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2014
Allen Chen 懷想錄: 如果放棄夢想,你還剩下什麼呢? If you give up on your dreams, wha...
Allen Chen 懷想錄: 如果放棄夢想,你還剩下什麼呢? If you give up on your dreams, wha...: 如果放棄夢想,你還剩下什麼呢? If you give up on your dreams, what’s left? 美國喜劇演員 金凱瑞 Jim Carrey
Allen Chen 懷想錄: 一日禪:選擇淡泊走一段山路
Allen Chen 懷想錄: 一日禪:選擇淡泊走一段山路: 擁有誠實,就捨棄了虛偽;擁有充實,就捨棄了無聊;擁有踏實,就捨棄了浮躁。不論是有意地丟棄,還是意外地失去,只要曾經真實的擁有,在一些時候,大度的捨棄不也是一種境界嗎?慾望太多,反成了累贅,還有什麼比擁有淡泊的心胸,更能讓自己充實、滿足呢?選擇淡泊,然後準備走一段山路。
Allen Chen 懷想錄: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孤單作伴
Allen Chen 懷想錄: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孤單作伴: 紐約時報 一個九十歲的嫖客,在一個沉睡的十四歲雛妓的身旁醒來,用唇膏在她卧房的鏡子上寫道:“親愛的姑娘,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孤單作伴。” 以上情節,出自加西亞·馬爾克斯的最新小說《我那些苦難的婊子的回憶錄》(《memories of my melancholy whores》...
Allen Chen 懷想錄: 一日禪:讓心靈先到那個地方
Allen Chen 懷想錄: 一日禪:讓心靈先到那個地方: 讓心靈先到那個地方,“那個地方”,其實就是你心中的目標,就是高聳在你前行路上的路標。正是因為你的心時時不離這個路標,所以,哪怕遇到艱難險阻、狼群虎豹,哪怕是荊棘遍地,哪怕摔得遍體鱗傷,你也其樂融融,一股豪氣頓然而生。
Allen Chen 懷想錄: 不斷地感謝
Allen Chen 懷想錄: 不斷地感謝: 沒有任何人的人生是永遠順利的,但懂得感謝的人,似乎特別容易成功。 在《聖經》中,聖保羅提到和上帝祈求時,應以感謝來表達,因為感謝的心和宇宙的力量是接近的,所以祈求的東西便會來到生活。 一位窮人在求財富時,內容是:「神啊,我感謝。」沒想到,沒多久他竟然時來運轉。 每個成功的人,都...
Allen Chen 懷想錄: 做人悲觀有一個好處:通常你不是可以證明自己對了,就是有所驚喜。
Allen Chen 懷想錄: 做人悲觀有一個好處:通常你不是可以證明自己對了,就是有所驚喜。: The nice part about being a pessimist is that you are constantly being either proven right or pleasantly surprised. 做人悲觀有一個好處:通常你不是可以證明自己對了...
Allen Chen 懷想錄: 「一個人真正的價值是由他所追求的東西來衡量。」
Allen Chen 懷想錄: 「一個人真正的價值是由他所追求的東西來衡量。」: “The true worth of a man is to be measured by the objects he pursues.” – Marcus Aurelius, Roman Emperor 「一個人真正的價值是由他所追求的東西來衡量。」 – 馬爾庫斯‧奧列里烏...
Allen Chen 懷想錄: 不要以為我們看不見的東西就是不存在,在我們一生中,一定會有機會發現一些不使我們失望的人。
Allen Chen 懷想錄: 不要以為我們看不見的東西就是不存在,在我們一生中,一定會有機會發現一些不使我們失望的人。: 不要以為我們看不見的東西就是不存在,在我們一生中,一定會有機會發現一些不使我們失望的人。
Allen Chen 懷想錄: 精明的人是精細考慮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細考慮他人利益的人。
Allen Chen 懷想錄: 精明的人是精細考慮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細考慮他人利益的人。: 精明的人是精細考慮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細考慮他人利益的人。 — 雪萊
Allen Chen 懷想錄: 「今日成功領導的關鍵是影響力,而非權力。」The key to successful leaders...
Allen Chen 懷想錄: 「今日成功領導的關鍵是影響力,而非權力。」The key to successful leaders...: “The key to successful leadership today is influence, not authority.” – Kenneth Blanchard, Writer 「今日成功領導的關鍵是影響力,而非權力。」 – 肯‧布蘭查 (作家) ”toda...
Allen Chen 懷想錄: 朋友是知道你的一切且仍然愛你。 A friend is someone who knows all ...
Allen Chen 懷想錄: 朋友是知道你的一切且仍然愛你。 A friend is someone who knows all ...: 朋友是知道你的一切且仍然愛你。 A friend is someone who knows all about you and still loves you. 美國管理學先驅 艾伯特哈伯德 Elbert Hubbard
Allen Chen 懷想錄: 「人生最美麗的報酬之一是沒有人可以真誠的幫助別人,而沒有幫助到他自己。」
Allen Chen 懷想錄: 「人生最美麗的報酬之一是沒有人可以真誠的幫助別人,而沒有幫助到他自己。」: “It i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compensations of this life that no man can sincerely try to help another without helping himself.” – Ralph ...
Allen Chen 懷想錄: 春去春又來
Allen Chen 懷想錄: 春去春又來: 懂得天意的人既不為花開欣喜,亦不為花落歎息 馬奎斯在《百年孤寂》的開頭是「許多年後,當邦迪亞上校面對行刑槍隊時,他便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找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曾叱吒風雲的李斯在被腰斬前,則對其子慨歎:「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人在最脆弱時,難有心思向...
Allen Chen 懷想錄: 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首先是為那樣一些人,他們的喜悅和健康關係著我們自己全部的幸福,然而是為許多我們所...
Allen Chen 懷想錄: 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首先是為那樣一些人,他們的喜悅和健康關係著我們自己全部的幸福,然而是為許多我們所...: 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首先是為那樣一些人,他們的喜悅和健康關係著我們自己全部的幸福,然而是為許多我們所不認識的人,他們的命運通過同情的紐帶同我們密切結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著別人(包括活著的和死去的)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領...
Allen Chen 懷想錄: 「人生的快樂取決於你思維的品質。因此,依此看管你的想法,注意勿持有違背美德與常理的觀點。」“The ...
Allen Chen 懷想錄: 「人生的快樂取決於你思維的品質。因此,依此看管你的想法,注意勿持有違背美德與常理的觀點。」“The ...: “The happiness of your life depends upon the quality of your thoughts: therefore, guard accordingly, and take care that you entertain no not...
Allen Chen 懷想錄: 「少了苦悶、探索自我帶來的失望,只要一個人的心還存在,他就無法走得太遠。快樂的人有足夠的勇氣,強迫自...
Allen Chen 懷想錄: 「少了苦悶、探索自我帶來的失望,只要一個人的心還存在,他就無法走得太遠。快樂的人有足夠的勇氣,強迫自...: “No man, with a man’s heart in him gets far on his way without some bitter, soul-searching disappointment. Happy is he who is brave enough t...
5/30/2014
一日禪:在堅持中微笑
不要輕易暴露內心的脆弱,學會承受應該擔當的一切;不要輕易述說生活的狼狽,學會面對雜亂無序的現實;不要輕易虛度每一天的光陰,因為那是你餘生中的第一天;不要輕易向世界妥協,它讓你哭,你要在堅持中讓自己笑。只要我們能承擔、不逃避、會珍惜、夠堅強,人生就不會太蒼白。
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
一個青年去尋訪住在深山里的智者,想向他請教一些人生問題。
“請問大師,在人的一生中哪一天最重要?是生日還是死日?是初戀開始的那一天,還是事業成功的那一天?”青年問。
“都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今天。”智者不假思索地答道。
“為什麼?”青年甚為好奇,“今天發生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嗎?”
“今天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那今天重要是不是因為我的來訪?”
“即使今天沒有任何來訪者,今天仍然很重要,因為今天是我們擁有的惟一財富。昨天不論多麼值得回憶和懷念,它都像沉船一樣沉入海底了;明天不論多麼輝煌,它都還沒有到來;而今天不論多麼平常、多麼暗淡,它都在我們手裡,由我們支配。”
青年還想問,智者收住了話頭說:“在談論今天的重要性時,我們已經浪費了我們的'今天',我們擁有的'今天'已經減少了許多。”
青年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然後下山了。
確實,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今天都是我們惟一的資本,也是我們惟一的機會。那麼,現在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忘記昨天,忘記明天,牢牢地把握住今天。
“請問大師,在人的一生中哪一天最重要?是生日還是死日?是初戀開始的那一天,還是事業成功的那一天?”青年問。
“都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今天。”智者不假思索地答道。
“為什麼?”青年甚為好奇,“今天發生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嗎?”
“今天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那今天重要是不是因為我的來訪?”
“即使今天沒有任何來訪者,今天仍然很重要,因為今天是我們擁有的惟一財富。昨天不論多麼值得回憶和懷念,它都像沉船一樣沉入海底了;明天不論多麼輝煌,它都還沒有到來;而今天不論多麼平常、多麼暗淡,它都在我們手裡,由我們支配。”
青年還想問,智者收住了話頭說:“在談論今天的重要性時,我們已經浪費了我們的'今天',我們擁有的'今天'已經減少了許多。”
青年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然後下山了。
確實,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今天都是我們惟一的資本,也是我們惟一的機會。那麼,現在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忘記昨天,忘記明天,牢牢地把握住今天。
心如蓮花靜靜開
無意間,步入那家小店。櫃檯上,陳列著大大小小樣式拙樸的盒子,裡面擺放著檀木做成的扇子、梳子及各種款式的飾品。
忽然,我看到一串綠檀佩珠。質地溫潤,紋理細膩,散發著柔和的光彩,呈現出幽幽的古意。靠近窗前的陽光下,它呈現為黃褐色,回到光線暗淡的屋內,又顯示出淡淡的綠色,有細細清香縈繞。我戴在腕上,不大不小,正好。心,竟一下子湧出千般歡喜來。
檀,又作檀那,陀那。梵語譯曰布施,施與。大乘義章十二曰:“以己財事分佈與他,名之為布。惙己惠人目之為施。”做人當如檀,一心為他人安樂,不為報恩,不為求事,不為善名流佈於外。我不由得捫心自問:自己做到了嗎?
這時,小店的老人笑著說:“姑娘,過來喝杯茶。”我道聲謝,坐在老人對面。
老人拿出一把紫砂壺,兩隻青花瓷蓋碗。洗杯、落茶、沖茶、刮沫、倒茶,整個過程做得有條不紊,如行雲流水。
看那茶葉捲曲、圓結勻整,色澤鮮潤、砂綠,聽得茶葉落入茶壺中“噹噹”脆響,我便知是上好的鐵觀音。片刻,茶碗內,湯色金黃,濃艷清澈似琥珀。我啟蓋端杯輕聞,有天然馥郁的清香溢出,芬芳撲鼻,滿室生香。古人有“未嘗甘露味,先聞聖妙香”之妙說,大概言此吧。
悠然啜一口,舌根輕轉,頓感茶湯醇厚甘鮮;緩慢下嚥,唯覺香高韻長,醇厚清鮮,韻味無窮,這就是俗稱的有“音韻”。邊啜邊聞,淺斟細飲,心曠神怡,別有情趣。心中焦慮、煩躁漸漸平息。心,慢慢沉靜了下來。
很多事,直到某一天某一刻某一個因緣巧合,才會明白;心,才會安然、淡定、不固執。不是我的,帶走也得不到。放在心裡,也只是虛空。是我的,光陰裡,百年、千年,它也會為我默然存在。
收回心,我向老人告辭。夏日,現世安好,歲月無塵,心如蓮花靜靜開。
忽然,我看到一串綠檀佩珠。質地溫潤,紋理細膩,散發著柔和的光彩,呈現出幽幽的古意。靠近窗前的陽光下,它呈現為黃褐色,回到光線暗淡的屋內,又顯示出淡淡的綠色,有細細清香縈繞。我戴在腕上,不大不小,正好。心,竟一下子湧出千般歡喜來。
檀,又作檀那,陀那。梵語譯曰布施,施與。大乘義章十二曰:“以己財事分佈與他,名之為布。惙己惠人目之為施。”做人當如檀,一心為他人安樂,不為報恩,不為求事,不為善名流佈於外。我不由得捫心自問:自己做到了嗎?
這時,小店的老人笑著說:“姑娘,過來喝杯茶。”我道聲謝,坐在老人對面。
老人拿出一把紫砂壺,兩隻青花瓷蓋碗。洗杯、落茶、沖茶、刮沫、倒茶,整個過程做得有條不紊,如行雲流水。
看那茶葉捲曲、圓結勻整,色澤鮮潤、砂綠,聽得茶葉落入茶壺中“噹噹”脆響,我便知是上好的鐵觀音。片刻,茶碗內,湯色金黃,濃艷清澈似琥珀。我啟蓋端杯輕聞,有天然馥郁的清香溢出,芬芳撲鼻,滿室生香。古人有“未嘗甘露味,先聞聖妙香”之妙說,大概言此吧。
悠然啜一口,舌根輕轉,頓感茶湯醇厚甘鮮;緩慢下嚥,唯覺香高韻長,醇厚清鮮,韻味無窮,這就是俗稱的有“音韻”。邊啜邊聞,淺斟細飲,心曠神怡,別有情趣。心中焦慮、煩躁漸漸平息。心,慢慢沉靜了下來。
很多事,直到某一天某一刻某一個因緣巧合,才會明白;心,才會安然、淡定、不固執。不是我的,帶走也得不到。放在心裡,也只是虛空。是我的,光陰裡,百年、千年,它也會為我默然存在。
收回心,我向老人告辭。夏日,現世安好,歲月無塵,心如蓮花靜靜開。
人生十個“悟”與“省”
一、好與壞
好,自然欣喜,壞,不怨亦煩。好事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導致成壞事的結果,壞事同樣也可化為好事。好與壞只是在一念之差,一線之分。這一念和一線,正是我們一生中探索不止的話題。這一念和一線,受時代觀點的影響,常常變化和換位。君子與小人的好壞標準不大一樣;忠臣與奸臣的好壞完全相反。奸臣大喊的好很可能不好;奸臣喊的壞很可能正是好。
二、成與敗
成與敗是人生永恆的課題。少壯努力老大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是一條不可逆轉的人生成敗規律。事成於密,敗於洩;人成於勤,敗於懶。窮苦裡成名,榮幸裡生傲;散閒裡滋事,富有里養惰。在當今社會,快速成名、成才、成功者,不乏其人,那就是“炒作”。炒作,是現代人生“成”的新招術。
三、真與假
真金不怕火煉,這句話正是針對假而言的。真,是實踐的檢驗尺,是歷史沉澱的精華。真,是清,是實,是原來的本相;假,總是將真高高舉起,說自己比真還真。假,是實踐的變換尺,是歷史沉澱的渣子。假,是渾,是虛,是混淆本相的精靈。在假的天地,真也不真。
四、苦與樂
避苦求樂,常然;苦盡樂來,必然;棄苦求樂,茫然;以苦為樂,超然。苦是樂之根,樂是苦之果。苦根越龐大,樂果越甘甜。苦,是通向理想彼岸的舟,樂,是成功彼岸的花。欲得到成功彼岸的更多鮮花,就必須以苦為樂堅持恆終。不要笑開始,而要笑結束!
五、得與失
得固然好,是人的本性和需求,也是人生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標。然而失也不全是壞事,雖然我們不去追求“失”,但是,失,在人生追求“得”的旅途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意外夥伴,沒有失的痛苦,就沒有得的欣慰;沒有失的教訓,就沒有得的經驗。
六、善與惡
善為百德之首。有美好善良的心地,才有孝心。不懂得孝順父母長輩的人,怎能服務與社會?友好與他人?更不能寬容別人,善解人意了……惡,是善的反面,惡人,在眾多人面前總願以善人面孔出現,說善人話,說自己跟善人還善,取得善人的信任,進而,欺與善人,害與善人,口是心非、陽奉陰違,玩弄伎倆致人死地而後快,這是惡人的本質。
七、美與醜
美,是科學合理的東西。美的核心是合理。人人嚮往著美好,用美好的理想追逐著美好的未來。要想觀察美,發現美,感受美,就必須隨身帶著美,只有自己有美好的心靈,才能觀察美,發現美,享受美。所以,要想真正獲得美,就必須首先自己得有一個美好的心靈。不然,得到的不是真正的美。不同時代美的標準不同;不同人群審美觀點不同;不同知識面的人認識美的程度不同。有的人以美為美,有的人以醜為美,有的人以奇為美……
八、謙與傲
自古以來,淵博者多謙虛,貧乏者多驕傲;自滿者多招來損失,謙虛者多得到補益;謙者自小眾人敬,傲者自大眾人鄙;失足落魄時養謙,榮幸得意時生傲。謙虛,是人生成長、成才的階梯,是待人接物、禮尚往來的通路;驕傲,是成長、成才的絆腳石,是人生之途的狹路和隘口。
九、福與禍
福字倒貼留人間,禍字正走拋深淵;福氣縈繞靜心人,禍亂糾纏粗心蛋;福也別太狂,禍也別太喪。喜怒哀樂人常有,面對現實心莫慌,福宏紫氣漫天來,何懼禍災微波傷。人生逆境是成功的搖籃,好人好心有好運,福星高照禍災亡。
十、富與窮
富裕生活是人類有史以來始終追求不變的目標。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富有者總是少數,貧窮者總是多數。富有笑聲多,貧窮清閒多;窮人家裡多才子,富人家裡多敗蟲。一窮二白正好在上邊繪製自己宏偉的理想藍圖!靠自己真才實學的能力致富,是牡丹花開富貴長;靠坑蒙拐騙權勢暴富者,是萬人唾棄千夫指!
好,自然欣喜,壞,不怨亦煩。好事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導致成壞事的結果,壞事同樣也可化為好事。好與壞只是在一念之差,一線之分。這一念和一線,正是我們一生中探索不止的話題。這一念和一線,受時代觀點的影響,常常變化和換位。君子與小人的好壞標準不大一樣;忠臣與奸臣的好壞完全相反。奸臣大喊的好很可能不好;奸臣喊的壞很可能正是好。
二、成與敗
成與敗是人生永恆的課題。少壯努力老大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是一條不可逆轉的人生成敗規律。事成於密,敗於洩;人成於勤,敗於懶。窮苦裡成名,榮幸裡生傲;散閒裡滋事,富有里養惰。在當今社會,快速成名、成才、成功者,不乏其人,那就是“炒作”。炒作,是現代人生“成”的新招術。
三、真與假
真金不怕火煉,這句話正是針對假而言的。真,是實踐的檢驗尺,是歷史沉澱的精華。真,是清,是實,是原來的本相;假,總是將真高高舉起,說自己比真還真。假,是實踐的變換尺,是歷史沉澱的渣子。假,是渾,是虛,是混淆本相的精靈。在假的天地,真也不真。
四、苦與樂
避苦求樂,常然;苦盡樂來,必然;棄苦求樂,茫然;以苦為樂,超然。苦是樂之根,樂是苦之果。苦根越龐大,樂果越甘甜。苦,是通向理想彼岸的舟,樂,是成功彼岸的花。欲得到成功彼岸的更多鮮花,就必須以苦為樂堅持恆終。不要笑開始,而要笑結束!
五、得與失
得固然好,是人的本性和需求,也是人生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標。然而失也不全是壞事,雖然我們不去追求“失”,但是,失,在人生追求“得”的旅途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意外夥伴,沒有失的痛苦,就沒有得的欣慰;沒有失的教訓,就沒有得的經驗。
六、善與惡
善為百德之首。有美好善良的心地,才有孝心。不懂得孝順父母長輩的人,怎能服務與社會?友好與他人?更不能寬容別人,善解人意了……惡,是善的反面,惡人,在眾多人面前總願以善人面孔出現,說善人話,說自己跟善人還善,取得善人的信任,進而,欺與善人,害與善人,口是心非、陽奉陰違,玩弄伎倆致人死地而後快,這是惡人的本質。
七、美與醜
美,是科學合理的東西。美的核心是合理。人人嚮往著美好,用美好的理想追逐著美好的未來。要想觀察美,發現美,感受美,就必須隨身帶著美,只有自己有美好的心靈,才能觀察美,發現美,享受美。所以,要想真正獲得美,就必須首先自己得有一個美好的心靈。不然,得到的不是真正的美。不同時代美的標準不同;不同人群審美觀點不同;不同知識面的人認識美的程度不同。有的人以美為美,有的人以醜為美,有的人以奇為美……
八、謙與傲
自古以來,淵博者多謙虛,貧乏者多驕傲;自滿者多招來損失,謙虛者多得到補益;謙者自小眾人敬,傲者自大眾人鄙;失足落魄時養謙,榮幸得意時生傲。謙虛,是人生成長、成才的階梯,是待人接物、禮尚往來的通路;驕傲,是成長、成才的絆腳石,是人生之途的狹路和隘口。
九、福與禍
福字倒貼留人間,禍字正走拋深淵;福氣縈繞靜心人,禍亂糾纏粗心蛋;福也別太狂,禍也別太喪。喜怒哀樂人常有,面對現實心莫慌,福宏紫氣漫天來,何懼禍災微波傷。人生逆境是成功的搖籃,好人好心有好運,福星高照禍災亡。
十、富與窮
富裕生活是人類有史以來始終追求不變的目標。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富有者總是少數,貧窮者總是多數。富有笑聲多,貧窮清閒多;窮人家裡多才子,富人家裡多敗蟲。一窮二白正好在上邊繪製自己宏偉的理想藍圖!靠自己真才實學的能力致富,是牡丹花開富貴長;靠坑蒙拐騙權勢暴富者,是萬人唾棄千夫指!
一日禪:打開心靈之窗就能看到微笑的慈悲
如果孩子微笑,如果大人微笑,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如果每天我們都能夠面帶笑容,能夠平和與快樂地生活,不僅僅我們自己,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將從中受益;如果我們懂得生活,還有什麼方式能比笑著開始一天的生活更好呢?我們的笑容,肯定了我們要平和、快樂地去生活的覺知與堅定。真正的笑臉,源於一顆了悟的心。只要打開心靈的窗戶,你就能看到自己內心微笑著的慈悲。
蔡英文主席的挑戰
BBC
蔡英文以93.71%的得票率三度當選民進黨主席,得票率顯示綠營內部對她的期盼。
民進黨在五月二十五日舉行黨主席選舉,蔡英文以93.71%的得票率第三度當選民進黨主席,如此高的得票率,顯示綠營內部對她殷切的期盼。
蔡英文當選後所發表的感言,開宗明義便指出:「這次沒有蜜月期。」顯然深知各界對她的期盼甚深,這幾天,不少台灣媒體訪問了許多政治人物,也出現多篇評論,不是給予蔡英文建言,就是點出她亟待克服的問題,歸納各方言論,大致上包括三大方面:民進黨與公民團體之間的競合關係、年底七合一選舉勝敗、兩岸關係。
挑戰一:與公民團體的競合
從太陽花學運後,公民團體力量的崛起,已經突顯在野的民進黨無法成為眾公民團體的「盟主」,過去民進黨與社運團體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在政策議題上亦分亦合、互為奧援,碰到選舉便自動歸隊,但新近崛起的公民團體已經跑在民進黨前面,迫使民進黨必需更弦易輒緊隨其腳步,未來民進黨能否吸納公民團體的要求,將是對蔡英文的考驗。
從蔡英文剛當選,便以「我對憲政改革的主張」投書媒體的動作來看,顯示她對此已有相當程度的思考;然而,她所提出來的兩張藥方—「提升國會代表性」與「降低公投門坎」,卻被部份學者批評她的主張過於邊陲,真正的爭議核心議題並沒有碰,特別是在國會制度的改變上,蔡英文主張「增加國會席次、政黨門坎、席次計算方式則改為德國的聯立制」,反而沒有對於目前社會上討論較多的「是否應該走向內閣制?」表態。
她的理由是,「提升國會代表性和落實直接民主,是台灣民主當務之急,只有這件任務完成,選擇總統制或內閣制的辯論才有意義。」似乎又回到了蔡英文過去,習慣以程序取代實質立場的論述,因此藍營過去常以「空心菜」來嘲諷蔡英文。
挑戰二:七合一選舉
面對年底的七合一選舉,目前民進黨聲勢一片大好,幾位在學運中崛起的要角已表態暫時不投入選舉,不致打亂民進黨在七合一選舉中的布局,但是民進黨向來有黨主席為敗選辭職負責的傳統,外界勢必將焦點放在縣市長席次的消長。
台灣政壇普遍預測,年底縣市長的選舉,綠營應該可以拿下比現在更多的縣市,許多人把焦點放在台中市身上,幾次民調結果,林佳龍的支持度甚至高於現任市長胡志強,但是現在距離選舉還有半年,變數仍多。
且回想上一次選舉,民進黨聲勢更浩大,當時蔡英文選新北市長、蘇貞昌選台北市長、蘇嘉全選台中市長….都是一級明星級戰將,卻仍然無法突破藍綠版圖的障礙,只要藍綠對決的態勢形成,民進黨是否真能突破藍綠版塊有所斬獲,還是未知數。
挑戰三:兩岸關係
最後,兩岸議題仍然是民進黨的罩門。
由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等七位跨藍綠的政治人物,近日拋出「大一中架構」,其「一中兩國」的內涵,被許多人認為頗具創意,也顯示了在迎接兩岸政治談判前,許多人對於整合台灣內部的共識,已經出現急迫感,這是蔡英文無法迴避的課題。
雖然兩岸議題是總統大選議題,蔡英文沒有必要在在今年七合一選舉前提出兩岸論述,但是像服貿協議、自由經濟示範區等,表面上雖是經貿開放議題,但朝野之間贊成與反對的根源,背後還是出於對於兩岸間分、合的邏輯。
兩岸經貿議題亦可能在地方選舉中發酵,日前立法院審查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邀請民進黨南部五縣市長出席審查會表態是否支持,就突顯了民進黨縣市首長的矛盾,民進黨的一舉一動,都將是外界觀察蔡英文「最後一哩路」的重要指標。
沈靜了二年,蔡英文在眾人期待中再度登場,她會帶給民進黨什麼樣的改變?還是終將遷就於黨內、深綠的勢力,無法邁開步伐?未來的每一步,都將關乎她是否能贏得2016總統大選。
蔡英文以93.71%的得票率三度當選民進黨主席,得票率顯示綠營內部對她的期盼。
民進黨在五月二十五日舉行黨主席選舉,蔡英文以93.71%的得票率第三度當選民進黨主席,如此高的得票率,顯示綠營內部對她殷切的期盼。
蔡英文當選後所發表的感言,開宗明義便指出:「這次沒有蜜月期。」顯然深知各界對她的期盼甚深,這幾天,不少台灣媒體訪問了許多政治人物,也出現多篇評論,不是給予蔡英文建言,就是點出她亟待克服的問題,歸納各方言論,大致上包括三大方面:民進黨與公民團體之間的競合關係、年底七合一選舉勝敗、兩岸關係。
挑戰一:與公民團體的競合
從太陽花學運後,公民團體力量的崛起,已經突顯在野的民進黨無法成為眾公民團體的「盟主」,過去民進黨與社運團體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在政策議題上亦分亦合、互為奧援,碰到選舉便自動歸隊,但新近崛起的公民團體已經跑在民進黨前面,迫使民進黨必需更弦易輒緊隨其腳步,未來民進黨能否吸納公民團體的要求,將是對蔡英文的考驗。
從蔡英文剛當選,便以「我對憲政改革的主張」投書媒體的動作來看,顯示她對此已有相當程度的思考;然而,她所提出來的兩張藥方—「提升國會代表性」與「降低公投門坎」,卻被部份學者批評她的主張過於邊陲,真正的爭議核心議題並沒有碰,特別是在國會制度的改變上,蔡英文主張「增加國會席次、政黨門坎、席次計算方式則改為德國的聯立制」,反而沒有對於目前社會上討論較多的「是否應該走向內閣制?」表態。
她的理由是,「提升國會代表性和落實直接民主,是台灣民主當務之急,只有這件任務完成,選擇總統制或內閣制的辯論才有意義。」似乎又回到了蔡英文過去,習慣以程序取代實質立場的論述,因此藍營過去常以「空心菜」來嘲諷蔡英文。
挑戰二:七合一選舉
面對年底的七合一選舉,目前民進黨聲勢一片大好,幾位在學運中崛起的要角已表態暫時不投入選舉,不致打亂民進黨在七合一選舉中的布局,但是民進黨向來有黨主席為敗選辭職負責的傳統,外界勢必將焦點放在縣市長席次的消長。
台灣政壇普遍預測,年底縣市長的選舉,綠營應該可以拿下比現在更多的縣市,許多人把焦點放在台中市身上,幾次民調結果,林佳龍的支持度甚至高於現任市長胡志強,但是現在距離選舉還有半年,變數仍多。
且回想上一次選舉,民進黨聲勢更浩大,當時蔡英文選新北市長、蘇貞昌選台北市長、蘇嘉全選台中市長….都是一級明星級戰將,卻仍然無法突破藍綠版圖的障礙,只要藍綠對決的態勢形成,民進黨是否真能突破藍綠版塊有所斬獲,還是未知數。
挑戰三:兩岸關係
最後,兩岸議題仍然是民進黨的罩門。
由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等七位跨藍綠的政治人物,近日拋出「大一中架構」,其「一中兩國」的內涵,被許多人認為頗具創意,也顯示了在迎接兩岸政治談判前,許多人對於整合台灣內部的共識,已經出現急迫感,這是蔡英文無法迴避的課題。
雖然兩岸議題是總統大選議題,蔡英文沒有必要在在今年七合一選舉前提出兩岸論述,但是像服貿協議、自由經濟示範區等,表面上雖是經貿開放議題,但朝野之間贊成與反對的根源,背後還是出於對於兩岸間分、合的邏輯。
兩岸經貿議題亦可能在地方選舉中發酵,日前立法院審查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邀請民進黨南部五縣市長出席審查會表態是否支持,就突顯了民進黨縣市首長的矛盾,民進黨的一舉一動,都將是外界觀察蔡英文「最後一哩路」的重要指標。
沈靜了二年,蔡英文在眾人期待中再度登場,她會帶給民進黨什麼樣的改變?還是終將遷就於黨內、深綠的勢力,無法邁開步伐?未來的每一步,都將關乎她是否能贏得2016總統大選。
中國2013年流行詞:老虎、大媽、土豪
「中國大媽」成為中國官方公布的2013年十大熱詞之一。
最新報告說,有364條新詞語去年進入中國人的語言生活,包括「老虎」、「蒼蠅」、「大媽」、「土豪」和「中央八項規定」等詞匯。
中國教育部和國家語委星期四(5月29日)聯合發佈2013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報告稱,國家語言資源檢測與研究中心在125萬個文本、12億字次語料的基礎上,篩選提取出新詞語364條,並把這批熱詞分為新詞語、流行詞語、網絡用語、網絡多字格和走出國門的詞語幾個類別。
其中,「中央八項規定」、「棱鏡門」、「H7N9禽流感」、「土豪」、「自貿試驗區」、「單獨二胎」、「中國大媽」、「光盤行動」、「女漢子」、「十面霾伏」成為十大新熱詞。
報告稱這十大新詞反映了2013年社會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以及媒體和百姓關注的焦點,從中可以窺見2013年中國與世界的社會生活。
在流行詞語方面,有中共反腐經常提到的「八項規定」、「老虎蒼蠅一起打」等詞語 ;也有反映了社會關注的「土豪」和「霧霾」等詞語。
三字格和四字格詞語去年在網絡上大量流行,比如「喜大普奔」(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不明覺厲」(雖然不明白對方在說什麼,但是感覺很厲害的樣子)、「人艱不拆」(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高大上」(高端大氣上檔次)。
反映去年網絡語言使用鮮明特徵的詞語還包括:「爸爸去哪兒」、「小伙伴們都驚呆了」、「待我長髮及腰」、「漲姿勢」等。
報告稱,這些流行語紛紛入圍漢語盤點和各種十大流行語榜單,滿足了一些網友的語言創造欲,體現了語言的娛樂功能,但其生命力仍有待時間考驗。
六位名人談自信
安迪﹒穆雷(Andy Murray)
最成功的人往往最自信,但成功並非自信的唯一標尺,自信在很大程度上與真誠和自我感覺有關。我小時候常常和比我年長、比我塊頭大的孩子比拼,尤其是我哥哥傑米,他總是贏我。我覺得這讓我養成了不服輸的個性。失敗總是難於解釋,接受失敗往往更難,但每個人都難免遭遇挫折。只要你從中吸取教訓,失敗有時就會帶來好處。在失去首個大滿貫後,我一度意氣消沉,當時我很年輕,做夢都想贏大滿貫,但我失敗了。不過這並沒有影響我對獲勝的渴望,雖然後來我還丟了一些決賽局,但我最終取得了勝利。毅力和決心是關鍵。
-穆雷是一位世界級網球運動員
納奧米﹒坎貝爾(Naomi Campbell)
每次上T形台之前我都會緊張。我可能沒表現出來,但總會緊張。在上台亮相之前我要低聲祈禱,畫個十字。我從來沒有設計過自己上了T型台之後要做什麼。我努力用自己的神經去克服,讓自己幹得好。我總說,在真正做到之前,要假裝自己能做到。你可以利用恐懼或不安全感讓自己度過難關。這是積極的,真的,這根本不消極。有一次,我穿著薇薇恩﹒韋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的鞋摔倒了。穿她設計的超高跟厚底鞋是要有技巧的,要踮著腳尖走,而我當時卻像穿普通鞋那樣走,我就摔倒了。我說,沒關系,我摔倒了。我爬起來,繼續走。如果你表現得有自信,那你可能真的有自信,也可能沒有,但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不是嗎?
-坎貝爾是一位超級名模
阿波羅﹒羅賓斯(Apollo Robbins)
我做的事情有95%是讓人們產生虛假的自信感。其余5%是技巧。我揣摩人的心理,發現什麼讓人自信,然後加以放大。我會刺激這種自信心,以便我利用。我會說:“先生,這把戲在您面前可玩不成,您顯然比在座的多數人都更善於觀察。”我可能會自貶身價,讓別人覺得我不過如此,我的意圖和目的都一目了然。這樣一來,他們就會產生錯誤的自信,這正是我要的。直覺是我們的弱點。當我們不假思索做某些事的時候,我們會對自己憑直覺做決定的能力過於自信。看看馬多夫(Madoff)、凱文﹒特魯多(Kevin Trudeau)這類人,他們留給大家的印象可不是滿身污垢的汽車推銷員,他們的風度舉止能讓人產生信心。
-羅賓斯是位手法敏捷的藝術家,也是一位“紳士小偷”
貝絲﹒迪托(Beth Ditto)
我為什麼這麼迷戀朋克,就是因為它讓我覺得自己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別人。如果有人看你不順眼,那是因為他們習慣於看你不順眼。我覺得我很小的時候就是這麼想的。我從來搞不懂身體形象問題。身體形象和自信不一樣,身體形象是一目了然的。有一次,我給英國時尚雜志《Love》做裸體封面,我的朋友問我:“你知道倫敦有座大樓整整的一面 都是你的裸體像嗎?”我回答說:“酷!”我覺得很好。如果你的性格或身體是這個樣子,那就是本來的你,就是你本來的樣子。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人們感受自信的方式也完全不同。但對我而言,如果你想變得自信,很簡單:不要和那些讓你覺得自己很爛的人混在一起。
-迪托是一名創作型歌手,Gossip樂隊主唱
菲利普﹒珀蒂(Philippe Petit)
我從來都沒有信心在紐約“雙子塔”上走鋼絲。從我最初萌生這個想法到踏上鋼絲的那一刻,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真的能行。我做著準備,但我從一開始就知道這件事對一個人來說太艱巨了。但不管怎樣,我堅持一步步地使夢想成真了。我從來沒想過要不要挑戰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絕對是不可能的。假如當初我問了自己這個問題,或許就不會做了,這會使我放慢腳步。但每當我意識到這是不可能的時候,我就會像一個詩人一樣聳聳肩膀說:“好吧,沒錯,那又如何?”我做過很多不可能的事,但促使我去做的自信來自何處呢?直到今天這還是個謎。我也回答不了。
-珀蒂是一位高空鋼絲藝術家
卡麗﹒費希爾(Carrie Fisher)
作為一個癮君子,有自信是件壞事。癮君子不配有自信。對我來說,吸毒是為了讓尖銳的感覺鈍化,把我頭腦中那些不重要的、總讓我想起往事的東西統統趕走。吸毒是忘掉這一切的好辦法。我扮演了一個名叫卡麗•費希爾的人,我在努力從這個角色中走出來。而我的方法就是吸毒。現在我有足夠的自信能不依靠毒品保持心智。但說來奇怪,在一定程度上我是靠吸毒才認識到這點的。你必須相信自己能夠在記憶中的任何一點停下來,即便是可能傷害到你的那部分。你必須學會信任儀器,感覺自己沒有任何事情需要隱藏。但如果你為了鈍化自己的感情而吸毒,那麼你就不應該擁有自信。你應該非常害怕。
-費希爾是一位演員、作家
最成功的人往往最自信,但成功並非自信的唯一標尺,自信在很大程度上與真誠和自我感覺有關。我小時候常常和比我年長、比我塊頭大的孩子比拼,尤其是我哥哥傑米,他總是贏我。我覺得這讓我養成了不服輸的個性。失敗總是難於解釋,接受失敗往往更難,但每個人都難免遭遇挫折。只要你從中吸取教訓,失敗有時就會帶來好處。在失去首個大滿貫後,我一度意氣消沉,當時我很年輕,做夢都想贏大滿貫,但我失敗了。不過這並沒有影響我對獲勝的渴望,雖然後來我還丟了一些決賽局,但我最終取得了勝利。毅力和決心是關鍵。
-穆雷是一位世界級網球運動員
納奧米﹒坎貝爾(Naomi Campbell)
每次上T形台之前我都會緊張。我可能沒表現出來,但總會緊張。在上台亮相之前我要低聲祈禱,畫個十字。我從來沒有設計過自己上了T型台之後要做什麼。我努力用自己的神經去克服,讓自己幹得好。我總說,在真正做到之前,要假裝自己能做到。你可以利用恐懼或不安全感讓自己度過難關。這是積極的,真的,這根本不消極。有一次,我穿著薇薇恩﹒韋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的鞋摔倒了。穿她設計的超高跟厚底鞋是要有技巧的,要踮著腳尖走,而我當時卻像穿普通鞋那樣走,我就摔倒了。我說,沒關系,我摔倒了。我爬起來,繼續走。如果你表現得有自信,那你可能真的有自信,也可能沒有,但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不是嗎?
-坎貝爾是一位超級名模
阿波羅﹒羅賓斯(Apollo Robbins)
我做的事情有95%是讓人們產生虛假的自信感。其余5%是技巧。我揣摩人的心理,發現什麼讓人自信,然後加以放大。我會刺激這種自信心,以便我利用。我會說:“先生,這把戲在您面前可玩不成,您顯然比在座的多數人都更善於觀察。”我可能會自貶身價,讓別人覺得我不過如此,我的意圖和目的都一目了然。這樣一來,他們就會產生錯誤的自信,這正是我要的。直覺是我們的弱點。當我們不假思索做某些事的時候,我們會對自己憑直覺做決定的能力過於自信。看看馬多夫(Madoff)、凱文﹒特魯多(Kevin Trudeau)這類人,他們留給大家的印象可不是滿身污垢的汽車推銷員,他們的風度舉止能讓人產生信心。
-羅賓斯是位手法敏捷的藝術家,也是一位“紳士小偷”
貝絲﹒迪托(Beth Ditto)
我為什麼這麼迷戀朋克,就是因為它讓我覺得自己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別人。如果有人看你不順眼,那是因為他們習慣於看你不順眼。我覺得我很小的時候就是這麼想的。我從來搞不懂身體形象問題。身體形象和自信不一樣,身體形象是一目了然的。有一次,我給英國時尚雜志《Love》做裸體封面,我的朋友問我:“你知道倫敦有座大樓整整的一面 都是你的裸體像嗎?”我回答說:“酷!”我覺得很好。如果你的性格或身體是這個樣子,那就是本來的你,就是你本來的樣子。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人們感受自信的方式也完全不同。但對我而言,如果你想變得自信,很簡單:不要和那些讓你覺得自己很爛的人混在一起。
-迪托是一名創作型歌手,Gossip樂隊主唱
菲利普﹒珀蒂(Philippe Petit)
我從來都沒有信心在紐約“雙子塔”上走鋼絲。從我最初萌生這個想法到踏上鋼絲的那一刻,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真的能行。我做著準備,但我從一開始就知道這件事對一個人來說太艱巨了。但不管怎樣,我堅持一步步地使夢想成真了。我從來沒想過要不要挑戰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絕對是不可能的。假如當初我問了自己這個問題,或許就不會做了,這會使我放慢腳步。但每當我意識到這是不可能的時候,我就會像一個詩人一樣聳聳肩膀說:“好吧,沒錯,那又如何?”我做過很多不可能的事,但促使我去做的自信來自何處呢?直到今天這還是個謎。我也回答不了。
-珀蒂是一位高空鋼絲藝術家
卡麗﹒費希爾(Carrie Fisher)
作為一個癮君子,有自信是件壞事。癮君子不配有自信。對我來說,吸毒是為了讓尖銳的感覺鈍化,把我頭腦中那些不重要的、總讓我想起往事的東西統統趕走。吸毒是忘掉這一切的好辦法。我扮演了一個名叫卡麗•費希爾的人,我在努力從這個角色中走出來。而我的方法就是吸毒。現在我有足夠的自信能不依靠毒品保持心智。但說來奇怪,在一定程度上我是靠吸毒才認識到這點的。你必須相信自己能夠在記憶中的任何一點停下來,即便是可能傷害到你的那部分。你必須學會信任儀器,感覺自己沒有任何事情需要隱藏。但如果你為了鈍化自己的感情而吸毒,那麼你就不應該擁有自信。你應該非常害怕。
-費希爾是一位演員、作家
全球最受歡迎的城市是?
亞洲的旅遊城市的人氣正在不斷增長。據英國調查公司歐睿信息諮詢(Euromonitor)的調查,2012年全球最受歡迎城市排行榜的前3名被香港、新加坡和曼谷這3座亞洲城市包攬。排行榜前100位中有32座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城市。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其他地區。其中深圳位列第7,是唯一一座進入前10 的大陸城市。日本東京位列第36。
2012年香港繼上年之後再獲第一,訪港人數達2377萬,比11年增加7%。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增加了11%,佔訪港總人數的60%多。第2位的新加坡到訪人數為2134萬,其中來自中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遊客較多。在亞洲,中國大陸遊客的動向影響著排名的情況,而簡化旅遊簽證(簽注)手續是招攬中國遊客的關鍵。
另一方面,上海和北京的到訪人數相比上年分別減少了2%和3%。分析認為經濟增速放緩、人民幣匯率較高以及空氣污染等原因産生了影響。
2012年香港繼上年之後再獲第一,訪港人數達2377萬,比11年增加7%。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增加了11%,佔訪港總人數的60%多。第2位的新加坡到訪人數為2134萬,其中來自中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遊客較多。在亞洲,中國大陸遊客的動向影響著排名的情況,而簡化旅遊簽證(簽注)手續是招攬中國遊客的關鍵。
另一方面,上海和北京的到訪人數相比上年分別減少了2%和3%。分析認為經濟增速放緩、人民幣匯率較高以及空氣污染等原因産生了影響。
亞洲變了
英國《金融時報》
亞洲版主編 戴維•皮林
菲律賓的中期增長前景可能比中國更好。從北京到吉隆坡,對奶酪的需求超過了對鐵礦石的需求。尼赫魯-甘地(Nehru-Gandhi)家族失去了對印度的控制權。在這個完全讓人看不懂的亞洲世界里,人們唯一覺得熟悉的事情是,泰國的將軍們再次掌權。
對於幅員遼闊、各地差異極大的亞洲地區,人們所能說的是,它正處於不斷變化之中。亞洲過去多年所落入的模式一直還算可以預測,但現在變化的齒輪正在嘎嘎作響。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亞洲有數個“恆量”本來一直沒有變過。
中國迅速發展,成為亞洲地區的增長引擎。西方國家開動印鈔機產生的廉價貨幣和低利率,讓許多亞洲國家能夠大肆借貸,從而刺激了必要的內需,抵消了出口低迷的影響。除了緬甸等少數幾個國家以外,亞洲各國的國內政治局勢相當穩定。現在,上述幾點都發生了變化。亞洲地區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哈佛大學(Harvard)教授卡門•萊因哈特(Carmen Reinhart)在研究金融危機方面頗有建樹。她表示,“有史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資本流動盛宴”已經結束——從2008年到2013年,這一盛宴支持了許多亞洲新興國家經濟的活躍發展。迫使資本流出西方、尋求更高收益率的“推動”因素正在發生逆轉。而資本從亞洲新興國家撤出,將不會伴隨對其出口產品需求的補償性上升。
萊因哈特表示,由於巨額債務負擔的影響,西方經濟將會復蘇乏力。令人震驚的是,至少在2018年以前,部分西方經濟體將不會恢復至2008年前的產值水平。這將讓許多亞洲經濟體的生活水準更快地趨近西方國家。但它也意味著西方經濟復蘇在很大程度上將是不產生貿易的。
一些亞洲經濟體可能前路崎嶇。大多數亞洲國家擁有巨額外匯儲備——外匯儲備匱乏是上次亞洲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但閃電不會兩次擊中同一個地方。新問題可能產生於私人債務的累積,這是多年寬松貨幣的結果。萊因哈特著重指出了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和香港,它們的債務與產值之比分別達到103%、105%、127%、134%以及驚人的208%。
她說,由於存在“地方債務的灰色世界”,中國內地數據過於不透明而無法計算。再加上中國異常高的投資率,她懷疑北京方面是否有能力把控好一次軟著陸。如果中國經濟增長果真比預期更快地放緩,她預計隨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危機將會蔓延,新興市場將普遍被調整評級。
即便你不認同亞洲經濟增長迅速放緩或可能發生金融危機的觀點,也會同意亞洲已經改變。現在,名列亞洲最佳表現經濟體名單的,是一些人們意想不到的國家。亞洲地區常年表現落後的菲律賓,現在經濟增速達到7%。菲律賓債務少、通脹低,勞動人口年輕且不斷擴大,這將讓該國經濟增長率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正如中國勞動人口日益減少將讓其經濟增速每年下降0.4個百分點一樣。多年戰亂不斷的斯里蘭卡的經濟增長率也達到了7%。似乎是要突顯這種變化的沖擊,日本的經濟增長率達到5.9%,超過了印度,即便這只是稅收政策改變帶來的一個季度的調整。
正如一位分析師所稱的那樣,隨著中國逐漸從投資主導型轉向消費驅動型增長,需求正從“礦業轉向餐飲”。隨著硬性大宗商品超級周期的結束,軟性大宗商品(牛奶、肉類、魚和穀物)的溢價上升。去年,新西蘭的經濟增速超過了澳大利亞。亞洲日益增長的中產階級對乳製品的需求非常大,以至於爆發了“奶酪戰爭”——一些公司為了有機會弄到一些奶酪,支付了讓人意想不到的價格。
智利一位銀行家最近在一場會議上與我聊天時,誇耀他的國家對華出口的繁榮——不是銅,而是李子、漿果、牛肉、鮭魚、鱒魚和雞腿。
如果說經濟變化還不夠的話,亞洲在政治上也發生了轉變。印尼在今年7月也將選出新的領導人。再加上中國和印度,屆時這些人口總計近30億的亞洲國家將都由新的領導人管理。就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來說,他似乎有可能領導印度加速增長。就習近平來說,情況則正好相反:他承認,降低增速、提高增長質量更有利於中國。
最後,習近平更為強硬的外交政策正在對亞洲地區產生溢出效應,最近體現在越南——由於中國決定在有爭議海域鑽探石油,憤怒的越南工人襲擊了數十家被認為與中國有關的工廠。
隨著中國工人薪資上漲,從日本到美國的公司都在尋求能夠有效而安全地建立低端製造業基地的國家。如果泰國不能解決其由來已久的政治混亂局面,它或許就不再是這些公司的首選地之一。在亞洲,就投資而言,過去的表現並不是未來回報的指引。
亞洲版主編 戴維•皮林
菲律賓的中期增長前景可能比中國更好。從北京到吉隆坡,對奶酪的需求超過了對鐵礦石的需求。尼赫魯-甘地(Nehru-Gandhi)家族失去了對印度的控制權。在這個完全讓人看不懂的亞洲世界里,人們唯一覺得熟悉的事情是,泰國的將軍們再次掌權。
對於幅員遼闊、各地差異極大的亞洲地區,人們所能說的是,它正處於不斷變化之中。亞洲過去多年所落入的模式一直還算可以預測,但現在變化的齒輪正在嘎嘎作響。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亞洲有數個“恆量”本來一直沒有變過。
中國迅速發展,成為亞洲地區的增長引擎。西方國家開動印鈔機產生的廉價貨幣和低利率,讓許多亞洲國家能夠大肆借貸,從而刺激了必要的內需,抵消了出口低迷的影響。除了緬甸等少數幾個國家以外,亞洲各國的國內政治局勢相當穩定。現在,上述幾點都發生了變化。亞洲地區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哈佛大學(Harvard)教授卡門•萊因哈特(Carmen Reinhart)在研究金融危機方面頗有建樹。她表示,“有史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資本流動盛宴”已經結束——從2008年到2013年,這一盛宴支持了許多亞洲新興國家經濟的活躍發展。迫使資本流出西方、尋求更高收益率的“推動”因素正在發生逆轉。而資本從亞洲新興國家撤出,將不會伴隨對其出口產品需求的補償性上升。
萊因哈特表示,由於巨額債務負擔的影響,西方經濟將會復蘇乏力。令人震驚的是,至少在2018年以前,部分西方經濟體將不會恢復至2008年前的產值水平。這將讓許多亞洲經濟體的生活水準更快地趨近西方國家。但它也意味著西方經濟復蘇在很大程度上將是不產生貿易的。
一些亞洲經濟體可能前路崎嶇。大多數亞洲國家擁有巨額外匯儲備——外匯儲備匱乏是上次亞洲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但閃電不會兩次擊中同一個地方。新問題可能產生於私人債務的累積,這是多年寬松貨幣的結果。萊因哈特著重指出了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和香港,它們的債務與產值之比分別達到103%、105%、127%、134%以及驚人的208%。
她說,由於存在“地方債務的灰色世界”,中國內地數據過於不透明而無法計算。再加上中國異常高的投資率,她懷疑北京方面是否有能力把控好一次軟著陸。如果中國經濟增長果真比預期更快地放緩,她預計隨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危機將會蔓延,新興市場將普遍被調整評級。
即便你不認同亞洲經濟增長迅速放緩或可能發生金融危機的觀點,也會同意亞洲已經改變。現在,名列亞洲最佳表現經濟體名單的,是一些人們意想不到的國家。亞洲地區常年表現落後的菲律賓,現在經濟增速達到7%。菲律賓債務少、通脹低,勞動人口年輕且不斷擴大,這將讓該國經濟增長率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正如中國勞動人口日益減少將讓其經濟增速每年下降0.4個百分點一樣。多年戰亂不斷的斯里蘭卡的經濟增長率也達到了7%。似乎是要突顯這種變化的沖擊,日本的經濟增長率達到5.9%,超過了印度,即便這只是稅收政策改變帶來的一個季度的調整。
正如一位分析師所稱的那樣,隨著中國逐漸從投資主導型轉向消費驅動型增長,需求正從“礦業轉向餐飲”。隨著硬性大宗商品超級周期的結束,軟性大宗商品(牛奶、肉類、魚和穀物)的溢價上升。去年,新西蘭的經濟增速超過了澳大利亞。亞洲日益增長的中產階級對乳製品的需求非常大,以至於爆發了“奶酪戰爭”——一些公司為了有機會弄到一些奶酪,支付了讓人意想不到的價格。
智利一位銀行家最近在一場會議上與我聊天時,誇耀他的國家對華出口的繁榮——不是銅,而是李子、漿果、牛肉、鮭魚、鱒魚和雞腿。
如果說經濟變化還不夠的話,亞洲在政治上也發生了轉變。印尼在今年7月也將選出新的領導人。再加上中國和印度,屆時這些人口總計近30億的亞洲國家將都由新的領導人管理。就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來說,他似乎有可能領導印度加速增長。就習近平來說,情況則正好相反:他承認,降低增速、提高增長質量更有利於中國。
最後,習近平更為強硬的外交政策正在對亞洲地區產生溢出效應,最近體現在越南——由於中國決定在有爭議海域鑽探石油,憤怒的越南工人襲擊了數十家被認為與中國有關的工廠。
隨著中國工人薪資上漲,從日本到美國的公司都在尋求能夠有效而安全地建立低端製造業基地的國家。如果泰國不能解決其由來已久的政治混亂局面,它或許就不再是這些公司的首選地之一。在亞洲,就投資而言,過去的表現並不是未來回報的指引。
民族主義回潮危及亞洲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菲利普•斯蒂芬斯
印度有了一位新總理,今後亞洲四個最強大國家的領導人就全都是好鬥的民族主義者了。戰後秩序的多邊主義構想正在讓位於重新興起的大國競爭。民族主義抬頭,在崛起中的東方尤其明顯。
錶面看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贏得印度大選跟地緣政治沒什麽關系。他的競選造勢面向對國大黨(Congress party)的無能和腐敗感到厭倦了的國民。他承諾帶領印度實現更快的經濟增長,同時提高民眾生活水平。不過,他的雄心超越了國境,認為印度應該在國際舞臺上與中國平起平坐。
莫迪的印度教民族主義契合當前亞洲的大環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希望恢復“中央王國”(Middle Kingdom)昔日的超凡地位。鄧小平的謹慎策略已經過時,取而代之的是讓中國獲得大國所應享有的尊重的需求。
在東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的經濟計劃之中隱含著一種決心,即讓日本恢復與中國對抗的能力。亞洲民族主義騎士中的老四——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通過對烏克蘭的軍事乾預,昭示出俄羅斯對協作互助的國際秩序抱著藐視的態度。
安倍希望莫迪將東京作為海外出訪的第一站。官員們說,新當選的印度總理與安倍性情相近,抱負相同。人們在談論一項宏大的戰略性協議。日本的技術和投資能夠加速印度經濟發展,而印度可以成為遏制中國的有力盟友。兩個國家與中國都存在領土糾紛——日本在東中國海,印度在北部邊境。兩國都對中國在印度洋的海軍力量感到擔憂。
日中關系和以往一樣糟糕。中方加緊聲索東中國海爭議島嶼的主權。安倍卻去參拜靖國神社(Yasukuni shrine),擺出了歷史修正主義者的姿態。靖國神社中不僅供奉著陣亡的士兵,也供奉著甲級戰犯。日美同盟是亞洲地區的關鍵安全聯盟,受到這一聯盟約束的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政府發現,自己一方面在努力威懾中國,一方面在約束日本。
在與西方對抗之後,普京把目光轉向東方。上周他訪問北京,敲定了一項巨額天然氣供應協議。這份協議的目的是向西方評論家釋放一個信號,即克裡姆林宮能夠在新興世界找到碳氫能源的替代市場,以及一個強有力的盟友。
就目前而言,這種安排很合習近平的心意。中國需要天然氣,俄羅斯還能成為中國在聯合國(UN)的得力盟友。跟俄羅斯一樣,中國也認為現有的國際體系更有利於西方。不過,中俄的合作是不平等的。中國瞧不起俄羅斯不景氣的經濟,以及將俄羅斯拖入衰落的社會和人口發展趨勢。說起來,普京的角色就是一個有用的傻瓜。
安倍認為可以誘使克裡姆林宮兩面下註。在人口迅速衰減的西伯利亞,中國人越來越多,這讓俄羅斯不安。假以時日,中國人或許會成為俄羅斯遠東地區最主要的族群。中國有一天會不會仿效普京在烏克蘭所做的,對生活在俄羅斯領土上的中國人適用法外治權原則?安倍對俄羅斯吞並克裡米亞的批評一直音量不大,他盤算著,眼下正是推動俄日關系“正常化”的好時機。
這種敵友關系的迅速變幻,已經如萬花筒一般讓人眼花繚亂,與一些小國有關的沖突讓亞洲局勢更加復雜。中國在南中國海與越南和菲律賓存在主張爭端。韓國原本應成為日本的天然盟友,但安倍拒不承認日本在帝國主義時期犯下的罪行,將韓國推向了中國的陣營。中國指責美國挑撥周邊國家與中國對抗。其實更有可能是中國的強硬將這些國家推向了美國的懷抱。
這種情況的後果之一是,整個亞洲都在迅速擴充軍力。中國和俄羅斯的國防預算都在以兩位數增長。印度也相差無幾,並打算第一批摘取莫迪承諾的經濟復興的果實。
就安倍而言,他希望重新解釋日本戰後的和平憲法,放寬對日本使用武力的限制。他提議的改動乍看上去並不大,但放在時局下看,卻體現出一種構建安全聯盟對付中國的策略。
有爭議的歷史的遺毒,加上缺少解決邊界爭議的國際機制,使得亞洲地區看上去越來越有火藥味。就目前而言,美國在主持著大局。美國的實力或許在衰減,但它仍比其他所有國家都強大。而每一個亞洲領導人心中的首要問題就是,這種狀況還能維持多久?
眼觀美國從中東撤出,美國的許多盟友都對美國的安全保障能維持多久產生了疑問。日本和韓國官員表示,中短期內,他們需要美國,但就長期而言,他們必須自作打算。中國的戰略意圖看上去非常清晰,那就是將美國擠出西太平洋,讓鄰國順服。中國將採取各種動作來試探美國的決心。
東京的一個朋友有一天問我,民族主義有什麽問題?這麽說吧,愛國主義是非常好的,至於民族主義有什麽問題,你可以從歐洲歷史上那些血腥篇章中找到答案。不過,我懷疑,“亞洲四騎士”可能沒有花時間讀過那些歷史。
印度有了一位新總理,今後亞洲四個最強大國家的領導人就全都是好鬥的民族主義者了。戰後秩序的多邊主義構想正在讓位於重新興起的大國競爭。民族主義抬頭,在崛起中的東方尤其明顯。
錶面看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贏得印度大選跟地緣政治沒什麽關系。他的競選造勢面向對國大黨(Congress party)的無能和腐敗感到厭倦了的國民。他承諾帶領印度實現更快的經濟增長,同時提高民眾生活水平。不過,他的雄心超越了國境,認為印度應該在國際舞臺上與中國平起平坐。
莫迪的印度教民族主義契合當前亞洲的大環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希望恢復“中央王國”(Middle Kingdom)昔日的超凡地位。鄧小平的謹慎策略已經過時,取而代之的是讓中國獲得大國所應享有的尊重的需求。
在東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的經濟計劃之中隱含著一種決心,即讓日本恢復與中國對抗的能力。亞洲民族主義騎士中的老四——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通過對烏克蘭的軍事乾預,昭示出俄羅斯對協作互助的國際秩序抱著藐視的態度。
安倍希望莫迪將東京作為海外出訪的第一站。官員們說,新當選的印度總理與安倍性情相近,抱負相同。人們在談論一項宏大的戰略性協議。日本的技術和投資能夠加速印度經濟發展,而印度可以成為遏制中國的有力盟友。兩個國家與中國都存在領土糾紛——日本在東中國海,印度在北部邊境。兩國都對中國在印度洋的海軍力量感到擔憂。
日中關系和以往一樣糟糕。中方加緊聲索東中國海爭議島嶼的主權。安倍卻去參拜靖國神社(Yasukuni shrine),擺出了歷史修正主義者的姿態。靖國神社中不僅供奉著陣亡的士兵,也供奉著甲級戰犯。日美同盟是亞洲地區的關鍵安全聯盟,受到這一聯盟約束的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政府發現,自己一方面在努力威懾中國,一方面在約束日本。
在與西方對抗之後,普京把目光轉向東方。上周他訪問北京,敲定了一項巨額天然氣供應協議。這份協議的目的是向西方評論家釋放一個信號,即克裡姆林宮能夠在新興世界找到碳氫能源的替代市場,以及一個強有力的盟友。
就目前而言,這種安排很合習近平的心意。中國需要天然氣,俄羅斯還能成為中國在聯合國(UN)的得力盟友。跟俄羅斯一樣,中國也認為現有的國際體系更有利於西方。不過,中俄的合作是不平等的。中國瞧不起俄羅斯不景氣的經濟,以及將俄羅斯拖入衰落的社會和人口發展趨勢。說起來,普京的角色就是一個有用的傻瓜。
安倍認為可以誘使克裡姆林宮兩面下註。在人口迅速衰減的西伯利亞,中國人越來越多,這讓俄羅斯不安。假以時日,中國人或許會成為俄羅斯遠東地區最主要的族群。中國有一天會不會仿效普京在烏克蘭所做的,對生活在俄羅斯領土上的中國人適用法外治權原則?安倍對俄羅斯吞並克裡米亞的批評一直音量不大,他盤算著,眼下正是推動俄日關系“正常化”的好時機。
這種敵友關系的迅速變幻,已經如萬花筒一般讓人眼花繚亂,與一些小國有關的沖突讓亞洲局勢更加復雜。中國在南中國海與越南和菲律賓存在主張爭端。韓國原本應成為日本的天然盟友,但安倍拒不承認日本在帝國主義時期犯下的罪行,將韓國推向了中國的陣營。中國指責美國挑撥周邊國家與中國對抗。其實更有可能是中國的強硬將這些國家推向了美國的懷抱。
這種情況的後果之一是,整個亞洲都在迅速擴充軍力。中國和俄羅斯的國防預算都在以兩位數增長。印度也相差無幾,並打算第一批摘取莫迪承諾的經濟復興的果實。
就安倍而言,他希望重新解釋日本戰後的和平憲法,放寬對日本使用武力的限制。他提議的改動乍看上去並不大,但放在時局下看,卻體現出一種構建安全聯盟對付中國的策略。
有爭議的歷史的遺毒,加上缺少解決邊界爭議的國際機制,使得亞洲地區看上去越來越有火藥味。就目前而言,美國在主持著大局。美國的實力或許在衰減,但它仍比其他所有國家都強大。而每一個亞洲領導人心中的首要問題就是,這種狀況還能維持多久?
眼觀美國從中東撤出,美國的許多盟友都對美國的安全保障能維持多久產生了疑問。日本和韓國官員表示,中短期內,他們需要美國,但就長期而言,他們必須自作打算。中國的戰略意圖看上去非常清晰,那就是將美國擠出西太平洋,讓鄰國順服。中國將採取各種動作來試探美國的決心。
東京的一個朋友有一天問我,民族主義有什麽問題?這麽說吧,愛國主義是非常好的,至於民族主義有什麽問題,你可以從歐洲歷史上那些血腥篇章中找到答案。不過,我懷疑,“亞洲四騎士”可能沒有花時間讀過那些歷史。
結交大人物
英國《金融時報》
賴默•里格比
我們都希望能結交幾位富有影響力的大人物——不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但是,如果你向一位素未謀面的大人物發出一份領英(LinkedIn)的好友邀請,他們很有可能會選擇無視——而且就算他們接受了邀請,你也會成為他們的第243,128位聯系人。那麽,你該如何真正結交你不認識的大人物呢?
領英是一個開始行動的好地方。但尼爾•芒茲-瓊斯(Neil Munz-Jones)表示,應將領英作為一個研究工具,而不是一種毫不費力的發送邀請的方式。芒茲-瓊斯著有《不情願的人脈構建者》(Reluctant Networker)一書。尋找你和你的目標對象都認識的人(他們能夠幫你引薦),並瞭解目標對象的興趣愛好和工作經歷。
如果你找不到人幫你引薦,你可以找個特定理由去聯系他們。此處你要向他們提供某種東西,任何東西都可以:從一個商業問題的解決方案,到一項對他們所參與的慈善項目有用的專長。芒茲-瓊斯指出:“你必須引起他們的註意。”
至於你將如何真正接近他們,你還是應該多角度思考。很顯然,這是因人而異的(在廣告等行業,Twitter或許是一個開啟談話的好途徑),但建立聯系的最好方式或許仍是更加傳統的套路。
現如今,人們被鋪天蓋地的電子郵件淹沒,這些電子郵件通常是由個人助理負責處理的,而紙質郵件則數量寥寥。因此,你應寄出一封手寫信件,這封信很有可能會被送到大人物的辦公桌上。在這之後,發一封電子郵件或者打一個電話趁熱打鐵。採用類似的復古手法,你甚至可以嘗試對大人物的個人助理施展魅力。
但說服力培訓師鮑勃•埃瑟林頓(Bob Etherington)表示,建立聯系的最好方式是直接與某人見面:“溝通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非語言的方式進行的。人們會根據你讓他們產生了怎樣的感覺來決定是否喜歡你。”埃瑟林頓著有《膽小者的電話推銷指南》(Cold Calling for Chickens)一書。
向陌生人介紹自己並不困難,但這需要勇氣。埃瑟林頓建議:“直接走到你想與之交談的那個人或者那群人面前,說,‘我在這兒一個人也不認識,你願意跟我聊聊嗎?’”
當然,在此之前你應已經做過研究,並準備好了幾個適當的問題——你還要拿出你的全部註意力聽對方說話——不過這就是你所需要做的全部了。還有一個不錯的主意是,事先為“你是做什麽的?”準備好一個有趣的答案,以備萬一。
在某些情況下,要到重要聯系人的商務名片比把你自己的名片遞給他們更加重要,因為是你想要瞭解他們的詳細情況,而不是反過來。然後,為了把偶然遇見的一個人變成你的聯絡人,你應當在見面的第二天給他們發一封電子郵件,並在此後讓他們及時瞭解你正在做的事情。反復的聯系(但不要冒昧打擾)是讓他們對你保持關註的關鍵。
一條總的原則是,你不應僅僅向上發展人脈。讓重要人物留意到你的最佳方式是,自己成為一個人脈廣泛、引人註目的人,因此你應當參加行業團體,在活動上發言,並且讓你自己進入公眾視線。埃瑟林頓說:“幸運的人通常認識更多的人。”
賴默•里格比
我們都希望能結交幾位富有影響力的大人物——不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但是,如果你向一位素未謀面的大人物發出一份領英(LinkedIn)的好友邀請,他們很有可能會選擇無視——而且就算他們接受了邀請,你也會成為他們的第243,128位聯系人。那麽,你該如何真正結交你不認識的大人物呢?
領英是一個開始行動的好地方。但尼爾•芒茲-瓊斯(Neil Munz-Jones)表示,應將領英作為一個研究工具,而不是一種毫不費力的發送邀請的方式。芒茲-瓊斯著有《不情願的人脈構建者》(Reluctant Networker)一書。尋找你和你的目標對象都認識的人(他們能夠幫你引薦),並瞭解目標對象的興趣愛好和工作經歷。
如果你找不到人幫你引薦,你可以找個特定理由去聯系他們。此處你要向他們提供某種東西,任何東西都可以:從一個商業問題的解決方案,到一項對他們所參與的慈善項目有用的專長。芒茲-瓊斯指出:“你必須引起他們的註意。”
至於你將如何真正接近他們,你還是應該多角度思考。很顯然,這是因人而異的(在廣告等行業,Twitter或許是一個開啟談話的好途徑),但建立聯系的最好方式或許仍是更加傳統的套路。
現如今,人們被鋪天蓋地的電子郵件淹沒,這些電子郵件通常是由個人助理負責處理的,而紙質郵件則數量寥寥。因此,你應寄出一封手寫信件,這封信很有可能會被送到大人物的辦公桌上。在這之後,發一封電子郵件或者打一個電話趁熱打鐵。採用類似的復古手法,你甚至可以嘗試對大人物的個人助理施展魅力。
但說服力培訓師鮑勃•埃瑟林頓(Bob Etherington)表示,建立聯系的最好方式是直接與某人見面:“溝通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非語言的方式進行的。人們會根據你讓他們產生了怎樣的感覺來決定是否喜歡你。”埃瑟林頓著有《膽小者的電話推銷指南》(Cold Calling for Chickens)一書。
向陌生人介紹自己並不困難,但這需要勇氣。埃瑟林頓建議:“直接走到你想與之交談的那個人或者那群人面前,說,‘我在這兒一個人也不認識,你願意跟我聊聊嗎?’”
當然,在此之前你應已經做過研究,並準備好了幾個適當的問題——你還要拿出你的全部註意力聽對方說話——不過這就是你所需要做的全部了。還有一個不錯的主意是,事先為“你是做什麽的?”準備好一個有趣的答案,以備萬一。
在某些情況下,要到重要聯系人的商務名片比把你自己的名片遞給他們更加重要,因為是你想要瞭解他們的詳細情況,而不是反過來。然後,為了把偶然遇見的一個人變成你的聯絡人,你應當在見面的第二天給他們發一封電子郵件,並在此後讓他們及時瞭解你正在做的事情。反復的聯系(但不要冒昧打擾)是讓他們對你保持關註的關鍵。
一條總的原則是,你不應僅僅向上發展人脈。讓重要人物留意到你的最佳方式是,自己成為一個人脈廣泛、引人註目的人,因此你應當參加行業團體,在活動上發言,並且讓你自己進入公眾視線。埃瑟林頓說:“幸運的人通常認識更多的人。”
崩潰的前兆:經濟下挫長期化,巨額資金加速外逃
楊憲宏
中國國家危機重重,出口下修,建設閒置,影子銀行問題,錢荒、地方債務沈重、房地產泡沫、人民幣超發等等問題層出不窮,最慘的是2008以來的大量政府投資都證明是無生產力而且是貪腐的「關蚊子設施」或「豆腐渣工程」,經濟成長下挫到5%,中國的經濟成長數字都造假,6%其實就是0%,5%等於是負的1%,這還只是開始下跌,不是谷底。國外的媒體都報導,中國已經出現崩潰前的預兆:貪官紛紛外逃,轉移海量巨額資金。大多數的錢跑到歐美國家,小部分流入台灣,可是由於歐美國家傳出可能清查並沒收這些外逃的資金,未來台灣是否可能成為這些「流浪資金」的落腳點?許多中國官員愈來愈愛來台灣,值得注意。
2012年12月底,美國金融監督機構報告,2011年之前的11年間,中國貪官洗到海外的髒錢,達到37,900億美元。其中,2010年為4,204億美元,2011年為6,020億美元。11年平均每個月外逃金額在300萬美元上下。中國貪官外逃資金總額,到2010年已經佔全世界髒錢總額的一半。
2012年的外逃資金又創新高超過10,000億美元。2013年更高,可能超過15,000億美元。也就是2012年以來每月平均的外逃資金已經破1000億美元。這些外逃資金,大多數是所謂的民間企業「假投資真洗錢」。可是也有就是「官倒」,把公家的錢直接弄走,更多的是向民間索賄。
紐約時報日前報導,今年2月,中共中央組織部下達有關「裸官」的內部文件:「要麼把家人接回來,要麼提前退休。」目的要他們把錢匯回中國,但是可能嗎? 2012年底中共中紀委確認,2012年十一長假期間,確認外逃的官員高達700多人。
中國人把那些妻子和子女移居國外、自己孤身一人在國內任職的官員稱為「裸官」。「裸官」身在中國,心在國外,或通過貪腐行為向遠在海外的家人輸送利益,或一有風吹草動迅速「出國」與家人團聚。最近幾年,許多台商到中國工作,都被中國境內人士警告,「我們都要走了,你還來幹嗎」?
根據人民銀行2011年的一份報告中的估算,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2008年,外逃官員高達1.8萬人,攜帶款項達8000億元人民幣。這些官方數字其實是低估了。一些學術機構估計,過去五年間,逾百萬中共官員及其親屬向海外轉移了資產。
中共大多數外逃貪官,首先把配偶、子女和金錢送往國外,然後自己擇機潛逃。這些官員的錢主要通過現金走私、地下錢莊、項目交易和企業投資等方式轉移出去。中國官方文件所列舉的貪官資產轉移辦法,包括地下錢莊;企業管理層與境外公司通過「高進低出」或者「應收賬款」等方式,將國內企業資產掏空,轉移企業資產;在境外使用信用卡大額消費或提現來實現資金向境外轉移等。
2011年9月,中紀委監察部啟動省級防逃追逃協調機制試點工作。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山東、河南、廣東、雲南等10省被列為試點城市。截至去年6月底,因腐敗由「媒體曝光」的案件有,浙江2起、河南5起、央企3起、福建2起、黑龍江2起、廣東2起、貴州2起、江西1起、陝西1起。這個數目只是冰山一角。
近期,大小貪官膽戰心驚,急拋手中的房產,兌換現金出逃。去年11月中旬以來,大陸45個大中城市陸續出現豪宅、別墅拋售潮,12月份後情況更為嚴重,其中有六成交易是以匿名、假名等方式進行。
資產流失嚴重。這些數據震驚中共高層。一中共人大官員向《經濟觀察報》證實,中紀委、中辦、中組部至去年12月中已經召見120多名現任高官打招呼,令他們的家屬停止拋售住宅。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歐盟成員國等國家,成為出逃官員的主要目的地,其中美國最多。
2013年6月,網上流傳消息說,有美國官員透露:美國可能會曝光中共192萬名官員在國外的海外帳戶秘密檔案。這些檔案記載192萬名中共官員背景、個人財產、子女在海外情況,配有照片。
美國認為,貪官的外逃資金對美國經濟的穩定沒有好處,美國不歡迎外國貪官的錢。美國國土安全部、司法部和國務院聯合成立了「移民和海關執法局」,它有權沒收涉嫌貪污腐敗的外國高官經由洗錢渠道進入美國的財產。
曾在美國財政部反洗錢部門工作了27年的麥唐納說:「沒收中國貪官在美財產只是時間問題。我不相信有甚麼腐敗官員能被豁免。如果美國發現中國貪官轉移到美國的非法財產,我相信美國一定會同中國有關部門緊密合作,把事情追蹤下去。」
中國有網民發帖調侃,美國總統歐巴馬警告某國:「不費一兵一卒,貴國即潰敗。1. 公佈貴國官員海外存款並凍結;2. 公佈有美國護照的官員名單;3. 公佈在美國定居的外逃貪官家屬名單;4. 下令清查洛杉磯二奶村;5. 把在美官員家屬送往關塔那摩基地。」講的就是中國。
日本《產經新聞》2013年10月5日曾報導,中國富豪們的資金「像能預知大地震的動物一般」逃離中國。日本傳媒、輿論有關中國泡沫經濟行將崩潰的分析愈來愈多,其中日本證券評論員增田悅佐在《東洋經濟》預測「中國泡沫經濟破裂將令中共政權3年內崩潰」,引起關注。是不是3年內出事可以觀察,但是,經濟成長往下掉加上外流資金的統計的確是個客觀指標。
這是個警戒線,台灣與中國之間的經貿還能熱絡下去嗎?這是山雨欲來的前夕了嗎?馬英九政府想清楚了嗎?新任的民進黨蔡英文主席準備好了嗎?
中國國家危機重重,出口下修,建設閒置,影子銀行問題,錢荒、地方債務沈重、房地產泡沫、人民幣超發等等問題層出不窮,最慘的是2008以來的大量政府投資都證明是無生產力而且是貪腐的「關蚊子設施」或「豆腐渣工程」,經濟成長下挫到5%,中國的經濟成長數字都造假,6%其實就是0%,5%等於是負的1%,這還只是開始下跌,不是谷底。國外的媒體都報導,中國已經出現崩潰前的預兆:貪官紛紛外逃,轉移海量巨額資金。大多數的錢跑到歐美國家,小部分流入台灣,可是由於歐美國家傳出可能清查並沒收這些外逃的資金,未來台灣是否可能成為這些「流浪資金」的落腳點?許多中國官員愈來愈愛來台灣,值得注意。
2012年12月底,美國金融監督機構報告,2011年之前的11年間,中國貪官洗到海外的髒錢,達到37,900億美元。其中,2010年為4,204億美元,2011年為6,020億美元。11年平均每個月外逃金額在300萬美元上下。中國貪官外逃資金總額,到2010年已經佔全世界髒錢總額的一半。
2012年的外逃資金又創新高超過10,000億美元。2013年更高,可能超過15,000億美元。也就是2012年以來每月平均的外逃資金已經破1000億美元。這些外逃資金,大多數是所謂的民間企業「假投資真洗錢」。可是也有就是「官倒」,把公家的錢直接弄走,更多的是向民間索賄。
紐約時報日前報導,今年2月,中共中央組織部下達有關「裸官」的內部文件:「要麼把家人接回來,要麼提前退休。」目的要他們把錢匯回中國,但是可能嗎? 2012年底中共中紀委確認,2012年十一長假期間,確認外逃的官員高達700多人。
中國人把那些妻子和子女移居國外、自己孤身一人在國內任職的官員稱為「裸官」。「裸官」身在中國,心在國外,或通過貪腐行為向遠在海外的家人輸送利益,或一有風吹草動迅速「出國」與家人團聚。最近幾年,許多台商到中國工作,都被中國境內人士警告,「我們都要走了,你還來幹嗎」?
根據人民銀行2011年的一份報告中的估算,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2008年,外逃官員高達1.8萬人,攜帶款項達8000億元人民幣。這些官方數字其實是低估了。一些學術機構估計,過去五年間,逾百萬中共官員及其親屬向海外轉移了資產。
中共大多數外逃貪官,首先把配偶、子女和金錢送往國外,然後自己擇機潛逃。這些官員的錢主要通過現金走私、地下錢莊、項目交易和企業投資等方式轉移出去。中國官方文件所列舉的貪官資產轉移辦法,包括地下錢莊;企業管理層與境外公司通過「高進低出」或者「應收賬款」等方式,將國內企業資產掏空,轉移企業資產;在境外使用信用卡大額消費或提現來實現資金向境外轉移等。
2011年9月,中紀委監察部啟動省級防逃追逃協調機制試點工作。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山東、河南、廣東、雲南等10省被列為試點城市。截至去年6月底,因腐敗由「媒體曝光」的案件有,浙江2起、河南5起、央企3起、福建2起、黑龍江2起、廣東2起、貴州2起、江西1起、陝西1起。這個數目只是冰山一角。
近期,大小貪官膽戰心驚,急拋手中的房產,兌換現金出逃。去年11月中旬以來,大陸45個大中城市陸續出現豪宅、別墅拋售潮,12月份後情況更為嚴重,其中有六成交易是以匿名、假名等方式進行。
資產流失嚴重。這些數據震驚中共高層。一中共人大官員向《經濟觀察報》證實,中紀委、中辦、中組部至去年12月中已經召見120多名現任高官打招呼,令他們的家屬停止拋售住宅。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歐盟成員國等國家,成為出逃官員的主要目的地,其中美國最多。
2013年6月,網上流傳消息說,有美國官員透露:美國可能會曝光中共192萬名官員在國外的海外帳戶秘密檔案。這些檔案記載192萬名中共官員背景、個人財產、子女在海外情況,配有照片。
美國認為,貪官的外逃資金對美國經濟的穩定沒有好處,美國不歡迎外國貪官的錢。美國國土安全部、司法部和國務院聯合成立了「移民和海關執法局」,它有權沒收涉嫌貪污腐敗的外國高官經由洗錢渠道進入美國的財產。
曾在美國財政部反洗錢部門工作了27年的麥唐納說:「沒收中國貪官在美財產只是時間問題。我不相信有甚麼腐敗官員能被豁免。如果美國發現中國貪官轉移到美國的非法財產,我相信美國一定會同中國有關部門緊密合作,把事情追蹤下去。」
中國有網民發帖調侃,美國總統歐巴馬警告某國:「不費一兵一卒,貴國即潰敗。1. 公佈貴國官員海外存款並凍結;2. 公佈有美國護照的官員名單;3. 公佈在美國定居的外逃貪官家屬名單;4. 下令清查洛杉磯二奶村;5. 把在美官員家屬送往關塔那摩基地。」講的就是中國。
日本《產經新聞》2013年10月5日曾報導,中國富豪們的資金「像能預知大地震的動物一般」逃離中國。日本傳媒、輿論有關中國泡沫經濟行將崩潰的分析愈來愈多,其中日本證券評論員增田悅佐在《東洋經濟》預測「中國泡沫經濟破裂將令中共政權3年內崩潰」,引起關注。是不是3年內出事可以觀察,但是,經濟成長往下掉加上外流資金的統計的確是個客觀指標。
這是個警戒線,台灣與中國之間的經貿還能熱絡下去嗎?這是山雨欲來的前夕了嗎?馬英九政府想清楚了嗎?新任的民進黨蔡英文主席準備好了嗎?
「到奴役之路」絕地反撲
許銘洲
本月22日發生於新疆首都烏魯木齊市的維吾爾族恐怖攻擊行動,共造成31人死亡,90餘人受傷的慘劇。此一駕駛2部車輛衝入市集並引燃爆炸物的維族恐怖攻擊行動,係緊盯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1日巡視新疆,發表三反主張(反恐、反極端及反分裂主義)之後,隨即爆發;其背後醞涵相當濃厚挑戰意味。《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西方新疆問題專家看法指出,烏魯木齊早晨市集的爆炸案表明了,激進分子已經改變戰術,企圖用大規模襲擊來導引中國過度反應(更酷烈鎮壓),從而促使更多的維吾爾族穆斯林走上極端化的道路。
報導中也指出,維族激進分子,可能正在學習「基地組織」模式,以吸引更多激進派的維族青年,加入反中國、反奴役的絕地反撲。
《英國BBC》的報導,引述澳洲格里菲斯大學新疆問題專家克拉克(Michael Clarke)的看法認為,新疆發展過程中的族群不平等和政府的高壓政策使維吾人普遍不滿。關鍵問題是,他們缺乏表達不滿,「有效或合法的管道」。克拉克指出,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維吾爾族學者伊力哈木的遭遇,清楚呈現了維吾爾族在中共統治下所面臨的危機。伊力哈木的觀點很溫和,他呼籲北京給新疆更大的自治權,但從未要求獨立。結果卻還遭到「涉嫌分裂國家」的罪名,於2月間被當局逮捕。
克拉克說:「這樣一個地位比較高,又從未逾越國家設定的合法討論範圍的溫和批評人士,竟能如此迅速被當局消音。由此,可以推測,新疆普通維族人的聲音,被邊緣化的程度多麼嚴重」。克拉克指出,在這個背景下,維族一部分人走上極端化的道路,不足為奇。
另有學者,從維族「反抗運動新戰略」的角度進行思考,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知名新疆問題專家博芬頓(Gardner Bovingdon)認為,最近的襲擊可能表明,激進分子採用了一個新的戰略:用襲擊驅使當局進行更嚴酷的鎮壓,而鎮壓會使更多的維吾爾人極端化,更願意加入激進組織。他也強調,這種激進作法,代價太高。他表示,這些維族人士和進行炸彈襲擊的巴勒斯坦人,行動與想法皆雷同。然而,少數堅持採用暴力手段的人,其行動後果,將嚴重危及影響整個族群的存活。
澳洲格里菲斯大學教授克拉克進一步指出,最近的襲擊事件說明,維吾爾人對中國統治權的對抗正變得更加劇烈,也更加極端。該學者表示:「新疆以前發生的低烈度暴力事件,主要是採用低技術手段,伺機對警察和官員等政府工作人員進行的襲擊。而最近針對公共場所的暴力襲擊,顯然是不分青紅是非,針對平民而來,目的在於希望獲得最大迴響。」克拉克推測,這樣做的目的不止是加劇中國政府和維吾爾激進分子之間的衝突,而且還要使當地維族和漢族人口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沙羅(Ishaan Tharoor),以「為何中國恐怖主義問題越變越糟?」為題,列舉了4大病症,包括有:1.族群政治撕裂,2.好戰的伊斯蘭信仰,3.壓制,4.邊緣化危機。沙羅指出,在中國漢族中心化,以及中央集權的統治下,少數民族的艱困處境日愈「激化呈現」。以新疆維族為例,他們在自己族群的土地上,面臨了歧視。1949至2008年,漢族遍及新疆各地,所佔比率從6%至40%不等;至於,首都烏魯木齊,漢人比率更高達75%。
另外,中國對於維族文化的歧視,從下述例子,可見一般。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前新疆黨委書記王樂泉,曾公開政策宣布,把新疆傳統的維吾爾族語與英語同列為外國語,置於學校的選修科目,認為其係可有可無的語言,「並不適合在21世紀繼續發展」。
《中國茉莉花革命》網站27日報導指出,中國官方已在25日(週日)凌晨實施「零點」逮捕行動,並以雷霆之勢迅速處決一批暴恐團伙。5月以來,新疆和田、喀什、阿克蘇三地共已處決23個涉恐涉暴及宗教極端犯罪團伙,抓獲200餘名犯罪嫌疑人;這次拘捕的疑犯基本以1980、1990年代的年輕成員為主,他們大多通過互聯網等,觀看暴恐視頻,傳播宗教極端思想;或藉由QQ社群、短信、微博訊息,以及非法講經點等方式交流經驗,宣揚「聖戰」思想,密謀襲擊目標等。
*近來維吾爾族重大攻擊事件:
新疆(2009年7月)
維族與當地漢族衝突暴動,200人致死,隨後並引來官方大力鎮壓
北京(2013年10月28日)
3名維族人士開車撞進天安門廣場群眾聚集處,此自殺事件並因而造成2名觀光客致死。
首都烏魯木齊(2014年4月30日)
鐵路車站爆炸案,導致3人致死(其中2人為引爆炸彈者)
首都烏魯木齊(2014年5月22日)
數名維族人士駕駛2輛車,衝進市集引爆炸彈,造成31死,超過90人受傷
本月22日發生於新疆首都烏魯木齊市的維吾爾族恐怖攻擊行動,共造成31人死亡,90餘人受傷的慘劇。此一駕駛2部車輛衝入市集並引燃爆炸物的維族恐怖攻擊行動,係緊盯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1日巡視新疆,發表三反主張(反恐、反極端及反分裂主義)之後,隨即爆發;其背後醞涵相當濃厚挑戰意味。《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西方新疆問題專家看法指出,烏魯木齊早晨市集的爆炸案表明了,激進分子已經改變戰術,企圖用大規模襲擊來導引中國過度反應(更酷烈鎮壓),從而促使更多的維吾爾族穆斯林走上極端化的道路。
報導中也指出,維族激進分子,可能正在學習「基地組織」模式,以吸引更多激進派的維族青年,加入反中國、反奴役的絕地反撲。
《英國BBC》的報導,引述澳洲格里菲斯大學新疆問題專家克拉克(Michael Clarke)的看法認為,新疆發展過程中的族群不平等和政府的高壓政策使維吾人普遍不滿。關鍵問題是,他們缺乏表達不滿,「有效或合法的管道」。克拉克指出,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維吾爾族學者伊力哈木的遭遇,清楚呈現了維吾爾族在中共統治下所面臨的危機。伊力哈木的觀點很溫和,他呼籲北京給新疆更大的自治權,但從未要求獨立。結果卻還遭到「涉嫌分裂國家」的罪名,於2月間被當局逮捕。
克拉克說:「這樣一個地位比較高,又從未逾越國家設定的合法討論範圍的溫和批評人士,竟能如此迅速被當局消音。由此,可以推測,新疆普通維族人的聲音,被邊緣化的程度多麼嚴重」。克拉克指出,在這個背景下,維族一部分人走上極端化的道路,不足為奇。
另有學者,從維族「反抗運動新戰略」的角度進行思考,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知名新疆問題專家博芬頓(Gardner Bovingdon)認為,最近的襲擊可能表明,激進分子採用了一個新的戰略:用襲擊驅使當局進行更嚴酷的鎮壓,而鎮壓會使更多的維吾爾人極端化,更願意加入激進組織。他也強調,這種激進作法,代價太高。他表示,這些維族人士和進行炸彈襲擊的巴勒斯坦人,行動與想法皆雷同。然而,少數堅持採用暴力手段的人,其行動後果,將嚴重危及影響整個族群的存活。
澳洲格里菲斯大學教授克拉克進一步指出,最近的襲擊事件說明,維吾爾人對中國統治權的對抗正變得更加劇烈,也更加極端。該學者表示:「新疆以前發生的低烈度暴力事件,主要是採用低技術手段,伺機對警察和官員等政府工作人員進行的襲擊。而最近針對公共場所的暴力襲擊,顯然是不分青紅是非,針對平民而來,目的在於希望獲得最大迴響。」克拉克推測,這樣做的目的不止是加劇中國政府和維吾爾激進分子之間的衝突,而且還要使當地維族和漢族人口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沙羅(Ishaan Tharoor),以「為何中國恐怖主義問題越變越糟?」為題,列舉了4大病症,包括有:1.族群政治撕裂,2.好戰的伊斯蘭信仰,3.壓制,4.邊緣化危機。沙羅指出,在中國漢族中心化,以及中央集權的統治下,少數民族的艱困處境日愈「激化呈現」。以新疆維族為例,他們在自己族群的土地上,面臨了歧視。1949至2008年,漢族遍及新疆各地,所佔比率從6%至40%不等;至於,首都烏魯木齊,漢人比率更高達75%。
另外,中國對於維族文化的歧視,從下述例子,可見一般。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前新疆黨委書記王樂泉,曾公開政策宣布,把新疆傳統的維吾爾族語與英語同列為外國語,置於學校的選修科目,認為其係可有可無的語言,「並不適合在21世紀繼續發展」。
《中國茉莉花革命》網站27日報導指出,中國官方已在25日(週日)凌晨實施「零點」逮捕行動,並以雷霆之勢迅速處決一批暴恐團伙。5月以來,新疆和田、喀什、阿克蘇三地共已處決23個涉恐涉暴及宗教極端犯罪團伙,抓獲200餘名犯罪嫌疑人;這次拘捕的疑犯基本以1980、1990年代的年輕成員為主,他們大多通過互聯網等,觀看暴恐視頻,傳播宗教極端思想;或藉由QQ社群、短信、微博訊息,以及非法講經點等方式交流經驗,宣揚「聖戰」思想,密謀襲擊目標等。
*近來維吾爾族重大攻擊事件:
新疆(2009年7月)
維族與當地漢族衝突暴動,200人致死,隨後並引來官方大力鎮壓
北京(2013年10月28日)
3名維族人士開車撞進天安門廣場群眾聚集處,此自殺事件並因而造成2名觀光客致死。
首都烏魯木齊(2014年4月30日)
鐵路車站爆炸案,導致3人致死(其中2人為引爆炸彈者)
首都烏魯木齊(2014年5月22日)
數名維族人士駕駛2輛車,衝進市集引爆炸彈,造成31死,超過90人受傷
台灣社會 不要失去愛的能力
湯靜蓮修女(善牧基金會創辦人)
這個月,北捷的無差別殺人事件,還有多起情殺事件,甚至波及分手對象的家人,導致許多寶貴的生命在一瞬間喪失,我想,除了被害人家屬及親友感到無比的悲痛,整個台灣社會,就像一道被撕裂的傷口,大家同感悲痛,同時,更伴隨著恐懼的陰影。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我想,我們可以一起給社會更多的疼惜。
曾經,我服務的一位婦女,她有三個孩子,我問她為什麼不花時間陪伴孩子?難道不知道孩子長期的忽略中,容易走上歧途嗎?這位媽媽告訴我,修女,我很愛我的孩子,也很想陪伴他們,但,家裡實在太窮,先生跑船的工作,人很少在家,婆婆生病了,只靠她一個人照顧,還必須擠出時間工作賺錢,真的無能為力。
我聽了,很心疼。
還有我們中輟學園的孩子,每天上課打瞌睡,老師去關懷了解,才知道單親家庭的他為了不讓做清潔隊工作的媽媽太辛苦,每天清晨就跟著去幫忙,嚴重睡眠不足,而這相依為命的母子,就靠媽媽微薄的薪水度日,有時連學費都交不出來。
我聽了,很心疼。
我時常相信,很多時候我們並非無能為力,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把他教好、教導性知識更該落實生命教育、情緒管理,讓孩子不致變成考試機器,而是全人發展。但我也相信,有很多的無能為力,比方經濟極為貧困的家庭,往往一家勉強溫飽了,爸爸或媽媽也累倒了,然後更多的惡性循環從家裡發生,再漫延至社會成為更大的輪轉。
我們可以做的,是盡情的悲傷,不需壓抑,並且給受到創傷的被害人及家屬祝福和祈禱,但再多的指責,以及不斷的批評,都無法挽回寶貴的生命。
然而沒有一件事,是「愛」對付不了的。對社會多一分疼惜,我們就更能同理與我們不同立場、處境的人,這樣的同理,是包容,也是接納,可以放下仇恨,繼續往前走。
我們感到恐懼的是,為什麼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我們生長的土地?可怕的不是與死亡如此接近,而是與殘暴的殺害行為如此接近。
我們還可以做的,而且是當下就應該做的,就是給孩子更正確的教育。
一個孩子需要的,除了足夠的關懷、陪伴和支持,更需要提供他能應付人生各項課題的處理能力,然而我們的教育環境,做到了嗎?我想不只父母及師長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學習對象,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更具決定性的影響。要創造什麼樣的社會價值觀,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
我們在兒童及青少年的學校性教育中,首重知識,其次預防懷孕。無數青少年因此對自己的生理功能有足夠的認識,但身體呢?心理呢?我們所提供的教育,能讓孩子在往後遇到挫折時,能處理這樣的困難,而非情緒失控,做出傷天害理的事了嗎?許多時候,我們更以為青少年「看起來好好的」就沒事,但是當整個體制內教育的價值觀是拿高分,社會價值觀是出人頭地,事實上是無法貼近孩子需求的,而對於更多缺乏資源的孩子,只會加強挫折感,而非成就感。
我們應該給孩子的,是多元且良好的價值觀,而非單一目標,讓每個孩子為此目標擠破了頭。以我們善牧青少年服務中的中輟學園為例,許多孩子在學校受到極大的挫折,甚至被標籤壞孩子、不良少年,但來到我們的學園,終於遇到會傾聽他、不會批評他的大人,甚至同理他的困難,願意一起發掘他們身上的力量。這些孩子在善牧上的適性課程不同於主流學校還是其次,重要的是,他在一個接納他的環境,相信他有很棒的能力,在這社會一定有他能夠伸展的舞台。
而當巨大的創傷降臨在這個社會,該如何平復?我想每一個人,都需要「復原力」。
復原力( resilience),也有人翻譯為生命韌性,它一直是善牧基金會在服務上最重要的概念,基本的精神就是一個人即使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仍然有良好的表現,而且不分你我,這樣的能力為每一個人所有。來到善牧求助的每一個人,我們相信他們歷經創傷,甚至可能是因為犯罪被轉介而來,比方待過觀護所的少年,但不論是誰,都能運用自己的復原力,度過生命的低潮。
當然,這樣的復原力,是必須靠著支持系統來激發的,比方一個國中的女孩長期經歷家內性侵害,於是安置到善牧,她原先無法信任任何人,無比的憤怒、恐懼,但她感受到這個安置家園對她充滿接納,社工給她滿滿的愛,讓她在家園的4年間,創傷復原,也找回了勇氣與自信。大學的志願,女孩填寫社工系為第一志願,因為她要將這份愛延續下去,希望有朝成為助人工作者。
我們悲傷,我們恐懼,但我們仍要繼續往前走,重要的是,不要因為創傷,而長時間帶著憂憤,失去愛的能力。
我相信,因為愛,能讓我們有足夠的復原力,去面對共同的記憶、共同的困難!我們必須一起加油!
這個月,北捷的無差別殺人事件,還有多起情殺事件,甚至波及分手對象的家人,導致許多寶貴的生命在一瞬間喪失,我想,除了被害人家屬及親友感到無比的悲痛,整個台灣社會,就像一道被撕裂的傷口,大家同感悲痛,同時,更伴隨著恐懼的陰影。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我想,我們可以一起給社會更多的疼惜。
曾經,我服務的一位婦女,她有三個孩子,我問她為什麼不花時間陪伴孩子?難道不知道孩子長期的忽略中,容易走上歧途嗎?這位媽媽告訴我,修女,我很愛我的孩子,也很想陪伴他們,但,家裡實在太窮,先生跑船的工作,人很少在家,婆婆生病了,只靠她一個人照顧,還必須擠出時間工作賺錢,真的無能為力。
我聽了,很心疼。
還有我們中輟學園的孩子,每天上課打瞌睡,老師去關懷了解,才知道單親家庭的他為了不讓做清潔隊工作的媽媽太辛苦,每天清晨就跟著去幫忙,嚴重睡眠不足,而這相依為命的母子,就靠媽媽微薄的薪水度日,有時連學費都交不出來。
我聽了,很心疼。
我時常相信,很多時候我們並非無能為力,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把他教好、教導性知識更該落實生命教育、情緒管理,讓孩子不致變成考試機器,而是全人發展。但我也相信,有很多的無能為力,比方經濟極為貧困的家庭,往往一家勉強溫飽了,爸爸或媽媽也累倒了,然後更多的惡性循環從家裡發生,再漫延至社會成為更大的輪轉。
我們可以做的,是盡情的悲傷,不需壓抑,並且給受到創傷的被害人及家屬祝福和祈禱,但再多的指責,以及不斷的批評,都無法挽回寶貴的生命。
然而沒有一件事,是「愛」對付不了的。對社會多一分疼惜,我們就更能同理與我們不同立場、處境的人,這樣的同理,是包容,也是接納,可以放下仇恨,繼續往前走。
我們感到恐懼的是,為什麼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我們生長的土地?可怕的不是與死亡如此接近,而是與殘暴的殺害行為如此接近。
我們還可以做的,而且是當下就應該做的,就是給孩子更正確的教育。
一個孩子需要的,除了足夠的關懷、陪伴和支持,更需要提供他能應付人生各項課題的處理能力,然而我們的教育環境,做到了嗎?我想不只父母及師長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學習對象,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更具決定性的影響。要創造什麼樣的社會價值觀,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
我們在兒童及青少年的學校性教育中,首重知識,其次預防懷孕。無數青少年因此對自己的生理功能有足夠的認識,但身體呢?心理呢?我們所提供的教育,能讓孩子在往後遇到挫折時,能處理這樣的困難,而非情緒失控,做出傷天害理的事了嗎?許多時候,我們更以為青少年「看起來好好的」就沒事,但是當整個體制內教育的價值觀是拿高分,社會價值觀是出人頭地,事實上是無法貼近孩子需求的,而對於更多缺乏資源的孩子,只會加強挫折感,而非成就感。
我們應該給孩子的,是多元且良好的價值觀,而非單一目標,讓每個孩子為此目標擠破了頭。以我們善牧青少年服務中的中輟學園為例,許多孩子在學校受到極大的挫折,甚至被標籤壞孩子、不良少年,但來到我們的學園,終於遇到會傾聽他、不會批評他的大人,甚至同理他的困難,願意一起發掘他們身上的力量。這些孩子在善牧上的適性課程不同於主流學校還是其次,重要的是,他在一個接納他的環境,相信他有很棒的能力,在這社會一定有他能夠伸展的舞台。
而當巨大的創傷降臨在這個社會,該如何平復?我想每一個人,都需要「復原力」。
復原力( resilience),也有人翻譯為生命韌性,它一直是善牧基金會在服務上最重要的概念,基本的精神就是一個人即使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仍然有良好的表現,而且不分你我,這樣的能力為每一個人所有。來到善牧求助的每一個人,我們相信他們歷經創傷,甚至可能是因為犯罪被轉介而來,比方待過觀護所的少年,但不論是誰,都能運用自己的復原力,度過生命的低潮。
當然,這樣的復原力,是必須靠著支持系統來激發的,比方一個國中的女孩長期經歷家內性侵害,於是安置到善牧,她原先無法信任任何人,無比的憤怒、恐懼,但她感受到這個安置家園對她充滿接納,社工給她滿滿的愛,讓她在家園的4年間,創傷復原,也找回了勇氣與自信。大學的志願,女孩填寫社工系為第一志願,因為她要將這份愛延續下去,希望有朝成為助人工作者。
我們悲傷,我們恐懼,但我們仍要繼續往前走,重要的是,不要因為創傷,而長時間帶著憂憤,失去愛的能力。
我相信,因為愛,能讓我們有足夠的復原力,去面對共同的記憶、共同的困難!我們必須一起加油!
有些書是用來品嘗的,有些書是可以一口吞下,少數的一些書是拿來咀嚼、消化的。“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有些書是用來品嘗的,有些書是可以一口吞下,少數的一些書是拿來咀嚼、消化的。)
這句話出自於16世紀英國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一篇短文《論學習》(”Of Studies,” 1625)。培根的散文開啓英國散文世⋯⋯紀,並塑造此文類的重要風格,以簡潔、雋永的詞句,分析各種不同的社會與人生議題。在十七世紀早期的文學風潮中,透過實驗及歸納的思維方式,提倡學習與知性的追求,充滿理性思維。閱讀他的散文,除了欣賞簡潔及精彩的用詞遣字外,也可以鍛鍊自己的邏輯推理與歸納的思考。
重點字彙
taste 品嘗
swallow 吞下、吞嚥
chew 咀嚼
digest 消化、吸收、整理
(有些書是用來品嘗的,有些書是可以一口吞下,少數的一些書是拿來咀嚼、消化的。)
這句話出自於16世紀英國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一篇短文《論學習》(”Of Studies,” 1625)。培根的散文開啓英國散文世⋯⋯紀,並塑造此文類的重要風格,以簡潔、雋永的詞句,分析各種不同的社會與人生議題。在十七世紀早期的文學風潮中,透過實驗及歸納的思維方式,提倡學習與知性的追求,充滿理性思維。閱讀他的散文,除了欣賞簡潔及精彩的用詞遣字外,也可以鍛鍊自己的邏輯推理與歸納的思考。
重點字彙
taste 品嘗
swallow 吞下、吞嚥
chew 咀嚼
digest 消化、吸收、整理
Allen Chen 懷想錄: 「絕不要讓害怕或羞怯,阻止你欣賞自己的獨一無二。」“Never let fear or shame ...
Allen Chen 懷想錄: 「絕不要讓害怕或羞怯,阻止你欣賞自己的獨一無二。」“Never let fear or shame ...: “Never let fear or shame keep you from celebrating the unique people that you are.” – Kristen Anderson-Lopez, Song Writer 「絕不要讓害怕或羞怯,阻止你欣賞自己...
想像的正面力量
在你朝目標前進的路上,假如有努力卻達不到結果的情況,不妨試試這個(看起來很簡單的)方法:
寫下目標,想出幾種可以達成目標的方式,最後閉上眼,想像自己逐一實踐。
證據顯示想像某種動作,可以刺激大腦中負責該動作的區塊。所以,想像自己逐步達成某個目標,等於讓大腦直接啟動、採取行動。此外,在腦海專注於創造清楚影像,也有助於降低焦慮、增進自信。
寫下目標,想出幾種可以達成目標的方式,最後閉上眼,想像自己逐一實踐。
證據顯示想像某種動作,可以刺激大腦中負責該動作的區塊。所以,想像自己逐步達成某個目標,等於讓大腦直接啟動、採取行動。此外,在腦海專注於創造清楚影像,也有助於降低焦慮、增進自信。
了解自己的情緒
太過情緒化固然會有問題,但如果你完全壓抑情緒,產生的問題更大。
每週至少兩次問問自己:「我現在是什麼感受?」盡量把答案寫下來。定期寫日記,有助於你了解自己的心情,與改變心情的因素。
⋯⋯
然後放輕鬆點,自在把情緒表達出來,也讓別人走進心裡。
每週至少兩次問問自己:「我現在是什麼感受?」盡量把答案寫下來。定期寫日記,有助於你了解自己的心情,與改變心情的因素。
⋯⋯
然後放輕鬆點,自在把情緒表達出來,也讓別人走進心裡。
最重要的溝通,是聽到沒說出口的話。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communication is hearing what isn't said.
最重要的溝通,是聽到沒說出口的話。
-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當代管理大師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communication is hearing what isn't said.
-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當代管理大師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communication is hearing what isn't said.
有些人是走到哪裡都帶來快樂,但有些人是離開的時候才讓人開心。Some cause happiness wherever they go; others whenever they go.
有些人是走到哪裡都帶來快樂,但有些人是離開的時候才讓人開心。
—王爾德(Oscar Wilde),愛爾蘭作家、詩人
Some cause happiness wherever they go; others whenever they go.
—王爾德(Oscar Wilde),愛爾蘭作家、詩人
Some cause happiness wherever they go; others whenever they go.
不是每一件可以用數字衡量的事物,都是重要的;也不是每一件重要的事物,都可以用數字衡量。Not everything that can be counted counts, and 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
不是每一件可以用數字衡量的事物,都是重要的;也不是每一件重要的事物,都可以用數字衡量。—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Not everything that can be counted counts, and 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
Not everything that can be counted counts, and 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
這個世界的可塑性比你想得還要大,拿出你的鐵錘,把它敲成你想要的形狀。The world is more malleable than you think and it's waiting for you to hammer it into shape.
這個世界的可塑性比你想得還要大,拿出你的鐵錘,把它敲成你想要的形狀。
—波諾(Bono)英國搖滾樂團U2主唱
The world is more malleable than you think and it's waiting for you to hammer it into shape.
—波諾(Bono)英國搖滾樂團U2主唱
The world is more malleable than you think and it's waiting for you to hammer it into shape.
科學驗證的改運法
客戶食言而肥、老闆生氣亂飆、顧客無理取鬧、同事做事擺爛……工作中總會遇到不順的時候,使人心情跌到谷底;尤其若遭到別人莫名用惡劣態度無禮對待,更是讓人氣到七竅生煙。
碰到這些鳥事,我們都知道要用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與處理,讓壞情緒左右自己的思考與行為,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但心情常常很難說改就改,明知道不該去想,但有時卻無法控制自己,最後弄得自己整天情緒低落,做事效率也變得很差。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轉換情緒呢?
日本腦科學專家、東京大學研究所醫學系研究科腦神經醫學博士中野信子在著作《科學驗證的改運法》中,以大腦運作機制出發,提出三個可以快速讓人心情變好的絕招,讓你排除壞情緒、馬上招來好運氣!
絕招1 幻想美好的事物
受到別人的誇獎、占到便宜時,你是否會心情很好?那是因為大腦會分泌多巴胺,使我們得到快樂的感覺。多巴胺是製造欲望及快樂的物質,也被稱為「引起生活欲望的荷爾蒙」。
要怎麼做才會分泌多巴胺呢?中野表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談一場好的戀愛,可惜談戀愛並不是自己一個人輕易就可以辦到的事;而替代方案,就是「做個美麗的幻想」。
中野舉例,假如你有喜歡的對象,你可以幻想自己與那個人談著甜蜜的戀情,這個對象可以是演員或偶像等名人,只要是能讓你心跳加速的幻想內容即可;也可以是把自己想像成厲害的人,例如想像自己工作順利,受到全公司所有人的喝采、自己所創造的商品超有人氣、商品擺滿在店鋪架子上的模樣。幻想自己功成名就、廣受歡迎、備受喜愛,就能讓自己心情變好,「美麗的幻想不需要資金,不限時間場合都能實踐,而且最重要的就是有著極大的效果。」
絕招2. 做正面的祈禱
覺得事情不順時,你是否也會默默對著神明祈禱?中野表示「祈禱可以有助於身心健康,甚至可以提升運氣。」但能達到這種效果的關鍵,在於「並非只替自己祈禱,而是正面地祈禱別人也可以得到幸福。」
她舉例,很多業務人員都會祈禱「希望今年的業績能夠成長」,但這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祈禱。正確做法是思考「業績成長,是否也可以為他人帶來幸福?」然後祈禱「為了帶全家人旅行,希望業績能夠成長」「希望讓更多客戶感覺到商品帶來方便及喜悅」。
之所以必須這樣做的理由,中野指出,人類腦裡有一個稱作「內前額皮質區」的部位,會對自己的行為給予評價,當你抱持著共好的大愛時,腦部會判斷「這是好的祈禱」,就會分泌β-腦內啡、多巴胺及催產素等腦內快感物質,除了讓人心情快樂,β-腦內啡還可以促使腦部活性化、提高身體免疫力,催產素則能提高記憶力。
但若是自利的祈禱,例如「想把別人踩在腳下」「希望他會輸掉」等負面想法,腦部會判斷「這是壞的祈禱」,就會分泌稱作皮質醇的壓力荷爾蒙,一旦分泌過多,負責記憶的重要角色「海馬迴」部位就會萎縮。
所以請常常發自內心地希望別人也能幸福而祈禱。如此一來,不僅有助於身心健康,願望也會容易實現。
絕招3. 今晚早點去睡吧!
人的身體裡,光是已經確認的神經傳導物質就有25種,而其中可以帶來安心感及穩定感的物質之一就是血清素。血清素可以調整心情的平衡,帶來安心感,所以還被稱為「幸福荷爾蒙」。
中野表示,人早上的體溫會維持在低溫狀態,到了傍晚體溫會上升,到了隔天的早晨又會再次降低。就像這樣,人體內有一個以24小時為周期的生理時鐘,換句話說,人類的生理時鐘天生就被設定為白天是工作時間,晚上則是睡眠時間。
中野表示,人在睡覺時,大腦會分泌「褪黑激素」,分解體內的活性氧類,除了創造優質的睡眠品質,還能加強抵抗病毒的功能,保護身體並防止老化。
而褪黑激素是由腦部的松果體利用血清素所製造。換句話說,血清素沒有確實分泌,褪黑激素也會逐漸減少。而血清素是因早上的自然光線刺激網膜而分泌。血清素開始分泌後起算15個小時,就會開始分泌褪黑激素。
也就是說,為了充分分泌血清素及褪黑激素,我們必須遵照生理時鐘的配置而生活,換句話說,就是早上要早起,確實地曬太陽,夜晚要早點就寢,這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你覺得最近運氣不太好,不妨從早睡早起開始做起,改變生活步驟,就能改變心情」。
碰到這些鳥事,我們都知道要用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與處理,讓壞情緒左右自己的思考與行為,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但心情常常很難說改就改,明知道不該去想,但有時卻無法控制自己,最後弄得自己整天情緒低落,做事效率也變得很差。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轉換情緒呢?
日本腦科學專家、東京大學研究所醫學系研究科腦神經醫學博士中野信子在著作《科學驗證的改運法》中,以大腦運作機制出發,提出三個可以快速讓人心情變好的絕招,讓你排除壞情緒、馬上招來好運氣!
絕招1 幻想美好的事物
受到別人的誇獎、占到便宜時,你是否會心情很好?那是因為大腦會分泌多巴胺,使我們得到快樂的感覺。多巴胺是製造欲望及快樂的物質,也被稱為「引起生活欲望的荷爾蒙」。
要怎麼做才會分泌多巴胺呢?中野表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談一場好的戀愛,可惜談戀愛並不是自己一個人輕易就可以辦到的事;而替代方案,就是「做個美麗的幻想」。
中野舉例,假如你有喜歡的對象,你可以幻想自己與那個人談著甜蜜的戀情,這個對象可以是演員或偶像等名人,只要是能讓你心跳加速的幻想內容即可;也可以是把自己想像成厲害的人,例如想像自己工作順利,受到全公司所有人的喝采、自己所創造的商品超有人氣、商品擺滿在店鋪架子上的模樣。幻想自己功成名就、廣受歡迎、備受喜愛,就能讓自己心情變好,「美麗的幻想不需要資金,不限時間場合都能實踐,而且最重要的就是有著極大的效果。」
絕招2. 做正面的祈禱
覺得事情不順時,你是否也會默默對著神明祈禱?中野表示「祈禱可以有助於身心健康,甚至可以提升運氣。」但能達到這種效果的關鍵,在於「並非只替自己祈禱,而是正面地祈禱別人也可以得到幸福。」
她舉例,很多業務人員都會祈禱「希望今年的業績能夠成長」,但這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祈禱。正確做法是思考「業績成長,是否也可以為他人帶來幸福?」然後祈禱「為了帶全家人旅行,希望業績能夠成長」「希望讓更多客戶感覺到商品帶來方便及喜悅」。
之所以必須這樣做的理由,中野指出,人類腦裡有一個稱作「內前額皮質區」的部位,會對自己的行為給予評價,當你抱持著共好的大愛時,腦部會判斷「這是好的祈禱」,就會分泌β-腦內啡、多巴胺及催產素等腦內快感物質,除了讓人心情快樂,β-腦內啡還可以促使腦部活性化、提高身體免疫力,催產素則能提高記憶力。
但若是自利的祈禱,例如「想把別人踩在腳下」「希望他會輸掉」等負面想法,腦部會判斷「這是壞的祈禱」,就會分泌稱作皮質醇的壓力荷爾蒙,一旦分泌過多,負責記憶的重要角色「海馬迴」部位就會萎縮。
所以請常常發自內心地希望別人也能幸福而祈禱。如此一來,不僅有助於身心健康,願望也會容易實現。
絕招3. 今晚早點去睡吧!
人的身體裡,光是已經確認的神經傳導物質就有25種,而其中可以帶來安心感及穩定感的物質之一就是血清素。血清素可以調整心情的平衡,帶來安心感,所以還被稱為「幸福荷爾蒙」。
中野表示,人早上的體溫會維持在低溫狀態,到了傍晚體溫會上升,到了隔天的早晨又會再次降低。就像這樣,人體內有一個以24小時為周期的生理時鐘,換句話說,人類的生理時鐘天生就被設定為白天是工作時間,晚上則是睡眠時間。
中野表示,人在睡覺時,大腦會分泌「褪黑激素」,分解體內的活性氧類,除了創造優質的睡眠品質,還能加強抵抗病毒的功能,保護身體並防止老化。
而褪黑激素是由腦部的松果體利用血清素所製造。換句話說,血清素沒有確實分泌,褪黑激素也會逐漸減少。而血清素是因早上的自然光線刺激網膜而分泌。血清素開始分泌後起算15個小時,就會開始分泌褪黑激素。
也就是說,為了充分分泌血清素及褪黑激素,我們必須遵照生理時鐘的配置而生活,換句話說,就是早上要早起,確實地曬太陽,夜晚要早點就寢,這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你覺得最近運氣不太好,不妨從早睡早起開始做起,改變生活步驟,就能改變心情」。
「任何完成大事的人,一開始都不知道方法,他們只知道他們將會完成。」“Anyone that ever accomplished anything, did not know how they were going to do it. They only knew they were going to do it.”
“Anyone that ever accomplished anything, did not know how they were going to do it. They only knew they were going to do it.”
– Bob Proctor, Motivational Coach
「任何完成大事的人,一開始都不知道方法,他們只知道他們將會完成。」– 包柏‧普克 (勵志導師)
包柏‧普克特是電影《祕密》裡的講師之一,從事個人成長訓練已超過 40 年,主要著重在心靈引導與潛能開發,他的訓練主軸是以「吸引力法則」的理論為基礎。
– Bob Proctor, Motivational Coach
「任何完成大事的人,一開始都不知道方法,他們只知道他們將會完成。」– 包柏‧普克 (勵志導師)
包柏‧普克特是電影《祕密》裡的講師之一,從事個人成長訓練已超過 40 年,主要著重在心靈引導與潛能開發,他的訓練主軸是以「吸引力法則」的理論為基礎。
「不管你在賣什麼 – 這不重要 – 它將隨著時間大眾化,它的價值將會降低,你必須不斷提高商品的價值。」“Whatever business you’re in – it doesn’t matter – it’s going to commoditize over time. It’s going to devalue. You’ve got to keep moving it to a higher value.”
“Whatever business you’re in – it doesn’t matter – it’s going to commoditize over time. It’s going to devalue. You’ve got to keep moving it to a higher value.”
– Ginni Rometty, CEO
– 吉妮‧羅曼媞 (執行長)
commoditize (v.) 商品化,大眾化;commodity (n.) 大眾商品。例:commodity memory chips (記憶晶片商品)。
吉妮‧羅曼媞 (1957- ) 是 IBM 首位女主席及執行長,過去也曾經擔任 IBM 行銷、策略等副總裁職務,她連續 8 年被《財星》雜誌選為「商界最有權力的 50 位女性」之一。
– Ginni Rometty, CEO
– 吉妮‧羅曼媞 (執行長)
commoditize (v.) 商品化,大眾化;commodity (n.) 大眾商品。例:commodity memory chips (記憶晶片商品)。
吉妮‧羅曼媞 (1957- ) 是 IBM 首位女主席及執行長,過去也曾經擔任 IBM 行銷、策略等副總裁職務,她連續 8 年被《財星》雜誌選為「商界最有權力的 50 位女性」之一。
「我們所面對的現狀,不如我們面對它的態度重要,因為這將決定我們的成功與失敗。」“Any fact facing us is not as important as our attitude toward it, for that determines our success or failure.”
“Any fact facing us is not as important as our attitude toward it, for that determines our success or failure.”– Norman Vincent Peale, Minister
「我們所面對的現狀,不如我們面對它的態度重要,因為這將決定我們的成功與失敗。」– 諾曼‧文森特‧皮爾 (牧師)
face (v.) 面對,面臨。例:He is facing the biggest challenge of his career. (他正面臨職涯中最大的挑戰。) as… as… 如…般的。例:He is not as smart as you think. (他沒有你想的那麼聰明。)
諾曼‧文森特‧皮爾 (1898-1993) 為牧師及作家,其最有名的著作為 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 (正面思考的力量),他是「正面思考」理論的先驅之一。
「我們所面對的現狀,不如我們面對它的態度重要,因為這將決定我們的成功與失敗。」– 諾曼‧文森特‧皮爾 (牧師)
face (v.) 面對,面臨。例:He is facing the biggest challenge of his career. (他正面臨職涯中最大的挑戰。) as… as… 如…般的。例:He is not as smart as you think. (他沒有你想的那麼聰明。)
諾曼‧文森特‧皮爾 (1898-1993) 為牧師及作家,其最有名的著作為 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 (正面思考的力量),他是「正面思考」理論的先驅之一。
「只要做一次別人說你不能完成的事,以後別人說你的極限為何,你都不會在意。」Do just once what others say you can’t do, and you will never pay attention to their limitations again.”
Do just once what others say you can’t do, and you will never pay attention to their limitations again.”
– James R. Cook, Explorer
「只要做一次別人說你不能完成的事,以後別人說你的極限為何,你都不會在意。」– 詹姆斯‧庫克 (探險家)
pay attention 在意,留意。例:You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in class. (你在課堂上應該更專心。) limitation (n.) 限制,極限。例:It’s a good car, but it has its limitations. (這是一輛好車,但它還是有不足之處。)
詹姆斯‧庫克 (1728-1779) 人稱「庫克船長」,是英國皇家海軍軍官、航海家、探險家和製圖師,曾 3 度奉命出海前往太平洋,帶領船員成為首批登陸澳洲東岸和夏威夷群島的歐洲人,也創下首次有歐洲船隻環繞紐西蘭航行的紀錄。
– James R. Cook, Explorer
「只要做一次別人說你不能完成的事,以後別人說你的極限為何,你都不會在意。」– 詹姆斯‧庫克 (探險家)
pay attention 在意,留意。例:You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in class. (你在課堂上應該更專心。) limitation (n.) 限制,極限。例:It’s a good car, but it has its limitations. (這是一輛好車,但它還是有不足之處。)
詹姆斯‧庫克 (1728-1779) 人稱「庫克船長」,是英國皇家海軍軍官、航海家、探險家和製圖師,曾 3 度奉命出海前往太平洋,帶領船員成為首批登陸澳洲東岸和夏威夷群島的歐洲人,也創下首次有歐洲船隻環繞紐西蘭航行的紀錄。
絕不要讓害怕或羞怯,阻止你欣賞自己的獨一無二。Never let fear or shame keep you from celebrating the unique people that you are.
Never let fear or shame keep you from celebrating the unique people that you are.
– Kristen Anderson-Lopez, Song Writer
絕不要讓害怕或羞怯,阻止你欣賞自己的獨一無二。
– 克莉絲汀‧安德森-羅培茲是美國女配音演員和歌曲創作人,2013 年與她丈夫共同為迪士尼動畫《冰雪奇緣》譜寫主題曲《Let It Go》,贏得第 86 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
– Kristen Anderson-Lopez, Song Writer
絕不要讓害怕或羞怯,阻止你欣賞自己的獨一無二。
– 克莉絲汀‧安德森-羅培茲是美國女配音演員和歌曲創作人,2013 年與她丈夫共同為迪士尼動畫《冰雪奇緣》譜寫主題曲《Let It Go》,贏得第 86 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
德國牧羊犬被召去當陪審團? Did a German shepherd get called to jury duty?
Could this prospective juror take a bite out of crime?
這名未來的陪審團員能消弭/啃咬犯罪嗎?
Cumberland County, N.J., has summoned IV Griner to jury duty. The only problem is that IV is a 5-year-old German shepherd.
美國新澤西州康柏蘭郡已召喚IV葛瑞納擔任陪審團員。唯一的問題是,IV是一隻5歲大的德國牧羊犬。
Her owner tells KYW-TV in Philadelphia he sorted out the confusion soon after the summons arrived at his Bridgeton home.
牠的主人告訴費城KYW-TV電視台,當召集信寄到他位於布雷吉頓的住家後,他很快就搞清楚怎麼會發生這種混淆。
The dog’s owner is Barrett Griner IV. He uses the Roman numeral for four in his name. He named his dog using the letters "I" and "V."
這隻狗的主人名叫巴瑞特.葛瑞納四世。他的名字裡的IV是羅馬數字的4。然後以英文字母I與V為他的狗命名。
"It was just funny," he said. "I got mail for my dog."
「太好笑了,」他說。「有人寄信給我的狗。」
The county’s judiciary coordinator says the computer likely mistook the Roman numeral for Griner’s first name and mailed the summons. (AP, Reuters)
該郡的司法協調官表示,電腦可能誤將飼主葛瑞納名字裡的羅馬數字當成他的名字,然後寄出召集信。(美聯社,路透)
新聞辭典
prospective:形容詞,未來的,例如求職信中開頭的稱謂,可用Dear Prospective Employer(親愛的未來雇主)。
take a bite out of something:慣用語,原指將某物咬一口下來,本文為引申意義,意指讓某物減少(被咬了一口所以減少)。此外,由於文中主角是狗,所以也有一語雙關之意。例句:Taxes took a bigger bite out of people’s income last year.(稅金讓民眾去年的收入少了更大一塊。)
sort something out:慣用語,原指整理、分類,本文中為形容研究問題並予以解決。例句:He can’t sort the problem out without some more time.(他需要更多時間才能解決這個難題。)
這名未來的陪審團員能消弭/啃咬犯罪嗎?
Cumberland County, N.J., has summoned IV Griner to jury duty. The only problem is that IV is a 5-year-old German shepherd.
美國新澤西州康柏蘭郡已召喚IV葛瑞納擔任陪審團員。唯一的問題是,IV是一隻5歲大的德國牧羊犬。
Her owner tells KYW-TV in Philadelphia he sorted out the confusion soon after the summons arrived at his Bridgeton home.
牠的主人告訴費城KYW-TV電視台,當召集信寄到他位於布雷吉頓的住家後,他很快就搞清楚怎麼會發生這種混淆。
The dog’s owner is Barrett Griner IV. He uses the Roman numeral for four in his name. He named his dog using the letters "I" and "V."
這隻狗的主人名叫巴瑞特.葛瑞納四世。他的名字裡的IV是羅馬數字的4。然後以英文字母I與V為他的狗命名。
"It was just funny," he said. "I got mail for my dog."
「太好笑了,」他說。「有人寄信給我的狗。」
The county’s judiciary coordinator says the computer likely mistook the Roman numeral for Griner’s first name and mailed the summons. (AP, Reuters)
該郡的司法協調官表示,電腦可能誤將飼主葛瑞納名字裡的羅馬數字當成他的名字,然後寄出召集信。(美聯社,路透)
新聞辭典
prospective:形容詞,未來的,例如求職信中開頭的稱謂,可用Dear Prospective Employer(親愛的未來雇主)。
take a bite out of something:慣用語,原指將某物咬一口下來,本文為引申意義,意指讓某物減少(被咬了一口所以減少)。此外,由於文中主角是狗,所以也有一語雙關之意。例句:Taxes took a bigger bite out of people’s income last year.(稅金讓民眾去年的收入少了更大一塊。)
sort something out:慣用語,原指整理、分類,本文中為形容研究問題並予以解決。例句:He can’t sort the problem out without some more time.(他需要更多時間才能解決這個難題。)
綠卡趕緊辦 主權交涉中
張淑賢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二○○九年六月五日就曾痛批,民營化官股台肥轉投資的台灣海洋深層水公司,為前進中國市場,將產品「深海元素」的產地標示為「中國台灣」。這個產品原在台灣製造包裝,「但是台肥為了賺錢,就把台灣賣掉!請問我們以後有什麼臉要求國際不要把台灣列為中國一省!」
美國環保署長吉娜.麥卡錫今年四月十三日才訪問台灣,卻有網友向立委管碧玲反映,美國環保署節能認證能源之星管理介面,將台灣視為中國的一省,管碧玲在廿六日雙管齊下,要求助理在網站上留言告知美方台灣非中國其中一省,要求立即更正錯誤,也緊急行文給外交部,希望請外交部立即要求美方更正。結果經過卅小時五十分鐘,美國環保署就已依委員助理反映更正網頁,還回應謝謝提醒,外交部直到現在還只轉交給北美司,循外交途徑交涉中。
不僅如此,美國國稅局海外財產申報用的「FBAR」表格錯植台灣為中國一省,矮化台灣主權,外交部亦回應仍與美方交涉中;外交部不僅反應遲鈍,而且辦事不力,因為同理可證,美國將台灣列為中國一省的單位一定還有,為什麼不比照馬英九的綠卡,請AIT出具一紙以後絕不會將台灣列為中國一省的信函。馬英九最信任的金溥聰和沈呂巡擔任駐美代表時,都還發生這種美國官方網站及表格將台灣列為中國一省的情形,真令人失望。
(作者為家庭主婦)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二○○九年六月五日就曾痛批,民營化官股台肥轉投資的台灣海洋深層水公司,為前進中國市場,將產品「深海元素」的產地標示為「中國台灣」。這個產品原在台灣製造包裝,「但是台肥為了賺錢,就把台灣賣掉!請問我們以後有什麼臉要求國際不要把台灣列為中國一省!」
美國環保署長吉娜.麥卡錫今年四月十三日才訪問台灣,卻有網友向立委管碧玲反映,美國環保署節能認證能源之星管理介面,將台灣視為中國的一省,管碧玲在廿六日雙管齊下,要求助理在網站上留言告知美方台灣非中國其中一省,要求立即更正錯誤,也緊急行文給外交部,希望請外交部立即要求美方更正。結果經過卅小時五十分鐘,美國環保署就已依委員助理反映更正網頁,還回應謝謝提醒,外交部直到現在還只轉交給北美司,循外交途徑交涉中。
不僅如此,美國國稅局海外財產申報用的「FBAR」表格錯植台灣為中國一省,矮化台灣主權,外交部亦回應仍與美方交涉中;外交部不僅反應遲鈍,而且辦事不力,因為同理可證,美國將台灣列為中國一省的單位一定還有,為什麼不比照馬英九的綠卡,請AIT出具一紙以後絕不會將台灣列為中國一省的信函。馬英九最信任的金溥聰和沈呂巡擔任駐美代表時,都還發生這種美國官方網站及表格將台灣列為中國一省的情形,真令人失望。
(作者為家庭主婦)
印度絕不是如此而已
John Hong
印度絕不是如此而已,印度誠是一個貧窮國家,她卻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雖是多樣而複雜,經由選舉,自1947年獨立後印度政權一直和平移轉,此在國際上是個了不起的成就。
..................................................
印度有12億人口,相對於泰國6000萬人口、埃及8000萬人口,印度是一個超級大國,獨立後67年的中央政府民主選舉中,未見軍事政變與所謂的軍事強人介入,確是不簡單,看看印度,想想泰國的塔克辛、盈拉和埃及穆斯林兄弟會的穆希被既得利益階級以司法和軍事手段政變趕下台,不啻令人佩服印度的民主成就,所以,中國13億人口,有何理由說:不能實施民主選舉制度???
印度絕不是如此而已,印度誠是一個貧窮國家,她卻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雖是多樣而複雜,經由選舉,自1947年獨立後印度政權一直和平移轉,此在國際上是個了不起的成就。
..................................................
印度有12億人口,相對於泰國6000萬人口、埃及8000萬人口,印度是一個超級大國,獨立後67年的中央政府民主選舉中,未見軍事政變與所謂的軍事強人介入,確是不簡單,看看印度,想想泰國的塔克辛、盈拉和埃及穆斯林兄弟會的穆希被既得利益階級以司法和軍事手段政變趕下台,不啻令人佩服印度的民主成就,所以,中國13億人口,有何理由說:不能實施民主選舉制度???
印度與台灣的希望之窗
魏千峯
此次印度大選,由印度人民黨出身之莫迪出任總理,該黨單獨在印度國會人民院獲得多數席次,擺脫過去三十年來的混亂的民主,地區政黨與種姓政黨紛紛落敗,中央政府聯合執政長期積弱不振之情形可能改觀。莫迪在未來的數年內將帶領這個世界人口第二多且第三大經濟體的國度迎向世界,如果能夠發揮他在古吉拉特邦省長促進經濟成長之能力,那麼,誠如英國金融時報評論,莫迪可能改變全世界,其重要性可比林肯與羅斯福當選美國總統。
迄今為止,台灣民眾對印度之認知是她是一個人口十多億的國家,髒亂貧窮,佛教發源的文明古國,擁有著名的泰姬陵,瑜珈與咖哩飯,甘地曾在此發起非暴力抗爭對抗英國統治者,如果喜歡看電影的朋友,對寶萊塢出品的「三個傻瓜」電影則津津樂道。然而,印度絕不是如此而已,印度誠是一個貧窮國家,她卻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雖是多樣而複雜,經由選舉,自1947年獨立後印度政權一直和平移轉,此在國際上是個了不起的成就。儘管中央政府因為數十年來無單一政黨組閣,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效率不彰,卻擁有獨立的司法機關,最高法院仿效美國建立的司法審查受人稱道,其最受肯定的是1979年起印度人民與公民團體可透過簡便的書信提起公益訴訟,不須走上街頭,就解決犯人羈押、童工權利、環境權、醫療照顧及食物權等問題,後者在2001年至2010年由最高法院命令政府設置或政府資助的小學,每年200天中午提供至少300卡路里及8至12克蛋白質的一餐給予學童,嘉惠55%的印度兒童。可謂當今世界各國落實憲法保障人民社會權最積極的國家之一。此在比較法上為各國政府與學界研究的對象。
又如印度尚未廢除死刑,卻追隨世界廢死的潮流,不輕易執行死刑。15年來,因謀殺罪遭判處刑的被告高達百位以上,但只有2人執行死刑,2012年11月司法部門對孟買爆炸案被告執行絞刑,受到國內輿論與學界強勢批判。台灣一向以人權立國自居,馬政府近年來卻執行死刑不斷,還真該向印度學習。
自獨立以來,尼赫魯甘地家族一直是印度最主要的長期統治者,此次拉胡爾.甘地領導的國大黨只獲得人民院44席,遠不如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獲得過半數的282席,出乎國內外輿論在選前的預估。莫迪獲勝的主因在於其擔任古吉拉特邦省長的促進經濟成長的傑出表現,且其清廉自守,遠非國大黨多位要角涉及貪汙,又經濟表現欠佳所可比較。印度政治一向為百餘大政治家族長期把持,此次年輕世代與都市教育階層支持人民黨出線,不再像過去一昧崇拜有錢有勢的政治家族,即使莫迪在2002年宗教衝突事件的角色受人質疑,多數人民仍希望他能減少失業率與提振經濟,帶給印度的新希望。
台灣自李登輝總統時期即與印度交好,雖無官方關係,各種經濟文化交流頻繁,而民間評論家對台灣的民主與經濟成就多予高度稱讚。莫迪一向親台,1999年其擔任人民黨秘書長時曾訪台,在其擔任古吉特拉省長任內亦積極對台商招手。此次莫迪擔任印度總理,可謂對台灣打開另片希望之窗。台灣應多認識印度,才能掌握契機。
(作者為律師)
此次印度大選,由印度人民黨出身之莫迪出任總理,該黨單獨在印度國會人民院獲得多數席次,擺脫過去三十年來的混亂的民主,地區政黨與種姓政黨紛紛落敗,中央政府聯合執政長期積弱不振之情形可能改觀。莫迪在未來的數年內將帶領這個世界人口第二多且第三大經濟體的國度迎向世界,如果能夠發揮他在古吉拉特邦省長促進經濟成長之能力,那麼,誠如英國金融時報評論,莫迪可能改變全世界,其重要性可比林肯與羅斯福當選美國總統。
迄今為止,台灣民眾對印度之認知是她是一個人口十多億的國家,髒亂貧窮,佛教發源的文明古國,擁有著名的泰姬陵,瑜珈與咖哩飯,甘地曾在此發起非暴力抗爭對抗英國統治者,如果喜歡看電影的朋友,對寶萊塢出品的「三個傻瓜」電影則津津樂道。然而,印度絕不是如此而已,印度誠是一個貧窮國家,她卻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雖是多樣而複雜,經由選舉,自1947年獨立後印度政權一直和平移轉,此在國際上是個了不起的成就。儘管中央政府因為數十年來無單一政黨組閣,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效率不彰,卻擁有獨立的司法機關,最高法院仿效美國建立的司法審查受人稱道,其最受肯定的是1979年起印度人民與公民團體可透過簡便的書信提起公益訴訟,不須走上街頭,就解決犯人羈押、童工權利、環境權、醫療照顧及食物權等問題,後者在2001年至2010年由最高法院命令政府設置或政府資助的小學,每年200天中午提供至少300卡路里及8至12克蛋白質的一餐給予學童,嘉惠55%的印度兒童。可謂當今世界各國落實憲法保障人民社會權最積極的國家之一。此在比較法上為各國政府與學界研究的對象。
又如印度尚未廢除死刑,卻追隨世界廢死的潮流,不輕易執行死刑。15年來,因謀殺罪遭判處刑的被告高達百位以上,但只有2人執行死刑,2012年11月司法部門對孟買爆炸案被告執行絞刑,受到國內輿論與學界強勢批判。台灣一向以人權立國自居,馬政府近年來卻執行死刑不斷,還真該向印度學習。
自獨立以來,尼赫魯甘地家族一直是印度最主要的長期統治者,此次拉胡爾.甘地領導的國大黨只獲得人民院44席,遠不如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獲得過半數的282席,出乎國內外輿論在選前的預估。莫迪獲勝的主因在於其擔任古吉拉特邦省長的促進經濟成長的傑出表現,且其清廉自守,遠非國大黨多位要角涉及貪汙,又經濟表現欠佳所可比較。印度政治一向為百餘大政治家族長期把持,此次年輕世代與都市教育階層支持人民黨出線,不再像過去一昧崇拜有錢有勢的政治家族,即使莫迪在2002年宗教衝突事件的角色受人質疑,多數人民仍希望他能減少失業率與提振經濟,帶給印度的新希望。
台灣自李登輝總統時期即與印度交好,雖無官方關係,各種經濟文化交流頻繁,而民間評論家對台灣的民主與經濟成就多予高度稱讚。莫迪一向親台,1999年其擔任人民黨秘書長時曾訪台,在其擔任古吉特拉省長任內亦積極對台商招手。此次莫迪擔任印度總理,可謂對台灣打開另片希望之窗。台灣應多認識印度,才能掌握契機。
(作者為律師)
北捷雙城記
一個災難,兩個城市承受。
台北捷運喋血案發生後第八天,數學天才自閉男阿捷被誤認作凶徒,一場小誤會,竟演變成乘客驚嚇大奔逃,連隨身行李都沿路丟棄。情況顯示,雙城的捷運族已陷於過度恐慌。
喋血案後,政府加強警力巡邏,甚至派特勤中隊帶衝鋒槍亮陣,其實鄭捷再怎麼凶狠,刀終究不敵槍,一般派出所警察用手槍對付就綽綽有餘;至於重裝的霹靂特警,應該留著對付擁槍暴徒。
城市有難,善後工作,譬如用藥。病況初始來得急,這時救命為先,須下猛藥。等病情穩定,驚魂已歸本體,此刻就須調整用藥,轉向涵養調理。
但官方似乎尚未察覺此一轉換,目前仍處於「搶救模式」,還沒調整到「收驚模式」,以致百萬捷運通勤族,只能自我療傷止痛,但成效顯然有限,以致稍遇事況,就集體大奔逃,踐踏成傷,一旦因而再釀傷亡,北捷及政府勢必要遭砲轟。
血案今已第十天,局面回穩,人心卻未平靜,官方不宜再強調嚴陣以待,而應在車站創造和諧氛圍,安排藝術表演,譬如台北車站地下樓,常有街頭藝人彈唱吉他,一樓大廳明晚也有舞蹈創作表演。
總之,音樂、舞蹈等藝術活動都能撫慰人心,恢復人與人的互信,雙城的文化局這時要創造大量「藝術路過」,為驚魂甫定的市民進行集體的「藝術職能治療」。
(莊榮宏)
台北捷運喋血案發生後第八天,數學天才自閉男阿捷被誤認作凶徒,一場小誤會,竟演變成乘客驚嚇大奔逃,連隨身行李都沿路丟棄。情況顯示,雙城的捷運族已陷於過度恐慌。
喋血案後,政府加強警力巡邏,甚至派特勤中隊帶衝鋒槍亮陣,其實鄭捷再怎麼凶狠,刀終究不敵槍,一般派出所警察用手槍對付就綽綽有餘;至於重裝的霹靂特警,應該留著對付擁槍暴徒。
城市有難,善後工作,譬如用藥。病況初始來得急,這時救命為先,須下猛藥。等病情穩定,驚魂已歸本體,此刻就須調整用藥,轉向涵養調理。
但官方似乎尚未察覺此一轉換,目前仍處於「搶救模式」,還沒調整到「收驚模式」,以致百萬捷運通勤族,只能自我療傷止痛,但成效顯然有限,以致稍遇事況,就集體大奔逃,踐踏成傷,一旦因而再釀傷亡,北捷及政府勢必要遭砲轟。
血案今已第十天,局面回穩,人心卻未平靜,官方不宜再強調嚴陣以待,而應在車站創造和諧氛圍,安排藝術表演,譬如台北車站地下樓,常有街頭藝人彈唱吉他,一樓大廳明晚也有舞蹈創作表演。
總之,音樂、舞蹈等藝術活動都能撫慰人心,恢復人與人的互信,雙城的文化局這時要創造大量「藝術路過」,為驚魂甫定的市民進行集體的「藝術職能治療」。
(莊榮宏)
比鄭捷更可怕
戴再松
台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造成乘客四死、廿二傷慘案,舉國震驚與哀慟,凶手泯滅人性,人神共憤。
聖經馬太福音十章廿八節記載,耶穌說:「不要怕那些殺身體,卻不能殺魂的;惟要怕那能把魂和身體都滅在火坑裡的。」
根據夏威夷大學教授倫默的大作,排比廿世紀殺人的屠夫,前三名分別是毛澤東、史達林和蔣介石。約有八千萬中國人,因大屠殺、大迫害和大飢餓死於毛澤東的魔掌;排名第三的蔣介石,也殺了一千多萬人。這兩名殺人魔王和他們的黨,至今仍然嚴密地掌控中國和台灣的政權。現今兩國的人民仍然奉為神明,兩國都建設有宏偉的廟堂,供其國人膜拜。全國公家機關及學校設立銅像,每個城市和鄉鎮都有以其名字命名的街道。顛倒是非,莫此為甚。這就是殺你身體又殺你魂的,耶穌告誡我們,要怕的是這個。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的本質至今都沒有改變,而且更進化了。例如,以前用武力或暴力威脅,現在改用金錢收買或用抹黑的。他們都視人的本質為物性或動物性,在統治者的眼中,被統治者只是供其驅使的動物。舉馬英九曾經說過的真心話為例,他對原住民說:「把你們當人看」,和稱運動員為「動物員」,與郭姓商幫的「民主不能當飯吃」,他們的心態是一致的。
馬英九已清楚表明,其一生最大的志業與使命,就是中國的統一,要將台灣併歸於中國,完成其父親的遺囑與其歷史定位。國人對無故連續殺人的個案非常驚恐,但對會殺二千三百萬人的身體與靈魂的卻無感。真為國人憂心。
(作者為醫師)
台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造成乘客四死、廿二傷慘案,舉國震驚與哀慟,凶手泯滅人性,人神共憤。
聖經馬太福音十章廿八節記載,耶穌說:「不要怕那些殺身體,卻不能殺魂的;惟要怕那能把魂和身體都滅在火坑裡的。」
根據夏威夷大學教授倫默的大作,排比廿世紀殺人的屠夫,前三名分別是毛澤東、史達林和蔣介石。約有八千萬中國人,因大屠殺、大迫害和大飢餓死於毛澤東的魔掌;排名第三的蔣介石,也殺了一千多萬人。這兩名殺人魔王和他們的黨,至今仍然嚴密地掌控中國和台灣的政權。現今兩國的人民仍然奉為神明,兩國都建設有宏偉的廟堂,供其國人膜拜。全國公家機關及學校設立銅像,每個城市和鄉鎮都有以其名字命名的街道。顛倒是非,莫此為甚。這就是殺你身體又殺你魂的,耶穌告誡我們,要怕的是這個。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的本質至今都沒有改變,而且更進化了。例如,以前用武力或暴力威脅,現在改用金錢收買或用抹黑的。他們都視人的本質為物性或動物性,在統治者的眼中,被統治者只是供其驅使的動物。舉馬英九曾經說過的真心話為例,他對原住民說:「把你們當人看」,和稱運動員為「動物員」,與郭姓商幫的「民主不能當飯吃」,他們的心態是一致的。
馬英九已清楚表明,其一生最大的志業與使命,就是中國的統一,要將台灣併歸於中國,完成其父親的遺囑與其歷史定位。國人對無故連續殺人的個案非常驚恐,但對會殺二千三百萬人的身體與靈魂的卻無感。真為國人憂心。
(作者為醫師)
外交休兵 外交官睡覺 台灣大危機!
由於中國刻意打壓,近年國際間提到我國,常在台灣之後,加上「中國一省」的字眼,網路上尤其普遍。對於這種踐踏我國主權與尊嚴的行為,許多國人都會主動抗議,要求更正。最近,連美國政府機構也犯下這種誤失。據民進黨立委管碧玲指出,美國環保署網站把台灣列為「中國一省」,她在網站留言,美方一天半內就更正;但她同時行文我外交部,卻得到「循外交途徑交涉中」的官腔官調。管碧玲因此感嘆,「一天半就解決的主權問題,外交部卻還在睡覺!」這一感嘆,道出我國當前外交最嚴重的問題:外交休兵,以致外交部睡覺,外交官怠惰。
具體的例子不勝枚舉。印度新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本週一就任,他所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JP)在國會下議院選舉大勝,創下三十年來單一政黨首次過半。莫迪在古吉拉省長任內,銳意改革,創下經濟佳績,各方對他改變印度政經前景,寄望甚殷,《經濟學人》以「印度強人」稱呼。他一九九九年曾訪問台灣,擔任省長對台灣政商也很友善。然而,五月十六日印度變天之日,我駐印度代表田中光及政務秘書都不在印度,代表處竟「放空城」。
印度大選經一個多月投開票,結果揭曉日期,事先確定,駐印代表卻選當天請假回國,怠忽職守,已近匪夷所思。同樣令國人震驚的,是越南五月十三日發生抗議中國群眾暴動事件,台灣廠商遭波及,損失慘重。這一事件,國安局事前接獲情資,但事發當天,我駐越代表黃志鵬同樣請假,以致台商求救之際,代表卻人在國內。
外交官失職,不但對駐在國狀況外,讓當地台灣僑民求助無門,還損及雙邊關係。我駐日代表處三月間宴請「日華議員懇談會」一百多位國會議員,卻發生代表沈斯淳及代表處人員全體缺席,「客到主不來」的極度失禮事件。「日華議員懇談會」是長年最支持我國的國會議員跨黨派組織,這一事件發生在我最重要友邦之一的日本,比沈斯淳上任時不通日語更嚴重,可見馬政府的「友日」,也是說一套、做一套的馬氏風格。
這些代表我國駐在國外的使節,荒廢基本職務到如此荒唐的程度,罪魁禍首是外交休兵。這一馬政府自以為是的外交指導原則,宣稱不與中國從事外交競爭,不使用金援外交,實務上六年來已經對我國主權尊嚴與國家利益造成重大傷害。
表面上,對中國卑躬屈膝,似乎保住了現有邦交國的數字。但是,國安局三月間有報告指出,中國挖我國牆腳的做法不變,仍積極與我邦交國發展實質關係,已徹底掐住台灣咽喉,讓我國與邦交國關係趨於「空洞化」;去年甘比亞與我斷交、非洲與中南美若干友邦隨時可能跟進,都是警訊。
外交與國防,都是有攻有守,休兵有如打一場不求勝的賽局,只有自招落敗。馬政府的休兵,都是片面的;中國志在併吞台灣,當然以「你休我不休」回應,頂多只是表面上不以惡言相向,實際上為最終攤牌的準備工作從未鬆手。台海兩岸的表面寧靜,遮掩不了潛藏的危機;外交實質挖牆腳做法不變,塑造「台灣—中國一省」的國際部署正加緊進行。馬政府卻總把表象當真相,引為和平互利的政績,實在離譜。
尤有甚者,外交休兵還從心理與實質層面傷害台灣。主政者既倡言休兵,在第一線的外交尖兵,沒有攻勢就沒有鬥志,敵我意識隨之降低,甚至喪失,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迷惘必現,使命感與榮譽感都不免受侵蝕。這一求敗不求勝的外交休兵從馬英九就任總統以來,實施已六年,仍兢兢業業的外交官雖所在多有,但日久玩生,敷衍、怠惰、腐化的情事必生。前駐斐濟代表秦日新與代表處秘書以詐領費用、性騷擾等醜聞,去年同遭監察院彈劾,即顯示問題的不容輕忽。
外交休兵一廂情願,困擾忠誠盡職的外交人員,給中國諸多可乘之機,已對台灣的主權、外交、國家尊嚴帶來極大傷害;駐節印、越、日等上述重要鄰邦的外交人員失職連連,只是最新警訊。外交戰略戰術失策,以致外交部門螺絲鬆散,國際地位顯遭限縮,而馬政府猶自我感覺良好,這正是台灣的極大危機。
具體的例子不勝枚舉。印度新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本週一就任,他所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JP)在國會下議院選舉大勝,創下三十年來單一政黨首次過半。莫迪在古吉拉省長任內,銳意改革,創下經濟佳績,各方對他改變印度政經前景,寄望甚殷,《經濟學人》以「印度強人」稱呼。他一九九九年曾訪問台灣,擔任省長對台灣政商也很友善。然而,五月十六日印度變天之日,我駐印度代表田中光及政務秘書都不在印度,代表處竟「放空城」。
印度大選經一個多月投開票,結果揭曉日期,事先確定,駐印代表卻選當天請假回國,怠忽職守,已近匪夷所思。同樣令國人震驚的,是越南五月十三日發生抗議中國群眾暴動事件,台灣廠商遭波及,損失慘重。這一事件,國安局事前接獲情資,但事發當天,我駐越代表黃志鵬同樣請假,以致台商求救之際,代表卻人在國內。
外交官失職,不但對駐在國狀況外,讓當地台灣僑民求助無門,還損及雙邊關係。我駐日代表處三月間宴請「日華議員懇談會」一百多位國會議員,卻發生代表沈斯淳及代表處人員全體缺席,「客到主不來」的極度失禮事件。「日華議員懇談會」是長年最支持我國的國會議員跨黨派組織,這一事件發生在我最重要友邦之一的日本,比沈斯淳上任時不通日語更嚴重,可見馬政府的「友日」,也是說一套、做一套的馬氏風格。
這些代表我國駐在國外的使節,荒廢基本職務到如此荒唐的程度,罪魁禍首是外交休兵。這一馬政府自以為是的外交指導原則,宣稱不與中國從事外交競爭,不使用金援外交,實務上六年來已經對我國主權尊嚴與國家利益造成重大傷害。
表面上,對中國卑躬屈膝,似乎保住了現有邦交國的數字。但是,國安局三月間有報告指出,中國挖我國牆腳的做法不變,仍積極與我邦交國發展實質關係,已徹底掐住台灣咽喉,讓我國與邦交國關係趨於「空洞化」;去年甘比亞與我斷交、非洲與中南美若干友邦隨時可能跟進,都是警訊。
外交與國防,都是有攻有守,休兵有如打一場不求勝的賽局,只有自招落敗。馬政府的休兵,都是片面的;中國志在併吞台灣,當然以「你休我不休」回應,頂多只是表面上不以惡言相向,實際上為最終攤牌的準備工作從未鬆手。台海兩岸的表面寧靜,遮掩不了潛藏的危機;外交實質挖牆腳做法不變,塑造「台灣—中國一省」的國際部署正加緊進行。馬政府卻總把表象當真相,引為和平互利的政績,實在離譜。
尤有甚者,外交休兵還從心理與實質層面傷害台灣。主政者既倡言休兵,在第一線的外交尖兵,沒有攻勢就沒有鬥志,敵我意識隨之降低,甚至喪失,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迷惘必現,使命感與榮譽感都不免受侵蝕。這一求敗不求勝的外交休兵從馬英九就任總統以來,實施已六年,仍兢兢業業的外交官雖所在多有,但日久玩生,敷衍、怠惰、腐化的情事必生。前駐斐濟代表秦日新與代表處秘書以詐領費用、性騷擾等醜聞,去年同遭監察院彈劾,即顯示問題的不容輕忽。
外交休兵一廂情願,困擾忠誠盡職的外交人員,給中國諸多可乘之機,已對台灣的主權、外交、國家尊嚴帶來極大傷害;駐節印、越、日等上述重要鄰邦的外交人員失職連連,只是最新警訊。外交戰略戰術失策,以致外交部門螺絲鬆散,國際地位顯遭限縮,而馬政府猶自我感覺良好,這正是台灣的極大危機。
「自經區」政策矛盾,策略何在?
立法院經濟、財政與內政委員會昨天聯席初審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朝野立委一整天喧擾對峙下,自經區到底是什麼?政策利弊評估為何?外界的質疑,是否獲致充分的說明?自政府逕行規劃、閉門定案、送進國會準備通過以來,始終停留在政治菁英、知識界與公民團體間的詰辯,其內容及影響,截至目前,似乎比兩岸服貿協議更難讓普羅大眾廣泛地理解。
愈複雜的事物,多數具有愈複雜的細節,容易暗藏愈複雜的玄機。因此,愈進步的社會,一定要對愈複雜的公共政策,主動耐心知曉,否則政策無法周延形成,絕對有傷公眾利益。
基於自經區的特殊性,我們綜整各界長期以來的討論,有個思考架構非常值得推介,就是把自經區與政府先前積極推動和中國洽簽服貿、貨貿協議,以及加速與各國完成自由貿易協定(FTA)放在一起檢視,更容易察覺問題之所在。基於台灣為出口導向的經濟特性,前述是六年來政府喊得震天價響的口號,韓國,尤其是政府高舉的標竿,但是執政黨從來沒有一個人講清楚韓國是怎麼辦到的。
有學者整理韓國共涵蓋四十八個國家的十一個FTA,二○○四年的智利,分屬南北半球,農產季節相反,彼此貿易量不大,然而與南美多國有FTA。二○○六年達成兩個,新加坡,是無農業國家,其於次年與東協十國、印度完成自貿區;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則是在二○○九年組成歐盟。二○一二年與美國。二○一三年與秘魯及土耳其。因而發現韓國是由遠而近,貿易量由小而大,極具策略的在部署FTA的對象。
反觀台灣,策略是什麼?非但上自總統、下到經濟部官員,從未向人民展現策略觀,而且他們的政策作為甚至相互矛盾。例如,自經區條例草案第三十八條將免徵關稅,那麼不要說中國,今後各國還有什麼需求要與台灣談判FTA簽訂貨貿,以協商兩國間農產品與工業產品的關稅減讓?石化、面板、工具機,是台灣三大主力出口工業產品,豈不將因此受害?
類似情況在自經區條例草案第四十二條更荒謬,今後只要符合「供示範區加工、修理、檢驗、測試、儲存之貨物」或「運往該示範區外辦理委外加工、修理、檢驗、測試之貨物」,只要在規定期限內運回示範區或全數外銷,我方將自動開放目前對中國管制的農產品和工業產品。既然有了這條「捷徑」,那麼請問現在談到一半的兩岸貨貿,還有什麼好繼續談下去的?
此外,被三一八學運暫時喊卡的兩岸服貿,稍早政府與中國協議,開放台灣醫院在中國各直轄市設獨資醫院,才引起社會對此是否導致醫護人才外流的疑慮,然而自經區又準備要設立國際醫療專區,說是要吸引外國病人進來就醫,這兩項政策的邏輯是相左的,又是怎麼回事?到底何者才具綜效?
在自相矛盾的政策面向下,我們最關心自經區對人民就業的影響,以及對國家安全的鬆動。在就業方面,已有公民團體指控:自經區允許區內之外籍人士得以委任或承攬之型態來台從事專門性及技術性工作,將造成目前雇主聘僱外國人有四七九七一元的外國白領最低薪資,具學士學位者且須具工作經驗,以及雇主營業額限制等門檻,全被拆除。換言之,台灣人面對中國白領勞工透過契約和承攬來台「居留」的競爭,會比服貿允許的跨國企業內部人員來台的「停留」更為寬鬆。就此,政府的解釋是什麼?
至於去年十一月經濟部才修訂的「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第八條第二項:中資投資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示範事業,不受現有法規之限制。到底會不會發生:如果服貿不過,就把銀行業、電信業、廣告業、醫療、教育等敏感產業,全放在自經區內變相開放中資經營?政府的裝聾作啞,自是啟人疑竇。
以上,僅是外界對自經區疑慮的部分摘取,執政者若自認自經區有助活絡經濟、增加競爭力,應該誠意專業的面對,把各縣市首長找到立法院表態,這不是「精準又狠」,而是失焦又笨,只會讓大眾看到政府的心虛閃躲,那麼依據服貿經驗,當然非反不可。
愈複雜的事物,多數具有愈複雜的細節,容易暗藏愈複雜的玄機。因此,愈進步的社會,一定要對愈複雜的公共政策,主動耐心知曉,否則政策無法周延形成,絕對有傷公眾利益。
基於自經區的特殊性,我們綜整各界長期以來的討論,有個思考架構非常值得推介,就是把自經區與政府先前積極推動和中國洽簽服貿、貨貿協議,以及加速與各國完成自由貿易協定(FTA)放在一起檢視,更容易察覺問題之所在。基於台灣為出口導向的經濟特性,前述是六年來政府喊得震天價響的口號,韓國,尤其是政府高舉的標竿,但是執政黨從來沒有一個人講清楚韓國是怎麼辦到的。
有學者整理韓國共涵蓋四十八個國家的十一個FTA,二○○四年的智利,分屬南北半球,農產季節相反,彼此貿易量不大,然而與南美多國有FTA。二○○六年達成兩個,新加坡,是無農業國家,其於次年與東協十國、印度完成自貿區;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則是在二○○九年組成歐盟。二○一二年與美國。二○一三年與秘魯及土耳其。因而發現韓國是由遠而近,貿易量由小而大,極具策略的在部署FTA的對象。
反觀台灣,策略是什麼?非但上自總統、下到經濟部官員,從未向人民展現策略觀,而且他們的政策作為甚至相互矛盾。例如,自經區條例草案第三十八條將免徵關稅,那麼不要說中國,今後各國還有什麼需求要與台灣談判FTA簽訂貨貿,以協商兩國間農產品與工業產品的關稅減讓?石化、面板、工具機,是台灣三大主力出口工業產品,豈不將因此受害?
類似情況在自經區條例草案第四十二條更荒謬,今後只要符合「供示範區加工、修理、檢驗、測試、儲存之貨物」或「運往該示範區外辦理委外加工、修理、檢驗、測試之貨物」,只要在規定期限內運回示範區或全數外銷,我方將自動開放目前對中國管制的農產品和工業產品。既然有了這條「捷徑」,那麼請問現在談到一半的兩岸貨貿,還有什麼好繼續談下去的?
此外,被三一八學運暫時喊卡的兩岸服貿,稍早政府與中國協議,開放台灣醫院在中國各直轄市設獨資醫院,才引起社會對此是否導致醫護人才外流的疑慮,然而自經區又準備要設立國際醫療專區,說是要吸引外國病人進來就醫,這兩項政策的邏輯是相左的,又是怎麼回事?到底何者才具綜效?
在自相矛盾的政策面向下,我們最關心自經區對人民就業的影響,以及對國家安全的鬆動。在就業方面,已有公民團體指控:自經區允許區內之外籍人士得以委任或承攬之型態來台從事專門性及技術性工作,將造成目前雇主聘僱外國人有四七九七一元的外國白領最低薪資,具學士學位者且須具工作經驗,以及雇主營業額限制等門檻,全被拆除。換言之,台灣人面對中國白領勞工透過契約和承攬來台「居留」的競爭,會比服貿允許的跨國企業內部人員來台的「停留」更為寬鬆。就此,政府的解釋是什麼?
至於去年十一月經濟部才修訂的「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第八條第二項:中資投資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示範事業,不受現有法規之限制。到底會不會發生:如果服貿不過,就把銀行業、電信業、廣告業、醫療、教育等敏感產業,全放在自經區內變相開放中資經營?政府的裝聾作啞,自是啟人疑竇。
以上,僅是外界對自經區疑慮的部分摘取,執政者若自認自經區有助活絡經濟、增加競爭力,應該誠意專業的面對,把各縣市首長找到立法院表態,這不是「精準又狠」,而是失焦又笨,只會讓大眾看到政府的心虛閃躲,那麼依據服貿經驗,當然非反不可。
資料庫國家的無盡噩夢
劉靜怡
大法官釋字第603號解釋文早已明示,當國家基於特定重大公益之目的而有建立大規模資料庫之必要時,「應以法律明定其蒐集之目的,其蒐集應與重大公益目的之達成,具有密切之必要性與關聯性,並應明文禁止法定目的外之使用」;此外,政府為確保資訊正確及安全,同時採取「組織上與程序上必要之防護措施」。
然而,當警方最近濫用「警政雲端運算發展計劃」,擴充M-POLICE的人臉辨識功能,直接透過行動裝置連結到戶籍系統進行照片等個資比對時,不但有濫權執法蒐證之虞,在處理利用個資時毫無法律授權,也罔顧大法官上述《憲法》要求。這種違法違憲操弄的統治術,正不斷地摧毀你我的資訊自主和人格尊嚴,違反法治國家下政府權力應自我節制的基本要求,帶著大家走向獨裁統治之路。
警政署端出來遮羞用的《警察職權行使法》,雖授權警方在集會遊行或公共活動中以科技工具對參與者蒐證,但仍須符合法定程序,至於進一步以蒐證所得和戶籍系統中的國民身分證相片影像資料等個資互相比對,已屬侵害人民人格權和資訊隱私權之舉;在違反法律保留原則的情況下,如何自圓其說?彙集國民身分證相片資料的《戶籍法》乃以規範「戶籍之登記」為目的,何來授權依據?
背後潛藏獨裁危機
《個資法》的立法目的是透過種種程序性規定,保護人民資訊隱私和資訊自主權,本質上是「個資保護的程序法」,絕不可能化身成公務機關要對人民個資進行「特定目的外利用」時的護身符,而是必須另有「作用法」當作授權依據。警政署連這種大一法律系的基本論理程度都沒有,我們如何能期待其「訂定相關要點進行內部管控」是有效的說法呢?
北捷隨機殺人案後,警政署下令加強清查街友、精神病患及反社會等「高危險群」且建立資料庫。除了同樣欠缺明確法律授權外,上述族群是否該被列入,更有判斷標準過於抽象和個資非法使用等爭議,資訊安全專家Simson Garfinkel十多年前對此早已預告;至於因此衍生的歧視問題,更是民主憲政體制所不容的野蠻行徑。這種訴諸恐懼的資料庫統治術背後所潛藏的,是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秘密管理及控制」的獨裁危機。
美國知名調查報導記者Edwin Black過去曾詳細描繪納粹政權如何利用當時的資料庫科技去辨識尋找猶太人,並將之送入集中營的歷史教訓,而東德情報安全機關Stasi在「我們無處不在」的指導原則下所達成的「歷史成就」,便是超過東德總人口3分之1的600萬人都曾被東德政府建立過秘密檔案,成為其秘密警察系統下不受監督的龐大統治資料庫。
負面價值麻痺人心
更晚近的事例,則是現任哈佛國際法教授Jack Goldsmith所稱的「恐怖總統」小布希,以反恐之名濫用行政權建立各種資料庫,當作控制國內外情勢的素材,而這些直到歐巴馬執政時代依然有增無減的資料庫,在Glen Greenwald最近《No Place to Hide: Edward Snowden, the NSA, and the U.S. Surveillance》這本分析史諾登事件始末的新書裡,更是多所觸及。難道,這些為時不遠的「國家資料庫經驗」,對我們沒有絲毫啟示作用嗎?資料庫國家就是麻痺人心的毒藥,真的是你我該擁抱的負面價值嗎?
台大社會科學院教授
大法官釋字第603號解釋文早已明示,當國家基於特定重大公益之目的而有建立大規模資料庫之必要時,「應以法律明定其蒐集之目的,其蒐集應與重大公益目的之達成,具有密切之必要性與關聯性,並應明文禁止法定目的外之使用」;此外,政府為確保資訊正確及安全,同時採取「組織上與程序上必要之防護措施」。
然而,當警方最近濫用「警政雲端運算發展計劃」,擴充M-POLICE的人臉辨識功能,直接透過行動裝置連結到戶籍系統進行照片等個資比對時,不但有濫權執法蒐證之虞,在處理利用個資時毫無法律授權,也罔顧大法官上述《憲法》要求。這種違法違憲操弄的統治術,正不斷地摧毀你我的資訊自主和人格尊嚴,違反法治國家下政府權力應自我節制的基本要求,帶著大家走向獨裁統治之路。
警政署端出來遮羞用的《警察職權行使法》,雖授權警方在集會遊行或公共活動中以科技工具對參與者蒐證,但仍須符合法定程序,至於進一步以蒐證所得和戶籍系統中的國民身分證相片影像資料等個資互相比對,已屬侵害人民人格權和資訊隱私權之舉;在違反法律保留原則的情況下,如何自圓其說?彙集國民身分證相片資料的《戶籍法》乃以規範「戶籍之登記」為目的,何來授權依據?
背後潛藏獨裁危機
《個資法》的立法目的是透過種種程序性規定,保護人民資訊隱私和資訊自主權,本質上是「個資保護的程序法」,絕不可能化身成公務機關要對人民個資進行「特定目的外利用」時的護身符,而是必須另有「作用法」當作授權依據。警政署連這種大一法律系的基本論理程度都沒有,我們如何能期待其「訂定相關要點進行內部管控」是有效的說法呢?
北捷隨機殺人案後,警政署下令加強清查街友、精神病患及反社會等「高危險群」且建立資料庫。除了同樣欠缺明確法律授權外,上述族群是否該被列入,更有判斷標準過於抽象和個資非法使用等爭議,資訊安全專家Simson Garfinkel十多年前對此早已預告;至於因此衍生的歧視問題,更是民主憲政體制所不容的野蠻行徑。這種訴諸恐懼的資料庫統治術背後所潛藏的,是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秘密管理及控制」的獨裁危機。
美國知名調查報導記者Edwin Black過去曾詳細描繪納粹政權如何利用當時的資料庫科技去辨識尋找猶太人,並將之送入集中營的歷史教訓,而東德情報安全機關Stasi在「我們無處不在」的指導原則下所達成的「歷史成就」,便是超過東德總人口3分之1的600萬人都曾被東德政府建立過秘密檔案,成為其秘密警察系統下不受監督的龐大統治資料庫。
負面價值麻痺人心
更晚近的事例,則是現任哈佛國際法教授Jack Goldsmith所稱的「恐怖總統」小布希,以反恐之名濫用行政權建立各種資料庫,當作控制國內外情勢的素材,而這些直到歐巴馬執政時代依然有增無減的資料庫,在Glen Greenwald最近《No Place to Hide: Edward Snowden, the NSA, and the U.S. Surveillance》這本分析史諾登事件始末的新書裡,更是多所觸及。難道,這些為時不遠的「國家資料庫經驗」,對我們沒有絲毫啟示作用嗎?資料庫國家就是麻痺人心的毒藥,真的是你我該擁抱的負面價值嗎?
台大社會科學院教授
示範區將嫁接中國國企
詹順貴
《兩岸服貿協議》引發社會高度動盪,馬政府全未記取教訓,《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仍無視民間高度疑慮,準備強渡關山。而在野的民進黨則態度曖昧,只在表面上說僅支持對台灣有利部分的法條。他們真的分析過該條例的利弊?抑或僅是政治話術?回任黨主席的蔡英文,是否應該公開明確表態?
依馬政府說詞,此條例草案乃為日後簽訂TPP等自由貿易協定預做準備。但所謂自由貿易,是指兩國、多國及區域貿易實體間為促進貨品與服務在簽約國間自由流通,透過消除關稅、貨物稅或貿易配額等貿易壁壘,達成經濟一體化目的。因此自由貿易協定有一最重要的根本原則,即簽約國間的平等互惠,且它處理的是簽約國與國之間的貿易事務,與國內招商政策無關。
而《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一如從早期用以招商的《加工出口區設置管理條例》、《獎勵投資條例》、《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科學工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到近年來的《產業創新條例》,僅僅是透過法規鬆綁、租稅減免,降低園區內廠商的營運成本,根本未見適合台灣的核心產業政策。究其內涵,根本與國家間的自由貿易無關,不過是假自由經濟之名,變本加厲行鬆綁法規、製造特權經濟之實的惡法。
應評估各面向影響
依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法案影響評估報告」所載,自由經濟示範區將大幅鬆綁物流、人流、金流的各項限制,包括1.鬆綁土地開發、變更使用相關法規;2.藉「自由貿易」之名,免除各項賦稅;3.放寬中國與外國人士來台投資、商務與工作居留限制,共46項法規。然而該報告除為鬆綁目的,盤點應排除適用的法規外,盡是漫天歌功頌德文章,毫無客觀具體影響評估內涵。
號稱計量經濟學國際權威的管中閔主委,難道不知除了總體經濟的評估外,更應同時評估此條例一旦施行,對不同產業間、示範區內外相同產業間(形成不平等競爭關係)、社會生活文化、自然資源與國家安全等面向的影響?何以如此?對照《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內容與接續的《兩岸貨品貿易協議》,便可一目瞭然此條例根本是在替中國國營企業嫁接,使其在台灣「落地生根」;同時替打著「鮭魚返鄉」的紅頂台商鋪設可以公開圈地的康莊大道。
因此,依該條例所設置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充其量不過是換了另一個名稱而且是更徹底的特權經濟法外租界特區。該條例如原封不動地通過,只會反向更進一步掏空台灣財政與經濟、製造更多徵地迫遷與擴大貧富差距。這或許正是為停建核四而禁食的仁智之士林義雄先生,於其停止禁食聲明中,突兀地加入「阻止立法院通過《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的背後原因吧。
律師、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
《兩岸服貿協議》引發社會高度動盪,馬政府全未記取教訓,《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仍無視民間高度疑慮,準備強渡關山。而在野的民進黨則態度曖昧,只在表面上說僅支持對台灣有利部分的法條。他們真的分析過該條例的利弊?抑或僅是政治話術?回任黨主席的蔡英文,是否應該公開明確表態?
依馬政府說詞,此條例草案乃為日後簽訂TPP等自由貿易協定預做準備。但所謂自由貿易,是指兩國、多國及區域貿易實體間為促進貨品與服務在簽約國間自由流通,透過消除關稅、貨物稅或貿易配額等貿易壁壘,達成經濟一體化目的。因此自由貿易協定有一最重要的根本原則,即簽約國間的平等互惠,且它處理的是簽約國與國之間的貿易事務,與國內招商政策無關。
而《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一如從早期用以招商的《加工出口區設置管理條例》、《獎勵投資條例》、《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科學工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到近年來的《產業創新條例》,僅僅是透過法規鬆綁、租稅減免,降低園區內廠商的營運成本,根本未見適合台灣的核心產業政策。究其內涵,根本與國家間的自由貿易無關,不過是假自由經濟之名,變本加厲行鬆綁法規、製造特權經濟之實的惡法。
應評估各面向影響
依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法案影響評估報告」所載,自由經濟示範區將大幅鬆綁物流、人流、金流的各項限制,包括1.鬆綁土地開發、變更使用相關法規;2.藉「自由貿易」之名,免除各項賦稅;3.放寬中國與外國人士來台投資、商務與工作居留限制,共46項法規。然而該報告除為鬆綁目的,盤點應排除適用的法規外,盡是漫天歌功頌德文章,毫無客觀具體影響評估內涵。
號稱計量經濟學國際權威的管中閔主委,難道不知除了總體經濟的評估外,更應同時評估此條例一旦施行,對不同產業間、示範區內外相同產業間(形成不平等競爭關係)、社會生活文化、自然資源與國家安全等面向的影響?何以如此?對照《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內容與接續的《兩岸貨品貿易協議》,便可一目瞭然此條例根本是在替中國國營企業嫁接,使其在台灣「落地生根」;同時替打著「鮭魚返鄉」的紅頂台商鋪設可以公開圈地的康莊大道。
因此,依該條例所設置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充其量不過是換了另一個名稱而且是更徹底的特權經濟法外租界特區。該條例如原封不動地通過,只會反向更進一步掏空台灣財政與經濟、製造更多徵地迫遷與擴大貧富差距。這或許正是為停建核四而禁食的仁智之士林義雄先生,於其停止禁食聲明中,突兀地加入「阻止立法院通過《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的背後原因吧。
律師、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
事實只有一個-----
Tso Smile
事實只有一個-----
[示範區]不會有外資進來!(因為東南亞中國搞加工出口更便宜),只會有中國資金企業原料進來!
最後又像[服貿]一樣...沒有[世界貿易], 只有[一中貿易]!
經濟沒有進步產業沒有升級, 只有經貿被併吞!中國長驅直入!經濟促使併吞!(不是統一是併吞!)
易言之,示範區是服貿的復活版嗎?不,示範區條例=ECFA+服貿+貨貿,但對象不限於中國,但也可能只有中国。這是一國(臺灣)兩制。這次,大家真的要當心了~
事實只有一個-----
[示範區]不會有外資進來!(因為東南亞中國搞加工出口更便宜),只會有中國資金企業原料進來!
最後又像[服貿]一樣...沒有[世界貿易], 只有[一中貿易]!
經濟沒有進步產業沒有升級, 只有經貿被併吞!中國長驅直入!經濟促使併吞!(不是統一是併吞!)
易言之,示範區是服貿的復活版嗎?不,示範區條例=ECFA+服貿+貨貿,但對象不限於中國,但也可能只有中国。這是一國(臺灣)兩制。這次,大家真的要當心了~
示範區需修改與支持
為了賦予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法律依據,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前天再審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國民黨籍召委黃昭順邀請地方首長列席,但第一階段「6海1空1農技區」的縣市長無分藍綠全數缺席。
服貿舊酒裝新瓶
問題是第一階段實體園區名單內的基隆港、台北港、蘇澳港、台中港、高雄港、台南安平港、桃園航空港以及屏東農業生技園區的首長們統統缺席代表什麼意思?不看好嗎?不支持嗎?還是對政治悲觀,明擺著過不了關,懶得浪費時間?如果連國民黨的有關縣市長都意興闌珊,怎麼期待全民支持國民黨政府提出來的示範區?
有服貿協議慘敗的前例,示範區的前景自然不樂觀。我們想知道示範區和服貿的差別在哪裡?為什麼反對者所持的理由和反服貿幾乎一樣?如果一樣,為什麼當初規劃服貿又規劃示範區,不是重疊嗎?
反服貿主要的論點是傷害台灣農業、擔憂除了金融和大企業有利可圖外,中小企業和一般商家都將慘遭中方的低價競爭所淘汰、中國人可藉服貿的名義大舉來台、服貿是中國政治的經濟面具,將伸手干預台灣的政治。
反對示範區的理由也是唯恐台灣農業的優勢被消滅;而對岸進入示範區的貨物、資本和人員都受惠於示範區政策而可長驅直入,並使中國貨品可以打上「台灣製造」的字樣銷往全世界。此外,服貿通不過的銀行業、電信業、廣告業、醫療業等,都可進入示範區,形同變相開放中資入台,並影響台灣勞工的權益。易言之,示範區是服貿的復活版嗎?是舊酒裝新瓶嗎?
朝野聯手救經濟
政府須說明示範區和服貿、貨貿的不同與相同點,讓民眾可以清楚分辨。我們支持示範區的設立,也同意示範區是拯救台灣經濟的機會,希望在政府減輕社會疑惑、修改引人疑慮的部分之後,民進黨能支持示範區的設置,朝野兩黨聯手救經濟,讓民眾一新耳目。否則日後若民進黨執政,國民黨在立院有仇報仇,杯葛所有民進黨政府提出的重大法案,兩黨冤冤相報,台灣還有什麼希望?
服貿舊酒裝新瓶
問題是第一階段實體園區名單內的基隆港、台北港、蘇澳港、台中港、高雄港、台南安平港、桃園航空港以及屏東農業生技園區的首長們統統缺席代表什麼意思?不看好嗎?不支持嗎?還是對政治悲觀,明擺著過不了關,懶得浪費時間?如果連國民黨的有關縣市長都意興闌珊,怎麼期待全民支持國民黨政府提出來的示範區?
有服貿協議慘敗的前例,示範區的前景自然不樂觀。我們想知道示範區和服貿的差別在哪裡?為什麼反對者所持的理由和反服貿幾乎一樣?如果一樣,為什麼當初規劃服貿又規劃示範區,不是重疊嗎?
反服貿主要的論點是傷害台灣農業、擔憂除了金融和大企業有利可圖外,中小企業和一般商家都將慘遭中方的低價競爭所淘汰、中國人可藉服貿的名義大舉來台、服貿是中國政治的經濟面具,將伸手干預台灣的政治。
反對示範區的理由也是唯恐台灣農業的優勢被消滅;而對岸進入示範區的貨物、資本和人員都受惠於示範區政策而可長驅直入,並使中國貨品可以打上「台灣製造」的字樣銷往全世界。此外,服貿通不過的銀行業、電信業、廣告業、醫療業等,都可進入示範區,形同變相開放中資入台,並影響台灣勞工的權益。易言之,示範區是服貿的復活版嗎?是舊酒裝新瓶嗎?
朝野聯手救經濟
政府須說明示範區和服貿、貨貿的不同與相同點,讓民眾可以清楚分辨。我們支持示範區的設立,也同意示範區是拯救台灣經濟的機會,希望在政府減輕社會疑惑、修改引人疑慮的部分之後,民進黨能支持示範區的設置,朝野兩黨聯手救經濟,讓民眾一新耳目。否則日後若民進黨執政,國民黨在立院有仇報仇,杯葛所有民進黨政府提出的重大法案,兩黨冤冤相報,台灣還有什麼希望?
不去嘗試就是最大的失敗。 The greatest failure is to not try.
不去嘗試就是最大的失敗。 The greatest failure is to not try.
美國企業家 費爾絲 Debbi Fields
美國企業家 費爾絲 Debbi Fields
5/29/2014
中國經濟面臨的另一個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
中國經濟面臨著增長嚴重依賴投資、人工費急劇上升以及房地産泡沫等多種風險。而如果將目光轉向企業經營,另一種風險似乎隱約可見。那就是在改革開放政策下,自1980~90年代的創業起就領導企業走向發展壯大的中國企業領袖正面臨退休。這些領導者都具備突出的個性和領導能力,依靠個人的才幹帶領企業實現了迅速增長。那麼,他們的接力棒能否順利的傳遞下去呢?
華為接班人不會是一個人?
大型通信設備企業華為技術4月在其總部所在地廣東省深圳市舉行了業績與業務戰略説明會,在被問及公司領導人、首席執行官(CEO)任正非退休後的接班人問題時,輪值CEO俆直軍表示,未來華為接班人不會是一個人,或許是一個團隊。列舉了選擇集體領導體制的可能性。
自1987年創業以來一直領導華為的任正非已經69歲。他曾表示家族成員永遠不會接班、退休後想有個自己的農場等,這些有關退休後的言論一直受到關注。在面向通信公司的設備這一主力業務方面,華為的銷售額已經躍居世界首位。任正非以一代人將華為打造成了巨大企業,而他的後繼人選自然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俆直軍之所以提到集體領導體制,與任正非已經著手試行與之相近的體制不無關係。任正非設置了主管日常經營的「輪值CEO」職位,由俆直軍等3位40多歲的副董事長以半年為期輪流擔任。
在世界知名企業中,輪值CEO制度非常罕見。雖然外界大多將這一制度看做是華為考驗後繼人選的試驗場,並加以關注,但事實上,「任正非從未在發言中將輪值制度和挑選接班人直接聯絡起來」(該公司相關人士)。任正非曾在相關制度開始實施的2011年度年報中明確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任正非指出,在電子行業,技術等環境變化非常迅速,一度領先於世界但隨後默默無聞的通信設備企業比比皆是。同時表示,為了處理多項業務、具備深刻的洞察力、並帶領公司走向正確方向,多位CEO輪流掌管公司更為有效果。
從智慧手機的普及到雲計算,再到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出現,任正非親歷了各種日新月異的變化。或許是親身感受到了讓企業生存發展下去的艱難,他對於將決策交給工作繁忙的1位掌舵者感到擔憂,因此認為整個管理層集中信息和智慧一起做決斷的「團隊管理」模式是最佳選擇。
擔任輪值CEO的俆直軍在談及集體領導體制之後還表示,將來會怎麼樣要到將來才知道。有人曾表示,即使是長期跟隨任正非的部下也很難了解其真實想法。其內心的真實意圖即使是躋身最高領導層的俆直軍也很難猜透。但毫無疑問的是,與選擇具體接班人同等重要甚至更為重要的是,任正非重視能夠確保持續增長的結構變革。
格力電器的「半代交接」
在憑藉改革開放政策走在中國經濟發展前列的廣東省,除了華為以外還有另一家位居世界第一的企業。那就是在家用空調銷量方面躋身世界前列的珠海格力電器。自公司成立開始領導了該公司20年的朱江洪2012將公司最高職位的董事長一職交給了此前主管經營工作的女總裁董明珠。
兩人正如「朱負責技術、董負責營銷」這句話所説的那樣,齊心協力帶領公司發展壯大。2012年當時66歲的朱江洪將接力棒交給自公司創立之初就非常熟悉的57歲的董明珠,這一選擇被認為是「半代交接」。而成為董事長兼總裁後的董明珠猶如是為了彌補「負責技術的朱」隱退的空缺,不斷強調重視技術,稱技術將決定市佔率。
格力電器的最大股東是當地珠海市政府旗下的國有企業珠海格力集團。該集團當初曾打算將市政府高官、當時40歲的周少強指派到格力電器擔任將升任董事長的董明珠留下的總裁職位,以便將來掌舵格力電器。
而推翻這一決定的是格力集團以外的股東。股東們對周少強的就任表示了擔憂,質疑稱「(周少強)是否能承受壓力巨大的格力電器的工作?公共機構和企業的工作性質完全不同」。之後,周少強在作為其就任總裁前提的董事選舉投票中落選。期望企業一直生存發展下去的股東希望選擇專業的經營者,因此阻止了國有企業的指派行為,這在政府權力巨大的中國實屬罕見。
日本富士通總研首席研究員金堅敏指出,「在形成巨大規模的企業,領導人僅靠自己理解多樣化的技術動向、並作出判斷已經變得不可能」。如果不擺脫個人經營、並轉向可以集中信息與智慧的團隊管理模式,企業就很難實現持續增長。
另一方面,「為了保持經營決策的速度,最後由1個人作出決斷的職業經營者也不可或缺」。在中國,只要搭上不斷發展的經濟增長的列車就能保持企業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如今對於企業來説,經營判斷的正確性和速度這兩者均至關重要。與中國整體經濟一樣,企業經營層面的結構改革也已刻不容緩。
中國經濟面臨著增長嚴重依賴投資、人工費急劇上升以及房地産泡沫等多種風險。而如果將目光轉向企業經營,另一種風險似乎隱約可見。那就是在改革開放政策下,自1980~90年代的創業起就領導企業走向發展壯大的中國企業領袖正面臨退休。這些領導者都具備突出的個性和領導能力,依靠個人的才幹帶領企業實現了迅速增長。那麼,他們的接力棒能否順利的傳遞下去呢?
華為接班人不會是一個人?
大型通信設備企業華為技術4月在其總部所在地廣東省深圳市舉行了業績與業務戰略説明會,在被問及公司領導人、首席執行官(CEO)任正非退休後的接班人問題時,輪值CEO俆直軍表示,未來華為接班人不會是一個人,或許是一個團隊。列舉了選擇集體領導體制的可能性。
自1987年創業以來一直領導華為的任正非已經69歲。他曾表示家族成員永遠不會接班、退休後想有個自己的農場等,這些有關退休後的言論一直受到關注。在面向通信公司的設備這一主力業務方面,華為的銷售額已經躍居世界首位。任正非以一代人將華為打造成了巨大企業,而他的後繼人選自然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俆直軍之所以提到集體領導體制,與任正非已經著手試行與之相近的體制不無關係。任正非設置了主管日常經營的「輪值CEO」職位,由俆直軍等3位40多歲的副董事長以半年為期輪流擔任。
在世界知名企業中,輪值CEO制度非常罕見。雖然外界大多將這一制度看做是華為考驗後繼人選的試驗場,並加以關注,但事實上,「任正非從未在發言中將輪值制度和挑選接班人直接聯絡起來」(該公司相關人士)。任正非曾在相關制度開始實施的2011年度年報中明確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任正非指出,在電子行業,技術等環境變化非常迅速,一度領先於世界但隨後默默無聞的通信設備企業比比皆是。同時表示,為了處理多項業務、具備深刻的洞察力、並帶領公司走向正確方向,多位CEO輪流掌管公司更為有效果。
從智慧手機的普及到雲計算,再到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出現,任正非親歷了各種日新月異的變化。或許是親身感受到了讓企業生存發展下去的艱難,他對於將決策交給工作繁忙的1位掌舵者感到擔憂,因此認為整個管理層集中信息和智慧一起做決斷的「團隊管理」模式是最佳選擇。
擔任輪值CEO的俆直軍在談及集體領導體制之後還表示,將來會怎麼樣要到將來才知道。有人曾表示,即使是長期跟隨任正非的部下也很難了解其真實想法。其內心的真實意圖即使是躋身最高領導層的俆直軍也很難猜透。但毫無疑問的是,與選擇具體接班人同等重要甚至更為重要的是,任正非重視能夠確保持續增長的結構變革。
格力電器的「半代交接」
在憑藉改革開放政策走在中國經濟發展前列的廣東省,除了華為以外還有另一家位居世界第一的企業。那就是在家用空調銷量方面躋身世界前列的珠海格力電器。自公司成立開始領導了該公司20年的朱江洪2012將公司最高職位的董事長一職交給了此前主管經營工作的女總裁董明珠。
兩人正如「朱負責技術、董負責營銷」這句話所説的那樣,齊心協力帶領公司發展壯大。2012年當時66歲的朱江洪將接力棒交給自公司創立之初就非常熟悉的57歲的董明珠,這一選擇被認為是「半代交接」。而成為董事長兼總裁後的董明珠猶如是為了彌補「負責技術的朱」隱退的空缺,不斷強調重視技術,稱技術將決定市佔率。
格力電器的最大股東是當地珠海市政府旗下的國有企業珠海格力集團。該集團當初曾打算將市政府高官、當時40歲的周少強指派到格力電器擔任將升任董事長的董明珠留下的總裁職位,以便將來掌舵格力電器。
而推翻這一決定的是格力集團以外的股東。股東們對周少強的就任表示了擔憂,質疑稱「(周少強)是否能承受壓力巨大的格力電器的工作?公共機構和企業的工作性質完全不同」。之後,周少強在作為其就任總裁前提的董事選舉投票中落選。期望企業一直生存發展下去的股東希望選擇專業的經營者,因此阻止了國有企業的指派行為,這在政府權力巨大的中國實屬罕見。
日本富士通總研首席研究員金堅敏指出,「在形成巨大規模的企業,領導人僅靠自己理解多樣化的技術動向、並作出判斷已經變得不可能」。如果不擺脫個人經營、並轉向可以集中信息與智慧的團隊管理模式,企業就很難實現持續增長。
另一方面,「為了保持經營決策的速度,最後由1個人作出決斷的職業經營者也不可或缺」。在中國,只要搭上不斷發展的經濟增長的列車就能保持企業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如今對於企業來説,經營判斷的正確性和速度這兩者均至關重要。與中國整體經濟一樣,企業經營層面的結構改革也已刻不容緩。
「六四」,一個難以癒合的傷疤
BBC
張鳴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一晃,「六四」過去25年了。這個曾經震驚世界,讓無數的中國人為之泣血稽顙的事件,在中國早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當今的80後和90後,對這個事件已經全然沒了概念。不過,儘管如此,對於這樣重大的流血事件,不管執政者花多大心力,想要將之從歷史中抹掉,實際上是不可能的。這個在某種程度上還在流血的傷疤,雖然在中國國內被抹得一點痕跡都沒有,但最終會有一天,還是會被揭開,所有隱藏在民間乃至國外的資料,都會浮現出來,所有的記憶,都會被喚醒。
中國的執政當局,在事情過後,很快就發現自己闖了大禍。動用飛機、大炮、坦克掃平的,不是一場暴亂,僅僅是和平示威請願的學生和市民。對執政者大有期待的學生和市民,沒有絲毫造反的跡象,沒有衝擊政府機關,連電台和電視台都沒有受到滋擾。當著全世界大開殺戒的結果,不僅遭來西方世界深刻的敵意,而且也難以面對自己以往歷史觀——不是說,只有北洋軍閥和國民黨反動派才鎮壓學生的嗎?
這一切,跟清末的戊戌政變極其相似。改革者的錯誤,激化了矛盾。受了保守勢力錯誤情報的誤導,幕後的實權人物殺到前台,發動流血政變。由此帶給中國最大的危機,還不是西方世界的反感,而是中國改革的轉向——停止改革,向後轉,開歷史的倒車。跟傅高義先生在《鄧小平時代》裏的說法相反,六四鎮壓,並沒有導致20多年的和平發展,而是直接的政治危機和經濟停滯。如果不是鄧小平及時以非常手段在1992年重啟改革,那麼,這個執政集團會不會走向新的義和團運動,真的不好說。不消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再一次策動拳亂,恐怕結果多半是自身的覆滅。
對於這樣重大的流血事件,不管執政者花多大心力,想要將之從歷史中抹掉,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1992年改革重啟之後,中國經濟步入了快車道。經過毛時代多年壓抑的全民的求富衝動,在短時間內迸發出巨大的能量,使得中國在20年走完了西方百多年才能走完的路。然而,在這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後,由於六四傷疤造成的隱患,卻一直在隱隱作痛。
當年清朝的新政,實際上就是戊戌變法的重啟。但是,重啟新政的當局,跟民間的紳商社會之間卻平白生出了隔閡,使得執政者的政務操作,平添了諸多困難,只要強人的權威不再,稍有失誤,就會導致兩下分手,給革命以機會。同樣,當今之世,執政者經過六四,與民間社會隔閡日深,自身的道德資源,喪失殆盡。民間對政府不信任的程度,達到無以複加的地步。無論你做什麼,民眾都不相信你的善意。這在很大程度上,跟六四有關。
經過六四,執政集團內部缺乏道義感,無非強權,無非弄錢。原先還相信為人民服務宗旨的人,也不再相信。所以,執政手段生硬,一味高壓,一味維穩。另一方面,雖然經濟發展帶來了部分民眾的生活改善,但經濟發展也導致了新的不平衡。執政者內部,再也沒有了遏制權貴發跡的力量,權貴集團的迅速膨脹,加劇了人們的相對被剝奪感,大大減弱了人們承受經濟和政治波動的能力。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產生新的風波和動蕩。
今天,重啟改革時的衝動和能量,已經消耗殆盡,快車道的經濟發展,也走到了頭。進一步的改革,勢必要對權貴集團動刀,然而,這樣的深化改革,在下刀的時候,沒凖就碰到了六四傷疤。從歷史經驗看,在任何異常改革過程中,保守勢力絕無繳械投降的。即使同歸於盡,也要拉執政者下水。一旦涉及執政集團的存亡,或者貌似涉及它的存亡,所有的改革,都很可能像當年六四一樣,為之翻盤。
中國的所謂保守勢力,說白了,就是極端主義、原教旨主義的信奉者。世界上所有的原教旨主義者,雖然面目各自不同,卻都是非理性的狂徒,為了他們的所謂理想,不惜拉民族、國家,乃至世界下地獄。即使,他們中間有些人已經成為億萬富翁,但是,由於眼前榮光的不再,一樣可以發動自殺性襲擊。
六四這個傷疤,早晚得揭。揭開了,才有治癒的可能。執政者即使不想揭,也會有人逼你揭。這個事件,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因六四而坐大的保守勢力最後的一顆手雷。他們倒是不想揭,留到一定時候引爆它。
中國的執政當局,在事情過後,很快就發現自己闖了大禍。動用飛機、大炮、坦克掃平的,不是一場暴亂,僅僅是和平示威請願的學生和市民。對執政者大有期待的學生和市民,沒有絲毫造反的跡象,沒有衝擊政府機關,連電台和電視台都沒有受到滋擾。當著全世界大開殺戒的結果,不僅遭來西方世界深刻的敵意,而且也難以面對自己以往歷史觀——不是說,只有北洋軍閥和國民黨反動派才鎮壓學生的嗎?
這一切,跟清末的戊戌政變極其相似。改革者的錯誤,激化了矛盾。受了保守勢力錯誤情報的誤導,幕後的實權人物殺到前台,發動流血政變。由此帶給中國最大的危機,還不是西方世界的反感,而是中國改革的轉向——停止改革,向後轉,開歷史的倒車。跟傅高義先生在《鄧小平時代》裏的說法相反,六四鎮壓,並沒有導致20多年的和平發展,而是直接的政治危機和經濟停滯。如果不是鄧小平及時以非常手段在1992年重啟改革,那麼,這個執政集團會不會走向新的義和團運動,真的不好說。不消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再一次策動拳亂,恐怕結果多半是自身的覆滅。
對於這樣重大的流血事件,不管執政者花多大心力,想要將之從歷史中抹掉,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1992年改革重啟之後,中國經濟步入了快車道。經過毛時代多年壓抑的全民的求富衝動,在短時間內迸發出巨大的能量,使得中國在20年走完了西方百多年才能走完的路。然而,在這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後,由於六四傷疤造成的隱患,卻一直在隱隱作痛。
當年清朝的新政,實際上就是戊戌變法的重啟。但是,重啟新政的當局,跟民間的紳商社會之間卻平白生出了隔閡,使得執政者的政務操作,平添了諸多困難,只要強人的權威不再,稍有失誤,就會導致兩下分手,給革命以機會。同樣,當今之世,執政者經過六四,與民間社會隔閡日深,自身的道德資源,喪失殆盡。民間對政府不信任的程度,達到無以複加的地步。無論你做什麼,民眾都不相信你的善意。這在很大程度上,跟六四有關。
經過六四,執政集團內部缺乏道義感,無非強權,無非弄錢。原先還相信為人民服務宗旨的人,也不再相信。所以,執政手段生硬,一味高壓,一味維穩。另一方面,雖然經濟發展帶來了部分民眾的生活改善,但經濟發展也導致了新的不平衡。執政者內部,再也沒有了遏制權貴發跡的力量,權貴集團的迅速膨脹,加劇了人們的相對被剝奪感,大大減弱了人們承受經濟和政治波動的能力。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產生新的風波和動蕩。
今天,重啟改革時的衝動和能量,已經消耗殆盡,快車道的經濟發展,也走到了頭。進一步的改革,勢必要對權貴集團動刀,然而,這樣的深化改革,在下刀的時候,沒凖就碰到了六四傷疤。從歷史經驗看,在任何異常改革過程中,保守勢力絕無繳械投降的。即使同歸於盡,也要拉執政者下水。一旦涉及執政集團的存亡,或者貌似涉及它的存亡,所有的改革,都很可能像當年六四一樣,為之翻盤。
中國的所謂保守勢力,說白了,就是極端主義、原教旨主義的信奉者。世界上所有的原教旨主義者,雖然面目各自不同,卻都是非理性的狂徒,為了他們的所謂理想,不惜拉民族、國家,乃至世界下地獄。即使,他們中間有些人已經成為億萬富翁,但是,由於眼前榮光的不再,一樣可以發動自殺性襲擊。
六四這個傷疤,早晚得揭。揭開了,才有治癒的可能。執政者即使不想揭,也會有人逼你揭。這個事件,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因六四而坐大的保守勢力最後的一顆手雷。他們倒是不想揭,留到一定時候引爆它。
六四25週年 王丹在台灣談中國民主
BBC
天安門學運學生領袖王丹在六四二十五週年前夕說,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國六四在獲得平反的機會看來緲茫,但他對中國最終走向民主化仍有信心。
王丹說從中國大陸境內的紀念活動都遭到嚴酷鎮壓,以及許多學者被捕來看,在習近平的任內很難寄望他會平反六四。
不過流亡海外多年的王丹對中國終將走向民主仍有信心。他說這是每一個國家與社會不可抵擋的趨勢,因為民主是基於人性設計的一套政治制度。
王丹說他理解各國有不同的情況,中國走上民主可能會慢一些,會慢到什麼程度他無法預測,但他對此有思想凖備。
目前在台灣教書的王丹,與另一名也住在台灣的天安門學運領袖吾爾開希,都被中國當局禁止返國,兩人此前都表示希望能夠回家。
王丹表示無論是平反六四、他與吾爾開希回家、以及中國走上民主化,他相信最終都可以達成願望,只是其間會有相當長的過程。
他並說就他個人來說最終的結果也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在達到結果的漫長過程中對理想的堅持,這是他對自己的期許,而無論是平反六四或回家,他都沒有放棄。
紀念活動
今年天安門學運的參與者在海外發起了紀念六四的"天下圍城"活動,此一活動主要是在美國的華盛頓與紐約兩地進行,另外包括加拿大、歐洲等國家預計也將有類似活動。
據王丹介紹說,活動除了當年參與天安門學運的學生團聚及一系列的紀念會外,也會向中國大使館抗議。
在王丹目前任教的台灣也將會舉辦相應的六四紀念活動,若與六四發生後的前二十年內這類活動在台灣無人聞問相比,近年來台灣的紀念活動規模越來越大。
王丹認為台灣社會上對於六四並不是很了解,但這幾年來關注在提升的過程中,而此一關注提升的背景,則是因為中國因素在台灣發揮了越來越大作用。
台灣在不久前才發生了佔領立法院議場的太陽花學運,據王丹指出太陽花學運的學生領袖對六四議題也有相當關注。
太陽花學運的學生領袖之一陳為廷是王丹任教的台灣清華大學研究生,他與王丹彼此認識,王丹說他在台灣教書後第一次在六四週年辦幾百人參加的較大規模紀念晚會,就是陳為廷與其它學生一同發起。
王丹說陳為廷在清大社會所是專門作中國研究,雖然表面來看太陽花學運反對與中國更緊密接觸,但並不意謂這些學生不願了解中國,或拒絕與中國有任何來往。
誰影響誰
以台灣的太陽花學運來說,他們提出的一項憂慮是經濟崛起的中國通過經貿及買辦政治等手段在台灣擴大影響力,危及台灣建立不久的民主,且這已經在發生。
選擇從美國到台灣居住教書的王丹,則認為台灣民主對中國的積極意義還是比較大,他說陸生與陸客不斷湧入台灣,他們親眼看到台灣一切,台灣的民主雖然有其問題,但比起中國還是進步很多。
美國曾以"民主燈塔"一類形容暗喻台灣民主將對中國產生影響,在台灣也有稱陸生到台將有助未來中國民主說法,但質疑者以英美等老牌民主國家中國留學人數更多來說,這類台灣有助中國民主僅是一種主觀性的說法。
王丹在台灣的校園內也接觸到不少陸生,他說許多陸生到了台灣後積極利用不再被封鎖的網絡,去查閱有關六四的材料,他們想了解六四的這種願望,是北京當局無法壓制的。
他說當局忽視了年輕人的好奇心與逆反心理,"你越不想讓他知道的東西,他就越想知道"。
不過若以此前採訪過的一名舉辦六四紀念晚會台大學生提到的經驗來看,在台灣的陸生不見得都同意王丹,且有一些陸生出席討論有關中國民主座談會,目的是為了向王丹等人"踢館"。
王丹則說他對此完全能理解,因為即使在民主國家也有反民主的言論存在,何況是在中國大陸的教育背景長大的學生,對於有在台陸生對六四看法是站在中國政府的觀點,他覺得這也是正常的。
天安門學運學生領袖王丹在六四二十五週年前夕說,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國六四在獲得平反的機會看來緲茫,但他對中國最終走向民主化仍有信心。
王丹說從中國大陸境內的紀念活動都遭到嚴酷鎮壓,以及許多學者被捕來看,在習近平的任內很難寄望他會平反六四。
不過流亡海外多年的王丹對中國終將走向民主仍有信心。他說這是每一個國家與社會不可抵擋的趨勢,因為民主是基於人性設計的一套政治制度。
王丹說他理解各國有不同的情況,中國走上民主可能會慢一些,會慢到什麼程度他無法預測,但他對此有思想凖備。
目前在台灣教書的王丹,與另一名也住在台灣的天安門學運領袖吾爾開希,都被中國當局禁止返國,兩人此前都表示希望能夠回家。
王丹表示無論是平反六四、他與吾爾開希回家、以及中國走上民主化,他相信最終都可以達成願望,只是其間會有相當長的過程。
他並說就他個人來說最終的結果也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在達到結果的漫長過程中對理想的堅持,這是他對自己的期許,而無論是平反六四或回家,他都沒有放棄。
紀念活動
今年天安門學運的參與者在海外發起了紀念六四的"天下圍城"活動,此一活動主要是在美國的華盛頓與紐約兩地進行,另外包括加拿大、歐洲等國家預計也將有類似活動。
據王丹介紹說,活動除了當年參與天安門學運的學生團聚及一系列的紀念會外,也會向中國大使館抗議。
在王丹目前任教的台灣也將會舉辦相應的六四紀念活動,若與六四發生後的前二十年內這類活動在台灣無人聞問相比,近年來台灣的紀念活動規模越來越大。
王丹認為台灣社會上對於六四並不是很了解,但這幾年來關注在提升的過程中,而此一關注提升的背景,則是因為中國因素在台灣發揮了越來越大作用。
台灣在不久前才發生了佔領立法院議場的太陽花學運,據王丹指出太陽花學運的學生領袖對六四議題也有相當關注。
太陽花學運的學生領袖之一陳為廷是王丹任教的台灣清華大學研究生,他與王丹彼此認識,王丹說他在台灣教書後第一次在六四週年辦幾百人參加的較大規模紀念晚會,就是陳為廷與其它學生一同發起。
王丹說陳為廷在清大社會所是專門作中國研究,雖然表面來看太陽花學運反對與中國更緊密接觸,但並不意謂這些學生不願了解中國,或拒絕與中國有任何來往。
誰影響誰
以台灣的太陽花學運來說,他們提出的一項憂慮是經濟崛起的中國通過經貿及買辦政治等手段在台灣擴大影響力,危及台灣建立不久的民主,且這已經在發生。
選擇從美國到台灣居住教書的王丹,則認為台灣民主對中國的積極意義還是比較大,他說陸生與陸客不斷湧入台灣,他們親眼看到台灣一切,台灣的民主雖然有其問題,但比起中國還是進步很多。
美國曾以"民主燈塔"一類形容暗喻台灣民主將對中國產生影響,在台灣也有稱陸生到台將有助未來中國民主說法,但質疑者以英美等老牌民主國家中國留學人數更多來說,這類台灣有助中國民主僅是一種主觀性的說法。
王丹在台灣的校園內也接觸到不少陸生,他說許多陸生到了台灣後積極利用不再被封鎖的網絡,去查閱有關六四的材料,他們想了解六四的這種願望,是北京當局無法壓制的。
他說當局忽視了年輕人的好奇心與逆反心理,"你越不想讓他知道的東西,他就越想知道"。
不過若以此前採訪過的一名舉辦六四紀念晚會台大學生提到的經驗來看,在台灣的陸生不見得都同意王丹,且有一些陸生出席討論有關中國民主座談會,目的是為了向王丹等人"踢館"。
王丹則說他對此完全能理解,因為即使在民主國家也有反民主的言論存在,何況是在中國大陸的教育背景長大的學生,對於有在台陸生對六四看法是站在中國政府的觀點,他覺得這也是正常的。
我所經歷的1989年
BBC
黃河
如果要挑選10件中國在上世紀裏最重大的事情,六四事件絕對是其中之一,甚至放大到整個中國歷史裏面,筆者依然認為六四事件可以排進前十。當時我還少,但當時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依然記得清楚。甚至說這個事情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也不為過。
當時,我正讀小學六年級,正凖備升學考試。當時不是人人可以讀中學的,必須要考。而我從第一學期開始就已經自己搜羅中國各地的小學升學考試題並且堅持一天一 套試題在凖備考上順德一中。可以說,我當時已經是接近被訓練成一個沒有思考能力的考試動物。雖然當時應試教育盛行,但依然可以感受到80年代末那種思潮的 湧動,例如我至今依然清楚記得當時語文老師布置的其中一個作文題目是:「長城到底是中國的驕傲還是阻斷中國和西方交流的障礙」。可以說,直到我中學畢業, 再沒有任何語文老師出過如此有深度的作文題目給我寫了。
雖然80年代末的思潮湧動給我留下印象,但如果沒有後來的89民運,恐怕我就依然是個沒有靈魂的考試動物而已。到了六年級下學期,胡耀邦的去世引發北京的學 生自發上街悼念,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發覺新聞竟然是如此的好看。雖然當時已經要回學校晚自修,但依然幾乎每天從晚上六點到七點都要看亞洲台和翡翠台的新 聞。看完後才踩單車回學校晚自修。當時我騎單車必定經過鎮政府門口。我親眼目睹大字報就貼在鎮政府前的小學圍牆上。「國將不國」這個成語當時學會的。
到了戒嚴的階段,我明顯感到這個事情已經連我們這些小學生都在討論了。幾乎一下課就在討論這個事情。到了北京的學生絕食行動進行到第7天的時候,有的同學還 引經據典說國際有規定,第7天政府就必須要見絕食學生的。當然,我沒有考證這個說法的真假,但當時討論時候的情緒激動依然記得。北京學生的絕食過程,我一 直追著香港新聞來看,至今依然記得一位女學生說過的一番話來解釋他們為什麼要絕食,她說:「我們今天如果不成功,那麼我們就將會在獨裁中繼續生活10 年,20年」。這段視頻至今依然可以在網上找到,這段話我印象之深刻在於她預言之凖確性。她一語成奎,89民運沒有成功,25年過去了,中國人確實還生活 在獨裁之中。
我的思想也在這段期間發生著劇烈的轉變,但我最想不到的是六月四號當晚的開槍殺人的事情真的發生了。爸爸還叫醒我,起來看新聞,幾乎整晚在收看新聞。我為什 麼要提一下這個事情呢,因為我是見證了六四當晚廣東省沒有切斷香港電視信號的人之一,有傳聞說葉選平後來被調去做政協副主席,就是因為這個事情。
再到後來,筆者以全鎮第4名的身份,考入了順德一中,但那個時候,我已經不再覺得這個第4名很光榮,因為我已經意識到,在這個教育系統下的全鎮第4名,其實可以看作是最愚昧的人群中的第4名。當然,我也慶幸自己目睹了89民運的全過程,使得我最終沒有掉入最愚昧的第4名。
9月進了中學後,依然可以看到幾個月前的那場澎拜的運動的餘跡。例如可以看到音樂室課桌上,有學生刻出來的「六四死難者紀念碑」。我也聽師兄講過,學生凖備 上街遊行,被校長在門口攔截,而諷刺的是這個校長的兒子正在美國讀書。再後來,我經歷了一次強力的洗腦過程,跟我們說學生是暴徒,這是反革命暴亂,還貼了 10個照片出來,共和國衛士遺照。但這些,都沒用了,民主的思想和對自由的追求在六四當晚,已經在我腦海中扎根。
25年過去了,還是開頭那段話,如果沒有89民運,我的人生肯定是不一樣的,因為六年級時,我已經接近是個只會考試的機器了。但89民運讓我有了思考能力,系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當時一個小學生和初一學生所經歷的1989。
黃河
如果要挑選10件中國在上世紀裏最重大的事情,六四事件絕對是其中之一,甚至放大到整個中國歷史裏面,筆者依然認為六四事件可以排進前十。當時我還少,但當時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依然記得清楚。甚至說這個事情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也不為過。
當時,我正讀小學六年級,正凖備升學考試。當時不是人人可以讀中學的,必須要考。而我從第一學期開始就已經自己搜羅中國各地的小學升學考試題並且堅持一天一 套試題在凖備考上順德一中。可以說,我當時已經是接近被訓練成一個沒有思考能力的考試動物。雖然當時應試教育盛行,但依然可以感受到80年代末那種思潮的 湧動,例如我至今依然清楚記得當時語文老師布置的其中一個作文題目是:「長城到底是中國的驕傲還是阻斷中國和西方交流的障礙」。可以說,直到我中學畢業, 再沒有任何語文老師出過如此有深度的作文題目給我寫了。
雖然80年代末的思潮湧動給我留下印象,但如果沒有後來的89民運,恐怕我就依然是個沒有靈魂的考試動物而已。到了六年級下學期,胡耀邦的去世引發北京的學 生自發上街悼念,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發覺新聞竟然是如此的好看。雖然當時已經要回學校晚自修,但依然幾乎每天從晚上六點到七點都要看亞洲台和翡翠台的新 聞。看完後才踩單車回學校晚自修。當時我騎單車必定經過鎮政府門口。我親眼目睹大字報就貼在鎮政府前的小學圍牆上。「國將不國」這個成語當時學會的。
到了戒嚴的階段,我明顯感到這個事情已經連我們這些小學生都在討論了。幾乎一下課就在討論這個事情。到了北京的學生絕食行動進行到第7天的時候,有的同學還 引經據典說國際有規定,第7天政府就必須要見絕食學生的。當然,我沒有考證這個說法的真假,但當時討論時候的情緒激動依然記得。北京學生的絕食過程,我一 直追著香港新聞來看,至今依然記得一位女學生說過的一番話來解釋他們為什麼要絕食,她說:「我們今天如果不成功,那麼我們就將會在獨裁中繼續生活10 年,20年」。這段視頻至今依然可以在網上找到,這段話我印象之深刻在於她預言之凖確性。她一語成奎,89民運沒有成功,25年過去了,中國人確實還生活 在獨裁之中。
我的思想也在這段期間發生著劇烈的轉變,但我最想不到的是六月四號當晚的開槍殺人的事情真的發生了。爸爸還叫醒我,起來看新聞,幾乎整晚在收看新聞。我為什 麼要提一下這個事情呢,因為我是見證了六四當晚廣東省沒有切斷香港電視信號的人之一,有傳聞說葉選平後來被調去做政協副主席,就是因為這個事情。
再到後來,筆者以全鎮第4名的身份,考入了順德一中,但那個時候,我已經不再覺得這個第4名很光榮,因為我已經意識到,在這個教育系統下的全鎮第4名,其實可以看作是最愚昧的人群中的第4名。當然,我也慶幸自己目睹了89民運的全過程,使得我最終沒有掉入最愚昧的第4名。
9月進了中學後,依然可以看到幾個月前的那場澎拜的運動的餘跡。例如可以看到音樂室課桌上,有學生刻出來的「六四死難者紀念碑」。我也聽師兄講過,學生凖備 上街遊行,被校長在門口攔截,而諷刺的是這個校長的兒子正在美國讀書。再後來,我經歷了一次強力的洗腦過程,跟我們說學生是暴徒,這是反革命暴亂,還貼了 10個照片出來,共和國衛士遺照。但這些,都沒用了,民主的思想和對自由的追求在六四當晚,已經在我腦海中扎根。
25年過去了,還是開頭那段話,如果沒有89民運,我的人生肯定是不一樣的,因為六年級時,我已經接近是個只會考試的機器了。但89民運讓我有了思考能力,系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當時一個小學生和初一學生所經歷的1989。
那個春夏之交 - 我的1989
BBC
大家談中國
一九八九年,我國三,喜歡看報,尤其喜歡看政治新聞。此前一年,蔣經國過世,此前兩年,台灣剛解除長期以來的戒嚴令。
那年,李登輝的總統之位還沒坐穩。國民黨舊勢力正磨刀霍霍,凖備向這位某種意義上算是"靠運氣"才能當上"中華民國"總統的第一位台籍人士下手,好在來年正式的總統大選中,將他一腳踢出權力核心。
那年,我還不知道這位看起來硬梆梆、寡言、少笑容,有著不太像一般台灣人的高大身材的"扈斗總統",會為台灣帶來幾近翻天覆地的改變;當然更無 法預料,此後廿年由他開啟,由民進黨接棒的中華民國台灣化進程。然而即使只是一個國三學生,我也知道台灣社會正隱隱醞釀力量,即將迎接一場不可測的改變。
我知道自己站在歷史交口上,聽到時代改變的濤聲正逐漸從遠處傳來,不知何時將掀起滔天巨浪,更不知這個我以為的巨浪是否最後只會形成一朵小小的水花。
那年夏天,我更關心的是即將到來的高中聯考,時代將改變,而我也在人生的關口上。我與同學揮汗讀書,龐大的升學壓力帶來的緊張讓教室空氣濔漫著詭異氣息。 我們很用功,也很放肆,笑得比平常大聲,打鬧得更加厲害。最大的解壓方式,是扮起金庸小說的武俠人物,在國一國二及國三放牛班的學生都回家的第八、九堂下 課時間,狂奔整個校舍,互相砍殺追逐。徬佛這些虛幻的刀光劍影,能為我們揮去沉重的不安。
同一時間,中國傳來驚人的消息,那時是四月,北京地區各大學的學生集會天安門,要求重新評價剛過逝的中共開明派代表人物胡耀邦。
隨著時間演進,天安門前廣場聚集的學生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廣泛也越強烈。當時台灣報禁雖然已經開放一年,但聯合與中時依然是壟斷性的媒體。我和同學一邊 凖備考試,一邊關注對岸形勢的發展。電視上、報紙上,一篇篇、一幕幕有關北京學運的報導及分析,搞得大家也跟著沸騰起來。是啊,那時我們都還是"中國 人",我們睜大了眼想看看是否沉睡的巨龍即將驚醒。於是上課時,有人偷塞耳機,隨時等著聽北京傳來的最新消息;下課時,大家圍著一伙討論,究竟王丹、吾爾 開希哪個帥?柴玲跟他們誰比較聰明?最誇張的是一個同學居然寫信給吾爾開希,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封沒有收件人詳細地址的信居然獲得迴音。在某個夏日早晨,我 們一群人興奮地圍在同學桌邊,看著滿滿一張信紙,一人一語帶著欣羨的口氣,展開有生之年第一次簡體字大猜謎,感覺猶如得到摯愛偶像的親筆回函般興奮。是 啊,即使正被聯考痛苦的折磨著,我們依然是追夢的青春少女,而懷抱理想,膽敢跟當權者抗衡的勇士,當然是我們的無敵偶像。
那也是個世界局勢變動的年代。四月至五月學潮,中共黨中央對學生展現前所未現的寬待,黨領導幹部接見學生、傾聽學生的要求。我至今猶記得吾爾開希為表不肖 官倒李鵬(當時的中國國務院總理),穿著一身睡衣,前赴談判的模樣。那樣的畫面在電視中重覆播放,報上開始出現這些學生是否過於自我膨脹的檢討聲。上學 時,我也與同學們討論並爭執著,吾爾開希究竟是太跩還是帶種,當做課餘的有趣話題。
這些新聞全數成了世界注目的焦點。五月十五日,舊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前往北京,展開訪談。全世界的記者同時聚集此地,凖備報導兩個同在蛻變中的共產大國領導人世紀會談。學生們似乎打算趁著外國記者群聚、世界注目的時刻,爭取政府更多讓步。
就在戈爾巴喬夫到訪前兩天,絕食運動將學潮帶上另一波高峰,同時原本學運的支持者,也有部分人士出現該適可而止的論調。
此時,台灣的報紙除了依舊持續報導北京學潮,也大篇幅比較戈爾巴喬夫所領導的蘇聯民主化及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的影響,討論究竟是蘇聯政治經濟雙管齊下的改 革,還是中國經濟開放、政治依舊緊縮的政策,能使共產世界成功轉型?誰終將通過歷史的考驗成為未來典範?當時誰都沒料到,一場腥風血雨即將到來。
戈爾巴喬夫離開中國後,北京的氣氛更趨緊張。同情學生的趙紫陽遭到軟禁,接著北京宣佈戒嚴。學生們仿效美國自由女神所做的塑像在廣場中被立起,廣場中播放著 台灣歌手集體創作的歌曲《歷史的傷口》。山雨欲來風滿樓,學生的臉上更多是焦燥而不復學潮初起時的自信。我和同學們在小小悶熱的教室中,時不時輕輕地哼唱 著:"蒙上眼睛,就以為看不見;捂上耳朵,就以為聽不到。而真理在心中,創痛在胸口;還要忍多久?還要沉默多久?"
我已經忘記那是否是一個躁熱的夏季,只記得在那哀傷歌詞背後傳來的不安。那是我的祖國、夢中的中國,那些血脈相連的同胞會有什麼樣的命運?
事情來得讓人措手不及。六月三日解放軍入城,次日凌晨起,展開軍事鎮壓,坦克上的機關槍掃向天安門廣場的示威者,學生倒於血泊,混雜血水淚水的畫面透過還 留在北京當地的國外媒體傳到各地。我在電視前掩面哭泣,心中一邊想,是否小時候在《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中讀到的東漢和宋代太學生學潮被鎮壓就是這樣?當天 上學,班上一片愁雲慘霧,那位時常偷聽廣播的同學,哭得尤其厲害。
之後,我們的心情跟著報導持續起伏。王丹被抓了,他會被判死刑嗎?柴玲跟吾爾開希有沒有逃出來?他們還好不好?是不是國民黨的地下組織會幫忙營救?還是有 誰能幫忙呢?大學時,我在課堂上聽到老師教到戊戌變法失敗,變法要角譚嗣同被補後寫下的《獄中題壁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一瞬間回想 起六四時的種種畫面,望門投止的張儉,在逃亡的過程中,連累了無數護衛他的支持者;六四後成功逃亡的吾爾開希跟柴玲,回想起廣場上那些來不及逃的,消失的 青春生命,懷抱的是怎麼樣的心情?他們是學潮的要角、重要的領導人,同時也是營教者主要的協助對象,而那些默默死在廣場上的無名者,終究只能被歷史掩蓋所 有存在過的痕跡嗎?所謂革命的豪情與壯烈,究竟是多少殘酷現實所砌成?人為了理想要犧牲堅持到什麼地步?我至今沒有答案。
一九八九年,我邁向了高中生活。同年,隨著蘇聯勢力撤出,東歐共產世界,一國接著一國,各自完成政治改革,成為民主國家。第二年,台灣大學生仿效天安門學 運的精神,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豎立起巨型「野百合」雕塑,靜坐抗議要求"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制定"政經改革時間 表"。在民意的支持下,李登輝一步一步展開民主改革,同時掃除政敵。然而那場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唯獨北京以外的中國人都不知道的流血事變,終究給中國帶來 什麼樣的變化?依然眾說紛紜。
而我在將近廿年後,在相較於事件當年顯得異常冷淡的台灣社會氛圍中,時常想起一九八九年,那個我和許多同學,都還認為自己與中國人血脈相連的夏天。
1.為免記憶錯誤,文章中事件發生年代曾經查證。
2.六四事件發生時,我每天剪報,記錄事件的發展。事件發生後好些年,仍持續關注當年學運參與者的下落。雖然事隔多年,當年看到的一切,徬佛歷歷在 目。 我一直想寫些什麼,記錄我心中的六四,也紀念國三時的瘋狂生活。選在一個與六四完全無關的日子,發表這篇文章,當作對青春歲月的憑悼。
大家談中國
一九八九年,我國三,喜歡看報,尤其喜歡看政治新聞。此前一年,蔣經國過世,此前兩年,台灣剛解除長期以來的戒嚴令。
那年,李登輝的總統之位還沒坐穩。國民黨舊勢力正磨刀霍霍,凖備向這位某種意義上算是"靠運氣"才能當上"中華民國"總統的第一位台籍人士下手,好在來年正式的總統大選中,將他一腳踢出權力核心。
那年,我還不知道這位看起來硬梆梆、寡言、少笑容,有著不太像一般台灣人的高大身材的"扈斗總統",會為台灣帶來幾近翻天覆地的改變;當然更無 法預料,此後廿年由他開啟,由民進黨接棒的中華民國台灣化進程。然而即使只是一個國三學生,我也知道台灣社會正隱隱醞釀力量,即將迎接一場不可測的改變。
我知道自己站在歷史交口上,聽到時代改變的濤聲正逐漸從遠處傳來,不知何時將掀起滔天巨浪,更不知這個我以為的巨浪是否最後只會形成一朵小小的水花。
那年夏天,我更關心的是即將到來的高中聯考,時代將改變,而我也在人生的關口上。我與同學揮汗讀書,龐大的升學壓力帶來的緊張讓教室空氣濔漫著詭異氣息。 我們很用功,也很放肆,笑得比平常大聲,打鬧得更加厲害。最大的解壓方式,是扮起金庸小說的武俠人物,在國一國二及國三放牛班的學生都回家的第八、九堂下 課時間,狂奔整個校舍,互相砍殺追逐。徬佛這些虛幻的刀光劍影,能為我們揮去沉重的不安。
同一時間,中國傳來驚人的消息,那時是四月,北京地區各大學的學生集會天安門,要求重新評價剛過逝的中共開明派代表人物胡耀邦。
隨著時間演進,天安門前廣場聚集的學生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廣泛也越強烈。當時台灣報禁雖然已經開放一年,但聯合與中時依然是壟斷性的媒體。我和同學一邊 凖備考試,一邊關注對岸形勢的發展。電視上、報紙上,一篇篇、一幕幕有關北京學運的報導及分析,搞得大家也跟著沸騰起來。是啊,那時我們都還是"中國 人",我們睜大了眼想看看是否沉睡的巨龍即將驚醒。於是上課時,有人偷塞耳機,隨時等著聽北京傳來的最新消息;下課時,大家圍著一伙討論,究竟王丹、吾爾 開希哪個帥?柴玲跟他們誰比較聰明?最誇張的是一個同學居然寫信給吾爾開希,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封沒有收件人詳細地址的信居然獲得迴音。在某個夏日早晨,我 們一群人興奮地圍在同學桌邊,看著滿滿一張信紙,一人一語帶著欣羨的口氣,展開有生之年第一次簡體字大猜謎,感覺猶如得到摯愛偶像的親筆回函般興奮。是 啊,即使正被聯考痛苦的折磨著,我們依然是追夢的青春少女,而懷抱理想,膽敢跟當權者抗衡的勇士,當然是我們的無敵偶像。
那也是個世界局勢變動的年代。四月至五月學潮,中共黨中央對學生展現前所未現的寬待,黨領導幹部接見學生、傾聽學生的要求。我至今猶記得吾爾開希為表不肖 官倒李鵬(當時的中國國務院總理),穿著一身睡衣,前赴談判的模樣。那樣的畫面在電視中重覆播放,報上開始出現這些學生是否過於自我膨脹的檢討聲。上學 時,我也與同學們討論並爭執著,吾爾開希究竟是太跩還是帶種,當做課餘的有趣話題。
這些新聞全數成了世界注目的焦點。五月十五日,舊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前往北京,展開訪談。全世界的記者同時聚集此地,凖備報導兩個同在蛻變中的共產大國領導人世紀會談。學生們似乎打算趁著外國記者群聚、世界注目的時刻,爭取政府更多讓步。
就在戈爾巴喬夫到訪前兩天,絕食運動將學潮帶上另一波高峰,同時原本學運的支持者,也有部分人士出現該適可而止的論調。
此時,台灣的報紙除了依舊持續報導北京學潮,也大篇幅比較戈爾巴喬夫所領導的蘇聯民主化及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的影響,討論究竟是蘇聯政治經濟雙管齊下的改 革,還是中國經濟開放、政治依舊緊縮的政策,能使共產世界成功轉型?誰終將通過歷史的考驗成為未來典範?當時誰都沒料到,一場腥風血雨即將到來。
戈爾巴喬夫離開中國後,北京的氣氛更趨緊張。同情學生的趙紫陽遭到軟禁,接著北京宣佈戒嚴。學生們仿效美國自由女神所做的塑像在廣場中被立起,廣場中播放著 台灣歌手集體創作的歌曲《歷史的傷口》。山雨欲來風滿樓,學生的臉上更多是焦燥而不復學潮初起時的自信。我和同學們在小小悶熱的教室中,時不時輕輕地哼唱 著:"蒙上眼睛,就以為看不見;捂上耳朵,就以為聽不到。而真理在心中,創痛在胸口;還要忍多久?還要沉默多久?"
我已經忘記那是否是一個躁熱的夏季,只記得在那哀傷歌詞背後傳來的不安。那是我的祖國、夢中的中國,那些血脈相連的同胞會有什麼樣的命運?
事情來得讓人措手不及。六月三日解放軍入城,次日凌晨起,展開軍事鎮壓,坦克上的機關槍掃向天安門廣場的示威者,學生倒於血泊,混雜血水淚水的畫面透過還 留在北京當地的國外媒體傳到各地。我在電視前掩面哭泣,心中一邊想,是否小時候在《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中讀到的東漢和宋代太學生學潮被鎮壓就是這樣?當天 上學,班上一片愁雲慘霧,那位時常偷聽廣播的同學,哭得尤其厲害。
之後,我們的心情跟著報導持續起伏。王丹被抓了,他會被判死刑嗎?柴玲跟吾爾開希有沒有逃出來?他們還好不好?是不是國民黨的地下組織會幫忙營救?還是有 誰能幫忙呢?大學時,我在課堂上聽到老師教到戊戌變法失敗,變法要角譚嗣同被補後寫下的《獄中題壁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一瞬間回想 起六四時的種種畫面,望門投止的張儉,在逃亡的過程中,連累了無數護衛他的支持者;六四後成功逃亡的吾爾開希跟柴玲,回想起廣場上那些來不及逃的,消失的 青春生命,懷抱的是怎麼樣的心情?他們是學潮的要角、重要的領導人,同時也是營教者主要的協助對象,而那些默默死在廣場上的無名者,終究只能被歷史掩蓋所 有存在過的痕跡嗎?所謂革命的豪情與壯烈,究竟是多少殘酷現實所砌成?人為了理想要犧牲堅持到什麼地步?我至今沒有答案。
一九八九年,我邁向了高中生活。同年,隨著蘇聯勢力撤出,東歐共產世界,一國接著一國,各自完成政治改革,成為民主國家。第二年,台灣大學生仿效天安門學 運的精神,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豎立起巨型「野百合」雕塑,靜坐抗議要求"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制定"政經改革時間 表"。在民意的支持下,李登輝一步一步展開民主改革,同時掃除政敵。然而那場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唯獨北京以外的中國人都不知道的流血事變,終究給中國帶來 什麼樣的變化?依然眾說紛紜。
而我在將近廿年後,在相較於事件當年顯得異常冷淡的台灣社會氛圍中,時常想起一九八九年,那個我和許多同學,都還認為自己與中國人血脈相連的夏天。
1.為免記憶錯誤,文章中事件發生年代曾經查證。
2.六四事件發生時,我每天剪報,記錄事件的發展。事件發生後好些年,仍持續關注當年學運參與者的下落。雖然事隔多年,當年看到的一切,徬佛歷歷在 目。 我一直想寫些什麼,記錄我心中的六四,也紀念國三時的瘋狂生活。選在一個與六四完全無關的日子,發表這篇文章,當作對青春歲月的憑悼。
美國是21世紀的“新興市場”
對最偉大的投資品牌發明者的話充耳不聞,是很危險的。當年提出“新興市場”概念的人現在表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正重返發達世界。其意義十分深遠。
曾多年擔任國際金融公司(IFC)官員的安東尼•範阿格塔米爾(Antoine van Agtmael),於1982年發明瞭“新興市場”這個詞。他當時想推動對發展中世界進行股權投資,結束對債務的危險依賴。
他提出的對策是由國際金融公司贊助發起成立第一隻新興市場股票基金。那時候,大多數投資者、即便是大型機構的投資者,也缺乏在遙遠市場物色投資對象的資源。但一個覆蓋整個新興世界的多元化股票投資組合可能解決這一問題。
不過,該如何稱呼這一地區呢?當時,一場債務危機正在“欠發達國家”(lesser developed countries)肆虐。LDC這個首字縮寫幾乎跟如今的EM(新興市場)一樣頻繁使用,但這個標簽不可能用。同時,沒有人會踴躍買入一隻“第三世界基金”。
經過一個周末的苦思冥想,“新興市場”這個詞出爐了。在金融界,再沒有比此更成功的命名了。範阿格塔米爾本人一直是新興市場的鼓吹者,他充滿激情地表示,新興市場里最成功的公司學會在母國生存後,有足夠的智慧成為占主導地位的跨國公司。
因此,他敘述全球優勢正如何及為何轉回美國的新項目是具有象徵意義的。
亞洲已經在抱怨來自美國的競爭。之前搬遷到中國的製造企業開始遷回墨西哥,甚至遷至美國本身。他指出,在優先任務是提高實際工資(這麽做會削弱競爭力)的中國,2008年危機之後的沾沾自喜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安。安永(Ernst & Young)數據顯示,自2001年以來中國的薪資水平上升了400%,而美國的單位勞動力成本自1995年以來下降了12%。
在根本層面上,美國比人們所認為的更具競爭力,而中國的競爭力則不如人們的印象。範阿格塔米爾所稱的西方“創意回應”比他的預期來得更早。他認為,機器人、3D打印等技術的到來,已使西方從製造業轉向“腦製造”(brainfacturing)。
在這一趨勢出現和延續的同時,投資者正重新發現政治風險(並挑出國有企業進行懲罰),並徹底地重新評估自己對新興市場前景的預測。
他是否已放棄了自己看好新興市場的觀點?當然沒有。正如他所指出的,當市場下跌時,長期潛力總是被忽略(正如行情上升時種種問題被忽略那樣)。
穩步成為王者的仍將是新興市場、而不是美國的消費者。範阿格塔米爾指出,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汽車、洗衣機、電視機和手機的銷量已經大於歐盟(EU)或美國。
他還提出,新興市場增長放緩不是問題——對中國而言反而是一種優勢——並且拒絕接受如下觀點:美國不可避免地退出量化寬松(QE),必然會引發去年短暫肆虐新興世界債券與外匯市場的那種恐慌。
但是,他在描述美國“腦帶”的增長以替代陳舊的“銹帶”(rust-belt)時所表現出的熱情,讓人回想起當年他描述新興世界跨國公司崛起時的那種激動。他指出,創新中心正在美國各地涌現出來,包括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亞克朗市(Akron)或博爾德(Boulder)以及知名大學周圍地區。他提供了200多個公司“迴流”的例子,比如通用電氣(GE)將業務遷回美國本土,蘋果(Apple)首次在美國境內生產Mac。
展望未來10年,他預計美國的信心會增強(就像20世紀70年代之後的日本那樣),製造業將會迸發更多創新,並會“為了爭取數十億的新興市場消費者爆發一場重大戰鬥”。他仍預計新興市場將更快增長。
“腦帶”的概念可能會像“新興市場”概念一樣琅琅上口。這是好事嗎?
範阿格塔米爾的“新興市場”肯定對他將股權融資引入新市場的目標起到了推動作用。它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後果,比如相繼向新市場貼上各種標簽,結果越來越荒謬。想想各種縮寫吧,從Brics(金磚國家)到Civets(靈貓六國)、Mints(薄荷四國)和Biits(脆弱五國)。
這反映了一種過度簡化的宏觀趨勢。人們懶惰地以為,所有“新興”市場都真會脫穎而出;它們的表現都會強於現有發達市場;它們都將保持直線式增長。
這些想法未必都正確。沒有理由放棄精心選擇的新興市場頭寸(或盲目地投資於“腦帶”)。但是,“新興市場”登上舞臺30年後,所有投資者都應當聽從範阿格塔米爾的意見——游戲已開始改變。
曾多年擔任國際金融公司(IFC)官員的安東尼•範阿格塔米爾(Antoine van Agtmael),於1982年發明瞭“新興市場”這個詞。他當時想推動對發展中世界進行股權投資,結束對債務的危險依賴。
他提出的對策是由國際金融公司贊助發起成立第一隻新興市場股票基金。那時候,大多數投資者、即便是大型機構的投資者,也缺乏在遙遠市場物色投資對象的資源。但一個覆蓋整個新興世界的多元化股票投資組合可能解決這一問題。
不過,該如何稱呼這一地區呢?當時,一場債務危機正在“欠發達國家”(lesser developed countries)肆虐。LDC這個首字縮寫幾乎跟如今的EM(新興市場)一樣頻繁使用,但這個標簽不可能用。同時,沒有人會踴躍買入一隻“第三世界基金”。
經過一個周末的苦思冥想,“新興市場”這個詞出爐了。在金融界,再沒有比此更成功的命名了。範阿格塔米爾本人一直是新興市場的鼓吹者,他充滿激情地表示,新興市場里最成功的公司學會在母國生存後,有足夠的智慧成為占主導地位的跨國公司。
因此,他敘述全球優勢正如何及為何轉回美國的新項目是具有象徵意義的。
亞洲已經在抱怨來自美國的競爭。之前搬遷到中國的製造企業開始遷回墨西哥,甚至遷至美國本身。他指出,在優先任務是提高實際工資(這麽做會削弱競爭力)的中國,2008年危機之後的沾沾自喜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安。安永(Ernst & Young)數據顯示,自2001年以來中國的薪資水平上升了400%,而美國的單位勞動力成本自1995年以來下降了12%。
在根本層面上,美國比人們所認為的更具競爭力,而中國的競爭力則不如人們的印象。範阿格塔米爾所稱的西方“創意回應”比他的預期來得更早。他認為,機器人、3D打印等技術的到來,已使西方從製造業轉向“腦製造”(brainfacturing)。
在這一趨勢出現和延續的同時,投資者正重新發現政治風險(並挑出國有企業進行懲罰),並徹底地重新評估自己對新興市場前景的預測。
他是否已放棄了自己看好新興市場的觀點?當然沒有。正如他所指出的,當市場下跌時,長期潛力總是被忽略(正如行情上升時種種問題被忽略那樣)。
穩步成為王者的仍將是新興市場、而不是美國的消費者。範阿格塔米爾指出,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汽車、洗衣機、電視機和手機的銷量已經大於歐盟(EU)或美國。
他還提出,新興市場增長放緩不是問題——對中國而言反而是一種優勢——並且拒絕接受如下觀點:美國不可避免地退出量化寬松(QE),必然會引發去年短暫肆虐新興世界債券與外匯市場的那種恐慌。
但是,他在描述美國“腦帶”的增長以替代陳舊的“銹帶”(rust-belt)時所表現出的熱情,讓人回想起當年他描述新興世界跨國公司崛起時的那種激動。他指出,創新中心正在美國各地涌現出來,包括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亞克朗市(Akron)或博爾德(Boulder)以及知名大學周圍地區。他提供了200多個公司“迴流”的例子,比如通用電氣(GE)將業務遷回美國本土,蘋果(Apple)首次在美國境內生產Mac。
展望未來10年,他預計美國的信心會增強(就像20世紀70年代之後的日本那樣),製造業將會迸發更多創新,並會“為了爭取數十億的新興市場消費者爆發一場重大戰鬥”。他仍預計新興市場將更快增長。
“腦帶”的概念可能會像“新興市場”概念一樣琅琅上口。這是好事嗎?
範阿格塔米爾的“新興市場”肯定對他將股權融資引入新市場的目標起到了推動作用。它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後果,比如相繼向新市場貼上各種標簽,結果越來越荒謬。想想各種縮寫吧,從Brics(金磚國家)到Civets(靈貓六國)、Mints(薄荷四國)和Biits(脆弱五國)。
這反映了一種過度簡化的宏觀趨勢。人們懶惰地以為,所有“新興”市場都真會脫穎而出;它們的表現都會強於現有發達市場;它們都將保持直線式增長。
這些想法未必都正確。沒有理由放棄精心選擇的新興市場頭寸(或盲目地投資於“腦帶”)。但是,“新興市場”登上舞臺30年後,所有投資者都應當聽從範阿格塔米爾的意見——游戲已開始改變。
美國會再次拋棄中國嗎?
華爾街日報
劉罡
對於日益自信的中國而言,美國似乎正越來越成為一個專門給人添堵的角色,從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領土爭端,到中國的貿易與匯率政策,再到中國軍方的互聯網行為,美國在諸多涉華領域都要指手畫腳一番,雖然這些行為未必具有實質的攻擊性,但也足以令許多中國人憤憤不平,在他們眼裡美國真可謂癩蛤蟆趴腳面,不咬人膈應人。當今的中國正為美國在涉華事務方面涉入日深而煩惱,但從歷史上看,恰恰是美國積極涉足中國事務時,中國比較順風順水,而當美國拋棄中國或對中國採取冷處理時,中國往往會走背運。
中國現在的中學歷史教科書都說,是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迫使北洋政府代表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約,從而打破了日本從德國手裡奪佔中國青島的美夢。但教科書卻沒有說明,日本對青島的佔領一直持續到1922年,是在美國主導的1921年華盛頓會議上美國聯手英國和中國對日本施壓,才真正迫使日本將青島交還給中國。當然,美國出面壓日本吐出在山東攫取的侵華利益,從本質上說是要抑制日本在遠東的勢力,並非是要替中國主持公道,而且也如不少歷史學者指出的,華盛頓會議實際上是使中國由一戰期間的日本獨佔又回到由幾大列強共同支配的局面,但不管怎麼說,至少從此後十幾年的歷史看,美國對中國事務的積極參與比消極參與對中國要好。
1931年,在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美、英、法、日《四國條約》到期前夕,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1937年,在同樣是於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五國海軍條約》到期後不久,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九一八”事變、特別是日本全面侵華可以說已經打破了美國在中國事務上的對日容忍底線,但此時的美國由於嚴重的經濟危機等原因,民眾厭戰情緒強烈,再加上美英等國一直寄望於日本能夠對經濟、軍事實力日益強大的蘇聯起到牽制和抵消作用,所以美國暫時忍下了這口氣,對中日戰爭採取了“隔岸觀火”態度,中國的抗戰也由此陷入了長達四年的孤軍奮戰慘境。
其實,經濟實力強大的美國很大程度上是掌握著日本侵華戰爭的生死命門的。《陶行知日志》裡提到的數據顯示,1937年運往日本的戰略物資中,美國佔54.4%。分類來說,美國所佔比例分別是:銅92.9%,各種油料60.5%,汽車及零件91.2%,鐵百分之59.7%,鑄鐵41.6%,各種機械、發動機48.5%。正是這種實力給美國提供了對日說話的底氣。1941年,在蘇德戰爭爆發、德日軍隊有可能聯手會師之際,美國於8月1日宣布對日本實施全面石油禁運,11月26日,美國國務卿赫爾向日本發出最後通牒,不僅強硬要求日本從中國撤軍,還要求日本與其他國家放棄在中國的一切權利和治外法權。美國的這些舉措無異於將日本逼入了絕境,而美國自己也應該很清楚,事情到了這一步,一場美日大戰將不可避免。果不其然,日本的“御前會議”最後得出結論:若按美國的要求辦,日本不但要拋棄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的成果,“九一八”事變的結果也必須放棄,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日本遂決定進攻美國,使中國一舉翻身的太平洋戰爭就此爆發。
從華盛頓會議到太平洋戰爭這20年的歷史發展脈絡中我們不難看出,美國雖然不能說不重視其在華利益,但單只是中國本身卻不足以在美國的利益天平上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美國不會僅僅為了保護其在華利益而讓自身卷入一場全面戰爭,美國最後之所以下決心與日本開戰,是基於對全球形勢的評估而做的決定。正因為如此,上世紀40年代末國共內戰爆發後,面對國軍在戰場上的節節敗退,美國最終決定放棄中國大陸,寧肯“失去中國”,也不肯為中國而冒險打一場蔣介石夢寐以求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站在國民黨和中國自由派人士的角度看,美國此舉不啻是對自由中國的拋棄,是將中國大陸拱手讓與蘇俄勢力,但其實站在共產黨的角度看,美國在中國大陸退出利益競逐也未必全是件好事。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沈志華在其《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一書中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毛澤東去蘇聯談判對華援助問題,雙方談得很不愉快,毛這時面臨空手而歸的危險。恰在此時,美國國務卿艾奇遜發表了一個長篇講話,暗示中國要打台灣盡管打,美國會持默許態度,講話的中心目的就是分裂中蘇,不讓中蘇結成聯盟。這個事給斯大林造成了很大壓力,蘇聯內部經討論認為,不能讓毛澤東空手而回,如果那樣,中蘇同盟便無法建立,美國人的計謀就成功了。
雖然歷史不容假設,我們仍不妨設想一下,如果美國能夠繼續沿著與蘇聯爭相籠絡中國的路子走下去,中國不難從這種左右逢源的處境中得到更多好處。但此後爆發的朝鮮戰爭使美國徹底放棄了拉攏紅色中國的打算,這直接導致中國在上世紀60年代初與蘇聯決裂後面臨著孤立無援的艱難處境。我們甚至不妨大膽推想一下,如果中國在60年代初與蘇聯鬧僵時能及時開啟對美和解的大門,毛澤東的孤立感、危機感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極端情緒可能就沒那麼強烈,中國的文革悲劇或許就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避免。
據美國知名報人塔德•舒爾茨在其名著《昨與今》中說,當60年代初中蘇開始意識形態論戰時,華盛頓的決策圈子甚至根本沒有從中看出中蘇決裂的端倪,有人甚至荒唐地認為這是中蘇兩國在演一出戲給西方看,直到1969年中蘇爆發珍寶島軍事沖突後,美國才最終確信中蘇兩國真的鬧崩了,當時正飽受越南戰爭困擾的美國總統尼克鬆突然醒悟到可以利用中蘇矛盾來分化瓦解共產主義陣營。正是從這一刻起,中國在美國的全球戰略棋盤上成為了一枚可以走出妙招的重要棋子,中國在美國的利益天平上又重新變得重要起來。
此後的中美關系歷程人們都是耳熟能詳了,鄧小平主政後中國延續對美和解的進程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中國在一步步融入國際主流社會的同時,經濟實力也日益增強,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們必須客觀地認識到,中美改善關系雖然對兩國都有利,但良好的中美關系對中美兩國的重要性卻並不是同等的,換言之,假如沒有中國的廉價商品,美國的經濟固然會受到一定負面影響,但國家的發展進程基本不會因此而改變,而如果沒有美國的市場,中國的全球崛起必將無法持續下去。
也正因為如此,如果美國一旦認定在華牽涉過深有損其全球戰略利益時,不能排除美國會像上世紀30年代後期和50年代那樣,再次採取疏離中國的態度。有人可能會覺得這種想法屬於天方夜譚,鑒於中國目前龐大的經濟體量和市場規模,以及中美兩國經濟利益相互糾纏、依賴之深,美國“拋棄”中國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美國目前正加緊推進的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議)談判不正是有將中國排除在外的趨勢嗎?美國方面肯定會意識到,一旦中國被排除在TPP和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之外,作為中方的報復,美國在進入中國市場方面也會平添許多障礙,美國為什麼明明意識到這一點還在積極推進這兩個很有可能將中國孤立於世界主要市場之外的協議呢?這說明與上世紀30年代末和50年代時一樣,美國不會讓自己的全球戰略利益被自己的在華經濟利益牽著鼻子走。
當然,中國當前的實力畢竟遠非上世紀30年代和50年代時可比,在美國進行全球戰略布局時中國正日益成為一道繞不開的坎。比如面對癒演癒烈的烏克蘭危機,中國給俄羅斯及時送上的4,000億美元天然氣購銷協議大禮包,就讓美歐高高舉起的經濟制裁大棒失去了不少威勢,給普京及時送上了一粒定心丸。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與美國在全球競技場上仍然不是同一個重量級別的對手,不能排除美國的重返亞洲最終會演變成一個“亞洲北約”對中國實施遏制包圍的局面,如果中國陷入這種被美國主導的國際社會所孤立、疏離的處境,上世紀60和70年代的一幕有可能重演。
和比自己強大的鄰國打交道從來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與這種強鄰維持一種鬥而不破的關系,或許最符合自己的利益。
劉罡
對於日益自信的中國而言,美國似乎正越來越成為一個專門給人添堵的角色,從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領土爭端,到中國的貿易與匯率政策,再到中國軍方的互聯網行為,美國在諸多涉華領域都要指手畫腳一番,雖然這些行為未必具有實質的攻擊性,但也足以令許多中國人憤憤不平,在他們眼裡美國真可謂癩蛤蟆趴腳面,不咬人膈應人。當今的中國正為美國在涉華事務方面涉入日深而煩惱,但從歷史上看,恰恰是美國積極涉足中國事務時,中國比較順風順水,而當美國拋棄中國或對中國採取冷處理時,中國往往會走背運。
中國現在的中學歷史教科書都說,是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迫使北洋政府代表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約,從而打破了日本從德國手裡奪佔中國青島的美夢。但教科書卻沒有說明,日本對青島的佔領一直持續到1922年,是在美國主導的1921年華盛頓會議上美國聯手英國和中國對日本施壓,才真正迫使日本將青島交還給中國。當然,美國出面壓日本吐出在山東攫取的侵華利益,從本質上說是要抑制日本在遠東的勢力,並非是要替中國主持公道,而且也如不少歷史學者指出的,華盛頓會議實際上是使中國由一戰期間的日本獨佔又回到由幾大列強共同支配的局面,但不管怎麼說,至少從此後十幾年的歷史看,美國對中國事務的積極參與比消極參與對中國要好。
1931年,在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美、英、法、日《四國條約》到期前夕,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1937年,在同樣是於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五國海軍條約》到期後不久,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九一八”事變、特別是日本全面侵華可以說已經打破了美國在中國事務上的對日容忍底線,但此時的美國由於嚴重的經濟危機等原因,民眾厭戰情緒強烈,再加上美英等國一直寄望於日本能夠對經濟、軍事實力日益強大的蘇聯起到牽制和抵消作用,所以美國暫時忍下了這口氣,對中日戰爭採取了“隔岸觀火”態度,中國的抗戰也由此陷入了長達四年的孤軍奮戰慘境。
其實,經濟實力強大的美國很大程度上是掌握著日本侵華戰爭的生死命門的。《陶行知日志》裡提到的數據顯示,1937年運往日本的戰略物資中,美國佔54.4%。分類來說,美國所佔比例分別是:銅92.9%,各種油料60.5%,汽車及零件91.2%,鐵百分之59.7%,鑄鐵41.6%,各種機械、發動機48.5%。正是這種實力給美國提供了對日說話的底氣。1941年,在蘇德戰爭爆發、德日軍隊有可能聯手會師之際,美國於8月1日宣布對日本實施全面石油禁運,11月26日,美國國務卿赫爾向日本發出最後通牒,不僅強硬要求日本從中國撤軍,還要求日本與其他國家放棄在中國的一切權利和治外法權。美國的這些舉措無異於將日本逼入了絕境,而美國自己也應該很清楚,事情到了這一步,一場美日大戰將不可避免。果不其然,日本的“御前會議”最後得出結論:若按美國的要求辦,日本不但要拋棄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的成果,“九一八”事變的結果也必須放棄,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日本遂決定進攻美國,使中國一舉翻身的太平洋戰爭就此爆發。
從華盛頓會議到太平洋戰爭這20年的歷史發展脈絡中我們不難看出,美國雖然不能說不重視其在華利益,但單只是中國本身卻不足以在美國的利益天平上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美國不會僅僅為了保護其在華利益而讓自身卷入一場全面戰爭,美國最後之所以下決心與日本開戰,是基於對全球形勢的評估而做的決定。正因為如此,上世紀40年代末國共內戰爆發後,面對國軍在戰場上的節節敗退,美國最終決定放棄中國大陸,寧肯“失去中國”,也不肯為中國而冒險打一場蔣介石夢寐以求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站在國民黨和中國自由派人士的角度看,美國此舉不啻是對自由中國的拋棄,是將中國大陸拱手讓與蘇俄勢力,但其實站在共產黨的角度看,美國在中國大陸退出利益競逐也未必全是件好事。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沈志華在其《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一書中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毛澤東去蘇聯談判對華援助問題,雙方談得很不愉快,毛這時面臨空手而歸的危險。恰在此時,美國國務卿艾奇遜發表了一個長篇講話,暗示中國要打台灣盡管打,美國會持默許態度,講話的中心目的就是分裂中蘇,不讓中蘇結成聯盟。這個事給斯大林造成了很大壓力,蘇聯內部經討論認為,不能讓毛澤東空手而回,如果那樣,中蘇同盟便無法建立,美國人的計謀就成功了。
雖然歷史不容假設,我們仍不妨設想一下,如果美國能夠繼續沿著與蘇聯爭相籠絡中國的路子走下去,中國不難從這種左右逢源的處境中得到更多好處。但此後爆發的朝鮮戰爭使美國徹底放棄了拉攏紅色中國的打算,這直接導致中國在上世紀60年代初與蘇聯決裂後面臨著孤立無援的艱難處境。我們甚至不妨大膽推想一下,如果中國在60年代初與蘇聯鬧僵時能及時開啟對美和解的大門,毛澤東的孤立感、危機感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極端情緒可能就沒那麼強烈,中國的文革悲劇或許就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避免。
據美國知名報人塔德•舒爾茨在其名著《昨與今》中說,當60年代初中蘇開始意識形態論戰時,華盛頓的決策圈子甚至根本沒有從中看出中蘇決裂的端倪,有人甚至荒唐地認為這是中蘇兩國在演一出戲給西方看,直到1969年中蘇爆發珍寶島軍事沖突後,美國才最終確信中蘇兩國真的鬧崩了,當時正飽受越南戰爭困擾的美國總統尼克鬆突然醒悟到可以利用中蘇矛盾來分化瓦解共產主義陣營。正是從這一刻起,中國在美國的全球戰略棋盤上成為了一枚可以走出妙招的重要棋子,中國在美國的利益天平上又重新變得重要起來。
此後的中美關系歷程人們都是耳熟能詳了,鄧小平主政後中國延續對美和解的進程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中國在一步步融入國際主流社會的同時,經濟實力也日益增強,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們必須客觀地認識到,中美改善關系雖然對兩國都有利,但良好的中美關系對中美兩國的重要性卻並不是同等的,換言之,假如沒有中國的廉價商品,美國的經濟固然會受到一定負面影響,但國家的發展進程基本不會因此而改變,而如果沒有美國的市場,中國的全球崛起必將無法持續下去。
也正因為如此,如果美國一旦認定在華牽涉過深有損其全球戰略利益時,不能排除美國會像上世紀30年代後期和50年代那樣,再次採取疏離中國的態度。有人可能會覺得這種想法屬於天方夜譚,鑒於中國目前龐大的經濟體量和市場規模,以及中美兩國經濟利益相互糾纏、依賴之深,美國“拋棄”中國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美國目前正加緊推進的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議)談判不正是有將中國排除在外的趨勢嗎?美國方面肯定會意識到,一旦中國被排除在TPP和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之外,作為中方的報復,美國在進入中國市場方面也會平添許多障礙,美國為什麼明明意識到這一點還在積極推進這兩個很有可能將中國孤立於世界主要市場之外的協議呢?這說明與上世紀30年代末和50年代時一樣,美國不會讓自己的全球戰略利益被自己的在華經濟利益牽著鼻子走。
當然,中國當前的實力畢竟遠非上世紀30年代和50年代時可比,在美國進行全球戰略布局時中國正日益成為一道繞不開的坎。比如面對癒演癒烈的烏克蘭危機,中國給俄羅斯及時送上的4,000億美元天然氣購銷協議大禮包,就讓美歐高高舉起的經濟制裁大棒失去了不少威勢,給普京及時送上了一粒定心丸。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與美國在全球競技場上仍然不是同一個重量級別的對手,不能排除美國的重返亞洲最終會演變成一個“亞洲北約”對中國實施遏制包圍的局面,如果中國陷入這種被美國主導的國際社會所孤立、疏離的處境,上世紀60和70年代的一幕有可能重演。
和比自己強大的鄰國打交道從來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與這種強鄰維持一種鬥而不破的關系,或許最符合自己的利益。
氣候變化引發災難的前車之鑒
氣候變化引發災難的前車之鑒
傑弗里·帕克 2014年04月02日
Sam Vanallemeersch
俄亥俄州哥倫布——氣候學家稱之為「小冰期」(Little Ice Age);歷史學家稱之為「普遍危機」(General Crisis)。
17世紀,冬季變得更長,夏季變得更涼,這擾亂了植物的生長季,導致歐洲各地糧食歉收。在從14世紀初一直延續到19世紀中葉的冰川擴張期中,這是最冷的一個世紀。1641年的夏天,是歐洲過去六個世紀以來溫度第三低的夏天;1641年到1642年的冬天,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有記錄以來最冷的冬天。這種不同尋常的寒冷氣候從17世紀20年代一直持續到17世紀90年代,博斯普魯斯海峽和波羅的海上結起了厚厚的冰,人們可以從一邊走到另一邊。
歐洲的極寒氣候和其他地方的極端天氣事件導致了一連串乾旱、洪水和農作物歉收,這些災害又引發了被迫遷徙、戰爭和革命。在天災人禍的夾擊之下,全球人口減少了大約三分之一。
氣候變化的影響可以採用兩種方法來考慮,既可以根據目前的趨勢來預測未來,也可以研究有詳實記錄的過去。
17世紀發生的事情表明,氣候狀況的變化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政治和社會後果。眼下,美國情報機構警告說,隨着全球變暖,類似的災難可能會重演——包括在水、食物、能源供應鏈和公共健康方面出現更加頻繁、但卻不可預知的危機。一些國家可能會崩潰,饑荒可能突然降臨在大量人口之中,洪水或疾病可能跨越邊界,導致國內動蕩或國際衝突。
地球科學家們發現,在17世紀,有三個因素在全球範圍內發揮了作用:火山爆發的次數增加,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次數翻了一番(沿熱帶的南美洲西海岸出現的異常溫暖的海洋狀況),以及太陽黑子的消失,減少了讓地球保持溫暖的太陽輻射輸出。
17世紀,戰爭、內戰和叛亂激增,全球各地瓦解的國家數量超過先前或之後的任何一個世紀。僅在1648年,俄羅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和法國(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就因叛亂而雙雙癱瘓;烏克蘭、英格蘭和蘇格蘭都爆發了內戰;而在伊斯坦布爾(歐洲最大的城市),憤怒的臣民勒死了蘇丹易卜拉欣(Ibrahim)。
氣候並不是17世紀所有災難的唯一元兇,但它惡化了很多災難。在糧食歉收或者顆粒無收的時候,疾病爆發更為常見,尤其是天花和瘟疫。1641年10月23日,愛爾蘭天主教徒發起的一場騷亂把屬於少數派的新教徒趕出家園時,沒有人預見到會出現嚴重的寒流和霜雪,因為那個地方那個時候出現降雪非常罕見。數以千計的新教徒被凍死,使一個政治抗議活動變成了一場點燃復仇火焰的大屠殺。奧利弗·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後來把這個事件作為他開展殘酷運動,恢復新教在愛爾蘭主導地位的緣由。
但是寒冷的確帶來了更直接的損失。1648年,西歐遭遇了那個世紀最糟糕的糧食歉收。當麵包價格出現飆升時,西西里島、斯德哥爾摩等地爆發了騷亂。17世紀40年代,在阿爾卑斯山一帶,農作物長勢不好成為了一種常態,隨着冰川蔓延到自上個冰河時代以來最遠的地方,人們用文字記錄了耕地、農莊、甚至整個村莊的消失。農作物歉收和糧食短缺清楚地反應在法國的軍事記錄中:出生在17世紀下半葉的士兵,平均身高比那些1700年後出生的士兵矮了一英寸,而出生在饑荒年的士兵明顯比其他士兵個子矮。
全球極少有地區在17世紀的極端氣候中毫髮無損的。在中國,乾旱、糧食嚴重歉收,以及稅賦加重和政府計劃的縮減,導致了一波匪情和混亂的出現,北部缺乏口糧的滿族部落開展了一場殘酷的、持續了二三十年的征戰。北美和西非都經歷了饑荒和野蠻戰爭。在印度,1627年到1630年間,古吉拉特邦先後遭遇旱災和洪災,導致逾100萬人喪生,在日本,連續幾季出現糧食歉收之後,九州島爆發了一場大規模叛亂。五年後,饑荒和之後一個不同尋常的嚴冬導致大約50萬日本人喪命。
人為干預無法避免火山爆發,不能阻止厄爾尼諾現象,也無法推遲乾旱的發生,雖然這每一種災難都可能導致饑荒、經濟混亂和政治動蕩。但是,跟350年前面對這些變化的祖先相比,我們如今既有資源也有技術來做好應對它們的準備。
例如,英國的首席科學官已發出警告:海平面的上升似乎無可阻擋,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麼對可持續的洪水治理和海岸管理進行更大的投入,要麼學會忍耐更加普遍的洪災。」總之我們只有兩個選擇:一是現在就把錢花在準備工作上,二是以後付出更大的代價。
索馬里發生的事情提醒我們,不作為可能導致怎樣的可怕後果。該地區2010年到2012年間的乾旱導致了當地的饑荒,內戰干擾並阻礙了救援工作,致使情況進一步惡化,最終奪去了約25萬人的生命,其中一半不足5歲。
17世紀,氣候、戰爭和叛亂的夾擊導致了數百萬人喪生。今天,類似規模的自然災害——無論人類是不是罪魁禍首——都可以奪走數以十億計的生命。而且還會催生混亂和暴力,危及國際安全、可持續發展和合作。
所以,當我們在人類活動是否導致了氣候變化這個問題上遲疑不決時,讓我們不要忘記,歷史記錄顯示,氣候變化引起的諸多災難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該做好相應的準備。
傑弗里·帕克(Geoffrey Parker)是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的歷史學教授,著有《全球危機:17世紀的戰爭、氣候變化和災難》(Global Crisis: War, Climate Change and Catastrophe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一書。
傑弗里·帕克 2014年04月02日
Sam Vanallemeersch
俄亥俄州哥倫布——氣候學家稱之為「小冰期」(Little Ice Age);歷史學家稱之為「普遍危機」(General Crisis)。
17世紀,冬季變得更長,夏季變得更涼,這擾亂了植物的生長季,導致歐洲各地糧食歉收。在從14世紀初一直延續到19世紀中葉的冰川擴張期中,這是最冷的一個世紀。1641年的夏天,是歐洲過去六個世紀以來溫度第三低的夏天;1641年到1642年的冬天,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有記錄以來最冷的冬天。這種不同尋常的寒冷氣候從17世紀20年代一直持續到17世紀90年代,博斯普魯斯海峽和波羅的海上結起了厚厚的冰,人們可以從一邊走到另一邊。
歐洲的極寒氣候和其他地方的極端天氣事件導致了一連串乾旱、洪水和農作物歉收,這些災害又引發了被迫遷徙、戰爭和革命。在天災人禍的夾擊之下,全球人口減少了大約三分之一。
氣候變化的影響可以採用兩種方法來考慮,既可以根據目前的趨勢來預測未來,也可以研究有詳實記錄的過去。
17世紀發生的事情表明,氣候狀況的變化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政治和社會後果。眼下,美國情報機構警告說,隨着全球變暖,類似的災難可能會重演——包括在水、食物、能源供應鏈和公共健康方面出現更加頻繁、但卻不可預知的危機。一些國家可能會崩潰,饑荒可能突然降臨在大量人口之中,洪水或疾病可能跨越邊界,導致國內動蕩或國際衝突。
地球科學家們發現,在17世紀,有三個因素在全球範圍內發揮了作用:火山爆發的次數增加,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次數翻了一番(沿熱帶的南美洲西海岸出現的異常溫暖的海洋狀況),以及太陽黑子的消失,減少了讓地球保持溫暖的太陽輻射輸出。
17世紀,戰爭、內戰和叛亂激增,全球各地瓦解的國家數量超過先前或之後的任何一個世紀。僅在1648年,俄羅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和法國(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就因叛亂而雙雙癱瘓;烏克蘭、英格蘭和蘇格蘭都爆發了內戰;而在伊斯坦布爾(歐洲最大的城市),憤怒的臣民勒死了蘇丹易卜拉欣(Ibrahim)。
氣候並不是17世紀所有災難的唯一元兇,但它惡化了很多災難。在糧食歉收或者顆粒無收的時候,疾病爆發更為常見,尤其是天花和瘟疫。1641年10月23日,愛爾蘭天主教徒發起的一場騷亂把屬於少數派的新教徒趕出家園時,沒有人預見到會出現嚴重的寒流和霜雪,因為那個地方那個時候出現降雪非常罕見。數以千計的新教徒被凍死,使一個政治抗議活動變成了一場點燃復仇火焰的大屠殺。奧利弗·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後來把這個事件作為他開展殘酷運動,恢復新教在愛爾蘭主導地位的緣由。
但是寒冷的確帶來了更直接的損失。1648年,西歐遭遇了那個世紀最糟糕的糧食歉收。當麵包價格出現飆升時,西西里島、斯德哥爾摩等地爆發了騷亂。17世紀40年代,在阿爾卑斯山一帶,農作物長勢不好成為了一種常態,隨着冰川蔓延到自上個冰河時代以來最遠的地方,人們用文字記錄了耕地、農莊、甚至整個村莊的消失。農作物歉收和糧食短缺清楚地反應在法國的軍事記錄中:出生在17世紀下半葉的士兵,平均身高比那些1700年後出生的士兵矮了一英寸,而出生在饑荒年的士兵明顯比其他士兵個子矮。
全球極少有地區在17世紀的極端氣候中毫髮無損的。在中國,乾旱、糧食嚴重歉收,以及稅賦加重和政府計劃的縮減,導致了一波匪情和混亂的出現,北部缺乏口糧的滿族部落開展了一場殘酷的、持續了二三十年的征戰。北美和西非都經歷了饑荒和野蠻戰爭。在印度,1627年到1630年間,古吉拉特邦先後遭遇旱災和洪災,導致逾100萬人喪生,在日本,連續幾季出現糧食歉收之後,九州島爆發了一場大規模叛亂。五年後,饑荒和之後一個不同尋常的嚴冬導致大約50萬日本人喪命。
人為干預無法避免火山爆發,不能阻止厄爾尼諾現象,也無法推遲乾旱的發生,雖然這每一種災難都可能導致饑荒、經濟混亂和政治動蕩。但是,跟350年前面對這些變化的祖先相比,我們如今既有資源也有技術來做好應對它們的準備。
例如,英國的首席科學官已發出警告:海平面的上升似乎無可阻擋,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麼對可持續的洪水治理和海岸管理進行更大的投入,要麼學會忍耐更加普遍的洪災。」總之我們只有兩個選擇:一是現在就把錢花在準備工作上,二是以後付出更大的代價。
索馬里發生的事情提醒我們,不作為可能導致怎樣的可怕後果。該地區2010年到2012年間的乾旱導致了當地的饑荒,內戰干擾並阻礙了救援工作,致使情況進一步惡化,最終奪去了約25萬人的生命,其中一半不足5歲。
17世紀,氣候、戰爭和叛亂的夾擊導致了數百萬人喪生。今天,類似規模的自然災害——無論人類是不是罪魁禍首——都可以奪走數以十億計的生命。而且還會催生混亂和暴力,危及國際安全、可持續發展和合作。
所以,當我們在人類活動是否導致了氣候變化這個問題上遲疑不決時,讓我們不要忘記,歷史記錄顯示,氣候變化引起的諸多災難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該做好相應的準備。
傑弗里·帕克(Geoffrey Parker)是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的歷史學教授,著有《全球危機:17世紀的戰爭、氣候變化和災難》(Global Crisis: War, Climate Change and Catastrophe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一書。
氣候變化事關興衰存亡
氣候變化事關興衰存亡
埃里克·H·克萊因 2014年05月29日
Ping Zhu
這個月,一個著名的軍事顧問委員會發表報告,得出結論稱,氣候變化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報告作者是16位退役的高級軍官。他們警告,乾旱、不斷上升的海平面及極端天氣事件等環境威脅,已經在造成全球性「動蕩與衝突」。
不過,參議院軍事委員會(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的共和黨資深委員、來自俄克拉何馬州的詹姆斯·M·英霍夫(James M. Inhofe)堅信,全球變暖是個「騙局」,並將這份報告貶為宣傳花招。
或許英霍夫參議員需要學學歷史,因為在過去3000多年裡,氣候變化一直在引發全球衝突——乃至文明的覆滅。乾旱和饑荒導致有的社會發生內部叛亂,有的社會則遭外來勢力洗劫,因為那些逃離內部苦難的人會轉而對外征服。
一個最鮮明的例子來自公元前1200年前後。根據近期發表的四項研究,地中海東部與愛琴海地區當時遭受的長達幾個世紀的乾旱,對許多曾經繁榮昌盛的城邦所經歷的普遍的饑荒、動蕩及最終的覆滅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不算是直接誘因的話。
通過研究古代花粉,以及從沉積物與礦床中獲取的氧和碳的同位素數據,科學家們確定了這場乾旱的時間跨度與嚴重性。他們的全部結論均得到了彼時鐫刻燒制的泥版信件的印證。
位於今天土耳其境內的赫梯國,曾用這種古老文書懇請各大鄰邦運來糧食,以暫時緩解乾旱導致的饑荒。(這場乾旱被認為影響了今天的希臘、以色列、黎巴嫩和敘利亞的大部分地區,時間跨度長達300年。)赫梯王的一封求援文書這樣寫道:「事關生死存亡。」
另一封文書發自位於今天的敘利亞內陸地區的艾馬爾城。文中直接寫道:「若不速速到來,吾等將卒於饑饉。」位於今天的敘利亞海岸的烏加里特城,以及埃及法老國做出了回應,送去了糧食和補給,但並不清楚是否足以賑災。
這肯定對當時的強國造成了國家安全問題。埃及、赫梯、迦南、塞浦路斯、米諾斯、邁錫尼、亞述和巴比倫可謂青銅時代晚期的八國集團。在它們之間的文書往來中,包含對地中海上的敵軍艦隊攻擊的警告。這些劫掠者被稱為「海上民族」,或許來自地中海西部, 很可能是因為乾旱與饑荒而逃離之前所在的島國,以難民和征服者的雙重身份跨越了地中海。
一封寫給烏加里特王的文書建議其「提防外敵,鞏固城防。」這一警告恐怕來得太遲,因為同一時期的另一封文書刻着:「信使抵城,軍已破,城遭劫,禾場焚毀,果園盡失。吾城遭此大劫。望周知!望周知!」
儘管當時或許並未像現在這樣,海平面持續上升,但水溫的變化可能是該地區部分地方生活難以為繼的元兇。
《考古學雜誌》(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1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那段時間裡,地中海的洋面溫度快速冷卻,致使沿岸的降水量急劇減少。研究的結論是,當地農業受損,而且這些情況可能是影響「這一時期的人口下降、城邦廢棄,以及長距離遷移」的因素。
更糟糕的是,從公元前1225年左右到公元前1175年,一系列的地震災害事件,撼動了這些地區的許多古城。這些事件,連同饑荒和乾旱可能進一步破壞了當時的社會,最有可能的是,導致內有面臨著嚴重糧食短缺的下層階級和農民在發動叛亂,外有移徙民族入侵。
我們尚不知道青銅時代晚期具體的顛覆細節,也不知道一系列事件如何讓社會發生了如此徹底的變化。但有一點很明確,氣候變化是主要的推動因素,或者說壓力因素之一,導致了社會的瓦解。
接下來的時期被稱之為首個黑暗時代。在這期間,公元前第二個千年末期欣欣向榮的經濟和文化突然不復存在。在這些地區的部分地方,人們用了幾十年甚至數百年重建。
我們生活的世界與青銅時代晚期所處世界的相似之處多過人們的想像。用英國考古學家蘇珊·謝拉特(Susan Sherratt)的話來說,這些相似之處包括「越來越同質卻越來越無法控制的全球經濟和文化」,在這種經濟和文化中,「地球上一端的政局動蕩會極大地影響數千英里外的地區的經濟」。
但有一個很重要的不同。青銅時代晚期的文明毀在大自然的手裡。而我們會不會自我毀滅,還有待觀察。
埃里克·H·克萊因(Eric H. Cline)是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古典學和人類學教授,也是《公元前1177:文明顛覆之年》(1177 B.C.: The Year Civilization Collapsed)的作者。
埃里克·H·克萊因 2014年05月29日
Ping Zhu
這個月,一個著名的軍事顧問委員會發表報告,得出結論稱,氣候變化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報告作者是16位退役的高級軍官。他們警告,乾旱、不斷上升的海平面及極端天氣事件等環境威脅,已經在造成全球性「動蕩與衝突」。
不過,參議院軍事委員會(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的共和黨資深委員、來自俄克拉何馬州的詹姆斯·M·英霍夫(James M. Inhofe)堅信,全球變暖是個「騙局」,並將這份報告貶為宣傳花招。
或許英霍夫參議員需要學學歷史,因為在過去3000多年裡,氣候變化一直在引發全球衝突——乃至文明的覆滅。乾旱和饑荒導致有的社會發生內部叛亂,有的社會則遭外來勢力洗劫,因為那些逃離內部苦難的人會轉而對外征服。
一個最鮮明的例子來自公元前1200年前後。根據近期發表的四項研究,地中海東部與愛琴海地區當時遭受的長達幾個世紀的乾旱,對許多曾經繁榮昌盛的城邦所經歷的普遍的饑荒、動蕩及最終的覆滅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不算是直接誘因的話。
通過研究古代花粉,以及從沉積物與礦床中獲取的氧和碳的同位素數據,科學家們確定了這場乾旱的時間跨度與嚴重性。他們的全部結論均得到了彼時鐫刻燒制的泥版信件的印證。
位於今天土耳其境內的赫梯國,曾用這種古老文書懇請各大鄰邦運來糧食,以暫時緩解乾旱導致的饑荒。(這場乾旱被認為影響了今天的希臘、以色列、黎巴嫩和敘利亞的大部分地區,時間跨度長達300年。)赫梯王的一封求援文書這樣寫道:「事關生死存亡。」
另一封文書發自位於今天的敘利亞內陸地區的艾馬爾城。文中直接寫道:「若不速速到來,吾等將卒於饑饉。」位於今天的敘利亞海岸的烏加里特城,以及埃及法老國做出了回應,送去了糧食和補給,但並不清楚是否足以賑災。
這肯定對當時的強國造成了國家安全問題。埃及、赫梯、迦南、塞浦路斯、米諾斯、邁錫尼、亞述和巴比倫可謂青銅時代晚期的八國集團。在它們之間的文書往來中,包含對地中海上的敵軍艦隊攻擊的警告。這些劫掠者被稱為「海上民族」,或許來自地中海西部, 很可能是因為乾旱與饑荒而逃離之前所在的島國,以難民和征服者的雙重身份跨越了地中海。
一封寫給烏加里特王的文書建議其「提防外敵,鞏固城防。」這一警告恐怕來得太遲,因為同一時期的另一封文書刻着:「信使抵城,軍已破,城遭劫,禾場焚毀,果園盡失。吾城遭此大劫。望周知!望周知!」
儘管當時或許並未像現在這樣,海平面持續上升,但水溫的變化可能是該地區部分地方生活難以為繼的元兇。
《考古學雜誌》(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1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那段時間裡,地中海的洋面溫度快速冷卻,致使沿岸的降水量急劇減少。研究的結論是,當地農業受損,而且這些情況可能是影響「這一時期的人口下降、城邦廢棄,以及長距離遷移」的因素。
更糟糕的是,從公元前1225年左右到公元前1175年,一系列的地震災害事件,撼動了這些地區的許多古城。這些事件,連同饑荒和乾旱可能進一步破壞了當時的社會,最有可能的是,導致內有面臨著嚴重糧食短缺的下層階級和農民在發動叛亂,外有移徙民族入侵。
我們尚不知道青銅時代晚期具體的顛覆細節,也不知道一系列事件如何讓社會發生了如此徹底的變化。但有一點很明確,氣候變化是主要的推動因素,或者說壓力因素之一,導致了社會的瓦解。
接下來的時期被稱之為首個黑暗時代。在這期間,公元前第二個千年末期欣欣向榮的經濟和文化突然不復存在。在這些地區的部分地方,人們用了幾十年甚至數百年重建。
我們生活的世界與青銅時代晚期所處世界的相似之處多過人們的想像。用英國考古學家蘇珊·謝拉特(Susan Sherratt)的話來說,這些相似之處包括「越來越同質卻越來越無法控制的全球經濟和文化」,在這種經濟和文化中,「地球上一端的政局動蕩會極大地影響數千英里外的地區的經濟」。
但有一個很重要的不同。青銅時代晚期的文明毀在大自然的手裡。而我們會不會自我毀滅,還有待觀察。
埃里克·H·克萊因(Eric H. Cline)是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古典學和人類學教授,也是《公元前1177:文明顛覆之年》(1177 B.C.: The Year Civilization Collapsed)的作者。
東海愛相隨 北捷的承擔在哪?
北捷殺人事件後,凶嫌鄭捷就讀的東海大學校長湯銘哲,在罹難者頭七這天,北上到死者靈堂致意。校方選擇不逃避、去面對承擔,在傷痛過後從中對台灣社會產生正面意義。反觀台北捷運公司,官僚作風不斷的說謊,使民眾信心不再。
當確認鄭捷是東海學生,責罵聲浪排山倒海湧入校園,校方在案發24小時後發出「給東海全體伙伴的一封信」,告訴大家:「鄭捷是我們的家人,若這是必然,我們願意是發生在我們所深愛的東海。因為我們可以有不一樣的承擔。」
我們看到東海的愛與承擔,讓台灣社會大眾在事件後除了驚恐、憤恨,多了學習、反思。學生很快地策畫出「愛東海」行動,回應信中所說的「多走一步、多看一眼、多聊一句」,在校園內用愛守護每個人的心靈。
然而,隨著案發過後,面對外界眾多質疑,北捷對外不但講不清楚,只以「完全符合標準作業流程」官式話語搪塞。沒看見檢討,只有不斷為自己辯護,甚至公然說謊,向媒體誆稱案發當下有向地方派出所報案,實際上沒有;接著又謊稱列車已請法師誦經,被揪出說謊後,還自圓其說,內部訊息傳遞有誤。
昨天更有罹難者家屬出面陳情,不滿北捷態度,光是與家屬談論慰問金和喪葬費,就可以冒出好幾種版本。拿錢給家屬說是慰問金,簽收單據上卻寫著喪葬費,這已經不是「有沒有符合標準作業流程」的問題,是「態度」發生了問題,毫無誠意。
相較東海大學的坦然面對,勇於承擔,讓乘客搭捷運時,提心弔膽的是北捷處理事情的態度。
當確認鄭捷是東海學生,責罵聲浪排山倒海湧入校園,校方在案發24小時後發出「給東海全體伙伴的一封信」,告訴大家:「鄭捷是我們的家人,若這是必然,我們願意是發生在我們所深愛的東海。因為我們可以有不一樣的承擔。」
我們看到東海的愛與承擔,讓台灣社會大眾在事件後除了驚恐、憤恨,多了學習、反思。學生很快地策畫出「愛東海」行動,回應信中所說的「多走一步、多看一眼、多聊一句」,在校園內用愛守護每個人的心靈。
然而,隨著案發過後,面對外界眾多質疑,北捷對外不但講不清楚,只以「完全符合標準作業流程」官式話語搪塞。沒看見檢討,只有不斷為自己辯護,甚至公然說謊,向媒體誆稱案發當下有向地方派出所報案,實際上沒有;接著又謊稱列車已請法師誦經,被揪出說謊後,還自圓其說,內部訊息傳遞有誤。
昨天更有罹難者家屬出面陳情,不滿北捷態度,光是與家屬談論慰問金和喪葬費,就可以冒出好幾種版本。拿錢給家屬說是慰問金,簽收單據上卻寫著喪葬費,這已經不是「有沒有符合標準作業流程」的問題,是「態度」發生了問題,毫無誠意。
相較東海大學的坦然面對,勇於承擔,讓乘客搭捷運時,提心弔膽的是北捷處理事情的態度。
台灣在詩中覺醒
我在山上 /莊世和
坐在山岳
一望無際
都是牛奶色的濃霧
也許太陽快要露面的時刻
霧 漂流著向西移動
消逝得很快
山頭出現了
喜悅的心情
抑不住地衝刺
山下平原
啓開了棉紗
露出了人類的是是非非
善善惡惡
皇制 帝制 專制 何時了
自由 民主 何時來
勝利的鼓聲
由大地響起⋯⋯
但 霧仍是從山上降下
明日 後日 明後日
啊!何時了結
人類心願
響起和平之鐘聲?
⋯⋯⋯⋯
*莊世和(1923-),屏東縣潮州人,是一位美術之名比文學之名更為人知的畫家,也是詩人。日本時代,畢業于日本川端畫校與東京美術工藝學院。戰後他在家鄉從事美術教育四十多年,是戰後第一代抽象畫家。一九五〇年代,才以漢字中文發表詩文,詩作並未結集。
〈我在山上〉有畫家的寫生風景。但從山上看平原,看人居,政治的皇制,帝制,專制和自由,民主對立性,在他心中產生衝突,對立。憧憬和平的心靈不免憂慮,感嘆,迷惘。一九八〇年代時期,他的這首詩呈現了一位畫家,也呈現詩人的心聲。跨越日本和國民黨中國的人生流露在行句中,有淡淡哀愁。高齡超過一百的這位南方詩人,畫家,淡然地面對21世紀的現在。
坐在山岳
一望無際
都是牛奶色的濃霧
也許太陽快要露面的時刻
霧 漂流著向西移動
消逝得很快
山頭出現了
喜悅的心情
抑不住地衝刺
山下平原
啓開了棉紗
露出了人類的是是非非
善善惡惡
皇制 帝制 專制 何時了
自由 民主 何時來
勝利的鼓聲
由大地響起⋯⋯
但 霧仍是從山上降下
明日 後日 明後日
啊!何時了結
人類心願
響起和平之鐘聲?
⋯⋯⋯⋯
*莊世和(1923-),屏東縣潮州人,是一位美術之名比文學之名更為人知的畫家,也是詩人。日本時代,畢業于日本川端畫校與東京美術工藝學院。戰後他在家鄉從事美術教育四十多年,是戰後第一代抽象畫家。一九五〇年代,才以漢字中文發表詩文,詩作並未結集。
〈我在山上〉有畫家的寫生風景。但從山上看平原,看人居,政治的皇制,帝制,專制和自由,民主對立性,在他心中產生衝突,對立。憧憬和平的心靈不免憂慮,感嘆,迷惘。一九八〇年代時期,他的這首詩呈現了一位畫家,也呈現詩人的心聲。跨越日本和國民黨中國的人生流露在行句中,有淡淡哀愁。高齡超過一百的這位南方詩人,畫家,淡然地面對21世紀的現在。
台灣危矣!
邱策法
鴻海和宏達電HTC先後爆發企業內部員工非法行為損及企業利益,而主動訴請司法偵辦的新聞,可說是台灣社會大事,幾乎無人不知;為什麼兩家企業主持人都在事發後都以遭背叛、震驚、心痛而不罷休,非要透過司法途徑予以嚴懲?因為那些人的所做所為嚴重損害公司利益,甚至有可能斷送企業的命脈,導致企業倒閉解體,最高經營者要對股東大眾負責,有所交代,不被任何一方看衰,當然要尋求法律將企業內部之犯罪員工繩之以法,盡可能降低、減少企業損失,同時樹立公平正義的典範,讓全體員工知道獎罰分明,為企業的永續經營作一步一腳印的努力,也都是社會上人人接受的觀念。
進一步說明鴻海公司的案例:資深高層幹部廖萬城、鄧志賢等人長期向供應商收回扣,郭台銘得知後震怒,隨即向中國公安報案,鄧被中國深圳派出所逮捕並收押,但最後卻不起訴。郭台銘不死心,再度向台灣司法單位求助調查,檢調單位受理後,經層層追索,終於查出資深副總廖萬城等6人,總計收回扣新台幣1.6億元,在調查期間,更有多人繳回不法所得。
宏達電HTC的案情則是首席設計師、工業設計部副總經理簡志霖將「有高度價值」的設計洩露給北京未具名人士,雙方打算開辦新的公司,銷售新手機。簡志霖還面臨涉嫌收受回扣、向供應商虛報總計近3400萬台幣(112萬美元)開支的指控。地檢署基於給HTC造成重大損失的理由,要求嚴懲簡志霖,兩項指控均最長可判10年監禁。簡志霖的其他五名同事也因涉嫌參與這一交易而面臨起訴。
試問,有個大眾公司,也有內部員工做同樣非法的事,但都無需接受懲罰,經營者也不以為意或無可奈何,這公司會不會垮、會不會破產倒閉?
讓我沉痛的指出這家大眾公司就是我們台灣。所以說台灣危矣!
中央大學通訊系統研究中心主任陳錕山,他去年八月帶著國土安全資訊、國安系統分析衛星影像等極機密的情報技術,棄職前往中國;情治人員獲報追查,發現他在中國「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任職。中央大學當局及陳錕山的上級主管竟然顢頇至5/22始聲明表示,陳錕山因違反教師法已解聘,五月十四日報請教育部核准中。
陳錕山是亞洲遙測領域頂尖人才,長期參與國防部中科院、電展室及國安局的研究計畫,對台灣國安系統如何分析中國情資的邏輯很熟稔。我們可以說陳錕山就與宏達電HTC的工業設計部副總經理簡志霖的身分完全一致;而與鴻海案相對應的是由退役上將黃幸強、陳廷寵、李楨林率領的二十餘位退將團,四月下旬赴中國廣東佛山,參加由中國主辦的第六屆兩岸退將「黃埔情」交流活動。中方則由解放軍前副總參謀長錢樹根上將領軍,兩岸退將合計有六十餘人與會。據透露,還大談軍事互信機制議題。眾所周知還有其他許多購置房屋長期居住在中國的退將,每個月都可領有極優渥的退休俸。他們每個人所知道的機密,對方都願意以極高的價錢交換取得。但是馬英九、江宜樺,甚至國防部長都毫無作為、不以為意,也無可奈何,台灣不會垮嗎?
鴻海和宏達電HTC先後爆發企業內部員工非法行為損及企業利益,而主動訴請司法偵辦的新聞,可說是台灣社會大事,幾乎無人不知;為什麼兩家企業主持人都在事發後都以遭背叛、震驚、心痛而不罷休,非要透過司法途徑予以嚴懲?因為那些人的所做所為嚴重損害公司利益,甚至有可能斷送企業的命脈,導致企業倒閉解體,最高經營者要對股東大眾負責,有所交代,不被任何一方看衰,當然要尋求法律將企業內部之犯罪員工繩之以法,盡可能降低、減少企業損失,同時樹立公平正義的典範,讓全體員工知道獎罰分明,為企業的永續經營作一步一腳印的努力,也都是社會上人人接受的觀念。
進一步說明鴻海公司的案例:資深高層幹部廖萬城、鄧志賢等人長期向供應商收回扣,郭台銘得知後震怒,隨即向中國公安報案,鄧被中國深圳派出所逮捕並收押,但最後卻不起訴。郭台銘不死心,再度向台灣司法單位求助調查,檢調單位受理後,經層層追索,終於查出資深副總廖萬城等6人,總計收回扣新台幣1.6億元,在調查期間,更有多人繳回不法所得。
宏達電HTC的案情則是首席設計師、工業設計部副總經理簡志霖將「有高度價值」的設計洩露給北京未具名人士,雙方打算開辦新的公司,銷售新手機。簡志霖還面臨涉嫌收受回扣、向供應商虛報總計近3400萬台幣(112萬美元)開支的指控。地檢署基於給HTC造成重大損失的理由,要求嚴懲簡志霖,兩項指控均最長可判10年監禁。簡志霖的其他五名同事也因涉嫌參與這一交易而面臨起訴。
試問,有個大眾公司,也有內部員工做同樣非法的事,但都無需接受懲罰,經營者也不以為意或無可奈何,這公司會不會垮、會不會破產倒閉?
讓我沉痛的指出這家大眾公司就是我們台灣。所以說台灣危矣!
中央大學通訊系統研究中心主任陳錕山,他去年八月帶著國土安全資訊、國安系統分析衛星影像等極機密的情報技術,棄職前往中國;情治人員獲報追查,發現他在中國「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任職。中央大學當局及陳錕山的上級主管竟然顢頇至5/22始聲明表示,陳錕山因違反教師法已解聘,五月十四日報請教育部核准中。
陳錕山是亞洲遙測領域頂尖人才,長期參與國防部中科院、電展室及國安局的研究計畫,對台灣國安系統如何分析中國情資的邏輯很熟稔。我們可以說陳錕山就與宏達電HTC的工業設計部副總經理簡志霖的身分完全一致;而與鴻海案相對應的是由退役上將黃幸強、陳廷寵、李楨林率領的二十餘位退將團,四月下旬赴中國廣東佛山,參加由中國主辦的第六屆兩岸退將「黃埔情」交流活動。中方則由解放軍前副總參謀長錢樹根上將領軍,兩岸退將合計有六十餘人與會。據透露,還大談軍事互信機制議題。眾所周知還有其他許多購置房屋長期居住在中國的退將,每個月都可領有極優渥的退休俸。他們每個人所知道的機密,對方都願意以極高的價錢交換取得。但是馬英九、江宜樺,甚至國防部長都毫無作為、不以為意,也無可奈何,台灣不會垮嗎?
九把刀:「邱毅的垃圾言論,只是趁火打劫醜化政敵,醜化的方式更毫不在乎地直接激化了社會對立,他評論是假,醜話是真,沒有比這種言論更王八蛋。」…
北捷持刀隨機殺人事件,前立委邱毅指該案件是社會縱容太陽花學運的結果,作家九把刀在臉書大罵:「這種時候講這什麼垃圾話。冷血的政治垃圾。」吸引超過逾萬人按讚。
邱毅隨後在臉書PO文回應,「我提出破窗理論的社會檢討後,聯合報和中國時報陸續有專文呼應,並有人直指這是學運的漣漪效應,可見理性聲音是往這方向檢討的,但九把刀卻做秀式用不入流髒話駡我,我將對九把刀提告。」
九把刀顯然沒在怕,之後再次在臉書上回嗆:「邱毅的垃圾言論,只是趁火打劫醜化政敵,醜化的方式更毫不在乎地直接激化了社會對立,他評論是假,醜話是真,沒有比這種言論更王八蛋。」…
段正明律師根據邱毅所提「破窗理論」,從法理角度指陳事態不利邱毅提告,並進一步解析如下…
邱毅要告九把刀,並引用美國犯罪學者的破窗理論,作為其論述合理之基礎,這恐怕頗有問題。因為破窗理論的基礎有兩大前提,第一、特定類型違法行為間的平行傳播,或之間有直線因果延伸的可能,前者譬如某黨立委的30秒通過「服貿」的違法作為,之後變成又一該黨立委短時間通過部份自經區條文的仿效行為;後者如我們沒有在2008年陳雲林事件中,給予違法打人的警察在法律或行政上的懲處,那麼到了2014年抗爭時,警察過度執法甚至變本加厲,均乃適例。第二、放縱特定類型的違法行為或製造容易犯罪的環境,會引起變本加厲的擴大或仿效作用,譬如總統的「綠卡自動失效說」不加以追究和處理,之後就無法處理其他官員或民代的「綠卡自動失效」或「美國國籍失效」問題。
把美國破窗理論連結於捷運隨機殺人與學運,那恐怕與前述前提完全無關,難怪九把刀會這麼義憤填膺的指責這類言論了。因為第一、學運是合憲合法行為,與犯罪行為無涉:學運是爭取人民的權利,不論是屬於憲法層次的抵抗權正當行使的阻卻違法,抑或強調公民不服從的阻卻罪責,或是德國刑法大師駱克信的答責性排除問題,都不認為這是犯罪行為。至於個別的警方認定是「脫序行為」,或執政者、特定媒體利用各種手段的抹黑和污名化,那根本不能成為學運違法的理由。而在外媒眼中,我國的太陽花學運是受到高度評價的學運。
第二、破窗理論強調的是情境預防,與個別犯人的心理抑或精神狀態鮮有關聯:江子翠捷運殺人案比較偏向犯罪者的個別犯罪心理的問題,但破窗理論則是屬於犯罪社會學的情境預防的問題,其實這類隨機殺人狂本來就是要在公開情境下,彰顯自己的反社會人格,嚇阻並沒有實效,對異常人格只能進行個別心理或精神的治療,這也是許多心理專家和精神病醫師的看法。第三,最近的研究指出,破窗理論的不良行為零容忍政策,在實證上帶來的是犯罪預防的反效果,畢竟「警政預防」的強力懲處犯罪人,遠遠不如社會福利政策上為犯罪者改變環境。
至於邱毅要告九把刀恐難謂適法,因我國實務上向來以真實惡意原則和整體言論情境,來判斷毀謗罪成立與否,並不利邱毅提告。且邱毅所發表的言論本來就是可受公評之事,其應知所發表對於社會重大影響事件的言論,應可預期的會招來公眾負面評論的可能性,更何況是將學運和隨機殺人作不當連結的自招風險行為,乃屬可議,去提告只是徒增再度被告誣告罪的困擾,以及浪費司法資源而已,邱毅提告前恐怕應該三思。
邱毅隨後在臉書PO文回應,「我提出破窗理論的社會檢討後,聯合報和中國時報陸續有專文呼應,並有人直指這是學運的漣漪效應,可見理性聲音是往這方向檢討的,但九把刀卻做秀式用不入流髒話駡我,我將對九把刀提告。」
九把刀顯然沒在怕,之後再次在臉書上回嗆:「邱毅的垃圾言論,只是趁火打劫醜化政敵,醜化的方式更毫不在乎地直接激化了社會對立,他評論是假,醜話是真,沒有比這種言論更王八蛋。」…
段正明律師根據邱毅所提「破窗理論」,從法理角度指陳事態不利邱毅提告,並進一步解析如下…
邱毅要告九把刀,並引用美國犯罪學者的破窗理論,作為其論述合理之基礎,這恐怕頗有問題。因為破窗理論的基礎有兩大前提,第一、特定類型違法行為間的平行傳播,或之間有直線因果延伸的可能,前者譬如某黨立委的30秒通過「服貿」的違法作為,之後變成又一該黨立委短時間通過部份自經區條文的仿效行為;後者如我們沒有在2008年陳雲林事件中,給予違法打人的警察在法律或行政上的懲處,那麼到了2014年抗爭時,警察過度執法甚至變本加厲,均乃適例。第二、放縱特定類型的違法行為或製造容易犯罪的環境,會引起變本加厲的擴大或仿效作用,譬如總統的「綠卡自動失效說」不加以追究和處理,之後就無法處理其他官員或民代的「綠卡自動失效」或「美國國籍失效」問題。
把美國破窗理論連結於捷運隨機殺人與學運,那恐怕與前述前提完全無關,難怪九把刀會這麼義憤填膺的指責這類言論了。因為第一、學運是合憲合法行為,與犯罪行為無涉:學運是爭取人民的權利,不論是屬於憲法層次的抵抗權正當行使的阻卻違法,抑或強調公民不服從的阻卻罪責,或是德國刑法大師駱克信的答責性排除問題,都不認為這是犯罪行為。至於個別的警方認定是「脫序行為」,或執政者、特定媒體利用各種手段的抹黑和污名化,那根本不能成為學運違法的理由。而在外媒眼中,我國的太陽花學運是受到高度評價的學運。
第二、破窗理論強調的是情境預防,與個別犯人的心理抑或精神狀態鮮有關聯:江子翠捷運殺人案比較偏向犯罪者的個別犯罪心理的問題,但破窗理論則是屬於犯罪社會學的情境預防的問題,其實這類隨機殺人狂本來就是要在公開情境下,彰顯自己的反社會人格,嚇阻並沒有實效,對異常人格只能進行個別心理或精神的治療,這也是許多心理專家和精神病醫師的看法。第三,最近的研究指出,破窗理論的不良行為零容忍政策,在實證上帶來的是犯罪預防的反效果,畢竟「警政預防」的強力懲處犯罪人,遠遠不如社會福利政策上為犯罪者改變環境。
至於邱毅要告九把刀恐難謂適法,因我國實務上向來以真實惡意原則和整體言論情境,來判斷毀謗罪成立與否,並不利邱毅提告。且邱毅所發表的言論本來就是可受公評之事,其應知所發表對於社會重大影響事件的言論,應可預期的會招來公眾負面評論的可能性,更何況是將學運和隨機殺人作不當連結的自招風險行為,乃屬可議,去提告只是徒增再度被告誣告罪的困擾,以及浪費司法資源而已,邱毅提告前恐怕應該三思。
蔡英文如何展現國家領航者視野
毫無意外地,蔡英文以高達九成三的得票率順利當選民進黨黨主席,並於28日正式接任,同時宣示完成三大任務,包含成立「2014選舉對策委員會」,傾全黨之力打贏年底七合一選戰;第二、為使政策貼近民意,將改造新境界智庫,成為黨與社會的對話平台;最後則是執政人才的培養,要求黨內青壯世代在決策與執行上負擔責任,為執政做準備。
綜觀蔡英文所提的三大任務,看似回應社會需求,卻又再度點出外界對民進黨與蔡英文的質疑。儘管此刻社會氛圍對馬政府普遍失望,不再寄予期盼,民調低迷,但對國民黨執政不力的失望與憤慨,並未轉化成對民進黨的支持度。多數人民對民進黨是否有能力執政,甚至能否在未來的兩次大選中贏得勝利,仍多所保留。然而這樣的疑慮,最主要來自於人民對民進黨的不信任。過去相較國民黨,民進黨政治理念清晰一致,對社會變化與脈動極具敏銳度,曾經吸引許多年輕世代投入,但歷經八年執政,民進黨的沉淪與崩壞,也赤裸展現於台灣人民眼前,辜負許多支持者的期盼與信任。
近年社會運動風起雲湧,能量大爆發,曾為社會運動引領者的民進黨卻無法提出改革政策,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社運與撼動人心的太陽花學運,民進黨毫無施力點,學運期間甚至淪為門神,許多年輕人刻意與民進黨保持距離,深怕被「抹綠」。如何消弭人民對民進黨的不信任,恐怕是蔡英文重返主席的首要任務。
人民對政黨的不信任,致使公民團體勃興。太陽花學運所反應的是代議政治的失靈,而這樣的控訴並不僅侷限於國民黨,同時也對民進黨的監督不力與同流合污表達不滿。公民團體的崛起,實際上對民進黨的支持度會產生瓜分,如未來推出候選人更勢必壓縮民進黨選票,造成衝擊。面對來勢洶洶,挾帶一定支持度的各個公民團體,民進黨在議題上如何與之整合,甚至進一步建立夥伴關係,在在考驗著蔡英文的智慧。
2016年的總統選舉沒有意外的話,將由蔡英文代表民進黨角逐大位。但在關鍵議題,蔡英文尚缺乏論述,這也是外界多有批評之處。光就中國政策而論,蔡英文始終沒有清晰闡述,從2012年競選期間的「台灣共識」,到近期宣稱「建構優質兩岸關係與交流」都可見一斑。民進黨內部對中國政策檢討聲浪從不絕於耳,雖歷經數次華山論壇,但均未能形成具體政策。中國事務部存廢、台獨黨綱凍結與民進黨核心價值所產生的悖論與爭議、如何釋疑民進黨「逢中必反」的印象,以及如何從人民角度對《兩岸服貿協議》提出前瞻性主張,都是不容迴避的課題。
在中國政策、憲政改革、服貿、自經區乃至核四、廢死等國家重大議題上,蔡英文都必須有清楚的論述與堅定立場。帶領民進黨從為反對而反對的意識,全面進化到執政思考。在未來兩年中,針對國家方向提出禁得起辯證與可操作的論述,向台灣人民展現出其具備國家領航者的氣魄與視野高度,也才有機會實現當初敗選時所諾:下一次,我們要走完最後一哩路。
綜觀蔡英文所提的三大任務,看似回應社會需求,卻又再度點出外界對民進黨與蔡英文的質疑。儘管此刻社會氛圍對馬政府普遍失望,不再寄予期盼,民調低迷,但對國民黨執政不力的失望與憤慨,並未轉化成對民進黨的支持度。多數人民對民進黨是否有能力執政,甚至能否在未來的兩次大選中贏得勝利,仍多所保留。然而這樣的疑慮,最主要來自於人民對民進黨的不信任。過去相較國民黨,民進黨政治理念清晰一致,對社會變化與脈動極具敏銳度,曾經吸引許多年輕世代投入,但歷經八年執政,民進黨的沉淪與崩壞,也赤裸展現於台灣人民眼前,辜負許多支持者的期盼與信任。
近年社會運動風起雲湧,能量大爆發,曾為社會運動引領者的民進黨卻無法提出改革政策,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社運與撼動人心的太陽花學運,民進黨毫無施力點,學運期間甚至淪為門神,許多年輕人刻意與民進黨保持距離,深怕被「抹綠」。如何消弭人民對民進黨的不信任,恐怕是蔡英文重返主席的首要任務。
人民對政黨的不信任,致使公民團體勃興。太陽花學運所反應的是代議政治的失靈,而這樣的控訴並不僅侷限於國民黨,同時也對民進黨的監督不力與同流合污表達不滿。公民團體的崛起,實際上對民進黨的支持度會產生瓜分,如未來推出候選人更勢必壓縮民進黨選票,造成衝擊。面對來勢洶洶,挾帶一定支持度的各個公民團體,民進黨在議題上如何與之整合,甚至進一步建立夥伴關係,在在考驗著蔡英文的智慧。
2016年的總統選舉沒有意外的話,將由蔡英文代表民進黨角逐大位。但在關鍵議題,蔡英文尚缺乏論述,這也是外界多有批評之處。光就中國政策而論,蔡英文始終沒有清晰闡述,從2012年競選期間的「台灣共識」,到近期宣稱「建構優質兩岸關係與交流」都可見一斑。民進黨內部對中國政策檢討聲浪從不絕於耳,雖歷經數次華山論壇,但均未能形成具體政策。中國事務部存廢、台獨黨綱凍結與民進黨核心價值所產生的悖論與爭議、如何釋疑民進黨「逢中必反」的印象,以及如何從人民角度對《兩岸服貿協議》提出前瞻性主張,都是不容迴避的課題。
在中國政策、憲政改革、服貿、自經區乃至核四、廢死等國家重大議題上,蔡英文都必須有清楚的論述與堅定立場。帶領民進黨從為反對而反對的意識,全面進化到執政思考。在未來兩年中,針對國家方向提出禁得起辯證與可操作的論述,向台灣人民展現出其具備國家領航者的氣魄與視野高度,也才有機會實現當初敗選時所諾:下一次,我們要走完最後一哩路。
四大皆空示範區
陳泰仰
《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將是個「設即是空、空即是設」讓對岸可以隨心所欲買下台灣的法案。
在自由經濟示範區內:
一、製造業投資限制比照外資,而服務業參照WTO協定,這完全超越了服貿開放的程度,對中資來說幾乎是不設限的天堂,中資可以用海量資金淹沒自經區內的台灣企業。
二、雖然自經區內的產品有內銷台灣的限額,但是外銷額度沒有設限,對岸的黑心產品可以經由台灣自經區加工後銷往全世界,從此以後所有Made in China的劣質商品都可以掛上MIT標章,出口給全世界的消費者,台灣長年累積下來的品牌形象將毀於一旦。試問長期努力經營口碑的眾多中小型企業該何去何從?
三、開放對岸勞工來台,允許企業僱用對岸「專業人士」,並且享有前三年的薪資課稅減半。在沒有任何認定「專業人士」的標準考核下,此舉無異於直接開放對岸的廉價勞工搶奪台灣勞工的就業機會。
四、自經區內的勞工和原料都採自對岸,加工完畢後又都可以掛上MIT標章,賣給全世界,基本上台灣成了一個低階加工出口的轉運地,台灣多年來的產業升級都成了笑話,而自經區推動後帶來的競爭壓力,到時台灣人的起薪恐怕立馬跌破廿二K。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曾指出,自經區是「透過傷害台灣勞工權益,來換取大企業的利益,最後只是讓小老百姓的生活愈來愈艱難罷了」。
五、外國貨主(包含中國和港澳):在自經區內從事貨物儲存或簡易加工,可享有外銷一百%免營業所得稅,換句話說中資在自經區生產的產品掛上MIT標誌外銷,除了提高貨物價值外還享有免稅優惠。試問其他台灣廠商要如何面對這些享有租稅優惠的怪物?自經區外的台灣中小企業是否都將被葬送?
最後各地方政府還可以自由決定增設自經區的範圍,簡直就是放任政客和財團聯合炒作地皮,自經區法案一旦通過,可預見的是台灣即將面臨四大皆空「人民失業、產業崩潰、土地炒賣、環境破壞」的困境。
(作者為成功大學電機系學生)
《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將是個「設即是空、空即是設」讓對岸可以隨心所欲買下台灣的法案。
在自由經濟示範區內:
一、製造業投資限制比照外資,而服務業參照WTO協定,這完全超越了服貿開放的程度,對中資來說幾乎是不設限的天堂,中資可以用海量資金淹沒自經區內的台灣企業。
二、雖然自經區內的產品有內銷台灣的限額,但是外銷額度沒有設限,對岸的黑心產品可以經由台灣自經區加工後銷往全世界,從此以後所有Made in China的劣質商品都可以掛上MIT標章,出口給全世界的消費者,台灣長年累積下來的品牌形象將毀於一旦。試問長期努力經營口碑的眾多中小型企業該何去何從?
三、開放對岸勞工來台,允許企業僱用對岸「專業人士」,並且享有前三年的薪資課稅減半。在沒有任何認定「專業人士」的標準考核下,此舉無異於直接開放對岸的廉價勞工搶奪台灣勞工的就業機會。
四、自經區內的勞工和原料都採自對岸,加工完畢後又都可以掛上MIT標章,賣給全世界,基本上台灣成了一個低階加工出口的轉運地,台灣多年來的產業升級都成了笑話,而自經區推動後帶來的競爭壓力,到時台灣人的起薪恐怕立馬跌破廿二K。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曾指出,自經區是「透過傷害台灣勞工權益,來換取大企業的利益,最後只是讓小老百姓的生活愈來愈艱難罷了」。
五、外國貨主(包含中國和港澳):在自經區內從事貨物儲存或簡易加工,可享有外銷一百%免營業所得稅,換句話說中資在自經區生產的產品掛上MIT標誌外銷,除了提高貨物價值外還享有免稅優惠。試問其他台灣廠商要如何面對這些享有租稅優惠的怪物?自經區外的台灣中小企業是否都將被葬送?
最後各地方政府還可以自由決定增設自經區的範圍,簡直就是放任政客和財團聯合炒作地皮,自經區法案一旦通過,可預見的是台灣即將面臨四大皆空「人民失業、產業崩潰、土地炒賣、環境破壞」的困境。
(作者為成功大學電機系學生)
可悲 社會不顧 爹娘不疼
吳展良
鄭捷是一個在心靈與情感上被父母與社會拋棄的孩子。他從小學五、六年級就想自殺,他說人生太痛苦,生活很累,永遠必須用功讀書,努力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問題顯然主要來自於錯誤的家庭與學校教養方式,以及根源於家庭且連續到學校與社會的錯誤價值觀念。也就是氾濫於全台灣與華人社會的那種只知道追求成就與面子,卻不顧內心感受與真實性情的集體傾向。
這種傾向,若遇到「愛自己之所好」遠過於「愛子女真實生命」的父母,就很容易產生可怕的後果。子女會從小感到自己很痛苦、很難過,可是父母卻只要他們要的結果,對子女的心靈狀態並不在乎。更嚴重時,子女可能不一定會感受或者認知到自己會痛苦難過或者哪裡不對,只是其內在與世界有很強的隔離感,活在一個封閉的世界。而這樣的壓抑跟扭曲往往是在長大後發現自己在感情上有很大的匱乏時才猛然爆發。從心理學上來看,自我強大而又個性偏執父母,子女將難以、甚至無法感受到被人真正地關愛,嚴重的情況下,會讓人想要自殺乃至殺人。鄭捷因無法自殺轉而想要藉著大量殺人以被判死刑。長期沈迷在殺人小說,恐怖策略電玩之中,最後發展出自己寫殺人小說,謀畫殺人事件。卻被人稱讚有創意,會寫小說!這是什麼樣的社會價值?
鄭捷的父母在出事後的第一反應,是悲慟他們家毀了,永遠賠不完。似乎只知道維護家門,卻不知把這個兒子放在哪裡?兒子無法想像的巨大痛苦似乎與他們無關,心理上已經進行了切割。鄭捷在收押後只願見爸媽與弟弟,但其父母的反應不是奔去看這個兒子,而是不敢出門,申請警方保護令!可見鄭捷與世界從來唯一尚存的聯繫,只有他的家人,而此聯繫卻又如此問題重重。鄭捷父母對社會的「道歉文」,在我看來是將自己的責任道歉了事,做了自我維護,卻看不到鄭捷的存在。我想鄭捷若看了這道歉文,大概只能更想殺人。頭七時鄭捷父母對社會與受害者的跪地道歉,則認為兒子該死,希望法官速審速決,以對受害者負責。這聽起來非常「社會正確」,卻完全不像一個真愛子女的人會講的話,要讓他們的子女情何以堪。鄭捷被捕後說,他在車上若見了父母也殺。可見這個家庭問題深到什麼地步!彼此疏離到什麼程度!悲哀的是,台灣有類似問題的家庭其實已經很不少,社會上有一大群高度壓抑封閉的人,其精神整天沈浸在殺人、暴力電玩與血腥小說之中。這些獵奇作品和他們內心的高度壓抑、緊繃以及對感情扭曲的渴求正好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而我們的政府竟然準備用警察與高壓來對付他們,這樣還會有救嗎?
目前有大量的聲音認為,社會上每個人都各有壓力,面對這種情況,是鄭捷自己「走不出來」,不懂得尋求幫助。但一般人難以瞭解與想像的是,如果從小生長在高壓式的環境之下,「自我封閉」的情況可能非常地深,儘管外在表現看來可能跟一般人沒有什麼不同,但只是他為了保護自己所學習、模仿穿上的一層社會化外衣,內心深處依然是極度地與人隔絕。這樣的一種行為並不是經過思考,而是在無意識之間產生的自我保護,而因為這是他們從小就習慣,是最自然的生活和行為模式。像這樣的孩子,往往不懂得要求救。而他們不懂得要求救,正是最悲哀,也是學校與社會最需要努力以赴之處。
(作者為台大歷史系教授)
鄭捷是一個在心靈與情感上被父母與社會拋棄的孩子。他從小學五、六年級就想自殺,他說人生太痛苦,生活很累,永遠必須用功讀書,努力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問題顯然主要來自於錯誤的家庭與學校教養方式,以及根源於家庭且連續到學校與社會的錯誤價值觀念。也就是氾濫於全台灣與華人社會的那種只知道追求成就與面子,卻不顧內心感受與真實性情的集體傾向。
這種傾向,若遇到「愛自己之所好」遠過於「愛子女真實生命」的父母,就很容易產生可怕的後果。子女會從小感到自己很痛苦、很難過,可是父母卻只要他們要的結果,對子女的心靈狀態並不在乎。更嚴重時,子女可能不一定會感受或者認知到自己會痛苦難過或者哪裡不對,只是其內在與世界有很強的隔離感,活在一個封閉的世界。而這樣的壓抑跟扭曲往往是在長大後發現自己在感情上有很大的匱乏時才猛然爆發。從心理學上來看,自我強大而又個性偏執父母,子女將難以、甚至無法感受到被人真正地關愛,嚴重的情況下,會讓人想要自殺乃至殺人。鄭捷因無法自殺轉而想要藉著大量殺人以被判死刑。長期沈迷在殺人小說,恐怖策略電玩之中,最後發展出自己寫殺人小說,謀畫殺人事件。卻被人稱讚有創意,會寫小說!這是什麼樣的社會價值?
鄭捷的父母在出事後的第一反應,是悲慟他們家毀了,永遠賠不完。似乎只知道維護家門,卻不知把這個兒子放在哪裡?兒子無法想像的巨大痛苦似乎與他們無關,心理上已經進行了切割。鄭捷在收押後只願見爸媽與弟弟,但其父母的反應不是奔去看這個兒子,而是不敢出門,申請警方保護令!可見鄭捷與世界從來唯一尚存的聯繫,只有他的家人,而此聯繫卻又如此問題重重。鄭捷父母對社會的「道歉文」,在我看來是將自己的責任道歉了事,做了自我維護,卻看不到鄭捷的存在。我想鄭捷若看了這道歉文,大概只能更想殺人。頭七時鄭捷父母對社會與受害者的跪地道歉,則認為兒子該死,希望法官速審速決,以對受害者負責。這聽起來非常「社會正確」,卻完全不像一個真愛子女的人會講的話,要讓他們的子女情何以堪。鄭捷被捕後說,他在車上若見了父母也殺。可見這個家庭問題深到什麼地步!彼此疏離到什麼程度!悲哀的是,台灣有類似問題的家庭其實已經很不少,社會上有一大群高度壓抑封閉的人,其精神整天沈浸在殺人、暴力電玩與血腥小說之中。這些獵奇作品和他們內心的高度壓抑、緊繃以及對感情扭曲的渴求正好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而我們的政府竟然準備用警察與高壓來對付他們,這樣還會有救嗎?
目前有大量的聲音認為,社會上每個人都各有壓力,面對這種情況,是鄭捷自己「走不出來」,不懂得尋求幫助。但一般人難以瞭解與想像的是,如果從小生長在高壓式的環境之下,「自我封閉」的情況可能非常地深,儘管外在表現看來可能跟一般人沒有什麼不同,但只是他為了保護自己所學習、模仿穿上的一層社會化外衣,內心深處依然是極度地與人隔絕。這樣的一種行為並不是經過思考,而是在無意識之間產生的自我保護,而因為這是他們從小就習慣,是最自然的生活和行為模式。像這樣的孩子,往往不懂得要求救。而他們不懂得要求救,正是最悲哀,也是學校與社會最需要努力以赴之處。
(作者為台大歷史系教授)
冤有頭 債有主
鄭捷的父母在頭七那天出面向罹難者家屬道歉,4度下跪,磕頭跪拜超過20次,痛哭流涕坦承教育兒子有疏失,難辭其咎,希望兒子「下輩子好好做人」。
家父長制雙親有責
民眾反應不一。有人痛罵他們作秀,缺乏誠意;有人則認為他們真心誠意道歉,而且也是鄭捷的受害人,不應苛責他們。
西方國家隨機殺人兇手的父母家人很少向社會道歉;社會也很少有人責怪兇手家人,明白顯現出東西文化的差異。
絕大多數的隨機殺人犯都是成年人,西方文化認為獨立自主的成年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沒有人應該為兇手負責,父母家人都沒有責任,老師更沒有責任。這和西方的個人主義文化有關;也和基督教文化的個人面對最後審判的信仰有關。
在東方,特別是華人文化圈,一方面認為還沒結婚的都是小孩,家裡有管教的義務;二方面家族是個整體概念,個人的行為涵攝在家族裡,個人的榮耀屬於家族,個人的罪衍也為家族成員所分擔。三者,現在家父長文化雖遠較農業時代淡化,但在集體主義為基礎的社會裡,家父長權威仍然強於西方,父母在享有對子女的權威的同時,也須分擔子女行為的後果。這是鄭捷父母必須跪求道歉的社會原因。正是這個長久的文化,古代的家人有時須受到犯罪成員的連坐懲罰。株連在西方是不可思議的事。
哪個社會好?很難說。家庭約束力強的社會,犯罪的心理負擔和精神成本也較強大,會產生對犯罪的嚇阻;但會牽連到無辜的家人。像是鄭捷的父母是無辜的,卻受到民眾的羞辱、臭罵等語言暴力的侵襲,甚至其身分還遭到肉搜,是不公平也反正義的。攻擊鄭捷父母的民眾,竟有法律假期,可以對無辜者施暴(語言暴力)而自以為正義,也是傳統文化認為父母須負連帶責任的產物。同時,個人主義社會遵奉罪行法定主義,冤有頭、債有主,一人做事一人擔,與家人無關,其理路十分清晰,但對罪行的嚇阻力就小於東方社會。
大眾譴責父母何辜
無論如何,鄭捷和所有罪犯的父母都是無辜的。義憤填膺的民眾,甚至罹難者的父母家人,不管法律上和道德上都無權抨擊兇手的家人。
家父長制雙親有責
民眾反應不一。有人痛罵他們作秀,缺乏誠意;有人則認為他們真心誠意道歉,而且也是鄭捷的受害人,不應苛責他們。
西方國家隨機殺人兇手的父母家人很少向社會道歉;社會也很少有人責怪兇手家人,明白顯現出東西文化的差異。
絕大多數的隨機殺人犯都是成年人,西方文化認為獨立自主的成年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沒有人應該為兇手負責,父母家人都沒有責任,老師更沒有責任。這和西方的個人主義文化有關;也和基督教文化的個人面對最後審判的信仰有關。
在東方,特別是華人文化圈,一方面認為還沒結婚的都是小孩,家裡有管教的義務;二方面家族是個整體概念,個人的行為涵攝在家族裡,個人的榮耀屬於家族,個人的罪衍也為家族成員所分擔。三者,現在家父長文化雖遠較農業時代淡化,但在集體主義為基礎的社會裡,家父長權威仍然強於西方,父母在享有對子女的權威的同時,也須分擔子女行為的後果。這是鄭捷父母必須跪求道歉的社會原因。正是這個長久的文化,古代的家人有時須受到犯罪成員的連坐懲罰。株連在西方是不可思議的事。
哪個社會好?很難說。家庭約束力強的社會,犯罪的心理負擔和精神成本也較強大,會產生對犯罪的嚇阻;但會牽連到無辜的家人。像是鄭捷的父母是無辜的,卻受到民眾的羞辱、臭罵等語言暴力的侵襲,甚至其身分還遭到肉搜,是不公平也反正義的。攻擊鄭捷父母的民眾,竟有法律假期,可以對無辜者施暴(語言暴力)而自以為正義,也是傳統文化認為父母須負連帶責任的產物。同時,個人主義社會遵奉罪行法定主義,冤有頭、債有主,一人做事一人擔,與家人無關,其理路十分清晰,但對罪行的嚇阻力就小於東方社會。
大眾譴責父母何辜
無論如何,鄭捷和所有罪犯的父母都是無辜的。義憤填膺的民眾,甚至罹難者的父母家人,不管法律上和道德上都無權抨擊兇手的家人。
5/28/2014
「書店裡的影像詩」
董柏廷
若看過《有一天》與《南方小羊牧場》,不難發現侯季然導演儒雅的外表只是包裝,內在其實充滿奇思異想。並且,執導劇情片前,《台灣黑電影》、《我的七四七》等長短紀錄片,早已是他的拿手本事。因此,夢田文創製作偶像劇《巷弄裡的那間書店》,由作家楊照擔任製作顧問,配合戲劇主題,蒐羅台灣四十家獨立書店,便邀請侯季然拍攝書店紀錄片,於每集偶像劇片尾播出。
為四十間獨立書店各拍三分鐘短片,感覺是具有挑戰性的龐大工程,侯季然想像它應該「介於廣告與紀錄片之間」,「夢田給我的空間很大,可以根據不同書店打造不同的表現形式。」因著對書店的愛情,他先單兵展開一次壯遊,環島進行田野調查,「就像旅行一樣,一個人,不帶任何攝影器材,純粹拜訪每一家書店,花時間跟書店老闆聊天,實際去看書店長什麼樣子,找出它最真實、最值得的部分。」既如旅行,甜美有之,必然也有辛苦的一面?「拍紀錄片最重要的是『素材』和『觀點』。因為主題是獨立書店,『素材』本身就很豐富,反而是選擇用什麼『觀點』切入比較花時間。譬如說有很多書店都是老屋改造,但不可能每一部影片都採用相同的角度。」面對此類略帶文學性的題材,他也不免擔心「電視觀眾」會難以消化,於是少談抽象的「空間」,改而介紹「書店老闆」,使之更貼近生活,「開書店,就是一種特別的『生活方式』,介紹『人』給觀眾認識,會更容易有繼續看下去的動力。」
四十間書店在侯季然的注視下,展現殊異風景,有老闆對著鏡頭侃侃而談書店精神者,如「小間書菜」或「旅人書房」;也有整部短片只透過光影映襯,無對白或旁述者,如「草祭二手書店」或「Room A」。談及拍攝過程的精采軼事,侯季然眼神驀地刷亮,語速自徐緩調校為快,「最有趣的,就是與各家書店老闆接觸,譬如『阿維書店』的老闆很high,電話裡的聲音很高亢,我們實地去訪問他時,還現場唱起歌來;恆春『春成書店』的老闆親自帶我們去聽當地國寶級彈唱藝人張日貴唱歌;此外,像台北『古今書廊』、花蓮『舊書舖子』、台南『府城舊冊店』,帶我們去回收場,從垃圾中找出書來,彷彿是去死刑台前搶救那些應該被留下來的書,場景非常魔幻。」在他的觀察中,台灣各地獨立書店確實存在地域差異,更精準地說,每一間書店的所在,都有其「氣質」,比方台中「魚麗人文主題書店」,把廚房跟書店結合在一起,老闆特別關注女性議題,希望協助遭遇家暴、性侵、失婚的女性,「所以那邊不僅是書的中途之家,也是人的中途之家。」或如「洪雅書房」,老闆熱衷社會運動,書店則交給志工看守,「我本來以為開這些書店的人都是很避世的,後來才發現,他們都很努力以書店當做一個據點,推廣心裡覺得對的事情。」
若只能推薦一間書店,侯季然選擇九份「樂伯二手書店」,「老闆在九份開店,但他好比獵人或農夫必須每天打獵、耕種,一定要每天親自收書,收書方式也很特別,都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拍攝那天,他只推著一台推車,從步行,轉捷運,再換火車,然後再搭客運……輾轉在賣書人的家與書店間往返。收書時也非常小心謹慎,彷彿那是一種近乎神聖的作業程序,就算碰到住較高樓層的住戶,也親自徒手搬運。感覺他將這樣的勞力轉換成一種療癒自己的過程,光是拍他走路,就讓人很感動。」
夢田文創將此系列定名為「書店裡的影像詩」,侯季然邀何景窗為片頭題字,「交稿時,何景窗說她心裡想的斷句是『書店裡的影/像詩』,我覺得很有趣。」後因遷就螢幕比例,才調整為「書店裡的/影/像詩」。侯季然將自己當做書店導遊,每一部三分多鐘的短片就像「書店的入口」,閱讀他暖靜鏡頭下種種故事,走訪書店的好奇心總輕輕被喚醒,「希望看完這些短片,會讓人想要實際去拜訪書店,這樣才是對書店最直接、也最好的鼓勵。」
■「書店裡的影像詩」:
bookstore.fanily.com.tw/preview/list.do。
若看過《有一天》與《南方小羊牧場》,不難發現侯季然導演儒雅的外表只是包裝,內在其實充滿奇思異想。並且,執導劇情片前,《台灣黑電影》、《我的七四七》等長短紀錄片,早已是他的拿手本事。因此,夢田文創製作偶像劇《巷弄裡的那間書店》,由作家楊照擔任製作顧問,配合戲劇主題,蒐羅台灣四十家獨立書店,便邀請侯季然拍攝書店紀錄片,於每集偶像劇片尾播出。
為四十間獨立書店各拍三分鐘短片,感覺是具有挑戰性的龐大工程,侯季然想像它應該「介於廣告與紀錄片之間」,「夢田給我的空間很大,可以根據不同書店打造不同的表現形式。」因著對書店的愛情,他先單兵展開一次壯遊,環島進行田野調查,「就像旅行一樣,一個人,不帶任何攝影器材,純粹拜訪每一家書店,花時間跟書店老闆聊天,實際去看書店長什麼樣子,找出它最真實、最值得的部分。」既如旅行,甜美有之,必然也有辛苦的一面?「拍紀錄片最重要的是『素材』和『觀點』。因為主題是獨立書店,『素材』本身就很豐富,反而是選擇用什麼『觀點』切入比較花時間。譬如說有很多書店都是老屋改造,但不可能每一部影片都採用相同的角度。」面對此類略帶文學性的題材,他也不免擔心「電視觀眾」會難以消化,於是少談抽象的「空間」,改而介紹「書店老闆」,使之更貼近生活,「開書店,就是一種特別的『生活方式』,介紹『人』給觀眾認識,會更容易有繼續看下去的動力。」
四十間書店在侯季然的注視下,展現殊異風景,有老闆對著鏡頭侃侃而談書店精神者,如「小間書菜」或「旅人書房」;也有整部短片只透過光影映襯,無對白或旁述者,如「草祭二手書店」或「Room A」。談及拍攝過程的精采軼事,侯季然眼神驀地刷亮,語速自徐緩調校為快,「最有趣的,就是與各家書店老闆接觸,譬如『阿維書店』的老闆很high,電話裡的聲音很高亢,我們實地去訪問他時,還現場唱起歌來;恆春『春成書店』的老闆親自帶我們去聽當地國寶級彈唱藝人張日貴唱歌;此外,像台北『古今書廊』、花蓮『舊書舖子』、台南『府城舊冊店』,帶我們去回收場,從垃圾中找出書來,彷彿是去死刑台前搶救那些應該被留下來的書,場景非常魔幻。」在他的觀察中,台灣各地獨立書店確實存在地域差異,更精準地說,每一間書店的所在,都有其「氣質」,比方台中「魚麗人文主題書店」,把廚房跟書店結合在一起,老闆特別關注女性議題,希望協助遭遇家暴、性侵、失婚的女性,「所以那邊不僅是書的中途之家,也是人的中途之家。」或如「洪雅書房」,老闆熱衷社會運動,書店則交給志工看守,「我本來以為開這些書店的人都是很避世的,後來才發現,他們都很努力以書店當做一個據點,推廣心裡覺得對的事情。」
若只能推薦一間書店,侯季然選擇九份「樂伯二手書店」,「老闆在九份開店,但他好比獵人或農夫必須每天打獵、耕種,一定要每天親自收書,收書方式也很特別,都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拍攝那天,他只推著一台推車,從步行,轉捷運,再換火車,然後再搭客運……輾轉在賣書人的家與書店間往返。收書時也非常小心謹慎,彷彿那是一種近乎神聖的作業程序,就算碰到住較高樓層的住戶,也親自徒手搬運。感覺他將這樣的勞力轉換成一種療癒自己的過程,光是拍他走路,就讓人很感動。」
夢田文創將此系列定名為「書店裡的影像詩」,侯季然邀何景窗為片頭題字,「交稿時,何景窗說她心裡想的斷句是『書店裡的影/像詩』,我覺得很有趣。」後因遷就螢幕比例,才調整為「書店裡的/影/像詩」。侯季然將自己當做書店導遊,每一部三分多鐘的短片就像「書店的入口」,閱讀他暖靜鏡頭下種種故事,走訪書店的好奇心總輕輕被喚醒,「希望看完這些短片,會讓人想要實際去拜訪書店,這樣才是對書店最直接、也最好的鼓勵。」
■「書店裡的影像詩」:
bookstore.fanily.com.tw/preview/list.do。
生活中總有快樂和不快樂的事情發生,快樂的生活也是一輩子,不快樂的生活也是一輩子,為什麼不選擇快樂的生活呢。
如果一堆蘋果,有好有壞,你就應該先吃好的,把壞的扔掉,如果你先吃壞的,好的也會變壞,你將永遠吃不到好的,人生亦如此。
遇事只要你往好處想你就會快樂,就像你如果掉進溝裡,你都可以設想說不定剛好有一條魚鑽進你的口袋。
如果你不是總是在想自己是否是幸福的時候,你就幸福了。
有人站在山腳下,而有人站在山頂上,雖然所處的位置不一樣,在兩人的眼裡的對方卻是同樣大小。
在爭辯的時候,最難辯倒的觀點就是沉默。
動力往往來源於兩種原因,希望或絕望
受辱時的唯一辦法就是忽視它,不能忽視它,就藐視它,如果能藐視它也不能,你就只有受辱了。
愚蠢大多數是在手腳或嘴比大腦行動還快地時候產生的。
當你擁有某一項東西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種東西並不像你原來所想的那樣有價值。
開了電視睡得著,關了電視反而睡不著。
一輩子一盤棋,每一步都是自己走出來的。
最使人厭煩的談話有兩種,一是從來不停下來想想,另一種是從來不想停下來。
有一個可怕的結局,也比沒有任何結局要好。
死無疑是痛苦的,然而還有比死更痛苦的東西,那就是等死。
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夠堅持不斷去加強它,它終究變成一種習慣。
無論你保齡球打得多“菜”,每次往都可能有一兩次全中,令你滿意,高興的下次再來。
當用一個手指指責別人的時候,別忘了總有三個手指指向自己。
沒有比記憶中更好的風景,所以最好不要故地重遊。
錢它不是萬能,但是沒有它萬萬不能。
|
中國對台政策陷入困局
過氣又過氣的前中國海協會會長,現在身分不明的陳雲林來台灣進行「文化交流」,顯示太陽花學運後,中國對台政策陷入困境,才派出這樣一個垃圾來暫時充場面,因為不需要提出新政策,糊弄一下就可。也只有台灣的中國奴才願意回收這個垃圾,台灣人則須怒掃垃圾。中國便溺文化已經讓香港上了國際媒體,還要來交流污染台灣嗎?
五月中旬出版的《動向》月刊有一篇「台灣會成為『亞洲版克里米亞』嗎」的文章,透露了中國的這個困境,整理如下:
一,兩岸關係陷入「經濟談不動,政治談不來」的困局。中國的國安政策有遠期規劃,但仍難就兩岸關係拿出「準稿子」。
二,中國不擔心台灣發生由學運而革命的內部情形,倒是十分懼怕對岸學運與民社運動在中國產生呼應,以致沒有政治彈性的政權瞬間倒台,防止內爆的政治焦慮極大地沖淡了統一的願望。
三,中國研討太陽花學運,一派認為「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對中國最有利(不是統一);一派則認為這是實質台獨。國安委秘書處下令兩者都不得見於網絡,否則將追究。
四,在中國社會內部認可台灣政治制度的人群範疇,遠遠超過自由主義的菁英份子,廣及社會底層,尤其中下層商人。
五,北京當局還沒有做好與民進黨做「政策性接觸」的準備,「恐綠症」是高層的普遍心態。
六,中國不否認「什麼都可以談」,但是擔心台灣朝野聯手來談「制度對接」而不是「一國兩制」。
七,原來準備攻台後在多山地區使用的新式輕型坦克及類似的快速兵車,已大多改變用途,調往新疆、西藏或秘密備於大城市郊邊做彈壓之用。
八,推遲宣布南海防空識別區的最直接原因,不是菲律賓等國的強硬所致,而是台灣反共民意高漲與兩岸的困局。
九,讓中共最難堪的前景是「亞洲版克里米亞」,即台灣正式宣布獨立後,選擇時機與日本合併。這也是中共最高當局明顯仇日的基本原因。
十,為應付這個困局,中國強化了對台威懾,至少新近獲准從俄羅斯進口的s-400型短程導彈,「基本針對台灣」。
我認為這些資訊很有參考價值,蔡英文出任民進黨主席後,應將主要精力放在解決國內問題,台灣的新公民運動更是如此。因為中國要統一台灣,必須有台灣買辦來配合,因此我們必須優先解決台灣的內部問題。而馬英九還熱中馬習會,繼續在中國政策上興風作浪,幫中共解困,其心可誅。
那個「新一中」也形跡可疑。近期周美青訪日可能因為腳痛而不會成行,因為北京居然沒有抗議。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
五月中旬出版的《動向》月刊有一篇「台灣會成為『亞洲版克里米亞』嗎」的文章,透露了中國的這個困境,整理如下:
一,兩岸關係陷入「經濟談不動,政治談不來」的困局。中國的國安政策有遠期規劃,但仍難就兩岸關係拿出「準稿子」。
二,中國不擔心台灣發生由學運而革命的內部情形,倒是十分懼怕對岸學運與民社運動在中國產生呼應,以致沒有政治彈性的政權瞬間倒台,防止內爆的政治焦慮極大地沖淡了統一的願望。
三,中國研討太陽花學運,一派認為「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對中國最有利(不是統一);一派則認為這是實質台獨。國安委秘書處下令兩者都不得見於網絡,否則將追究。
四,在中國社會內部認可台灣政治制度的人群範疇,遠遠超過自由主義的菁英份子,廣及社會底層,尤其中下層商人。
五,北京當局還沒有做好與民進黨做「政策性接觸」的準備,「恐綠症」是高層的普遍心態。
六,中國不否認「什麼都可以談」,但是擔心台灣朝野聯手來談「制度對接」而不是「一國兩制」。
七,原來準備攻台後在多山地區使用的新式輕型坦克及類似的快速兵車,已大多改變用途,調往新疆、西藏或秘密備於大城市郊邊做彈壓之用。
八,推遲宣布南海防空識別區的最直接原因,不是菲律賓等國的強硬所致,而是台灣反共民意高漲與兩岸的困局。
九,讓中共最難堪的前景是「亞洲版克里米亞」,即台灣正式宣布獨立後,選擇時機與日本合併。這也是中共最高當局明顯仇日的基本原因。
十,為應付這個困局,中國強化了對台威懾,至少新近獲准從俄羅斯進口的s-400型短程導彈,「基本針對台灣」。
我認為這些資訊很有參考價值,蔡英文出任民進黨主席後,應將主要精力放在解決國內問題,台灣的新公民運動更是如此。因為中國要統一台灣,必須有台灣買辦來配合,因此我們必須優先解決台灣的內部問題。而馬英九還熱中馬習會,繼續在中國政策上興風作浪,幫中共解困,其心可誅。
那個「新一中」也形跡可疑。近期周美青訪日可能因為腳痛而不會成行,因為北京居然沒有抗議。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
趁火打劫的「恐懼外包」
王醒之、張榮哲
鄭捷,這個名字在現在及未來的很多年後,恐怕將成為恐懼的代名詞。
仔細想想,會真正使人恐懼的並不是鄭捷的連續殺人本身,因為,連續殺人在人類集體的經驗中總是有跡可循的,不論從開膛手傑克到非洲種族屠殺,最後都會有人給我們一個心理的或社會的或政治的理由。就算沒有,往往也可以依照我們想要的方式安上一個說法,然後社會在震驚哀悼後就能如常運作。然而,北捷案卻是一個完全無解的事件:無明顯動機、無差別殺人、無精神異狀。我們在事前、事後都無法「解釋」這個人或這件事。真正的恐懼在於鄭捷的無法忖度。不論心理學、社會學、犯罪學、刑罰學、精神醫療等專業知識在這裡徹底失敗,而社會體制的脆弱在這裡被徹底暴露。
那是一種完全「解序」的存在,「逆人性」竟然可以被活生生操演出來,而不是只存在於文學、電影各種創作的想像中。姦淫擄掠、衣冠禽獸都還是有所圖的罪惡,但我們拿什麼形容更超過罪惡的事物?我們的標準只有道德和法律,超過了這個,我們連自我存在感都會崩解。於是乎恐懼就這樣蔓延開來。除了「少搭捷運」這種直白的反應之外,已經找不到趨吉避凶的原則來依循,儘管我們都知道這種事情在任何公共場所都可能發生。
逆人性非憑空而來
鄭捷的雙刀奪人性命固然讓人恐懼,我們等待著他對受害者表達歉意,好證明他的「人性」終究尚未完全泯滅,讓我們得以暫時放下恐懼。但他拒不道歉,「父母在場照殺不誤」的回應反而更逼迫我們直視著這種「人性之外」的「逆人性」不是憑空而來的;「逆人性」其實一直都存在,只是被道德和法律壓抑到不能承認它存在或假裝它不存在。這種不能承認在日常人際關係中成為冷漠、排除的原型。所以,如果非人性一旦被召喚,就會出現難以用現有道德估量的後果。
但是,我們的體制,特別是國家機器,當然會想劫持這個集體的恐懼,將它建制化:擴編更多警察、安排更多輔導人員、採購更強大的犯罪偵防設施、甚至強調死刑的合理性,一副準備直接對捷運全線實施戒嚴般地瘋狂。但是,他們都知道再多的警察、輔導人員、監視系統、死刑擋不了任何一個「逆人性」的人類,他們更知道集體的恐懼需要一塊巨型的撒隆巴斯,需要一個藉口讓大家回家安心睡覺,讓社會假裝沒事正常運作。他們不是笨,是不想面對。
這種勢力趁火打劫會受到人民歡迎,WHY?這是「恐懼的外包」。
我們知道下一個瘋子隨時就在你身邊,但是不想面對,所以我們就開始把責任外包給電視名嘴跟各種評論專家,他們又再轉包給政府。政客跟專家拿到這個外包合約很高興,出來講一些屁話搶政治點數之後又外包給警察。
正眼面對承認存在
反正不論是篩選、隔離、矯正、再教育、槍斃……也都是外包。但是,面對求死的鄭捷,最下游的警察難道不害怕嗎?將心比心,你要他們怎麼處理手拿雙刀揮來揮去的傢伙?
總之,恐懼外包化解決不了問題,我們最終總要自己面對的。要在日常生活中、在人際互動中正眼看那個恐懼,不是同意或接受它,而是承認它的存在,並且與之交往互動,不是假裝外包後它就消失了。
在社會期待下,鄭捷將來勢必伏法,但他所代表的恐懼恐怕不會消失。這是個沉重事件,謹向受難家屬致哀。
輔仁大學心理系講師
社運工作者、DESK召集人
鄭捷,這個名字在現在及未來的很多年後,恐怕將成為恐懼的代名詞。
仔細想想,會真正使人恐懼的並不是鄭捷的連續殺人本身,因為,連續殺人在人類集體的經驗中總是有跡可循的,不論從開膛手傑克到非洲種族屠殺,最後都會有人給我們一個心理的或社會的或政治的理由。就算沒有,往往也可以依照我們想要的方式安上一個說法,然後社會在震驚哀悼後就能如常運作。然而,北捷案卻是一個完全無解的事件:無明顯動機、無差別殺人、無精神異狀。我們在事前、事後都無法「解釋」這個人或這件事。真正的恐懼在於鄭捷的無法忖度。不論心理學、社會學、犯罪學、刑罰學、精神醫療等專業知識在這裡徹底失敗,而社會體制的脆弱在這裡被徹底暴露。
那是一種完全「解序」的存在,「逆人性」竟然可以被活生生操演出來,而不是只存在於文學、電影各種創作的想像中。姦淫擄掠、衣冠禽獸都還是有所圖的罪惡,但我們拿什麼形容更超過罪惡的事物?我們的標準只有道德和法律,超過了這個,我們連自我存在感都會崩解。於是乎恐懼就這樣蔓延開來。除了「少搭捷運」這種直白的反應之外,已經找不到趨吉避凶的原則來依循,儘管我們都知道這種事情在任何公共場所都可能發生。
逆人性非憑空而來
鄭捷的雙刀奪人性命固然讓人恐懼,我們等待著他對受害者表達歉意,好證明他的「人性」終究尚未完全泯滅,讓我們得以暫時放下恐懼。但他拒不道歉,「父母在場照殺不誤」的回應反而更逼迫我們直視著這種「人性之外」的「逆人性」不是憑空而來的;「逆人性」其實一直都存在,只是被道德和法律壓抑到不能承認它存在或假裝它不存在。這種不能承認在日常人際關係中成為冷漠、排除的原型。所以,如果非人性一旦被召喚,就會出現難以用現有道德估量的後果。
但是,我們的體制,特別是國家機器,當然會想劫持這個集體的恐懼,將它建制化:擴編更多警察、安排更多輔導人員、採購更強大的犯罪偵防設施、甚至強調死刑的合理性,一副準備直接對捷運全線實施戒嚴般地瘋狂。但是,他們都知道再多的警察、輔導人員、監視系統、死刑擋不了任何一個「逆人性」的人類,他們更知道集體的恐懼需要一塊巨型的撒隆巴斯,需要一個藉口讓大家回家安心睡覺,讓社會假裝沒事正常運作。他們不是笨,是不想面對。
這種勢力趁火打劫會受到人民歡迎,WHY?這是「恐懼的外包」。
我們知道下一個瘋子隨時就在你身邊,但是不想面對,所以我們就開始把責任外包給電視名嘴跟各種評論專家,他們又再轉包給政府。政客跟專家拿到這個外包合約很高興,出來講一些屁話搶政治點數之後又外包給警察。
正眼面對承認存在
反正不論是篩選、隔離、矯正、再教育、槍斃……也都是外包。但是,面對求死的鄭捷,最下游的警察難道不害怕嗎?將心比心,你要他們怎麼處理手拿雙刀揮來揮去的傢伙?
總之,恐懼外包化解決不了問題,我們最終總要自己面對的。要在日常生活中、在人際互動中正眼看那個恐懼,不是同意或接受它,而是承認它的存在,並且與之交往互動,不是假裝外包後它就消失了。
在社會期待下,鄭捷將來勢必伏法,但他所代表的恐懼恐怕不會消失。這是個沉重事件,謹向受難家屬致哀。
輔仁大學心理系講師
社運工作者、DESK召集人
我們應展現慈悲,不應求取它。 We shall show mercy, but we shall not ask for it.
我們應展現慈悲,不應求取它。 We shall show mercy, but we shall not ask for it.
英國前首相 邱吉爾 Winston Churchill
英國前首相 邱吉爾 Winston Churchill
薪水不漲的原因與對策
杜震華
曾幾何時,「萬物都漲,只有薪水不漲」已經成為台灣人的口頭禪;除了經常佔據媒體版面,也成為揶揄政府施政無能、教育體系失能的利器。
然而,對於薪水不漲的原因為何,卻不見深入而完整的研究。眾說紛紜之下,產官學似乎也無意深究其原委,遂逐漸成為大家茶餘飯後同病相憐的「問候語」。其實,十多年來薪水不漲有各種原因,屬於國際大環境者或許政府無能為力,但屬於我國獨有的個別因素,其實是可以對症下藥扭轉趨勢的。
首先,薪水十餘年不漲的主因,是國際間「有效勞動供給」(筆者定義為有能力在國際市場爭取訂單的勞工)大幅增加的結果。試想,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下,俄羅斯的1.4億人、東歐九國的1.5億人,加上在同年經濟改革的印度10億人,以及較早進行改革的中國大陸13億人和越南的0.7億人,全部約27億人都加入了市場經濟,開始爭取國際的投資和貿易出口之下,對其他的25億人(當時全球52億人)會產生多大的影響。事實上,上述的13國從1997年到2011年的15年間,經濟生產成長了409%,遠遠超過高所得經濟體(包括台灣)的90%;而在2006∼2013年期間高所得經濟體的平均年經濟成長率更以1.2%遠遠落後於新興市場及開發中經濟體的平均6.2%。
建議年度調薪比率
上述「有效勞動供給」大幅增加,並須搭配「資本自由移動」的配套,才對高所得經濟體產生如此巨大的殺傷力。而資本自由移動,恰好是全球化的浪潮之下,眾多國家解除金融管制的後果;但勞工卻還是無法自由移動,就產生了資本可以到上述國家追求利潤、獲利率逐漸上升,高所得經濟體的勞工相對缺乏資本搭配來提高生產力,只能面對薪資無法提升的窘境。主計總處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992∼2012年間,台灣資本報酬佔國內生產的比重由29.3%提高到32.9%,勞動報酬的佔比卻由51.7%下滑到46.2%,充分印證了這種現象。
少數擁有優越決策能力的高所得經濟體,例如新加坡和韓國,能夠在施政上不斷地推陳出新,遂能夠超越上述的「宿命」;多數高所得經濟體都無法擺脫這個趨勢,薪資不漲的現象其實在日本、香港、法國、英國等地都有媒體報導,並非台灣獨有現象。
但除了上述大環境之外,還有許多我國獨有的因素:1.許多政策、法規和資源的調整過慢,不少新興服務業受法規抑制,導致投資不振。2.我國工會過去受到政府和企業壓抑而發展不足,無力進行有效的勞資議價。3.勞動市場資訊不透明,缺乏介紹企業薪資和調薪完整資訊之網站,無法形成企業為爭取人才而提高薪資的良性競爭。4.政府未能積極居間協調勞、資雙方進行年度性的調薪諮商,並將建議調薪比率公布給企業參考遵循。5.教育體系過度管制而缺乏彈性,加上各校畢業生之就業和薪資狀況也不公布、外界無從得知,都讓學校無法跟上市場變化來調整科系,培育市場需要之人才。
上述我國獨有因素都可以對症下藥,行政院應督促相關部會盡速徹底解決。
商業發展研究院
商業政策所所長
曾幾何時,「萬物都漲,只有薪水不漲」已經成為台灣人的口頭禪;除了經常佔據媒體版面,也成為揶揄政府施政無能、教育體系失能的利器。
然而,對於薪水不漲的原因為何,卻不見深入而完整的研究。眾說紛紜之下,產官學似乎也無意深究其原委,遂逐漸成為大家茶餘飯後同病相憐的「問候語」。其實,十多年來薪水不漲有各種原因,屬於國際大環境者或許政府無能為力,但屬於我國獨有的個別因素,其實是可以對症下藥扭轉趨勢的。
首先,薪水十餘年不漲的主因,是國際間「有效勞動供給」(筆者定義為有能力在國際市場爭取訂單的勞工)大幅增加的結果。試想,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下,俄羅斯的1.4億人、東歐九國的1.5億人,加上在同年經濟改革的印度10億人,以及較早進行改革的中國大陸13億人和越南的0.7億人,全部約27億人都加入了市場經濟,開始爭取國際的投資和貿易出口之下,對其他的25億人(當時全球52億人)會產生多大的影響。事實上,上述的13國從1997年到2011年的15年間,經濟生產成長了409%,遠遠超過高所得經濟體(包括台灣)的90%;而在2006∼2013年期間高所得經濟體的平均年經濟成長率更以1.2%遠遠落後於新興市場及開發中經濟體的平均6.2%。
建議年度調薪比率
上述「有效勞動供給」大幅增加,並須搭配「資本自由移動」的配套,才對高所得經濟體產生如此巨大的殺傷力。而資本自由移動,恰好是全球化的浪潮之下,眾多國家解除金融管制的後果;但勞工卻還是無法自由移動,就產生了資本可以到上述國家追求利潤、獲利率逐漸上升,高所得經濟體的勞工相對缺乏資本搭配來提高生產力,只能面對薪資無法提升的窘境。主計總處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992∼2012年間,台灣資本報酬佔國內生產的比重由29.3%提高到32.9%,勞動報酬的佔比卻由51.7%下滑到46.2%,充分印證了這種現象。
少數擁有優越決策能力的高所得經濟體,例如新加坡和韓國,能夠在施政上不斷地推陳出新,遂能夠超越上述的「宿命」;多數高所得經濟體都無法擺脫這個趨勢,薪資不漲的現象其實在日本、香港、法國、英國等地都有媒體報導,並非台灣獨有現象。
但除了上述大環境之外,還有許多我國獨有的因素:1.許多政策、法規和資源的調整過慢,不少新興服務業受法規抑制,導致投資不振。2.我國工會過去受到政府和企業壓抑而發展不足,無力進行有效的勞資議價。3.勞動市場資訊不透明,缺乏介紹企業薪資和調薪完整資訊之網站,無法形成企業為爭取人才而提高薪資的良性競爭。4.政府未能積極居間協調勞、資雙方進行年度性的調薪諮商,並將建議調薪比率公布給企業參考遵循。5.教育體系過度管制而缺乏彈性,加上各校畢業生之就業和薪資狀況也不公布、外界無從得知,都讓學校無法跟上市場變化來調整科系,培育市場需要之人才。
上述我國獨有因素都可以對症下藥,行政院應督促相關部會盡速徹底解決。
商業發展研究院
商業政策所所長
5/27/2014
什麼是你的?
世界上到底什麼是你的,這個問題可能有好多的人都不清楚。
愛人是你的嗎?
不是。
你們雖然風雨同舟、快樂同享、身體交融、情感交匯,但總有一天要分手,同生有可能,但共死決不會,白頭到老只是美好的願望。
子女是你的嗎?
不是。
你們雖然有著濃濃的血緣關係,有著難捨難分的骨肉親情,那也只能有團聚、孝道、看望、互相關懷……等天倫之樂,即便是你到另一個世界,他們也只是為你送行,卻沒能把你又重新接回人間的能力。
金錢是你的嗎?
不是。
雖然你拼命的賺錢,但又想方設法把它花出去,即便是銀行有再多的存款,那也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
房子和車是你的嗎?
不是。
雖然你住著溫馨、舒服,但當你離開的那一天,就什麼都不是了。
那麼究竟什麼是你的呢?
你的身體。
只有它才是始終不離不棄地陪伴你的生命,走完人生的全部歷程。只有它才能拼命地呵護、保護你的生命,直到耗盡它全部的能量為止,如果你的身體健康狀況越好,陪你所走的路程就越遠。
沒有了身體,你的生命也就終止了。因此,你要把這唯一屬於你的東西“身體”,看做無價之寶,愛護它、滿足它的一切需求。
鍛煉、營養、作息、防病治病、講究衛生、心情舒暢、不受傷害等等一切保護性的措施全部跟上,一刻也不能鬆懈。
身體健康,生活才會有品質,身體健康,生命就會延長,沒有了健康的身體,就沒有了生命,有了生命就擁有了一切,沒有了生命,一切就都不是你的了。
所以我們只要活著一天,就是福氣,就該珍惜,對待健康,偏見比無知更可怕。
生最大的錯誤,是用健康換取身外之物;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用生命換取個人的煩惱;
人生最大的浪費,是用生命解決自己製造的麻煩!
沒有任何東西比得上健康。保護好自己的身體,珍惜你現在擁有的!
新時代人生新標準:
最聰明的人:老玩,老樂,老豁達,老幽默;
最呆傻的人:老急,老氣,老鬱悶,老加班;
最健康的人:老走,老動,老鍛煉,老擁抱;
最快樂的人:老說,老笑,老聯繫,老給老朋友發郵件!
什麼是你的?
愛人是你的嗎?
子女是你的嗎?
金錢是你的嗎?
房子和車是你的嗎?
都不是。
只有你的身體才是始終不離不棄地陪伴你的生命,走完人生的全部歷程。
愛人是你的嗎?
不是。
你們雖然風雨同舟、快樂同享、身體交融、情感交匯,但總有一天要分手,同生有可能,但共死決不會,白頭到老只是美好的願望。
子女是你的嗎?
不是。
你們雖然有著濃濃的血緣關係,有著難捨難分的骨肉親情,那也只能有團聚、孝道、看望、互相關懷……等天倫之樂,即便是你到另一個世界,他們也只是為你送行,卻沒能把你又重新接回人間的能力。
金錢是你的嗎?
不是。
雖然你拼命的賺錢,但又想方設法把它花出去,即便是銀行有再多的存款,那也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
房子和車是你的嗎?
不是。
雖然你住著溫馨、舒服,但當你離開的那一天,就什麼都不是了。
那麼究竟什麼是你的呢?
你的身體。
只有它才是始終不離不棄地陪伴你的生命,走完人生的全部歷程。只有它才能拼命地呵護、保護你的生命,直到耗盡它全部的能量為止,如果你的身體健康狀況越好,陪你所走的路程就越遠。
沒有了身體,你的生命也就終止了。因此,你要把這唯一屬於你的東西“身體”,看做無價之寶,愛護它、滿足它的一切需求。
鍛煉、營養、作息、防病治病、講究衛生、心情舒暢、不受傷害等等一切保護性的措施全部跟上,一刻也不能鬆懈。
身體健康,生活才會有品質,身體健康,生命就會延長,沒有了健康的身體,就沒有了生命,有了生命就擁有了一切,沒有了生命,一切就都不是你的了。
所以我們只要活著一天,就是福氣,就該珍惜,對待健康,偏見比無知更可怕。
生最大的錯誤,是用健康換取身外之物;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用生命換取個人的煩惱;
人生最大的浪費,是用生命解決自己製造的麻煩!
沒有任何東西比得上健康。保護好自己的身體,珍惜你現在擁有的!
新時代人生新標準:
最聰明的人:老玩,老樂,老豁達,老幽默;
最呆傻的人:老急,老氣,老鬱悶,老加班;
最健康的人:老走,老動,老鍛煉,老擁抱;
最快樂的人:老說,老笑,老聯繫,老給老朋友發郵件!
什麼是你的?
愛人是你的嗎?
子女是你的嗎?
金錢是你的嗎?
房子和車是你的嗎?
都不是。
只有你的身體才是始終不離不棄地陪伴你的生命,走完人生的全部歷程。
新疆恐怖活動負的連鎖效應
日本經濟新聞
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于5月22日發生爆炸事件,作為新疆自治區內發生的「恐怖活動」,造成了歷史最大規模的慘案。中國此前為防止恐怖活動再次發生,建立了警備體制,但在此背景下出現暴力抵抗。鎮壓行動引發新的恐怖活動這一「負的連鎖效應」仍然看不到停止的跡象。
嘣、嘣、嘣……詳和的早市在一瞬間成了慘案的舞臺。據目擊者介紹,爆炸聲響起了十多次,引發了強烈的爆炸氣浪。路面上到處都散落著蔬菜和水果,到處都是人們的驚叫聲。一位目擊者表示,「倒下的受害者很多都是老人」。
爆炸事件發生在作為漢族人休閒場所的「人民公園」附近。據中國媒體報導,作案手段如下:2輛汽車衝過附近的鐵柵欄,一邊碾壓行人一邊衝向事發地點。罪犯從車內向周圍投擲了爆炸物,最後一輛汽車自爆燃燒起來。很多目擊者表示,罪犯手裏拿著寫有維語的「黑色旗幟」。
4月30日,烏魯木齊火車站前剛剛發生了導致約80人死傷的爆炸事件。此前警察和安全當局加強了警戒,因此對相關人士造成的衝擊非常巨大。甚至有觀點認為簡直是又一起吉普車衝撞天安門金水橋事件。
去年10月在北京發生的「吉普車衝撞天安門金水橋事件」發生在中國全境警戒最為嚴密的天安門前。
對於公安部門人士來説,這個事件在記憶中屬於「污點」。而關於此次的烏魯木齊爆炸事件,當局目前尚未查明犯人的情況。但是,很多相關人士指出了其與北京天安門等地發生的維吾爾族暴力恐怖事件的相似性。
問題存在深刻的根源。其中之一是民族之間的貧富差距。例如在新疆和西藏自治區等少數民族比較多的8個省和自治區,少數民族的每月平均收入為3101元,與漢民族的3988元存在差距。雖然中國政府在大學入學考試和就業等方面優待少數民族,但維族人不滿,認為不懂漢語,就無法從中獲益。
中國一名軍方的相關人士説:「恐怖分子都來自一個家庭,或具有親戚關係。不會作案一次就結束」。
(阿部哲也)
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于5月22日發生爆炸事件,作為新疆自治區內發生的「恐怖活動」,造成了歷史最大規模的慘案。中國此前為防止恐怖活動再次發生,建立了警備體制,但在此背景下出現暴力抵抗。鎮壓行動引發新的恐怖活動這一「負的連鎖效應」仍然看不到停止的跡象。
嘣、嘣、嘣……詳和的早市在一瞬間成了慘案的舞臺。據目擊者介紹,爆炸聲響起了十多次,引發了強烈的爆炸氣浪。路面上到處都散落著蔬菜和水果,到處都是人們的驚叫聲。一位目擊者表示,「倒下的受害者很多都是老人」。
爆炸事件發生在作為漢族人休閒場所的「人民公園」附近。據中國媒體報導,作案手段如下:2輛汽車衝過附近的鐵柵欄,一邊碾壓行人一邊衝向事發地點。罪犯從車內向周圍投擲了爆炸物,最後一輛汽車自爆燃燒起來。很多目擊者表示,罪犯手裏拿著寫有維語的「黑色旗幟」。
4月30日,烏魯木齊火車站前剛剛發生了導致約80人死傷的爆炸事件。此前警察和安全當局加強了警戒,因此對相關人士造成的衝擊非常巨大。甚至有觀點認為簡直是又一起吉普車衝撞天安門金水橋事件。
去年10月在北京發生的「吉普車衝撞天安門金水橋事件」發生在中國全境警戒最為嚴密的天安門前。
對於公安部門人士來説,這個事件在記憶中屬於「污點」。而關於此次的烏魯木齊爆炸事件,當局目前尚未查明犯人的情況。但是,很多相關人士指出了其與北京天安門等地發生的維吾爾族暴力恐怖事件的相似性。
問題存在深刻的根源。其中之一是民族之間的貧富差距。例如在新疆和西藏自治區等少數民族比較多的8個省和自治區,少數民族的每月平均收入為3101元,與漢民族的3988元存在差距。雖然中國政府在大學入學考試和就業等方面優待少數民族,但維族人不滿,認為不懂漢語,就無法從中獲益。
中國一名軍方的相關人士説:「恐怖分子都來自一個家庭,或具有親戚關係。不會作案一次就結束」。
(阿部哲也)
中國房價下調趨勢擴大
日本經濟新聞
中國房地産企業下調房價的動態出現擴大。其原因在於為了償還金融機構的貸款,房地産企業開始加緊清理庫存。在中國,住宅投資與基礎設施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房地産企業已開始減少新開發項目,固定資産投資的放緩也有對經濟增長構成打擊的風險。
中國2013年下半年以大都市為中心住宅價格快速上漲,上海和北京的住宅價格創下了同比上漲20%以上的紀錄。不過最近房價漲幅迅速縮小。
在擁有世界遺産西湖的浙江省杭州市。中型房地産企業雅矛爾集團將位於西湖附近的在售中的樓盤價格從每平方米2萬6000元下調至1萬5000元,降價幅度超過40%。一樓的售價更低,僅為每平方米1萬3000元。中國最大的房地産企業萬科也加入了杭州市的降價競爭中。萬科將部分位於市中心的公寓價格降低了40萬~50萬元。由於降價對盈利構成擠壓,萬科企業1~3月期的純利潤同比減少了5%。
中國擁有13億人口,人口持續從農村流入城市,潛在的住宅需求強勁,儘管如此房地産公司仍實施降價是因為相比盈利,確保眼下的週轉資金顯得更為緊迫。中星集團將上海市內的公寓的銷售價格最多下調了80萬元,不過購買條件是必須現金付款。急需償還貸款的房地産企業對辦理手續需要一定時間的貸款買房敬而遠之,正急於拿到資金,哪怕降價也在所不惜。
今年浮出水面的理財産品和公司債券的債務違約問題成為住宅價格下跌的契機。擔心出現呆帳的銀行和投資者對房地産融資的態度愈發謹慎。興業銀行宣佈暫停部分面向房地産企業的貸款。中國工商銀行的首席風險官魏國雄接受採訪時表示,預計房地産貸款短期內存在風險,2013年將房地産貸款餘額減少了86億元。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房地産企業1~4月籌措的資金同比增加了4.5%。和房地産行情堅挺的13年1~4月期實際融資額(同比增長33.5%)相比增幅大幅放緩。
房地産降價對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是可能發展為金融問題。據中國信託業協會統計,作為「理財商品」核心存在的信託商品的投融資對象方面,房地産佔10%,基礎設施投資佔25%。房地産降價很可能引發大量的債務違約。
還有觀點認為,房地産降價將導致經濟減速(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的錢軍教授)。2013年包括房地産開發在內的投資對經濟增長率的貢獻度達到54%。英國巴克萊銀行認為,房地産價格下跌15%導致國內生産總值(GDP)下滑5%的可能性為10%。
房地産企業已開始對購買土地持慎重態度。江蘇省南京市5月14日實施的8萬9000平方米的土地招標由於無人競標最終未能賣出。
(土居倫之 上海報導)
中國房地産企業下調房價的動態出現擴大。其原因在於為了償還金融機構的貸款,房地産企業開始加緊清理庫存。在中國,住宅投資與基礎設施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房地産企業已開始減少新開發項目,固定資産投資的放緩也有對經濟增長構成打擊的風險。
中國2013年下半年以大都市為中心住宅價格快速上漲,上海和北京的住宅價格創下了同比上漲20%以上的紀錄。不過最近房價漲幅迅速縮小。
在擁有世界遺産西湖的浙江省杭州市。中型房地産企業雅矛爾集團將位於西湖附近的在售中的樓盤價格從每平方米2萬6000元下調至1萬5000元,降價幅度超過40%。一樓的售價更低,僅為每平方米1萬3000元。中國最大的房地産企業萬科也加入了杭州市的降價競爭中。萬科將部分位於市中心的公寓價格降低了40萬~50萬元。由於降價對盈利構成擠壓,萬科企業1~3月期的純利潤同比減少了5%。
中國擁有13億人口,人口持續從農村流入城市,潛在的住宅需求強勁,儘管如此房地産公司仍實施降價是因為相比盈利,確保眼下的週轉資金顯得更為緊迫。中星集團將上海市內的公寓的銷售價格最多下調了80萬元,不過購買條件是必須現金付款。急需償還貸款的房地産企業對辦理手續需要一定時間的貸款買房敬而遠之,正急於拿到資金,哪怕降價也在所不惜。
今年浮出水面的理財産品和公司債券的債務違約問題成為住宅價格下跌的契機。擔心出現呆帳的銀行和投資者對房地産融資的態度愈發謹慎。興業銀行宣佈暫停部分面向房地産企業的貸款。中國工商銀行的首席風險官魏國雄接受採訪時表示,預計房地産貸款短期內存在風險,2013年將房地産貸款餘額減少了86億元。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房地産企業1~4月籌措的資金同比增加了4.5%。和房地産行情堅挺的13年1~4月期實際融資額(同比增長33.5%)相比增幅大幅放緩。
房地産降價對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是可能發展為金融問題。據中國信託業協會統計,作為「理財商品」核心存在的信託商品的投融資對象方面,房地産佔10%,基礎設施投資佔25%。房地産降價很可能引發大量的債務違約。
還有觀點認為,房地産降價將導致經濟減速(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的錢軍教授)。2013年包括房地産開發在內的投資對經濟增長率的貢獻度達到54%。英國巴克萊銀行認為,房地産價格下跌15%導致國內生産總值(GDP)下滑5%的可能性為10%。
房地産企業已開始對購買土地持慎重態度。江蘇省南京市5月14日實施的8萬9000平方米的土地招標由於無人競標最終未能賣出。
(土居倫之 上海報導)
世界也盯著中國房地産價格
日本經濟新聞
中國房地産市場的變天已開始對中國經濟造成影響。房地産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固定資産投資1~4月期的增長率為同比增長17.3%。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投資的增長率較1~3月期相比縮小了0.3個百分點。房地産市場變天的影響已開始在零售額上顯現。部分城市出現了增長率大幅低迷的情況,中國能否達成今年7.5%的增長目標變得越來越不確定。
「僅限現貨,原價9萬1000元的沙發直降5萬元」。位於上海市內的進口傢具廠商吉盛偉邦(JSWB)正在實施不合時節的促銷。意大利高檔品牌CANTORI正以調整庫存為由,實施最高打5折的促銷活動,但是卻只有零星幾個客人。
住宅市場的變天已開始對個人消費産生影響。4月的零售銷售額中,住宅相關産品(家電、加劇、建材)同比增長了6.3%,較3月(增長12%)相比大幅減速。新增住宅銷售不振,家居和建材需求也出現下滑。
波及面涉及水泥、鋼筋和家電等廣泛行業的住宅與出口同為促進中國經濟增長的加速器。除了消化來自農村的務工者外,從投資住宅價格上漲獲得的收益還為城市居民購買高檔品牌提供了資金。如果住宅市場行情轉為惡化,住宅的作用很可能轉變為阻礙經濟增長的煞車。
令人擔憂的是,中國一部分地方城市已經開始出現經濟增長率急劇下降的情況。作為中國首屈一指的煤炭産地,山西省太原市1~3月期增長率相比上一年同期僅增長0.1%。而從山西省整體來看,也僅增長5.5%。此外,擁有大慶油田的黑龍江省同比增長4.1%。這些地區的共同點在於,在經濟上都嚴重依賴煤炭和石油,容易受到市場行情的左右。雖然中國整體並非資源依存型經濟,但在經濟嚴重依賴特定領域這個意義上,卻與山西省太原市具有相似的地方。
由於人工費上漲和人民幣升值,中國的出口競爭力下降,在此背景下,投資對2013年經濟增長率的貢獻率已經達到54.4%。此外,由於住宅價格上漲帶來的房産帳面收益的增加可能對消費者心理産生積極影響,個人消費與住宅市場行情也存在密切關係。
從中國整體來看,僅僅是住宅價格上漲開始放緩,並未轉為下跌。中國擁有13億人口,民眾持續從農村遷移到城市,因此很多觀點認為中國不會重蹈日本的覆轍。
但是,一旦房價轉為下跌,其衝擊將難以估量。英國巴克萊銀行預測稱,中國住宅價格下跌15%、經濟增長率降至5%的前景的發生概率為10%。中國是世界第2大經濟體,同時如今對很多國家來説已成為最大出口夥伴國。在預測世界經濟未來能否順利保持增長的意義上來説,中國住宅市場行情的走向也日趨重要。
(土居倫之 上海)
中國房地産市場的變天已開始對中國經濟造成影響。房地産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固定資産投資1~4月期的增長率為同比增長17.3%。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投資的增長率較1~3月期相比縮小了0.3個百分點。房地産市場變天的影響已開始在零售額上顯現。部分城市出現了增長率大幅低迷的情況,中國能否達成今年7.5%的增長目標變得越來越不確定。
「僅限現貨,原價9萬1000元的沙發直降5萬元」。位於上海市內的進口傢具廠商吉盛偉邦(JSWB)正在實施不合時節的促銷。意大利高檔品牌CANTORI正以調整庫存為由,實施最高打5折的促銷活動,但是卻只有零星幾個客人。
住宅市場的變天已開始對個人消費産生影響。4月的零售銷售額中,住宅相關産品(家電、加劇、建材)同比增長了6.3%,較3月(增長12%)相比大幅減速。新增住宅銷售不振,家居和建材需求也出現下滑。
波及面涉及水泥、鋼筋和家電等廣泛行業的住宅與出口同為促進中國經濟增長的加速器。除了消化來自農村的務工者外,從投資住宅價格上漲獲得的收益還為城市居民購買高檔品牌提供了資金。如果住宅市場行情轉為惡化,住宅的作用很可能轉變為阻礙經濟增長的煞車。
令人擔憂的是,中國一部分地方城市已經開始出現經濟增長率急劇下降的情況。作為中國首屈一指的煤炭産地,山西省太原市1~3月期增長率相比上一年同期僅增長0.1%。而從山西省整體來看,也僅增長5.5%。此外,擁有大慶油田的黑龍江省同比增長4.1%。這些地區的共同點在於,在經濟上都嚴重依賴煤炭和石油,容易受到市場行情的左右。雖然中國整體並非資源依存型經濟,但在經濟嚴重依賴特定領域這個意義上,卻與山西省太原市具有相似的地方。
由於人工費上漲和人民幣升值,中國的出口競爭力下降,在此背景下,投資對2013年經濟增長率的貢獻率已經達到54.4%。此外,由於住宅價格上漲帶來的房産帳面收益的增加可能對消費者心理産生積極影響,個人消費與住宅市場行情也存在密切關係。
從中國整體來看,僅僅是住宅價格上漲開始放緩,並未轉為下跌。中國擁有13億人口,民眾持續從農村遷移到城市,因此很多觀點認為中國不會重蹈日本的覆轍。
但是,一旦房價轉為下跌,其衝擊將難以估量。英國巴克萊銀行預測稱,中國住宅價格下跌15%、經濟增長率降至5%的前景的發生概率為10%。中國是世界第2大經濟體,同時如今對很多國家來説已成為最大出口夥伴國。在預測世界經濟未來能否順利保持增長的意義上來説,中國住宅市場行情的走向也日趨重要。
(土居倫之 上海)
房地産迎歷史性轉換期
日本經濟新聞
中國房地産市場開始呈現冷卻態勢。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1~4月期房地産銷售額比上一年同期下降7.8%。降幅相比1~3月期擴大2.6個百分點。今後的房地産行情將何去何從?記者採訪了中國民營投資公司復星集團旗下的房地産公司復星地産總裁徐曉亮。
記者:您如何看中國目前的房地産市場?
徐曉亮:房地産市場已經迎來歷史性轉換期。此前中國需要大量的住宅,存在投資需求。在過去,普通市民手頭現金的投資渠道有限,結果投機性資金流入了房地産市場。
而在這一過程中出現的是押注房地産價格持續上漲的土地價格上漲與融資成本的上升。這種情況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中國政府自2008年起先後多次出台抑制投機性房地産需求的調控政策。
記者:今後走勢將何去何從?
徐曉亮:將需要改變偏重於住宅供給的城市功能。産業和城市的融合將成為關鍵因素。我們將探索與健康、金融、文化、旅遊和物流5大領域聯絡起來的城市發展模式。同時,將這些領域的海外優質資源引入中國,以促進發展。
記者:如果結構改革取得進展,中國房地産市場的未來是否光明?
徐曉亮:從短期來看將伴隨陣痛。但是,如果中國為形成新的房地産市場而推進開放政策,同時吸收世界智慧,中國經濟還將持續20~30年的發展。與此同時,增長的質量也將完全與以往完全不同。
記者:貴公司收購日本房地産投資公司IDERA Capital Management的意圖是什麼?
徐曉亮:IDERA Capital Management在我們在日本尋找各種項目時將成為很好的合作夥伴。除了融資功能之外,其資産運營管理能力也非常優秀。將成為把投資領域擴大至日本乃至亞洲和世界範圍時的核心。此外,對於日本的健康、旅遊和文化等項目,通過IDERA Capital Management進行投資將成為可能。
在老齡化比中國更加嚴重的,在養護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企業不在少數。我們認為如果收購這樣的企業,將有助於在中國開發養老住宅。
記者:您如何看日本的房地産市場?
徐曉亮:我認為這原本就是很好的市場。第一,具有透明而公平的市場環境。第二,從世界範圍內來看,日本是重要市場,而日本經濟也處於復甦階段。IDERA Capital Management此前的投資規模並不巨大,而在我們成為其大股東之後,資金實力將增強。今後將涉足與以往相比更大的投資項目。
復星地産
復星集團旗下的核心企業。截至2013年,在中國26個城市開發了60多個房地産項目。2013年的銷售額為245億元。資産管理總額達到 1040億日元。目前正在積極推進海外投資,例如去年收購了美國紐約的高層大樓「第一大通曼哈頓廣場(OneChase Manhattan Plaza)」。5月15日宣佈
中國房地産市場開始呈現冷卻態勢。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1~4月期房地産銷售額比上一年同期下降7.8%。降幅相比1~3月期擴大2.6個百分點。今後的房地産行情將何去何從?記者採訪了中國民營投資公司復星集團旗下的房地産公司復星地産總裁徐曉亮。
記者:您如何看中國目前的房地産市場?
徐曉亮:房地産市場已經迎來歷史性轉換期。此前中國需要大量的住宅,存在投資需求。在過去,普通市民手頭現金的投資渠道有限,結果投機性資金流入了房地産市場。
而在這一過程中出現的是押注房地産價格持續上漲的土地價格上漲與融資成本的上升。這種情況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中國政府自2008年起先後多次出台抑制投機性房地産需求的調控政策。
記者:今後走勢將何去何從?
徐曉亮:將需要改變偏重於住宅供給的城市功能。産業和城市的融合將成為關鍵因素。我們將探索與健康、金融、文化、旅遊和物流5大領域聯絡起來的城市發展模式。同時,將這些領域的海外優質資源引入中國,以促進發展。
記者:如果結構改革取得進展,中國房地産市場的未來是否光明?
徐曉亮:從短期來看將伴隨陣痛。但是,如果中國為形成新的房地産市場而推進開放政策,同時吸收世界智慧,中國經濟還將持續20~30年的發展。與此同時,增長的質量也將完全與以往完全不同。
記者:貴公司收購日本房地産投資公司IDERA Capital Management的意圖是什麼?
徐曉亮:IDERA Capital Management在我們在日本尋找各種項目時將成為很好的合作夥伴。除了融資功能之外,其資産運營管理能力也非常優秀。將成為把投資領域擴大至日本乃至亞洲和世界範圍時的核心。此外,對於日本的健康、旅遊和文化等項目,通過IDERA Capital Management進行投資將成為可能。
在老齡化比中國更加嚴重的,在養護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企業不在少數。我們認為如果收購這樣的企業,將有助於在中國開發養老住宅。
記者:您如何看日本的房地産市場?
徐曉亮:我認為這原本就是很好的市場。第一,具有透明而公平的市場環境。第二,從世界範圍內來看,日本是重要市場,而日本經濟也處於復甦階段。IDERA Capital Management此前的投資規模並不巨大,而在我們成為其大股東之後,資金實力將增強。今後將涉足與以往相比更大的投資項目。
復星地産
復星集團旗下的核心企業。截至2013年,在中國26個城市開發了60多個房地産項目。2013年的銷售額為245億元。資産管理總額達到 1040億日元。目前正在積極推進海外投資,例如去年收購了美國紐約的高層大樓「第一大通曼哈頓廣場(OneChase Manhattan Plaza)」。5月15日宣佈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