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2014

快吃10大好食物

要瘦又要美,是否只能吃少少?又或者要失去吃的樂趣?這可不一定!不少減肥的人,往往都只執著於計算食物的卡路里,對熱量都「斤斤計較」,但減肥要減得健康,可不能只注意卡路里的數字,還是要均衡飲食,否則若營養攝取不足,即使減重成功,也容易臉色不好,面容憔悴。

10種好食物 助你健康瘦

趙函穎營養師表示,提到減肥塑身,很多人心中都會浮出要少吃多動的刻板印象,感覺就是吃愈少就愈容易瘦。其實不然,許多營養又健康的食物,反而會讓我們愈吃愈健康,還能達到減肥塑身的效果!到底吃甚麼食物才能健康的變瘦變美?對此,營養師也列出以下10種塑身大好食物,提供給正在減肥的民眾:

1)西洋芹/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幫助腸道蠕動,使排便順暢,帶走體內毒素;另外還含有豐富鉀離子,可減少體內水分滯留,對於水腫型肥胖有幫助。

2)菠菜/含有豐富維生素及礦物質,兩小碟菠菜就可提供一天所需的維生素A及葉酸;另外還含有抗氧化的硫辛酸,可以幫助清除自由基,也是好的鹼性食物來源。

3)海帶/含有豐富碘離子與甘露醇,幫助維持甲狀腺功能,維持正常代謝;另外也含有海藻多醣類及藻褐素,可協助腹部的白色脂肪的分解。

4)大蒜/含有蒜素,有殺菌作用,能殺死多種有害細菌和病毒;特殊氣味是因為含有硫化物,生食有助於降血壓及降低血膽固醇,幫助脂肪代謝。

5)大番茄/含有豐富膳食纖維,幫助排除毒素又有飽足感;另外還含有茄紅素及維生素C,幫助提高身體抗氧化功能,幫助膽固醇代謝。

6)蘆筍/有蔬菜之后之稱,含有非常全面營養素,包括膳食纖維、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特別含有天門冬胺酸可以幫助排水且有降低血脂肪的作用。

7)鮭魚/含有豐富Omega-3脂肪酸,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有很好的抗發炎效用,還可幫助降體脂肪,提高免疫力,是非常好的蛋白質及油脂來源。

8)蘋果/富含果膠纖維質,有飽足感且能幫助清除腸道廢物;另外也含有天然的多酚及黃酮類抗氧化物質,可幫助清除自由基還可養顏美容。

9)紅薑黃/富含薑黃素,能提升身體代謝,減輕胰島素阻抗,維持正常血壓及血脂肪,幫助降低體脂肪,尤其對於腹部脂肪燃燒有顯著效果。

10)黃豆/富含豐富蛋白質及膳食纖維,可幫助降低血中膽固醇;另外還含有大豆異黃酮,可調整內分泌平衡,具有抗氧化效果。

人群中可能越孤獨

朋友越多可能越孤獨?!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在人群中較為受歡迎,或是在現實生活、社群網路中擁有較多朋友的人,可能會變得更加內向孤獨。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美國科爾比學院(Colby College)研究人員以1萬6千多人為調查對象,並藉由問卷調查的方式追蹤受調查者狀況數年,以了解其性格特點和主觀幸福感。

研究人員並透過此調查來分析,受調查者最初的性格特點與未來的幸福指數,以及最初的幸福感與未來的性格變化是否有關聯。研究結果發現,在接受調查時,一開始較為外向、和藹可親的人,後來幸福感會逐漸增加。

不過,當人的幸福指數上升時,竟會變得較為內斂,研究人員指出,因為在現實生活或是網路世界中,較為受歡迎或擁有很多朋友,可能會讓人認為不需再結交新朋友,變得較無法與人交際,進而孤獨感、憂傷感增加。

而研究人員指出,此項研究中的關聯可能會隨著時間增長更加明顯。此研究也刊登於《個性研究》雜誌上。

今天和明日的“理想國”

一項對比中國人、美國人和英國人夢想的調查發現,中國人更有可能將美國——而非中國——視為全球“理想國家”,但從中美之間經常冷淡的官方關系中,你或許猜不到這一結果。

然而,盡管現在有35%的中國人將美國視為“理想國家”(只有26%的中國人把中國視為理想國家),但認為未來10年美國仍將是理想國家的中國受訪者的比例降至14%,那些認為到那時中國將成為“理想國家”的受訪者比例升至42%。

廣告和公共關系巨擘WPP開展的這項新調查還發現,中國受訪者現在還把澳大利亞、法國、新西蘭、德國、英國和加拿大列為“理想國家”。

在被問及同一個問題時,多數美國(52%)和英國(30%)受訪者將本國列為“理想國家”,大幅領先於選擇其他國家的比例。

至於為何很多中國人可能不會將中國視為理想國家,原因包括受訪者承認的一系列擔憂。毫不令人意外的是,85%的中國人對環境感到擔憂,這是中國、英國和美國受訪者迄今最大的單一擔憂。

公共緊張關系也在加劇,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Climate Change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主任李俊峰最近表示,中國的污染已到了無法忍受的程度,這就像是一個煙民到了必須馬上戒煙的地步,否則就可能患上肺癌。他補充稱,中國需要減少對煤炭的依賴。

2月23日,北京的PM2.5濃度升至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上限的9倍。PM2.5是一種給健康構成最嚴重危險的細顆粒物。

WPP還針對中國人對“中國夢”的理解進行了調查。自從去年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升到新一屆領導層的核心思想綱領中以來,“中國夢”已成為一個政治化術語。習近平對“中國夢”的描述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繁榮、構建和諧社會以及增強軍事實力”。

然而,WPP的這項調查顯示,中國受訪者所認為的“中國夢”與他們珍視的個人夢之間有著很大差別。

WPP指出,一些中國年輕人帶著疑惑的眼光,認為中國夢是一個自上而下的政府構想。調查還援引了社交媒體上的一個笑話:

老師:你的中國夢是什麽?

學生:我的中國夢是去美國。

老師:為什麽?

學生:因為那時我就能做美國夢了。

令人意外的是,鑒於“美國夢”對全球的吸引力,夢想給中國人帶來的驅動力似乎遠遠超過美國人。英國人不願讓夢想成為他們的主宰,這一點或許不那麽令人意外。

AIHce 2014

10 Reasons to Visit San Antonio

我們都擁有魔法的能力,只是我們忘了,或吝於施展。

有一次幾個朋友去素菜館吃飯,你知道一般素菜館本來就變不出什麼特別的花樣。再加上店內小聲的播放宗教或心靈音樂,連端上來的菜都嚴肅到不敢有味道。大夥也不敢大聲說話,每個人的臉孔就像馬鈴薯,除了幾個凹洞外沒有任何情緒。正想著來錯了地方。

突然發現鄰桌有了動靜,馬鈴薯頭馬上轉到同一方向。一個四歲的小孩拿著一包糖果,一顆一顆發給鄰桌的每一個人,大概是他太小了吧,沒有人會拒絕他。收下糖的人會跟小孩還有隔桌的父母道謝,就這樣一桌一桌的波動起來。我收下糖果,跟鄰桌説:這小孩真了不起,他是沒保留的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拿到糖果。

當然那對年輕的父母也了不起,我起身和他們打招呼,餐廳裡佈滿了笑聲、讚美聲,不認識的人聊了起來,連菜都變得不那麼乏味。

到現在我都在想,那小孩長大了是不是還能像小時候一様,把快樂傳給別人。

小一的時候班導師是師專剛畢業的新手,但她認真到連我這好動調皮的學生都肯聽她的話。有次下課一鞠躬後老師叫我留下來,我想不出自己做錯了什麼,就被叫到前面,要我把書包打開,我想完了,裡面除了課本就是石頭、彈弓、橡皮筋⋯⋯

她沒看就伸手放了一包糖果到我書包裡,幫我蓋上,説:「你進步很多而且幫了老師忙,這是謝謝你。」

我其實到現在也不知道為什麼謝我,但我奔跑的影子映在夕陽的水田上,一路要追上每天同行的鄰居,和他們分享。後來我把這情節改編放在我第一部劇情長片「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裡,並找到正要退休岀國看孫子的林淑貞老師,請他來看電影。

我告訴她:「那包糖果鼓勵了我二十多年。」

前幾天朋友蘭兒在雨中鑽進一輛計程車,紅燈時司機先生轉頭遞了一個裝滿滿玉蘭花的盒子說:「挑一朵,送你的。」蘭兒開心的說:「哇!怎麼那麼好!」

「因為我們要見到陌生人笑不容易啊!所以坐我車的人我都給一朶,大家拿到就會開心。」司機很開心的回答。FB上蘭兒也讓每一個看到這小故事的朋友開心起來。

如果你認為要準備什麼東西才會讓人快樂,你誤會了。

小K小學四年級每天早上有下床氣,五歲的妹妹一直叫他都不理,找不到東西都快爆炸了,妹妹還一直叫:「哥哥,我跟你説,你過來嚒。」,小K爆跳到妹妹面前:「妳到底要幹什麼?」

妹妹伸出雙手說:「哥哥,來,抱一下。」氣得發紅的小K整個人退了顏色,走上前抱著妹妹。尋找什麼不重要了,一個擁抱可以讓人變得溫柔、開心、暖和。

一句肯定、讚美也一樣,我們擁有讓人開心的魔法,不要吝於施展才不會生疏。

我相信,越單純的人魔法越強。

新興經濟體進入分化時代

日本經濟新聞

長期持續高速增長的新興經濟體的前景出現不確定性。新興經濟體國家批評「美國縮小量化寬鬆致使資金外流」。對此,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對新興經濟體深有研究的美國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魯奇爾·夏爾馬(Ruchir Sharma)。

記者:您怎麼看待新興經濟體的現狀?

夏爾馬:在全球經濟中新興經濟體佔有高達35%的比重。不能把所有的新興經濟體國家混為一談,它們之間國與國的差別非常巨大。

過去10年是所有新興經濟體國家的經濟表現都很良好的罕見的10年。因為1980~90年代具備了貧困的新興經濟體追趕已開發國家的特殊環境。商品行情高漲惠及了生産初級産品的新興經濟體。受益於全球性的貨幣寬鬆,投資者的資金湧入了新興經濟體。

這種特殊環境使所有的新興經濟體國家受益,不過這種狀況正在結束。今後將變成有的國家變好,有的國家變壞的正常狀態。

記者:今後10年將取得成功的國家和難以成功的國家有什麼差別?

夏爾馬:過去10年成功了的國家在未來10年將難以成功。大部分國家在成功後驕傲自滿,浪費出口商品賺取的資金,怠于改革。另外還存在依賴國外資金,政治領導人思想老舊等問題。

不過在新興經濟體中也開始出現與上述情況相反的動向。那是新任領導人推動改革,資金在回歸國內,而且政府債務水平也不高的國家。例如菲律賓、哥倫比亞,巴基斯坦、肯尼亞、韓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國的狀況都出現了改善。泰國雖然出現了政治混亂,但是經濟狀況卻在變好。

記者:您怎麼看待中國經濟的走勢?

夏爾馬:中國的風險是增長減速。目前每年的經濟增長率為7%,不過今後兩年可能減速至5%左右。與日本1970年代後半期的狀況十分相似。如果經濟增長率能夠止跌于5%也不會出現太大問題。雖然將對對華出口較多的國家造成消極影響,但是並不是最糟糕的結果。

記者:類似1990年代後半期的新興經濟體連鎖經濟危機風險是否存在?

夏爾馬:從實際經濟情況來看,可以視為面臨著危機的新興經濟體國家並不多。值得擔憂的是長期處於經常逆差的土耳其和南非。不過,如果發生重大危機的話,發源地將是中國。問題將是信用危機。如果中國出現問題,則將對全球特別是新興經濟體造成重大影響。

記者:新興經濟體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縮小量化寬鬆表示不滿,您怎麼看?

夏爾馬:新興經濟體的央行責怪美聯儲可謂文不對題。資金從新興經濟體流出是因為其經濟表現不佳。美聯儲的金融政策只會對海外投資者産生影響。實際上將資金轉移到海外的是新興經濟體國家的國內的投資者。例如在土耳其,國民的美元存款正不斷增多。

魯奇爾·夏爾馬:總額達250億美元的對新興經濟體的投資資金的管理者。著有多本有關新興經濟體的著作及文章。


國家繁榮與沒落的區別

日本經濟新聞
麻省理工大學教授 達龍·阿西莫格魯:是哪些因素決定了繁榮國家和因陷入破産而貧窮的國家的差異呢?歷史事實證明了經濟和政治制度的重要性。

在當今世界上,伴隨著市場經濟,實現了廣泛政治參與、法律和秩序的確立、財産權保障等「一籃子制度」的歐美和日本在經濟方面最為富裕。另一方面,像朝鮮、埃及和很多非洲國家那樣,政治權力集中於部分人手中,並從多數國民手中剝奪財富的「掠奪型制度」國家由於無法激勵民眾積極參與儲蓄、投資和發明,處於貧窮姿態。

在以軍事獨裁為代表的「掠奪型制度」下,根據中央集權、來自海外的技術轉移、從農村到城市的勞動力移動等條件,像過去的巴西、墨西哥、蘇聯(現俄羅斯)和土耳其等國那樣,也能在短時間內實現水平比較高的經濟增長。

這裡最關鍵的問題在於,由於不能産生實現可持續增長不可或缺的創新,其繁榮無法長期持續。既得利益集團擔心創新引發的創造性破壞和新舊更替,他們的抵制阻礙了進一步增長的萌芽。

那麼,利用這個命題分析中國將會如何呢?與40年前相比,中國實現了顯著進步,但平常仍會出現政治上的不合理決定,同時腐敗橫行。巨大的國有企業和銀行的存在則扭曲了資源分配和機會均等。中國能否擺脫中等收入國家陷阱,併發起足已追趕日本和韓國的創新?如果以20年左右的時間軸來看,中國經濟可能陷入困境。

另一方面,富裕國家也面臨諸多問題。美國的貧富差距擴大阻礙了教育機會平等等包「一籃子制度」的維持。一部分人將過於富裕和強大,在稅制、金融管制和勞動行政等領域,將發揮其政治影響力,進而使消除貧富差距的政策舉步維艱。

此外,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大規模信息收集、日本《特定秘密保護法》的制定等,國家利用信息化技術監視國民或壟斷信息的舉動也令人擔憂。因為這樣的社會將阻礙言論自由、創作和創新。

中世紀曾以地中海貿易而盛極一時的威尼斯,在掌權的精英階層加強壟斷政治權力的過程中,實施了創建警察組織等專制政治。由於將此前沒有財産的年輕人也能參加的貿易業務進行了國營化,結果導致增長陷入停頓,同時人口出現減少。這個過去的經濟大國如今已經淪為吸引全世界旅遊者的「博物館」。威尼斯走過的道路意味著,如果市場經濟的「一籃子制度」遭到顛覆,繁榮就可能急轉直下。

達龍·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簡介
2005年榮獲被視為「小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約翰•貝茨•克拉克獎(John Bates Clark Medal)。著有《國家為何衰落》等。土耳其出生。現年46歲。

記者觀點:應構建適合發起挑戰的環境

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在經歷軍方勢力抬頭和戰敗的同時,確立了國民政治參與和法治原則,並構建了民主社會。如果説這種制度上的成功一直在支撐經濟增長,那麼,泡沫經濟崩潰後的長期低迷應該如何解釋呢?對此阿西莫格魯回答稱,「可能是因為未能充分建立有助於創新、並能在政治和經濟兩方面促進廣泛階層發起挑戰的環境」。不僅是美歐,日本還不得不與中國和韓國展開競爭,在思考日本的前進方向時,這是富有啟發性的看法。

2013年台灣訪日旅客激增50%

日本的晚婚與晚育

日本厚生勞動省于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日本2012年的合計特殊出生率(女性一生中生育孩子的平均數)為1.41,比去年提高0.02個百分點。時隔2年出現上升,這也是自1996年以來、時隔16年首次超過1.4。由於30多歲人口的生育率有所提高,出生率觸底跡象明顯。但另一方面,嬰兒出生人數創歷史新低,人口減少趨勢持續。日本政府需要採取促進結婚和育兒的政策。

日本2012年的合計特殊出生率時隔16年超過1.4,但結婚和生育年齡均有所推遲,晩婚晚育化趨勢日趨明顯。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為30.3歲,這種格局很可能長期持續。

2011年日本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年齡首次超過30歲,2012年同比提高0.2歲。與日本經濟泡沫崩潰後的1995年(27.5歲)相比,已經提高近3歲,提高速度很快。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高官表示,此次30多歲人口的生育率有所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生育率創歷史性低谷的2005年以後,在20多歲時曾一度猶豫的女性對生育的態度開始轉向積極。

另一方面,2012年日本結婚人數比2011年增加6893對,達到66萬8788對。不過,日本厚生勞動省高官表示「認為這是好消息仍為時尚早」。從平均初婚年齡來看,男性為30.8歲,而女性為29.2歲,均呈逐年緩慢上升。如果結婚年齡推遲,生育第一胎的年齡也容易因此抬高。

觀察全球的出生率,在已開發國家中,法國一直將這一數字保持在2。相反,日本在40年前的1975年跌至2以下,此後再未恢復到同等水平。

目前日本要遏制晩婚與晚育化趨勢有一定難度。有分析指出,按日本厚生勞動省的人口統計數據,今年或下個年度,開始觸底的出生率可能再次回落。

當務之急是,日本政府應向易於推遲結婚和生育年齡的20多歲人口以及目前支撐出生率增加的30多歲人口提供政策上的幫助。不僅僅是完善幼兒園等硬體設施,東京大學教授白波瀨佐和子指出,還需要建立適合女性生育的勞動環境,例如改善非正式員工的待遇等。

日本女性家庭與工作觀在改變

日本經濟新聞
「我喜歡當保育員的你。我也會一直工作,總會好起來的」,這是正在考慮結婚的木島徹(25歲)的那個她給出的回答。木島徹在神戶市一家保育園工作的,聽到這樣的回答後感到卸下了重擔。木島問他的那個她:「我工資低是否也願意和我結婚?」

日本人的木島一直受到作為一家頂樑柱、被稱為「企業戰士」的父親的影響,以前認為「男人能賺錢養家才算是長大成人」。在成為夢寐以求的保育員之後,雖然工作很有價值,但月收入拿到手只有約17萬日元,因此産生了自卑感。

男性的「壽退職」

在日本一般而言 ,工資較低的男性保育員會以結婚為契機,去尋找工資更高的工作,這稱為「壽退職」。但木島不願意放棄保育員的工作。而她則為木島消除了這種煩惱。今年春季將舉行婚禮。「我們要肩並肩生活下去」,家裏的頂樑柱將有2根。

在日本高度增長期曾為主流的專職主婦家庭呈現持續減少態勢,在1997年被雙職工家庭反超之後,越來越明顯。此外,男性的非正規就業也有所增加,在最近的嚴峻經濟情況下,男性1個人支撐家庭正日趨困難。不僅是家庭的理想狀態,而且結婚觀念本身也正在發生改變。

「你的聲音會留在我的心中」,本月1日的音樂會的次日,社交網站上出現了這樣的帖子。鋼琴家山下有子通過音樂結識了很多聽眾。她沒有結婚。也希望談戀愛,也並不是在50歲之前沒有談婚論嫁的可能,但音樂時常充滿大腦。山下表示「我要追求適合自己的幸福,現在沒有結婚的打算」。

選擇不結婚

 「失敗者」——這種説法有時也會被用在妙齡獨身女性身上。這好像是説只有結婚才算成功。即使在工作上取得成功,僅僅因為獨身,有時女性也會經常感受到異樣的目光。

但是,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統計顯示,日本截至50歲的未婚率呈現上升態勢。1990年僅為5%左右,但到2010年女性達到10%,而男性則達到20%。2012年的離婚件數為23萬5406件,達到1970年的2.5倍。男女雙方選擇不結婚的生活方式均不在少數。

 居住在東京的北本惠美(化名,44歲)為現實與自己描繪的主婦生活的差異以及對家人的愛情而動搖,她和同一名男性結了2次婚。但在大學重新學習、同時享受到作為英語教師的工作樂趣之後,再次毅然決定離婚。

已成為單身母親的北本一邊教英語,一邊當志願者,在管弦樂隊與孩子們一起彈小提琴。現在覺得個人能否活得精彩,與結婚沒有關係。

如果將目光轉向海外,會發現結婚和家庭形態豐富多彩。在日本生活的一位北歐男性疑惑不解地説,「我能理解日本家庭觀傳統與外國不同,但日本女性的社會參與的確太缺乏了」。社會學者、京都大學教授伊藤公雄斷言稱,「如果男女雙方不能自立,在經濟方面日本也沒有未來」。

結婚和家庭面貌隨著時代和環境而不斷改變。拋棄自以為是,相互承認各種價值觀的寬容以及靈活性將讓男女都更加自由。由此産生的活躍男女越是增加,社會就越多姿多彩。


中國公務員先行“延退”的關鍵問題

BBC中文網 - 大家談中國

劉鵬 中國網友
一位接近人社部的人士表示,延遲退休年齡的定調是「小步慢跑」,希望在充分發揮可利用人才資源的同時,解決社保資金問題。無論是官方還是專家,公職人員先行似乎已達成共識。因為這不光有利於減小延遲退休年齡的阻力,同樣可以為全面推開延遲退休總結經驗。

儘管相關部門並沒有公開表態,這位「接近人社部的人士」所稱的「延遲退休公務員先行」等說法,明顯只能歸於「小道消息」的行列。但一方面,此前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確實有明確:「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另一方面,公職人員是國家和政府直接管理的勞動者人群,在延遲退休上先行一步,也完全在意料之中。

然而,從表面上,因為90%的公眾都不大支持延遲退休,那麼由公務員先行,確實是有一種帶頭作用,可以減小延遲退休年齡的阻力。但如果不先解決好兩個關鍵問題,公務員先行「延退」,恐怕會帶來更加嚴重的不公。

其一,養老金等保險體制上的「雙軌制」問題。眾所周知,此前,絕大多數民眾都對延遲退休年齡投了反對票,但很多官員和公務員,卻是極其贊成延遲退休的。其間原因非常明顯,因為養老金「雙軌制」的問題,公務員等體制內的群體,不用繳納養老保險金,退休工資按退休前工資一定比例領取。如果可以延遲退休,在輕鬆的工作崗位上,多拿幾年全額工資,他們當然是樂意的。但這樣一來,公眾所繳納稅收等,將會有更多的一部分,需要用來承擔公務人員「延退」期內所多得的工資。這明顯是不公平的。

其二,幹部年輕化的問題。此前我們一直在提倡幹部年輕化,甚至為此還出台了相關規定和制度。如果從一個人50歲左右基本失去創新能力算起,那麼公務員到60歲退休時,怎麼也算得上是老幹部了,這時候如果再延遲退休,在公務員工作崗位總數量一定的情況下,無疑意味著年輕幹部將沒有機會進入。那麼幹部年輕化的要求和趨勢拿什麼來保障?

延遲退休勢在必行,「小步慢跑」也好,公務員帶頭先行也罷,都必須先考慮好、預見好和解決好「雙軌制」的問題,解決好延遲退休對年輕人就業的巨大衝擊問題。

中國青年做公務員是浪費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菲爾普斯說,有能力的中國年輕人不應該老想著擠進公務員隊伍,這是嚴重的浪費,大材小用。

中國目前的公務員人數已經突破700萬。雖然相對於中國13億人口來說,所謂「官民比」還是相當低,但是中國公務員團隊的低效和經常出現腐敗醜聞,常常為人詬病。

中國國內有評論說:「招進來的公務員未必有本事,有能力的人未必能進入公務員系統,這已經成為眾人皆知的事實,對我們的公務員系統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2006年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菲爾普斯在北京舉辦的「諾貝爾獎北京論壇」上說,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輕人,都擠著想去做公務員,這是一種嚴重的浪費。

他說,中國已經在短期內彌補了技術方面的很大差距,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過他說:「我也看到很多工廠,創新力還是零,沒有什麼新的。」

他說,中國目前還在進行城鎮化,科技轉移還在繼續,有的公司還在吸納新技術的過程中,所以商業還在發展,基礎設施對經濟的推動還在繼續,這是中國經濟還有7%增長的原因。

他說,道路不可能永遠這樣下去,國外的技術也有全部用完的一天,因此中國必須自己創新,這才能促進更大的生產力。

菲爾普斯說,政府應該鼓勵金融機構推動創新,發揮中小企業的作用,而中小企業需要人才。

菲爾普斯認為,每個國家都需要公務員,但政府機構不是給年輕人的,這是低估了他們的能力,是大材小用,也浪費了社會花在他們身上的教育成本。

寫給當下年輕公務員

BBC中文網 - 點評中國
中國四川網友 敬小喬

作為一名公務員,我驕傲而自豪。作為新時代一名年輕的公務員,我卻多了一份迷茫和感嘆。無論我們是為了夢想、為了家人、為了穩定、為了生活、為了前途、或者是靠關係、靠實力、靠運氣、亦或是靠一份執著,現在成為了一名公務員,還有那些正在為了成為公務員而努力奮鬥的年輕人們。

對於很多80、90後,可能我們都一樣。就像歷史上的皇宮和現代人的婚姻,外面的人拼命往裏擠、裏面的人努力想逃脫。我們趕上了變革最快的時代,無論是經濟、科技、人心,還是自然災害。

從學校畢業進入社會,我們心中更多的是美好,雖然我們被無數次的說教,說社會並不是那麼美好,我們也依然在腦中幻想著第一份工資帶給我們的喜悅。這至少宣誓著,我們經濟獨立了,其實在我們心中,更渴望證明:我們長大了。我們渴望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儘管工資很低,興奮的我們甚至忘了要交房租、水、電、氣、收視費、網費、物管費等等,有些人全請朋友們HAPPY了、有些人買了自己想要的禮物、有些人給父母和自己心愛的人了。

沒想到的是,轉眼之間,什麼事都沒做,就沒有了。可我們依然憧憬著,慢慢學會了省吃儉用、安排計劃,每個月的生活能基本維持了,有時還能有結餘。儘管有時候在工作中會有些不愉快、會經常加班,我們也很開心的忽略了。可時光流逝,我們應該談婚論嫁了。要買房子、要辦婚禮、要帶小孩。

這時才發現,我們所擁有的其實很蒼白。家庭條件不好的,相愛的情侶被家人拆散、被現實拆散,從小到大渴望的愛情沒有了、從古到今被世人歌頌的愛情沒有了。家庭條件好的,父母能夠買房買車的,又會被社會看成是啃老族,說你沒出息……

其實我們的要求不高。我們只想通過自己的雙手,讓爸爸媽媽安心、讓未來的孩子健康平安長大。我們是有理想的。無論是在國家單位、在企業、還是自己創業,我們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包容和認可、渴望得到社會的鼓勵和幫助。其實我們是有責任心的。

我們渴望用自己的大腦和雙手做好工作、渴望用自己的勤勞和關愛撐起家庭、渴望用真心和時間回報父母。很早以前我就在想一個問題:請父母們思考一下,你們留給子女的是怎樣的一個世界?其實我們很努力,只是不曾被看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包括小屁孩兒。我們相信我們能用我們這代人的方式,努力創造出新的天地。有時候,我真的很想問問那些貪污腐敗的人們,你們伸手的時候心裏是怎麼想的?有沒有想想家人、想想父母、想想孩子?有沒有想想你們當初的夢想?

最初那個真誠、善良、正直、有幹勁、有理想的年輕人去哪了?每次聽到有腐敗現象被查處了,我們應該高興,但是心裏卻也難受。想想,又有多少孩子要失去完整的家庭、要背負多大的負擔繼續生活。

新時代的青年朋友們,我們應該團結起來。讓壓力真正變成推動我們成長的動力。遇到事情,我們相互幫助,在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允許的範圍內,咱們就給辦了。咱們堅守崗位職責、不開後門、不走後門;咱們相互學習,不嫉妒、不耍手段、相互忍讓、咱們共同進步;咱們不怕吃苦、不怕丟人、不怕被人看不起;不該做的咱們不做、該說NO的時候咱們都大聲說NO!

年輕的我們,年輕就是我們的資本。夢想給我們動力、勤奮讓我們成長、真誠讓我們強大、責任讓我們堅強。「中國夢」的提出讓我的內心重新點燃了對夢想的渴望。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更是我們青年一代應該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有了夢想,追夢的途中,就算孤獨,也充滿力量。

曼谷旅行

泰國是許多自助旅行者喜歡的國度,首都曼谷有便捷交通網、有充滿異國色彩的宗教及文化、還是美食及購物天堂。李婉綺也慕名前往體驗,今天要和大家分享她的泰國行心得。

<旅遊緣起>鎖定首都便捷交通

從第一次嘗試自助旅行後,我就愛上這種自助行的樂趣。初階的自助行,我想可從首都型地點著手,通常各國首都交通都很便利,基本上只要搞懂大眾交通工具的運作,旅行的開始,就已減少一半的苦惱,對於剛開始自助旅行者,絕對省下不少麻煩。

既已決定想要的旅行方向,接下來要確定地點,之前就一直聽說泰國是「俗又大碗」的旅遊地點,既可享受都市繁華,又可飽嘗泰國特殊文化,新的自助旅行規劃,當然就從曼谷開始!

<開始計畫>上網訂妥機票飯店

一開始的策劃,從訂機票到飯店,皆可在網路上搞定!甚至網路上還幫你使用價格排序現在的機票和飯店情形,只要動動手指,訂好機票飯店,感覺我下一秒就可以飛向曼谷!

特別要注意的是,飯店訂房需要留下信用卡資料,如欲取消也要依照流程,確認取消,否則預訂的金額,一樣會從信用卡扣掉喔。

機票方面,除挑選票價便宜航班外,也須考慮飛航時間點,如果單為省下1、2000元,屈就時間較差的航班,因此少掉許多旅遊時間,誠屬可惜。

簽證方面,雖然泰國有辦理落地簽,但需要準備資料,若是深夜抵達的班機,機場只開放少數辦理窗口,明明就已飛抵泰國卻還要大排長龍等簽證,恐會影響遊興,建議還是先在台灣辦理觀光簽證。若不想自行辦理,可找旅行社代辦,大約多幾百元手續費。

<行程特色>濃濃泰式風情及風景

◆計程車司機有如賽車手

曼谷機場到市區的交通方式有巴士、機場捷運快線及計程車,一般來說搭巴士等方式可能比計程車便宜,但泰國計程車跳錶從35泰銖開始,一次2泰銖,相較台灣便宜許多,而且我們有3人同行,平均分攤後比其他交通方式還便宜。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還有行李,人數3人已是上限,萬一太多人要分兩車也不見得能省到錢。

搭計程車,連當地人都一再提醒我們要使用跳錶方式,若依計程車司機開價通常會比較貴。路線部份還有分走一般道路跟高速公路,走高速公路經過兩個收費站,採跳錶需再收25泰銖跟45泰銖過路費。

坐上計程車,一上到高速公路後,就感覺司機視速限於無物,油門踩到120公里,跟緊前車車尾,加上時不時的跳躍,與車體say goodbye的每一個瞬間,都讓我心跳加速!

◆慎防微笑嘟嘟車陷阱

安頓好首日住宿處後,決定搭公車前往大名鼎鼎的大皇宮參觀。拿著地圖在路上觀望時,碰到泰國人搭訕,好心幫我們指路,還提供我們一個花小錢就可以遊古蹟的方法:我們非常「幸運」的遇上泰國一年兩度的「佛誕節」,一人只要花10泰銖,即可搭當地的嘟嘟車遊附近的寺廟景點,而我們也很幸運的剛好在這次佛誕節的最後一天來到泰國!雖然有聽說泰國嘟嘟車不要亂搭,但是這個不是嘟嘟車司機的好心人指路,第一次來泰國想說寺廟看起來都差不多,遂心存僥倖開始我們的意外之旅。

第一站開心的與泰國人口中的「Big Buddha」合照,第二站剛好遇到和尚們的禱告時間,司機好心的要先帶我們到Thai Exposition參觀,想說是個大型展覽看看也不賴,到後來竟然被載到奇怪的珠寶店。硬著頭皮逛了一圈後,請嘟嘟車司機載我們到下一站,途中這位司機很有禮貌的問我們可否再去逛一間店,經過一番解釋後得知,原來他們可以拿到不少佣金。回絕之後,他竟然在下一個景點,趁著參觀時把我們甩掉了!

◆同享都市繁華與文化饗宴

在享受泰國特殊傳統文化時,曼谷也可以滿足你各式各樣的購物慾。不管是要吹著冷氣,來個高級精品百貨公司大敗家;還是逛各類像東區的精緻小店,感受像西門町讓你逛到腿酸無力的購物商圈;亦或是如五分埔批發商品般買到手軟,曼谷商圈統統一次滿足你!只要搭捷運到暹羅(Siam)站,各式各樣的商店隨人挑,只怕沒有體力!想體驗泰國西門町就到Siam Square,逛膩了,可以到對面吹冷氣走高級貴婦路線,有Central World、Siam Paragon、Siam 3區、6個樓層,有冷氣還不怕日曬,排一天是怎樣也逛不完逛不夠。建議帶個大型購物袋,最好是附輪子的小行李箱,雙手可是要留下來挖寶用的!

◆水上市場與鐵道市集

這次到泰國除了曼谷,還挑戰了一下離市區約一個半小時車程的丹嫩莎杜艾(Damnoen Saduak)水上市場及鐵道市集。水上市場是早市,早早出門搭上泰國人也愛搭的返鄉工具Mini Van,後來就在飛馳的廂型車上呼呼大睡。到了水上市場,興奮搭乘手搖船,搖搖晃晃前進,時而塞船與各地旅客擦肩而過,非常有趣。但最深刻印象的,莫過於比曼谷貴上4倍的紀念品!感覺水上市場已被觀光客佔領,少了幾分淳樸,但仍不失為一個特殊體驗。接下來轉搭巴士到湄功(Mae klong)鐵道市場,看著身手矯健的老人們在未停妥的公車上上下下,都不知是該為他們捏一把冷汗,還是為我們等一下該如何下車擔憂。

鐵道市場最大的特色,是火車會大落落的從市場中央穿梭而過,會有如此特殊景象,據說是因為當初建鐵道時與市集攤販搬遷問題喬不攏,才讓市集留在原處,而火車剛好從中穿過。市集還保有原貌,但千萬要算好時間,否則錯過火車進站時間,像我們這樣沒有看到必看場景,真的很可惜。

<旅人精算機>

1.泰航機票:13,200元

2.簽證:1,100元(現為1,200元)

3.簽證手續費:300元

4.旅遊平安險:294元

5. 當地交通(包含捷運、計程車、嘟嘟車與Mini Van):1,000元

6.住宿費:2,050元

7.每日餐點:1,860元

8.購物開支:4,196元

◆5日行共花費約新台幣24,000元

<遊後感想>留下滿滿的人情味

記得曾聽人說過,泰國有點幾年前老台灣的感覺,我十分贊同。稍微有點髒髒的街道,汽機車夾雜的混亂交通,除此之外,我想就是那熱心又友善的人民。堅持將我們送上公車的老夫婦,不小心被我們問到路,也專程將我們帶到目的的好心小姐。

這次我的旅行帶回來的不只是幾G的相片,也不只有很老套的說是回憶,當然還滿載著泰國人暖暖的人情味。

<旅遊資訊>

◆ 航班:可搭泰航前往曼谷。

◆ 簽證:需辦泰國簽證。

◆ 時差:慢台灣1小時。

◆ 匯率:新台幣1元約換1.5泰銖。

◆ 氣候:熱帶型氣候,分涼季(11~翌年2月)、熱季(3~5月)及雨季(6~10月)。有些飯店在淡季時有優惠活動,像我們在雨季也沒有碰到下雨,卻一樣可以得到優惠喔!

◆ 相關資訊洽詢:

1. 泰國觀光
http://www.tattpe.org.tw/

2. 背包客
http://www.backpackers.com.tw/

3. 泰國緊急聯絡電話: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急難救助專線:(66)81664006、觀光警察專線1155、警察局191。

Taking pictures to remember may help you forget 用照相紀念可能幫你忘記

Taking a picture to help you remember something might end up having the opposite effect, according to research 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拍照幫助你記住某件事情,最後可能適得其反,根據美國發表的研究。

A study released this week showed that people who took photographs of items during a museum tour were less likely to remember details than those who merely looked at the objects.

本週公布的研究顯示,在參觀博物館時拍下展覽品照片的人,相較於僅用雙眼觀察者,比較不可能記得細節。

That is a lesson for a world growing accustomed to instant photo-sharing on Facebook, Twitter and other social networks, said psychological scientist Linda Henkel of Fairfield University.

那對一個越來越習慣在臉書、推特和其他社群網站立即分享照片的世界是個課題,美國費菲爾大學心理學家韓克說。

"People so often whip out their cameras almost mindlessly to capture a moment, to the point that they are missing what is happening right in front of them," said Henkel.

「人們這麼常掏出相機,幾乎是想也不想地捕捉某個瞬間,反而錯過就在面前發生的事情,」韓克說。

新聞辭典

end up:片語,落得…下場。例句:She’ll end up penniless if she carries on spending like that.(如果她繼續像這樣花錢,最後會身無分文。)

accustomed:形容詞,習慣的。例句:I’m not accustomed to being treated like this.(我不習慣被這樣對待。)

mindlessly:副詞,不用腦子的。例句:Some children started mindlessly hurling stones at passing vehicles.(有些小孩開始盲目地對路過的車子丟石頭。)

公僕小確幸 草民大不幸

李月治

行政院長江宜樺研議多訂國定假日,創造民眾「小確幸」,未來聖誕節、元宵節都可能放假。

看到這則新聞,如果我是公職人員我一定很高興,因為不管放幾天假,薪水照領。但我是勞工,我一點也不高興,因為我不知道我的老闆會不會跟進放假,更擔心老闆若放假會不給薪,這樣原本微薄的薪資又更少了。有句台語叫做「無錢行無路」,生活是很現實的,沒有錢能去哪裡消費?所以就算有假又怎樣?

現在勞工薪資已經倒退十六年,許多勞工都要兼差打工才能應付家中開銷。辛苦的勞工當然希望多放幾天假,但絕不是無薪假!政府真的要創造民眾的「小確幸」,應該要修改勞基法,調漲勞工薪資,增加勞工的特休假,並讓勞工比照公職人員一樣可以週休二日,不然所謂的「小確幸」只是對特定族群而言,勞工根本感受不到。

(作者為勞工)

中國夢 台灣噩夢

林伯峰

上班途中聽到新聞報導兩件事情讓筆者感觸良多,一,默默行善的紙風車劇團,因為景氣不好的關係加上物價上漲,小額捐款數量減少,造成演出的壓力增加;二,南韓總統宣布國內經濟振興方案,積極推動國內經濟成長,並且正視大財團與中小企業差距的擴大。然後看看我們的政府,無視於國內物價飛漲,薪資低落,還在做服貿的中國夢,真是可悲可嘆。

紙風車劇團自成立以來,就是希望讓偏遠地區及弱勢孩童可以接觸到平常接觸不到的文藝活動,其公益活動的主要支持來源就是企業捐助與小額捐款,然而,就是因為景氣不好,所以小額捐款的數量急速減少,造成活動上的困難,政府不思經濟低落造成的連鎖效應,還只會耍嘴皮子,說什麼大家都抱怨薪資低,全然沒有一個宏觀的角度,實在讓人憂心與痛心。

再者,當南韓依照國內情勢具體做出經濟策略時,反觀國內的政府單位,沒有一個單位可以提出有效的方案,什麼服貿協議與經濟特區,似乎都只是一個漂亮的口號,更甚者,只是迎合中國的胃口,對於台灣本土的經濟發展根本沒有助益,如何擴大內需,提高經濟競爭力,相關部會提的出來嗎?

台灣是一個寶島也是一塊樂土,台灣原本具有的經貿能力本來就不遜於南韓,為何這幾年來卻被南韓甩在後面呢?主要還是在於政府效能不彰,積極靠攏中國,完全忽略本土效能的提升,一直把資金與技術輸出,只會把台灣的根本給斷了,經濟垮了,公益也就做不下去了,台灣的社會就將可能陷入一個惡性的循環,公益的美夢就會被中國的噩夢給替代了。

(作者從事法律服務業)

小綿羊,大黑狼

張世賢

連勝文在參選台北市長的記者會上表示,他會利用良好的家世背景,像在老虎身上又裝了強力的翅膀,成為人人敬畏的飛虎。他祖上兩代公務員,能在台灣用特殊手段累積數百億家產,非具備老虎的資質與能耐不可,他以老虎自喻,倒是十分貼切。但有強力翅膀的飛虎,會不會成為更可怕的餓虎,則難以預料。

他也期勉自己不會像裝了翅膀的蟑螂那樣令人討厭。這段企圖抹掉權貴色彩的動人說詞,就像馬英九許諾的「六三三」美麗遠景一樣,有待日後的實踐檢驗。

然而,在超過半世紀的無數例證裡,皆顯示出身那個腐朽老黨醬缸裡的黨員,心目中大多只有「權與錢」;他們只會依靠龐大的不義黨產,為奪取政權而不擇手段,執政後又以權集錢,行徑與蟑螂無異。加上長期五權在握,軍警、情治、司法、公教、社團皆在其掌控之中,完全執政卻可完全不負責,台灣社會其實長期皆為無數會飛的蟑螂肆虐。

在這種惡劣的客觀環境下,包圍在新近形成的「連中央」四周的,除了許多早已群飛的蟑螂外,更散布著多頭可怕的餓虎,準備繼續啃蝕國家財富。因此,連勝文的起跑宣言,還是只見空泛的大餅,在那貴氣逼人的陣容中,還是只見追逐「權與錢」的利益共同體。

今後九個月,台灣人民尤其是台北市民,千萬要睜大雙眼,仔細聽其言觀其行,勿再遭受愚弄,繼續讓蟑螂與餓虎齊飛。

(作者為退休研究員)

窮人放假變富有

洪夏月

朱立倫認為放假可以帶動消費,消費則可以促進經濟成長。這種立論是似是而非:有錢人放假可以血拼消費;但窮人三餐都有問題,放假怎會有能力消費?就公教人員來說,多放假是件好事,不管放多少天假,薪水一毛錢也不少;但對勞工來說,多放假並不是件好事,因為很多勞工是按日計酬,更有甚者,按時計酬,不工作就沒有薪水。簡單地說:「有閒還要有錢,沒有錢怎樣消費?」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去年勞工有四十一.六%的月薪不到三萬元;有七十.一%的月薪不到四萬元。再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一二年核定中低及低收入人數六十三萬九千餘人;二○一三年貧窮線沒變,卻暴增六萬人,為六十九萬六千多人。看到台灣經濟如此惡化、窮人如此之多,真令人憂心忡忡!

江宜樺二十五日表示:將研議多放一點假,創造民眾小確幸。但工商團體一致認為若假變多,會增加企業成本,未必是好事。而勞工也會擔心多放假,使得老闆有了理由不加薪,對勞工是更大的傷害,如果放假放到變成無薪假,那就慘了!其實勞工最擔心,就是失業和薪資倒退的問題,與其放長假,倒不如給勞工一個安定的工作和為勞工加薪來得實惠。

(作者為家庭主婦)

誰敢撤退到台灣

劉克襄

去年香港有股「撤退到台灣」熱潮,讓港人熱愛台灣的情境,達到空前的高點。


儘管台灣食安問題頻傳、環境污染連續爆發,政治更陷於錯綜混亂,香港人似乎仍鍾情於台灣的現狀。這是怎麼一回事?

說穿了,香港人對台灣的美好想像,應該是植基於對大陸的厭惡,產生了浪漫的美好寄託。從六、七○年代視台灣為反共之島、言論禁忌之區、生活貧苦之地,以迄現今的遙遠夢土,這個轉變軌跡很值得探尋。

雖說撤退台灣是香港傳媒的放大現象,但也清楚反映,現今香港人心惶惶,對目前選舉制度下,處處仰賴北京的特首政府充滿絕望。部分人開始美化英國殖民,猶若台人對日治時期一廂情願的懷念。更因不滿香港現狀,故有移情作用,產生凡台灣皆好的盲目行為。

這股移民想望,主要係來自年輕的港人,對台灣並沒有紮實的認識。他們看到香港菜園村等郊野之地無法保留,產生深邃的失望。卻不一定知道,台灣也有相似的苗栗大埔案發生,優良農地被迫強制徵收。目睹香港媒體的偏頗報導,言論緊縮和莫名的媒體人事異動。同樣不清楚,台灣也有媒體蠻橫壟斷,嚴重地偏向於特定的利益財團。

想藉移民趨吉避凶

他們來台觀光,一路懷著吃喝玩樂的心情,對食安問題的紛擾置若罔聞。台灣年輕人苦無良好待遇和工作機會,亦無法產生同情心。更遑論,對現有農村凋零、傳統產業式微更深入了解。台灣物價便宜,讓他們處處驚喜地享受優渥的小資生活。這種快樂植基於自己的貨幣優勢,然而跨過羅湖口岸到深圳,面對人民幣高漲下,卻難以揮霍。

猶有甚者,香港房價高昂,想在香港過安靜的閒逸生活,要付出的成本,恐怕一輩子都難以實踐。但在台灣,好像一離開台北,擁有田園別墅的富裕日子隨時都可能發生。帶著旅遊心情的港人,除了台劇、美食和帥哥辣妹外,不會關心台灣社會發生的事情,或融入在地生活。這種逃離,能帶給他們片刻的寧靜,但絕非對台灣的認同。

其實,長久以來,因工作、婚嫁,港人遷台一直都有。傳媒報導港人嚮往台灣,只是一時的潮流錯覺。港人對所居土地缺歸屬感,九七前移民美加,現在熱烈討論撤退台灣,都是趨吉避凶的心態,人之常情。這股風潮是短暫的。再如何熱愛台灣生活的氛圍,現階段真要移民,恐怕也不會增多少。他們只是藉台灣凸顯香港的瓶頸。

只要旅居一段時日,他們便清楚了然,台灣城市的薪資低微,發揮空間太小,讓人有志難伸。政府的視野短淺,過度傾中,缺乏對外拓展的能力。多數人的語言和國際觀,也遠比香港差一段距離。地方特產更缺乏平台和媒介,難以打造為國際品牌。

香港人的逃離,只是人性物理反應的生存本能,很快就會看破台灣的表象。實際上,他們厭惡的東西,在台灣一樣存在,甚至更加不堪。當他們了解更多,各種失望和喜愛混合,才能清楚浮現真實的我們。

跟經常走訪台灣的港青晤談,以香港的位置回看台灣,我或許仍不解香港文化,卻更具體看清咱們的困境。

自然觀察家、作家

如果不能做你想做的,就做拿手的。If you can’t do what you want, do what you can.

如果不能做你想做的,就做拿手的。If you can’t do what you want, do what you can.
美國科幻小說家、《佛科西根傳奇》作者 布約德 Lois McMaster Bujold

2/26/2014

中途島

陳雨航

電影眾星雲集,卻爾登希斯頓、亨利方達、葛倫福特,三船敏郎飾演聯合艦隊長官山本五十六,電影並不特別深刻,反而是日裔美人戰爭時期被關入集中營的處境這樣的次情節比較引人深思。

中途島(Midway Islands)是美國位在中太平洋的珊瑚環礁群島,主要是沙島和東島兩個島,陸地很小。它位於夏威夷珍珠港西北方一千一百多海里之外,相對孤零。一、二戰之間,美國軍方將之建成基地,設有機場和碼頭。

這樣一處小島後來廣為人知是因為中途島之戰。偷襲珍珠港,美日開戰後半年,1942年六月初旬,日本海軍以航空母艦為主力的機動部隊企圖佔領中途島,一來控制中太平洋,二來吸引美國太平洋艦隊殘餘戰力,欲一舉殲之。這本是一場兵力懸殊的登陸戰,由於美方事先破解了日軍密碼,有了應對方案,加上一些時間上的機緣,交戰之後,美國海軍軍機大破日本艦隊,擊沉了赤城、加賀、飛龍、蒼龍四艘航空母艦,而日本海軍航空隊的菁英也損耗慘重。這場戰役改變了戰爭的潮流,開戰之後勢如破竹的日軍,喪失了戰爭的主導權,此後便是美軍的反攻了。中途島之戰在太平洋戰爭的重要性,使戰後汗牛充棟的戰史戰記裡都得專章討論,專書更是所在多有。

台灣讀者比較熟悉的是華特勞德(Walter Lord)著、黃文範譯的《中途島之戰:難以置信的勝利》(Incredible Victory),因為這本1967年問世的英文著作,分別在1971年(幼獅)和1994年(麥田)出版了兩次。除了原作者在太平洋兩岸訪談許多親身參戰的人並閱讀眾多檔案研判撰寫的內容之外,這本書最有意思的插曲寫在譯序裡。黃文範先生譯完書之後,許多日本人名無法從羅馬拼音回復漢字,正在苦惱之際,居然遇到了淵田美津雄。淵田美津雄是誰?他是珍珠港之役日本空襲部隊總指揮官,帶領第一波攻擊,一舉成名,史無前例的以中佐軍階面見天皇。中途島之戰時,他剛好開了盲腸,未能出擊,留在赤城號母艦上,赤城號雖沉沒,淵田得以身免。戰後,淵田受洗成為基督教徒,並多次赴美國及其他地方傳教。黃文範當時在台南工作,他的一位同事常常邀他去聽道,有一天說這回來講道的日本人叫淵田美津雄。黃文範當然就去了,並在佈道會後請教淵田,淵田也很認真的解決了許多人名的問題。雖然這些人名多是淵田的長官同僚部屬,但事隔多年,加上許多同音字的關係,還是有些錯誤,這些都要靠找到相關題材的日文書來對照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中途島之戰還有許多故事。二次大戰期間,美國海陸軍各單位紛紛網羅電影導演為他們拍紀錄片,中途島開戰,日本艦載機來轟炸中途島時,名導演約翰福特正在島上,拍下了激烈的真實景況。為了紀念這次的勝利,美國海軍在翌年起造的一艘航空母艦命名為中途島號,它竣工服役時,二戰已結束。再來就是1976年的電影《中途島》,這部電影眾星雲集,卻爾登希斯頓、亨利方達、葛倫福特等人之外,找來三船敏郎飾演聯合艦隊長官山本五十六,電影並不特別深刻,反而是日裔美人戰爭時期被關入集中營的處境這樣的次情節比較引人深思。

海野宿,馬蹄聲已遠颺

翁曼殊
造訪日本長野縣的旅人,對位於交通主幹線長野新幹線路徑上的長野站及輕井澤站,一般較不陌生,這兩個站也是長野縣知名旅遊點,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前往。其實,若有時間再從主幹線轉乘地方鐵路深入各個小鎮,更能看到不同於大都市的鄉土風情。位居長野站和輕井澤站之間的「海野宿」,就是一個值得旅人專程繞進去參觀的好地方。

舊北國街道驛站 日本百選美街

「海野宿」地名中的「宿」,源自於往昔為「宿場」、旅人歇泊的驛站,現今日本全國地名中帶有「宿」者,如妻籠宿、馬籠宿、大內宿等,均是有此淵源。17世紀時,海野宿身為北國街道沿線上的宿場之一,當時新潟縣佐渡島所採的金子、北陸一帶大名貴族要前往江戶朝廷,都會經由此地前往,一直到18世紀,海野宿的街上,始終有著熱絡的達達馬蹄聲。

可惜榮景不長,隨著時事變遷,進入到19世紀的明治時代,海野宿的驛站功能日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全鎮興起的養蠶熱潮,蠶種不只供應日本國內,甚至還外銷,海野宿搖身一變成為知名養蠶鎮。

歷經這兩種不同的角色,留存在海野宿的不只是豐富歷史,還有各個時期的老建築。這些老屋分就旅館和養蠶需求所建,在外觀上有明顯差異,但交錯並列在一起,卻呈現出相融和諧之美。因此,這一片雋永迷人的老屋街景,在1986和1987年,分別獲選入「日本街道百選」及「重要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

如今,只要一走進老街,就會看見這些老屋在兩旁沉穩優雅迎賓,路旁則有花木扶疏、水道流水潺潺,每走幾步路,又有垂柳搖曳生姿,閑靜優美的環境,讓人舒心開懷,陶醉不已。對生活步調匆忙、工作壓力大的現代人來說,海野宿就如同一處能療癒身心的隱市桃花源!

老屋鑑賞 建築特色

遊逛海野宿傳統街道,欣賞街道風光之外,也不要忘了張大眼睛,找尋這些古老房屋內藏的「建築密碼」,從中可以窺知有關海野宿往昔的點點滴滴。

◆卯建:這是砌築在與鄰宅相接牆面的一片短牆,突出於屋頂上端,原為防火牆,又被稱為「火返」。目前海野宿仍有多棟建築保留卯建,有建於江戶時代、防火功能十足的「本卯建」﹔還有明治時代別出心裁、兼具裝飾的「袖卯建」;以及順應長屋建築,為區格家戶的「脇卯建」等。可別小看這些卯建,不論哪一種,都是當時財力的象徵,口袋不深的人家可是蓋不起呢!這也是後來日本俚語:「蓋不起卯建」,意指沒錢、無法出人頭地的源由。

◆海野格子:日式木造屋以一根根細長的木頭,組裝出具橫豎交雜的線條美,這樣的格子戶建築手法,用在拉門上也用在窗戶上。仔細看海野宿的格子戶,會發現其作法是兩根長的配上兩根短的木頭,既有留白也有密合感,遠看有高高低低錯落的整齊圖案,是海野宿當地特有的造法,也是江戶時代留下來的,被冠上「海野格子」名號。

◆出桁造:海野宿做為驛站,許多戶人家往昔為提供旅人用餐及住宿的旅社,為了盡量爭取更多空間,兩層樓的屋子,在二樓處會往外擴充,有如多出個小陽台般,底下並有多根托木支撐,有些住戶還會在這些托木上雕刻,裝飾得美不勝收。

◆小屋根:屋根即屋頂,屋頂上還有個小屋頂,完全是為了排煙用。由於海野宿在明治時代從宿場角色變成養蠶處所,養蠶需要保溫,必須在室內升火,為了排放燃燒所產的煙,等同氣窗的小屋根應運而生。有趣的是,這個小屋根底下還有繩索可以操控開關喔。

趣味知性 懷念玩具展示館

玩具不只是小孩的最愛,它也是大人排遣寂寞的玩伴;可以是藝術品、也能化身趨吉避凶的護身符;能展現地方特殊人文色彩,也能呈現不同時代的演變史。進入懷念玩具展示館參觀,讓人體悟玩具有這麼多的功能!

總共收藏來自日本各地約1000多件的玩具,有新潟縣的三角不倒翁、長崎縣的西洋婦女人偶、沖繩縣的爬龍船、高知縣的鯨車、山梨縣的土鈴……,每一種玩具背後都有其故事,繞完館內一圈,也彷彿遊歷了全日本。

值得一提的是,懷念玩具展示館所在是一棟建於江戶時代後期、名為「廚子二階造」的老屋,當時為了不讓奢侈的町家蓋得太豪華,讓他們不得從二樓俯身眺望經過的大名行列,特別限制房子面向道路側必須蓋得低矮如低頭彎腰般,所以這種房屋的天花板特別低矮,高一點的人在裡面幾乎得彎腰才能行走呢!

走入往昔 海野宿資料館

若是加點想像力,進到海野宿資料館參觀,絕對是一個穿梭時空的奇趣之旅。

資料館是建於江戶時代(約西元1790年)的旅籠屋建築,一進入玄關,右手邊是馬廄、廚房,左手邊是櫃台、圍爐處及歇息用餐區;二樓則有3間大房間,能提供多人住宿。出了後門,另有一番天地:和式庭園、澡堂、廁所、味噌屋、倉庫、水井、儲藏室等,可想見當年旅館生意是多麼興隆!

除了還原海野宿的旅館風華,資料館後方另一片腹地則是介紹海野宿的養蠶歷史,當中並展示一部由當地人宮坂友作發明的自動切送桑葉機,這部機器據說當時還銷到全日本,廣受好評。

參拜祈福 白鳥神社

座落在海野宿老街頭的白鳥神社,從古至今,一直是當地的守護神,主祭神是平安、鎌倉時代豪族海野氏的祖先貞保親王、善淵王,以及14代仲哀天皇的父親日本武尊。每年4月12日例祭時,當地街道就會豎立12支大旗幟來慶祝。

神社境內綠意盎然,有許多棵高聳入天的樹木,其中一棵山毛櫸據推斷樹齡有700多年,被尊為「御神木」,幾百年來,它就像家人般,默默陪伴海野宿走過時代變動、看盡海野宿歷代居民悲歡離合,如今和海野宿的傳統建築同樣受到保護。

神社內的另一個代表景物是鯨石噴泉,顧名思義就是形似鯨魚的石頭噴泉,當水柱從頭部的小洞噴出時,看起來還真像鯨魚噴水呢!

旅遊資訊

◆ 航班及交通:可搭長榮至小松或華航至富山,再轉車前往長野。或是搭長榮、華航、日航等前往東京,再搭長野新幹線至長野上田站,轉乘信濃鐵道至大屋站或田中站,下車徒步約20分鐘即可抵海野宿。

◆ 簽證:日本免簽證。

◆時差:日本快台灣1小時。

◆匯率:新台幣1元約換3.3日圓。

◆ 出團情報:日本政府推行VJC(Visit Japan Campaign)活動,今年推出「Japan.Endless Discovery」(日本‧精彩無限)口號迎接觀光客活動。利用長榮航空飛往小松機場、中華航空飛往富山機場等航班,可前往包含長野等北陸信州地區旅遊,旅行社也包裝各種遊程,詳情可洽詢燦星(02)81783000、東南(02)25310555等各大旅行社。

◆相關資訊洽詢:

1. 長野旅遊指
http://nihonichi.nagano-ken.jp/e318.html

2. 東御市觀光協會網
http://www.tomikan.jp

3. 信濃鐵
http://www.shinanorailway.co.jp/chinese2/

再談曼德拉的微笑

王丹
說到曼德拉,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在經歷了三十多年的牢獄困厄之後,他面向監獄門口迎接他的媒體和民眾,向全世界展露出的微笑。其實,微笑,並不僅僅是曼德拉此時此刻刻意營造出的表情,在曼德拉和他的戰友們,為爭取結束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而進行的漫長艱苦的鬥爭歷程中,微笑,可以說成為了一種反抗的標識,反抗的武器,和反抗的象徵。

1956年,曼德拉和他的非國大(ANC)的戰友們──姆貝基,西蘇魯等──被南非白人政權控以叛國罪,在長達四年的審訊之後,他們都被判處重刑,投入羅本島監獄。當時的大審判,留下了一張著名的照片,是一百五十六位被控者的合影。他們之中,有非洲人,也有白人,還有印度人,但是不管是誰,都是西裝革履,大部分人都面帶微笑,而且面對鏡頭豎起大拇指,看起來不像是將要面對漫長的牢獄之災,倒像是一場集體郊遊的合影。

曼德拉本人,在整個審判期間,更是一直面帶微笑。據當時目睹了審判過程的人回憶,當時他剛與溫妮結婚,每次出庭,曼德拉一身筆挺西裝,溫妮則是色彩鮮豔的禮服,兩個人站在法庭上,臉上是奔放的笑容,完全是「光采照人」四個字,與法庭的陰冷沉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此後,曼德拉的笑容就成了他的招牌式表情,一直持續到他生命的終點,並長時間地感染了全世界。好萊塢著名導演克林.伊斯威特曾以曼德拉的事跡為腳本拍攝了電影《打不倒的勇者》,表現南非在轉型之後如何用體育比賽來建設新的國家團結、爭取種族和解的過程。為此他曾經專程去拜訪當時已經九十歲的曼德拉本人。他後來回憶說:「當我走進房間裡,他的臉上是價值百萬的微笑,並且這如此富有感染力的笑容,能使每一個見到他的人也對他微笑。」在這裡,曼德拉的微笑,已經染上了一絲神聖性的色彩。「價值百萬的微笑」,這也是對曼德拉的個人魅力最具畫面性的描述。

曼德拉的微笑,絕不僅僅是某一種表情而已,他和他的戰友們面對法庭,實際上是面對爭取解放的漫長艱苦的道路,所表現出來的微笑,既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號召。面對具有壓倒性優勢的體制和國家,以及背後強大的鎮壓機器,反對派到底要靠什麼堅持下去,靠什麼打動人心?在民主運動陷入低潮的時刻,反對派要人沒人,要槍沒槍,也缺乏廣泛的民眾覺醒做為後盾,在這樣的逆境下,反對派靠的就是堅強的意志,就是樂觀的精神,這樣的意志力和精神才能感染民眾,才能建立起廣泛的同情,以及同情之後開始的思考與理解。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對於反對派來說,他們沒有悲觀的權利,他們最重要的武器,就是樂觀主義,就是因為堅定的信念和樂觀而自然流露出來的微笑的面容。事實證明,正是這樣的微笑鼓舞了廣大支持者,帶領大家最終度過了南非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革命是浪漫主義的,而曼德拉和他的伙伴們的微笑,就是革命浪漫主義這齣歷史喜劇的精采劇照。

〈女人心事〉內涵才是本錢

魯花兒
妳問,長得不漂亮,更沒有S曲線魔鬼身材,這樣還會有人喜歡嗎?

我反問,妳喜歡自己嗎?如果喜歡自己,何必擔心別人不喜歡妳;如果不喜歡自己,憑什麼要別人喜歡妳?

王子公主只有在童話裡幸福快樂,現實生活裡,王子跟公主根本水火不容。兩個只在乎自己的外表、以自我為中心、無法理解對方、體貼對方的人,擁有再美麗登對的外表,也是徒勞無功。

有些女人外表看起來不美,講話卻很有內涵,相處愈久愈順眼耐看;有些女人第一眼看覺得正翻了,聊沒幾句話卻覺得內容枯燥乏味、話不投機,不過是個不耐看的花瓶。

男人雖然是視覺動物,我相信大多數男人是有腦的,不會只想找個花瓶擺在家裡欣賞。真正有想法的男人,願意欣賞女人的聰穎內涵,介紹另一半給家長、朋友認識時能夠大方地侃侃而談,而不是繃著一張臉擺出高姿態。有內涵的女友讓男人覺得很有面子,才是智慧的選擇。

與其花時間煩惱外表不被喜歡,不如多充實內在,相由心生,培養建立自信心,到時候是妳選擇對方,而不是等著被選擇!

臉書執行長薩克柏(Mark Zuckerberg)如是說

我會考慮兩件事情
There's two pieces I think to think about
首先是公司本身 還有它的價值
The first is it is a company by itself and what it's worth
然後才是策略性價值 以及我們能合作什麼
then there's the strategic value and what we can do together
我真的認為它(Whatsapp)本身價值超過190億美元
I actually think that by itself it's worth more than $19 billion

我認為如果我們能做一點對世界有益的事
I think that if we do something that's good for the world
那麼最後一定可以找到方法從中獲利
then eventually will find a way to benefit from it




臉書執行長薩克柏(Mark Zuckerberg)在西班牙巴賽隆納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談到收購即時通訊軟體Whatsapp。

問題不一定有標準答案,但一定要有好的問題,才能問出有意義的解答。

問題不一定有標準答案,但一定要有好的問題,才能問出有意義的解答。
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 沈方正

領導最好的自己

怎樣才算是「成功」?你又該如何完成自己的夢想?
是與家人親友和樂融融?擁有人人稱羨的成就?
還是坐擁顯赫的財富、地位或權力?
然而,為什麼事業有成,
卻在眾人的掌聲中發現自己不快樂,甚至覺得入錯了行?

「真希望有人告訴我,我的天職究竟是什麼。」

這或許是柯普朗教授最常聽到的感嘆。這些人都有個共通點:希望事情進展順利、不想讓他人失望、不想留下悔恨。他們幾乎都提到一個神奇字:「成功」。但成功究竟是什麼?成功的滋味又當如何?為何朋友物質財富不及自己,卻因為忠於熱情比自己幸福許多?

這聽來像你的處境嗎?還有沒有可能重整自己的生活與事業,再上高峰?

所謂成就,不該是「如何出人頭地」,應該自問「我是否充分發揮潛能」,並且切實做好實現自我理想的三大要務:

了解自己
──如果你知道未來絕對會成功,現在會選擇什麼工作?
養成關鍵能力
──以目前或未來可能從事的工作來看,你能否寫出三項最拿手、以及最不拿手的技能呢?
讓自己在夢想領域從優秀變卓越
──向上溝通、不斷審視工作要求,以及管理好你自己。

職涯發展是自己的責任。成就最好的自己不只是空談理想,你要隨時警覺內在與環境變化、淬煉興趣,並且調整路線;你必須不時抵抗帶著善意、卻違背己願甚至敗事有餘的建議。

你是否也蓄積好毅力與熱情去實現呢?愛因斯坦曾說:「不是每件算得出來的事都有意義;也不是每件有意義的事都算得出來。」這本書,獻給所有不甘於白日夢的人: 別怕事情無法成功,要緊的是,你能否發揮出最好的自己!

華爾街的物理學

前饋意見(feed-forward)

企業設計的規畫系統,多以「回饋意見」為基本概念;他們會比較實際結果與當初的規畫,再採取修正行動。雖然這是一個有效的學習方式,但在面對棘手問題時,無法提供太大的幫助。回饋意見有助於企業修正大致完善的策略,但棘手問題需要高階經理人,找出全新的解決方案。回饋意見幫人們從歷史中學習,棘手問題卻是起因於非預期、不確定與不清晰的未來。企業若想發展一套「前饋意見」的模式,來彌補現行的回饋意見運作方式,必須先學會展望未來。

績效金字塔(performance pyramid)

長期以來,管理學者一直試圖明確找出,是什麼讓有些人在身處壓力之中,依舊能綻放光芒,有些人卻黯然失色。優渥的實質獎賞、正確的文化、目標管理,這只是部分解答。大多數方法的問題在於,只處理與頭腦相關的部分,也就是說,主要是把高績效連結到認知能力。

2/25/2014

「習慣之鏈微弱的無法被感受直到它強硬的無法被打斷。」“The chains of habit are too weak to be felt until they are too strong to be broken.”

“The chains of habit are too weak to be felt until they are too strong to be broken.”– Samuel Johnson, Lexicographer

「習慣之鏈微弱的無法被感受直到它強硬的無法被打斷。」– 塞繆爾‧詹森 (字典編纂者)
chain (n.) 是「鏈子,鐵鏈」。broken 是 break (v.)「打壞,打破」的過去分詞。
塞繆爾‧詹森 (1709-1784) 是英國著名大文豪,集文評家、詩人、散文家、傳記家於一身,為英國文學史上最出色的人物之一。在牛津字典尚未出版前,他所著的 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詹森字典) 為英國最重要的英語字典。

人生4階段

有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小伙子愛上了一個女孩,交往一段時間後那個女孩離開了他。他非常苦惱,於是就去請教他人。

他遇到的第一位老師姓孔,孔老師對他說:你有什麼好痛苦的,如果女孩嫌你沒文化,你就要發奮讀書,如果她嫌你沒有房子,你就發奮工作——這就是儒家老師,他教小伙子鍥而不捨,百折不撓。

小伙子繼續往前走,碰到一位姓李的老師,他說:年輕人哪!為什麼要將自己弄得這麼狼狽呢,天涯何處無芳草——這就是道家老師,他會要求順其自然。

小伙子繼續走,這時釋老師來了:小伙子啊,人世間的一切都是虛幻的,更何況愛情呢?不如都放下吧——這就是佛家老師,他會要求你看破紅塵,徹底放下。

小伙子迷茫了:都是先哲思想,都是好心老師,究竟該聽誰的呢?

這個故事解釋了“儒釋道”三家的基本觀點,但這其中存在一個根本問題:傳道者忽視了人生階段性的差異,人生從來都是一段一段的,不同的人生階段應當以不同的人生哲學來規範,對於“儒釋道”而言,人生大體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真——童者真也(大學畢業前)

這一階段的特點為:涉世未深,童心未泯,無憂無慮,天性純真。孟子所曰“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指的正是人生之“真”。

“童”意為童心,其特點是“童心未泯,天性率真”。在這個階段,應該遵循孩子的天賦禀性,任其自由選擇。不要將父母未完成的夢想全部強加到孩子身上,讓他們自由發展。此時若是過早的灌輸任何思想,恐怕都是拔苗助長,不合時宜。

因此,這是童稚的、自由的階段,這個時候,不如遵循自己的內心,做一些想做的事情!

第二階段:執——儒者執也(大學畢業至不惑之年前)

這一階段的特點為:全面涉世,獨立擔當,爭強好勝,自以為是。孔子所言“知其不可而為之也”,指的正是人生之“執”。

這是人生的鼎盛時期,人的心智與慾望被打開,你有手錶我沒有,你有房子我沒有,你有車子我沒有,我就嫉妒你,就這麼簡單。交往都是有選擇性的,為我所用。還有潛能與創造力最大程度的被開發。這一階段應當以儒家的思想來統領內心,該求功名就去爭取,但是也要適度,該成家立業的成家立業,肩負照顧老小等等責任。

這是需要進取的階段,為以後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就在這時。

第三階段:順——道者順也(不惑之年至耳順之年前)

這一階段的特點為:全面反思,認清自我,张驰有度,隨順而行。老子所說“無為而無不為”,指的就是人生之“順”。

所謂四十而不惑,人一旦臨近四十,就要學會反思與修正,明白自己能力大小要與目標相匹配,是梨子就不要做蘋果的夢。要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有哪些事情做得正確,哪些事情不適合自己。總的來說就是要找准自己,順其自然。

總的來說,如果一個人到了四十歲還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的話,那就是“不知其可”了。

第四階段:空——佛者空也(耳順之年至天年之前)

這一階段的特點為:放下一切,目空一切,不執不著,無法無天。釋氏所指“凡所有相,皆是虛幻”,指的就是人生之“空”。

人一旦走入了這個階段,就要學會將思想清空,將心境放空。空,並不是一無所有,而是一種境界,不為名利物質所糾結。穿越物質,走出羈絆,讓空靈的佛家思想全面進駐內心。“無法無天”正是高度看空階段的最高境界。

人生是一段一段的,走著走著,日頭便斜了,日子便靜了,日月便空了。空出來的地方是一個嶄新的世界,它的名字叫安祥。

一日禪:內心平和才能灑脫

內心平和,才能在心裡裝下滿滿的幸福。平和的人,看得開,放得下,想得明白,過得灑脫。能容,能忍,能讓,能原諒,平心靜氣。一個人,若思想通透了,行事就會通達,內心就會通泰,有欲而不執著於欲,有求而不拘泥於求,活得灑脫,活得自在。活得平和的人,心底踏實安詳,雲過天更藍,船行水更幽。

自己身上的風水

思人恩德,想人好處,這叫聚光。

光向上走,表現在臉上,就是微笑。

微笑的臉是元寶形,嘴像蓮 花一樣,肯定聚財。

想人不好,抱怨人,嫉妒人,憎恨 人,這叫聚陰。

氣陰則下沉,表現在臉上,就是苦瓜臉、苦瓜 相,肯定倒楣。

風水源頭,在於孝親祭祖,根深蒂 固,枝葉自然茂盛。

事業興旺、家庭興旺、多遇貴人,在於夫妻 和睦、陰陽平衡,萬事則興。

貴人得進,小人遠離;夫妻和萬事興。

小人得進;貴人遠離;夫妻不和萬事衰。

夫妻是陰陽,陰陽太極八卦男女也。

你不改抵觸頂撞父母的惡習,就根本不可能改變命運。

不孝順的人,很難為別人這想。好運就難以形成。

一個人如果從小不曾頂撞父母師長,他日必定有大出息。

因為從小孝順父母,每天積的是福德。

一個人日常好頂撞父母,不懂克制情緒,與上司、同事和所有的人也相處不好,他的日常生活工作都不會順利,一生挫折連連,在重要時刻無不敗北。

好風水是自己修來的。

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為他人造福。

成為別人 的福星。

自己的福德已經很厚了。風水自然就好。

風水是福人居福地,你要是個福人,你住的地方就一定是福地。

如果你住的地方不是福地,你也能住成福地。

大家知道風水養人,卻不知人也要養風水。

人一旦住進去,周身氣流就會逐漸充斥整個住地,把地養得福德兼備,就跟自己一模一樣。

好風水是自己養成的。

共生音樂節的跨世代情緣

陳儀深
1971年3月1日,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一位剛入學就讀研究所的台灣青年,發現校園內的報紙Daily Californian,幾乎在該出現的地點通通不見了,因為它刊登了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廣告、提到蔣介石在1947年屠殺了多少台灣人,呼籲美國人注意蔣政權的暴虐等,所以很可能是國民黨方面的人把它們拿走、丟掉。四年後,這位青年與當地的台灣同鄉熟稔了,就親自糾合同鄉在舊金山灣區兩大報刊登廣告,說明二二八事件並訴求台灣人自決,隨後他們幾位還一起以真姓名寫公開信給《舊金山紀事報》的總編且獲刊登,告訴他們台灣人對台灣前途的看法。

這位台灣青年在1976年加入美國台獨聯盟,成了黑名單,1979年2月他的父親去世時無法回台奔喪。

現在,這位台灣「青年」已經74歲,早已在美國事業有成、近年回台在南港設立的公司相當賺錢。我們二二八關懷總會在半年前得到他的捐助,才有餘力讓一群在學青年開始籌畫台灣校園的認識二二八活動,以及2014年的共生音樂節。

回到1947年的場景,代表談判交涉路線的處理委員會,大多是士紳和公職,代表武裝抗爭路線的自衛隊或民主聯軍成員,大多是青年學生和南洋歸來的台籍退伍兵,表面上可以互為後盾但事實上常無交集。例如嘉義市的潘木枝醫師,曾以家長會長的身分去勸阻「竹篙湊菜刀」的高中生去水上機場,卻被青年們圍著質問「你是不是台灣人?」台南縣的吳新榮醫師,也一度被武裝青年挾持欲去開啟槍械庫的門鎖,但事後他並沒有抱怨,反而稱讚這些青年做事有節有度。

無奈,當時美國政府採取開羅會議公報的立場,對這一場全島性的民變袖手旁觀,台灣社會則才剛從祖國夢中驚醒而欠缺準備,一旦軍隊登陸就大勢已去。

不論廖文毅那一代或是黃昭堂蔡同榮等第二代的海外台獨運動者,都是選擇二二八作為成立組織的時點,或是既有組織每年必須隆重紀念的日子,可以說都受到二二八事件的召喚。我在去年擔任二二八關懷總會理事長以後,就一直想要改變或充實近十幾年來台派紀念二二八的方式,於是透過台教會的平台找到一群「獨立青年」彼此一拍集合,2013年的共生音樂節初試啼聲就受到很多肯定,今年「共生」已經是第二屆了,從青年學生自己討論、邀請、編纂的這本手冊 ,作者包括當前新銳的社會學、政治學、歷史學的young scharlors,內容涵蓋了回顧與前瞻,顯然比去年的手冊成熟多了。

我在《被出賣的台灣》重譯校註的序文中,自稱是創立台教會的六十歲左右的一代,面對彭明敏、黃昭堂、史明、蔡同榮他們八九十歲那一代人做出的成績,固然常感慚愧不如,但是我們一方面還有力氣工作,一方面有較多的機會培養年輕人,希望能多多發揮連結的、團隊的作用,讓台灣社會有更多「有智慧的熱情」。(作者為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理事長)

共生音樂節:二月二十八日星期五下午兩點開始,台北市自由廣場,包括動/靜態展覽、MV首映會、晚會等。

該捐的不是薪水,是…

牛曰正
有意參選台北市長的連先生說當選後要捐出所有薪資做公益,筆者深感不妥。如果官員不拿政府給的薪水會怎麼樣?

一、想法子從別的地方抽點油水,拿點好處,出賣人民公共利益,弄些豆腐渣工程,這真的是人民之福嗎?

二、即便連先生愛惜羽毛,不貪圖小利,若此後政界競相仿效,那麼政治將不再是眾人之事,而是口袋深的富人之事(因為口袋不夠深的沒法子不領薪水不吃飯),這真的是公眾之益嗎?

連先生不斷強調不要拿自己身世作文章,卻又在在凸顯自己口袋之深,財產之富。筆者認為,想要讓人了解你對公益的深刻關懷,該捐獻的不是應領的薪資,而是其他的身外之物才是!

(作者為台北市民,日本東京大學學生)

連勝文嘲笑馬英九

謝又新

連勝文宣布參選大會,變成吐槽馬英九大會首先,連勝文選擇馬英九最失敗政策的「圓環」做為參選起手式。第二,他說他當選台北市長薪水入帳日,就是捐薪做公益日。他笑馬英九做不到的(捐薪),他當選一定做到!第三,他笑馬英九管太多,而且專管細微末節,所以什麼都做不好!連爺一定只管大事,不管小事,會組織好團隊,不會近親繁殖。最後,連說他不會強迫蔡依珊站在街上掃街拜票,是否暗示有人強迫太太掃街拜票?

另外,當年馬英九市長連任時口號是「西區軸線翻轉」,但十六年國民黨執政即將過去了,西區跟東區比較卻是越來越落後!大同、中山區選民還會相信連勝文「西區復興」政見,能翻轉台北東西軸線嗎?

好不容易,走了大明皇朝馬英九,卻來了大清王朝連勝文(丁守中批捐俸買官是大清王朝),台北市民還願意繼續讓迂腐的中國古人統治嗎?

(作者為台北市民,家庭主婦)

擅自竄改歷史人民不該緘默

今年的二二八紀念日,在時空上,非常嚴峻,因而十分特別。一九九五年,時任總統的李登輝代表政府正式向受難者家屬致歉,並展開補償措施的推動,已近二十載。但由於歷史真相始終只是局部的揭示,使得所謂的「寧靜革命」只有寧靜,而未革命,既無革命,公民何知實質正義為何物?社會又哪裡來的轉型正義?於是,儘管光陰倏忽即逝,每年紀念活動照常行禮如儀,不正義仍然隨時伺機反噬,連形式正義都準備要被收回。

二二八屠殺事件對台灣的深遠影響,直到今天,繼續猶如黑雲密布在國民參政意願、民主體制的品質、文化多元平等觀、甚至國民集體性格之上。族群對立僅是其中一個局部的分項與表象而已。最明顯的事證就是:從台北市長任內,每逢二二八就到紀念會上忍受民眾嗆聲、抗議,而狀似恭謹的馬英九,在即將卸任總統的最後兩年,不再需要選票謀取權力之際,開始動用非歷史專業的大中國史觀者,著手進行竄改教科書的再次殖民工程。何以過去外來政權的扈從階層經過民主洗禮仍能如此輕易地大回潮?癥結就在歷史的大潮根本還停留在距離原點的不遠處,從未普遍深植人心,尤其是與加害者同站一方者的不知反省。

西方制度的建立,總植基於人性的必然為惡上,因此監督、制衡、究責的設計交錯繁密,進步的社會面對歷史的錯誤,絕不迴避經由法治來規範與嚴懲,才可能制約人性的墮落,這也是德國議會在一九七九年通過決議追訴納粹沒有截止期限的作為,得以自國恥中深沉懺悔、承擔共業、重建和解之所在。對應到東方社會「以德報怨」式的利害權衡,導致是非不清、價值不明的鄉愿掩蓋,正說明一個社會的落後、不文明、進步遲緩,實其來有自。

既然二二八可以不知道是誰幹的,或知道誰幹的也無罪,大打迷糊仗,則同屬統治階級殘民以逞的「白色恐怖」歷史,自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中消失,有何不可?既然統治者可以透過歷史消去法來鞏固正當性,把公民視為被統治階層,沒置喙的餘地,那麼所有的公共政策何須經由透明共商的民主程序?例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這會期一定要過,怎麼不可以同理可證,無視所有異議,由總統一個人說了算?甚至,民選政權將來以「特殊時空背景的需要」為由,再次由國家機器犯下歷史錯誤,又有什麼理由認定絕無可能?

因此,近年來擺在台灣面前的全面性倒退,追根結柢到最後,原因是一樣的,就是不論就制度、現實、人心而言,台灣在本質上仍然處在威權餘緒的脈絡之下,並未完成轉型;杭廷頓的「和平地二次政黨輪替」理論,在台灣的民主實踐中出現了差池,台灣並未因此如眾所期待的標準,順利邁向「民主鞏固」階段。箇中關鍵,就在於之前所述因素,以及鄰近中國效應的相與共振結果,台灣處境因而較其他年輕民主國家更為複雜。

或許是共通感知到民主退潮的危險,即將在本週五到來的二二八紀念日,與往年很不一樣,一個由「公民教師行動聯盟」和「公民覺醒聯盟」(前身為一九八五公民覺醒聯盟)發起的不服從行動,準備在教育部大門口前展開,為課綱的程序正義向主政者表達抗議;這群堅持不能沉默以對的公民老師,當天要把教室搬到街頭來上公民課,同時也要在現場進行廿八小時禁食靜坐,以重新奪回被當政者閹割的公民權!

這項行動的開始,能不能喚起全體公民的共同關懷與參與,將十分關鍵。去年八月的洪仲丘事件,經過幾波號召的醞釀,喚起了為數頗眾的群體聲援,成功迫使政府在軍審法上讓步;現在,對我們下一代洗腦的黑箱造假課綱事件,又能帶動多少動員能量,是很大的考驗。然,凡是具有歷史感的現代公民,不能成為旁觀者,這是殆無疑義的。

齊柏林:環保只有0與1選擇

電影《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昨受邀到台大公共論壇演講,分享拍攝紀錄片的心路歷程。他指出,台灣過去以經濟開發為主,如今卻面臨經濟與環保的兩難,任何開發議題政府與民間環保團體只有零與一的選擇,完全沒有零點五的妥協,雙方沒交集、退讓,只會兩敗俱傷,受害的還是環境。

「阿里山只見土產」

齊柏林說,從空拍圖比對可看出,包括後勁溪、淡水河長期污染未改善,廠商不是沒能力解決污染排放,但滿腦子只有利益,才讓污染持續。以前人家說阿里山低海拔有闊葉林、中海拔有混合林,高海拔有針葉林,「但現在只看到低海拔滿山遍野的檳榔樹,中海拔種滿茶葉,高海拔是阿里山姑娘的媽媽在賣土產,連觀光客看了都搖頭。」
台大昆蟲系教授楊平世也批評,過去土地放領造成濫墾,現在唯一可做的改革就是退耕還林。但環保署被戲稱為「環保老鼠」,連日月光都管不好,未來升格為環境資源部,是否能做到退耕還林令人不敢想像。
與會的內政部長李鴻源認為應著手推動「防災型都更」,才能解決問題。環保署長沈世宏受訪則回應,多數開發案環保與經濟仍有零點五交集,環署在日月光等案件都有善盡為環境把關職責。

約16:13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

約16:13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

小提琴家陳美(Vanessa Mae)如是說

我不能說只有一個理由想要參加奧運
I can't say it's just one reason for it being at the Olympics
這是所有的原因歸結
It's just a whole host of reasons
我認為重要的是保持你的希望不滅
that I think it's important to keep your hopes alive
不斷地夢想 無論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
and to keep on dreaming at whatever level in life

代表泰國參加冬季奧運滑雪比賽的名小提琴家陳美(Vanessa Mae)23日在俄羅斯索契談到參賽動機。

目標就是帶有截止期限的夢想。Goals are dreams with deadlines.

目標就是帶有截止期限的夢想。Goals are dreams with deadlines.
美國時間管理專家 司查福韓特 Diana Scharf Hunt

2/24/2014

Allen Chen 懷想錄: 「完美不是做非凡的事,而是做平凡的事非凡的好。」“Perfection consists not i...

Allen Chen 懷想錄: 「完美不是做非凡的事,而是做平凡的事非凡的好。」“Perfection consists not i...: “Perfection consists not in doing extraordinary things, but in doing ordinary things extraordinarily well.” – Angelique Arnauld, Abbess of P...

如果我要以一句話總結我在人際關係領域裡學到的最重要原則,它就是:先求了解對方,再求被對方了解。這個原則是有效人際溝通的關鍵。If I were to summarize in one sentence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principle I have learned in the field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it would be this: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This principle is the key to effectiv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f I were to summarize in one sentence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principle I have learned in the field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it would be this: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This principle is the key to effectiv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 Stephen Covey, Author
如果我要以一句話總結我在人際關係領域裡學到的最重要原則,它就是:先求了解對方,再求被對方了解。這個原則是有效人際溝通的關鍵。
– 史蒂芬‧柯維 (1932-2012) 全球暢銷書 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與成功有約) 的作者。

25句生活箴言

1.分了手,就別去打擾彼此的生活。見了面,不要苦大仇深,大方地笑一下。

2.不要為了擺脫寂寞,輕易在一起,要對別人的真心負責,要讓你的愛對得起良心。

3.對待戀人要信任,要不就別把他當戀人。

4.兩個人談戀愛的經費,最好共同承擔,女生不該讓男生一個人承擔。畢竟他愛你,不是欠你的。

5.既然是因為愛在一起的,就認真經營這份感情,付出能付出的,結果不重要,善始善終。

6.對於暗戀般的感情,沒把握就別去捅破,時間久了,就看淡了,成長了。

7.你愛的人也是普通人,懂得原諒他們犯的錯誤,懂得接受他們指出你的缺點和不足。

8。男生不要輕易說出與承諾有關的話,女生不要輕易做需要別人承諾或負責的事。

9.面對別人不素的表白,耐心的傾聽,不接受但盡量少的傷害別人。

10.即使愛的火熱,也要給自己和對方一個空間,讓你們看得清楚,活得自在。

11.對戀人的父母長輩朋友,表現地敬重而虛心。這是一個有素質的人該做的。

12.對待大學里的愛情,要客觀的看。

13.永遠沒有一個人是你離不開的,現在離不開的,不代表永遠離不開。

14.在任何狀況下,不能玩弄別人,玩人必被人玩。你再有心眼,也不是最厲害的那個。

15.除了父母,沒有什麼人是不求回報的。

16.一個人生活雖然很難,但也必須學會一個人,不要輕易依賴別人。

17.不要去搶屬於別人的利益。

18.獨自異地求學,要學著多和父母聯繫溝通,要學著多聽長輩的話。要學著忍耐,沒有什麼是你忍不了的。

19.別人說的時候,盡量認真聽,仔細回應,這是對人的尊重。

20.不要輕易試探你的好朋友,要不你不是很失望,就是多了個“想太多”的帽子。

21.不要輕易對人多愁善感,就算你是真的多愁善感,別人可能不能理解你的多愁善感。

22.能幫助別人的,盡量幫忙。不能幫的,別勉強自己。

23.對於喜歡和你對著乾的人,客觀的反省自己,改正自己,消除自己的原因。

24.沒有必要去嫉妒別人的成績,人緣,地位,獎學金之類。原因有五:1,別人可能真的付出得比你多,只不過你沒看到。2,這些東西只能帶來一時的滿足,而不是永久的滿足,不要也罷。3,這裡面有你玩不來的遊戲規則,玩的來的人也都挺累的。4,你有不如人的,就一定有比別人好的,靜待時機。5,不爭搶這些,你的朋友會更多。

25.沒有什麼是你放棄不了的,你不放棄的可能會先放棄你也說不定。

值得深思的金玉良言

1.要給每個機遇一次機會,不給自己留下後悔的可能!

2.撐不住的時候,可以對自己說聲“我好累”,但永遠不要在心裡承認說“我不行”!

3.有時候你必須跳出窗外,然後在墜落的過程中長出翅膀!

4.在找到合適的人之前,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足夠的優秀!

5.最喜歡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最合適的,才是最值得珍惜的。有心能知,有情能愛,有緣能聚,有夢能圓。

6.年輕人最悲慘的事就是:事業上和官二代競爭,感情上和富二代競爭。

7.小時候,媽媽嚇唬說:狼來了!上學後,同學嚇唬說:老師來了!結婚後,朋友嚇唬說:你老婆來了!工作後,同事嚇唬說:領導來了!當領導後,上級嚇唬說:檢查組來了!剛弄點事,下級嚇唬說:紀檢委來了!

8.不要認為後面還有更好的,因為現在擁有的就是最好的。不要因為距離太遠而放棄,愛情可以和你一起坐火車的。不要因為對方不富裕而放棄,只要不是無能的人,勤勞可以讓你們富裕的。不要因為父母反對而放棄,你會發現因為這個原因而放棄的愛情,將是你一生的悔恨。其實對於愛情,越單純越幸福。

9.別再為錯過了什麼而懊悔。你錯過的人和事,別人才有機會遇見,別人錯過了,你才有機會擁有。人人都會錯過,人人都曾經錯過,真正屬於你的,永遠不會錯過。

10.那不是一段邂逅,為何總有一根線牽著心懷;那不是一個夢境,為何你的溫柔私語,總是不經意的響起?有一個字,我從不曾說出,不是因為它沉重,而是害怕它洶湧;有一段時光,我從未曾忘懷,不是捨不得,而是刻的實在太深太深;有一個名字,我只在心裡呼喚,不是怕被人聽見,而是怕被風吹走。

11.人生八味良藥。第一味:放棄完美,多一份輕鬆;第二味:面對現實,多一份自在;第三味:欣賞自己,多一份自信;第四味:做好選擇,多一份從容;第五味:尋找快樂,多一份追求;第六味:善待他人,多一份愛心;第七味:相信成功,多一份欣喜;第八味:不畏失敗,多一份執著。

12.八種人易被社會淘汰。第一種,知識陳舊的人;第二種,技能單一的人;第三種,情商低下的人;第四種,心理脆弱的人;第五種,目光短淺的人;第六種,反應遲鈍的人;第七種,單打獨鬥的人;第八種,不善學習的人。

13.年輕的情懷,喜歡一個人,愛一朵花,其實並沒有錯。在我們長大過程中,只要愛過,喜歡過,珍惜過,就是美麗的。

14.女人美麗一生的9個堅持:1.乾淨清爽;2.親切有愛;3.可以不夠美麗;但必須獨具特色;4.退可下得廚房,進可入得廳堂;5.獨立自主,但不自以為是;6.讓別人愛你,首先要愛自己;7.有一樣兩樣讓你著迷的愛好;8.做風情萬種的百變嬌娃;9.保留一點神秘感。

15.無論何時,淵博的知識、良好的修養、文明的舉止、優雅的談吐以及一顆充滿愛心的心,一定可以讓一個人活得足夠漂亮,哪怕你本身長得不很漂亮。活得漂亮,就是要活出一種精神、一種品位、一份至真至性的精彩。一個人只要不自棄,相信沒有人可以阻礙你。女人可以生得不漂亮,但一定要活得漂亮。

16.一個女人愛你,你是丈夫;十個女人愛你,你是情人;百個女人愛你,你是偶像;千個女人愛你,你是英雄;全國的女人愛你,你是錢幣;全世界的女人愛你,呃,你是“衛生巾”。

17.說出“愛”字只需要一秒,然而去實踐它卻需要用一生。

看過這些,你就能悟透

1、夫妻之間的物質生活水平,由收入較高的一方來決定;他們之間的精神生活水平,由素質較低的一方來決定。

2、同時追兩隻兔子的人,一隻也不會逮到。不要貪圖無所不有,否則你將一無所有;不要試圖無所不知,否則你將一無所知;不要企圖無所不能,否則你將一無所能。失去就是得到;痛苦就是幸福。

3、使你慘敗的,有時是你的朋友;使你成功的,有時是你的敵手。我們應學會感恩;更應該學會感怨。

4、把簡單的變成豐富,是聰明;把豐富的變成簡單,是智慧。豐富,有助思考;簡單,便於實行。豐富的簡單,能思能行,可成大業。

5、大書法家孫過庭云:初學分布,務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大文豪蘇東坡亦曰:大凡為文,當使氣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這是為藝之道;也是為學之道;也是為人之道。

6、世上無廢牌。在別人手裡是一張廢牌,在自己手裡卻是一張好牌。

7、時尚是一隻奔跑的兔子:有的人緊隨其後窮追不捨;有的人本身就是那隻兔子;有的人把兔子裝在口袋裡。第一種是追逐者;第二種是製造者;第三種是領導者。對娛樂圈而言,第一種是追星族;第二種是大明星;第三種是策劃人。

8、德國人在沒有問題的地方鑿出問題;中國人在有問題的地方擦掉問題。鑿出問題是為了分辨事物;擦掉問題是為了掩蓋矛盾。日本人最不能原諒自己;中國人最不能原諒別人。日本人最願意當學生;中國人最喜歡當老師。中國人最不擅長的是革新;最不能保存的是傳統。蓋不起新房子,偏要拆光舊宅子。

9、聰明不是智慧,智慧一定聰明。

10、根淺的小樹易被暴風颳倒;人只有負重時才不會跌倒。

11、豐富的極致是簡單;絢爛的極致是平淡;情愛的極致是無聲。

12、雞蛋放在兩個籃子里最保險;但放在一個鐵籃子里更保險。

13、知識和智慧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概念。知識是模仿;智慧是創造。知識是被動的接納;智慧是主動的滲透。知識是僅把書本和表象攝入底片的照相機;智慧是洞悉穿刺事物本質和內核的透視儀。

14、假如你想要一件東西,就放它走。它若能回來找你,就永遠屬於你;它若不回來,那根本就不是你的。

15、寧為牛後;不為雞首。再小的牛,也比雞大。

16、知識是死的,可以傳授和學到;學習知識可以獲得一切,包括愚蠢;孤獨寂寞可能失去一切,除了智慧。

17、財富不是你一生的朋友;朋友卻是你一生的財富。

18、記住你應記住的,比如別人對你的恩;忘記你應忘記的,比如別人對你的怨。把這用到待人上,是胸懷問題;把這用到學習上,是智慧問題。

19、正確,有時看起來像錯誤;錯誤,有時看起來像正確。

20、眼睛可以看得很遙遠,卻看不見眼裡的眼珠;很高明的理髮師,給自己剃不了頭。

21、浪漫出詩人;孤獨出思想;熱鬧出時尚。

22、我看你很蠢;你看我很蠢;自己看自己很聰明;上帝看人類全愚蠢。此行看彼行簡單;彼行看此行容易;同行看同行迷惑。

23、一個沒有打敗仗的將軍,不是一個真正的將軍;一個沒有失戀過的男人,不是一個完整的男人。

24、書籍、電影是文化產品。有人把它只看成文化;有人把它只看成產品。前者是讀者、觀眾;後者是書商、製片人。

25、人可以跨越自然的障礙,卻無法跨越人自己用智慧設置的障礙。

26、財小往往氣粗。小魚總愛浮在水面;鯊魚只是深藏海底。所以,滿大街都是穿金戴銀、衣著華麗的窮光蛋。

27、得意時,朋友認識了你;落難時,你認識了朋友。

28、五花八門的理念,也可稱為“知識”,也可叫做“知死”。

29、華麗的往往虛浮;粗俗的往往醇厚。

30、愛自己的孩子,不一定愛自己的母親;愛自己的母親,卻一定愛自己的孩子;愛不關己的人,當然會愛自己的愛人。

31、媒體上在弘揚什麼,生活中就缺失什麼。生活中在重視什麼,現實中就輕視什麼。

32、把簡單的東西變成複雜,需要想像力,但把複雜的東西變成簡單,需要概括力,更需要誠實女人最實際,離不開柴米油鹽;女人最不實際,夢想著鮮花美酒。

34、不怕壞人做壞事;就怕好人辦壞事。前者扯著骯髒的虎皮,響應者寡;後者打著正確的旗號,一呼百應。

35、苦難是上天的恩賜;幸運是上天的懲罰。所以才有了困頓而有成,幸運而平庸的高下分野。

36、人人都可擁有的,人人都不擁有;人人都應負責的,人人都不負責。

37、小人物做小事;大人物做大事。大人物不能做小動作;小人物不能上大舞台。世上悲劇的釀成都是因為:小人物做大事;大人物做小事。

38、在社會、生活、商業一切活動中,兩點間最短的距離並不總是直線。近路往往不快;快路常常不近。直線到達不了的目標,往往迂迴包抄繞山而過,便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39、知識是豆漿,智慧是滷水。知識多智慧少,總是一盆豆漿,點不成思想的豆腐。

40、人生是一隻杯子,捨不得適時傾倒它的人,品味不到醇厚的生活美酒。

41、眾星朗朗,不如孤月獨明;百鳥唧唧,不如虎嘯一聲。

42、現實中缺少英雄時,媒體上的英雄就會增加;媒體上的陰暗面縮小時,現實中的陰暗面便已擴大。媒體是掃帚:它乾淨了,房子就臟。

43、一件事情,做過了頭是勞累;做得不足是休閑。農夫上城是休閑,種地是勞累;白領下鄉是休閑、上城是勞累。貴族嚮往平民生活;平民羨慕貴族生活。人都對擁有的嫌棄,對不曾擁有的渴求。

快樂都去哪兒了

一朋友說,她整理衣服時,在一件很久不穿的衣服中發現200元錢,非常高興,就跟撿到錢了一樣。——生活中,快樂似乎就是這麼簡單,但很遺憾,對於現代人來說,能讓我們驚喜、快樂的事,越來越少。很多人在抱怨生活無趣、工作無聊、婚姻雞肋。

老一輩的人總說,現在的生活,別提多好了,這是他們曾經想都不敢想的。

那麼,我們產生疑問,快樂到底都去哪兒了?

說到這兒,讓我想起小時候的一件快樂的事:我的一位姑奶奶,她們家屋前有幾棵桃樹,那年夏天她送來一藍子桃,我們小孩子別提多高興了,因為,那時的生活條件,吃到桃是意想不到的事,一家人歡笑著分享那些桃,那桃吃起來甜美異常,至今難忘。想想現在,不知道吃過多少桃,而桃也比那時好,可是,又有幾次留下快樂的深刻體驗呢?

你會發現一個現象,每個人,隨著時光,長大,青年,中年,老年,時間越走越遠,所有人能想到最快樂美好的時光,往往都是小時候,這是為什麼呢?有的人說,因為小時候無憂無慮;有的人說,因為小時候簡單天真。

總之,無論如何,對於很多人來說,時光帶給我們成長,但,似乎同時也帶走了我們的更多快樂,我們越長大,越成熟,快樂似乎越來越少。

快樂真的在遠離我們嗎?快樂真的是時光帶走的嗎?事實上,這一切的發生,只是我們心靈內在的變化造成的而已,生活總在越來越好,美好一點點靠近我們,只是,隨著長大,我們被物慾迷惑了心眼,越來越看不見,感受不到,越來越麻木而已。

當我們深入了解,就會發現,我們生活之中,很多快樂和美好,與事件本身關係不大,最關鍵的是,那個快樂的事給我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也就是正向的意外。就是說,一件讓我們感覺到正面的事,在我們想不到的時候發生了。這時,我們就會因意外收穫而快樂。

比如說,我那位朋友的例子,如果她一直記得在那件衣服中裝著200元錢,過了很久,她在整理衣服時,把錢拿了出來,這能給她帶來快樂嗎?顯然不能。所以,快樂與事件本身的關係不大,而與我們的心理預期有直接關係。也就是說,我們要讓生活中的快樂多一些,就是要降低、減少自己的心理預期。這就如我們常提的一句話:健忘是福。當然,這個健忘,原本是指忘記不好的事,而我們在這裡卻強調它:多多清空內心的期望。

快樂都去哪兒了?快樂都被我們形形色色的過多期望吞沒了!

你想讓自己的生活快樂一點,輕鬆一點,幸福多一些嗎?學會適當降低自己的期望吧!學會清理過多的期望吧!所謂:“盡人事,聽天命”,多努力做我們該做的努力,少一些期望,便能多一些努力付出的快樂。生活中如此,工作中也是如此。

同樣的,在你的婚姻家庭中也是如此,當你放下過多對於愛人、家人的期望,而是多一些付出、關愛、照顧、理解,支持,便能多一些快樂、幸福、溫暖和祥和。

適當的期望,給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然而過多的期望,卻給我們本自美好的心靈,以及本自快樂幸福的生活戴上冷酷、陰沉的枷鎖。

說到底,就是放下我執。少一些“我認為應該……”,多一些積極的行動,你自然能收穫越來越多的快樂。因為,當你放下了我執,生活中每個發生,對你來說,都是意外的驚喜,都是上天的恩賜,而你的生活更是一個禮物。

31個黃金思維

1.活魚會逆流而上,死魚才會隨波逐流

2.一件事被所有人都認為是機會的時候,其實它已不是機會了

3.不要抱著過去不放,拒絕新的觀念和挑戰

4.每個人都有退休的一天,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退休後的保障

5.生命不在於活得長與短,而在於頓悟的早與晚

6.人生的成敗往往就在一念之間,但大多數都是一念之差

7.年輕是本錢,但不努力就不值錢

8.天上最美的是星星,人間最美的是真情

9.捨得有限,贏得無限

10.與其戰勝敵人一萬次,不如戰勝自己一次

11.給人金錢是下策,給人能力是中策,給人觀念是上策

12.富就富在不知足,貴就貴在能脫俗。貧就貧在少見識,賤就賤在沒骨氣

13.當你將信心放在自己身上時,你將永遠充滿力量

14.計較眼前的人,會失去未來

15.羅斯福總統:當時間的主人,命運的主宰,靈魂的舵手

16.富人靠資本賺錢,窮人靠知識致富

17.我們人這一輩子不是別人的楷模,就是別人的借鑒

18.別人看不起您,很不幸;自己看不起自己,更不幸

19.我們窮人要翻身,沒有理由講辛苦;我們窮人要翻身,沒有理由講興趣

20.世界上什麼都可以失去,不可以失去希望,世界上什麼都可以失去,不可以失去信心

21.智者創造機會,強者把握機會,弱者等待機會

22.人有二畝田,白天的一畝田是填飽肚子,晚上的一畝田是耕種自己的未來

23.陪孩子讀書長大是個人,給孩子觀念長大後是人才

24.一無所有是一種財富,它讓窮人產生改變命運的行動

25.人往往拿著書籍的東西來判斷無知的事物;人往往拿著錯誤的推論當正確的結論

26.寧可被人笑一時,不可被人笑一輩子

27.不識貨,半世苦;不識人,一世苦

28.我們可以失去童年,但是千萬不可以失去童心

29,窮人缺什麼:表面缺資金,本質缺野心,腦子缺觀念,機會缺了解,骨子缺勇氣,改變缺行動,事業缺毅力

30.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借用別人撞的頭破血流的經驗作為自己的經驗,世界上最愚蠢的人是非用自己撞得頭破血流的經驗才叫經驗

31.吃別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別人所不能忍的氣,做別人所不能做的事,就能享受別人所不能享受的一切

8句話給自己“打氣”

自信是一種能力,它可能來自別人的鼓勵,但更重要的是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俄國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指出,積極的心理暗示能使人迅速進入一種樂觀狀態,這種狀態可以帶來認知、情感以及行為的轉變,讓人變得鎮定、注意力集中和更加覺察。如果不自信經常困擾你,那麼下面的8句話也許可以幫助你跳出自卑的陷阱,立即充滿正能量。

“在這世界上我是獨一無二的”

什麼偷走了我們的快樂?又是什麼帶給我們壓力和恐懼?答案之一是“比較”。我們太過在意他人的評價,習慣把自己置身於對比的擂台,心靈由此失去自由。與追求自我的外國人相比,中國人趨同性更強,常常因為別人一句不經意的評價,改變最初的自己。人生最悲慘的事,莫過於努力了一生,卻變成了“他人”。一個認識不到自己獨特性的人,也往往看不到自己優勢所在,在與別人不斷比較的過程中他們總覺得自己做這個不行,做那個也不行,從而失去自信。但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或優點,身上優點的組合往往是獨一無二的,發揮合力就可能創造奇蹟。天生我才必有用,別人的評價只是為了更​​好地修正自己的行為,而不是被它牽著鼻子走。所以停止比較,做回自己吧。

“我能行”!

有這樣一個故事:流浪街頭的吉卜賽修補匠索拉利奧,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聲地對自己說:“你一定能成為一個像安東尼奧那樣偉大的畫家。”說了這句話後,他就感到自己真有了這樣的能力和智慧,滿懷激情和信心地投入到一天的工作和學習之中。十年後,他成為了一個超過安東尼奧的著名畫家。你選擇相信什麼,最終就會看見什麼,這種積極的暗示有時比事實本身更重要,因為我們所看到的事實往往都是過去行為的後果,而無法昭示未來。預測未來最好的辦法是去創造,積極的心理暗示能給我們創造的動力和勇氣。所以,我們應該學會把振奮人心的口號喊給自己,當遇到困難時,不妨告訴自己“我能行”。

“我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值得被愛”是大多數人一輩子想證明的事,它源自人尋找歸屬感的自然需求。人的一生中,會經歷很多次身份的轉變——成為別人的丈夫、妻子、同事、朋友……我們希望每一次轉變都很成功,因為只有成功才能體現你的價值。想得到別人的愛,首先要愛自己、尊重自己、肯定自己,因為一個不喜歡自己,看輕自己的人也很難得到別人發自內心的愛和尊重。所以,你應該經常想想自己的優點和優勢,這是評判自己價值的關鍵。當然,我們也需要反思自己的弱點和失敗,但不要用它們來定義自己,要讓它們成為你成長的階梯而非背負的十字架。否則,在別人沒有打敗你之前,你先被自己擊垮了。

“我是自己的榜樣”

每個人心中都有榜樣,他可能是偉人、名人,也許是朋友、同事。榜樣就像一面鏡子,他們的生活軌跡,或許會改變我們,也可能只是安靜地待在某個角落,最終被遺忘。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領導人甘地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在這個世界上,你必須成為你希望看到的改變。”如果我們把榜樣改成自己,也許你就會馬上開始行動。假如你希望成為一個溫文爾雅的知性女人,你會注重儀表、談吐;如果你心中的自己是一個成功的男人,你會工作更加認真。讓我們為進化成一個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對自己的錯誤也應該對事不對人”

當別人犯了錯,多數人總是以寬容之心去面對,做到對事不對人。如果把犯錯的人換成自己,就變得很苛刻,容易感到羞恥,並陷入長時間的自責中。要知道,我們對世界的了解總是有限的,所以犯錯在所難免,試著從另外的角度來看待你的錯誤,比如,錯誤可能不是你一個人造成的,只是這件事做錯了,我還是很優秀的。也許這些理由改變不了事情本身,以及別人的評價和看法,卻可以引導你的情緒和態度往更積極的方面發展,這樣的心態至少會幫助你往好的方向努力。這還可以幫助我們以平靜的情緒分析錯誤的原因。犯錯不可避免,可以避免的是接二連三地犯相同的錯誤,否則就會變成真正的失敗者。

“我每天都要有所成長”

成功只是人生路上的節點,是成長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發生的事情。成長包括學習新事物,抑或從失敗中汲取教訓,這些都會讓你離成功更近。如果最近你在攻克一個項目,付出了很多努力卻沒有拿下,請不要失落,在這個過程中,你已經收穫了與他人洽談、項目運作等經驗,這也是一種成長。自信來源於知識和經驗,只要不斷學習知識、吸取經驗,勇敢地去做事,栽倒了再爬起來,你的自信就會像小溪一樣,終歸能匯於江河。

“再堅持一下”

開學第一天,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學生們說:“今天咱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個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後再盡量往後甩。”說著,蘇格拉底示範做了一遍:“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們都笑了。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每天甩手300下,哪個同學堅持了?”有90%的同學驕傲的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又問,這回,堅持下來的學生只有八成。一年過去了,蘇格拉底再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這時,整個教室裡,只有一個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最後成為古希臘另一個大哲學家的柏拉圖。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就是堅持,最難的事也是堅持。說它容易,是因為只要願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說它難,是因為真正能夠做到的,終究只是少數人。很多事往往就在將要成功的那一剎那,自己會找個藉口放棄了。下次再想要放棄的那一刻,就想想當初為什麼堅持走到了這裡。

“我不怕”

害怕和畏懼是不自信的另一面,這可能源於對未來的不確定和對失敗的恐懼。勇氣不是沒有恐懼,帶著恐懼去做一件我想去做的事,本身就是勇敢。勇氣與其他積極的品質一樣,它們就像人體的肌肉,經常鍛煉才能更加強健發達。所以你每戰勝了一次恐懼,你就會收穫更多的“自信”。可以製作一個“自信罐”,每戰勝一次畏懼,就往裡面投一粒豆子,等到罐子滿了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滿滿的自信會讓你更加勇敢。

智慧法語:佛說有慈悲心就沒有敵人

《法句經》:晝夜念慈。心無尅伐。不害眾生。是行無仇。

晝夜皆以慈悲為念,心中沒有尅伐他人他物之念。不去殘害眾多生靈,這樣的心念決無任何仇敵。

一日禪:人生要學會不抱怨

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以喜悅之身,養喜悅之神。有所畏懼,是做人最基本的良心準則。所謂快樂,不是財富多而是慾望少。做人,人品為先,才能為次;做事,明理為先,勤奮為次。人生要學會不抱怨,不等待,不盲從。

精力旺盛10大秘訣

現代化快節奏的生活,不僅需要你的刻苦耐勞、聰明機智,還要求具有旺盛的精力。以科學的方法調整身心,隨時令人感到你的充沛精力與敏捷思維。

1.晨練5分鐘

起床後鍛煉5分鐘,不僅為身體充電,而且能加倍燃燒卡路里。很多人誤認為晨練必須5點鐘爬起來跑上幾公里,其實是不必要,也不太現實的。你只消花5分鐘,做做俯卧撐和跳躍運動,使心率加快,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要麼對著鏡子沖拳100下,感受那種能量積蓄的過程。

2.養成喝水習慣

處於缺水狀態的你,會時常感覺衰憊。清早起來先喝一杯水,做一下內清潔,也為五臟六腑加些「潤滑劑」;每天至少喝進去一升水,不過也不是多多益善。

3.講究吃早餐

美國有研究發現,不吃早餐的人身高體重比(BMI)偏高,也就是體重超標,還愛犯困,做事無精打采;講究吃早餐的人則精力充沛得多,身形也相對勻稱。最營養健康的西式早餐是:兩片全麥麵包.一塊熏三文魚和一個西紅柿。全麥面包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纖維;西紅柿的番茄紅素有利於骨骼的生長和保健,並且對前列腺疾病的預防很有好處;三文魚中豐富的脂肪酸和蛋白質對身體更加有益。

4.十點加餐

即使早餐吃得不錯,到上午十點半,前一天儲存的糖原也差不多用沒了。你要想在一天剩下的時間仍像剛充完電,這時就必須加加餐。一塊巧克力,或者一根能量棒.幾塊餅乾,補充能量以外,還能有效避免午餐暴飲暴食。

5.午後喝咖啡

午餐後,身體的睡眠因子(一種能引發睡眠的分子)成分增多,是最容易犯困的時候,此時喝一小杯咖啡效果最好。當然喝茶也行,隨你喜歡!別忘了睡前4小時內不要喝咖啡,免得過於興奮睡不著。

6.多傾訴多紓解

性格也能調節疲憊。荷蘭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工作中內向.害羞的人更容易覺得累,而外向的人精力更足,這是因為愛跟人交談的人善於發現樂趣,把自己的煩惱.壓力及倒霉事一股腦說出來,就不會覺得累和無聊,相反地,喜歡安靜.獨處.不愛社交的人缺乏這種紓解壓力的渠道,時間長了,必然感覺不堪重負。

7.坐有坐相

坐姿不良,走路踢里踏拉,聳肩腆肚,這些通常是你能量已耗乾的表現。在辦公室一坐就是七八個小時,如果不能保持正確的姿勢,反而會覺得更疲勞。不管是站還是坐著,應當收腹立腰,放鬆雙肩,脖子有稍稍伸展的感覺。

8.張馳結合

工作中碰到難題,一時半會兒又沒法解決,不如稍事休息,如去倒杯茶,換換腦筋,然後接著干。累得快透不過氣來時,深吸一口氣(數3下),然後呼出來(數6下);或者翻翻體育雜誌,上網瀏覽娛樂八卦,找誰聊幾句,說不定靈感在不經意間就來了。

9.站起來接電話

站著打電話藉機舒展舒展筋骨,一邊深呼吸,使富含氧氣的血液流進大腦。這個簡單的變化能讓你幾個小時都精兩倍旺。

10.邊沐浴邊唱歌

淋浴時大聲唱歌促進身體釋放內啡呔,從而產生一種快樂與幸福的感覺,減輕壓力。你越是心情不好的時候,越要唱出來,至於好不好聽,跑沒跑調,你管它呢!

精力充沛25個方法

1、晨練5分鐘

起床後鍛煉5分鐘,不僅為身體充電,而且能加倍燃燒卡路里。很多人誤認為晨練必須5點鐘爬起來跑上幾公里,其實是不必要,也不太現實的。你只消花5分鐘,做做俯卧撐和跳躍運動,使心率加快,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要麼對著鏡子沖拳100下,感受那種能量積蓄的過程。

2、養成喝水習慣

處於缺水狀態的你,會時常感覺衰憊。清早起來先喝一杯水,做一下內清潔,也為五臟六腑加些“潤滑劑”;每天至少喝進去一升水,不過也不是多多益善。

3、講究吃早餐

美國有研究發現,不吃早餐的人身高體重比(BMI)偏高,也就是體重超標,還愛犯困,做事無精打采;講究吃早餐的人則精力充沛得多,身形也相對勻稱。最營養健康的西式早餐是:兩片全麥麵包。一塊熏三文魚和一個西紅柿。全麥面包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纖維;西紅柿的番茄紅素有利於骨骼的生長和保健,並且對前列腺疾病的預防很有好處;三文魚中豐富的omega-3脂肪酸和蛋白質對身體更加有益。

4、十點加餐

即使早餐吃得不錯,到上午十點半,前一天儲存的糖原也差不多用沒了。你要想在一天剩下的時間仍像剛充完電,這時就必須加加餐。一塊巧克力,或者一根能量棒。幾塊餅乾,補充能量以外,還能有效避免午餐暴飲暴食。

5、午後喝咖啡

午餐後,身體的睡眠因子(一種能引發睡眠的分子)成分增多,是最容易犯困的時候,此時喝一小杯咖啡效果最好。當然喝茶也行,隨你喜歡!別忘了睡前4小時內不要喝咖啡,免得過於興奮睡不著。

6、多傾訴多紓解

性格也能調節疲憊。荷蘭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工作中內向。害羞的人更容易覺得累,而外向的人精力更足,這是因為愛跟人交談的人善於發現樂趣,把自己的煩惱。壓力及倒霉事一股腦說出來,就不會覺得累和無聊,相反地,喜歡安靜。獨處。不愛社交的人缺乏這種紓解壓力的渠道,時間長了,必然感覺不堪重負。

7、坐有坐相

坐姿不良,走路踢里踏拉,聳肩腆肚,這些通常是你能量已耗乾的表現。在辦公室一坐就是七八個小時,如果不能保持正確的姿勢,反而會覺得更疲勞。不管是站還是坐著,應當收腹立腰,放鬆雙肩,脖子有稍稍伸展的感覺。

8、張馳結合

工作中碰到難題,一時半會兒又沒法解決,不如稍事休息,如去倒杯茶,換換腦筋,然後接著干。累得快透不過氣來時,深吸一口氣(數3下),然後呼出來(數6下);或者翻翻體育雜誌,上網瀏覽娛樂八卦,找誰聊幾句,說不定靈感在不經意間就來了。

9、站起來接電話

站著打電話藉機舒展舒展筋骨,一邊深呼吸,使富含氧氣的血液流進大腦。這個簡單的變化能讓你幾個小時都精兩倍旺。

10、邊沐浴邊唱歌

淋浴時大聲唱歌促進身體釋放內啡呔,從而產生一種快樂與幸福的感覺,減輕壓力。你越是心情不好的時候,越要唱出來,至於好不好聽,跑沒跑調,你管它呢!

11、交樂觀的朋友

樂觀。精力旺的朋友或同事人見人愛,他們積極的情緒總能感染周圍的人。不僅要和聰明有才華的人交往,更要和那些充滿熱情,積極向上的人交朋友;跟一個悲觀。喜歡抱怨的人一起呆上30分鐘,你的能量就會被間接耗盡

12、大事化小

一口氣吃不成胖子!不要總想著把某項大工程一氣做完,結果自己累得趴下了。不妨把大工程拆成若干個小工程,一樣一樣地做,時不時休息一下,這樣,既保持體力,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最終還能加快工作進度。

13、鍛煉背部

你有沒發現“背多分”型的男人往往受到殊遇,不僅如此,強壯的背部能讓你工作起來比別人更輕鬆,不覺得太累。鍛煉背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划槳器,注意姿勢要正確;腳放平,膝蓋微曲,雙槳恰到好處地停在胸部。

14、打坐

早晨睡眼惺松,先不忙爬起來,舒舒服服地坐在床上坐著,挺直後背,閉上雙眼,快速地用鼻子呼氣和吸氣,嘴巴微閉。(這個胸部練習應當像拉風箱一樣,快速而機械地進行)

15、每天運動

哪怕你再忙,也要堅持鍛煉,或跑步或鍵步走或游泳。你要是對自己體力過於自信,以為年輕就是本錢,不會那麼輕易倒下,有人也許會跟你急。

16、午睡20分鐘

20分鐘左右的小憩是最理想的,它其實跟午睡一小時的作用沒什麼兩樣。一個小時對大多數人來說有點長了,睡得太沉,晚上可能睡不好。

17、補鐵

如果你體內鐵的儲存太低,身體就不能製造血液中運載氧氣的血紅蛋白,人就容易覺得累。最好的補鐵辦法是通過飲食,採用食物療法:含鐵質豐富發熱有動物肝臟。腎臟;其次是瘦肉。蛋黃。雞。魚。蝦和豆類。

18、開車多吃纖維食物

男人很少吃零食,你可以在車裡放些花生和葡萄乾,這些東西含有大量的鉀,你的身體需要鉀將血液中的糖轉化為能量;堅果也不錯,它富含碳酸鎂,缺乏碳酸鎂會使身體產生大量乳酸,而乳酸易使人產生疲勞感。

19、芳香療法

放些香料在家裡,尤其是迷迭香。薄荷和姜,可以提神醒腦,增強記憶力,並且能治療頭痛偏頭痛。

20、多看喜劇

笑一笑,十年少。笑能鍛煉面部肌肉,改變你的面部循環,從而提高注意力。英國科學家近日公布的研究表明,儘管快樂不像俗語形容的那樣能挽留青春,但每天保持愉悅心情的人確實更健康,罹患心血管病。糖尿病的風險更低。

21、提前1小時上床

多睡60分鐘的提神功效等於喝兩杯咖啡。這是指你每天早睡一小時,而不是周末拚命睡懶覺。否則生物鐘被打亂,總感覺暈乎乎的。

22、和陽光玩遊戲

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的研究表明,憤怒和敵對的情緒在冬天比較多,而夏天比較少。曬太陽能提高大腦血清素的含量,改善心情,為身體充電。不妨爭取一切能曬太陽的出差或旅行機會。

23、控制酒量

酒精讓你產生蒙蒙睡意,但是睡前喝酒反而會因興奮影響睡眠,雖然閉著眼,眼球卻在不停地轉。你得牢記睡前兩小時不喝酒,晚餐啤酒最多只喝一兩杯。

24、調整健身時間

一項研究發現,那些健身族下班後去健身,渾身酸酸地,回家洗個澡睡個好覺,起來後猶如獲得新生,無獨有偶,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學者認為,晚上鍛煉能增加XXX素的水平,這對能量的新陳代謝至關重要。

25、睡沙發

假如你和愛人吵架,你不得不睡沙發,你不用內疚或怎麼樣。知道嗎,偶爾睡睡沙發對治療失眠有奇效!很多人都說失眠跟自家的卧室有關,美國的一項調查發現,72%的男人在沙發上睡得不錯,只有27%的人說在老婆或女友身邊睡的還可以。

因為傳統

在日本讀書的時候,對日本傳統文化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都會問一下老師、朋友還有同學。比方説,為什麼在節分那天,會吃惠方卷呢?有什麼原因,會令整個日本的便利店,都要賣一條像嬰孩手臂那麼長、那麼粗的壽司飯卷呢?為什麼每年都會向著一個方向(2014年是東北東),之後把整條飯卷都送進口中,噎得像一個笨蛋,才會得到祝福呢?

可惜,問了很多日本同學,他們都説:「不知道。大概是傳統是這樣做吧。」

在日本,還有什麼「傳統」呢?二月十四日,是女孩子送巧克力給男孩子的日子。而巧克力也要分「本命」的和「義理」的。真正想跟她交往的男生就要送「本命」的,而基於人情關係而送的巧克力,就是「義理」的。聽説日本的巧克力公司,都會在二月時候,做完他們一整年要做的生意。而「本命」的巧克力,聽説要是「手造」的巧克力,方為「正常」。而手造的意思是什麼呢?是由巧克的原材料可可豆開始做嗎?

不。原來,只是在各大超級市場,買來各種品牌的巧克力的原塊,融掉,再加入忌廉,或是蘭姆酒,之後再把巧克力放回冰箱。然而,當我問我的朋友,為什麼二月十四日,男生總是惶惶不可終日,生怕自己巧克力數目不夠多;而女生總需要花很多很多時間去準備,把那些煮溶後又冰回來的巧克力包裝好送給男生?他們都説,因為「傳統」。更不要説,為什麼三月十四日,男生就要回禮,買一些不是巧克力,但是女生喜歡的小禮物。如:曲奇餅乾、馬卡龍、手帕,甚至是聽説最近很流行的衛浴用品及馬卡龍形狀的小蠟燭……林林總總,新奇有趣。為什麼要買這些東西呢?

「因為回禮,都是傳統。」

要説更多的「傳統」,我當然可以列更多出來:如為什麼夏天的時候,日本人會找一天一起吃鰻魚呢?為什麼韓國人會在四月十四日的時候找一些告白被打槍和獨身的人一起吃黑色擔擔面呢?為什麼香港人農曆年的時候要在各大快餐廳訂購「盆菜」呢?

根據英國左派史學家霍布邦(Eric Hobsbawm)與藍傑(Terence Ranger)在1992年寫的《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一書説,一些看似或自稱古老的「傳統」,其實源出近世(如二三百年前),並於短時間(如三、五十年間)急速形成,當中有不少,是人為刻意地創造的。「創制傳統」的方法,其實非常簡單,只需要叫人不斷重覆的「實踐」一些儀式,試圖灌輸大眾特定的價值觀及行為規範,以達致各種不同的目標:如要大家吃壽司飯卷、巧克力和鰻魚等等。

可是,每次在新聞報導中 ,聽到有人説「因為傳統,所以我們要做XXX」,我都不能理解。正如,在香港,每逢過年,都有一位叫劉皇發的立法會議員,自稱「根據傳統」,代香港「求籤」,去檢測香港的一年的運勢。這幾年求出的簽,都不是什麼好東西。這麼「觸霉頭」的事,為什麼他也要做呢?有誰給他「民意授權」去代表香港的呢?

沒有,因為傳統,所以我們就沒話好説了。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903國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著書超過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新興經濟體安易增長時代已終結

世界銀行常務董事穆莉亞妮:目前全球經濟已經恢復增長。美國、歐洲和日本經濟同時迎來增長。全球增長率2014年有望達到3.2%,高於上年的2.4%。

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復甦可喜可賀。那麼,在過去5年裏一直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新興市場國家能否還能像此前一樣與高收入國家展開競爭呢?

答案是否定的。像逃避艱苦的訓練、為了迅速獲得好成績而服用藥物的體育運動員那樣,一部分新興市場國家一直在推遲伴隨痛苦的經濟與金融改革,而是通過吸引短期資本來保持增長。但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已開始縮減一直支撐這種「輕易地增長」的罕見貨幣寬鬆。今後新興市場國家必須改變態度。

在美聯儲轉向緊縮成為現實之際,世界銀行曾對資本流向包括新興市場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情況進行預測。據測算,2013年流向發展中國家的資本佔其國內生産總值(GDP)的4.6%,而到2016年將降至4%左右。根據今後的情況,這一減少幅度可能加快。

到那時,一直拖延改革的新興市場國家的增長可能面臨急煞車。背負鉅額經常項目赤字和對外債務的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可能因利率上升而面臨嚴重壓力。

在2013年,僅僅由於出現美聯儲將縮減第三輪量化寬鬆(QE3)的預期,被認為經濟基本面較弱的國家的貨幣和股票市場就遭受了打擊。而代表性例子就是被稱為「脆弱五國」的土耳其、巴西、印度尼西亞、印度和南非。

而在最近,由於受阿根廷貨幣暴跌和中國增長出現放緩跡象等影響,市場再次出現了針對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前景的懷疑論。

但對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而言,情況並不那麼糟糕。很多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並不存在巨大壓力。在60%以上的發展中國家,在QE3縮減預期傳出的2013年仍然迎來了貨幣升值。在很多這樣的國家,改革都取得了成效,正在獲得以直接投資為代表的穩定資本流入。

例如墨西哥2013年開放了能源市場。這在政治層面是艱難的判斷,但得易於這個舉措,該國沒有淪為「脆弱五國」。

高收入國家的強勁增長將通過新增投資的擴大等方式,給發展中國家帶來增長機會。但要有效利用這一良機,需要構建健全企業競爭環境的完善國內政策、具有對外魅力的貿易制度以及健全的金融部門等。

對於政治家而言,困難時期的改革並非易事。但為了實現增長、提高國民福利,改革是不可或缺的。戰勝危機和作為勝利者東山再起完全是兩回事兒。

穆莉亞妮(Sri Mulyani Indrawati):兼任世界銀行首席運營官(COO)。歷任印度尼西亞經濟統籌部長和財政部長等職務。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經濟學博士。現年51歲。

〈記者觀點〉新興市場國家必須推進改革

針對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貨幣開始遭到拋售的一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機構相關人士指責美國「自私」。而這也是一種不滿,即認為貨幣遭拋售的原因在於,「過剩資金」的流入超出預期地提高了國內需求,並導致了對外債務和經常收支赤字的膨脹。但是,旨在糾正這種不均衡的國有企業民營化以及國內生産基礎的擴充是向已開發國家轉變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只有將困境轉化為改革推動力的新興市場國家,才能在已轉向緊縮的世界經濟中生存下去。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編輯委員 加賀谷和樹

Fire in the hole! 90 Farting cows cause shed to explode in Germany 要爆炸了,德國90隻放屁牛造成牛棚爆炸

Dairy cows with a serious case of flatulence have simultaneously ’broken wind’ and blown up a building in a fiery explosion.

嚴重脹氣的乳牛同時「撇風」,在猛烈爆炸中炸毀一棟建築物。

No doubt there were all sorts of "whoever smelt it dealt it" accusations flying around amongst the herd afterwards.

無疑的,事後這群牛中會有各式各樣「做賊喊捉賊」的指控滿天飛。

The methane gas released by 90 windy dairy cows causes an explosion in a cow shed in the central German town of Rasdorf, police say.

警方說,德國中部拉斯多夫鎮90隻腸胃脹氣的乳牛所排放的甲烷氣體,在一座牛棚內引發爆炸。

Thanks to the belches and flatulence of the dairy cows in the shed, high levels of the gas had built up. Then "a static electric charge caused the gas to explode with flashes of flames" the police said in a statement quoted by Reuters news agency.

由於這群乳牛打嗝和放屁,牛棚中累積高量的這種氣體,然後「一道靜電造成這股氣體帶著陣陣火光爆炸」,路透新聞通訊社引述警方在聲明中的說法。

With only one cow out of the 90 suffering injuries, it could be said that the herd in question were let-off the hook and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their owner will have to take extra precautions if the animals are going to be at this sort of crack in future.

由於這90頭牛中只有1隻受傷,可說這群當事牛逃過一劫,而且毫無疑問的是,若這些牛未來還要做這種事,他們的飼主將有額外防範措施。

新聞辭典

fire in the hole:俚語,原用於採礦作業或軍事,警告埋設的炸藥或手榴彈即將引爆;後用於警告爆裂物將爆炸。例句:Police bomb squad shouted "Fie in the hole!" and detonated explosives.(警方炸彈拆除小組大喊「要爆炸了!」隨即引爆炸藥。)

whoever smelt it dealt it:俚語,做賊喊捉賊,惡人先告狀。例句:A: Did you just fart? It stinks! B: No. Whoever smelt it dealt it! (A:你剛才放屁嗎?好臭!B:沒。誰聞到就是誰放的!)

(let-off / let somebody) off the hook:片語,(讓某人)擺脫責任或困難情境。例句:John has found someone else to cover his shift tonight, so I’m off the hook.(約翰已經找到其他人代他今晚的班,所以沒我的事了。)

《快樂上班族》做個受歡迎的人

奇異果
和朋友相約,對方不當回事,讓我深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跟別人講好的事,怎麼那麼輕易拋諸腦後,把「誠信」為人處事的傳統美德完全忽略。

我一直把成長時期,老師教導我「待人以誠,做人以真,答應別人或是跟人約好的事,一定要付諸執行,即使困難重重,遇到挫折,都要戮力完成」的觀念牢記在心,在學校如此,在社會就業時也是如此,我抱持這樣的方式待人處事,讓我做任何事都能無往不利,也能成為朋友們最信任的朋友。

俗話說:「你的個性與態度是如何,你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和你在一起。」以前對這句話的感受沒有特別深,但後來隨著年歲漸長,越來越會有喜歡跟磁場相近的人在一起的感受。尤其我的個性屬積極型,做事是行動派,不說則已,說出一定做到,對於那種只會說不會做,或是輕易承諾卻沒有實踐的人,我都非常厭惡,後來我從交友圈才發現,跟我交情匪淺的好友都跟我是同質性的人,想法也跟我相近,我才了解到什麼叫做「物以類聚」的道理。

其實職場上形形色色的人很多,諸如這些「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的人更是不少,如果每天要為這樣的人生氣,就會有生不完的氣。親愛的朋友們,你們願意做個主動積極受人歡迎的人,還是做個說話不算話、執行力不佳,人人望而生厭的人呢?主控權就操控在你的手裡哦!

職場不沾鍋,out

王新偉
台灣的新聞媒體常常用「不沾鍋」來形容某些政治人物,一方面是因為這些政治人物都有超強的隔絕外界質疑的「免疫力」,只要有錯,一定都是別人的錯,自己絕對沒錯。

另一方面,明明是這些政治人物該自己擔當的,卻都推給別人,反正不做不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推諉卸責功力一流,只會明哲保身。這種政治人物雖然自恃清高,但把個人利益擺第一,到頭來被人看破手腳,只會落得一事無成,可能連身邊親近的人也會棄他遠去。

事不關己推三阻四

其實,職場上也有這種「不沾鍋」的角色,表面上對工作接受度高,但處事態度卻混水摸魚,只要碰到工作中事不關己的就高高掛起,遇到責任該承擔的就閃一邊,連分內的事情也推三阻四,當工作中出現問題,他就會先跳出來撇得一乾二淨,好像他不是這個團隊的一分子。這種職場「不沾鍋」,根源就來自個人的私心,只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不要受到傷害,跟工作夥伴的相處果真是「平淡如水」。

刻意噤聲變局外人

我所服務的公部門就有這樣一位「不沾鍋」達人,其工作表現平平,但每次主管開會時,只要講到來自民眾的正面評價,他就會發言攬功,言談之間頗有自詡之意,得意的樣子令人生厭,同事們很納悶,這個表揚好像跟你的業務無關。

然而,只要是來自民眾的意見和投訴,這時他馬上噤聲,變成了局外人。當主管要求每個人都要做出檢討和改進,他會先撇清責任,以不在場、不是他經手的藉口表明這件事跟他無關;私下,他又馬上露出高談闊論的本色,怪民眾小題大作、怪制度有問題,有意無意把責任歸咎到別人身上,好像他是受牽連的背黑鍋者,受到不公平的對待。

坐享其成搶沾光

遇到好事,「不沾鍋」達人拼命往自己臉上貼金,這正是工作團隊中最令人詬病的「搭便車行為」,因為有其他人會做事,他只要坐享其成,對別人工作的付出和貢獻,他都要搶著沾光。

但碰到不好的事呢?他就好像一隻泥鰍,完全不沾邊,更不要說承擔負責,在他看來,過錯只有別人才會犯,他又沒有做怎麼可能會犯錯。這種缺乏團隊精神的「不沾鍋」,自然就不可能對工作有強烈的使命感和奉獻精神,所以他也不可能願意為了團隊的榮譽而努力,在團隊中他的自我角色定位就是「有事別找我」。

露出馬腳的不沾鍋

職場中出現這樣的「不沾鍋」,無疑會嚴重損及到團隊成員的相互信任,由於人際之間的互信本就短暫而易碎,「不沾鍋」者欠缺相信彼此的正直、人格和能力,與他共事的工作夥伴就會跟他漸行漸遠,保持距離甚至「斷交」。

面對這種職場「不沾鍋」,最後連主管也看不下去,終於很不客氣的對他說:「難道你都一點責任也沒有?」讓「不沾鍋」頓時啞口無言。這種邀功諉過、明哲保身的職場「不沾鍋」,就像「膨風」的汽球,一戳就破,遲早會露出馬腳。

如何證明自己是正常人

假如很不幸你被當成精神病被逮進了精神病院,你有什麼辦法證明自己是正常人呢?

前不久,一名叫格雷‧貝克的記者去義大利採訪了三個特殊的人物。

事情是這樣的:一名負責運送精神病人的司機因為疏忽,中途讓三名患者逃掉了。為了不至於丟掉工作,他把車開到一個巴士站,許諾可以免費搭車。最後,他把乘客中的三個人充作患者送進了醫院。

格雷‧貝克關心的不是這個故事,他想瞭解的是,這三個人是通過什麼方式證明自己,從而成功走出精神病院的。

下面是他對甲的採訪:

格:當你被關進精神病院時,你想了些什麼辦法來解救自己呢?

甲:我想,要想走出去,首先得證明自己沒有精神病。

格:你是怎樣證明的?

甲:我說:“地球是圓的”,這句話是真理。我想,講真理的人總不會被當成是精神病吧!

格:最後你成功了嗎?

甲:沒有。當我第14次說這句話的時候,護理人員就在我屁股上注射了一針。

下面是對乙的採訪:

格:你是怎麼走出精神病院的?

乙:我和甲是被丙救出來的。他成功走出精神病院,報了警。

格:當時,你是否想辦法逃出去呢?

乙:是的,我告訴他們我是個社會學家。我說我知道美國前總統是克林頓,英國前首相是佈雷爾。當我說到南太平洋各島國領袖的名字時,他們就給我打了一針。我就再也不敢講下去了!

格:那丙是怎樣把你們救出去的?

乙:他進來之後,什麼話也不說。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睡覺的時候睡覺。當醫護人員給他刮臉的時候,他會對他們說謝謝。第28天的時候,他們就讓他出院了。

格雷‧貝克在評論裏發表這樣的感慨:一個正常人想證明自己的正常,是非常困難的。也許只有不試圖去證明的人,才稱得上是一個正常人。後來,有許多人在該文的網路版上留言。

有一個人的留言令人感觸頗深:那些用某種方式去證明自己真理在握的人,那些用某種方式證明自己知識豐富的人,包括那些用某種方式證明自己很有錢的人,都很可能被認為是個瘋子,只是他們自己不知道罷了!

想起了前一陣看到的兩句話,大意是:永遠不需要向別人解釋你自己,因為喜歡你的人不需要,不喜歡你的人不會相信。

擁抱全世界

喜歡粉飾太平的馬政府,終於有人願意說真話了。國發會主委管中閔近日坦承,「早就不認為還有亞洲四小龍這件事」,他說,「新加坡國民所得早已超過台灣一倍以上,他們不會覺得和台灣站在一起;韓國是G20成員之一,經濟實力已經要挑戰日本,眼中早就沒有台灣」;香港掛在中國巨龍身上,飛起來也看不到台灣,「台灣自己要看見自己面臨的困境」。更慘的是,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駱錦明直言,現在開發中國家一直在進步,台灣要更努力,否則連「亞洲十小龍」都擠不進去。

馬英九執政後,經常自吹自擂台灣的經濟表現是四小龍排名第二。這次管中閔乾脆明言,早就沒有四小龍了,等於直接揭穿「這個人」的謊言。事實上,馬先生上台近六年,經濟甭說與其他三小龍比較,早就與世界脫隊了;出口與經濟成長連續三年低於世界平均值,前年外人直接投資排名世界倒數第二,甚至不如北韓。而根據IMF統計,去年新加坡、香港、南韓人均GDP分別為五二一七九美元、三八七九七美元、二五○五一美元,台灣是二一一四一美元;失業率之高亦是台灣排名第一。可見其他三小龍是已開發經濟體,有如飛龍在天;獨獨台灣還在原地踏步,加上來勢洶洶的東協、新興市場,相形之下我國恐怕只是在地上爬行的小蛇罷了。

悲哀的是,四小龍崛起於一九七○年代,當時台灣以近二十年的兩位數經濟成長,曾位居四小龍之首,被譽為經濟奇蹟,當成新興國家發展的典範。之後,中國採取開放政策,在沿海地區設立經濟特區,亦多師法台灣成功經驗。孰料,今日我國竟停滯不前,不但被三小龍拋開,更有許多後起之秀正在急起直追。回顧歷史,以台韓相比最令人感嘆。台灣人過去愛稱台韓為兄弟之邦,自居為兄,而南韓為弟,此固為溢美之詞,但就當時的經濟狀況,卻也符合實情。當時我國人民對韓國人處處展現出強烈的優越感,而今安在哉?一九九○年時,台灣、南韓的人均GDP分別為八一三二美元、五八九三美元;到了二○○五年,南韓人均GDP一六三○六美元,首度贏過台灣的一五二七一美元,去年更拉高到二五○五一美元對二一一四一美元。在出口方面,韓國原先落後台灣,但一九九五年南韓出口額一二五○億美元,超越台灣的一一一六億美元;到了去年,台灣出口三○三二億美元,南韓五五九四億美元,幾乎只剩南韓的一半。

南韓成功的故事,最值得台灣反省借鏡,因為雙方出口產品有七成雷同,又是激烈的競爭對手。而南韓成功之處,並不在於它的考驗比台灣少,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有賴IMF紓困數百億美元,南韓才得以免除破產的命運;但南韓卻從慘痛的教訓中推動產業轉型,發展品牌,如今3C、汽車、家電、造船都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近年來,文創產業更掀起一股旋風,偶像劇、偶像團體所謂韓流,幾乎橫掃全球。反觀台灣卻無法忘記昔日的榮光,仍以代工為自滿,產業大量西進中國,做著跟在台灣同樣的事,沒有進步,既不能為本國創造就業,也欠缺附加價值的提升。最近甚至遭逢中國崛起的科技業挑戰,前途岌岌可危。

其實,近年來挑戰雖多,但台灣人相當優秀,不必妄自菲薄,只要努力的方向正確,經濟仍有再起的希望。吾人期待的是︰一、執政者不再空口說白話,要做到產業升級與製造業回流;二、任用優秀的財經專才,而不是亂搞親信政治;三、落實社會正義,改善分配不均,促成機會與起跑點的平等;四、追求真正的全球化,而非用冒牌的中國化抵充,也就是不再向中國傾斜。ECFA的簽訂已證明無助於台灣經濟的轉型與成長,服貿協議不能一錯再錯,必須向中國說再見,擁抱全世界,才是台灣經濟的希望所在。

總之,「四小龍」、「六三三」、「黃金十年」,都沒有實質內涵,只剩精神上的自慰。執政者若不能看開這些「錯覺」,仍以詐術治國,恐將鑄下大錯。誠如立委廖正井所言,馬英九是好命,才沒在特別費案中被判刑,但若一再倒行逆施,人民的耐性是有限度的。


義大利設計師卡瓦利(Roberto Cavalli)如是說

一個女人對自己非常篤定
A woman that is very sure about herself
白天時她恰如其分
in the daytime she is like she likes to be
她覺得很自在
she feels free
有時看起來像個男人 如果她想要的話
Sometimes to look like a man if she wants
但到了晚上 她改變自己的模樣
but in the evening she transforms herself
她開始愛自己
She starts to love herself
因為如果你愛自己 才會被愛
because if you love yourself you will be loved
義大利設計師卡瓦利(Roberto Cavalli)前天在義大利米蘭時尚周發表2014年秋冬女裝,談到設計的女性概念。

5招帶給你職場好人緣

想要知道哪些英文可以帶給你職場好人緣嗎?有禮貌且專業是不二法門!
這裡有5招提供給大家參考

1.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向你的朋友打招呼,你也許會說"Hi! How are you?" 在職場裡,無論如何,和某人打招呼適當的方式為"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 記得也要包括別人的姓 "Good morning, Ms. Smith."

2.How may I help you?
不論你在哪一個領域,在你工作時的大部分時間可能會處理一些請求或提供一些協助。所以當有人過來需要請你幫忙,不論是你的客戶、老闆或同事,都要微笑並且說"How may I help you?" 或者是"What can I do for you?" 要注意不要簡略的說 "What do you want?"。 這個句子聽起來有點莽撞,特別是當你用錯誤的語調說這句話的時候(在語尾用下降的語調會讓這句話聽起來不禮貌)。

3.I'm sorry/I will
當事情做錯,沒有人想要聽到藉口。所以要先道歉,然後提出解決方法。如果你不能回答問題或是回覆別人的要求時,就說, "我很抱歉..."這是避免爭端開始的最好方式。如果你不知道答案,就說"I’m sorry, I don’t know the answer." 但是不要停留在那裡,繼續說"But I will find out." 表示你很關心他們的需求,並提供幫助。

4.Would you mind?/Could you?/I'd appreciate.
除非你是top dog(老闆),你不需要讓你的聲音聽起來像是在下達命令。
用問句的形式來做請求的說法比發表一個聲明還要好很多。"Would you mind looking at this report?" 或 "Could you take a look at this?"這樣表達比"Look at this report." 還要合適。
當你很有禮貌的作出一個請求,你的同事會更高興的答應你的要求。

5.In my opinion/I'm afraid I don't agree
在工作上,當討論一個新的想法或專案,你需要很有禮貌表達你的想法讓大家知道,或是說明你不同意的地方。使用這個句子"In my opinion …" 在句子剛開始就告訴你的聽眾你仍然接受其他的觀點。假如你不同意某人的看法,你不能說"That's the dumbest idea I’ve ever heard!"而是要說, "I'm afraid I don’t agree."。
小心使用你所用的每一個字,這樣才會讓和你一起工作的人更願意聽你說話。

遇到問題要冷靜地去面對它、不逃避、不放棄,不要一開始就認為自己沒有能力。

遇到問題要冷靜地去面對它、不逃避、不放棄,不要一開始就認為自己沒有能力。
台達電子董事長 鄭崇華

如果放棄夢想,你還剩下什麼呢? If you give up on your dreams, what’s left?

如果放棄夢想,你還剩下什麼呢? If you give up on your dreams, what’s left?
美國喜劇演員 金凱瑞 Jim Carrey

學習新事物是有壓力,但人生就是這樣,你不學習,就只好原地踏步。

學習新事物是有壓力,但人生就是這樣,你不學習,就只好原地踏步。
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

2/23/2014

Allen Chen 懷想錄: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Allen Chen 懷想錄: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Allen Chen 懷想錄: 一切過去了的都會變成親切的懷念。

Allen Chen 懷想錄: 一切過去了的都會變成親切的懷念。: 一切過去了的都會變成親切的懷念。 — 普希金

Allen Chen 懷想錄: 沒有風浪,就不能顯示帆的本色;沒有曲折,就無法品味人生的樂趣。

Allen Chen 懷想錄: 沒有風浪,就不能顯示帆的本色;沒有曲折,就無法品味人生的樂趣。: 沒有風浪,就不能顯示帆的本色;沒有曲折,就無法品味人生的樂趣。

Allen Chen 懷想錄: 沒有一個真正新的社會不是建立在以前存在的舊社會的廢墟上。而這廢墟不是石塊,而是有血的肉體。

Allen Chen 懷想錄: 沒有一個真正新的社會不是建立在以前存在的舊社會的廢墟上。而這廢墟不是石塊,而是有血的肉體。: 沒有一個真正新的社會不是建立在以前存在的舊社會的廢墟上。而這廢墟不是石塊,而是有血的肉體。 — 羅蘭

Allen Chen 懷想錄: 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

Allen Chen 懷想錄: 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 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 — 亞里士多德

Allen Chen 懷想錄: 「神祕的事物是我們所能體驗最美麗的東西,它是所有藝術及科學的源頭。無法有此感受的人,不能再停下思索、...

Allen Chen 懷想錄: 「神祕的事物是我們所能體驗最美麗的東西,它是所有藝術及科學的源頭。無法有此感受的人,不能再停下思索、...: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art and science. He to whom this emotion is a strange...

Allen Chen 懷想錄: 塵世有界,想像無疆。Using your imagination is the one time i...

Allen Chen 懷想錄: 塵世有界,想像無疆。Using your imagination is the one time i...: Using your imagination is the one time in life you can really go everywhere. 塵世有界,想像無疆。 ─ANN PATCHET, quoted in Publishers Weekly

2/21/2014

「人生與下棋不同,將軍後比賽仍然繼續。」“In life, unlike chess, the game continues after checkmate.”

“In life, unlike chess, the game continues after checkmate.”
– Isaac Asimov, Author

「人生與下棋不同,將軍後比賽仍然繼續。」– 以撒‧艾西莫夫 (作家)
checkmate (v.) 將軍,王棋被將死的位置。例:My brother can always checkmate me within 20 moves. (我哥下棋總是能在 20 步內贏我。)
以撒‧艾西莫夫 (1920-1992) 為美國猶太人作家、波士頓大學生化教授,他的科幻小說及大眾科學圖書最為人稱道,他是史上著作產量最豐富的作家之一,共創作及編輯超過 500 本書籍。

「許多人對什麼是真正的快樂持錯誤觀念,達到快樂不是透過滿足自我,而是忠於一個有值價的目標。」“Many persons have a wrong idea of what constitutes true happiness. It is not attained through self-gratification but through fidelity to a worthy purpose.”

“Many persons have a wrong idea of what constitutes true happiness. It is not attained through self-gratification but through fidelity to a worthy purpose.”
– Helen Keller, Lecturer

「許多人對什麼是真正的快樂持錯誤觀念,達到快樂不是透過滿足自我,而是忠於一個有值價的目標。」– 海倫‧凱勒 (演說家)
constitute (v.) 構成,視為。例:Failing to finish the work constitutes a breach of the employment contract. (沒有完成工作視同違反工作契約。) gratification (n.) 滿足,取悅。例: A lot of young people want instant gratification (許多年輕人想要立即滿足。) fidelity (n.) 忠誠,不改變。例:Her fidelity to the company over 20 years (她在公司服務超過 20 年)。
海倫‧凱勒 (1880-1968) 是美國知名的作家、演說家,是第一位取得大學文學士的聾盲人士。海倫‧凱勒也是美國社會黨成員,參加了反對戰爭、婦女參政、勞工權力、及社會主義等運動。

我學到一位傑出的領導的人有能力使別人做他們不想做的事並喜歡上它。」“I learned that a great leader is a man who has the ability to get other people to do what they don’t want to do and like it”

“I learned that a great leader is a man who has the ability to get other people to do what they don’t want to do and like it”

– Harry S. Truman, 33rd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我學到一位傑出的領導的人有能力使別人做他們不想做的事並喜歡上它。」– 哈瑞‧杜魯門 (美國第 33 任總統)
這句話說明 “a great leader” 是 “a man who has the ability… and like it”。
哈瑞‧杜魯門 (1884-1972) 為小羅斯福總統任內之副總統,在小羅斯福過逝後接任總統。杜魯門在任內遇上許多大事,國內事務有混亂的經濟衰退期、物資短缺、無數的罷工事件等;國外事務有納粹德國的敗亡、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聯合國的成立、冷戰的開始、韓戰的爆發、及北約的成立等。

人偶爾被真理絆倒,但多數人他們自己站起來並快速離去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Men occasionally stumble over the truth, but most of them pick themselves up and hurry off as if nothing ever happened.

Men occasionally stumble over the truth, but most of them pick themselves up and hurry off as if nothing ever happened.
– Winston Churchill, British Prime Minister
– 溫斯頓‧邱吉爾 (1874-1965) 曾擔任 2 屆英國首相,因第二次世界大戰領導英國而聞名。除此之外,邱吉爾也是文學家,在 1953 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從挫折中學習、反醒。對經驗不要視而不見。

「當墓地裡最有錢的人對我並不重要… 夜晚睡覺時說我們做了很棒的事… 那對我才是重要的。」“Being the richest man in the cemetery doesn’t matter to me … Going to bed at night saying we’ve done something wonderful… that’s what matters to me.”

“Being the richest man in the cemetery doesn’t matter to me … Going to bed at night saying we’ve done something wonderful… that’s what matters to me.”

「當墓地裡最有錢的人對我並不重要… 夜晚睡覺時說我們做了很棒的事… 那對我才是重要的。」– 史蒂夫‧賈伯斯 (蘋果公司創辦人)
“cemetery” 是「墓地;公墓」。”matter” 是「重要的,有影響的」,為動詞,如:It doesn’t matter. (它不重要。) 名詞片語 “being the richest man in the cemetery” 為第一句話的主詞。

那一直是我的真言之一 – 專注與簡化。簡單可以比複雜更困難:你需努力使你的思想淨化來讓它簡單。但最終那是值得的因為一旦到達那境界,你將可移山。That’s been one of my mantras – focus and simplicity. Simple can be harder than complex: You have to work hard to get your thinking clean to make it simple. But it’s worth it in the end because once you get there, you can move mountains.

That’s been one of my mantras – focus and simplicity. Simple can be harder than complex: You have to work hard to get your thinking clean to make it simple. But it’s worth it in the end because once you get there, you can move mountains.
那一直是我的真言之一 – 專注與簡化。簡單可以比複雜更困難:你需努力使你的思想淨化來讓它簡單。但最終那是值得的因為一旦到達那境界,你將可移山。

「我覺得如果你做了某件事而結果不錯,你應該去做其它很棒的事,而不是停留在那太久。去想出下一件事是什麼。」“I think if you do something and it turns out pretty good, then you should go do something else wonderful, not dwell on it for too long. Just figure out what’s next.”

“I think if you do something and it turns out pretty good, then you should go do something else wonderful, not dwell on it for too long. Just figure out what’s next.”

「我覺得如果你做了某件事而結果不錯,你應該去做其它很棒的事,而不是停留在那太久。去想出下一件事是什麼。」
turn out 是「結果」,如:His work turned out to be better than we expected. (他的作品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好。) dwell on something 是「在某件事上思考或談論太久」,如:It’s not a subject that I want to dwell on. (它不是我想要一直討論的話題。)
2006 年美國 NBC News 記者問賈伯斯以下這個問題時他回答了上面這句話。”I’m going to ask you to be introspective for a moment. Where do you fit in the American family of thinkers and inventors?” (我想要你深入省思一下,在美國思想家及發明家的大家庭裡你應該被定位在哪?)

不要很多一件足夠

一位功成名就的作家出名之後,總是感覺忙碌得不亦樂乎,又感到生活很累,便去請教一位年老的禪師。

作家向禪師言道:“師父,我為何自從出名後就覺得工作越來越忙,生活越來越累呢?”

禪師問道:“你每天都在忙些什麼呢?”

作家如實回答道:“我一天到晚要交際應酬,要演說演講,要接受各種媒體的採訪,同時還要寫作。唉!師父,我活得太累太苦了。”

禪師突然打開衣櫃,對作家說道:“我這一輩子買了不少華美的衣服,你將這些華美的衣服都穿在身上,就能從中找到答案。”

作家說道:“師父,我穿著自己身上這身衣服就足夠了。現在你要我將這些華美的衣服都穿在身上,我會感到很沉重的,我肯定會極不舒服的。”

禪師說道:“這個道理你也懂,你為何要來問我呢?”

作家一臉迷惑,禪師說道:“你不是已經知道——你穿著自己身上的衣服已足夠了,即使再給你穿上更多華美的衣服,你也會感到很沉重的,你也會覺得不舒服。你難道還不明白——你是一個作家,你並非是一個交際家,也不是一個演說家,更不是一個政治家,你為何要去扮演一個交際家、一個演說家、一個政治家的角色呢?你為何要去做一個交際家、一個演說家、一個政治家的事呢?你這不是自找苦吃、自找罪受嗎?”

作家恍然大悟:“每一個人都只能追求屬於自己的東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其人生才會輕鬆愉悅啊!”

從看花開始學佛

現代通南懷瑾居士,有一次談到他少年時代,一心想學劍的故事。

他聽說杭州西湖有一個道人是劍仙,就千里迢迢跑去求道學劍,經過很多次拜訪,才見到那位仙風道骨的老人。老人先是不承認有道,更不承認是劍仙,後來禁不起懇求,才對南先生說:“欲要學劍,先回家去練手腕劈刺一百天,練好後再在一間黑屋中,點一枝香,用手執劍以腕力將香劈開成兩片,香頭不熄,然後再……”

老人說了許多學劍的方法,南先生聽了嚇了一跳,心想劈一輩子也不一定能學會劍,更別說當劍仙了,只好向老人表示放棄不學。這時,老人反過來問他,“會不會看花?”“當然會看。”南先生答曰,心想,這不是多此一問嗎?

“不然,”老人說:“普通人看花,聚精會神,將自己的精氣神,都傾瀉到花上去了,會看花的人,只是半覷著眼,似似乎乎的,反將花的精氣神,吸收到自己身中來了。”

南先生從此悟到,一個人看花正如莊子所說:“與天地精神相往來。”不只是看花,乃​​至看樹、看草、看虛無的天空,甚至看一堆牛糞,都是藉助天地間的光能,關鍵不在看什麼,而在於怎麼看。

所以,南先生常對跟他學道的人說:先學會看花吧!

我們常說修習菩薩道,要對生活中的一切小事都不可空忽,知道一切的語默動靜都有深切的意義。顧全細行,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從前,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天到忉利天宮,帝釋設宴供養,佛陀即把帝釋也化成佛的形相,佛陀的弟子目連、舍利佛、迦葉、須菩提等人隨後到了利忉天,看到兩個佛陀坐在裡面,不知道哪一位才是佛陀,難以向前問禮,目連尊者心驚發豎,趕緊飛身到梵天上,也分不清哪一個是佛,又遠飛九百九十恒河沙佛土之上,還是分不清。(因為佛法身大於帝釋,理論上應該從遠處即可分清。)

目連尊者急急忙忙又飛身回來,找舍利佛商量要怎麼辦?舍利佛說:“諸羅漢請看座上哪個有細行?眼晴不亂翻,即是世尊。”

佛陀的弟子這時才從細行分出真假佛陀,齊向佛前問禮,佛陀對他們說:“神通不如智慧,目連粗心,不如舍利佛細行。”(目連是佛弟子中神通第一,舍利佛則是智慧第一。)

佛陀的意思是智慧是從細行中生出,只有細行的人才能觀到最細微深刻的事物。

細行,包括行、住、坐、臥、言語、行事、威儀等等一切生活的細微末節,來果禪師就說一個人能細行,到最微細處,能聽到螞蟻喊救命而前去救護,他曾說到自已的經驗:“餘一日睡廣單(即通舖),聞聲哭喊,下單尋覓,見無腳蝨子,在地亂碰亂滾。”心如果能細緻到這步田地,還有什麼不能辦呢?

民國時律宗高僧弘一大師,是南山律宗的傳人,持戒最為精嚴,平時走路都怕踩到蟲蟻,因此常目視地上而行。弘一大師的事蹟大家在《弘一大師年譜》、《弘一大師傳》中都很熟悉,但有一件事大家比較不知道的:

弘一大師晚年受至友夏丐尊先生之託,為開明書局書寫字典的銅模字體,已經寫了一千多字,後來不得不停止,停止的原因,弘一大師在寫給夏丐尊的信中曾詳細述及,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他寫道:“去年應允此事之時,未經詳細考慮,今既書寫之時,乃知其中有種種之字,為出家人書寫甚不合宜者。如刀部中殘酷兇惡之字甚多。又女部中更不堪言。屍部中更有極穢之字。餘殊不願執筆書寫。”最後,弘一大師無可奈何地寫道:“餘素重然諾,絕不願食言,今此事有不得已之種種苦衷,務乞仁者向開明主人之前瓦為求其寬恕諒解,至為感禱。”

我讀《弘一大師書簡》到這一段時,曾合書三歎,這是極精微的細行,光是書寫穢陋的字就覺得污染了自己的身心,我近年來也頗有這樣的體會,對我們靠文字吃飯的人,讀到弘一大師的這段話,能不慚愧懺悔嗎?

當然,我們凡夫要做到高僧一樣的細行,非常困難,不過從俗世的觀點看來,要使自己的人格身心健全,細行仍然是必要的,怎麼樣學細行呢?

先學看花,再學看牛糞!

學看花固然是不因花香花美而貪著,學看牛糞則也不因糞惡而被轉動,這樣細行才守得住。正是佛陀在《雜阿含經》中說的:“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如是觀察,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

佛經裡常以蓮花喻人,若我們以細行觀蓮花,一朵蓮花的香不是花瓣香,或花蕊香,或花莖香,或花根香,而是整株花都香,如果蓮花上有一部份是臭穢的,就不能開出清淨香潔的蓮花了。此所以有人把戒德稱為“戒香”,只有一個人在小節小行上守清規,才能使人放出人格的馨香,注意規範的本身就是一種香潔的行為。

會看花的人,就會看雲、看月、看星辰,並且在人世中的一切看到智慧。

“會看”就要先有細緻的人,細微的心從細行開始,細行猶如劃起一枝火柴,細緻的心猶如被點燃的火炬,火炬不管走進多麼黑暗的地方,非但和黑暗同其黑暗,反而能照破黑暗,帶來光明!火炬不但為自己照亮,也可以分燃給別人,讓別人也有火炬,也照亮黑暗。

細行能成萬法,所以不能小看看花,不能明知而走錯一步,萬一走錯了要趕緊懺悔回頭,就像花謝還會再開!就像把壞的枝芽剪去,是為了開最美麗的花。

那麼,讓我們走進花園,學看花吧!

Armchair tourism 足不出戶遊遍天下

It's an enduring symbol of love. The Taj Mahal in India is visited by millions each year.

But for those who can't see it first-hand, how about a virtual tour?

Google is working with the Indian government to bring the landmark to Street View, using a special camera.

The company's previous attempts to map India's streets were blocked due to security concerns.

But now it seems the 360-year-old mausoleum is catching up with the 21st Century.

找不到工作?那就開家加盟店吧

紐約時報

2012年1月的一個深夜,佩姬·帕默(Paige Palmer)哭着給家裡的媽媽打了通電話。佩姬是加州莫瑞加聖瑪麗學院(St. Mary』s College of California)的一名學生,主修傳播專業,正要進入她在大學的最後一個學期,而她和朋友們都還沒有找到工作。那一年的求職市場簡直慘淡得讓人害怕。

「在我們的社會文化里,你的整個人生都是被規劃好的,直到你大學畢業,」22歲的帕默小姐說,「對我來說,這個時刻已經來了,但是我還不知道前方迎接我的會是什麼。」

帕默小姐的擔憂在她的繼父托尼·尤茲(Tony Uzzi)那裡找到了共鳴。2010年6月,現年55歲的尤茲從瑞士一家製藥公司高級銷售副總裁的職位上被裁員了,他之前在這一行已經工作了25年。

隨後,尤茲先生花了一年的時間泡在高爾夫球場上,並嘗試開展諮詢類的工作,不過最後還是覺得沒什麼意思;再回到公司工作也不再是可行的選擇。「我沒有收到多少有吸引力的工作邀約,」他說,「一個都沒有。我當時已經53歲了;在下崗之前我的年收入有好幾十萬美元,而那之後沒有人再願意付我那麼高的薪水。」

八個月後,尤茲先生和帕默小姐用前者出資的13萬美元買下了「鄰家護士」(Nurse Next Door)這個家庭保健服務品牌在加州米申維耶霍市的特許經營權;該品牌的總部設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溫哥華。

自那之後,他們就成了眾多因為工作市場不景氣而做出同樣決定的親子拍檔中的一員,像這樣的拍檔組合也在日益增多。據尤茲先生透露,他們的門店開張後第一個月就實現了2.3萬美元的營業額,而這也是「鄰家護士」所有加盟店裡首月營業額的最高紀錄。六個月後,他們的平均營業額又翻了一番。

對於這樣幾代人共同參與的特許經營來說,具體數據或許不那麼容易獲得,但是有事例可以證明,它們在找工作的父母和孩子當中正變得越來越普遍,尤其是當他們有着創業衝動,但又沒有足夠的經驗和信心來獨立開創一番事業。

里克·比思歐(Rick Bisio)是一名佛羅里達州布雷登頓海灘的特許經營顧問,同時也是《特許經營者須知》(The Educated Franchisee)一書的作者;據他表示,在他的幫助下辦理特許經營權的人里,有10%至20%都是親子拍檔,而這一數字在經濟蕭條之後更是見漲。

美聯社的一份分析報告也顯示,2011年,年齡在25歲以下持有大學本科文憑的人當中,53.6%都沒有工作,或是屈就於與自己並不匹配的職位,而這一比例在2000年還是41%。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發佈的數據也顯示,年齡在55歲以上的人士平均失業時長已達到一年以上。

「美國的經濟情況從2008年開始就一直不穩,」「鄰家護士」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約翰·迪哈特(John DeHart)說。「很多在職場摸爬滾打多年的高層人士都不得不領遣散費走人,開始尋找新的職業生涯。在25歲以下的人群當中,失業率又高得不成比例,所有這些因素結合起來,就有了這種老爸+應屆畢業生的創業組合。」

據迪哈特先生透露,他的公司去年在美國開了11家授權店,其中有四家都是由父母和應屆大學畢業生子女一起經營。

拉里·倫納德(Larry Leonard)就是這些「大齡」創業者中的一員;在失業之後,他和幾個子女一起合營了一份品牌特許生意。現年59歲的倫納德先生曾在鍊鋼行業工作了38年,但是因為公司要「人員精簡」,他就從伊利諾伊州芝加哥海茨的一家小鋼鐵公司的總裁職位上被辭退了下來。

一家專門替人招聘高級管理人才的獵頭公司告訴他,(像他這樣的情況)再找到工作至少需要八個月的時間。於是,倫納德先生乾脆和家人轉而一起加盟了CPR手機維修店(CPR Cell Phone Repair)——一家專門為手機和平板電腦提供維修服務的連鎖店。倫納德先生買下了給該連鎖品牌在五年內開設八家分店的特許經營權,並透露第一家店的花費預期在12.5萬美元左右。

倫納德先生還透露,店裡的前台將由他太太寶拉(Paula)負責,29歲的大兒子拉塞爾(Russell)負責市場營銷,27歲的次子菲利浦(Philip)負責技術維護,24歲的小女兒卡洛琳(Carolyn)負責社交媒體。類似的勞動分工在多代合營的品牌特許經營中非常常見,他們通常都由父母去處理那些需要在當地較有人脈的工作,而子女就負責日常運營和網上營銷。

現在,倫納德先生在伊利諾伊州奧蘭帕克市的特許直營店也很快就要開張了。他表示:「我當時想着,我都快60歲了,假如可以把職業生涯的最後五到十年用來創建一家公司,並使自己的退休生活和子女都從中獲益,那我肯定願意考慮。在利潤方面,我們每家店可以賺個三到五萬,所以要實現我原來的工資水平需要開好幾家店,不過我的着眼點是在將來,不只是現在。」

對下崗的父母和找不到工作的子女來說,他們容易被品牌特許經營所吸引,是因為這種方式提供了一種易於遵循的體系,而這份「引導」也需要相應地附出代價。據行業雜誌《特許經營商業評論》(Franchise Business Review)統計,品牌特許經營的總費用可以從5萬美元(如開一家寵物店)到44.5萬美元(如開一家餐廳)不等。

除此以外,該雜誌的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斯蒂茨(Eric Stites)還表示,加盟商通常要將他們營業額的5%至8%作為特許權使用費上繳給授權公司。「從事特許經營是有利可圖的,但這也是一項長期的投資。大多數特許經營店要經過7到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把生意做到可以賣出一個賺錢回本的價格;此外,很顯然,這也沒有必然的保證。」

2011年,因為企業重組,現年52歲的格雷格·加維斯(Greg Galvez)先生從可口可樂公司進口飲料總經理的職位上提前退休,然後買下了Proshred Security文件粉碎公司在喬治亞州的代理權,並在兩個16歲雙胞胎孩子的幫助下在喬治亞州諾克羅斯市開設了第一家分店;等他的兩個兒子大學畢業,也可能會全職參與進來。

加維斯先生表示,他的授權公司提供的培訓和軟件非常有用,「操作流程非常簡單,一學就會,」而他在可口可樂公司的工作經歷,如曾經參與把墨西哥可樂(Mexican Coke)引入美國也對現在很有裨益。不過加維斯先生也說,他在大公司的工作背景並沒有教會他如何開拓並接觸本地市場。「客戶的需求總是在不斷演變,而我缺乏這種洞察力。在大公司,你可以花錢購買別人的研究成果,但是對剛起步的公司來說,你買不起,就只能更多地在試驗和錯誤中摸索學習。」

此外,這種家族經營的內部關係也可能暗藏風波。幾年前,當米莉·瓦斯奎茲(Millie Vazquez)的兩個兒子——30歲的胡里奧(Julio)和34歲的阿爾瓦羅(Alvaro)從外地回家,並且開始找工作時,米莉決定要在新澤西州帕特森市開設她的第三家Blimpie三明治連鎖店,且距離她的前兩家店也不遠。

然而在這當中,她很快就和兩個兒子起了矛盾,因為後者老是想要創造一些菜單以外的三明治,還想突破一些Blimpie在其他方面的固有體系。米莉回憶說,當時她和負責這家店的阿爾瓦羅爭執不下,以至於後者的頭髮都因為壓力太大而開始脫落:「直到有一天,我實在忍無可忍,就對阿爾瓦羅說:『你給我聽好,你被解僱了。』」

然而,在短暫地離開了一段時間之後,阿爾瓦羅又回來了,並且和胡里奧一起重新完成了Blimpie的培訓課程。現在,瓦斯奎茲女士表示,這家店已經成了他們家的「搖錢樹」。

至於經營「鄰家護士」的帕默小姐,她從大學裡的自由自在向一份需要隨叫隨到的工作轉換角色也不是易事。「我們回家吃晚飯還會不會談論業務?」她說,「這可不是一份普通朝九晚五的工作。」

不過,她最後也表示,負起這樣的責任還是有回報的。據尤茲先生透露,他們的特許經營店自9月開張以來,第一年的營業額已經直奔50萬美元。

與此同時,帕默小姐的很多大學同窗好友還在求職路上苦苦探索。


「我所有的朋友都為了找工作而離開了這個地區,」她說,「要麼就在做着兼職看孩子這樣的差事。」

博士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紐約時報



最近一個星期天下午,在曼哈頓上西城一家全食餐廳(Whole Foods)的長桌旁,一場月度會議如期舉行。待所有人坐定後,組織者拿出一袋薯片放在桌子上,隨即開始處理內部事務,比如募集捐款,但她並沒有執意要求。「我知道你們有些人的處境不太好,」她說。

一位與會者回憶說,有一年她的年收入只有9000美元,日子過得很苦。「多年的貧困生活讓我精疲力竭,」她說。她的鄰座插話說:「阿門,我的姊妹。」

如果碰巧偷聽到他們的談話,或許你會驚訝萬分地獲悉這群人有一個共同點:令人敬畏的學術造詣。圍坐在桌子四周的,是一位歷史學家、一位社會學家、一位語言學家和十幾位其他領域的學者。大多數人擁有博士學位,還有幾位或即將完成,或中途放棄。所有人都在研究生院苦讀多年,但要麼是出於個人選擇,要麼是因為客觀環境,幾乎所有人都未獲得他們孜孜以求的終身教授席位,一位獲得教職的幸運兒也萌生退意。現在,一個名叫「多面手博士」(Versatile Ph.D.),旨在支持博士生尋求非傳統職業的團體讓這些博士生齊聚一堂。

一輪自我介紹結束後,與會者三三兩兩地聚攏在一起,互相交流求職故事和技巧。一位曾在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研究古代宗教的32歲男士,身穿一件印有其僱主(一家財經網站)名稱的T恤衫;他向一位即將完成論文的女物理學家宣揚這份工作的種種好處。目前在一家私立名校任教的歷史學家,給一位最近獲得美國研究學位的博士提供在哪裡尋找招聘廣告、如何包裝自己的建議。這位畢業於2012年的年輕博士名叫亞當·卡皮塔尼奧(Adam Capitanio),近三年來一直在美國東北部尋找學術性工作,他至少已經申請了60份工作,但連一個面試機會都沒有爭取到。卡皮塔尼奧目前在一家學術性出版機構當助理編輯,正嘗試着制定一項長期計劃。「在獲得這份工作前,我幾乎快絕望了,」他說,「這份工作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讓我有時間弄清楚自己真正想做什麼事情。」

卡皮塔尼奧博士的經歷絕非特例。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2011年的一項調查,35%的博士學位獲得者——43%的人文學科博士——在完成學業時沒有簽下就業意向書。有望走上追求終身教職這條路的博士預期不到一半。許多人自願選擇另一條路徑,因為他們希望獲得更高的薪水,更直接地接觸世界,而這些東西似乎是撰寫專著和終身教職委員會所不能給予的。

亞當·卡皮塔尼奧,密歇根大學美國研究專業博士。工作:博格翰圖書公司助理編輯。卡皮塔尼奧博士讀碩士時的專業方向是電影研究,總共在研究生院學習了九年。他說:「讀到一大半時,我才意識到就業市場有多慘淡。」
儘管博士畢業生數十年來一直面臨類似的就業形勢,但在過去幾年,越來越多的人嘗試着把博士學位和令人滿意的非學術性工作掛起鉤來,甚至開始反思博士生教育的目的。「這個問題本身不那麼新鮮,」研究生院理事會(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會長黛布拉·斯圖爾特(Debra Stewart)說。「但我想說,出現現在這種反應肯定是前所未有的。」

除紐約以外,包括費城、芝加哥和洛杉磯在內的其他7個城市也組建了多面手博士小組。豐富的在線資源幫助博士們把他們的學術資歷轉化為個人履歷,然後向非學術類僱主推銷自己的技能。這些曾經的學者可以在《學術復蘇編年史》(Chronicles of a Recovering Academic)和《前博士匯聚地》(Dr. Outta Here,需警惕淫穢內容)等博客上找到同道中人。

變革的精神甚至已經開始在象牙塔內部紮根。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去年春天舉辦了一個名為「超越學術界」的會議,邀請從諮詢到生物技術等各類領域獲得成功的博士發表主題演講。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研究生中心也計劃舉辦類似活動,該中心於今年2月份成立了一個職業規劃和專業發展辦公室

在人文學科,這一問題尤為迫切。對於STEM學科(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博士生來說,產業界早已是一個可行的就業選擇。但研究俄羅斯文學或中世紀歷史的學生在其專業領域並沒有多少顯見的職業選項。甚至在大學校園內部,他們也經常面對各種質疑其專業意義的問題,更遑論校園以外了。

卡倫·尚頓,羅格斯大學哲學博士。職業:全美洲議會聯合會分析員。在攻讀博士學位時,尚頓發現自己對從政的興趣比謀求教職更大。
8月份,學術交流研究所(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stitute)發佈了一份題為《脫離束縛的人文學科:支持終身教職之外的職業生涯和學術研究》的報告。首席研究員卡蒂娜·羅傑斯(Katina Rogers)在這份報告中探討了一個方興未艾的概念——學術替代性職業(alt-ac)。這一術語及其Twitter話題標籤已經獲得廣泛傳播,除了受聘於政府機構的歷史學家和博物館館長等非學術性工作之外,它還可以指代非教學崗位的校內工作,比如行政人員和圖書管理員。

羅傑斯博士認為,學術替代性職業與其說是一個在哪裡工作的問題,倒不如說是一個如何工作的問題——「如何憑藉最初讓你產生讀研衝動的那股求知慾,運用諸如研讀文本、探究歷史和書面論證這類與從事學術研究相同的技能,完成手頭的任務。」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她稱讚這個新詞為通常悲觀的替代性職業討論注入了一股「正能量」。學術替代性職業風潮認為,非學術性工作並非萬不得已的備用計劃,而是雙贏選擇:博士生能夠依憑其深厚的專業知識和高超的技能應對一切挑戰,而不是繼續蟄居在象牙塔之中。

卡倫·尚頓(Karen Shanton)曾在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sity)探索無意識的認知過程,並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但她目前就職於為議員提供超黨派分析的全美州議會聯合會(National Conference of State Legislatures)。美國學術團體協會(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給予她一份為期兩年的研究員職位。該協會在2011年創建了一個公共研究員計劃,以幫助人文和社會科學博士生進入非營利性和政府機構工作。

尚頓博士表示,博士教育經歷「絕對」有益於她的工作,因為除了熟稔大腦運行機理知識之外,她還可以發揮自身的寫作和思維技能。「這的確是一份非常棒的工作,因為它具有學術性工作的許多好處,」她說。但「政治類工作可以產生立竿見影的影響。」她目前的工作重點包括擬定選民身份法律。

卡羅·於維安科,紐約大學理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博士。職業:創業。於維安科在攻讀博士期間,建立了初創公司InSchool Apps,在學校孵化器的扶持下,他開發了一個用於解釋路易斯電子式的應用軟件,該應用已被下載4萬次

雖然學術替代性職業的前景相對樂觀,但一些心灰意冷的學術界難民欣然接受了他們所稱的「後學術職業」身份。一家名為「如何離開學術界」(How to Leave Academia)的網站最近發佈了一份《後學術職業生涯宣言》,其基本取向是,「堅信目前的體制是有缺陷的、殘忍的、不可持續的,因此不可能直接參与其中。」這種觀點認為,博士項目使用虛假的承諾,引誘學生充當廉價勞動力,最初是助教,然後是收入微薄的副教授,而所謂的終身教職只不過是鏡中月,水中花。

「後學術職業生涯前景勸阻人們不要攻讀研究生課程,」這份宣言的作者勞倫·懷特海德(Lauren Whitehead)和凱瑟琳·米勒(Kathleen Miller)如是寫道。此外,米勒博士還以筆名「神經衰弱的勞倫」(Lauren Nervosa)和柯勒·貝爾(Currer Bell,這是英國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曾使用過的筆名——譯註)撰寫了一篇博文《我憎恨我的後學術職業:當你無法獲得完美的後學術職業時會發生什麼事情?》。她在文章中寫道:「畢業,離開學術界,搬到一個新城市,開始一份新工作,然後憎恨它?噓!讓我告訴你——這很難讓人覺得是一個成功故事。」2012年完成英國文學博士學位後,米勒博士無法獲得一份學術性工作,她目前正準備創業,開展生涯培訓事業。

在斯坦福大學,一些教授敏銳地意識到研究生院的開發潛力,但堅信它的價值。他們目前正嘗試着鼓動有意義的變革。去年,該校六位教授撰寫了一份引發熱議的白皮書《斯坦福大學人文學科博士的未來》,建議重新設計課程,從而讓人文學科博士為「學院內外各種有意義的,對於社會生產和個人都有益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同時建議減少攻讀學位的時間——目前獲取博士學位往往需要近十年光陰。

在這份白皮書的作者之一、德語教授拉塞爾·A·伯爾曼(Russell A. Berman)看來,承認這些切合實際的迫切需要是一種責任。「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一種智力事業,」他說,「但大多數參與者都處在一個他們也不得不做出職業選擇的年齡。」他補充說,「學術性就業市場非常羸弱,以至於各個院系的教職員工根本就不可能一切如常地開展教學工作。」

但他並不認同目前非常流行的觀點,認為博士生太多了。「我認為,對於那些熱衷於鑽研某個主題的人來說,接受博士教育是有益的,」伯爾曼博士說,「我認為它也有益於社會。博士生能夠以多種方式為社會做貢獻。」

這些教授呼籲斯坦福大學資助各院系設計替代性職業準備計劃,並縮短攻讀學位的時間。人文與科學學院徵集相關建議,但予以響應的院系寥寥無幾。與此同時,一些新建立的項目開始幫助人文學科博士在硅谷和高中尋找工作。

其他院校也在醞釀一些舉措。整體來說,這些舉措或許會逐漸改變博士生的預期。

雖然紐約大學理工學院(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New York University)無需應對與人文學科博士項目同樣慘烈的存亡問題,但他們也開始嘗試拓寬其博士候選人的職業選擇。在過去幾年裡,這所學院已啟動了兩個孵化器項目,第三個項目也即將開啟。這些項目為博士生提供場地、法律服務和營銷諮詢以促進創業。負責研究和技術事務的副教務長庫爾特·貝克爾(Kurt H. Becker)表示,「相較於職業生涯基本上已經明確的博士後或助理教授工作,」這是「一條讓博士生擁有更多掌控權的職業路徑。」

實踐網絡項目(Praxis Network)由八所大學的「數字人文」倡議行動組成,主要側重於研究生教育。該項目注重培養博士生的合作、技術和項目管理技能,以幫助他們做好擔當教授職位以外角色的準備。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中心數字研究員計劃(Digital Fellows Program)的學生在第二學年,每星期需要花費15個小時參加一個選定的項目和相關活動。一位歷史學家完成了一個名為「數據挖掘外交:對國務院外交政策文件的計算分析」的項目。研究員還設計網站,並面向其他學生組織系列研討會,所有這一切都與傳統的人文專業學習體驗——獨自一人在書籍成堆的房間里埋頭苦學——大相徑庭。

「我們的確打算通過這些實驗重塑博士生教育,反思我們傳授給學生的技能,」該項目負責人,英語教授馬修·戈爾德(Matthew K. Gold)這樣說。

密歇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人類學教授伊桑·瓦特拉爾(Ethan Watrall)負責運營隸屬於實踐網絡項目的文化遺產信息計劃(Cultural Heritage Informatics Initiative)。「我嘗試着消除博士生因無法獲取終身教職而背負的污名,」他說,「這並不重要——誰在乎呢?開開心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真正了不起的。」

他認為,研究生院的文化已經開始改變:「主要是因為對於改變,大家有着迫切的需求。」

不過,變革才剛剛開始。「學院是一艘大船,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調轉方向,」他說。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對中國的逆耳忠言

紐約時報

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2001年,憑藉對人們在難以獲得關鍵信息時如何進行決策的專業研究,A·邁克爾·斯賓塞(A. Michael Spence)榮獲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但那時,斯賓塞已在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擔任院長超過15年,主管學術,他的許多同事已經開始稱他為「前經濟學家」。

去年過了70歲生日的斯賓塞並不認同這一說法。他反駁說,自己學會了如何成為一個更優秀、「更老」的經濟學家。

縮了時間和距離的互聯網,將如何增強全世界的供應鏈。2005年,世界銀行(World Bank)請他在該行的年會上就消除貧困發表主旨演講。因為擔心自己沒多少有用的內容可以貢獻,他猶豫了。「你們為什麼想讓我去?」他記得自己當初這樣問道。

正如後來的事實證明的那樣,「看上去不算完全失敗」的那次演講讓他的職業進入了一個新方向,促使世行於2006年任命他為該行增長與發展委員會(Commission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主席。他挑選了19名前規劃部長、財政部長和商界領袖加入該委員會——不過委員會成員中只有兩名經濟學家,其中之一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羅伯特·M·索洛(Robert M. Solow)。他說,索洛「可能比其他所有人都更懂增長,而另一個人就是對增長所知不多的我」。

他似乎學得很快。近年來,在與世行前首席駐華代表林重庚(Edwin Lim)一道接受中國的邀請,在北京凱恩克勞斯經濟研究基金會(Cairncross Economic Research Foundation)的支持下成立了一個獨立的顧問小組後,斯賓塞似乎已經成了關於中國經濟的專家。該顧問小組頻頻與中國政府負責規劃和經濟的重要官員見面。那些官員稱,該小組對中國發展面臨的挑戰,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入研究。

儘管斯賓塞最終對中國官員產生了不錯的印象,認為他們「有求知慾、開明」,但在談及中國問題的嚴重程度時,斯賓塞也絕不拐彎抹角。

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全球經濟越來越依賴中國的情況下,危險的是,這個國家「發展路徑與其自身增長模式相衝突」。中國必須脫離以廉價薪資推動出口的路徑,「並在國內創造出相當大的需求,否則便會失敗。」

中國面臨著一個名為中等收入轉型的艱巨挑戰,而發展中國家屢屢被這一挑戰絆倒。自日本二戰後重建開始,只有亞洲四小龍——韓國、台灣、城市國家新加坡,以及香港——實現了從中等收入水平,以今天的美元計算也就是人均經濟總量約為1萬美元(約合6萬元人民幣),到2萬美元及以上的高收入水平的轉變。

現代社會,貧窮國家往往發現,啟動經濟最有效的戰略是專門從事廉價的出口業,利用全球的巨大需求。但斯賓塞博士主張,實現中等收入轉型,需要複雜得多的經濟政策,在生產更複雜的工業產品這個階梯上,各國要逐步向上走,而且重要的一點是,各國要增強國內對消費品的需求。

此外,出口導向型的戰略也無法再像亞洲四小龍當時那樣,依賴美國近乎永遠無法滿足的需求——亞洲四小龍對美國需求的依賴一直延續到了上世紀末。停滯不前的歐洲經濟和日本經濟進一步限制了全球需求。因此,中國面臨著異常嚴峻的壓力,若要實現飛躍,成為一個真正繁榮的國家,中國必須增強國內消費者的購買力。

這是西方對中國經濟所持的一個相當傳統的觀點。但出人意料的是,這也是2011年由林重庚和斯賓塞領銜撰寫的一份報告的核心主題。中國不僅用英文,還用中文出版了這份嚴肅的報告,以供國內讀者查閱。2013年開展的進一步討論,幫助習近平主席的高級經濟顧問劉鶴和他的同事制定出了重大的改革方案。在共產黨去年11月舉行的中央全體會議上,這些改革方案得到了批准。

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研究中國經濟的教授巴里·J·諾頓(Barry J. Naughton)說,斯賓塞值得表揚,因為他「鼓勵了中國的高級顧問,甚至可能還幫他們想出了這些點子。」

那份2011年的報告(基於2013年討論的另一份報告也將出版)詳細描述了一系列問題:持續加劇的收入不平等,以及工資在經濟總量中所佔比例從1980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三分之二減少到如今的不足一半。對於城鄉工資三比一的「巨大」差距,對於醫療服務領域加劇的不平等、破碎的教育體制和低劣的社會服務,報告表達了深切的憂慮。

報告呼籲扭轉這些令人不安的趨勢,籍此提振國內需求,同時迫使企業進入更具創新性、生產率更高的領域。對於大型國有銀行和常常低效,卻控制了中國超過一半固定資產投資的國有企業,報告呼籲應讓它們承受更多的市場壓力。

雖然林重庚和斯賓塞的小組吸納了許多經濟學家,但是他們提出的建議卻與許多著名的經濟模式有所不同。這些模式大量談論要讓企業承受市場壓力,也談到要支持短期需求,但是絲毫沒有提及斯賓塞所擔憂的長期全球需求不足,也沒有提到中國需要有意地轉變其需求的構成。

斯賓塞博士稱,儘管如此,這些都是在經驗的基礎上提煉出的合理想法。在向國際市場出口的貧窮國家,我們可以看到,開發長期需求的必要性在發揮作用,而對於發達國家來說,它們肯定會以不同的方式發揮作用。但是他說,用正式的經濟模型來闡明這些想法,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有待經濟學家解決的一個問題。

但僅僅是中國的高層官員支持了這樣一個經濟改革議程,並不意味着他們實際上會採納。許多中國人說,「眼見為實,」斯賓塞一邊嘆氣一邊說。中國的十一五計劃(2006年-2010年)也呼籲提振國內需求,但它實際上卻削弱了內需。2000年,私人消費佔GDP的46%,而到2012年,這一比例已降至36%。

中國共產黨去年11月舉行的全會提出,大約20%的中國人口要從農村轉移到工資和社會服務都要好得多的城鎮地區。但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的中國問題專家安東尼·J·賽奇(Anthony J. Saich)指出,中國的城市迫切需要稅收,所以它們越來越頻繁地轉向房地產項目,並通過「金融工具」進行借貸。城市甚至不會為數以百萬計沒有本地戶口的農民工子女提供學校教育,並且城市也不願發放更多的戶口。

國有企業的利潤似乎是財政收入自然而然的一個來源。如今國企幾乎全部的利潤都會用於再投資,而去年11月的全會提出,將其中30%的利潤納入政府財政。但這些企業的管理人員表達了強烈的反對,抵制任何削弱其獨立性的舉動。

賽奇說,「山高皇帝遠。」1949年革命勝利後,中國發生的變化實際上並不像看上去那麼大。

查爾斯·肯尼(Charles Kenny)表示,儘管世界其他國家擔心中國的崛起和強大,但中國有能力發展成一個成功的發達經濟體,這對全世界都會有積極的影響。肯尼剛出版了一本新書《顛倒:為何世界的崛起有利西方》(The Upside of Down: Why the Rise of the Rest Is Good for the West)。

但還不清楚中國能否從中等收入狀態過渡到高收入狀態,成功通過這條危機四伏的道路。除了經濟上的挑戰,政治領域也阻礙重重。崛起的中產階級不可避免地會爭取對決策發揮更大的影響。斯賓塞認為,中國官員們不會真的以為這種壓力不會影響中國,但在他們看來,現在還不是走向民主化的合適時機。

他表示,依照中國傳統,另一個選擇就是「皇帝周圍規模較小的一批公職人員。這是一種通過考試選拔的精英管理體制。」也就是林重庚和斯賓塞的小組所認識的那些有才幹,並且受過西方教育的官員。

有着幾千年集中決策歷史的中國,可能永遠也不會像一個西方民主國家那樣。但是斯賓塞說,精英階層認識到,它必須維持民眾的支持。他說,「如果中國共產黨不能給大多數中國人帶來切實的進步,帶來各個方面的好處,他們就會失敗。」

浪子回頭金不換

紐約時報
戴維·布魯克斯
今天,我們以浪子回頭的這個寓言故事來作為討論的主題。希望你們知道,這是一個關於一個父親和兩個兒子的故事。小兒子早早就取走了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財產,並將其揮霍在嫖妓和放縱的生活上。錢財散盡後,他回來了。

他父親跑出去擁抱他。喜出望外的父親把自己最好的長袍給了小兒子,還大擺筵席慶祝他回來。這令盡職盡責的大兒子倍感震驚。他站在筵席外哭了起來,「你自己看看!這些年來我一直辛苦勞作,什麼都聽你的,但你對我卻從未有過這樣的特殊待遇!」


父親回答說,「你一直都和我在一起,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但他必須慶祝小兒子的回歸。這是他失而復得的一個孩子。

這個父親做的對嗎?這個父親是如今的權力機關應該學習的典範嗎?

批評這個父親的人認為他不公平。遵守規則的人應該得到相應的回報。那些拋棄社會、無所顧忌地按照自己意願生活的人不該就這麼輕易地回來,然後順理成章地享受其他人辛勤勞動的成果。如果獎賞小兒子,那就意味着自我放縱也有好處可得,而辛勤工作卻會被無視。

這些批評人士接着表示,這個父親的例子在眼下特別有害。耶穌佈道講這個故事時是法利賽人(Pharisees)的時代,當時的社會過於苛刻,且過於受規矩所限。這種情況下,一個大度寬恕的事例是對盛行的墨守成規思想的有效對抗。

但我們現在並不是生活在那種社會裡。在我們生活的社會,道德標準已經變得模糊,人們已經受到很大鼓勵可以各行其志。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裡存在着高度的衰落現象——親少年從中學退學、金融家劫掠企業、孩子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在我們需要更嚴格地遵守規則,需要更多的社會規範和責任之際,寓言中這個父親的例子卻支持了散漫的自我放縱。


這樣的批評是有根據的,但我卻要為這個父親的所作所為辯護。而且,在讀了蒂莫西·凱勒(Timothy Keller)的大作《慷慨的上帝》(The Prodigal God)後,我甚至還要把這個父親的智慧用到當今的社會決策上。

我們生活在一個分裂的社會裡,我們上層和中上層階級中的許多人就像故事中的哥哥,而許多退學、犯罪和拋棄孩子的人就像那個弟弟。在很多情況下,像哥哥那樣的人構成了統治階級,代表像弟弟那樣的人,通過立法制定各種計劃。這種情況非常危險的一點是,身處哥哥階層的我們最終會自以為是地對窮人進行說教:「你必須更向我們靠攏:完成學業、在性方面表現出些許規範、更努力工作。」

但這個寓言故事中的父親揭露了一個真相,即哥哥階層的人也並非毫無瑕疵。他們自以為是、自命不凡、冷漠、精明。故事中的哥哥辛勤勞動並非真的是為了讓父親感到榮耀,而是為了獲得物質上的回報,其出發點是一種基於恐懼的道德主義。這個父親讓我們想起了一個歷久彌新的真理。那就是,善惡不以人或階級區分,每個人都有善惡兩重性。

這個父親也理解,對世界上像弟弟這樣的人而言,如果覺得自己在被令人生厭且自視為正直典範的人說教,他們是不會洗心革面,重新接受約束的。想像一下,如果故事中出去迎接浪子的是哥哥,而不是父親,他還對這個浪蕩子弟弟進行了一番居高臨下的說教,結果會怎樣。我們覺得弟弟會改過自新,成為社會中有貢獻的一員嗎?他不會的。他可能會走回老路,找到某種能接納自己的壞孩子反正統文化,來重拾自己的尊嚴。

這個父親教會我們,重新約束和重新調整社會秩序需要大力認可:你被接受了;你被接受了。這需要相互坦誠,然後雙方一起瞄準某個共同的任務。那個父親為什麼要籌備筵席?因為表面上筵席和食物有關,但在猶太人的生活中,筵席還真的和成員身份有關。筵席重新肯定了一個人在相關的團體活動中的角色。

這個父親給我們的教訓是,如果你生活的社會正在以階級為界線而分裂,最好的解決辦法都是一些迂迴的做法。它們就是那些能讓哥哥和弟弟團結起來,朝着第三個目標努力的項目:全國性的服務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增強企業或宗教團體實力。

父親給了兩個孩子每人一件寶貴的禮物。弟弟會努力工作和自律。而哥哥則會擺脫冷漠的功利算計和野心,感受團結和友誼溫暖的擁抱。

教授們,別躲在象牙塔裡

紐約時報

在國內外問題上,有許多最有頭腦的思想者是大學教授。但在今天的大討論中,他們大多無關緊要。

否決某個觀點最傷人的方式是說:「太學術了。」換句話說,學者意味着不相干。

原因之一是美國生活里的反智主義。正是這種反智主義導致奧巴馬總統因為想讓更多孩子上大學而被裡克·桑托勒姆(Rick Santorum)指責為「附庸風雅」,也正是這種反智主義促使國會的共和黨人大肆譴責用於社會科學研究的支出。不過,美國人不只是在把一些思想最為敏銳的人邊緣化。他們也在把自己邊緣化。

「所有學科都變得越來越專業,越來越量化,普羅大眾越來越難接近它們,」普林斯頓大學伍德羅·威爾遜學院(Woodrow Wilson School at Princeton)前院長、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 Foundation)現任主席安妮-瑪麗·斯勞特(Anne-Marie Slaughter)說。

當然,有許多例外,包括在經濟學、歷史和一些科學學科,以及法學院和商學院等職業學院中,最後當然還有公共政策學院;還有,我們的白宮裡有一位法學教授。但我認為,總的來說,現在美國大學校園裡的公共知識分子比二十多年前少了。

一個基本的挑戰是,博士項目已經培育出了一種崇尚晦澀難懂、不屑於影響力和觀眾的文化。然後,在「不發表就滅亡」的終身教職評定製度中,這種排外文化又被灌輸給下一代。反抗者往往會遭到鎮壓或驅逐。

「許多學者不願公開發表意見,認為這麼做很無聊,會干擾真正的研究,」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中東問題專家威爾·麥坎茨(Will McCants)說。「這種態度會影響教職評定的決定。如果學術成功的必備條件是同行評議的出版物,那麼那些『把時間浪費在』為大眾寫作上的學者就會受到處罰。」

為了將自己和外部世界隔開,學術界距今最近的嘗試是,享有威望的國際研究學會(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執行委員會提議,禁止旗下出版物的編輯使用個人博客。協會不如直接喊一聲:我們希望自己的學者不要那麼有影響力。

一個相關問題是,希望獲得終身教職的學者必須要給自己的見解編碼,將其變成華而不實的散文。作為防止公眾閱讀的雙重保障,這種官樣文章有時會藏身於晦澀的期刊中——或是由大學的出版社發表。這些出版社催眠讀者的名聲讓讀者對其敬而遠之。

為《紐約時報》撰稿的哈佛大學歷史學家吉爾·萊波雷(Jill Lepore)是一個例外。她指出了如下後果:「堆積成山的大量微妙知識被一條由乏味的散文組成的大壕溝包圍着」。

作為一種嘗試,學者們會定期向學術期刊提交不知所云的文章——只是為了讓那些胡扯能令人尊敬地得到發表。

我曾經喜歡的政治學是一個獨特的、不守規矩的學科,而從實際影響來看,這門學科似乎是不想活下去了。

「政治學博士通常都沒做好對現實世界進行分析的準備,」經營着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的斯坦福大學政治學博士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說。上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美國政治學評論》(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上五分之一的文章關注的焦點是政策規定;而在上一次統計中,這一比例已降至0.3%。

大學已經退出了領域研究,因此才有了一些對這個世界的實際知識幾乎一竅不通的國際理論專家。阿拉伯之春後,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的一項研究回過頭去調查各領域是否預見到可能發生動亂。研究發現,學者是對這種可能性最沒有察覺的人群之一——這在一定程度上因為他們靠的是量化模型或理論構想。在預測騷亂這一點上,這些根本沒用。

許多學術科目也因忽略政治多樣性而導致自己的影響降低。比如,社會學本應對許多民族問題起到關鍵作用,但因為左翼佔據了主導地位,右翼出於本能地對社會學不予考慮。

相比之下,經濟學是少有的共和黨具有很大影響力的學術領域,這有助於把經濟討論集中成對現實世界的討論。除經驗論和嚴謹外,這可能也是經濟學家(包括和我一起撰寫專欄的同事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引導了有關醫保和教育等問題的討論的原因之一。

從網絡課程到博客再到社交媒體,現如今教授可用來教導公眾的工具越來越多。然而,學者們在通過Twitter和Facebook 發表真知灼見這一點上行動遲緩。同樣,讓講座看起來有趣的是非學者人士所做的TED演講(TED Talks)(不過我還沒向教學公司[Teaching Company]公開致謝,它讓我們家的乘車出行更有趣了)。

我是在悲傷中寫這篇文章的,因為我曾經考慮過走學術這條路,也非常仰慕大學校園內的智慧。因此,教授們,不要像中世紀的僧侶那樣與世隔絕——我們需要你們!

人間詩選 - 快雪時晴帖



比劍還快的風比風還快的花

比花還脆弱的東晉王朝

快意飛出一隻

歌乎天地舞於鬼神的

毛筆





灰天下面的樓閣樓閣上面的美雪

雪孕育的偏安殘夢

白,白,白到骨子裡

沒人知道

硯台什麼時候偷偷就位的





因想念而擴大的空間

因距離而加深的情愫

心頭懸掛的漏壺

時間過濾的人影

恍惚流入將滿的墨池──





破雲而出的晴朗

一直照過山陰去

解讀了盛代

也解讀著亂世

迴光反射案几攤開的麻紙上





行書一揮而就

二十八顆珠璣

兩行欲吐難言欲言難明的濃淡心事

駕著神思臨降人間:

一幅好字,一面旌旗,一口老鐘……

誰把小龍變成蟲?

陳文明
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接受訪問,侃侃而談我們早已不是亞洲四小龍。並以當初政府停掉國光石化為例指出,國光石化產業鏈加起來是數兆元的產業,新加坡因為環評制度非常清楚透明,所以可以做石化業,台灣因為環評程序漫長,卡住一堆業者,錯失商機!

讀完這段專訪,覺得管主委真是不食人間煙火,昧於事實,只讀數字報告的教授,離真實產業界好遙遠。台灣該不該再發展石化業,上個世紀的前行政院長孫運璿,跟台塑王永慶先生的論戰,早有結論。好在孫院長沒聽王董的話,將國家資源再投入石化業,而改投半導體跟資訊業,成就了今天的台積電與台灣資通業。如果真的興建國光石化,以台塑六輕多次工廠失火被環保局重罰案例,跟中油高雄的五輕污染事實,彰化居民可能無法擁有現在美好的濕地生態環境,而是下黑雨,吸致癌污染的空氣,居民所增加的就業機會薪資,用來生病上醫院。

管主委,做一個政務官,不是只會說這不行、那不行,那是名嘴的工作!當你都說出我們薪資是新加坡的一半不到,請問你有何產業政策,能追趕別人,不讓台灣從小龍變小蛇!

(作者從事科技業)

沈育明
台灣在七○年代的經濟轉型,替台灣的經濟打了一劑強心針,從進口替代工業、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發展出口導向經濟,進而演變成開放的自由經濟體系;迅速走上經濟發展道路,台灣更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

這樣的美好猶如曇花一現,四小龍之首在現今經濟發展的道路上顯得格外寂寞。馬總統信誓旦旦要拚經濟,民眾要的是具體的拚經濟作為,不是所謂的數據政績、口號經濟。政府影響經濟的工具有兩個,貨幣與財政政策,然而在馬總統經濟發展眼中,只看到中國這一帖良藥,透過自由經濟示範區、兩岸經濟協議,一味的依附中國邁向世界,無疑是請鬼拿藥單,讓台灣經濟景氣表現不斷下探。

一言以蔽之,台灣現今最大的問題,就是在馬總統執政下,離中國太近,不僅置台灣經濟於險境,更強化與中國連結的政策,讓我們忽略了產業升級、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重要性,這才是最可怕之處!

(作者為國立嘉義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笑看管爺罵馬爺

黃子維

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日前直言,「早就不認為還有亞洲四小龍這件事」。諷刺的是,馬英九才在去年表示,過去五年全球經濟不景氣,但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接近三%,位居亞洲四小龍第二。換言之,馬英九的邀功,就連自己的內閣成員都無法苟同,完全淪為「自我感覺良好」。

平心而論,若以人均GDP、經濟成長率、失業率等經濟指標來分析,台灣確實都落後香港、南韓與新加坡。因此,與其爭論管中閔的發言是否得當、是否過重,還不如面對事實,找出原因,並提出解決之道。

然而,令人不免感到悲觀的是,馬政府不僅「拚經濟」失敗,就連「從失敗中站起」的能力及決心都還付之闕如,至今尚未從ECFA的經驗中獲得教訓。以台灣下一個階段最有潛力的契機,加入TPP為例,馬政府不將凝聚國內共識,或是準備因應衝擊等事項列為優先項目,反而作繭自縛,將兩岸服貿協議視為必要前提,不斷宣稱服貿不過,就沒有TPP,再度走回「寄希望於中國」的老路。

總結而言,要只剩兩年的馬政府振衰起敝,帶領台灣再次出發,恐怕是緣木求魚。不過,回想一個以「六三三」做為主要政見上台的政府,最後竟以「跌出亞洲四小龍」的成績作收,還真是情何以堪。

作者為智庫研究員


打壓母語與改調史觀一樣可惡

馬英九政府「微調」高中課綱,引起社會激烈反彈,教育部不但被狀告監察院,部長且面臨官司。馬政府把悖離台灣主體的中國史觀強加於教科書,洗高中生的腦,公告時間且趕在「王張會」前夕,討好中國的用心極其明顯。無獨有偶,教育部長在國會承諾的台灣本土語文列入國中必修,也面臨跳票。在今天世界母語日實施十五週年之際,這不僅是極大諷刺,也暴露馬政府去台灣化的不遺餘力。

世界母語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紀念一九五二年孟加拉學生為爭取母語犧牲生命而設,公元兩千年二月二十一日起實施,旨在提倡語言、文化的多樣性。從歷史經驗看,提倡母語和多語種教育不僅有助提升對語言及文化傳統的認識,也可增進人們在理解、包容和對話的基礎,和諧相處。據UNESCO報告,全球近七千種語言,一半將在本世紀末之前滅絕。每一種語言的消失,都是人類文化遺產的蝕滅,因為語言蘊含人類諸多寶貴的生活經驗與智慧;保存母語並維持語言多樣性,從而至關緊要,對多族群社會尤然。

不過,人類常出自歷史或政治因素,打壓或甚至禁絕母語。在被殖民或佔領的社會,統治者常強把自己的語言加諸當地,洗人民的腦,以杜絕其經由母語產生自我認同,對當地語言毫無尊重與包容之意,甚至讓人民以說母語為恥。台灣在戰後的外來政權統治時期,就慘遭這種對母語的蹂躪。

許多中老一輩台灣人對此至今記憶猶新。從兩蔣時代起,台灣各種母語都被打成「方言」,在學校或新聞媒體飽受歧視對待,而奉北京話或華語為「國語」。為了打壓「方言」,說台灣母語的中小學孩子被以罰錢、罰跪、打罵、提水桶半蹲、掛上「我不說方言、要說國語」的狗牌,種種羞辱責罰加諸於身心;更惡質的,校園還為此出現告密風氣,舉發「說方言」的同學。社會上,在當時媒體管制的時代,廣播電視對母語實施限時、限量播出,且立下目標︰「各電台方言節目將逐漸減少,到全部以國語播出為止。」

於是,在打壓母語的雷厲風行之下,最受庶民歡迎的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因「妨害農工正常作息」,被迫提早播了「完結篇」;更荒謬的,竟然還出現「國語版」布袋戲「新濟公傳」。如此這般,在日本時代五十年統治仍於民間社會完整保留的台灣母語,經兩蔣時代不過四十多年,已然奄奄一息。有如曾任客委會主委葉菊蘭所貼切描繪︰如果客家文化要送到急診室,原住民文化就是在加護病房,連閩南語文化都要排隊掛號。

重視母語教育,是民主化的必然發展。在民主化的潮流之中,台灣國小出現母語教學,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不再獨尊一語,政治人物即使說得蹩腳也要口出兩句母語以爭取人氣。不過,母語遭摧殘的狀況極其嚴重,已非時數不多的母語教學所能挽回,仍須從家庭使用及社會流通,包括媒體做起,否則台灣有陷於無根且全盤中國化困境的危機。

必須強調,在全球化的時代,年輕一代最理想的狀況是接受多語言教育。以母語為基礎,國際間有研究顯示,成長中使用母語的兒童,學習第二外語的能力甚至超越其他孩童。實務上,中文雖然使用者眾,但就吸收專業知識而言,其資訊的質與量,較諸英文等主要外語,仍瞠乎其後。在上一世紀,不論老一輩多桑世代的日文,或戰後的英文,都有助台灣社會擴大國際視野;如今年輕世代在只重中文的環境,英、日文能力普遍受挫,且顯示於國際評比,其國際觀顯然受限。另一方面,語言絕非只是溝通的工具,它有文化傳承的功能及意義,母語式微或瀕臨滅絕的社會,形同歷史文化的斷裂;年輕世代普遍的「母語失落」,對本土文化的疏離茫然,都不利維護主體認同,也是台灣面臨的重大社會文化問題。

調整課綱和母語教育跳票,足以顯示馬政府的屬性。關心台灣長遠發展的人民,不能再任由這個政府恣意妄為

世界母語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紀念一九五二年孟加拉學生為爭取母語犧牲生命而設,公元兩千年二月二十一日起實施,旨在提倡語言、文化的多樣性。從歷史經驗看,提倡母語和多語種教育不僅有助提升對語言及文化傳統的認識,也可增進人們在理解、包容和對話的基礎,和諧相處。據UNESCO報告,全球近七千種語言,一半將在本世紀末之前滅絕。每一種語言的消失,都是人類文化遺產的蝕滅,因為語言蘊含人類諸多寶貴的生活經驗與智慧;保存母語並維持語言多樣性,從而至關緊要,對多族群社會尤然。

不過,人類常出自歷史或政治因素,打壓或甚至禁絕母語。在被殖民或佔領的社會,統治者常強把自己的語言加諸當地,洗人民的腦,以杜絕其經由母語產生自我認同,對當地語言毫無尊重與包容之意,甚至讓人民以說母語為恥。台灣在戰後的外來政權統治時期,就慘遭這種對母語的蹂躪。

許多中老一輩台灣人對此至今記憶猶新。從兩蔣時代起,台灣各種母語都被打成「方言」,在學校或新聞媒體飽受歧視對待,而奉北京話或華語為「國語」。為了打壓「方言」,說台灣母語的中小學孩子被以罰錢、罰跪、打罵、提水桶半蹲、掛上「我不說方言、要說國語」的狗牌,種種羞辱責罰加諸於身心;更惡質的,校園還為此出現告密風氣,舉發「說方言」的同學。社會上,在當時媒體管制的時代,廣播電視對母語實施限時、限量播出,且立下目標︰「各電台方言節目將逐漸減少,到全部以國語播出為止。」

於是,在打壓母語的雷厲風行之下,最受庶民歡迎的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因「妨害農工正常作息」,被迫提早播了「完結篇」;更荒謬的,竟然還出現「國語版」布袋戲「新濟公傳」。如此這般,在日本時代五十年統治仍於民間社會完整保留的台灣母語,經兩蔣時代不過四十多年,已然奄奄一息。有如曾任客委會主委葉菊蘭所貼切描繪︰如果客家文化要送到急診室,原住民文化就是在加護病房,連閩南語文化都要排隊掛號。

重視母語教育,是民主化的必然發展。在民主化的潮流之中,台灣國小出現母語教學,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不再獨尊一語,政治人物即使說得蹩腳也要口出兩句母語以爭取人氣。不過,母語遭摧殘的狀況極其嚴重,已非時數不多的母語教學所能挽回,仍須從家庭使用及社會流通,包括媒體做起,否則台灣有陷於無根且全盤中國化困境的危機。

必須強調,在全球化的時代,年輕一代最理想的狀況是接受多語言教育。以母語為基礎,國際間有研究顯示,成長中使用母語的兒童,學習第二外語的能力甚至超越其他孩童。實務上,中文雖然使用者眾,但就吸收專業知識而言,其資訊的質與量,較諸英文等主要外語,仍瞠乎其後。在上一世紀,不論老一輩多桑世代的日文,或戰後的英文,都有助台灣社會擴大國際視野;如今年輕世代在只重中文的環境,英、日文能力普遍受挫,且顯示於國際評比,其國際觀顯然受限。另一方面,語言絕非只是溝通的工具,它有文化傳承的功能及意義,母語式微或瀕臨滅絕的社會,形同歷史文化的斷裂;年輕世代普遍的「母語失落」,對本土文化的疏離茫然,都不利維護主體認同,也是台灣面臨的重大社會文化問題。

調整課綱和母語教育跳票,足以顯示馬政府的屬性。關心台灣長遠發展的人民,不能再任由這個政府恣意妄為。


Cities debate replacing castle towers with original wooden versions 日本城市討論以原始木造建築取代天守閣

Municipalities hosting ancient castles around Japan are under siege as aging castle towers restored in the post-World War II economic boom are in desperate need of replacement or refurbishment.

隨著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繁榮之際所修復的老舊(日式城堡的)天守閣(譯註:日式城堡塔樓)如今亟需更新或整修,有古代城堡坐落於當地的日本各地城市當局,形同面臨危城困境。

While some localities are ready to renovate existing concrete castle towers, others are hoping to fund the much pricier recreation of the wooden structures that originally stood long ago.

儘管有部分地方政府準備翻新現有的混凝土天守閣,其他城市卻希望能把錢用在費用較高、讓多年前矗立於此的木造結構天守閣原地再現。

During his campaign for Nagoya mayor in 2009, Mayor Takashi Kawamura vowed to replace the concrete main tower of the city’s landmark Nagoya Castle with a more authentic wooden structure.

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在2009年競選時曾誓言,要以更具美感的木造結構,取代該市地標名古屋城的混凝土造天守閣。

"We should replace the tower with something we will be proud of," Kawamura said.

「我們應該以能讓我們引以為傲的東西來取代(現有的)天守閣,」河村隆之說。

Nagoya Castle, originally built in the early Edo Period (1603-1867), was restored in 1959 after being destroyed by fire in an air raid by U.S. bombers in May 1945.

名古屋城原本建於江戶時代(1603-1867)早期,1945年5月在美軍轟炸機空襲引發的大火中被焚毀,1959年修復。

新聞辭典

under siege:慣用語,圍城,敵軍攻到城下,形容大軍壓境,形勢危急。例句:The city was under siege in World War II.(這座城市在二次大戰時遭敵軍包圍。)

replace with:慣用語,取代。例句:The boss replaced two workers by a machine.(老闆以一台機器取代兩名員工。)

proud of:慣用語,值得驕傲,引以為傲。

15句搭小黃必學英文

週末大家有沒有什麼飯局呢?朋友難得碰面,如果想盡興免不了會喝一杯,這時候就需要搭小黃回家了,但是你知道要怎麼用英文叫車嗎?

自己打電話叫計程車,可以說:
“May I have a taxi at…?”
“Could you send a taxi to…?”
“I’d like to order a taxi…”
“Could I book a taxi…?”
“I’d like a taxi immediately / as soon as possible please.”

如果是外出旅遊或出差,準備搭計程車出門,需要飯店人員協助叫車,可以說:
“Excuse me, could you hail a taxi for me please?”
“Excuse me, I need a taxi please.”
“Excuse me, could you get a taxi for me please?”

出發前,事先向司機詢問大概的車資:
“How much is the typical taxi fare to…?”
出發前,向司機說明目的地:
“Could you take me to…, please?”

當你搭上車後,告訴司機你趕著要到某處,希望他能開快一點:
“I’m really in a hurry, so can you take the quickest route please?”
“Please step on it!”(非正式用法)

當抵達目的地,想知道車資時:
“How much is the fare please?”
“How much do I owe you?”

你想要付點小費,因為司機服務實在太好了,可以叫司機不用找錢:
“Keep the change.”

如同夜晚不能阻止日出,難題也無法抹殺希望。There was never a night or a problem that could defeat sunrise or hope.

如同夜晚不能阻止日出,難題也無法抹殺希望。There was never a night or a problem that could defeat sunrise or hope.
英國哲學家 伯納德威廉斯 Bernard Williams

2/20/2014

一個“放”字千般哲理

有一種養心方法叫放下,擅畫者留白,擅樂者留空。何時放下,何時就會獲得一身輕鬆。放下、自在,是禪家的兩重至高境界。

有一種處世方法叫放棄,獲得幸福的不二法門是珍惜所擁有的,放棄無法擁有的,重要的是放棄之後就不要悔恨。

有一種方法叫放置,放置不是閒置,今天無頭緒可能明天有條理,因為事緩則圓,事緩就有變。

有一種管理方法叫放手,管理不是緊緊抓住,更非事必躬親,而是有條理地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捆住了手腳當然就無活力可言。

有一種思考方法叫放飛,放飛思緒才會天馬行空。創造源於想像,想像力遠比知識重要。

有一種表達方法叫放聲,若不影響他人,不妨放開喉嚨,壓抑是致病的罪魁禍首。需要注意的是,放聲之後應知道何時收聲。

有一種觀察方法叫放眼,能放眼時就放眼,高山流水、雲卷雲舒,遠比眼前風景好看得多。

有一種用人方法叫放心。

有一種比賽方法叫放開。

有一種養生方法叫放懷。

放棄是一門藝術,它不是叫你盲目的逃避,而是要你明白痛苦的維繫還不如放棄!學會放棄,在落淚以前轉身離去,留下簡單的背影。將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好的回憶。學會放棄,讓彼此都能有個更輕鬆的開始,遍體鱗傷的愛並不一定就刻骨銘心!愛一個人,就要讓他快樂,讓他幸福,使那份感情更誠摯。如果你做不到,還是放手吧!放棄何嘗不是另一種美麗!

一個放字,千般哲理。運用得好,就會使復雜的生活回歸簡單,紛亂的思緒回歸明晰,浮躁的心境回歸淡然。放,作為生存之態,是畫龍後的點睛,是深刻後的平和。羅梭說: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能夠放得下,他就越富有。提得起常被人稱道,放得下則更令人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