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5日,香港最重要文化人之一也斯(1949-2013),因患肺癌去世。也斯,本名梁秉鈞,兼擅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文學評論、文化研究等領域。
■6日,台灣本土詩人錦連(1928-2013)逝世。日治末期即以日文寫詩的錦連,屬於跨越語言的一代,亦為《笠》詩刊發起人之一。後改以中文寫詩,並翻譯日文詩及詩論。
■9日,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公布。小說類由鄭清文《青椒苗》、陳雨航《小鎮生活指南》、郭松棻《驚婚》獲獎。
■28日,《傲慢與偏見》問世兩百週年。英國學界、文化界陸續展開慶祝活動、學術研討會。英國皇家郵政並發行一套六張的郵票,畫面均取自小說情節。珍.奧斯汀國際影響力直逼莎士比亞與狄更斯。
■30日至2月4日,台北國際書展。主題國比利時,插畫家培優(Peyo)創作的《藍色小精靈》,艾爾吉的《丁丁歷險記》,廣為人知。來訪的外籍作家包括吉本芭娜娜、孔枝泳、思想家柄谷行人,《閱讀地圖》阿爾維托.曼谷埃爾、「噪反三部曲」派崔克.奈斯。
二月
■19日,《坐火車的抹香鯨》獲得德國萊比錫書展2013年「全世界最美麗的書」(Best Book Desig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2013)銀牌獎。此書由王彥鎧著、NOBU設計及繪圖,內容為台灣旅遊書寫,從五七五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
三月
■8日,詩人楊牧獲得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於奧克拉荷馬大學領獎。評委會表示,楊牧創造了一種高度抒情的詩歌語言,交融古典與口語,其詩歌除了具備世界性視野,也充滿在地的本土性。
■9日,由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所設立、頒發的「第一屆台灣推理大獎」,獲獎人為傅博與景翔。此獎用以表彰「影響台灣推理出版、閱讀、創作至為深遠且具重要貢獻者」。
■15日至17日,綠光劇團新作《單身溫度》,以王鼎鈞同名短篇小說集《單身溫度》中的〈土〉、〈單身溫度〉、〈不是純吃茶〉等篇為本,由柯一正執導、吳念真改編,藉王鼎鈞筆下「華弟」一角,在老兵的鄉愁中探看台灣社會的流變。
■16日,漫畫家安哲繼入圍法國安古蘭漫畫節新秀獎後,又再度在瑞士琉森Fumetto漫畫節拿下新秀獎首獎。 作品《禮物》共三張畫作,以電影分鏡手法,探討「公平正義」的命題。
■17日,作家鍾鐵民(1941-2011)生前作品由親人編纂為「鍾鐵民全集」:小說卷四冊、散文卷三冊、資料卷一冊,收錄其四十年間創作,囊括親情、兒童、教育、社大、生態及農業等六大面向。
■23日至24日,「觀照與低迴:周夢蝶手稿、創作、宗教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手稿展」,包括奚密、陳義芝等近二十位學者,對周夢蝶之文學史定位、詩歌風格、宗教觀、書法藝術、手稿與創作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25日至28日,波隆那書展。台灣館以「美的台灣.遇見幸福」為題,邀請今年入圍波隆那兒童書展插畫獎的施政廷赴義大利舉辦「月亮代表我的心」分享會。
四月
■8日,金鼎獎公布。圖書類文學獎由胡晴舫《第三人》、鄭鴻生《尋找大範男孩》、郭強生《惑鄉之人》、羅智成《透明鳥》等四冊獲獎。
■11日,《小王子》出版七十週年,巴黎舉辦特展。多年來,此書迭有新寫或改編版本,包括阿根廷作家羅耶梅斯(A. G. Roemmers)的《小王子歸來》、法國漫畫家喬安.史法(Joann Sfar)的圖文版《小王子》。
■20日,「美好的閱讀」書香大遊行於台北市信義區登場,小說家黃春明扮成「三明治人」,演繹其作品《兒子的大玩偶》經典畫面。遊行結束後有「詩歌音樂會」。
■27日至9月8日,2012年12月20日為《格林童話》出版兩百週年,2013年則是格林兄弟開始編纂德語大詞典的第175週年,故德國訂今年為格林兄弟紀念年。德國旅遊局策畫「格林的征途」等多項活動。兩兄弟的出生地哈瑙,亦舉辦格林兄弟童話節。
五月
■6日,作家村上春樹應邀參加河合隼雄小說獎暨學藝獎的創設紀念活動,以一身休閒打扮現身,發表題為「看靈魂、寫靈魂」的演講,現場有五百名被抽中的聽眾。村上新作《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奪下2013年日本ORICON書市排行榜小說類冠軍。
■23日,蘇富比拍賣首版含書衣的《大亨小傳》,最終以十一萬兩千五百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三十二萬元)成交。
■30日,詩人羅葉(1965-2010)遺作《我願是妳的風景》出版。該書由羅葉友人策畫,以羅葉抒寫台灣情懷的詩作〈我願是妳的風景〉為標題,從過往三本詩集《蟬的發芽》、《對你的感覺》、《病愛與救贖》選六十首,加上未結集遺作十二首,呈現他的憂慮與深情。
■31日,「鄭愁予八十壽慶國際學術演講會」登場,多位學者專文討論鄭愁予詩作不同面向;蕭蕭、白靈、羅文玲蒐集近五十年論述鄭愁予詩作之重要論文而成《傳奇鄭愁予:鄭愁予詩學論集》。明道大學「鳳凰詩園」並揭幕以〈錯誤〉一詩所作之公共藝術。
六月
■15日,台文館推出「台灣現代詩外譯展」,呈現台灣詩壇與世界文學交流之成果,挑選余光中、李魁賢、鄭愁予、夏宇等一○一位詩人各一首外譯作品,包括英、日、法、德、韓、蒙古、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等八國翻譯版本。
■19日,小說家郭良蕙(1926-2013)因腦溢血辭世於台北。代表作《心鎖》曾被查禁四分之一世紀,解封後曾改拍為電影。
■24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國際學術研討會與音樂劇登場。其劇本《山海經傳》改編成搖滾音樂劇,28日至30日於國家戲劇院演出。
■24日,國家文藝獎由電影導演李安、作家宋澤萊、劇作家紀蔚然以及作曲家陳茂萱獲獎。
七月
■2日,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1955-2013)逝世。印刻於7月出版「李國修戲劇作品全集」,共有《莎姆雷特》、《徵婚啟事》等二十七本劇作。
■2日,《文訊》慶祝卅週年,舉辦「文訊30年封面展」,展出三百多幀《文訊》封面,透過各期專題製作、人物專訪、單元設計、專欄變化,呈現台灣文學更迭風貌。並為籌辦長久社址,於18日舉辦「文訊卅週年作家珍藏書畫募款展覽暨拍賣會」,拍賣豐子愷、溥心畬等人手稿與畫作,拍出兩千一百多萬元。
■14日,以「哈利波特」系列聞名的英國作家J. K.羅琳想享受創作的快樂,改用「蓋布瑞斯」(Robert Galbraith)筆名出版偵探小說《The Cuckoo’s Calling》,消息披露後,於亞馬遜(Amazon)暢銷書排行榜衝上首位。
■22日,詩人紀弦(1913-2013)於美國加州逝世。紀弦被推崇為「現代詩的點火者」,創立《現代詩》季刊,籌組「現代派」,提出新詩乃「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
■23日,旅居波蘭的詩人兼譯者林蔚昀獲頒波蘭文化功勳獎章,是首位獲得此殊榮的台灣人;林蔚昀譯有該國國寶作家布魯諾.舒茲(Bruno Schulz)《鱷魚街》、《給我的詩——辛波絲卡詩選1957–2012》等。
■30日,為抗議服貿協議黑箱作業與內容條文的不對等將重創台灣文化生機,作家九把刀、台大文學院院長陳弱水等學術、藝文界人士發表共同聲明,要求政府重啟談判。
八月
■1日,美國歌手凱莉.克萊森被阻止把一只曾為英國小說家珍.奧斯汀所有的戒指帶出英國,理由是這只戒指是英國文學史的一部分,珍貴到不應離開英國。
■8日,由政大台文所教授陳芳明、策展人胡朝聖合作的2013玩藝文學節,透過作家與藝術家的跨界激盪,呈現當代社會群像。
■30日,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愛爾蘭詩人悉尼(Seamus Heaney,1939-2013)逝世。
■31日,適逢823砲戰五十五週年,金門鄉訊人物聯誼會出版《時光露穗──浯島紅高粱》文集,收錄金門籍作家近四十人的詩、散文與小說。
九月
■5日,首屆華文朗讀節,台北場由詩人席慕蓉、作家王文興等朗讀《以詩之名》、《家變》等;高雄場由作家王聰威、作詞人林夕等人出席。
■20日,文學書評月刊《秘密讀者》於線上發行創刊號,創刊概念來自「祕密客」,希望能提供書評「一個誠實的機會」,以匿名審查、匿名發表的方式容納各種文學意見,書末列有當期編撰者名單。
■29日,被譽為日本戰後十大女作家之一的山崎豐子(1924-2013)逝世。
十月
■9日,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以「美的台灣」(Made in Taiwan)為主題參展,並宣布文化部、台北書展基金會與法蘭克福學院於2014台北國際書展期間,共同合作「法蘭克福學院出版人才培訓課程」,希望藉此課程使台灣成為出版專業的區域中心。
■9日,文化部指定台灣文學館八件館藏為重要古物,分別為:台灣文藝聯盟本部木匾、洪棄生《寄鶴齋詩草乙未以前謔蹻集》手稿本、洪棄生《寄鶴齋乙未以後披晞集》手稿本、洪棄生《寄鶴齋集》手稿本、《台灣の歌謠と名著物語》、楊逵〈模範村〉手稿、〈張深切徒步旅行之名人題字錄〉、《風車3》(風車詩誌),這是首批台灣文學相關文物被指定為重要古物。
■10日,加拿大作家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1931-)獲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盛讚孟若為「當代短篇故事大師」。
十一月
■15日,台日作家東京會議於東京大學舉行,台灣有白先勇、駱以軍、劉梓潔、陳雪、王聰威、楊富閔等八位作家與日本直木獎作家中島京子、芥川獎作家楊逸等人交流。
■16日,第九屆林榮三文學獎揭曉,短篇小說獎首獎李桐豪,散文獎首獎李秉朔,新詩獎首獎王姿雯。
■17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斯.萊辛(Doris Lessing,1919-2013)於英國逝世。
■17日,中國流亡作家袁紅冰控訴其新作《殺佛》無法在誠品上架,甚至桃園、松山機場和自由廣場的書店都把書退回出版社,理由是「內容太敏感」。袁紅冰認為這背後有中國政府的操控。
■21日,2013年台灣文學獎揭曉,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為李喬《V與身體》,陳黎《朝/聖》奪得圖書類新詩金典獎,創作類原住民短篇小說金典獎為奧威尼.卡露斯〈淚水〉。
■22日,文學家齊邦媛出席康寧祥新書發表會時表示,她家來台五代,已在台灣落戶,希望一些人「不要再說我是流亡作家!」
■24日,台文筆會推出《台文筆會年刊第一號新冊》,為首本全以台語文書寫的年刊,刊載會員的小說、散文、詩、劇本等創作,採用羅馬拼音,展現台語文學的優雅,和以台灣特色、身分參與國際的志氣與勇氣。
■25日,導演李安與詩人余光中對談,談到執導過的文學電影其原著皆為女性作家所著,李安認為:「女人的力量在男性社會中本來就既微妙又巨大。」
■30日,紀錄片《沙林傑》由夏恩.薩雷諾(Shane Salerno)擔任製片及執導。小說《麥田捕手》作者沙林傑於2010年過世,按其計畫,在他生前未出版的三篇短篇小說要到2060年才會問世,但其文本已在網路流傳,且內容經專家鑑定為真實無誤。
十二月
■1日,國家圖書館首度舉辦台灣閱讀節,自今年起,每年12月1日至7日舉行,除有各界名人推薦百冊好書,並有漂書活動與系列演講。
■12日,集合台灣文學界青壯輩學者撰寫的《台灣文學史長編》出版,共三十三冊,深入探索文學史的發展脈流,提出以「原住民口傳文學」為始的概念,突破過往以漢文學為始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