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2016

台灣歷史向前行

雖然中國國民黨早已呈現日暮西山之頹勢,但直到日前立法院三讀通過《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後,不公不義、藏汙納垢、結黨營私、暗黑真相的歷史餘孽,才算真正得以進行徹底清除。

但是,正視歷史的積極意義並不只在於清除過去的恩怨;如果要為台灣的前途著想,民進黨政府允宜利用此次良機,聆聽各方建言,用最無私與最高的智慧,在清掃乾淨的土地上,打造一個格局恢弘、法治至上、民主優先、主權尊嚴、安定繁榮、美麗良善的家園,成就歷史的新頁。

也就是說,民進黨政府在終結國民黨不堪的過去之後,下一階段的挑戰目標將是執政的民進黨自身。它必須嚴肅思考下列諸般課題,儘速提出解決方策,其歷史任務才能功德圓滿。

首先,政黨政治的公平與健全的客觀運作模式,應該在超越各黨利益之上重新省思與建構。

民進黨秉承多數民意,在完全執政的充分優勢下,完成《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的立法。但這不僅是向歷史、向單一政黨的「清算」,更要一體適用於所有參與政黨政治的政黨,並應將過去扭曲變形的「台灣式政黨政治」導向正軌,除去政黨惡鬥的因子。

其次,政體究竟應採用總統制、內閣制還是半總統制?應該以最審慎與周延的思維,再依憲法增修條文第12條的規定,經由全民複決後展開修憲程序。

有憲法學者主張,台灣既已實行多屆總統直選,依照權責相符的法理,理應採行總統制,取代制憲當時以內閣制為主要設計藍圖的體制,提升施政效能;有人則是堅持,內閣制才能真正展現民意政治、責任政治的民主精神;但也有學者採取折衷與務實的看法,認為法國式的半總統制才是符合台灣目前總統直選現狀的適合選項。

不管要採哪一種方式,應興應革之處仍多,民進黨政府應廣納學者、專家、民意的良善見解,儘速提出最佳修憲版本,經由立法院提出後交由全民複決,修建一個「後國民黨時代」的完美政體。

第三,族群的再融合將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萬不可在「轉型正義」的勝利情緒下,撕裂歷經兩、三代的努力始漸癒合的仇恨猜忌傷口。

有人擔心,民進黨向歷史出手,雖然背後有多數民意的支持,但70年歷史的恩怨糾葛真的「剪不斷、理還亂」,下了刀,一定會有傷口與痛楚;如果不能輔以理性與智慧用心處理,好不容易趨向融合的多元族群,可能又會退回到228事件發生那一夜,怨嘆與仇恨的血液再次汩汩染紅這塊太多不幸的土地,實非台灣歷史前景所應見。

第四,強化愛與包容的教育(切勿重蹈僵化課綱的洗腦覆轍),引導學生看見歷史的多元價值,滌除「唯一正確」的專制思維。

昨天是反黑箱課綱學生林冠華「死諫」的周年紀念日。在那場轟轟烈烈的事件之後,不公不義的黑箱課綱被退回了,轉型正義的行動也隨著政黨輪替而開啟;教育政策也朝向廣納學生意見、型構尊重歷史事實與族群地位的方向前進。從今天起,新一代的台灣人必須學會彼此尊重,必須藉由教育的開放和思辯,結出愛智的花朵。

第五,清明內政、促進經濟繁榮、重視世代正義與城鄉差距。

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通過後的新台灣,理論上正是推動清明政治的絕佳時機;尤其在全民期盼經濟好轉,年輕人寄望世代正義的實現,鄉村地區尋求縮小與都會區資源差距的此時此刻,執政者必須負起所有的重責大任,將錯誤的、延宕的、惡意對立的腳步予以修正調整,重新走上正確的康莊大道,才能對歷史有所交代。

第六,務實面對中國的存在,彈性周旋於國際社會,拓展台灣的生存空間。

最重要的是,台灣人民正以堅決的意志與決心,向對岸的中國政權以及亞洲鄰邦和國際社會,展現新台灣新思維,展現主權獨立運作的事實,展現成為地球村一分子的積極意願,這些都是前政府遮遮掩掩、曖昧不明的鴕鳥作為與投降心態所無法展現的國家實力與尊嚴。

但新政府還必須在廣大民意的後援下,以更加聰明、彈性而務實的手腕與策略,在風雲詭譎、爾虞我詐的全球局勢中,為台灣拓展更多元的生存空間,從被中國市場以「吸星大法」牢牢吸附的現狀逐漸抽身,海闊天空於新天地,才是台灣歷史向前行的正確道路。

總之,從今天起,台灣歷史就要展開簇新的一頁,這是全民打拚出來的良機,也是許多血淚積聚而成的起跑點。執政的民進黨必須心中無黨、無我,承載全民的託付,為台灣人民的福祉與幸福,勇敢向前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