名或特殊意的四首歌:《河邊春夢》、《淡水暮色》、《流浪到淡水》、《淡水河畔》等,作為本文的重心。

■靈感來自淡水河邊的《河邊春夢》

淡水,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人居住地,他們分佈於今淡水區各處,以漁獵和簡單的農耕為生。昔時,他們雖然也從生活中孕育出不少歌調,可惜如今並無完整的詞、曲記載。

《河邊春夢》可說是,最早以淡水河畔的景緻景緻為創作靈泉的台語創作歌曲。作詞者周添旺,才華橫溢,據他所稱:《河邊春夢》是他散心漫步淡水河畔時,看見一位滿面憂愁的女子,似為失戀無神,孤單地徘徊在淡水河邊。於是,就藉著所見情景和感覺,寫下這首春夢了無痕的悲嘆情歌。

1935年,此歌由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出版發行,當時由日藉歌星松原靜韻唱出日語版及台語版。然,或因松原靜韻不諳台語,發音準度稍遜,當時台語版並未引起轟動。直到1950年代,才藉由「淡水河十三號水門」社會案件及《河邊春夢》同名電影的上映,使得此歌盛行於台灣社會。

河邊春風寒,怎麼阮孤單,抬頭一下看,幸福人作伴,
想你伊對我,實在是相瞞,到底是按怎,不知阮心肝。

昔日在河邊,遊賞彼當時,實情佮實意,可比月當圓,
想伊做一時,將阮來放離,乎阮若想起,恨伊薄情義。

四邊又寂靜,聽見鳥悲聲,目睭看橋頂,目屎滴胸前,
自恨歹環境,自嘆我薄命,雖然春風冷,難得冷實情。

第三段歌詞中的「目睭看橋頂」的「橋」,即台北大橋,河岸正是當時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好去處。此歌歌詞,周添旺運用五字整齊句來書寫、曲調節奏屬於四三拍的結構,都是台語歌中少見的例子;旋律則宛如流水潺潺的韻律,動聽而流暢,易於朗朗上口。

■深具文學特質的《淡水暮色》

被台語文學界公認為深具文學意涵和特質的《淡水暮色》,是戰後傑出作詞家葉俊麟及創作歌者洪一峰合作完成於1957年的不朽之作。葉氏應用了直述白描及起興法等寫作技巧,不只深刻地描繪出淡水動人的黃昏景緻,並藉此勾劃出淡水漁村人們的心情、鳥兒啼叫聲引發的內心遐思,及老街小巷裡的思古幽情,親切而動人。此歌問市已有60年,迄今仍為卡拉OK裡,經常被點唱的名曲,可見一首歌能否流傳久遠,詞曲優美乃其必備的條件呀!

日頭將欲沉落西 水面染五彩 男女老幼在等待 漁船倒返來
桃色樓窗門半開 琴聲訴悲哀 啊……幽怨的 心情無人知

朦朧月色白光線 浮出紗帽山 河流水影色變換 海風陣陣寒
一隻小鳥找無伴 歇在船頭岸 啊……美妙的 啼叫動心肝

淡水黃昏帶詩意 夜霧罩四邊 教堂鐘聲心空虛 響對海面去
埔頂燈光真稀微 閃閃像天星 啊……難忘的 情景引心悲

2003年11月29日,當時的台北縣政府將《淡水暮色》的詞譜刻在石碑上,豎立在淡水漁人碼頭「情人橋」旁,讓此歌所闡述的淡水情與景,永留後代子孫的心中。

葉俊麟崛起於戒嚴時期,正是國民政府大力推動「國語政策」,嚴格管控媒體的年代。當時,在欠缺傳播媒體的支援下,台語歌曲難以健康成長。台語唱片公司為求生存,乃大量引用日曲填上台詞,以降低成本。葉俊麟在唱片公司的懇求下,為日本作曲家宇佐英雄所寫的曲調,填上台語歌詞而成為名噪一時的《淡水河邊》:「黄昏的淡水河邊,路燈閃閃熠。看四邊的景緻,不覺心傷悲。……。」迄今,仍為台語老歌愛好者所傳唱,惟基於鼓勵在地音樂的成長,此歌在此就不多作著墨。

■家喻戶曉、朗朗上口的《流浪到淡水》

台灣歌謠才子陳明章,一向善於觀察市井大眾的生活百態,寫出動人而貼切的風土民情。1995年,陳明章以盲人吉他歌手金門王(本名王英坦)和盲人手風琴歌手李炳輝為對象,描述一對殘而不廢,從外地相偕來到淡水走唱謀生的過程。藉著他們的奮鬥史來暢談人生的起落、愛情的冷暖,並鼓勵大家抓住當下好友相聚,爽快暢飲幾杯,把鬱卒往事放水流,彼此為前程相互勉勵。

有緣 無緣 大家來作伙 燒酒喝一杯 乎乾啦 乎乾啦
扞著風琴 提著吉他 雙人牽作伙 為著生活流浪到淡水
想起故鄉心愛的人 感情用這厚 才知影痴情是第一憨的人
燒酒落喉 心情輕鬆 鬱卒放棄捨 往事將伊當作一場夢
想起故鄉 心愛的人 將伊放抹記 流浪到他鄉 重新過日子
阮不是喜愛虛華 阮只是環境來拖磨
人客若叫阮 風雨嘛著行 為伊唱出留戀的情歌
人生浮沈 起起落落 毋免來煩惱 有時月圓 有時也抹平
趁著今晚歡歡喜喜 鬥陣來作伙 你來跳舞 我來唸歌詩
有緣 無緣 大家來作伙 燒酒喝一杯 乎乾啦 乎乾啦

《流浪到淡水》流傳至今已20年,雖以金門王和李炳輝為題材,却反映了許多民眾的心情故事,尤其好友相聚時,總是自然唱起「有緣,無緣,大家來作伙,燒酒喝一杯,乎乾啦,乎乾啦!」。好歌不寂寞,此歌詞譜與《淡水暮色》同樣被刻在石碑上,豎立在淡水漁人碼頭「情人橋」旁,永留後代子孫的心中。

■文學家筆下的《淡水河畔》

文學家巫永福和音樂家郭芝苑,都是曾於日治時代赴日深造的台灣精英。二位大師惺惺相惜,晚年,他們合寫了一首台語藝術歌曲《淡水河畔》。

巫永福,1935年日本明治大學文藝科畢業。曾在日組織「台灣藝術研究協會」,回台後參加「台灣文藝」,積極投入寫作,其一生的主要文學成就在詩歌、小說作品。晚年任「台灣文藝」發行人,並設有「巫永福文學獎」「巫永福文學評論獎」「巫永福文化評論學」三大獎,以鼓勵後進。郭芝苑,1935年就讀東京錦成中學,1941年進入東京東洋音樂學院學習音樂。郭氏一生音樂作品多元而廣泛,包括管弦樂、歌劇、室內樂、協奏曲、鋼琴曲、合唱曲、藝術歌曲及流行歌曲等,應有盡有。

巫氏藉著淡水河邊的天空白雲和潺湲流水,來傳送思君女子的心情。他揉合了《望春風》的「心內彈琵琶」的微妙心境及《四季紅》的「入洞房、朱朱紅」的隱射情節,為台灣歌謠再寫下一首令人拍案叫絕的思君情歌。

淡水河畔,依欄杆,白雲在眠夢。 想著你啊,面會紅,心肝却輕鬆。
觀音山啊,媠噹噹,好像對咱講。 咱二人啊,做尪某,心啊跳叮噹。
伸手開啊,玻璃窗,河水在眠夢。 講愛說情,嘴唇動,心肝熱紅紅。
白鷺鷺啊,像新人,相好行洞房。 我的君啊,咱二人,通啊通不通。

藝術歌曲,著重在文學詩篇與嚴肅音樂的結合,一向乏人問津。但台灣歌樂的發展,必需要通俗流行歌曲和藝術歌曲並駕齊驅,才能走出台灣歌樂的康莊大道,樹立歌樂的地位。

■尾聲

經由唱片公司商業機制所出版發行的歌曲,其內容難免有它商業考量與侷限性,大多以愛情為重心,淡水風光和人文只是綠葉陪襯(《淡水暮色》與《流浪到淡水》算是少數的例外),很難能有以藝文性、文化性、歷史性與人文性的主要題材的歌曲。

然而,淡水是一個歷史悠久、風景秀麗,自古為台灣八景之一的好地方。歷史上,曾經是台灣第一大港,也是西方文明在台灣北部散播的起點。紅毛城留有西班牙人和荷蘭人的足跡;滬尾炮台有中法戰爭的影子;無極天元宮每年春天的櫻花競艶;老街小巷裡數不盡的陳年故事;漁人碼頭引人入勝的落日餘暉;龍山寺觀音菩薩的慈航廣濟;一滴水紀念館紀錄著台日人民濃烈的情誼;……在在都是寫作「淡水之歌」的最好素材。

期待新北市政府及淡水區公所,未來在發展與提昇淡水的規劃中,能有編寫「淡水在地之歌」的計劃,使淡水成為充滿歌聲的温馨小鎮。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王昶雄
林衡哲(醫師、台灣文庫創辦人)

簡介: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作詞者王昶雄,本名王榮生,生於1915年,是淡水鎮九坎街(今之重建街)人,13歲那一年單身乘輪負笈日本求學,中學畢業後於順利考上文學系,第二年奉父命重考日本大學齒學系。於1942年學成歸國。

27歲返台後,一面在故鄉淡水開設齒科診所,參與「台灣文學」雜誌;1943年創作了他一生的不朽之作中篇小說《奔流》。「王昶雄的奔流,是皇民化時代寫的唯一的一篇站在被殖民者的立場,冷靜地去揭露皇民化運動對於台灣人心靈的摧殘與迫害。」文評大師葉石濤也説:「王昶雄所要表現的是台灣民眾抵抗皇民化的意志。」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五彩的春光,雖然春天無久長,總會暫時消阮滿腹辛酸。春光春光你何在,望你永遠在阮心內。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五彩的春光。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就會看見心愛彼的人,雖然人去樓也空,總會暫時給阮心頭輕鬆。所愛的人今何在,望你永遠在阮心內,阮若打開心內的窗,就會看見心愛彼的人。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故鄉的田園,雖然路途千里遠,總會暫時給阮思念想要返,故鄉故鄉今何在,望你永遠在阮心內。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故鄉的田園。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就會看見青春的美夢。雖然前途無希望,時消阮滿腹怨嘆,青春美夢今何在,望你永遠在阮心內。阮若打開心內的窗,就會看見青春的美夢。

(詞:王昶雄1915~2000)

1994年台灣文學評論家張恆豪和我,曽經合作主編「復活的群像」(台灣三十年代作家列傳),此書當年一度成為全國臺灣文學系的教材之一,在這28位台灣日治時期的作家中,以賴和與吳濁流對我的思想啓蒙最大,其中吳新榮、巫永福和楊千鶴我們都出版過他們的傳記,而我邂逅過的30年代作家中,以不朽的文學老兵楊逵的奮鬥精神最讓我欽佩,他在1982年光臨洛杉磯,促成了北美洲台灣文學研究會的成立,而我在1997年返台服務後,接觸最多,最讓我懷念的便是出生淡水的文壇長青樹王昶雄,因此沒有出版他的多采多姿的人生傳記,將會是張恆豪與我的終身遺憾。

雖然他去逝時,已經享壽85歲,但是在我心目中,卻是台灣最可愛、可敬、又可佩的文壇長青樹。

醫學與文學兼顧的尖兵

王昶雄本名王榮生,生於1915年,是淡水鎮九坎街(今之重建街)人,父親是位海商,帶著太太經常在華南一帶奔波,他則留在淡水家由外祖母一手撫養長大,他之所以熱愛文學的原因,可能與他寂寞的童年有關,讓他總是在淡水河邊遐想、夢想和回憶中。幼年就讀淡水公學校,是李登輝前總統的學長;13歲那一年單身乘輪負笈日本求學,赴日後,先在郁文館中學就讀,由於他口才好,丹田更佳,曾經獲得東京郁文館中學的全校雄辯大會中獲得二次冠軍,由「台灣囝仔」拿走冠軍,這是當年的大新聞。

他不但有本領講一口道地的江戶腔日語,他的日文寫作也超越日本人,因此中學畢業後於順利考上他喜愛的日本大學文學系,第二年奉父命重考日本大學齒學系。於1942年學成歸國。20歲時,曾加入日本「青鳥」雜誌同仁,他的青春詩「我的歌」便是發表在此刊物;二年後,又加入日本「文藝草紙」季刊同仁。23歲時,他的詩「陋巷札記」發表於台灣的「台灣新民報」;次年他的中篇小說處女作「淡水河之漣漪」在「台灣新民報」連載,成為台灣文壇的新秀。

27歲返台後,一面在故鄉淡水開設齒科診所,一面正式加入張文環、陳逸松等領導的「台灣文學」雜誌成為同仁,與西川満的「文藝台灣」互別苗頭;28歲時(1943年)他完成了二件人生大事:與淡水名女畫家林玉珠女士結婚,她是馬偕外孫陳敬輝的高徒;創作了他一生的不朽之作中篇小說「奔流」, 發表於「台灣文學」三卷三期,後收錄在「台灣小說集」由大木書房出版。從1942年返國到1947年二二八事件之間,是他用日文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小說、詩、散文、評論等都散見於台灣各大報紙與雜誌,1946年他除行醫之外,也到淡水純德女中兼任歷史老師。

而他一生最快樂的那一段日子,大概是在王井泉主持「山水亭」這家餐廳兼文藝沙龍時,在這裡他與王井泉,張文環、吳新榮、陳逸松、陳夏雨、呂赫若、呂泉生等日治時代的文人才子,在此吟詩品酒、高談濶論,在無形中促成了近代台灣第一次小型文藝復興的浪潮,這時期的王昶雄創作了四部中篇小說:「淡水河的漣漪」、「奔流」、「梨園之歌」和「鏡子」,可以說都是嘔心瀝血之作,雖然各有不同的題材,卻同樣彰顯他的思想脈絡;至於短篇小說,他也創作出:「流放荒島」、「小丑的嘆息」、「阿緞做新娘」、「濱千鳥」、「當緋櫻開放的時候」等12篇力作;現代詩18首,他的詩作以抒情見長,結構完整,富有一種韻律感;文藝評論25篇,都是非常有獨立思考騰地有聲之作。

但是二二八事件的來臨,結束了他的日文創作的黃金時代,「山水亭」結束營業更讓他傷心,昔日文友相聚的歡樂時光一去不復返,台灣知識分子的鬱悶心情,使他封筆將近廿年。1950年他由淡水遷居台北中山北路,仍然專心做開業的齒科醫師。

代表作「奔流」的評價

「奔流」是王昶雄用直截了當的手法表現反日的意識和感情的作品,好友陳逸松曾經在「大稻埕20年小史」中寫道:「台灣人作家的作品,我都讀過很多,特別是王昶雄的「奔流」、吳新榮的「亡妻記」及張文環的諸作,我是不能忘掉的。」素有「演技派第一人」之稱的宋非我,曾反覆讀過三遍,稱它是一部經典之作;1943年「台灣文學」雜誌,舉行的台灣文學賞,呂赫若以「財子壽」得正奬,坂口䙥子的「燈」和王昶雄的「奔流」獲候補獎。

為了這篇文章的發表,台灣文學主編張文環不知保安課來回好幾趟,新婚老婆也抗議,王昶雄在小說裏把她的老師陳敬輝醜化了,更有讀者誤認為是一篇皇民化作品,事實上正如張文環所謂:「王昶雄的奔流,是皇民化時代寫的唯一的一篇站在被殖民者的立場,冷靜地去揭露皇民化運動對於台灣人心靈的摧殘與迫害。」在「奔流」中,王昶雄能夠讓像林柏年那種純真的抗日青年粉墨登場,已經算是「勇冠三軍」的作家了。文評大師葉石濤也説:「王昶雄所要表現的是台灣民眾抵抗皇民化的意志。」

六十年代以精彩漢文重新登場


1957年「山水亭」時代老友呂泉生,與辜偉甫共同創辦「營星兒童合唱團」,正在台灣歌曲面臨殖民地化的時候,呂泉生頸頭十足地邀請王昶雄合作譜寫台灣本土的歌曲,而王昶雄本來就對蘇格蘭民謠「懷舊」和日本一代詩宗西條八十充滿喜愛與敬佩,以「通俗歌曲藝術化,藝術歌曲通俗化。」為原則,想不到頭一次塔配而產生的就是台語歌曲:「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此曲歌詞的靈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每一個離鄉背井的遊子,總會眷念自己家鄉的種種,故鄉的田園,讓我身在異鄉時的無奈日子裡,有所寄懷,我也有留日懷鄉的經驗,因此自然而然地寫下此曲。」1957年台灣省文化協會男聲合唱團,在台北中山堂發表此曲後,立刻在校園與民間流行起來,也成為呂泉生一生最重要的二首代表作之一。(另外一首是柸底不可飼金漁)以後又合作過20多首歌曲,也頗為叫座。
也許音樂是心靈的良藥,讓王昶雄慢慢地走出二二八的陰影,1965年重現文壇,這時大家才發現他的中文寫得跟日文一樣棒,連後輩黃武忠也再三讚嘆說:「王氏文筆順暢、華麗,與造句之精湛,讓我驚服。使一個從小就接受中文教育的我,自嘆弗如。」顯然他是下個苦功夫的。可惜他不再創作小說了,但是他的創作力豐沛,迭有新作,談文論藝話人生,真情流露,寓趣深遠,他畢生的文集,有「驛站風情」、「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等書。

台灣文壇的長青樹


王昶雄曾說:「每個人都有三種年齡,第一是歲月年齡,第二是生理年齡,第三是心理年齡。生理年齡是從體能狀況上表現;心理年齡則在精神、觀念上顯示。王昶雄平生最拿手的運動是游泳和爬山,即使到老年他仍然經常去游泳,爬山時也是健步如飛,1988年他帶領我和張恆豪爬上淡江大學時,已經70多歲的他就是如此;那時他頭上連一絲白髮都沒有,而且挺胸豎脊,神釆奕奕,言談間中氣充沛,難怪他的辭典裡,沒有一個「老」字,他常自稱「少年大的」,確實就心理年齡而言,他確實是台灣文壇的常青樹,直到去逝前半年,他才被胃癌打敗,因此他是我碰到的老作家中,最懂得生活藝術的一位。
晚年推動台灣文藝復興不遺餘力
王昶雄天性豪爽豁達,他是日治時代王井泉「山水亭」老板的接棒者,他催生的「益壯會」,把老作家和文人從新結合起來,稱職地做了17年的總幹事,他生前的最後邀請的主講者是彭明敏,王氏可以說是文化台獨的夢想家。此外他也積極參加「台灣筆會」的活動,也擔任「北台灣文學」的文學集主編,成為全國文化局所編輯的最精華的文學叢書, 晚年凡是有關台灣文化的活動,他都會盡心盡力去參與。
他在2000年1月1日去世,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2000年1月25日陳水扁總統褒揚令中説:「綜其生平,盡瘁台灣文藝復興大業,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統緖」;2000年11月4日淡水真理大學頒發第四屆台灣文學家牛津奬給他,(他是16年來唯一死後才獲獎者)褒揚其一生的文學成就和貢獻,同時舉行王昶雄文學會讓,讓大家懷念玊昶雄為台灣留下難以磨滅的文學資產。他終於走完他多釆多姿「立功」、「立德」、「立言」和「立情」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