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2014

新興經濟體安易增長時代已終結

世界銀行常務董事穆莉亞妮:目前全球經濟已經恢復增長。美國、歐洲和日本經濟同時迎來增長。全球增長率2014年有望達到3.2%,高於上年的2.4%。

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復甦可喜可賀。那麼,在過去5年裏一直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新興市場國家能否還能像此前一樣與高收入國家展開競爭呢?

答案是否定的。像逃避艱苦的訓練、為了迅速獲得好成績而服用藥物的體育運動員那樣,一部分新興市場國家一直在推遲伴隨痛苦的經濟與金融改革,而是通過吸引短期資本來保持增長。但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已開始縮減一直支撐這種「輕易地增長」的罕見貨幣寬鬆。今後新興市場國家必須改變態度。

在美聯儲轉向緊縮成為現實之際,世界銀行曾對資本流向包括新興市場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情況進行預測。據測算,2013年流向發展中國家的資本佔其國內生産總值(GDP)的4.6%,而到2016年將降至4%左右。根據今後的情況,這一減少幅度可能加快。

到那時,一直拖延改革的新興市場國家的增長可能面臨急煞車。背負鉅額經常項目赤字和對外債務的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可能因利率上升而面臨嚴重壓力。

在2013年,僅僅由於出現美聯儲將縮減第三輪量化寬鬆(QE3)的預期,被認為經濟基本面較弱的國家的貨幣和股票市場就遭受了打擊。而代表性例子就是被稱為「脆弱五國」的土耳其、巴西、印度尼西亞、印度和南非。

而在最近,由於受阿根廷貨幣暴跌和中國增長出現放緩跡象等影響,市場再次出現了針對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前景的懷疑論。

但對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而言,情況並不那麼糟糕。很多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並不存在巨大壓力。在60%以上的發展中國家,在QE3縮減預期傳出的2013年仍然迎來了貨幣升值。在很多這樣的國家,改革都取得了成效,正在獲得以直接投資為代表的穩定資本流入。

例如墨西哥2013年開放了能源市場。這在政治層面是艱難的判斷,但得易於這個舉措,該國沒有淪為「脆弱五國」。

高收入國家的強勁增長將通過新增投資的擴大等方式,給發展中國家帶來增長機會。但要有效利用這一良機,需要構建健全企業競爭環境的完善國內政策、具有對外魅力的貿易制度以及健全的金融部門等。

對於政治家而言,困難時期的改革並非易事。但為了實現增長、提高國民福利,改革是不可或缺的。戰勝危機和作為勝利者東山再起完全是兩回事兒。

穆莉亞妮(Sri Mulyani Indrawati):兼任世界銀行首席運營官(COO)。歷任印度尼西亞經濟統籌部長和財政部長等職務。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經濟學博士。現年51歲。

〈記者觀點〉新興市場國家必須推進改革

針對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貨幣開始遭到拋售的一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機構相關人士指責美國「自私」。而這也是一種不滿,即認為貨幣遭拋售的原因在於,「過剩資金」的流入超出預期地提高了國內需求,並導致了對外債務和經常收支赤字的膨脹。但是,旨在糾正這種不均衡的國有企業民營化以及國內生産基礎的擴充是向已開發國家轉變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只有將困境轉化為改革推動力的新興市場國家,才能在已轉向緊縮的世界經濟中生存下去。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編輯委員 加賀谷和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