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2013

走過2013

日本經濟新聞
2013年是國際局勢風雲突變的一年,尤其是在亞洲,中國新領導體制起航,推進改革與反腐,在外交上針對東盟開展積極的外交,但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引來爭議。日本在「安倍經濟學」的帶領下,經濟出現回暖跡象,股市上漲50%以上,但在年底安倍突然參拜靖國神社,給中日關係留下陰影。歐巴馬因內政缺席東亞會議,亞洲政策出現動搖……,2013可以説是亞洲受到關注的一年。

2013年全球5大事件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吉迪恩•拉赫曼
每年年末,我都會試著草擬一份歷史事件榜單,列出過去12個月里在我看來最重大的五件事。我選中的2013年五大事件中有的也曾出現在2012年的榜單里。我想這不是因為我懶得動腦筋,而是因為敘利亞戰爭和埃及騷亂依然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標志性事件。也許,我還應該再次將中日間的緊張關系包括進來,然而它仍在緩慢發酵中,並未爆發。因此,今年我將暫時不提尖閣諸島(Senkaku,中國稱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紛爭。

那麽,就讓我們以一起具有全球影響的真正的新事件,為2013年的大事件榜單開頭吧:

1) 斯諾登爆料。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披露了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在英國國家通信總局(GCHQ)幫助下開展間諜活動的細節,這一爆料確實產生了全球性的影響。斯諾登最初是在香港露面的,他現身之際恰好就在美中峰會幾天之前。當時,奧巴馬(Obama)總統本打算在這次峰會上以網絡監聽的話題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軍。

接著,斯諾登去了莫斯科,令這一故事又與俄羅斯產生了聯系。然而沒過多久,斯諾登的爆料就波及全球。為抗議美國間諜活動,巴西總統迪爾瑪•羅塞夫(Dilma Rousseff)取消了長期以來深受眾人期待的赴華盛頓國事訪問。而關於美國顯然監聽了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手機的爆料,也在德國引起了公憤。美國互聯網經濟的領軍企業谷歌(Google)和Facebook發現,由於自己捲入這一醜聞,業務面臨切實的威脅。最重要的是,斯諾登爆料迫使人們開始更加認真地思考信息時代意味著什麽,以及國家安全和個人隱私之間的矛盾。因此,這一事件很可能在未來多年影響公共政策和政治。

2) 美國縮減量化寬松。我關註的焦點是地緣政治,因此我的重大事件榜單通常側重於戰爭、政變和選舉。然而,全球經濟狀況正是以上所有政治大戲上演的背景,而最近幾年,全球經濟狀況一直深受美聯儲(Fed)史無前例貨幣政策的影響。量化寬松遲早要結束,而一個很大的問題在於到時候會發生什麽?最終,事實將證明伯南克(Bernanke)的“治療手段”是令患者恢復健康的神來之筆,還是會讓世界經濟像一個被剝奪了毒品的癮君子?2013年年中,美聯儲僅僅傳出“縮減”量化寬松的風聲,就引發了市場動盪。這種反應可不鼓舞人心。不過,美聯儲年底再次試著放出口風時,市場的反應平靜多了。美聯儲能否合理有序地“縮減”量化寬松,很可能在今後12到18個月里見分曉。其進展如何,將決定世界經濟的命運,也間接決定國際政治。

現在,2013年五大事件還剩下三件,而候選事件卻很多。個人而言,由於親眼目睹了加濟公園(Gezi Park)的抗議活動,我忍不住想把土耳其的騷亂列入榜單——這個月埃爾多安(Erdogan)和“葛蘭運動”(Gulen movement)之間的沖突又為這一騷亂增添了新的變數。然而,我們還不知道這一事件最終結果如何,或者它會對該地區產生什麽影響。因此,現在將土耳其騷亂列入榜單還為時過早。

任何全球性重大事件的榜單中,世界最大國家——美國和中國——發生的事件很明顯應該擺在極為重要的位置。然而,今年我將做一次例外。今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這一會議完全有可能被視為中國經濟和政治改革的歷史性轉折點。然而,該次會議的高談闊論能否落到實處目前還不得而知。在美國,今年最大的政治事件有兩個,一個是美國政府關門,另一個是奧巴馬醫療改革執行不力。然而,美國政府又開門了——這一點不難想到。造成恐慌的醫保網站現在經過修復似乎也起死回生,因此,運氣好的話,該網站早先的故障可能只是技術故障,而不是美國社會改革的歷史性倒退。

另一件“無法過早下結論的”大事是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的政策突然出現自由主義傾向。米哈伊爾•霍多爾科夫斯基(Mikhail Khodorkovsky)和Pussy Riot樂隊成員分別被釋放都是好事,大多數觀察人士將之解讀成為索契冬奧會(Sochi Winter Olympics)做準備。這一看法可能是對的。但讓我們期盼普京在2014年採取驚人動作,將俄羅斯政治帶向更開放、更自由化的方向。

至於歐洲,我在安格拉•默克爾再度當選和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顯然最終謝幕之間舉棋不定。貝盧斯科尼是現代意大利的禍因,在為害這麽長時間之後,他終於在法庭上被判有罪,政治生涯可能由此終結,這很可能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但多少由於貝氏惡政的影響尚未根除,意大利如今已不再是真正的歐洲政治強國。相比之下,默克爾時代的德國再次成為歐洲首屈一指的政治、經濟強國。

3) 所以,我選的第三件大事就是安格拉•默克爾再度當選。她開始第三個任期時,民調支持率之高,讓巴拉克•奧巴馬、弗朗索瓦•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和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望塵莫及。對那些認為西方民主制度如今呈現出內在功能障礙的人來說,她的成功也是一記回擊。我希望,2014年,這些溢美之詞不會成為對默克爾的詛咒。

中東局勢繼續占據媒體頭條。與伊朗達成的初步核協議可能會被證明是一件極具歷史意義的事。但我們還不知道協議前景如何——所以我沒把它選為今年大事之一。

敘利亞戰爭目前已致超過10萬人死亡,絕對有理由進入年度大事榜。但敘利亞是否出現了某種值得一提的特別趨勢?如果化學武器的使用導致了西方軍事乾預(差一點兒變為現實),會是一件值得大書特書的事件。相反,我認為更重要的事件是:

4) 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東山再起:在盟友俄羅斯的斡旋下,敘利亞政府同意銷毀化學武器,這授予了阿薩德“國際社會對話參與者”的身份,產生了一種強化其地位的惡劣效果。同時,戰場態勢似乎也鞏固了阿薩德政權,至少在宣傳戰方面是如此。西方社會原來對阿薩德的殘忍手段感到恐怖,現在也對聖戰主義者在反對派運動中不斷坐大感到擔憂。盡管美國仍堅稱,阿薩德下臺是任何政治解決方案的前提,但此前不可想象的一種情形——即戰爭結束後,阿薩德擔任仍稱為“敘利亞”的殘缺不全的國家的總統——現在明顯成為一種可能。

5) 埃及政變:我認為,我現在可以接受如下說法: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在埃及被推翻——盡管此事深得民心——真的是一場軍事政變。誰也不知道,塞西將軍(General Abdel Fattah al-Sisi)等人的上臺,是否標志著始於前總統穆巴拉克(Mubarak)被罷黜的政治動盪會告一段落。但我確信,埃及政變意味著一個夢想告一段落——最大的阿拉伯國家以及整個阿拉伯世界向自由民主轉型的夢想。

正因如此,埃及局勢連續第三年進入我的年度五大事件榜。但願,2014年我能往榜單裡加入一些好事:伊朗核協議、美國經濟復蘇、中日緊張局勢緩解、阿以和平協議,以及英格蘭隊問鼎巴西世界杯。

我們該扔掉維生素片嗎?

紐約時報
目前,大約每兩名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每天服用維生素片,美國人每年在此類補充劑上的花銷可達數百億美元。對此,幾位醫生在頂尖的醫學雜誌上直言不諱地規勸道:「別再浪費錢啦。」

在這篇異常直率的評論中,五位作者表示,健康的美國人因為擔心自己會罹患慢性疾病而服用維生素和礦物質片,但此類補充劑並沒有顯示出任何明確的效益。在某些情況下,它們甚至還可能有害。

在這些作者看來,關於維生素D的補充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因此它可以作為唯一的例外。但即便如此,人們普遍服用維生素D片也「並非是因為有確鑿的證據表明其效益大於危害」,作者寫道。對於其他維生素和補充劑,「結論已經板上釘釘。」

「我們想要傳達的信息非常簡單,」該評論文章繼續寫道。「大多數補充劑並不能預防慢性疾病或死亡。它們的使用缺乏充足的理由,應當予以避免。」

「我們已經從浩如煙海的研究中獲得了如此豐富的資料,」《內科醫學年鑒》(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高級副主編、該評論文章的作者之一辛西婭·馬羅(Cynthia Mulrow)博士在接受採訪時說:「現有的證據足以支持我們的觀點。」

代表補充劑供應商和零售商的貿易組織「美國天然產品協會(Natural Products Association)的官員則表示,他們的行業遭受這樣的「攻擊」,這令他們非常震驚,並指出,在去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一項在1.5萬名男性醫生中進行的長期隨機對照試驗表明,總體而言,癌症出現了中等程度的減少。

「我們的會員推廣和銷售自己的產品是為了幫助人們實現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該協會的執行理事約翰·肖(John Shaw)稱,並補充道,他不明白為什麼這樣一個行業會「因為試圖促進人們的健康和福祉」而遭致批評。

近年來,人們對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的需求明顯增長,2011年,其在美國國內的銷售總額已達約300億美元。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進行的一項全國健康調查顯示,在2003-2006年間,有超過一半的美國人至少服用一種膳食補充劑,該比例較之1988-1994年的42%有所上升。此外,根據美國健康與營養調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的數據,最受歡迎的產品為複合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美國約有40%的男性和女性服用這類產品

關於長期有規律地服用膳食補充劑能否預防心臟病和癌症,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結論。但上述評論文章的作者們並非指出這一點的第一人。

以發表循證醫學綜述著稱的Cochrane協作網也得出結論:服用維生素無法延長壽命。11月12日,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nited State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就有關證據在線發表了最新綜述,並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可表明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預防癌症或心血管疾病效果的證據非常有限。

不過,該工作組也指出,有兩項臨床試驗發現,在服用複合維生素的男性中,癌症略有減少。但該工作組在綜述中同時指出,其他的研究發現,β-胡蘿蔔素補充劑實際上可能增加吸煙者患肺癌的風險,且高劑量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E有害身體健康,並有可能增加死亡風險。

與上述評論文章同時刊登在《內科醫學年鑒》上的兩項新研究報告,在幫助維護認知功能和預防心臟病發作方面,複合維生素收效甚微。在一項關於近6000名年滿65歲的男性醫生的研究中,有一部分參與者服用複合維生素達十年以上,但他們的認知功能一樣隨着衰老而出現衰退,且速度並不慢於服用安慰劑的同類醫生人群。

但是,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弗朗辛·葛斯坦(Francine Grodstein)博士認為,醫生們往往具有健康的飲食習慣,他們的營養攝取充足而均衡,因此在這些人群中,額外增加的營養成分可能無法發揮作用。「我認為關於這一問題,還有進一步研究的空間,」葛斯坦博士說,她並沒有參與該評論文章的撰寫及署名。

要證明某種產品預防慢性疾病的效果需要花費數十年的時間,還需要進行長期、隨機、對照試驗,這兩者都極為麻煩,且耗資巨大。「我們現在沒有,以後可能也不會獲得十年以上的隨機試驗數據,」她說。

發表於該雜誌上的另一項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在年滿50歲、發生過心肌梗塞的患者中,高劑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並不能預防其他心血管事件的發生,但這項研究的患者流失率較高,這使它的說服力大打折扣。

前述工作組綜述的領導者,凱澤健康研究中心(Kaiser Center of Health Research)的史蒂芬·P·福特曼(Stephen P. Fortmann)博士說,僅有為數寥寥的隨機臨床研究探討了複合維生素和礦物質對心臟病、癌症和死亡風險的效應。基於這項最新的綜述,工作組在建議草案中提出,現有證據不足以就服用或不服用維生素提出建議。

福特曼博士也未參與上述評論文章的撰寫或署名,但他認為那些購買維生素的人「錢打了水漂」。他補充道:「膳食補充劑無法彌補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的惡劣影響——別以為吞了一堆補充劑就可以高枕無憂地大吃快餐之類的垃圾食品。這可不是什麼好主意。」

跨年晚會:學生101,教授NSC

嚴震生
不知台灣從何時開始,跨年晚會成為包括學生在內的年輕族群必修的一門課。每到年底時就可以聽到學生在課後討論要到哪裏參加這項活動,然而大部分的大學教授在這個時間,不僅鮮少能抽空玩玩,更沒有閒情陪家人休息,因為他們多數都在忙著國科會(NSC)專題研究計畫的申請。

事實上,十二月基本上就是大學教授非常忙碌的月份。單從個人學術領域的政治學和國際關係,以及工作單位的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來說,月初台灣政治學會年會在中山大學召開,一個星期後國際關係學會的年會在中央研究院舉行。國研中心也分別在月初舉行第四十二屆的台美「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和第卅屆的華歐學術會議。除了以上的固定會議外,本中心各所及研究團隊也有舉辦小型的研討會,而來自國內外的訪賓也從未間斷,各訪問學者也要在年底以前提出蹲點報告。

在這情況下,即使不寫研討會論文,單是擔任主持人或是評論人也得付出精神閱讀並提出修正建議,以表達對論文撰寫人的尊重,更何況許多會議並非在校內舉行,交通亦占去很多時間。即使沒有主持或是評論的角色,單是參與一些小型的研討會,學習新知或是提出看法,也對籌辦會談的同仁及發表研究成果的交換學者之努力,有所肯定。

除了學術會議之外,十二月份的大學評鑑也是讓學者和行政人員忙得人仰馬翻的負擔。個人服務的單位要被評鑑,因此必須將過去幾年來的所有學術出版、教學和服務及其他任何具有指標的學術活動的資料彙整;同時還要列舉機構的中長期目標,並勾勒未來願景。

前者的困難度是許多教授疏於整理學術成績,還得請助理幫忙,找出參與過的學生論文口試,出席的學術會議,或是發表的研討會論文,有時還得靠行政人員和其他同仁協助,才記得自己接待過的外賓,或是主持過的座談。後者則是考驗行政主管的論述能力,若要達成系所同仁的共識,可能會廢日曠時,若是逕行代勞,又被認為不尊重意見,專斷獨行,不過更多的時候它已流於大學教授的作文比賽。

然而真正讓大學教授在十二月忙碌的,是每年的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申請。由於它已成為學校評鑑和教授評量的重要指標,因此無論是為了系所或是個人,這都是年底必須達成的目標。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獲得補助超過一定的次數,已成為許多大學教授免接受評量的指標之一。各校申請計畫的數量及通過的比例,也是評鑑時必納入考量的數據。如果系所在這方面的表現不佳,主管就會在行政會議上遭到「修理」,它能否在教職出缺時補人,也會受到影響。

如果沒有特殊的情形,國科會的專題研究計畫截止時間是每年的十二月卅一日晚上十一點五十九分五十九秒,因為只要一到十二點正,申請的系統就會自動關閉。許多教授因為忙於先前的會議和評鑑,因此撰寫研究計畫的時間受到壓縮,往往在大年夜時仍在加班趕工,希望不要錯過申請時間。

三、四年前,我的一位同仁慢了兩分鍾,因而錯過申請,另外有幾位及時交出申請計畫者,則是在倒數計時開始時,帶著疲倦的身軀,握著當天第三或第四杯的咖啡,相互在走廊互道新年快樂,還要確保開車回家的路上,不要因為太累而撞到剛從一○一跨年晚會回家的狂歡學生。兩個身分,兩樣心情,兩種跨年方式。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深夜食堂

房慧真
漂亮女孩常光顧,時不時逗老闆說話,年輕老闆不言不語不動心,繼續低眉煮魚湯,彷彿煮湯是修行,彷彿江湖往事,都灌注在那一碗湯裡。

深夜,菜市場底,一家賣鮮魚湯的攤子還開著。

遠遠就看到吊掛著一個塑膠水桶,上頭以紅漆寫著鮮魚湯、滷肉飯、燙青菜。半透明塑膠桶內裝著黃燈泡,朦朦朧朧地亮著,上頭的紅字有大楷有小楷,字體娟秀,排列有序。就像檳榔攤都要賣結冰的礦泉水,不知是怎麼開始的約定成俗,時不時在路邊的無名麵攤,會看到這樣倒掛的水桶,上頭簡簡單單寫著一個「麵」字,不費心取店名,花俏的招牌也沒有,只是老老實實、水清無魚地攬客。低調的無名攤,通常是夜攤,夜裡風大,水桶本身帶重量,疾風吹過也僅是微微地搖晃,擺盪一陣,又穩穩停下來。塑膠燈籠,微弱火光,始終抵禦著街角的黑暗,不曾飄走。

鮮魚湯的塑膠燈籠,深夜還亮著,在傳統市場的深處。白天這一攤賣雞肉,各式各樣切好的:甘蔗雞、白切雞、脆皮雞、鹹水雞。菜市場的生態秩序,像李維史陀的書名:《生食與熟食》,生食攤檔,雞鴨魚肉蔬果在前,熟食攤檔在後,讓沒空燉肉熬湯的主婦,切盤雞肉回去充場面。午後,大部分的食物攤檔收得差不多,將腐爛的菜葉、刮除的魚鱗、砧板上的碎肉一掃而盡,第二春開張,再接再厲,原本的肉舖賣起衣服,魚舖賣鍋碗瓢盆,菜舖賣五金用品,奇異的拼貼,沒個邏輯。

好吃雞肉收攤後,擺上幾個椅凳,掛好塑膠燈籠,便是深夜鮮魚湯上場。經營鮮魚湯的是一對母子,兒子總是頭低低,戴一頂鴨舌帽,冬天裡仍是一件短袖T恤,雙臂都是刺青,會讓人錯覺穿了長袖。兒子長得像張作驥電影裡面容憂鬱的黑幫兄弟,話不多,一雙漂亮的眼睛藏在帽沿底下,低頭專心煮魚湯。

魚湯煮出口碑,深夜陋巷裡總有人尋來,「老闆,今天是什麼魚?」這才抬起頭來,話仍簡省,「海鱸魚」、「虱目魚」、「旗魚的肚子」……,天天不同,總之都新鮮。歲數不大的母親,大概是年輕時就生下兒子,兩人看起來像姊弟,兒子煮魚湯,母親端菜收拾碗筷,有時用欣慰的眼光看著兒子。背後的故事或許是,淡出江湖、金盆洗手的兒子,在母親的期盼下,委身在夜裡的菜市場,做點小營生過活。

夜裡的市場,黑黝黝的暗處,貓群出沒,凌晨三點提早送來的豬肉,冷不防被咬去一口。也有浪人躲進來避寒,曲身裹著單薄的毛毯,明早吆喝叫賣的攤檔,今夜暫時安靜的床位。夜裡仍有飄散不去的雞毛生肉味,泥地濕滑,鮮魚湯母子都換上雨鞋。為了一碗熱湯,不嫌髒的客人,挨著攤邊坐下,小口小口啜著。攤上有餐桌上擋蚊蠅的綠紗網,底下是一盤盤現切雞肉,承接原攤資源,於是便有喝魚湯配雞肉的混搭吃法,晚一點來,還吃不到。

不遠處有夜店,夜更深一點的時候,會有穿著時髦的辣妹,來喝魚湯解酒。短裙網襪踝靴,假睫毛眼線液,金色眼影。亮晶晶的人兒來到這裡,艷光也要稍微收斂,濃妝下的臉龐還稚嫩,邊喝湯邊瞅著老闆的刺青與漂亮眼睛,大隱於市的浪蕩子,讓人好奇。漂亮女孩常光顧,時不時逗老闆說話,年輕老闆不言不語不動心,繼續低眉煮魚湯,彷彿煮湯是修行,彷彿江湖往事,都灌注在那一碗湯裡。

存退休金 善讀新聞

肯恩.費雪(Ken Fisher)、菈菈.霍夫曼斯(Lara Hoffmans)
我為《富比士》雜誌撰寫「投資組合策略」專欄至今已經超過28 年,我在專欄中常談到解讀媒體資訊的挑戰和機會。其中一篇文章〈避開熱潮的進階祕訣〉中,我提到避免陷入有害熱潮的祕訣,其一是:

如果你在媒體上讀到或聽到某種投資概念或重要的事件一次以上,那就沒有效了。等好幾位評論家都想過和寫過以後,新聞已成舊聞。

有些人讀到那段話,以及我在媒體上寫的其他東西,可能會誤以為我是指新聞不好,應該忽略不理。不!新聞是投資人的朋友,別忽略它,你應該學會以更正確的方法去解讀新聞,這樣整體來說可以為你帶來投資上的優勢。

<走出迷思>資訊早就反映在股價上

首先,閱讀新聞可以知道大家關注的焦點,那是你可以免費取得的寶貴服務。

很多人知道投資要成功,需要知道其他人不知道的事,但他們不知道去哪裡獲得那些消息。一個簡單的方法是去了解其他人關注的焦點,然後往別的方向看,新聞報導就可以幫你做到這點。

股市有效地把大家普遍知道的資訊反映在價格裡,如果你可以在網路、平面媒體、電視輕易找到某個資訊(現在全球資訊只需要點按滑鼠就可以即時取得),那消息很可能已經反映在目前的股價裡了,或是不久就會很快反映,快到你想靠它交易來獲利都來不及。一件事登上新聞頭條愈久,它改變市場的動力愈小。

那不表示壞消息出現時股市就不會下跌,股價還是可能下跌!新聞會影響市場氛圍,市場氛圍會迅速變化。想抓住短期波動可能很危險,你很可能會面臨嚴重的虧損。

投資人一開始面對壞消息時,往往情緒反應過度,如果你聽到壞消息就馬上拋售,很可能低價賣出,錯過比較好的出場時機。況且,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保證你新買的股票比賣出的股票還會漲。光是根據壞消息就拋售,你可能買高賣低,錯過反彈的機會。

無論股票是跌是漲,導致股價變動的原因往往不是媒體中廣泛討論的因素,而是有其他的原因,或有好幾個因素。

這表示如果每個人都在關注某一件事,你知道你可以放心地忽略那件事,往別的方向看,關注大家沒有注意的事,以及可能對未來市場走向有很大影響的事。其他人是以回顧過往的方式思考,過去的事對未來有何啟示,可是那樣做永遠沒效,有時候還會導致災難。

如果你能往別的方向看,就會比其他的投資人更有優勢,甚至比多數的專業人士更有優勢!但是如果你關注的消息和其他人一樣,解讀方式也一樣,你很可能忽略了其他因素,這樣只是跟著大家趕風潮。

<培養判斷力>衡量市場氛圍 新聞當指標

新聞也是衡量市場氛圍很好的指標,市場氛圍很重要,因為未來一到兩年,市場氛圍可能跟需求相互替換。如果你了解目前的氛圍,可以提出不錯的走勢判斷,就會知道未來股票比較可能上漲或下跌。

你可能會很討厭我這麼說,但衡量市場氛圍往往不是一種科學,反而更像藝術。很多人使用密西根大學和美國經濟諮商理事會發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來衡量市場氛圍,只不過我看過的每種市場氛圍指標都有瑕疵,他們的設計通常是為了讓你了解大眾上個月的平均感受。

更確切地說,那些指標是大家在上個月月中的平均感受,頂多只是剛好一樣,但主要是在回顧過往。如果說股票是展望未來(而它們的確是),你知道上個月月中大家的平均感受有什麼幫助?沒有證據顯示任何信心調查有可靠的預測性。

但是,如果你每天迅速瀏覽三、四份報紙,就可以大致了解社會整體的心態。只要運用得當,你就可以迅速輕鬆地知道大致的市場氛圍。

你真正想注意的是極端的市場氛圍。極端興奮通常是不祥的徵兆,每次多頭市場走到高點時,幾乎都會看到這種徵兆。同樣的,極度悲觀則是空頭市場築底的特色。在極端興奮與極度悲觀期間,市場氛圍則很正常,而多頭市場短期的市場氛圍可能出現很大的動盪。

只要你懂得詮釋和使用新聞,新聞也可以是很好的資訊來源,所以你必須了解媒體究竟是什麼,又不是什麼。

<作者小檔案>

肯恩.費雪

費雪投資公司的創辦人、董事長暨執行長,這家獨立的全球資產管理公司為全球散戶及機構管理了數百億美元的資產。2010年,他榮獲《投資顧問》(Investment Advisor)雜誌票選為30年來30大影響人士之一。

費雪為《富比世》(Forbes)雜誌撰寫「投資組合策略」專欄29年,也為德國頂尖的財經週刊《財金聚焦》(Focus Money)撰寫每週專欄。

菈菈.霍夫曼斯

費雪投資公司的內容副總,MarketMinder.com的總編,常為Forbes.com撰稿,與費雪合著的《拆開獲利的糖衣:17個摧毀退休計劃的投資迷思》即將在台灣出版。

成為人才

庭院深深
有些大公司、大企業因為福利佳、名聲響亮,因此競爭者眾,為了進去人人稱羨的工作環境,不少人十年奮鬥,期待自己的付出與結果可以成正比,只是有些人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無論是成就、是價值、是名望、是收入,但也有些人只是跟著別人的後腳走,只因為該公司的名聲響亮,所以進去該公司工作,肯定是一份很好的工作,而這似乎是過來人所遺留下來的金科玉律。

我總覺得,只要不偷不搶,工作並沒有好壞之分,重點在於你的工作是否讓你感到快樂,因為工作是大多數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工作收入的多少,也無法斷定一個人在他工作崗位上所存在的價值,因為有市場上的需求、有人需要該種產品、服務與便利,所以才會有人願意投資,因而產生該種行業,也因此需要這方面的人才,這代表工作的目的不再單純只為了賺錢、照顧自己及家人,更是為了服務需要的人,完成他人夢想。

不同的工作有著不同的專業,大企業需要人才,小公司需要英才,若能放下比較,大家都能成為人才。

雛型上班族,豈可慢飛

吳娟瑜
時代的腳步越走越快,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不知不覺也感受到找工作的壓力,這些雛型的上班族不能再像往常有著浪漫閒散的念頭,像是「等畢了業再說」、「或許去遊學幾個月也不錯」,為什麼這些雛型上班族,要及早有危機意識呢?

原因有二:

一、學校早有人一邊上學一邊在職場上實習了。這些學長可能碰到「啃兒族」的父母,不但早早從工作崗位被淘汰,連生活都有困難,因此子女只好連番上陣,開始在就業市場討生活了。

二、有些父母嗅覺靈敏,早早聞出職場上有「僧多粥少」的氣息,因此開始鼓勵孩子儘早到社會上卡位。有位媽媽從事服務業,她認為女兒都已經大學三年級了,不能再一派天真混日子,因此,她規定女兒每週至少兩次跟著她去拜訪客戶,去聽產品說明會。

根據媽媽的說法:「女兒唸的是商科,及早學以致用,不是更好嗎?」最令媽媽苦惱的是,女兒還沒有就業準備,整天玩臉書,要不就是和姊妹淘到台北市東區看名牌包。

不再只是打工了

雛型上班族已經應運社會趨勢而出現了,多數的他們秉持著「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因此被迫提早考慮現實問題,他們常想著學費在那裡?未來的出路在那裡?延畢會不會是逃避現實?

一位唸大眾傳播的大學男生,他在大二暑假開始到泡沫紅茶店、到電影院、到工地,反正那裡有錢,他就往那裡鑽。

有一天他累癱了,躺在蝸居的房間裡,感覺肚子好餓,可是卻爬不起來找東西吃,他告訴我:「在那一刻,我發現自己可能做錯什麼?否則為什麼我賺到錢,卻沒有賺到快樂?」

「你有發現自己打工的盲點了嗎?」此刻的我,預備陪伴他抽絲剝繭,找到不開心的關鍵點。

「打工有不對嗎?」他一時弄不懂我的意思。

「打工是短暫地、隨性地找個臨時缺,隨時可以抽腿就跑,打工經驗當然也有正面意義,例如,學到應對進退、學到人際關係、學到儲蓄,但是這種過程若能進階到更上一層樓,你就會有更紮實、更有趣的成長了。」

講到這裡,大學男生突然亮起了眼睛,說了聲:「哦!」這個「哦」字拉得很長,讓我覺得他好可愛。

拼事業的起點

後來,我和大學男生分享的重點,著重在「打工」和「拼事業」的分野。「打工」對許多雛型上班族也是不錯的經驗,但是時代潮流已然有了更新的趨勢,一位慢慢來的大學生,可能在進入就業市場時才發現,怎麼找不到適才適性的工作了。

現代的雛型上班族要有「拼事業」的野心,把過去「打拼」的概念拆解開來,並重新審視。「打」是「打工」,這種經驗偶一為之,是OK的。

無縫接軌拼事業

「無縫接軌」的就業經驗,其實有些大學生已經做到了,只是這種概念,還沒被認真看待而已。

Jean目前大三,唸的是生物科技,她曾經有過Show girl的打工經驗,那是在升大二的暑假,當時她對社會百態充滿好奇和試探,如今,隨著學業和年齡的改變,現在她想得比較遠。

根據Jean的說法,她認為:「有些事做一遍就夠了,何況穿著清涼,像展示品被盯來看去,並不是我的人生目標,所以,後來再有經紀公司打電話來,我都婉拒了。」

Jean目前在一家生物科技產業做part time,公司讓她在下課之餘安排上班時間,Jean說:「我完全沒有蠟燭兩頭燒的問題,我在產品檢驗和客戶抱怨專線做助理,一方面我能把所學的用在工作上,一方面又能在第一線了解客戶的需求,將來我就是要從事這個行業。」

你看,多好!Jean早早探索自己的才能和興趣,絕不浪費時間的及早卡位,在當初公司到校園徵才,她表現優異、脫穎而出,這不就順利無縫接軌了嗎?

好處多的無縫接軌

雛型上班族越來越聰明了。有喜歡文學編務的中文系學生,早已成為出版社的特約校對,或是雜誌社的特約採訪記者;有喜歡媒體工作的大眾傳播系學生,早已在電視台節目協助敲通告、做企劃;也有喜歡服務業的大學生,早早跟著Top sales拜訪客戶,學著做一個行業達人。

總之,雛型上班族遲早要進入職場了,何不拿出拼事業的精神,及早弄清楚什麼是自己要的職涯人生?什麼是讓自己能夠樂在成長、樂在付出的領域,「由你玩四年」的university時代已經悄悄地在改變嘍!聰明的你,應該早有所警覺。

(註:「雛型」原指事物剛開始發展的狀態,本文是指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

2013文學備忘錄

一月

■5日,香港最重要文化人之一也斯(1949-2013),因患肺癌去世。也斯,本名梁秉鈞,兼擅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文學評論、文化研究等領域。

■6日,台灣本土詩人錦連(1928-2013)逝世。日治末期即以日文寫詩的錦連,屬於跨越語言的一代,亦為《笠》詩刊發起人之一。後改以中文寫詩,並翻譯日文詩及詩論。

■9日,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公布。小說類由鄭清文《青椒苗》、陳雨航《小鎮生活指南》、郭松棻《驚婚》獲獎。

■28日,《傲慢與偏見》問世兩百週年。英國學界、文化界陸續展開慶祝活動、學術研討會。英國皇家郵政並發行一套六張的郵票,畫面均取自小說情節。珍.奧斯汀國際影響力直逼莎士比亞與狄更斯。

■30日至2月4日,台北國際書展。主題國比利時,插畫家培優(Peyo)創作的《藍色小精靈》,艾爾吉的《丁丁歷險記》,廣為人知。來訪的外籍作家包括吉本芭娜娜、孔枝泳、思想家柄谷行人,《閱讀地圖》阿爾維托.曼谷埃爾、「噪反三部曲」派崔克.奈斯。

二月

■19日,《坐火車的抹香鯨》獲得德國萊比錫書展2013年「全世界最美麗的書」(Best Book Desig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2013)銀牌獎。此書由王彥鎧著、NOBU設計及繪圖,內容為台灣旅遊書寫,從五七五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

三月

■8日,詩人楊牧獲得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於奧克拉荷馬大學領獎。評委會表示,楊牧創造了一種高度抒情的詩歌語言,交融古典與口語,其詩歌除了具備世界性視野,也充滿在地的本土性。

■9日,由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所設立、頒發的「第一屆台灣推理大獎」,獲獎人為傅博與景翔。此獎用以表彰「影響台灣推理出版、閱讀、創作至為深遠且具重要貢獻者」。

■15日至17日,綠光劇團新作《單身溫度》,以王鼎鈞同名短篇小說集《單身溫度》中的〈土〉、〈單身溫度〉、〈不是純吃茶〉等篇為本,由柯一正執導、吳念真改編,藉王鼎鈞筆下「華弟」一角,在老兵的鄉愁中探看台灣社會的流變。

■16日,漫畫家安哲繼入圍法國安古蘭漫畫節新秀獎後,又再度在瑞士琉森Fumetto漫畫節拿下新秀獎首獎。 作品《禮物》共三張畫作,以電影分鏡手法,探討「公平正義」的命題。

■17日,作家鍾鐵民(1941-2011)生前作品由親人編纂為「鍾鐵民全集」:小說卷四冊、散文卷三冊、資料卷一冊,收錄其四十年間創作,囊括親情、兒童、教育、社大、生態及農業等六大面向。

■23日至24日,「觀照與低迴:周夢蝶手稿、創作、宗教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手稿展」,包括奚密、陳義芝等近二十位學者,對周夢蝶之文學史定位、詩歌風格、宗教觀、書法藝術、手稿與創作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25日至28日,波隆那書展。台灣館以「美的台灣.遇見幸福」為題,邀請今年入圍波隆那兒童書展插畫獎的施政廷赴義大利舉辦「月亮代表我的心」分享會。

四月

■8日,金鼎獎公布。圖書類文學獎由胡晴舫《第三人》、鄭鴻生《尋找大範男孩》、郭強生《惑鄉之人》、羅智成《透明鳥》等四冊獲獎。

■11日,《小王子》出版七十週年,巴黎舉辦特展。多年來,此書迭有新寫或改編版本,包括阿根廷作家羅耶梅斯(A. G. Roemmers)的《小王子歸來》、法國漫畫家喬安.史法(Joann Sfar)的圖文版《小王子》。

■20日,「美好的閱讀」書香大遊行於台北市信義區登場,小說家黃春明扮成「三明治人」,演繹其作品《兒子的大玩偶》經典畫面。遊行結束後有「詩歌音樂會」。

■27日至9月8日,2012年12月20日為《格林童話》出版兩百週年,2013年則是格林兄弟開始編纂德語大詞典的第175週年,故德國訂今年為格林兄弟紀念年。德國旅遊局策畫「格林的征途」等多項活動。兩兄弟的出生地哈瑙,亦舉辦格林兄弟童話節。

五月

■6日,作家村上春樹應邀參加河合隼雄小說獎暨學藝獎的創設紀念活動,以一身休閒打扮現身,發表題為「看靈魂、寫靈魂」的演講,現場有五百名被抽中的聽眾。村上新作《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奪下2013年日本ORICON書市排行榜小說類冠軍。

■23日,蘇富比拍賣首版含書衣的《大亨小傳》,最終以十一萬兩千五百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三十二萬元)成交。

■30日,詩人羅葉(1965-2010)遺作《我願是妳的風景》出版。該書由羅葉友人策畫,以羅葉抒寫台灣情懷的詩作〈我願是妳的風景〉為標題,從過往三本詩集《蟬的發芽》、《對你的感覺》、《病愛與救贖》選六十首,加上未結集遺作十二首,呈現他的憂慮與深情。

■31日,「鄭愁予八十壽慶國際學術演講會」登場,多位學者專文討論鄭愁予詩作不同面向;蕭蕭、白靈、羅文玲蒐集近五十年論述鄭愁予詩作之重要論文而成《傳奇鄭愁予:鄭愁予詩學論集》。明道大學「鳳凰詩園」並揭幕以〈錯誤〉一詩所作之公共藝術。

六月

■15日,台文館推出「台灣現代詩外譯展」,呈現台灣詩壇與世界文學交流之成果,挑選余光中、李魁賢、鄭愁予、夏宇等一○一位詩人各一首外譯作品,包括英、日、法、德、韓、蒙古、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等八國翻譯版本。

■19日,小說家郭良蕙(1926-2013)因腦溢血辭世於台北。代表作《心鎖》曾被查禁四分之一世紀,解封後曾改拍為電影。

■24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國際學術研討會與音樂劇登場。其劇本《山海經傳》改編成搖滾音樂劇,28日至30日於國家戲劇院演出。

■24日,國家文藝獎由電影導演李安、作家宋澤萊、劇作家紀蔚然以及作曲家陳茂萱獲獎。

七月

■2日,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1955-2013)逝世。印刻於7月出版「李國修戲劇作品全集」,共有《莎姆雷特》、《徵婚啟事》等二十七本劇作。

■2日,《文訊》慶祝卅週年,舉辦「文訊30年封面展」,展出三百多幀《文訊》封面,透過各期專題製作、人物專訪、單元設計、專欄變化,呈現台灣文學更迭風貌。並為籌辦長久社址,於18日舉辦「文訊卅週年作家珍藏書畫募款展覽暨拍賣會」,拍賣豐子愷、溥心畬等人手稿與畫作,拍出兩千一百多萬元。

■14日,以「哈利波特」系列聞名的英國作家J. K.羅琳想享受創作的快樂,改用「蓋布瑞斯」(Robert Galbraith)筆名出版偵探小說《The Cuckoo’s Calling》,消息披露後,於亞馬遜(Amazon)暢銷書排行榜衝上首位。

■22日,詩人紀弦(1913-2013)於美國加州逝世。紀弦被推崇為「現代詩的點火者」,創立《現代詩》季刊,籌組「現代派」,提出新詩乃「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

■23日,旅居波蘭的詩人兼譯者林蔚昀獲頒波蘭文化功勳獎章,是首位獲得此殊榮的台灣人;林蔚昀譯有該國國寶作家布魯諾.舒茲(Bruno Schulz)《鱷魚街》、《給我的詩——辛波絲卡詩選1957–2012》等。

■30日,為抗議服貿協議黑箱作業與內容條文的不對等將重創台灣文化生機,作家九把刀、台大文學院院長陳弱水等學術、藝文界人士發表共同聲明,要求政府重啟談判。

八月

■1日,美國歌手凱莉.克萊森被阻止把一只曾為英國小說家珍.奧斯汀所有的戒指帶出英國,理由是這只戒指是英國文學史的一部分,珍貴到不應離開英國。

■8日,由政大台文所教授陳芳明、策展人胡朝聖合作的2013玩藝文學節,透過作家與藝術家的跨界激盪,呈現當代社會群像。

■30日,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愛爾蘭詩人悉尼(Seamus Heaney,1939-2013)逝世。

■31日,適逢823砲戰五十五週年,金門鄉訊人物聯誼會出版《時光露穗──浯島紅高粱》文集,收錄金門籍作家近四十人的詩、散文與小說。

九月

■5日,首屆華文朗讀節,台北場由詩人席慕蓉、作家王文興等朗讀《以詩之名》、《家變》等;高雄場由作家王聰威、作詞人林夕等人出席。

■20日,文學書評月刊《秘密讀者》於線上發行創刊號,創刊概念來自「祕密客」,希望能提供書評「一個誠實的機會」,以匿名審查、匿名發表的方式容納各種文學意見,書末列有當期編撰者名單。

■29日,被譽為日本戰後十大女作家之一的山崎豐子(1924-2013)逝世。

十月

■9日,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以「美的台灣」(Made in Taiwan)為主題參展,並宣布文化部、台北書展基金會與法蘭克福學院於2014台北國際書展期間,共同合作「法蘭克福學院出版人才培訓課程」,希望藉此課程使台灣成為出版專業的區域中心。

■9日,文化部指定台灣文學館八件館藏為重要古物,分別為:台灣文藝聯盟本部木匾、洪棄生《寄鶴齋詩草乙未以前謔蹻集》手稿本、洪棄生《寄鶴齋乙未以後披晞集》手稿本、洪棄生《寄鶴齋集》手稿本、《台灣の歌謠と名著物語》、楊逵〈模範村〉手稿、〈張深切徒步旅行之名人題字錄〉、《風車3》(風車詩誌),這是首批台灣文學相關文物被指定為重要古物。

■10日,加拿大作家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1931-)獲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盛讚孟若為「當代短篇故事大師」。

十一月

■15日,台日作家東京會議於東京大學舉行,台灣有白先勇、駱以軍、劉梓潔、陳雪、王聰威、楊富閔等八位作家與日本直木獎作家中島京子、芥川獎作家楊逸等人交流。

■16日,第九屆林榮三文學獎揭曉,短篇小說獎首獎李桐豪,散文獎首獎李秉朔,新詩獎首獎王姿雯。

■17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斯.萊辛(Doris Lessing,1919-2013)於英國逝世。

■17日,中國流亡作家袁紅冰控訴其新作《殺佛》無法在誠品上架,甚至桃園、松山機場和自由廣場的書店都把書退回出版社,理由是「內容太敏感」。袁紅冰認為這背後有中國政府的操控。

■21日,2013年台灣文學獎揭曉,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為李喬《V與身體》,陳黎《朝/聖》奪得圖書類新詩金典獎,創作類原住民短篇小說金典獎為奧威尼.卡露斯〈淚水〉。

■22日,文學家齊邦媛出席康寧祥新書發表會時表示,她家來台五代,已在台灣落戶,希望一些人「不要再說我是流亡作家!」

■24日,台文筆會推出《台文筆會年刊第一號新冊》,為首本全以台語文書寫的年刊,刊載會員的小說、散文、詩、劇本等創作,採用羅馬拼音,展現台語文學的優雅,和以台灣特色、身分參與國際的志氣與勇氣。

■25日,導演李安與詩人余光中對談,談到執導過的文學電影其原著皆為女性作家所著,李安認為:「女人的力量在男性社會中本來就既微妙又巨大。」

■30日,紀錄片《沙林傑》由夏恩.薩雷諾(Shane Salerno)擔任製片及執導。小說《麥田捕手》作者沙林傑於2010年過世,按其計畫,在他生前未出版的三篇短篇小說要到2060年才會問世,但其文本已在網路流傳,且內容經專家鑑定為真實無誤。

十二月

■1日,國家圖書館首度舉辦台灣閱讀節,自今年起,每年12月1日至7日舉行,除有各界名人推薦百冊好書,並有漂書活動與系列演講。

■12日,集合台灣文學界青壯輩學者撰寫的《台灣文學史長編》出版,共三十三冊,深入探索文學史的發展脈流,提出以「原住民口傳文學」為始的概念,突破過往以漢文學為始的觀念。

A boy and his bird 一個男孩與他的鳥

A Siberian boy has formed a touching friendship with a wild sparrow after nursing it back to health.

一名西伯利亞男孩促成一段感人友誼,(男孩)照顧一隻野生麻雀(讓牠)恢復健康。

Vadim Veligurov, 12, from the town of Dudinka, the administrative capital of the Taymyr Peninsula in northern Russia, found abandoned Abi just after she hatched.

凡丁.維古洛夫,12歲,來自俄羅斯北邊塔米爾半島的行政首都杜金卡鎮,發現剛孵化的愛比被(媽媽)遺棄了。

He brought the lost female baby bird to his grandmother’s house in Minusinsk, some 264 miles south of Siberian city of Krasnoyarsk, where he was spending the summer vacation.

他把那隻迷失的雌性雛鳥帶到祖母家,位於西伯利亞城市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南方約264英里的米努辛斯克,他暑假都待在那裡。

He fed and nurtured the little bird but when the sad day came to set it free, Abi decided to stay with the boy instead of fly away.

他餵養那隻小鳥,但當悲傷的日子來臨、要放牠自由時,愛比選擇留在男孩身邊而沒有飛走。

The pair are now inseperable.

他倆現在形影不離。

Abi now spends most of her time with Vadim, who treats the bird as his friend and plans to take it with him when he returns to his native town.

愛比現在大多數時間都跟凡丁在一塊兒,(凡丁)對待那鳥像是朋友一般,並計畫(暑假過後)把牠帶回家鄉。

She will happily sit on the boy’s shoulder and is completely comfortable eating out of his hands, reports Radio Sarajevo.

她將快樂地坐在男孩的肩膀,並全然舒服地從他手裡啄食,塞拉耶佛電台報導。

新聞辭典

hatch:動詞,孵化、制定。例句:No one knows how the new plan will hatch out.(沒人知道新方案如何制定出來。)

inseperable:形容詞,不可分的、形影不離的。例句:The three gilrs are inseperable.(這三個女孩常形影不離。)

treat (someone) as (something):片語,對待(某人)有如…。例句:He treats his sister as a stranger.(他與他姊姊形同陌路。)

德國 F1「車神」舒馬克(Michael Schumacher)如是說

我總是在學習
I always learn
我總是從任何裝備區的車手身上學習
and I always learn from any driver that is in the paddock
因為我會分析每個人
because I will analyze every person
每個小細節 盡可能地
every little detail, as much as I can
看看他們正在做的與我做的有什麼不同
to see what they're doing different to what I do
這樣我才能繼續改進
in order then to keep on improving
因為F1是持續在每一個小領域中改進
Because Formula One is all about a constant improvement in every little area
它不是有一個人可以讓一件事情完全不同
it's not about somebody makes one thing completely different
它是有很多的細節結合成一個更大的藍圖
it's lots of little details that as a combination make the bigger picture

德國「車神」舒馬克(Michael Schumacher)2012年11月接受荷蘭電視台RTL 7訪問時談到從隊友身上學習甚多。

閱讀的好處是,你學到的永遠在你身上,別人拿不走,而且現在念的東西,以後你就會用出來。

閱讀的好處是,你學到的永遠在你身上,別人拿不走,而且現在念的東西,以後你就會用出來。
《只要比別人多2%就可以》作者 蘇國垚

天寒地凍讀詩經

南方朔
臘鼓頻催,天寒地凍,又到了一年過去的時候。回頭去看二○一三年,實在乏善可陳。二○一三年表面上是假冒的偽劣商品泛濫,很「假」的一年,但「假」只是表面,它其實是台灣整體敗壞的一部份而已,因此二○一三的真正關鍵字應當是「敗」,而不是「假」!

二○一三年的台灣真的很「敗」,當權的那些「爺們」,個個都在尸位素餐,把台灣搞得國不成國,軍不成軍,社會也亂象畢呈。而最悲哀的是,雖然各種狀況不斷,但那些「爺們」卻完全無感。他們無視於政治的貪腐,無視於民主的凋敝,仍在恣意妄為。二○一三年的台灣其實已成了一個超級大悶鍋,人民的不滿與憤怒悶在鍋裡,等著大爆炸。

因此在這個悶鍋的時刻,我也悶著心情,去重讀古代的《詩經》。《詩經》是上古時代的人民心聲之紀錄,他們的情感直接,還沒有被統治者所馴化,其中的很多記載,就值得今天借鑑。

例如,其中有一首〈羔羊〉,詩曰︰「羔羊之皮,素絲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它就是在說統治的「爺們」,他們穿著小羊皮做的高級外套,這種外套是用白絲縫製而成。「爺們」穿著這種衣服,搖搖擺擺走著官步,享受著政府的錦衣玉食,但就是不做事。今天的「爺們」和上古時代的「爺們」,其實都是一個樣!

例如又有一首〈相鼠〉,詩曰︰「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它説一個無能的統治者,就像是個大老鼠,它對人民吃乾抹淨,這種大老鼠乾脆死掉算了。當古代人民受夠了無能的統治,他們就會把不滿的情緒變成詛咒。《詩經》裡對統治者的詛咒極多!

又有一首〈北風〉,詩曰︰「北風其涼,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攜手同行,其虛其邪,既亟只且?」這首詩是在說,一個無能暴虐的政府,就和寒冬的風雪一樣,到了這種危險的程度,人們已經無救,只好準備呼朋引伴集體逃亡。問題是上古時代還可以逃亡,現代社會連逃亡的自由也告失去,那要怎麼辦?

又有一首〈黃鳥〉,詩曰︰「黃鳥黃鳥,無集于穀,無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穀。言旋言歸,復我邦族。」它的意思是說,當政府無能,人民開始逃亡,但逃到別的地方,也會受到排擠,因此還是別逃了,回到家鄉以各種手段來復我邦族,這才是唯一的出路。

上古時代,人們的情感反應直接,統治者的政治控制手段也不發達,所以才有《詩經》這種實話直說的習慣,但現代社會的政治控制功力已高,無能也可以拗成有能,無能也可以卸責,因此我們真要有《詩經》那種直話直說的態度。

北京與上海新土豪(Tuhao)九條標準

北京
1. 買家具不問哪國的,而是哪朝的;
2. 不再談多少錢,而是幾個政要朋友 ;
3. 買房不問面積,而是庭院的面積;
4. 吃飯不點菜,而是點廚子;
5. 不再問多少車,而是幾個司機;
6. 穿衣服不問牌子,而是問哪國的裁縫;
7. 不聊多少項目,而是幾個上市公司;
8. 飯局不問多少人,而是問有哪個明星;
9. 娶老婆不找眼前的,而是直接拿遙控板點電視裡的 。
上海
1.從帶金鍊子變成帶佛珠;
2.從點藏香變成聞沉香;
3.從喝茅台轉變為喝茶;
4.從西裝領帶變為麻衣布鞋;
5.從搓麻將改為茶會香會雅集;
6.從開奔馳變為騎自行車;
7.從買油畫到收唐卡;
8.從投資夜總會變為投資國學館;
9.從狐朋聚​​會變為EMBA同學會。

箴1:33 惟有聽從我的、必安然居住、得享安靜、不怕災禍。

箴1:33 惟有聽從我的、必安然居住、得享安靜、不怕災禍。

12/30/2013

一個人的咖啡時光

朝日新聞

沒有高談闊論,也沒有嬉笑嘈雜,只有氤氳的咖啡香伴著音樂靜靜流淌。在喧囂的城市中有“另一個房間”,已為你沏好一壺專屬的咖啡時光。
25平米大小的店裡,用屏風和布簾隔出8個獨立空間,若有若無的音樂輕柔地流淌,顧客兩三人,埋首於各自的書本雜誌,偶品一口咖啡,或嚐一勺甜品。這就是位於文京區千駄木的一家單人咖啡店。


除點單和結賬時的輕聲細語外,店內聽不到一絲雜談與嬉笑聲。買單時,記者把寫有採訪請求的信悄悄遞給店長山本晉(37歲),不久便收到店長的郵件回复:“營業結束後的話沒問題。”
店長山本所期待的咖啡店是“能為特立獨行的人提供一個舒心愜意的環境”。店名里的“結構人”意為“忠厚老實的人”,是他以前在一本雜誌上看到的,當時覺得這個詞很特別,於是便用作了店名。
2004年開店之初並沒有單人座位,而是五個雙人座位。這家深藏於小巷的咖啡店儘管不能喝酒也不能抽煙,還是有客人前來光顧,卻常常由於鄰座的“高談闊論”而掃興離去。看在眼裡的山本漸漸產生了一個想法:“招待好每位單獨前來的客人。”
2008年的時候,咖啡店終於改造成了現在的模樣。店內本可以擺下更多的桌椅,但考慮到“間隔太小的話會讓人感覺拘束”,於是便只設了8個席位。
山本說:“店裡並不是絕對禁止交談。如果對點餐等有疑問的話,請儘管詢問。”但如果多名顧客一同前來時,他會事先告訴顧客“這裡是單人咖啡店”。尤其面對結伴前來的顧客,山本會善意提醒他們,“這裡的座位都是分開的,可能會不方便交談。”


一位從開店便成了常客的男公務員(42歲)常常在這裡抱一本喜歡的小說看著,或帶著筆記本電腦來上網,有時候從開門到打烊,一待就是7個多小時。對他而言,這裡“就像是自己的另一個房間”。
在默默流轉的時光裡,店長山本悉心地為客人煮著一杯又一杯咖啡。他說:“雖然賺不了什麼錢,但正因為經營不容易所以很享受。希望能給來這裡的每位顧客一份滿意的回報。”

文化差異需要全球變通力

英國《金融時報》 麗貝卡•奈特
20世紀90年代末,還是研究生的安迪•莫林斯基(Andy Molinsky,見右圖)曾供職於波士頓的一家中介,幫助俄羅斯移民在美國找到工作。俄羅斯求職者的素質不錯,但他們在面試時總感覺不自在。他們雖然知道典型的美國招聘面試需要遵循的文化習慣,例如微笑、有目光接觸、和對方輕松地閑聊,但他們發現自己很難做到這些,因為這些與他們深受本民族文化影響的行為方式是抵觸的。

如今,已是馬薩諸塞州布蘭迪斯國際商學院(Brandei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組織行為學副教授的莫林斯基,致力於在剋服工作環境中的文化認同障礙方面,做出更多探索。他的新作《全球變通力》(Global Dexterity,哈佛商學院出版社出版)旨在幫助管理人員學會在國際環境中如何進行文化轉換和調整。

何為全球變通力?

全球變通力是在不同文化間調整行為方式、但同時避免迷失自我的能力——融入但不喪失自我。當你行走在一個國際文化的環境中時會發現,按本國文化做事情的方式,與你在新的文化中應該遵循的做事方式是不同的。這種情況可能出現在如何向投資者推銷你自己、如何激勵員工,以及如何進行業績反饋等問題上。


為什麽全球變通力對今天的管理人員來說是一項“重要技能”?

人們為了做好工作而需要做的每件事,都可能在不同的文化中有所變化。因此,需要的不僅是辨別和理解這些差異的能力,還有相應地轉變和調整行為的能力。如果你不具備上述能力,則可能面臨行動無果的風險:你將不能完成個人或公司的目標。

舉例說明

拿我的一個來自北京的MBA學生為例,他準備參加一次校園商業社交活動,其中有他潛在的雇主。他知道有必要表現出美國式的強烈自信,並積極自我推銷。他也知道美國人會公開吹噓自己的經驗成就,並且不會對潛在的雇主畢恭畢敬。但這與他從小就根植在腦子里的尊敬權力的意識是相抵觸的,因此,調整行為對他確實是一個艱難的挑戰。一些國際學生曾對我說,他們躲避參加招聘會,因為那裡讓他們很不舒服。

如何掌握全球變通力?

要領在於形成一套對你有效的特定行為方式。有時它要求你避免某些行為,有時則可能只是語言調整這類小的改變。舉個例子。在俄羅斯,咨詢公司內部等級森嚴。你不需要主動爭取加入項目,而只需要被動地被安排進項目里。一個俄羅斯學生意識到,她的美國同事在不斷通過毛遂自薦的方式來爭取各種機會,而她卻在慢慢失去最好的項目。但對她來說,告訴老闆“我很願意做這個項目”是太困難的事了。她的解決辦法是,調整語言,用提問的方式說:“對這個項目,我能幫上什麽忙嗎?”

是不是有些人的變通能力更強?

有些人天生就有比別人更強的社交能力,以及對不同社會和文化的適應能力。但很多人並不能輕松地做到這些。我堅信,任何人都可以學習這些能力。這是一種經驗;全球變通力不是天生的。

在這方面商學院是否有個機會沒抓住?

許多商學院設立了短期的浸入式學習之旅,它們認為:“我們是國際化的商學院,我們把你送到國外去。通過耳濡目染的影響,你會從其他文化的人身上學到東西。”這是很好的第一步,但出國並沒有讓人們具備成為有效的全球領導者的能力,因為它缺少框架或工具。我們需要讓人們更敏感地意識到這些問題。

台灣、泰國與退QE後的亞洲

是人不是神

把你的管理謀略放上網

英國《金融時報》 伊恩•桑德爾斯
萊恩•肯德爾(Len Kendall,見上圖)坐在自己位於芝加哥的辦公室里,仔細思考他成立的初創企業CentUp的銷售戰略。CentUp主要幫助人們為線上內容創作者(例如博客作者、攝影師以及插畫家)和慈善團體捐款。肯德爾沒有等到自己的戰略盡善盡美之後才採取行動,而是選擇將自己的營銷構想和策略在一篇名為《這篇博文不免費》(This Blog Post Isn’t Free)的文章中概述出來。他將這種做法看作是公開檢驗自身想法的一種途徑。

按照傳統,如果一位管理者想要檢驗一個觀點,他們或許會在行業集會上徵求同行意見,也可能會雇人展開研究。如今,很多管理者轉而借助互聯網將自己的想法公開表達出來。雖然商界人士長期以來一直借助互聯網向全世界傳播自己的思想,但如今出現的新變化是,他們開始願意將自己尚在打磨之中的想法與人分享,而不是以近似新聞發布會的溝通風格展示自己已經經過反復推敲的觀點。

肯德爾將自己的博文發表在了Medium上,這個發布平臺為他提供了現成的讀者群,因此他無需專門為自己積累線上追隨者。在傳統的博客網站上,知名度不高的管理者常常很難吸引到足夠多的讀者,以致無法收集到有價值的讀者反饋。Medium力求通過組織一系列圍繞諸如“創意”、“今天我學到了什麽”等主題的博文來解決這一問題——其強調的重點在於文章的質量,而不是作者的知名度。肯德爾表示:“Medium幫助我公開檢驗各種觀點,這比傳統博客要有用多了。”

除了提供實時反饋之外,像Medium以及知識分享網站Quora這樣的平臺還能追蹤有多少人實際閱讀了文章,這使管理者們能夠更加容易地判斷他們的博文在多大程度上激起了讀者共鳴。


肯德爾在Medium上分享了自己的博文之後,他既收到了來自潛在商業夥伴的郵件,也收到了來自批評者們的電郵,後者幫助他改進了銷售策略。肯德爾稱:“雖然這篇博文無疑是一架讓競爭對手能夠瞭望我們業務的望遠鏡,但公開分享我們的構想能夠幫助大家找到最出色的創意,並將我們的共同利益不斷向前推進。”

尼洛弗爾•麥錢特(Nilofer Merchant)是一位在硅谷工作的管理思想家,她也通過發表博文檢驗了自己的觀點。麥錢特稱:“我寫作第一是為了擴充發展一個想法,第二是為了瞭解其他人如何評價我的想法。讀者給我的評論要麽是表達共鳴,要麽是表示不認同。”

麥錢特曾為蘋果(Apple)等大公司工作過,目前她在多家私營企業擔任董事。麥錢特指出,運用互聯網來檢驗觀點能夠幫助管理者們優化思路,同時收集足以說服同事的論據。她表示:“不要等到一切都已敲定,而是要在一個觀念影響你思維的過程中就將它與旁人分享,使其他人能夠看到最終決定你行動方向的思考軌跡。如果人們能夠看到思維碎片是如何開始匯聚成一個想法的,人們就能理解你是如何做出一個結論的,這種額外的可視性能夠創造出共識。”

基斯•拉布瓦(Keith Rabois)是PayPal、YouTube等科技初創企業的早期投資人。他同樣認為,將想法說出來有助於更好地整理自己在管理以及企業家精神方面的觀點。拉布瓦曾擔任移動支付初創企業Square的首席運營官,目前他是Khosla Ventures的一名投資人。拉布瓦在Quora上非常活躍——他也是該網站的早期投資人——在這里他能通過問答的形式與廣泛的企業家群體直接溝通。在Quora網站上,用戶會就技術投資、初創企業推薦讀物等話題提問。其他用戶則可以自由選擇回答這些問題,提出新的問題,或者關註某項討論。

拉布瓦基於自己有關管理實踐以及硅谷商業生態系統的看法,發布了約500條問題解答。他表示,Quora在面向一個受眾群體分享特定觀點方面頗具價值,同時也有助於他優化自己的想法。他解釋道:“最高的投資回報率來源於將我自己的思路整理為一個結構明晰的大綱。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會促使我去思考。而寫作是一種極其優秀的——如果不是最好的——理清思路的工具。”

Quora是由Facebook前工程師亞當•德安傑羅(Adam D’Angelo)和查理•契弗(Charlie Cheever)於2010年創立的。他們的目的是創建一個用於知識分享的問答網站。

Medium由Twitter聯合創始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於2012年創立,旨在使人們能夠隨心所欲地經常或者偶爾發表文章,而無需背上傳統博客那樣的定期更新負擔。目前該網站因為仍在開發當中,只有靠邀請碼才能註冊。不過現在已有數千名像肯德爾一樣的商界博客作者加入了進來,例如風險投資公司Greylock Partners的喬什•埃爾曼(Josh Elman)和YouTube的前產品主管亨特•沃克(Hunter Walk)。

去年11月,Medium聘請了國際創意管理公司(International Creative Management)的前著作經紀人凱特•李(Kate Lee)擔任內容主管。李承認,作為一名編輯,她傾向於選擇筆法老練的文章。但她表示,Medium已被證明為是整理個人思路、並從他人那裡獲取反饋的一個高效平臺。

由於Quora、Medium等平臺提供瞭如此之多的交流窗口,很多管理者或許會糾結從哪裡開始做起。約翰•巴特曼(John Butman)是Idea Platforms的創始人,該公司旨在幫助企業和管理者們傳播自身觀點。巴特曼還著有《爆發:如何在新觀念層出不窮的世界中打造影響力》(Breaking Out: How to Build Influence in a World of Competing Ideas)一書。他建議管理者選擇最適合自身的表達途徑。他表示:“如果你在一個組織當中身居高位,你或許會有沖動創造一個完美的整合平臺,將博客、演講、推特以及媒體報道等分散的平臺聚合起來。但你無法一蹴而就,你必須從某處做起。選擇一個平臺,並從那裡開始,例如推特。”

巴特曼指出,由於絕大多數管理者無法加入Medium或者參加技術、娛樂和設計大會(TED),傳統博客在檢驗觀點方面仍有存在的意義。他表示:“我認為這正是博客的設計初衷——檢驗觀點,嘗試新東西。就算你尚無法做到將一個想法完美地表達出來,但你能夠得到讀者的反饋,並瞭解到大家關註的究竟是什麽。”

在芝加哥,肯德爾正在準備參加明年西南偏南交互藝術節(South by Southwest Interactive Festival)的小組討論材料。他正在借助推特來分享他的觀點,並檢驗觀點的吸引力,由此選出最好的構想提交討論。他承認,掌管一家只有五名員工的初創企業意味著他在公開檢驗自己的想法時要比一家大型企業的管理者輕松。他說:“高級管理者很難公開分享個人觀點,因為他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被仔細解讀。”

Mooc:新型的網上大學

英國《金融時報》巴特農集團 卡蘭•凱莫卡
自2011年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首次推出“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ooc)以來,這種依托互聯網的課程已遍地開花,吸引了數百萬用戶。Mooc的最大供應商Coursera、Udemy、Udacity和EdX均免費提供來自高校的課程。這些在線課程經常能吸引幾十萬名學生一起學習。但在Mocc真正開始興起僅一年後,用戶增速便開始放慢。這種課程原本有望真正瓦解已有數百年歷史的高等教育行業。

在今年5月之前,Mooc訪客數量增長迅速。但此後,形勢明顯變得不那麽樂觀了。過去一個季度里,美國Mooc供應商的訪客數量增長陷入停滯或者增速減慢。這種情況通常可以用教育行業普遍的“夏季蕭條”(summer slump)來解釋。但值得註意的是,這些主要供應商在那段時間補充了更多新課程、與更多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

然而,並不是所有地方都出現了訪客數量增長減速的情況,這些例外可能會為Mooc市場可以如何發展支個招。2012年11月至2013年8月大型Mooc網站的現有訪客數據顯示,那9個月期間來自印度的訪客數量增長了一倍。印度的Mooc用戶數量眼下仍僅為美國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即便如此,印度已然是美國以外最大的Mooc市場。並且,印度的寬帶普及率遠遠不及美國。印度基本是一個說英語的國家。該國的情況說明,如果有更多越南語、普通話、印尼語或葡萄牙語的課程,Mooc可能會在新興市場取得更大發展。

另外,印度人口中年輕人比例很高,該國的Mooc用戶中,年輕人比例高於其他國家、甚至占到絕大多數。數據顯示,在Mooc網站的印度訪客中,有超過80%的訪客年齡在34歲以下,而美國和歐洲訪客的年輕則比較平均地分佈在各個年齡段。印度訪客在Mooc網站上所花費的時間也是一般訪客的5倍。


為什麽這種情況會出現在印度?這或許是因為,印度的高校適齡學生數量為全球最高(9400萬,而且還在增加),但由於政府監管不力和腐敗,印度高校的教學質量和數量都存在不足。印度的在校大學生人數為1700萬,其高校入學率在全球、乃至發展中國家中都是墊底的。

印度年輕人對Mooc的熱情表明,無論有沒有充足的高校錄取名額,他們都渴望接受高等教育。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沒有文憑的情況下,他們仍有如此強烈的願望去訪問Mooc網站。在線課程目前仍無法提供文憑。因此,印度年輕人學習Mooc,是僅僅為了理想(相當於翻閱誘人的大學目錄),抑或,如果加上有針對性的考評,能夠給學生帶來切實的好處(網站也能因此獲得回報)?

很多Mooc供應商已經開始將課程打包成大致相當於短期認證課的項目。高校對提供Mooc學位仍有疑慮,因為這可能侵蝕高校自己的付費課程市場。但這不會阻止印度等新興市場上雄心勃勃的教育供應商提供真實的文憑。

因此,在全世界大多數年輕人所在的新興市場上,Mooc事實上可能成為一股顛覆性潮流。印度本土的高校名額有限,但想進去的外國大學卻面臨種種障礙。那麽,何不通過Mooc、結合針對性評估,來開發印度市場呢?

盡管Mooc不太可能大大改變美國年輕人對讀大學的經濟考量,但在高等教育供給無法完全滿足需求的市場上,Mooc可能會發揮革命性作用。就像一些發展中國家跳過固話階段、直接進入了移動方案階段一樣,網絡公開課可能會幫助發展中國家跳過課堂授課式高等教育這個階段。大學或許也可從中獲得好處,因為對高等教育而言,財富可能真的蘊藏於財富金字塔底層(這種說法源於《金字塔底層的財富》(The Fortune at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一書,指企業應該做窮人的生意,在賺取利潤的同時幫助窮人改善生活——譯者註)。

本文作者是巴特農集團(The Parthenon Group)合夥人兼教育業務聯席主席。

Mooc學歷開始獲得認可

英國《金融時報》 亞當•佩林
如果說大規模開放在線課堂(Mooc)發展的開篇是在美國書寫的,那麽它們的下一個重大進展很可能會發生在歐洲。

Iversity的聯合創始人及首席學術官漢內斯•克洛珀(Hannes Klöpper)就是這樣認為的。Iversity是一個位於柏林的Mooc平臺,成立於2013年10月。克洛珀認為,歐洲學分轉換與積累體系(ECTS)提供了一個徹底改變Mooc(免費的獨立課程)的機會,它將使Mooc從學術界的新奇玩意轉變為正經八百的學歷。

ECTS是一套標準,用來比較歐洲各地高等院校學生的學識及成績。在該體系下,學生可在已批準《裡斯本認可公約》(Lisbon Recognition Convention)的53國中的任何一國,將已修學分轉換成該國相應的同等學歷。

克洛珀說,ECTS為學分互認提供了法律依據,一旦歐洲大學開始向學生在Mooc中完成的學業授予學分,這些學分就能在歐洲各國得到承認。


他說,這一點將歐洲與美國區別開來。由於美國在國家層面上不存在學分轉換機制,因此學生必須向大學錄取委員會證明自己的學分符合要求。

“ECTS將證明課程學分不合要求的舉證責任轉嫁給各個大學。”克洛珀說,“在默認情況下,大學必須承認學生從其他認證機構修得的學分;如果拒絕承認,必須給出正當理由。”他接著說,此外,大學不得要求學生重考相關課程、然後才承認他們在這些課程上的學分。“激勵結構和法律框架對我們有利。”

歐洲大學協會(EUA)高等教育政策部門負責人邁克爾•格貝爾(Michael Gaebel)說,不存在任何法律上的障礙阻止Mooc在歐洲學分市場上立足。“問題在於,如果大學開始承認這些學分,那麽是基於何種條件(來承認)。”

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局(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評審主任斯蒂芬•傑克遜(Stephen Jackson)說,最重要的是可信度。“只有證明學習成果是實實在在的,才應被授予學分。”

如何確保Mooc學習經歷和學生成績的質量,仍是人們目前關心的一大問題。傑克遜說:“現階段,(完成Mooc課程的)證書並不明確標出學識達到了哪一水平。”

美國知名Mooc平臺Coursera和edX已在一些課程上引入了可選的證書。學生在完成課程後,可付費獲得一個證書、而不是學分。

頒發證書(更別提授予學分了)面臨的一大障礙是核實參與者的網絡身份。為瞭解決這一問題,Coursera引入了相關技術,來識別註冊了其“簽名追蹤”(Signature Track)證書選項的學生的身份。

英國Mooc平臺Futurelearn的行政總裁西蒙•尼爾森(Simon Nelson)雖然對遠程監考持懷疑態度,但也表示“這些新形式的認證顯然有助於增強可信度。”

若想繞開身份驗證問題,帶監考或監督的評定或許是一種解決方案。

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首席信息官傑夫•海伍德(Jeff Haywood)說:“帶監考的考試中心一下子就幫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大學由此便可向Mooc課程授予學分。”愛丁堡大學在Coursera和Futurelearn上都提供了在線課程。

事實上,Iversity已選擇用傳統的現場考試來評定那些註冊了試點學分制課程的學生。

Coursera則開始嘗試在線監考,註冊了5門Mooc課程的學生需參加帶實況監督的在線考試。美國教育委員會(Ace)已批準對這批Mooc課程授予學分推薦。

無論是Coursera還是提供在線課程的大學都不會向學生授予學分,但學生可向全美2000多所大專院校出示自己的Ace學分推薦。至於這些學分推薦能否被承認為某學位項目認可的學分,則完全取決於各個大學錄取辦公室。

盡管自治大學系統或許會扼殺美國的學分轉換,但克洛珀預期,ECTS將在歐洲大學之中創造出學分聯盟。他說:“對學分互認的反對源自於對其他學歷的懷疑。”相比之下,Mooc對公眾監督開放,因此是透明的。他還表示,由於各個大學希望維護自身的聲望和品牌,因此課程質量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自我管控。

但海伍德教授認為,Mooc在現有的形式下,在任何學分市場上發揮的作用都面臨一個潛在的限制。他說,盡管ECTS給出了相關規定,但最終還是要由各個大學來決定某個特定Mooc課程的內容和框架能否被計入它們的學歷。

海伍德教授說,最主要的挑戰在於Mooc的課程內容和學習量與學位所需的學習量不相符。他拿愛丁堡大學在Coursera上推出的首批6門Mooc課程舉例,每門課程的時長僅為五周。“你需要的是一套能被串接在一起、形成某種有價值東西的Mooc課程,”他補充道。

西班牙IE商學院(IE Business School)項目主任馬丁•伯姆(Martin Boehm)說,還有許多能力——比如語言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技巧——是Mooc無法培養的。“一流學校不會承認這種學分……接受較低的標準將是危險的。”

不過,就像所有先備經驗(prior experience)一樣,完成一門Mooc課程將增加申請人的印象分。尼爾森說:“完成Mooc課程證明你付出了額外的努力。”

傑克遜提醒說,雖然仍存在種種障礙,但雇主們或許會以自行認可的方式提升Mooc的地位。“如果雇主們願意給予認可,你或許就能繞過這套系統。Mooc對現有實踐和慣例可能具有很大的顛覆力。”

全球變得更平等?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約翰•加普
今年11月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發布了首篇教宗告誡文,將矛頭對準現代資本主義,抨擊後者助長“金錢崇拜”並導致全世界不平等程度日趨嚴重。

教皇方濟各在其宗座勸諭《福音的喜樂》中寫道:“少數人的收入呈幾何級數增加,貧富差距也是如此,絕大多數人無緣幸福的少數人享有的富足。這種失衡是捍衛市場絕對自主和金融投機的意識形態造成的。”

他的話語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這些人看到的是,發達經濟體中“1%最富有人群”的收入似乎不可阻擋地增加,而中產階級則收入增長停滯。然而,就世界整體而言,方濟各在兩方面都說錯了。不但收入分配更為平等,而且資本主義也有積極意義。

導致美國和歐洲製造業和文員職位大幅減少的力量,已使得中國和印度數億人擺脫貧困。這些力量大大加劇了西方經濟體內部的不平等程度,同時卻讓全球變得更平等。贏家是中國和印度的工廠工人,而輸家則是西方的中產階層。

數十年來,發達社會中一直累積著不平等的壓力,但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機以及精英階層的財富膨脹強化了這種壓力。20世紀中葉的經濟民主正讓位於與愛德華七世(Edwardian)或維多利亞(Victorian)時代更相像的財富分配。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百年紀念講席教授托尼•阿特金森(Tony Atkinson)表示:“坦率地說,不平等與資本和勞動力有關。我們看到各種改變都對資本有利。這往往讓全球薪資水平逐漸趨同,這意味著降低了富裕國家的薪資水平。”

代際不平等加劇了緊張局面。二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一代人(baby boomers)的富足程度遠高於他們的父母——他們擁有穩定增長的收入、強大的福利政府和收益固定的養老金。

那些出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的福利較少,在職場打拼多年後收入增長停滯,而且必須借更多的錢才能購買昂貴的房屋。

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在最近一場演講中指出:“隨著好的製造業崗位實現了自動化或遷至海外,工人們失去了他們的影響力,薪資水平也出現了下降……最富有的10%的人口不再拿走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而是拿走了一半。但在過去,首席執行官的平均薪資水平大約是普通工人的20倍至30倍,如今則為273倍。”

然而,中國和印度這兩個貧窮的人口大國的崛起,讓全球不平等程度變得不那麽嚴重——衡量標準為全球的個人收入差距,無論他們居住在哪裡。從2002年到2008年,全球衡量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數有所下降(或許這是工業革命以來的首次下降),同時印尼和巴西的發展也在減弱全球的不平等程度。

世界銀行(World Bank)首席經濟學家布蘭科•米拉諾維奇(Branko Milanovic)表示:“中國就像是一個正與全球不平等現象搏鬥的相撲選手。他站起來挑戰其他所有對手,但他是個大家夥。現在,印度已經成為第二個相撲選手。”

從圖表一可以看到這些變化。該表顯示,世界兩個群組從1988年到2008年表現不錯,收入實際增長最高。

第一個群組是富人:10%最富裕人口以及其中1%收入最高的人口。另一個群組是中間階層:新興經濟體中正在擺脫貧窮的工人們。

表現最差的兩個群組是赤貧人口和西方的中產階層,前者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及其他地區的墊底的5%的人口,後者指美國和西歐以及前東歐集團國家的中產階級。他們的收入增長沒有趕上那些更幸運的群組,處於第三四分位(包括美國中產階級在內)的人群收入停滯不前,甚至有所下降。

圖表二明顯表明,西方國家不平等程度有所加劇。該表顯示的是從2007年到2010年基尼系數上升(即不平等程度增加)的國家。這一群組包括美國和英國,但也包括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等一系列歐洲國家。

圖表三顯示出美國最富有階層拿走的收入份額不斷上升。伊曼紐爾•賽斯(Emmanuel Saez)和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兩位經濟學家的研究表明,從20世紀20年代到1940年,10%收入最高人群拿走了大約45%的收入,但到20世紀1970年代前又降至三分之一左右。自那以後,得益於貿易自由化和去監管化,這些人口拿走的收入比例大幅升高。1%收入最高的人口拿走的份額是最高的。

正如賽斯指出的那樣,美國收入最高人群大多並不是依靠財富和房地產收入生活的食利階層。相反,他們是銀行家和律師等高收入工薪族,以及“還沒有像那些黃金時代的企業家那樣積累起大量財富的”企業家。但他辯稱,這種差別“或許不會持續太久”。

英國財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編制的圖表四和圖表五也顯示出這一點。這兩個圖表分析了不同年齡組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圖表四表明,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的成年人(後嬰兒潮一代人)的收入開始低於同等年齡的前幾代人。如今40歲的人的收入前景黯淡,因為他們的賺錢能力在十年前就達到了頂峰。

這些40歲的人群可能越來越依賴繼承財產才能過上舒適的退休生活。但圖表五顯示,富裕人群有望繼承的遺產最多,而較低收入人群預計得不到多少幫助。英國財政研究所的研究經濟學家安德魯•胡德(Andrew Hood)表示:“代際不平等最終可能導致同代人之間的不平等。”

這些趨勢產生的緊張態勢是顯而易見的,從反對“1%收入最高人群”的“占領”抗議運動到中美貿易和匯率糾紛,以及要求全球公司多繳稅的政治壓力。奧巴馬將不平等問題稱為“我們當今時代的決定性挑戰”。

若事實果真如此,這個問題有些復雜。導致西方國家收入和財富差距的因素很難得到逆轉。這些因素也促成了中國、印度或巴西中產階層的興起。

教皇方濟各寫道:“教宗愛每一個人,無論他是富有還是貧窮,但教宗有責任以基督的名義提醒所有人,富人必須幫助、尊重和提攜窮人。我勸誡你們慷慨地團結起來,讓經濟學和金融學重回對人類有利的道德軌道。”問題是:對哪些人有利?

Eureka! 我成功了

Are you absent-minded? Sometimes I wish I were. So many things were achieved by people who just left something in their pocket or forgot to switch off a machine.
Like what happened to this group of Swedish scientists. According to the British newspaper The Independent, they left their equipment switched on over the weekend by accident and ended up creating a synthetic form of the world's most absorbent material.

Their experiments to create what they now call Upsalite were not going well till the cock-up happened. Johan Gomez de la Torre, researcher at the Uppsala University, said: "A Thursday afternoon in 2011... by mistake (we) left the material in the reaction chamber. Back at work on Monday morning we discovered that a rigid gel had formed and after drying this gel we started to get excited."

The breakthrough has far-reaching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cleaning up huge oil spills.

It might also have been by chance that the US engineer William Percy had a bar of chocolate in his pocket when he visited a factory which produced equipment for radars. It was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Percy was intrigued when the sweet melted and he decided to investigate.
The scientist observed the effect the equipment had on popcorn and other foods and invented another machine with similar technology. It was the precursor to the microwaves we see today.

But we can't talk about accidental breakthroughs in science without mentioning the Scottish bacteriologist Alexander Fleming, who discovered penicillin, the first antibiotic, in 1928. Fleming came back to his laboratory after a holiday and observed a strange phenomenon in a dish used to grow microbes. He noticed a bacteria free circle around a growth of mould and realised that the mould was acting as an antibiotic killing the bacteria around it.

Maybe being absent-minded isn't a problem as long as you have the curiosity of a scientist. Get used to observing your surroundings. Who knows where it might lead?

Federal Reserve scales back stimulus effort 美聯儲啟動消減量化政策

香港2013:一切堅固的都煙消雲散了

紐約時報

一個淡出很久的詞在2013年重新回到香港人的視線:移民。

香港保安局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有約3900名香港居民移居海外,較去年同期增長8.3%。這個人數雖然比不上香港歷史上幾次移民潮的規模(67暴動之後、中英談判期間、1989之後、1997之前),但卻是回歸16年以來的最大升幅。中介公司也重開了97之後很少見的周末移民講座,以應對來勢洶洶的移民諮詢熱潮。

但是這一年,沒有疫病,沒有金融危機,甚至也沒有巨大的政治變動。

離開,好似也沒什麼突如其來的戲劇性因素。 「樓價太高」、「小孩搶名校太辛苦」、「生活壓力大」、「年輕人沒有條件創業」……林林總總,不外乎平淡的切膚之痛。很多人說是「香港的政治環境令人厭棄」:爭吵──無解,抗議──無解,危機──無解,人們越來越不耐煩,街頭激烈,政治空轉,深層次、結構性的社會矛盾看不到解決的希望,於是用腳投票。他們賣了樓,賣了車;或者一無所有的,就這麼走了。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說:「這種談論移民的趨勢,已經十幾年二十幾年沒聽過了,體制內的朋友私下會說,這麼多年沒想過移民,現在也要想了。」他意識到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在經濟數據依舊向好,並沒有重大政治變故發生的情況下,用腳投票的沉默選擇顯示社會管治危機正趨向臨界點。

這瀰漫社會的消極氣氛,在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三項調查數字中,量化地呈現出來:

2013年11月26日,特首梁振英的最新民意支持度調查出爐,100分是滿分,梁的得分是40.6。這是他自去年上任以來的最低點。這個分數遠低於前任特首曾蔭權的支持度,並直逼首任特首董建華的最低支持度40.4分──董的最低分出現在2003年4月,就在這之後3個月,2003年7月1日,香港爆發了回歸以來最大規模的抗爭行動,50萬人頂着烈日上街,要求董建華下台,抗議基本法23條立法,給回歸後的香港划下第一個歷史拐點。

港大調查還顯示,香港人對香港政治社會狀況的滿意度,從1997年上半年調查的45.3%,下滑至2013年上半年的13.4%。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凈值(有信心減去沒信心),也​​從1997年下半年的45.3%,跌至2013年下半年的15.2%。

而在一項關於香港人身份認同問題的調查中,2013年上半年,只有34.9%的香港人認同自己是「廣義的中國人」(包括「中國人」和「香港的中國人」);這個數字甚至低於97回歸時的37.8%。其中,只有14.6%的年輕人(18歲到29歲)認同自己是「廣義中國人」,比1997年的31.2%低了一倍還不止。

這些數字直觀地反映:特首不被多數市民信任,特區政府施政令多數人不滿;港人對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減低,對北京插手香港事務的焦慮日漸升高;主權回歸16年,對中國的身份認同竟低於回歸前──人心沒有回歸,反而被越推越遠。

回歸之後的香港並非總是如此。回歸初期、特首曾蔭權的首個任期,都是民調指數相當積極的時候,而對中國身份的認同感,更是隨着內地時局變化、政治文明度的表現有鮮明的對照反應。比如2008年,在四川地震和北京奧運的雙重感染下,港人對中國身份的認同感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值。而艾未未、李旺陽、劉曉波等人權受到侵害的事件發生後,這個認同度又會出現明顯的波動變化。

2013年發生了什麼,令香港社會陷入如此躁動而無力的低迷狀態?

醜聞政治

香港一向以公務員隊伍的清明廉潔著稱於世。然而剛剛過去的這一年,政壇醜聞曝光之多、之深,卻是十數年來罕見,一再挑戰港人將「廉政」作為核心價值的心理底線。

時任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的劉夢熊在年初向媒體爆料,稱梁振英競選特首時聯手著名媒體操縱民意,並不惜以「污點證人」之姿聲稱梁振英與他有利益輸送的口頭承諾卻未兌現,引發輿論大嘩。劉夢熊後被揭露其爆料之時正在被廉政公署調查,被疑有報復動機。連續數周的媒體密集跟進令人看到高層政壇被撕開的一角,讀者大呼荒謬:這就是小圈子選舉的真相!

4月,審計署報告揭發前任廉政公署專員湯顯明在任期間,廉署以「分拆賬單」及改作「宣傳費用」入賬手法,支持2010年11月初以及12月初的兩場「超標」晚宴,宴請中國內地官員代表團,走捷徑繞過申領酬酢開支規管指引。這個被內地網民調侃為「不就是請客多花了一點錢嘛」的行為,卻給廉政公署近40年來的清譽蒙上污點,震驚全城。港府立即成立獨立檢討委員會。 11月27日,香港立法會發表調查報告,認為廉署行為失當,「痛斥」湯顯明不廉不潔,有議員更批評湯顯明「厚顏無恥」。旅居北京的香港作家陳冠中在7月香港書展的公開演講中特別提到了廉政公署醜聞。他說:「我周圍的同齡人都覺得特別驚訝,在香港,在我們成長的年代,好像『廉政』已經是不用再強調的概念了,大多數人根本不想再做貪污腐敗的事,不想把錢給貪污腐敗的人,也不想貪人家給的便宜。……這種行為讓我覺得不可思議,尤其是廉政做了這麼多年,這麼有成效,怎麼一下子就突然變了?自律沒有了。原來,這些東西是這麼容易掉回頭去的。」

醜聞接二連三。梁振英幕僚、前任香港發展局局長麥齊光上任僅12天,即被曝出涉嫌20多年前騙取公務員租金津貼,後辭去局長及行政會議成員職務。 「在過去十多年,香港政​​局似乎從沒有這麼亂過,」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岳感嘆。

在年尾,一場圍繞電視遙控器的風波更把今年針對梁振英政府的民怨燃至最高點。香港長年以來只有TVB和ATV兩間免費電視台,港府增加免費電視牌照的決議醞釀多年,2013年10月宣布結果,卻沒有發牌給籌備造勢最大、觀眾呼聲也最高的「香港電視」,而是發給兩家名不見經傳的電視台。 「香港電視」及幾大媒體質疑行政會議黑箱作業,引發了10月20日全港12萬市民遊行,抗議黑箱作業,要求政府「交待發牌準則」、「反對媒體壟斷」。爭議至今仍未平息,特首梁振英的民望更進一步跌至他上任以來的谷底。

貧富懸殊和工人運動

9月28日,香港特區政府首次公布香港「貧窮線」。貧窮線定為家庭入息中位數的50%。根據2012年底數字估算,香港共有131萬貧窮人口,貧窮率為19.6%。儘管香港自70年代以來的基尼係數一直都高於國際警戒線的0.4,顯示香港有嚴重的貧富懸殊問題,但在80年代實施公共與福利政策頗見成效之後這麼多年,貧窮人口比例仍接近二成,這個數字令人震驚。

政府統計處的數字顯示,在2001年,最貧窮家庭與最富裕家庭的收入差距是27倍,而10年後,2011年,他們之間的差距拉大到了42倍。在過去十年,香港經濟總體向好,人均GDP上升了47.6%,但貧窮家庭卻沒有因此受惠。他們的收入越來越少,生活越見吃力。當「地產霸權」成為社會的流行語,基層力量也成為近年來香港的社運生力軍。

2013年初爆發了香港二戰之後歷時最久的工人運動。 3月28日開始,數百名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外判工人要求加薪20%,並宣布將持續罷工直至訴求達成。他們在碼頭長期紮營,行動第三天,便有不同的團體組織,成立了「各界支援碼頭罷工後援會」。音樂人為碼頭工人唱歌,文化人編寫碼頭工人報《大眾碼經》,法律界義工幫助集體談判。更值得關注的是左翼學運與工運在這次碼頭工人罷工事件中形成的合力:在抗爭現場,除了工人,最常見的就是青年學生的身影。明確支持工人的學聯和青年組織「左翼21」的口號是:「學生就是工人」。

長達40天的罷工以資方同意加薪9.8%、碼頭工人讓步結束。但「學生」+「工人」反抗「李嘉誠」+「地產霸權」的社運新趨勢,似乎才剛剛開始。

中港矛盾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系教授陳韜文在分析近年來香港人對「中國人」身份認同的下跌時認為,影響認同度的,除了中國大陸政治文明度的表現之外,還有一個新因素:資源爭奪。內地孕婦來香港生孩子、媽媽來買奶粉、跨境學童上學、大學與職場中的內地生競爭者、地產市場中的內地豪客……香港本地社會面臨的資源爭奪在近年愈發突顯,加劇了近幾年的中港矛盾。

父母均非香港居民,但只要孩子在香港出生,即享有香港永久性居留權。香港這一法律判例自從2001年由「庄豐源案」成立,便吸引了不少內地媽媽到香港產子。然而在政府未作合理評估及政策配套的情況下,從嬰兒在醫院降生到吃奶出行、幼稚園入學,「雙非」孩童在各個環節擠占本地有限資源的現象引發了極大爭議。 2013年國慶假期香港靠近深圳的新界區一些幼稚園外,近千名家長通宵排隊為子女報名的陣仗,再次引發了本地家長的怨氣。面對社會不滿及排外情緒,大陸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海外版高調發文回應,稱香港出生率低,因此社會發展需要「新香港人」作為補充人口;文章並引述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的言論,認為新來港人士的學歷在過去10年整體有所上升,有14%是大專或以上學歷,他們大部分是自食其力,不依賴社會援助。

然而官方媒體對「新香港人」的主動定義及支持,並未面對港府政策失當的根源,其「家長式」的說教口吻,反而引發了香港本地輿論的反彈。有內地在港畢業生組織的「新香港人」討論會被指責為「洗腦」,還有言論認為「新香港人」並不單是民間自由流動的結果,還包括有政治目的的「人口置換」 。港人對中央插手香港事務,或者北京意識主導香港決策的擔憂和焦慮可見一斑。

普選亮劍

2013年12月4日,香港政府宣布啟動為期5個月的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的政改諮詢,徵詢公眾意見,包括屆時的提名委員會、選民基礎等。在政府主頁上公布的《2017年行政長官及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諮詢文件》,文件的名字叫做「有商有量,實現普選」。這「有商有量」四個字,側面呈現了2013年關於香港政治民主化改革已幾近撕裂無法彌合的爭議。

香港自回歸以來,根據基本法的規定,行政長官的產生一直是經由選舉委員會委員提名候選,再由選舉委員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出,並報中央政府任命。選舉委員會按照功能界別劃分,規模由1996年的400人循序漸進增至2002年的800人、及2012年的1200人,一直被詬病為「小圈子」選舉。研究選舉政治的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教授馬岳認為,以功能組別為基礎的「小圈子」選舉設置,直接扶持了香港的工商界力量,削弱基層聲音,並弱化了立法會作用,本意是加強特首對香港施政的控制力,但反而大大減低了特首的認受性及支持度,令政府管治頻現危機,長期來看,更令香港的產業結構失衡,助長地產霸權。

基本法附件一中規定,這種選舉委員會產生的辦法適用於1997年到2007年的十年。 「此後如要改變選舉辦法,由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行政長官同意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

因此自2003年開始,香港民間社會就一直在為爭取2007年普選行政長官努力,但04年全國人大對基本法釋法,否決了07年普選的可能;0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又再次宣布,2012年普選行政長官亦無可能,「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的選舉可以實行由普選產生的辦法。」

漫長的等待讓民主派人士與北京之間的信任度降至低點,而人大07年決定中,含糊其辭的說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實行普選產生的辦法時,須組成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可參照選舉委員會的現行規定組成。」——更引發了猜疑。以功能組別為基礎的選舉委員會的現行組成方式被民主派公認為不具有代表性,且傷害香港民主根本,但人大決定中「可參照」這個曖昧說法,令民主派人士擔心提名委員會可能成為一個不公平的預篩選機制,「北京不喜歡的人無法進入選舉程序」,會否真的存在這樣的篩選?若果真如此,普選的意義又在哪裡?這是香港民間普遍的焦慮。學者馬岳說,如果此次討論2017年普選的設置,真的設置了有政治針對性的准入門檻,而不是符合國際標準的真普選,那他悲觀預測香港未來只能是「未來十年,街頭見」。

在這種情勢下出現的「佔領中環」運動,也給2013年留下了必然要記錄的一筆。這是一個事先聲張的「公民抗命」違法行動,它的訴求是爭取「真普選」,還未發生便攪動起全城輿論風暴。

早在1月16日,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在《信報》的一篇專欄文章中寫道:香港民間要爭取遲遲不來的普選,且要確保爭來的是符合國際標準的「真普選」,而不是設立特殊篩選門檻的「假普選」,那麼,「公民抗命是最具殺傷力的武器」。戴耀廷說自己會身體力行,亦號召有志者在必要的時候採取公民抗命的手段──「佔領中環」。該手段非法,所以如果被捕,行動者不抗辯,甘願坐牢。這種以自我犧牲喚起民間覺醒的激進抗爭方式還從未在香港出現過,首次便是由法學教授提出,無疑在輿論場投下一枚深水炸彈。戴耀廷認為,香港自1997年以來遲遲不能完成的政治民主化改革,是導致今天香港管治危機、發展失衡的根源之一,香港人應該為民主付出更多,「不能再等」。

之後,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牧師朱耀明加入,和戴耀廷一起成為「佔領中環」的三名發起人。然而「佔中」並不是明天就發生,甚至不知道會不會發生。戴耀廷說,「可以這樣說,發起『佔中』的目的是為了最後不需要佔領中環。」他的意思是,如果可以凝聚起足夠的壓力與民意,逼迫特區政府、立法會及中央最終推出一份符合國際標準的普選方案,那「佔中」就不必要真的發生;因此,「佔中」的重點在於讓更多的人注意到這件事、投入討論這件事,思考香港究竟要什麼樣的民主與未來。 「公民啟蒙與協商是我們更大的目的,佔領並非目的,而是最終萬不得已的選擇。」為此,他們在「佔中」的實際行動前設置了諸多活動議程:簽署誓約、商討日、公民授權,等等。在預計可能的佔領時間(2014年)到來前整整一年,各種普選方案已經開始在社會上討論,並激起討論。本地親建制媒體亦高密度、高強度地批判佔領中環,激化爭議,客觀上也攪動起全城對普選議題的思考和關注。

2013年在姍姍來遲的政改諮詢啟動中畫下句點。 5個月後,會有什麼樣的普選方案出爐,民意是否認可?是否符合「真普選」的標準?立法會能否以三分之二票數通過?中央能否批准?「佔中」會不會發生?回歸以來,關乎香港未來的最大懸念將會在2014年揭開,而2013年,箭在弦上,弓已拉滿。

張潔平是香港《號外》雜誌副主編。

讀MBA究竟有沒有用?

紐約時報

你是否有注意到,有多少大學正急着將創業項目作為M.B.A.項目中的選擇之一?就像《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最近報道的,這其中原因有很多。有人可能會說,遲到總比缺席好——甚至會覺得,傳統的M.B.A. 項目終於與時代有了一點相關性,終於開始教人們如何創立一份事業了。請再思量一下吧。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此類變革其實只是裝點門面而已,學校們想要讓M.B.A.項目這棵搖錢樹保持活力,於是就趁着全國颳起的這一股創業風潮來趕時髦。事實是,讓傳統的商學院教在真實世界中艱難前行的創業方法,還不如讓茶黨(Tea Party)接受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的可能性大。

理由如下:傳統的M.B.A.項目是以課堂教學為主的。他們很少為學生提供真切接觸商業領袖或者商業場合的機會。據我所知,許多學院想要保持這種方式。他們的偉大創意是請退休的企業家來教室中上課。這就像是把一條鯰魚放到浴缸里,然後聲稱這是一條河。

在企業家們所偏愛的環境(也就是現實世界)之外,他們往往表現得不好,學生們也沒辦法真切感受到商業世界運轉得有多快速。我覺得我們可能甚至已經抵達了一個問題的核心:為什麼事實上有些M.B.A.反而毀掉了一些前途大好的創業家。你可以去坐在一間教室里,然後再試試去在一個飛速發展的公司里工作。這樣的差異就跟白天和黑夜一樣巨大!你會把教室視為一個危險的、無法看清商業世界的地方。

舉例來說,吉阿妮·阿卜杜拉(Gianine Abdallah)是一位主要在亞特蘭大發展的創業者,她最近創立了一家在線服裝公司,在第一周就實現了盈利。像其他快速發展的企業家一樣,她想要飛快地前進。所以當她問我去上M.B.A.的課會不會有幫助時,我的回答是我不覺得它對她來說有太多意義,不管是在邏輯上還是學術上。她是不是真的有時間開車穿過城市去上課,或者把時間花在一個無法給予她真實世界商業經驗的在線課程上?

她所需要的,我覺得,不是花時間在教科書中學習商業理論,在商業領袖與合伙人前亮相或者與其接觸的機會才是現在能幫助到她的。她需要建立人脈,讓她在現實世界中遇到的問題能由像蘇珊·內瑟羅(Susan Nethero)這樣建立以及售出一家女性內衣公司Intimacy的人來解答。

是的,當然了,阿卜杜拉和其他創業的學生可以用得上一些會計與金融的知識,但為什麼不在網上學習呢?在過去,這可能算不上一個好選擇,但科技與在線教學技術現在已經進步了許多,美國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的一個研究發現,「平均來說,在線學習的學生比那些接受面對面教學的學生要表現得更好。」

當我在1994年在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拿到M.B.A.學位時,我已經是UPS快遞的信息技術負責人了,滿心想的都是要繼續在公司內部往上攀登——就像絕大多數來自其他大公司的同學們一樣。但現在,許多M.B.A.學生想要做自己的事,開創他們自己的公司。

對於當時還在UPS的我來說,綜合管理M.B.A.的學習已經夠用了,因為它給我機會接觸信息技術以外的其他領域,比如市場以及戰略。會計課和戰略課非常有用,即使在我創業的時候也還能用到這些知識。

但20年光陰帶來的不同之處以及我認為在上世紀90年代之後許多M.B.A.項目有些跟不上時代的原因是:當我創立我的公司STI Knowledge的時候,我們在投入競爭拼殺之前有三年時間。而創業者們告訴我,以如今的技術發展水平,他們擁有的時間只有三個月。以前需要幾天甚至幾個月來獲取的數據現在可以即時獲得。商業世界的新速度如此之快,傳統的M.B.A.與教室教學已經被遠遠地拋在了塵土之中。

在我出售了STI Knowledge之後,我決定,我要把這些改變公之於眾,創建一種新型的M.B.A.。我為我的母校捐錢,以將他們的執行管理M.B.A.項目改進為一個創業型的M.B.A.項目。學校里的那些人說我教育方面具有遠見卓識,高興地收下了我的錢。我的確很有眼光,也很聰明——但我太天真地以為,我可以說服一所大學提供一個讓學生走出教室的創業項目。還不如去捅馬蜂窩呢!

我一直在說,「好了,大伙兒,讓我們前進吧。」但他們的腳一直被粘在學術的地板上,不願意移動。原因是這樣的:大多數商學院都有工會,也就是終身教職員工組織,這使得課程一直保持着他們想要教授的形式、時間以及方法。他們真的不想聽到我告訴他們,我上的M.B.A.課程對於將我的公司帶入21世紀沒有什麼幫助——或者我在M.B.A.課程中學到的東西再也不實用了。

你也許會問,學術界的領袖們都到哪兒去了。每一次有商學院把他們的M.B.A.項目修改得更符合現實,你都會發現一個強勢的院長,他或她的視野與信念能夠超越學校的既得利益。這些院長們可能本身就是成功的企業家。但是我們現在所談的是期望——現實是他們往往更像工會代表,而非企業家。這就是你必須讓企業家走出教室的原因。

最後,我開始向其他機構傳達我的想法。我所得到的是很多感興趣的回應以及很多合伙人(22所大學),但真正的行動卻很少。我對於創業型M.B.A.的設想仍然舉步維艱。然後,就在剛過去的9月,我與位於格魯吉亞州蓋恩斯維爾的布里諾大學(Brenau University)達成了合作,提供一個受承認的創業型M.B.A.項目。這個目標能達成,主要得益於這些因素:非終身制的教職工集體、高瞻遠矚的院系領導以及一個有創業精神的校長。

我們把所有的課程都放到網上,不厭其煩地組織學生融入當地的商業圈子。學生們參加董事會議、商業晚餐以及C.E.O. 圓桌會議,以便認識了解商業領袖們以及他們的事業。M.B.A.學生們用3個月的時間跟隨在一位執行副總身邊工作,直接向他報告工作。所以這一切都是可能達到的。

現在,當企業家問我是否應該去讀一個M.B.A.的時候,我會這樣告訴他們:如果你能去斯坦福大學,那就去吧。斯坦福能提供獨一無二的接觸硅谷的機會,而硅谷是全球發展最快的經濟生態圈。它的商學院的半工半讀項目符合三個最重要的R:嚴格(rigorous),緊跟時代(relevant)以及現實(real-world)。在很多例子里,斯坦福的學生都能一邊幫助一家硅谷公司發展,一邊為他們的M.B.A.學位學習。

如果你能去哈佛大學的商學院,那也去吧。它一直都在證明,它可以幫助你創建一份事業,儘管我並不認為這與該學院著名的「案例教學」商業課程有關。在我看來,案例教學仍然是一個以教室為中心的教學模型,與如今創業家們試圖建立的事業並沒有什麼關係。但是不管如何,還是去哈佛吧——哪怕只是為了哈佛的校友人脈網。僅憑在項目之中以及之後你所認識的人,你入學時交的學費就已經值了。

在斯坦福與哈佛之外,我會這麼建議:只有在你找到一個能夠提供現實經驗、與正在創業的人士接觸的機會的項目的M.B.A.項目的時候,再去讀。否則,雖然我不會說現在的傳統M.B.A.完全沒有用,不過它着實就像是讓運動員去觀看比賽錄像,卻從來不讓他們上賽場實戰一樣。

克里夫·奧克斯福德(Cliff Oxford)是牛津創業中心(Oxford Center for Entrepreneurs)的創立者。

創業精神在日本年輕一代中復萌

紐約時報
東京——在這座東京企業孵化器里,這群20來歲、身着牛仔褲、抿着意式咖啡敲擊筆記本電腦的年輕人可能更適合待在硅谷,而不是日本,多年以來,身着灰色西裝的公司上班族,才是日本最可靠的成功標誌。不過,對於那些希望能通過最新經濟計劃讓國家擺脫長時間低迷的人而言,武士創業島(Samurai Startup Island,簡稱SSI)里的年輕男女代表了一個關鍵的因素,那就是創業的復蘇。

創業回歸的跡象是剛剛出現的,有很強的試探性,以至於對初創企業和首次公開募股的統計還沒有跟上。不過,分析師和投資人表示,過去的兩三年間,日本已湧現了數百家新創立的互聯網公司和相關的科技公司,創造了一個創業生態系統,其中有SSI這樣的孵化器,還有被稱為加速器的新型風投基金,通過投資初期階段的創業公司以圖漁利。

一些一流學府不僅已經開始創立自己的孵化器和創業基金,還設立了關於孵化初創企業的課程——長期以來,同樣是這些學府在把成功定義為到知名公司、或精英雲集的政府部門謀得一份工作。一些年輕的創業者說,如果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不履行承諾,打破日本死板的企業文化,真正的進展是不會到來的,雖然如此,他們表示,被稱為安倍經濟學(Abenomics)的經濟計劃帶來了股市的上揚和更廣泛的樂觀情緒,這些變化已經讓他們在找投資人和客戶時變得容易起來了。

尤綠那株式會社(Euglena Corporation)創始人出雲充(Mitsuru Izumo)說,「這是一場能振興日本的轉變的開始。如果我們不釋放我們的青年,那麼日本會變得孱弱無力,如果再次發生類似福島核災難那樣的打擊,日本甚至都沒法生存下來。創業是日本最後的機會。」尤綠那株式會社是一家估值10億美元(約合61.3億元人民幣)的生物科技創業公司。

多年以來,創業精神的萎靡一直被認為是日本無力掙脫災難性通縮漩渦的一個主要原因。曾產生過索尼(Sony) 、豐田(Toyota)和本田(Honda)的國家,幾乎已經後繼無人。

日本在製造業等藍領行業有着悠久的創業史,然而身處數字時代的前沿,當日本把這種傳統推廣到更以知識為基礎的軟件行業或計算機行業時,卻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而韓國等競爭對手已經加速趕到了前頭。

十年前,在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Junichiro Koizumi)振興經濟的舉措下,日本似乎一度對年輕的創業者敞開了懷抱。然而在這些新人中最傑出的創業者因為證券詐騙罪被送入監獄後,初創企業的復興基本上就被扼殺了,這名創業者叫堀江貴文(Takafumi Horie),是一名年輕氣盛、開着法拉利在東京四處招搖的互聯網新貴。對其他青年創業者而言,他是有罪還是無辜不是事件的關鍵。他們把他的身敗名裂視作一則警示寓言,表明了日本日漸老化的體制是如何把挑戰其統治的人碾個粉碎的。

SSI位於東京灣一個在垃圾填埋場上建起來的廉租辦公區內,是很多人寄望的新一代創新者中的先鋒隊,和極其循規蹈矩的日本企業界有着天壤之別。作為東京湧現的幾家初創企業孵化器中最知名的一家,SSI會提供多種服務,包括免費的法律諮詢、廉價的辦公空間、意式咖啡機,還為熬夜的人提供雙層床。

年輕一代日本人生在一個淹沒了國境線的互聯網世界裡,似乎更樂意從蘋果(Apple)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等外國楷模身上獲得啟發。許多年輕人目睹了索尼向韓國三星割讓市場份額的一幕,不再認同他們曾是工薪一族的父輩們一生待在知名公司、或是一輩子做一份工作的理念。

25歲的福島良典(Yoshinori Fukushima)說,「在一個萬事皆有風險的世界,你最好自己當老闆,掌握自己的命運。」他的公司剛創立一年,員工人數已經增長到了14人。

在攻讀軟件工程學碩士學位期間,福島良典創建了自己的公司Gunosy,銷售自己編寫的一個應用軟件,該軟件能通過分析社交媒體網頁,找出用戶可能感興趣的新聞報道。他說,在開始創立企業之前,他拒絕了多家知名公司提供的職位。

也有一些創業人士則是因為擔心自己會像上世紀90年代到2000年頭十年之間成年的日本人一樣,成為又一個「失落的一代」,當時日本經歷了長期的經濟衰退,新的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極度匱乏,許多年輕人無法充分就業、或者失了業,只能向下層流動。

對日本和硅谷初創企業進行過研究的聖克拉拉大學(Santa Clara University)管理學教授羅伯特·埃伯哈特(Robert Eberhart)說,「日本已經受夠了經濟蕭條,是時候釋放我們的動物野性了。我認為現在日本湧現的創業激情還要甚於美國。」

一些人告誡,要想成為一個鼓勵顛覆性冒險行為的地方,日本還有一段路要走。東京武藏大學(Musashi University)從事創業研究的高橋德行(Noriyuki Takahashi)援引了一些比較性全球調查來證實這一點,在根據西方和亞洲主要經濟體對創業者的社會接納度進行的排名中,日本排在了末位。

高橋德行等人表示,要想讓硅谷式的風險投資真正得到繁榮發展,就必須克服對創業者根深蒂固的偏見——在一種對無拘無束的自我展現心存厭惡的文化里,創業者會被認為過分貪婪或自吹自擂。高橋德行等人說,最大的障礙是堀江貴文身敗名裂給創業精神留下的污名。

「堀江貴文給創業帶來一種負面形象,使它成了某種過於貪婪的東西。年輕的創業者試圖改變這種觀念,」打着鮮綠色領結的出雲充熱情地說。

也許,最明顯的變化標誌是初創企業創始人中出現的名牌大學畢業生的人數——如果他們願意,他們依然能在企業里獲得高級別的職位。出雲充和互聯網創業者福島良典都是日本一流學府東京大學(University of Tokyo)的畢業生。

東京大學表示,被校方稱為「創業者廣場」的孵化器正在孵化25家初創企業。東京鼎鼎大名的早稻田大學(Waseda University)表示,該校已經孕育了五家新企業,今年,早稻田大學推出了支持初創企業的項目。

協助運作東京大學孵化器項目的商學教授各務茂夫(Shigeo Kagami)表示,這些數字也許看起來較小,「然而,這種趨勢的出現,本身就是日本的一大機會。」

他說,「正如史蒂夫·喬布斯讓我們看到的,要改變世界,只需一兩個成功故事。」

日本長野 - 寧靜優美

王昱婷
日本是個海島,一般人對日本料理的印象更以海鮮為主。但日本國內有1/4以上是高山,論起代表日本「原風景」的印象,卻是山野和農村。關東圈內,離東京搭新幹線只要1個多小時車程即可抵達的長野縣,境內群山環繞,是日本少數未臨海洋的內陸縣。古名信州的長野縣,具有代表日本的山野和農村面貌,即便是第一次來到長野縣,望見那綿延的森林與亙古永恆的農村景象,任誰都會浮起一種似曾相識的懷舊感。離東京都心不到2小時車程,就能輕易抵達日本人的心靈故鄉。

度假勝地 輕井澤

長野縣最有名的觀光區當屬輕井澤。標高1,000公尺的輕井澤,一年平均氣溫比札幌還要低,從明治時期以來就以避暑勝地為名,知名歌手約翰藍儂在被暗殺之前,每年夏天都會與家人一起到此避暑。輕井澤銀座商店街內的某間麵包店,是約翰藍儂常去光顧的店,店內供應樸實單純而美味的麵包,店面裝潢也不甚起眼,但牆面上一張約翰藍儂騎著腳踏車在麵包店前被拍下的照片,就是最華麗的擺設。輕井澤是適合單車觀光的地區,車站前以及多數民宿都有提供腳踏車的出租服務。騎乘單車,沒有時間壓力的穿遊輕井澤森林,是充滿時尚感的休閒方式。

現任日本天皇在這裡的網球場與皇后美智子相遇,讓輕井澤的名聲更為響亮。雖說長野代表了日本傳統風景,但輕井澤卻是日本洋風代表。建於1905年的舊三笠飯店,是純木造的洋風建築,當年可說是冠蓋雲集,現在則被列為國家文化財。日本知名導演宮崎駿引退之作《風起》中,男女主角重逢的飯店,據說就是以舊三笠飯店為範本。

長野是日本唯一舉辦過夏季以及冬季奧運的場地,輕井澤帶有濃厚的洋風度假優閒風情,但同時也是體育的聖地。國人可能較不熟悉,但被列為奧運項目的「冰壺」運動,可以在輕井澤的體驗館中體驗。

深山雲隱 野澤溫泉

位於百年前曾經噴火的火山毛無山腳下,野澤溫泉至今仍保有傳統的溫泉街道型態。狹長而蜿蜒的溫泉街道,婉轉坡道的上方是溫泉源泉,冒出的熱氣氤氳終年不散,前方遠眺毛無山,閑靜的溫泉街。準備在清晨上班前泡溫泉醒一下腦袋的民眾,趿著木屐緩緩走動。急著上學的小朋友跳轉在石板道上,這裡既是觀光地,也是生活感滿溢之處。

野澤溫泉內有眾多溫泉旅館,還有區域內居民出資共同營運的13座公共浴場,不需門票,就連一般觀光客也可免費入內浸泡。而在源泉處,無疑是居民的共同廚房。野澤溫泉也是日本知名蔬菜野澤菜的發源地,據傳是當地的和尚到大阪及京都修行時,帶回來的蕪菁的種子,結果種在此地後,葉片長得奇高,卻不結莖果。雖然經過現代科學DNA檢查,發現野澤菜與蕪菁是不同的作物,上述說法只是個美麗的錯誤。居民把收成後的野澤菜拿到這裡燙熟,再拿回自家,或是供旅館宿泊客人食用。由於源泉溫度高,怕引發危險,只限當地居民進入。但源泉附近的足湯,一旁可供煮溫泉蛋,一面泡腳邊吃溫泉蛋,遠望前方高山,想必身心都能滿足。

美如畫布 小布施

位於長野縣東北邊的小布施町,是個宛如日本畫中走出來的小城鎮。這裡人口不過1萬人再多一點點,面積不到20平方公里,卻有12座美術館以及博物館。這裡是聞名日本海內外,江戶時期的浮世繪、版畫等畫家葛飾北齋晚年居住的街道,據說一生搬過90多次家,最多一天搬過3次家的北齋,在小布施卻住了4年。所以世代居住於小布施的居民中,不乏擁有北齋的畫作之人,近年來,北齋在國際受到矚目,擔心北齋畫作流出,因此官方有計畫向居民收購或是承借北齋作品,並成立北齋館。

在美的自覺意識下,小布施的居民也極力合作打造自己的家園。對自家庭園自滿的居民,會在門口擺放一個開放庭園的小牌子,即使是陌生的觀光客,只要門前放有這個小牌子,都可自由入內參觀。小布施町自稱是「栗子、北齋與花的小町」,也是日本知名的栗子產地,小小的町就有近10家以栗子為主的和果子店。

原鄉風景 飯山市

飯山市是長野縣人口最少的市級組織,一年之中有半年是雪季,自然讓這裡成為滑雪勝地。飯山市的誘客魅力是豐富的自然及宗教人文特色,身為日本知名的佛壇街道,寧靜市街林立20多間寺廟神社,並衍生出傳統佛具工藝,日本明治時期的浪漫詩人島崎藤村稱飯山市為「雪國小京都」。

由於寺社眾多,飯山市也從供奉神佛之心而孕育出為數不少的甜點店,包含洋果子以及和果子,其中飯山市特有的香蕉船蛋糕,更是其中最大特色。依每間店的作法不同,香蕉船也有不同的形狀。基本上是海綿蛋糕上鋪上一層鮮奶油,再擺上香蕉,有做成銅鑼燒樣式,也有直接做成蛋糕捲的樣子。飯山市觀光協會還特地製作了甜點地圖,來到飯山市,不要忘了去索取一張地圖,按圖品嘗甜點。

飯山市可說擁有日本傳統意象的面貌,觀光協會營運的高橋真由美人形館中,便訴說了這些古早古早以前的人與土地的故事。高橋真由美是日本知名的手工捏製娃娃工藝師,為了留住日本傳統風情,她以農村人物以及四季風物為創作藍本,創造出打動人心的風景。

旅遊資訊

◆ 航班:可搭各航空公司班機前往東京後,轉乘新幹線及電車等前往。

◆ 簽證:免簽證。

◆ 匯率:新台幣1元約兌換3.5日圓。

◆ 時差:比台灣快1小時。

◆ 相關資訊洽詢:

1. 輕井澤觀光協http://karuizawa-kankokyokai.jp/

2. 野澤溫泉觀光協http://nozawakanko.jp/

3. 小布施文化觀光協http://www.obusekanko.jp/

4. 信州飯山觀光http://www.iiyama-ouendan.net/

5. 飯山市高橋真由美人形http://www.ningyoukan.net/

蘭陽森林美學 - 山村文學行腳

台灣美好風景

在體制沉思中 告別2013

顏厥安/

台大法律學院教授,

殷海光基金會董事長

13,是個可以用整數紀念回想許多事件的年份。今年八月「最高法院歷史」期刊的一篇文章,回憶當年有記者把一九六三年十月—距今正好五十年—開始的聯邦最高法院「庭期」(October term 1963),稱為「第二次美國憲法大會」,因為該年度最高法院做出了許多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自由派裁判。同樣是六三年的美國,金恩博士發表了著名演講,甘迺迪總統則遇刺身亡。七三年,發生了南方九一一的智利政變。一九三三年德國帝國議會的「授權法案」,建立了獨裁,終結了威瑪。這個合憲政變的後果,是千萬生靈塗炭。

台灣體制崩壞年

二○一三的台灣,是個不堪回首的體制崩壞年。從年初當局試圖用公投把反核的議題與力量關進「鳥籠」,就充分顯現政治力的虛妄與制度的荒謬。一路延燒到九月政爭,藉由總統/黨主席的雙面政客身分,幾乎可說發動了一場「政變」,也許不是奪取政權,但卻接近於改變政體,試圖用行政權以及黨中央來拔除國會議長地位與身分,妄圖建立總統一條鞭體制。不純然令人意外的發展是,地方法院民事庭的年輕法官,開啟了阻擋這場政變的序曲。體制的免疫系統仍在,但是卻更顯現出巨大的虛妄與荒謬。

中華民國/台灣體制,從四五年以來就是荒謬的,所以需要不斷發動政治口號動員。但是很少有國家在「民主化」以後,仍須編織沒人相信的國王新衣,如九二共識,來掩蓋體制的荒謬。「獨立宣言」的壯麗詞藻伴隨著美國的誕生,但是憲法「五分之三黑公民」條款,卻像是個永恆的鞭痕,世世代代嘲笑著美國體制的荒謬性。即使在內戰百萬傷亡與一位總統之死的百年之後,一九六三年的最高法院,仍須以「公民權」來艱苦面對五○年代以來幾近準內戰狀態的社會。

中/台體制也許一時脫離不了荒謬性,但是內部問題的體制虛妄性呢?在漢語語境中,體制的體,有體認、體會、身體力行與體現、實現之意。這不是什麼大道理,一如語言不是文法書,制度規則當然要透過「行動」來表彰其意涵。因此當檢察總長或總統開記者會指控行政不法,特偵組浮濫監聽,縣長說徵收可以賣地當財源,胖達人說純天然,這些都是在體現制度的意涵,包括其虛妄性。

權富的免洗餐具

什麼是制度的虛妄性?就是以私相授受方式,將公共制度操作為純然服務於一己權力或財富的免洗餐具,還要處處發言表演,表示自己多認真看待這些制度。將體制的執行,變成了差勁的演藝製播,難怪黑油毒水與徵地搶錢橫行。大家不要以為我們可以與體制虛妄性相安無事,因為虛妄性越大,表示政商權貴的搜刮圈子越小。中國幾千年的體制早就虛妄成癮,不論姓資姓社本質都沒變。現在台灣似乎也被嚴重感染,脆弱的民主被操作成為權貴方便法門,制度被體現為特權。

二○一三即將落幕之際,實讓人很難不覺得,台灣需要進行民主化二十年以後,第二階段的深層體制改革。但是這再也不是浮面的條文工作而已,如果我們不能好好反省,國會減半與並立制單一選區可以讓民主多扭曲;監聽的法官保留可能被操作得多空洞;矯情的環保法規可以被依法行政得多污染;乃至民選總統或縣長可以濫權地多麼土皇帝,我們將永遠不會有正向的體制。而這一切都需要「行動」。今年最值得安慰的,就是公民以各種行動表達了要「保衛社會」的意向與決心,但是如果不能繼而要求體制要實現出其真正的精神與目的,權貴集團永不會放棄以體制的虛妄來玩弄人民。

台灣在全球經濟發展中脫隊

二○一三年明日收尾,回顧今年以來的世局變遷,具有最重要意義的,顯然是在經濟這一區塊。今年乃是世界經濟走出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陰霾的重要一步︰特效藥QE(量化寬鬆)正式宣告縮減,經濟數據一再傳出佳音,實體經濟的復甦力道強化;以美、德引領的部分股市不斷創下歷史新高。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皆走強上揚,乃是難能可貴的現象,意味明年將是豐收的一年。然而,一向與國際經濟連結甚深的台灣,在全球經濟正向發展的趨勢中顯然脫隊了,實在令人憂心。

先看下面這個強烈的對比,就可以了解台灣經濟之重大危機。那就是兩「馬」(馬英九、歐巴馬)執政下的經濟表現。馬英九二○○八年五二○就職前夕,台股指數為九二九五點,自此一路下跌,到了上週五,執政約五年半,總共跌了八%;反觀歐巴馬就職時,美國道瓊指數是八二八四點,至上週五收盤一六四七八點,約上漲九十八%。在經濟成長方面,歐巴馬上台前一年GDP是負成長○.三%,其執政一年,GDP成長馬上拉高到二.八%;而自二○○九年美國經濟復甦以來,有兩次GDP的季成長率超過四%。這樣的成長率,對於新興國家或許並不耀眼,但就超大的成熟經濟體而言,是非常難得的成就。反觀台灣,二○○七年民進黨執政時,GDP成長率將近六%;馬英九二○○八年五月接手,GDP成長率只剩下○.七三%,二○○九年更跌至負一.八一%。

或許有人認為,只比美國並不客觀公允,那麼再來看其他國家的表現吧!這些年來,全球經濟的重大危機,除了美國的次級房貸風暴,其次就是歐豬五國的主權債務危機。到了今天,不但美國逐漸復原,身為歐盟領導國家的德國,經濟表現亦令人稱許,股市也創下歷史新高。而歐豬國家中,愛爾蘭已宣告脫離紓困名單,股市光是今年就上漲三十三.九二%;形同破產的希臘,其政府預算扣除債務利息支出,已可達到平衡,今年股市也漲了二十八.三四%,歐洲主權債務危險期似乎已經遠去。

而沉淪二十年的日本經濟,也在新首相安倍祭出振興經濟的三支箭後,休眠的火山一夕爆發,出口企業獲利驚人;日股今年漲了五十五.六四%,成為全球最耀眼的股市之一。另外,一向落後於台灣的東南亞國協,近年則急起直追,成績有目共睹,在世界經濟版圖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近來更成為美、日、中拉攏的對象,無論在「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均居核心地位。至於南韓,經過這幾年的轉型,經濟已提升到另一個境界,成為已開發國家「經合會」(OECD)的一員,其3C產品與文創產業橫掃全球,引導流行文化的風潮,成就之高是台灣難以望其項背的。

台灣經濟在全球經濟復甦中脫隊,肇因於馬政府的選錯邊,選擇更加依賴中國,跟中國綁在一起,將投資、出口、生產幾乎全數押注在中國,自甘於成為大中華經濟圈的邊陲,寄望得到中國的讓利、施惠。罔顧中國的經濟也在轉型,不但欲提升產業技術,不再發展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更極力扶植自身的產業,使得台灣與中國之間已由垂直合作變成平行競爭。因此,兩岸在經濟上,注定是對手而非夥伴,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而所謂的經貿合作,只是國共雙方在政治目的下操作出來的假象。

馬英九向中國全面傾斜,乃是走上一條不歸路。因為過度依賴中國,台灣經濟已罹患一種無法根治的慢性病,就像中國學者口中的糖尿病患者,必須仰賴中國施打胰島素維繫生命;這造成台灣經濟與世界多數國家相比,缺乏成長動能,已失去昔日的光輝。奈何馬英九非僅無能,在意識形態上更是偏執,由目前的做法看來,他不但不認錯、還要加碼,將台灣經濟孤注一擲,押在一場必輸的豪賭上。

Mandela’s closest aide tells of her life with ’beloved Madiba’ 曼德拉最貼身助理講述與「受人愛戴的馬迪巴」共處時光

Zelda la Grange joined the presidential typing pool in 1994. She soon won Mandela’s trust and went on to become his right-hand woman.

齊爾達.拉格蘭吉1994年加入總統府打字組。她很快就贏得曼德拉的信任,之後成為他的左右手。

For 16 years, Zelda la Grange was the constant companion at Nelson Mandela’s side. It gave her unrivalled access to world leaders from Bill Clinton to Muammar Gaddafi.

齊爾達.拉格蘭吉有16年的時間都陪伴在曼德拉左右。這給予她無人能及的機會,接近從柯林頓到格達費等世界各國領袖。

Mandela was a tough and demanding but irreplaceable boss, she recalls.

她回憶說,曼德拉是很嚴格、要求很多,但卻無人可取代的老闆。

"He was straightforward but I have to say he wasn’t a pushover. If he’d made up his mind about something, he stuck to that."

「他有話直說,但我要說,他不是容易被說服的人。如果他對某件事下定決心,就會堅持到底。」

Mandela has been criticised for maintaining warm relations with leaders such as Muammar Gaddafi of Libya.

曼德拉因為與如利比亞的格達費這類領導人維持良好關係而受批評。

La Grange explained: "Madiba never condoned the things that Gaddafi did wrong but the fact that he delivered on his promise meant a lot to Madiba because it showed him there was a relationship based on trust.

拉格蘭吉解釋說,「馬迪巴從未寬恕格達費做錯的那些事,但他信守承諾對馬迪巴來說深具意義,因為這表明他們之間有基於信任的關係。」

"Gaddafi was so hospitable whenever we went to Libya. He would ask Madiba, ’What would you like to be prepared for supper?’ There’s very few other heads of state who went to the trouble to ask Madiba what he wanted to eat."

「不論我們何時造訪利比亞,格達費都很好客。他會問馬迪巴『您想要晚餐為您準備什麼?』其他國家領袖少有人會不怕麻煩地問馬迪巴想吃什麼。」

《新聞辭典》

pushover:名詞,容易被說服、讓步的人,容易完成、取得的事物。

stick to:動詞片語,堅持、堅守,遵循。

例句:Chris will definitely stick to his decision. He is no pushover.(克里斯肯定會堅持他的決定。他不是好說話的人。)

go to the trouble (to do something / of doing something):動詞片語,不怕麻煩、費心力做某事。例句:Don’t go to the trouble to cook. I’ve already had supper.(不必張羅飯菜。我已經吃過晚餐了。)

全球危機 沒錢退休養老

時機歹歹,不僅工作難保,連退休也變得很艱苦。美聯社前天報導,全球正面臨退休危機,受2008年金融海嘯和經濟大衰退影響,各國政府和私人企業都考慮提高退休年齡並刪減退休金,亞洲人退休後還得面對養兒不能防老,政府退休福利制度不成熟,得想辦法靠自己為生的窘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的龐大嬰兒潮世代相繼進入退休年齡,但德國的美世(Mercer)顧問專家德力格說,第一批退休的嬰兒潮世代將發現他們根本負擔不起退休生活。受金融海嘯影響,各國政府為了減少赤字,大砍退休福利,私人企業為求生存,也減發月退俸。很多人本來就沒存錢的習慣,金融海嘯一來投資的錢也被捲走了,口袋空空的他們只好延後退休。

「不能依賴下一代」

52歲東京上班族福島幹夫擔心,70歲退休後可能得住到馬來西亞等國,因他1年才領約30萬元台幣退休金。過去中國、南韓等亞洲國家堅信養兒可防老,但現在年輕人都離家到大都市工作,老父老母退休後兒女無法在身旁奉養,且社會福利制度又不夠成熟。47歲南韓貿易公司經理柳泰威說:「我們得自己為將來做好打算,不能依賴下一代。」

被迫提高退休年齡

中國目前男性過了60歲,女性過了50歲就可退休。但因一胎化之故,人口快速老化,中國政府被迫考慮提高退休年齡,才能應付龐大的退休金,但料將面臨強烈反彈。

打造台灣休閒品味島

何飛鵬
在網路上流傳一篇文章,奉勸所有年輕人:想要事業、工作,就去上海、北京、香港;想要生活、悠閒,就留在台灣。這是一個旅美的華裔人士在走遍兩岸三地之後的感受。

只欠發展策略目標

文章形容上海、香港,步調快、積極進取,機會滿街都是;而台灣,慢條斯理、喝咖啡、講品味,以不變應萬變,在原地打轉。
以我個人的感受,這是精準的形容,比較起過去快速成長的台灣,這真是傷感,也令人為台灣未來的何去何從憂心。
可是順著這個邏輯思考,台灣有沒有可能的出路呢?我們有沒有可能把台灣打造成休閒、度假、品味、養老之島呢?讓台灣變成一個美麗、溫馨、充滿人情味、文化氣息,可以徜徉、可以旅遊、可以休閒,可以度假之島呢?
我認識許多大陸的有錢人,三不五時就來台灣自由行,享受美食、陽光、人文氣息。我認識的很多香港人,也喜歡台灣,並考慮移居台灣。
我認識的許多日本人,更是把台灣視為對日本人最友善的地方。歐美人對台灣雖然較陌生,但以台灣山川之美,應可開發。
再加上台灣美食的多元豐富、健康醫療水準的超值、人民的善良、物價的便宜……,都構成足夠的吸引力。
現在缺的就是政府的策略發展目標,如果政府能把台灣的定位,從致力經濟發展轉為把台灣打造成休閒、度假、養生、品味之島,要把來台觀光人數從今年的800萬人,每年成長百分之十五,3年破千萬應可期待。

導引失業人口回鄉

這樣的國家定位調整,需要許多的配套措施:其一是放棄台灣的高污染產業,以環保為第一優先,我們不能再容忍破壞台灣景觀、水源、河流的工業持續危害,要讓環保單位用最嚴格的標準查察,讓所有工廠符合環保規範,才能確保一個清新、美麗的台灣。
配套措施之二是導引失業人口進入觀光旅遊休閒相關產業。
要有計劃的發展台灣各地方的特色產業。例如休閒農業,地方特色文創產業及餐飲、民宿,並鼓勵失業人口回鄉,讓台灣的農村重新找到生氣,這也有助於解決現在居高不下的失業率。
配套措施之三是發展有助吸引外人來台的相關產業,如醫美,現在大陸來台從事醫美療程的人士已經絡繹於途,應該更有計劃的鼓勵與開放。
台灣已逐漸變成優雅慢活之地,就忘卻過去世界製造中心的光環,重塑一個適合生活的品味旅遊之島吧!

2014怎麼說?

千年,讀 “X thousand”:
1000 = one thousand
2000 = two thousand

百年,讀 “X hundred”:
1900=nineteen hundred
600=six hundred

百位是零,讀作 “X thousand and Y”,可省略and
2008 = two thousand and eight
或 two thousand eight
1054 = one thousand fifty-four

百位不是零,讀“X hundred and Y”,可省略hundred and:
1997 = nineteen hundred and ninety-seven
或 nineteen ninety-seven

十位是零,零讀作英文"o":
1908 = nineteen hundred and eight
或 nineteen o eight

即將到來的"2014"怎麼讀?正式的唸法是「two thousand fourteen」較口語的說法「 two thousand fourteen」。你答對了嗎?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如是說

請 謝謝 對不起
Please, thank you, sorry
在一個家庭裡
In a family
一個人不應該太侵略 而該說「請」
one should not be invasive and say 'please'
在一個家庭裡
In a family
一個人不應該自我本位 而該學會說「謝謝你」
one should not be egoistic and learn to say 'thank-you'
在一個家庭裡
In a family
當一個人發現自己做錯事情 應該知道要說「對不起」
when one realises he has done something wrong and knows to say 'sorry'
這個家庭才能享有平靜與喜悅
in that family there is peace and joy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周日在梵諦岡聖彼得大教堂廣場主持祝禱時,談到成功家庭生活的主要三個要素。

註:原文為義大利文,英文翻譯參考路透。

許多人輕視財富,但很少人知道如何放手。 Many people despise wealth, but few know how to give it away.

許多人輕視財富,但很少人知道如何放手。 Many people despise wealth, but few know how to give it away.
法國哲學家 拉羅什福柯 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

簡單道理

從前,有兩個飢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于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乾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 狼吞虎嚥,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 旁。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飢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 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後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又有兩個飢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而 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 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福祉安康的生活。

一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也要面對現實的生活。
只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 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並不是你想像中那樣

兩個旅行中的天使到一個富有的家庭借宿。這家人對他們並不友好,並且拒絕讓他們在舒適的客人臥室過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給他們找了一個角落。當他們鋪床時,較老的天使發現牆上有一個洞,就順手把它修補好了。年輕的天使問為什麼,老天使答到︰“有些事並不象它看上去那樣。”
第二晚,兩人又到了一個非常貧窮的農家借宿。主人夫婦倆對他們非常熱情,把僅有的一點點食物拿出來款待客人,然後又讓出自己的床鋪給兩個天使。第二天一早,兩個天使發現農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們唯一的生活來源──一頭奶牛死了。年輕的天使非常憤怒,他質問老天使為什麼會這樣,第一個家庭什麼都有,老天使還幫助他們修補牆洞,第二個家庭儘管如此貧窮還是熱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卻沒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並不象它看上去那樣。”老天使答道,“當我們在地下室過夜時,我從牆洞看到牆裡面堆滿了金塊。因為主人被貪欲所迷惑,不願意分享他的財富,所以我把牆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來召喚農夫的妻子,我讓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並不象它看上去那樣。”

有些時候事情的表面並不是它實際應該的樣子。如果你有信念,你只需要堅信付出總會得到回報。你可能不會發現,直到後來……

抉擇

一個農民從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卻被淹死了。
事后,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說他做得對,因為孩子可以再生一個,妻子卻不能死而復活。有的說他做錯了,因為妻子可以另娶一個,孩子卻不能死而復活。
我聽了人們的議論,也感到疑惑難決︰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應該救妻子呢,還是救孩子?
于是我去拜訪那個農民,問他當時是怎 麼想的。他答道︰“我什麼也沒想。洪水襲來,妻子在我身過,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當我返回時,孩子已經被洪水沖走了。”
歸途上,我琢磨著農民的話,對自己說︰所謂人生的抉擇不少便是如此。

右手握左手

桌上流行一首順口溜︰握著老婆的手,好像右手握左手。
每當有人念出︰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一桌子人便會意地放聲笑起來,氣氛立刻就輕鬆了。當然,這是基于人家對該順口溜的一致理解──感覺準確,描述到位。
有一天在餐桌上有人又念起這段順口溜,男人們照例笑得起勁。
後來發現餐桌上的一位女人沒笑。男人們忙說鬧著玩別當真。沒想到女人認真地說︰最妙的就是這“右手握左手”。第一,左手是最可以被右手信賴的;第二,左手和右手彼此都是自己的;第三,別的手任怎麼叫你愉悅興奮魂飛魄散,過後都是可以甩手的,只有左手,甩開了你就殘缺了,是不是?一桌子男人都佩服,稱揚女人的理解深刻而獨到,婦人淡淡地說 ︰有什麼深刻而獨到,不妨回去念給你們各自的老婆聽聽,看她們說些什麼。
男人當中有膽子大的果然回去試探老婆,果然老婆們的理解均與餐桌上的女士相同。
她們都是左手,男人們當然要以左手計。
而他們都是右手,他們當然作右手想

河邊的蘋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無功而返,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唯獨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師傅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說,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唯一的一個蘋果摘來了。后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過不了的河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但真正的智慧還要在河邊做一件事情︰放飛思想的風箏,摘下一個“蘋果”。歷覽古今,抱定這樣一種生活信念的人,最終都實現了人生的突圍和超越。

魚王的兒子

有個漁人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被人們尊稱為‘漁王’。然而‘漁王’年老的時候非常苦惱,因為他的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

于是他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麼好,我的兒子們為什麼這麼差?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捉到魚,怎樣划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瓮。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技術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

一位路人聽了他的訴說後,問︰“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得到一流的捕魚技術,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
“他們一直跟隨著你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著我學。”
路人說︰“這樣說來,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你只傳授給了他們技術,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對于才能來說,沒有教訓與沒有經驗一樣,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出門與救人

救 人
在一場激烈的戰鬥中,上尉忽然發現一架敵機向陣地俯衝下來。照常理,發現敵機俯衝時要毫不猶豫地臥倒。可上尉並沒有立刻臥倒,他發現離他四五米遠處有一個小戰士還站在哪兒。他顧不上多想 ,一個魚躍飛身將小戰士緊緊地壓在了身下。此時一聲巨響,飛濺起來的泥土紛紛落在他們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塵土,回頭一看,頓時驚呆了︰剛才自己所處的那個位置被炸成了一個大坑。

出 門
古時候,有兩個兄弟各自帶著一只行李箱出遠門。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將兄弟倆都壓得 喘不過氣來。他們只好左手累了換右手,右手累了又換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來,在路邊買了一根扁擔,將兩個行李箱一左一右掛在扁擔上。他挑起兩個箱子上路,反倒覺得輕鬆了很多。

管理心得︰在我們人生的大道上,肯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但我們是不是都知道,在前進的道路上,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有時恰恰是為自己鋪路?

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裡做客,看見主人家的灶上煙囪是直的,旁邊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訴主人說,煙囪要改曲,木材須移去,否則將來可能會有火災,主人聽了沒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裡果然失火,四周的鄰居趕緊跑來救火,最後火被撲滅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請四鄰,以酬謝他們救火的功勞,但並沒有請當初建議他將木材移走,煙囪改曲的人。

有人對主人說︰“如果當初聽了那位先生的話,今天也不用準備筵席,而且沒有火災的損失,現下論功行賞,原先給你建議的人沒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卻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頓時省悟,趕緊去邀請當初給予建議的那個客人來吃酒。

管理心得︰一般人認為,足以擺平或解決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種棘手問題的人,就是優秀的管理者,其實這是有待商榷的,俗話說︰“預防重于治療”,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勝于治亂于已成之后,由此觀之,企業問題的預防者,其實是優于企業問題的解決者。

扁鵲的醫術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么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裡。而我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管理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數的事業經營者均未能體會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而往往是即使請來了名氣很大的“空降兵”,結果于事無補。

袋鼠與籠子

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裡跑出來了,于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長頸鹿和幾只袋鼠們在閑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管理心得︰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捨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管理是什麼?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認清事情的“本末”、“輕重”、“緩急”,然后從重要的方面下手。

鸚鵡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只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
另一只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
該買哪只呢?兩只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
結果突然發現一只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
這人趕緊將頭家叫來︰這只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
店主說︰不。
這人奇怪了︰那為什麼又老又丑,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
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只鸚鵡叫這只鸚鵡頭家。

這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
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于完美主義,事必躬親,什麼人都不如自己,最後只能做最好的公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

用人之道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裡,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裡,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守關口。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
廟裡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裡,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 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留個缺口給別人

一位著名企業家在作報告,一位聽眾問︰“你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請問,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企業家沒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圈,只是並沒有畫圓滿,留下一個缺口。他反問道︰“這是什麼?”“零”。“圈”/“未完成的事業”/“成功”,台下的聽眾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對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實,這只是一個未畫完整的句號。你們問我為什麼會取得輝煌的業績,道理很簡單︰我不會把事情做得很圓滿,就像畫個句號,一定要留個缺口,讓我的下屬去填滿它。”

留個缺口給他人,並不說明自己的能力不強。實際上,這是一種管理的智慧,是一種更高層次上帶有全局性的圓滿。

給猴子一棵樹,讓它不停地攀登;給老虎一座山,讓它自由縱橫。也許,這就是企業管理用人的最高境界。

習慣與自然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千斤重的大象,這不荒謬嗎?可這荒謬的場景在印度和秦國隨處可見。那些馴象人,在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就用一條鐵鏈將它綁在水泥柱或鋼柱上,無論小象怎么掙扎都無法掙脫。小象漸漸地習慣了不掙扎,直到長成了大象,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時,也不掙扎。
馴虎人本來也像馴象人一樣成功,他讓小虎從小吃素,直到小虎長大。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會傷人。馴虎人的致命錯誤在于他摔了跤之後讓老虎舔淨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一舔不可收,終于將馴虎人吃了。
小象是被鏈子綁住,而大象則是被習慣綁住。
虎曾經被習慣綁住,而馴虎人則死于習慣(他已經習慣于他的老虎不吃人)。

習慣幾乎可以綁住一切,只是不能綁住偶然。比如那只偶然嘗了鮮血的老虎。

有個太太多年來不斷抱怨對面的太太很懶惰,“那個女人的衣服永遠洗不乾淨,看,她晾在外院子裡的衣服,總是有斑點,我真的不知道,她怎麼連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

直到有一天,有個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發現不是對面的太太衣服洗不乾淨。細心的朋友拿了一塊抹布,把這個太太的窗戶上的灰漬抹掉,說︰“看,這不就乾淨了嗎?”

原來,是自己家的窗戶髒了。

提醒自我

有個老太太坐在馬路邊望著不遠處的一堵高牆,總覺得它馬上就會倒塌,見有人向牆走過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牆要倒了,遠著點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著她大模大樣地順著牆根走過去了──那堵牆沒有倒。老太太很生氣︰“怎麼不聽我的話呢?﹗”又有人走來,老太太又予以勸告。三天過去了,許多人在牆邊走過去,並沒有遇上危險。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牆根下仔細觀看,然而就在此時,牆綞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塵磚石中,氣絕身亡。

提醒別人時往往很容易,很清醒,但能做到時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卻很難。所以說,許多危險來源于自身,老太太的悲哀便 因此而生。

給予

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頭家,說要離開建築行業,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
頭家捨不得他的好工人走,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說可以。但是大家後來都看得出來,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軟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時候,頭家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
“這是你的房子,”他說,“我送給你的禮物。”
他震驚得目瞪口呆,羞愧得無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他怎麼會這樣呢?現下他得住在一幢粗製濫造的房子裡﹗

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我們漫不經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積極行動,而是消極應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關鍵時刻不能盡最大努力。等我們驚覺自己的處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裡了。把你當成那個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進去一顆釘,加上去一塊板,或者豎起一面牆,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創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優美、高貴,牆上的銘牌上寫著︰“生活是自己創造的。”

愛人之心

這是發生在英國的一個真實故事。
有位孤獨的老人,無兒無女,又體弱多病。他決定搬到養老院去。老人宣佈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購買者聞訊蜂擁而至。住宅底價8萬英鎊,但人們很快就將它炒到了10萬英鎊。價錢還在不斷攀升。老人深陷在沙發裡,滿目憂鬱,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會賣掉這棟陪他度過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個衣著樸素的青年來到老人眼前,彎下腰,低聲說︰“先生,我也好想買這棟住宅,可我只有1萬英鎊。可是,如果您把住宅賣給我,我保證會讓您依舊生活在這裡,和我一起喝茶,讀報,散步,天天都快快樂樂的──相信我,我會用整顆心來照顧您﹗”
老人頷首微笑,把住宅以1萬英鎊的價錢賣給了他。

完成夢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地 殺和欺詐,有時,只要你擁有一顆愛人之心就可以了。

養牛之道

我們旅行到鄉間,看到一位老農把喂牛的草料鏟到一間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問道︰
“老公公,你為什麼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讓它吃?”
老農說︰“這種草草質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顧;但是我放到讓它勉強可夠得著的屋檐上,它會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個精光。”

簡單道理

從前,有兩個飢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于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乾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 狼吞虎嚥,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 旁。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飢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 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後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又有兩個飢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而 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 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福祉安康的生活。

一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也要面對現實的生活。
只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 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人在福中不知福

臺灣擁有一切,看了才知什麼叫「人在福中不知福」

義大利駐臺代表馬忠義任期將屆滿,他不願離開臺灣,向羅馬要求再延一任。沒想到答案竟然是「臺灣很熱門,一堆人搶,不可能續任。不過,歐盟也有在臺代表的缺,不妨去爭取看看」。問他:「如果爭取不到歐盟臺代表呢?」「那只好自謀生路,在臺灣找了。」他嚴肅地 說。今年八月,荷蘭前駐臺代表胡浩德退休,決定定居臺南新化;十一月,瑞典駐台代表畢恆利跟進,取得臺灣的永久居留證,留在臺北。胡浩德與畢恆利擔任駐臺代表的時間都很長,一駐就是八年。以前歐洲人對臺灣陌生,總誤以為很落後,駐臺並不熱門,他們可以快快樂地幹到退休,在臺灣終老。但現在馬忠義想如法炮製就未必能如願了。

這一期的比利時《2》雙月刊⋯⋯報導臺灣。歐洲記者眼中的臺灣是:街道乾淨,交通秩序良好;治安甚佳,即使晚上也很安全;「臺灣擁有一切」,葡萄牙人稱臺灣為「福爾摩沙」,意即「美麗之島」,他們肯定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名字來形容臺灣。臺灣至今仍不是熱門的旅遊景點,實在令人難以理解且不公平。駐臺外交官在臺灣的時間更長,更深入臺灣社會,真正吸引他們留下來的,則是臺灣人的「熱情、友善、親切」。畢恆利說:「也許臺灣人習以為常,但我不覺得世界上的其他地方經常有人對陌生人這麼友善。」

臺灣人真的對自己的優點太習以為常了。一個多月前,我在北京機場與人錯身而過,身體稍有接觸,習慣性地輕聲說聲「對不起」。對方回頭凶巴巴地問「你說啥?」我說:「跟您道歉說『對不起』」。對方念聲「神經病」,悻悻然地走人。從此,我才注意到臺灣人真的很有禮貌;搭過對岸的地鐵後,才發現平平凡凡的「依序排隊,先下後上,禮讓老弱婦孺」是多麼不容易的美德;問過路後,才知道臺灣人多友善。

外交官四海為家,上述歐洲的駐臺代表漂泊半生,看盡世態後,選擇臺灣落腳終老。我完全理解他們為何做這樣的選擇。

其實,只要關掉電視,拋開扭曲的小框框,走到戶外,接觸真實的臺灣土地、人民;再怎麼看臺灣不順眼的人也會發現:

我們真的「擁有一切」。

百病皆生於氣

如果讓你小病一星期,你會發現金錢不重要,家人和身體最重要;

如果讓你大病一個月,你會發現金錢特重要,身體和家人特特特重要。

如果讓你大病半年,估計你願意放棄眼下一切的金錢和名利去換回你認為重要的東西。

遺憾的是,這個世界大部分人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包括你我!所以,當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更加堅定地知道在生命中哪些人和事才是最重要的…

健康,重在觀念:

美國人:用100塊錢養生,50塊錢買保險,10塊錢看病,1塊錢搶救。

中國人:用1塊錢養生,10塊錢吃藥,50塊看病,100塊錢搶救。大多數中國人,在生命的最後1–2年,花光一生的積蓄,吃遍所有含大量副作用的西藥。再多開幾次刀,然後… 離去。

疾病如何應對?

答案:重在預防!氣與壽命。

1、經常自己找氣生的人,即小心眼,如林黛玉,一般活20–50歲;

2、經常受別人氣的人,叫傭人,一般活50–60歲;

3、經常自我生氣,也常氣別人的人,叫俗人,如普通百姓,一般活60–70歲;

4、經常讓別人生氣,自己卻不太生氣的人,叫偉人,如毛澤東,一般活80歲左右;

5、不論別人怎麼氣你也能淡然處之,叫高人,如朱德、鄧小平,一般活90歲左右;

6、從不氣別人,自己也不生氣,叫真人,如孫思邈、張學良,一般能活百歲或以上!

結論:百病皆生於氣!消氣法(分九個層次,逐級提升):

1、傾訴;2、回避;3、運動;4、娛樂;5、想得開;6、自己想適合自已的方法;7、換位思考;8、放得下;9、提高境界。

12/29/2013

靈感角落 夕陽舞曲

夕暮落在城中,像秋收後一把燎燒田野的火,焚燒每日的盡頭。麇集高樓的玻璃帷幕、旋飛半空的燕鳥、校園裡低迴已老的鐘鳴,因此暈染著餘暖的紅。犛過城裡人們的一日物事,在心上留下了深深的鑿跡。而我再次回到了這裡。

一間盈滿光的寬闊舞室,鑲有一牆大面的落地鏡子。三面透明的窗,在日夕降轉的一時,成為了半透明的屏幕。我回到這裡,坐在教室的角落,凝看著鏡中之鏡,同時疊影著裡外的模糊廓影,擱於一側的把竿彷彿飄浮、地板上的膠線延伸至低空的暮靄。

空間有時寂靜,有時隱微著輕輕的琴音,巴哈的郭德堡呢或是Arvo P?rt的給阿娜;也總是在那一首、二首樂曲的時間裡,我們轉動著足踝、令繃緊一天的腰背溫柔地扭轉、解開。

這些年開始跳舞,像嬰兒重新學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tendu是擦地而pli?是蹲,下來再試試一個arabesque。我記得那些腳步落下的每個所在,記得老師帶著我說,找到空間,讓身體與之發生即興的關係;曾經躲身的那面漆有黃色油漆的牆面有一個斑駁的小小的洞,像眼睛,曾經貼緊的鏡面裡,仍留著自己熟悉又有點陌生的臉。

日暮全然地落盡時,像心裡落盡的纏繞的思緒,每一天夜升起,像腳尖自然地踮起;直到雙腿到胯骨、雙臂至頭頂緩緩地漸升,終於在夜色中,我靜靜飛翔了起來??「現在我的身體輕盈了,也飛起來了。我看到我就在自己的上面,一個上帝在我身上舞著。」

── Friedrich Nietzsche,〈閱讀與寫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李時雍

要健康,掌握飲食關鍵 

血管老化不僅會引發心血管疾病,更可能導致中風等危險。有效預防血管老化,可以從改變飲食習慣開始──減鹽、多吃魚及蔬菜,讓血管變得更年輕、更健康!

心血管疾病已成為世界各國醫療體系的沉重負擔,世界衛生組織自二○○二年訂定每年的九月二十九日為「世界心臟日」,目的為喚起民眾對心臟疾病的重視;而今年八月義大犀牛隊前總教練徐生明也因心肌梗塞猝死,關於血管老化的問題,民眾絕不可輕忽!

「血壓」是檢測血管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而高血壓患者多半都有血管老化的問題。高血壓的主要成因,就是攝取過量鹽分,鹽的主要成分是「鈉」;為了排出多餘的「鈉」,體內循環的血液量會增加,心臟就必須用更強的力量來推動血液,使施加在血管的壓力增加,讓血壓上升。而「鈉」就會藉由這股力量通過腎臟,排放至尿液中。因此,當攝取過多鹽分,容易使血壓維持在偏高的狀態,讓血管承受不必要的壓力,加速血管老化。

積極減鹽法 血管更強韌

以動物原本的生理構造而言,只需攝取少量鹽分,就能健康地成長、活動,人類也是如此。攝取過量鹽分時,體內大量的「鈉」還會進入各個組織內,直接傷害細胞。「鈉」會堆積在血管的血管壁細胞中,讓血管壁變得又厚又硬,加速動脈硬化。

根據歐美國家的大規模臨床實驗,認定「安全」而不會加速血管老化的每日食鹽攝取量,僅為三‧八公克。因此,有助於預防血管疾病的「理想食鹽攝取量」,每日不應超過三‧八公克(約半茶匙)。接下來要介紹「積極減鹽法」,從改變「吃的方式開始,就能減少體內多餘鹽分。

1少吃沙拉、調味料、醃漬物、醬滷海鮮和高鹽分食物,其中調味料可改用低鹽。

2用高湯、香醋、辛香料取代鹽巴。

3吃麵時少喝半碗湯,預防中風、高血壓。「麵食」是造成高血壓與血管疾病的元凶之一,每吃一碗拉麵,就會攝取五到六公克以上的食鹽,等同於高血壓病患一日標準攝取量的上限。常吃拉麵、又習慣把湯都喝光,多半會罹患高血壓,甚至引發中風。《血管老化,當然會中風》作者島田和幸建議湯頭最好留下一半以上,吃完後要攝取富含「鉀」的食物(如蘋果等),促使身體排出「鈉」。

4「單一餐點」一定要少吃:血管疾病的患者,大多以「單一餐點」解決一餐。「單一餐點」是指拉麵、烏龍麵、牛肉蓋飯、炸蝦飯、咖哩飯、蛋包飯等,這些幾乎都是高鹽、高脂肪,營養成分偏高熱量的醣質,很難攝取均衡的營養。

5每餐都要有主食、主菜及配菜:均衡的飲食,必須有主食、主菜與配菜。「主食」為醣質,是人體的能量來源;「主菜」則是打造身體組織的蛋白質或脂質,「配菜」是供應維他命與礦物質,調整生理機能。

如何看待生命中的問題

問題最棒的地方在於,它們其實是巨大的學習機會。努力去解決問題,你就會學到很多。

The great thing about problems is they are really tremendous learning opportunities in disguise. Get to work solving them and you will learn lots.

改變問題讓問題變成學習機會的關鍵是:

■不要犯了低估問題的錯誤──而是看清事實,正視眼前問題的嚴重性。

■與此同時,也不要過度大驚小怪──不要把它變成心中的一堵牆。不斷提醒自己,別人之前也有過類似的經歷,甚至遇上更大的問題,也都能反敗為勝,你也做得到。實事求是,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不要以為問題會自行解決──不會的。你必須積極介入並拿出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

■不要做出讓問題加劇的舉動──那簡直是瘋了才會這麼做,但離譜的是真的有許多人這麼做。相反的,你要有健康的觀點並保持積極的態度。理解問題總有解決之道──只要你著手去找。

The keys to changing the problems which will crop up into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re:

■Never make the mistake of underestimating a problem –but look at things with clear eyes and respect for the size of the challenge that lies in front of you.

■At the same time, don't supersize the problem either – don't turn it into a brick wall in your mind. Keep reminding yourself people have experienced that and bigger problems before and come out on top and you can too. Look at things realistically and then get to work doing what's required.

■Don't think the problem will solve itself – it won't. You've got to be actively engaged in coming up with a solution which will work in the real world.

■Don't do things which only aggravate the problem further –that's crazy but it's amazing how many people do that. Instead, maintain a healthy perspective and stay positive. Realize a solution exists – you just need to get out there and find it.

要克服問題並把它們轉化為學習機會,你要:

■預測問題──接受只要你嘗試新東西,就會有問題出現的事實,把它當作一顯身手的機會。

■溝通問題──與會受到這個問題影響的人溝通。找可以幫助你解決問題的人談一談,讓他們知道會有什麼事情發生。讓每個人形成共識,這樣他們才能做出有用的貢獻。

■評估問題──問:「問題癥結是什麼?」接著問:「真的很重要嗎?」盡可能維持健康的觀點,並牢記最終目標。一開始你可能會發現好像很多問題都很嚴重,但是當你得知真正的事實後,你會發現許多事情其實只是雞毛蒜皮的事。

■理解問題──了解克服問題事實上會讓你比平常更加賣力也更加聰明,因此是學習與成長的大好機會。

To overcome problems and turn them into opportunities for learning:

■Anticipate the problem – accept that problems always arise whenever you try something new and see this as your opportunity to shine.

■Communicate the problem – to the people whom it will effect. Talk to the people who can help you solve it and make them aware of what's come up. Get everyone on the same page so they can contribute in a meaningful way.

■Evaluate the problem – ask: "What is the real issue here?" followed by: "Does this really matter?" By all means maintain a healthy perspective and keep the end in mind. You may find many issues which look like big problems at first are really pretty minor when you get down to the real facts.

■Appreciate the problem – accept that overcoming it will in fact make you work harder and smarter than you would ordinarily so this is a great opportunity to learn and grow.

失敗教我的11堂課

「當你失敗的時候,你能學到什麼?」

你可能從未想過回答一個關於自己失敗的問題。大部分的人都不願意承認或面對自己的缺失,甚至恥於談論或提起。當他們必須提及自己的失敗經驗時,總是會說:「人生不是贏,就是輸。」 其中傳遞的訊息是:「除了輸贏,沒有其他好說的。」

這樣的想法有什麼問題?問題在於:這不是贏家的思惟!比爾. 蓋茲就曾說過:「成功是個差勁的老師,它讓聰明人以為他們輸不起。」

成就大事的人會用不同的方式看待失敗。他們並不會去遮掩自己的錯誤,更不會從失敗中落荒而逃。他們的態度從來就不是「人生不是贏,就是輸」。相反的,他們抱持的態度是:「人生不是贏,就是學習。」他們深信,人生遭遇的任何情境,無論是在工作中或生活上,只要能正確運用,都能轉化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

曾獲選為「世界領導大師」排行全球第一、出版過無數暢銷領導書籍、訓練多家企業領導人的領導界專家約翰.麥斯威爾,在近 50 年面對各行各業無數領導者成功及失敗的案例中,歸結出能夠幫助我們克服困頓、處理問題、面對失敗、邁向成熟 11 堂必修課程。他告訴我們,成功往往是來自關鍵性的失敗,只要保持不斷學習的心態,就能掌握最強的致勝武器。
第 1 課 謙遜

失敗的確會讓你變得謙遜。只要確保你能從錯誤中學習,不要重複再犯就好了。

第 2 課 現實

要在生活中取得成功,並且在失敗中學習,你必須面對現實,以它作為成長的基礎。不這麼做就是行不通。

第 3 課 責任

負起責任通常是學習的第一步。除非你挺身而出說:「由我負責推動這些事情。」 否則什麼也不會發生。

第 4 課 改進

刻意追求不斷進步,是從失敗中學習的核心重點。每天致力學習新事物,你將日益精進。

第 5 課 希望

要從失敗中學習,你必須種下希望。抱持前途一片光明的想法,你就會有毅力學習和前進。
第 6 課 可塑性

要從失敗中學習,你必須具有可塑性。如果你誤以為自己無所不知,便將錯過一些重要教訓。

第 7 課 逆境

逆境最能催化變革。如果你每次都能正面回應襲來的逆境,將可以帶給你莫大成就。
第 8 課 問題

問題最棒的地方在於,它們其實是巨大的學習機會。努力去解決問題,你就會學到很多。

第 9 課 壞經驗

即使是壞經驗,也能變成大好經驗,如果你能一路上保持學習的角度。讓它們帶給你好處。

第 10 課 改變

創新總是來自改變。改變就是學習的代價。要從失敗中學習,你得願意做出有用的改變。

第 11 課 成熟

從失敗中學習的最後獎勵就是成熟。成熟是智慧、穩定和忍受短暫挫折的完美結合。你要追求成熟。

實現遠距工作16項原則

在過去幾年,打造實體辦公室對專業企業人士來說,重要性愈來愈低:提出點子、創作,以及思考顧客與我們服務的產業的能力,和我們所處的實體環境愈來愈沒關係。更重要的是我們合作的對象,以及我們能否取得創作所需的資訊或工具。而提高生產力的真正關鍵──指針對付出的時間,提升成果的質量──在於專注自己想達成的成果,而不是完成目標花了多少時間。

要讓遠距工作發揮生產力,有一些工具和技巧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讓它們成為你的運作原則,依據需求採納和調適。

原則 1 安排重疊的時間

遠距工作的一個關鍵重點,在於公司必須安排重疊時間,讓員工可以同時在線上。當你想要提供客戶服務之類有時間表的產出時,重疊就很重要。你必須同時有好幾個人待命,即使有人缺席也不會有任何閃失。

原則 2 使用視訊會議

「眼見為憑」對大多數人與大部分公司來說一點都沒錯。讓員工遠距工作時,你可以運用各種科技。視訊會議現在非常簡單,幾乎和親自會面一樣有效。運用這類工具展示與說明十分簡易。

原則 3 隨時方便取得必要資訊

讓遠距工作發揮生產力的關鍵之一,在於讓組織裡的每個人 1 天 24 小時、1 個禮拜 7 天都能取得所有他們需要的檔案與資訊。 你必須讓所有資料隨時都可公開取得。

原則 4 設置虛擬茶水間

你需要一個地方,讓員工可以聚在一起交換看法。此時虛擬茶水間恰好不過。你只需要建立一個線上聊天室,讓遠距工作者可以隨時登入和其他員工互動。聊天室也可以讓每個人感覺自己在圈子裡,馬上知道公司其他地方發生了什麼事。

原則 5 每周確認進度

你可以而且也應該每周利用視訊會議讓大家聚在一起。這是每個人報告他們在做什麼的機會,讓你能擁有更多凝聚力。要求每個人都要用幾句話,報告過去一周做了什麼,以及未來一周打算專心處理什麼任務。

原則 6 把結果當作評量標準

遠距工作者享有的另一個好處是,結果是唯一重要的評量標準。 評判一個人工作表現的標準,不是他們幾點到達和幾點離開辦公室,唯一可以評量的是他們產出工作的分量和品質。

原則 7 消除幽閉恐懼

為了解決遠距工作的潛在的問題,你可以這麼做: 鼓勵遠距工作者定期安排人際互動。 清楚表明不希望員工平均一周工作超過 40 小時。 配備專家協助遠距工作者替自己的家庭辦公室找到最佳配置。 每月給每位遠距工作者津貼,讓他們成為健康俱樂部會員。 最好讓整個專案團隊都嘗試遠距工作模式。 幫助公司的遠距工作者以簡單但合法的方式繳稅。

原則 8 雇用聰明人士

採取遠距工作的關鍵好處之一,是你可以從世界各地聘請優秀員工,不受限於只能聘請住在附近的人,你可以徵求全世界最耀眼的人才。到頭來這點可能成為你的強大競爭優勢。

原則 9 吸引最佳人才

遠距工作制度另一個絕佳好處是你可以留住優秀人才,不論他們選擇住在哪裡。如果有其他狀況迫使他們必須搬到另一個城市、 另一州、甚至另一個國家,他們可以把工作帶著走。

原則 10 定期聚會與衝刺

除了定期會面會增加你遠距工作的能力,有時找時間碰面,在最後關鍵期限一起衝刺也是不錯的點子。那種令人抓狂的期限帶來的壓力鍋氣氛、離譜的工作時間,以及瘋了似的辛勤工作,可以產生不可思議的團結精神。

原則 11 建立公平的競賽場

你必須建立與維持用人唯才制度,讓優秀的工作成果受到認可,不論是在辦公室或遠距完成都一樣。這不難做到:

■ 讓每個人都偶爾遠距工作。

■ 充分利用 WebEx 等桌面應用程式,讓以遠距方式參加會議的人,也能得到和現場人士一樣多的資訊。

■ 利用電子郵件或其他線上傳訊方式充分進行討論。

■ 努力讓遠距工作者參加每次的討論。

原則 12 經常一對一談話

對於遠距工作者,你確實會想要更頻繁地以一對一的方式,跟上他們的進度。這些聊天無非就是讓溝通管道保持暢通。

原則 13 避免過度工作

當你在家工作時,工作很容易變成嗜好,沒日沒夜所有時間都在處理工作。你需要確保人們有合理的工作時間。他們需要做得夠多,但不能太多,平均一周 40 小時大概差不多。一定要讓每個人知道公司期待他們怎麼做。

原則 14 建立規律

大部分遠距工作者發現,如果他們大部分時間都能遵守他們自定的規律,他們會最有效率。

原則 15 維持高昂士氣

唯有讓他們做喜歡和在意的工作,並且和他們喜歡共事的人一起工作,才能讓他們維持動力。如果你發現自己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完成工作,你必須和經理人談談要怎麼做才能幫助你回歸正軌,並且重拾生產力。

原則 16 來去自如

遠距工作時,你可以帶著工作全球到處跑。今日許多創意工作只需要一台電腦和網路就能完成。

80/20 經理人,The 80/20 Manager

只做20%的工作,卻能達到80%成果的方法,你想不想學?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嗎?

其實你大概已經猜到了,那個方法就是人人耳熟能詳的80/20法則,又稱帕列托法則(Pareto Principle):經濟學者維弗雷多‧帕列托(Vilfredo Pareto)研究發現,80%的財富集中在20%人手上;之後其他學者持續研究,得出80%的成果來自於20%的工作、80%的業績來自於20%的客戶等通則。

串連周邊資源,發掘新機會

15年前,理查.柯克(Richard Koch)出版《80/20法則》一書,建議企業領導者與工作者應該致力於最重要的20%工作,捨棄80%的雞肋。

在新書《80/20經理人》(暫譯,英文書名《The 80/20 Manager》)中,他將焦點集中在經理人,分析、歸納出10種用更少時間,讓產出極大化的「80/20經理人」,還提供練習法,讓大家學習成為高效經理人。

1.調查型(investigating)

懂得依據80/20法則問問題,尋覓能對公司做出主要貢獻的少數關鍵業務:哪些產品或顧客能產生豐厚的利潤?誰是最重要的顧客?公司的核心是什麼?面對職涯,經理人更該問:什麼點子可以為我所處的產業和我的職涯帶來重大變化?我如何以更少的投入獲得更大的成果?
2.超級連結型(superconnecting)

柯克比喻,機會就像是人生的樂透彩券。有成本很高、張數很少的紅色彩券,比如學歷和經歷;也有成本很低、張數無限的綠色彩券,指的是與不同生活圈的人建立弱連結,做法包括:強化和相異背景同事的連結;參加跨領域或跨地域的專案;轉換跑道時和前同事保持關係;選擇需要大量和外界接觸的部門或職位。超級連結者最大的優勢在於,他們會把不同群的朋友拉在一起,讓自己站在新點子與新機會的交口。

3.指導型(mentoring)

指導是標準的80/20活動。雖然很多人認為當導師要花的成本很高,但是投資人才得到的回報最大。具體做法包括:觀察同事傳達出需要幫助的訊號,真心讚美同事的成就;要求你指導的同事再去指導別人;將指導列入主管的績效評核項目中。當你自己需要指點時,向真正優秀的人請教,不要占用對方太多時間,得到意見後馬上行動,並且試著回饋對方。

4.槓桿/借力使力型(leveraged)

柯克舉出經理人應該有效運用的兩種槓桿元素:一是「重大決策」,減少90%例行事務決定,把時間花在需要冒險、前所未有的決定上;二是「金錢」,將你所能運用的資源極大化,如果專案有可能大成功,就盡量投資,因為經理人不用負擔企業的風險。

5.解放型(liberating)

解放指的是激發團隊潛能,讓他們設想出可以完成巨大成果的小點子。經理人應該設法解放團隊,降低日常工作的束縛,但這並不表示要降低績效要求。

6.尋求工作意義型

有意義的工作,其投入與產生才會符合80/20原則。要尋找帶來快樂與高成就感的工作,可試著用以下句子自我檢視:你工作的領域讓你興奮;你的工作帶給你稀有的知識;你喜歡你的同事和老闆,而且他們也喜歡你;你的公司正在成長。 前英特爾總裁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曾說,你公司只有一位員工──你自己,沒人欠你一份職涯,你就是你自己的主宰。

每天都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

7.時間充裕型

依照80/20法則,一周工作5天,每天都是一周的20%。假如你把最有價值的活動集中在星期一做,那你當天就可以產出一周80%的成果;假如你星期二再同樣集中心力做那20%的工作,你就有160%的績效。所以,你該做的是找出最重要的工作,專注其上,然後忽視其他事情。你要盡量爭取決定自己工作方式的自由;每天只選一件最重要的事並優先去做。

8.簡化型(simplifying)

最成功的經理人的共通點是:能看穿複雜的局勢,以最簡單的方式理解並傳達給其他人。柯克建議,避免不能簡化的問題。當需要分析議題或跟他人溝通時,盡量說故事、圖文整合,讓事情容易理解。

9.懶惰型

績效卓越的經理人都是懶惰的,但懶惰並非天生,而是刻意練習的結果,也因為他們的聰明才智讓他們有自信懶惰。懶惰可以讓人從日常工作中解放出來,學習用更少的努力達到成果。

10.策略型(strategic)

策略經理人具有改變產業的能力。他們的特色是重視思考勝過行動,總是在尋找更好的商業模式,不會像一般經理人常淹沒於例行的會議、同事見面、電子郵件和拜訪客戶中。他們把時間用於思考,充滿野心,勇於冒險並付出行動。

用愛創業:社會企業

台灣的社會企業正式進入遍地開花的繁華年代。

許多台灣創業者積極反省資本主義全球化所帶來的缺失,顛覆過去創業就要「做到大,賺最多」的巨型迷思,以改造社會為己任,不將獲利視為企業唯一道德,還創造出各種「做好事也能賺大錢」的獨特經營模式;在「產業、消費、社會」三個介面中,尋找共榮多贏的新可能。
根據學界統計,目前台灣廣義型的社會企業超過5,000家,其中近200家獲利穩定並略具規模。這些新創業家懷抱的理想是什麼?台灣如何成為社會企業的沃土?

台灣首屆「社會企業嘉年華」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廣場熱烈舉行,還不到開幕時間,現場就已聚集了如織人潮。這裡就像一個小型社會企業博覽會,是台灣現況的縮影,充滿知識性,處處驚奇。

小博覽會,大繁華森林

「社會企業嘉年華」發想自輔仁大學校內的小市集,輔大和星展銀行合作,結合企業親子日活動,擴大規模,走出校園,親近一般群眾。第一屆主題設定為「Care and Share(關照與分享)」,現場分為社企市集、體驗活動和舞台表演三大區塊,邀請了52個相關單位參展。

最熱鬧的莫過於市集區,參展攤位主要分為公平貿易、庇護工場、有機農業、公益媒體與照護科技4大類別,這4大類也正是台灣社會企業最重要的發展領域,攤位廠商熱中講解理念更勝於販賣商品。

公平貿易類的攤位商品充滿異國情調,新型態的貿易觀念更為參觀者上了一堂課。此區除了有大眾較為熟知的咖啡豆進口貿易商「生態綠」、「雨林咖啡」之外,還有台灣第一家獲得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FTO)認證的設計師品牌「繭裹子」,第一家國際公平貿易品牌進口商「地球樹」等攤位,讓人駐足。

「天啊,這縫製得好精巧!」一群女生發出驚嘆,原來她們看到了尼泊爾風的布製衛生棉品牌「棉樂悅事」,開始討論是否該改用這種圖案賞心悅目,又兼顧環保概念,並創造尼泊爾村落女性就業市場的新產品。

來到有機農業區,多家農場與合作社展示了新鮮蔬果、茶葉和果醬等美味食材,天然又健康,台灣小農愛土地的團結活力,氣勢十足。庇護工場區則展現公益團體近年來自立自足的努力,他們藉由製作糕餅、巧克力、手工皂等,為身心障礙者打開就業機會,來往人潮也開心地和負責試吃服務的唐氏症寶寶合照。

公益媒體與照護科技區則有以街友為銷售通路的《大誌雜誌》,和鎖定外籍移民與外勞為讀者群、以東南亞5國文字發行的《四方報》。有人豪邁地掏出荷包,將展示台上的刊物全部橫掃入袋,準備回家好好閱讀。

星展銀行負責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的客戶關係經理徐偉書,帶著親友在現場繞了好幾圈,他難掩悸動地說,過去在審核貸款業務時,他常看到許多創業者因商業模式太過理想性,獲利評估無法跨越貸款條件門檻,而深覺可惜。

「這個嘉年華活動顛覆我的舊思維,原來不以獲利為單一目標的企業也能因為關懷的信念,而深具永續經營的可能!」他說。

小旅行,大公平貿易想像

10位中壢高中的學生由老師帶隊,來到台北市銅山街的生態綠咖啡店,正要展開一趟「公平貿易輕旅行」。

主講人公平貿易協會創辦人余婉如一開場就指出,21世紀的貧窮問題正導因於人類自己扭曲的消費習慣,但今天只要透過公平買賣的方式,就有機會讓第三世界國家的生產者免於壓榨,得到合理的報酬,進而脫離貧窮。因此,公平貿易就是一種社會改造工程!

現場輕鬆播放一連串的影片和歌曲,當學生們聽到「農業工業化」、「全球正義」、「在地實踐」等新鮮名詞,眼睛無不迸出興奮的光芒。

「在英國,大學的校園餐廳已全部改用公平貿易咖啡豆,今天,我們就要透過輕旅行的方式,漫步街頭,想像我們在台灣也可以擁有這種理想生活!」余婉如結語。

學生們循著早年台北運送稻米的「糧道」齊東街散步。聽著導覽員講解,彷彿進入時空隧道,看見台北糧食文化的歷史嬗遞。

經過蜿蜒的街道,一行人抵達有「社會企業重鎮」之稱的金山九號大樓,參觀了包括TED × Taipei、台灣文創平台、台灣公平貿易協會等社企單位的辦公室,體驗一群人共同效力的氛圍。

導覽員黃尚卿高興地說:「辦活動最怕活動結束就船過水無痕,今天好幾個同學已經發願,以後在大賣場購物時會多留意貼有公平貿易標籤的商品,以具體消費行動為世界盡份心力!」。

「公平貿易輕旅行」是由公平貿易協會主辦,全程免費,有吃有玩,傳單小海報上印有中、英、日文三種語言說明,歡迎外籍觀光客也來參加。

小學堂,大創業渴望

第三個現場,在資訊工業策進會的大樓裡,台灣第一個社會企業網路資訊平台「社企流」舉辦一系列「DOIT社企流小學堂」講座,分成「創不同」與「實踐力」兩個主軸,針對資訊科技、弱勢就業、教育文化、環境保護、農業發展等5個領域,由社企流編輯群和台灣創業家近距離為民眾講解創業經驗及最新國際脈動。

小小的會議室裡擠了五十多位青年聽眾,做筆記的沙沙聲不斷,反映出大家對於社會企業資訊的渴切。主辦單位特別在講座最後開放30分鐘問答交流時間,現場聽眾發問異常踴躍,且問題多集中在如何創業、如何掌握社會議題脈動、如何找出潛在市場需求等實務面向,提問一個接一個,幾乎欲罷不能,使得活動比預定時間晚1個小時才結束。

社企流從2012年2月正式上線至今不到兩年,已號召超過20名翻譯者、50位志工加入,臉書粉絲頁按讚人數超過1.2萬人。創辦人兼總編輯林以涵是年僅27歲的女孩,在留學美國期間接觸了社會企業實務工作,回國後有感於台灣與國際間的資訊落差過大,便號召幾個朋友架起網站,編譯國際社會企業新聞,沒想到短短時間內就捲動龐大能量,今年2月初舉辦收費型的年會,居然吸引了超過700人參加。

「創投公司不斷詢問是否可以投資,但是我得冷靜,思考下一步怎麼走。」林以涵掩不住興奮之情表示,台灣人對社會企業的熱愛已遠遠超乎她的預期。
上述三個現場,只是社會企業受矚目盛況具體而微的縮影,而這把全新概念的創業之火還會持續延燒。

9月中旬,輔仁大學開學,由企管系和社會系跨領域聯手教學的台灣第一個「社會企業管理研究所」開始上課,首屆14位在職專班碩士生有半數都是社會企業家,該所40%以上的課程將會走出教室參與社企實務。亦即,未來兩年他們將走遍全台、走向海外,在實習中進行「異花授粉」經驗交流工程。

許多台灣創業者積極反省資本主義全球化所帶來的缺失,顛覆過去創業就要「做到大,賺最多」的巨型迷思,以改造社會為己任,不將獲利視為企業唯一道德,還創造出各種「做好事也能賺大錢」的獨特經營模式;在「產業、消費、社會」三個介面中,尋找共榮多贏的新可能。

社會創業,兼顧公益和獲利

台灣民眾開始對「社會企業」這個新名詞朗朗上口,消費者大力支持,創業者也將社會企業當做嶄新選項。但到底什麼是社會企業?為何此刻會如此風靡台灣?

創辦輔大社會企業管理研究所的胡哲生教授解釋,「社會企業」顛覆傳統把純營利組織和公益服務組織簡單二分開來的思維,認為「企業是能兼顧社會公益和經營技能的,生產關愛社會、關懷弱勢的產品也能獲利,永續經營。」

綜合學界的研究,企業組織可以從「純營利」和「純公益」兩個端點在光譜上區分成6個型態,現在許多台灣純獲利導向的企業和純公益導向的非營利組織,都努力往光譜中央的「社會企業」邁進。

因此,這兩年台灣產業界也呈現了「營利事業公益化」、「公益團體企業化」的兩大趨勢。就像一般創業必須發現市場上「未被滿足的需求」,研發嶄新商品讓自己與眾不同;新的社會創業者也會從關心人群、解決社會問題的公益角度找尋市場需求,成立新公司。

公益團體則必須設法降低對政府補助與民眾捐款的依賴,進行「二次創業」,讓自己也能為弱勢族群創造就業機會,產生獲利;台灣庇護工場提供汽車美容、烘焙、餐廳、清潔等多元服務,且愈來愈有市場競爭力,就是明顯的例子。

這兩種新型態的創業者也被賦予一個時髦的頭銜—社會創業家。他們的創業範圍廣布各領域,年齡分布也甚廣,許多甚至是學者、文史工作者、社會運動者,因為善於營造話題,很快就能號召消費者認同他們的「使命性」。

醞釀多年,終於燎原

其實,社會企業概念在歐美行之有年,在印度、孟加拉等開發中國家也因弱勢族群需求強烈,發展得既成熟又創新;台灣因為是中產階級為主的國家,社會氛圍又好公益與福利,過去反而缺乏這種企業模式。

2006年,孟加拉經濟學者尤努斯因創辦「鄉村銀行」,提供窮人微型貸款創業自立,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引發台灣社會關注。2007年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和作家王文華創辦若水國際公司,以「社會企業競賽」方式尋找投資標的,打響議題熱度,但卻也因為概念還侷限在傳統創投「砸錢就能成功」的舊思維中,火苗乍現不久後就熄滅。

「消費市場不肥沃,事情怎麼可能做得起來?」胡哲生分析,理念倡導和觀念反省一定要走在前面,先培養民眾的消費習慣,社企商品才能被接受。

2008年,結合聯合勸募、104人力銀行、SOHO協會等團體的「公益2.0」脫貧計畫推出,主張「救貧即救急」,透過大眾捐款,協助弱勢族群微型創業脫貧。這個計畫講究款項透明化、群眾互動性、提供創業專業諮詢,立即受到公益團體矚目,紛紛取經效法。

2010年,輔仁大學緊接著成立「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建構理論、倡導概念,並把成功個案發掘出來,分析其商業模式,再廣告周知。例如關注弱勢就業與糧食自主議題的「喜願共和國」、推廣有機產銷和環境概念的「日月老茶廠」、為弱勢發聲的文創媒體《四方報》等成功個案,都讓有志成立社會企業的人更有信心。此時,社會企業概念才正式進入「燎原期」,並在2012年底推向高峰,被學界形容為「遍地開花」。

曾參與「公益2.0」計畫、長期進行經濟模型研究的輔大社會學系主任吳宗昇分析,台灣正在努力中的社會企業已有五千多家,其中包括近60家登記有案的新創業公司,一百多家正加速產業化以達到自給自足目標的公益型非營利組織,以及超過5,000個積極轉型的產銷合作社。

「消費者不再只是基於便宜、功能性強、美感強等原因來購買商品,而是認同社會企業的理念;這種新消費文化認為,優先購買有理想性的社企商品更勝於時常爆發食品安全疑慮的大型企業品牌,因此為台灣培育了社企冒出的沃土。」吳宗昇說,這兩年,在大學育成中心、教育部「大專畢業生創業U-START計畫」中,都可以看到愈來愈多創業者已經擺脫以獲利為單一目標的思維,從社會議題中找尋「尚未被滿足的消費需求」,建構創新的商業模式和商品。

顛覆傳統「創業3年論」

在企管理論中,有所謂的「創業3年論」說法,創業者必須咬牙撐過產品從乏人問津到尋得固定客戶的前3年,並從困難中學會應變能力和茁壯心理強度,企業才能持續存活。

但社會企業卻顛覆了這個傳統「創業3年論」法則。因為社企創業者滿腔熱忱,3年艱苦很容易熬過;產品也因為具有高度理想性,容易讓消費者跨過首次購買時猶豫不決的門檻。此時,他們的挑戰反而是「供不應求」,如果創業3年之後,生產速度還是跟不上需求量,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品牌就無法達到最大綜效。

最顯著的例子是,標榜生態有機農業的「光原社會企業」和「日月老茶廠」的展售現場,常可看見消費者因受到感動而想把一整櫃商品掃貨回家的情形,此時,店家反而要拜託大家別一次買太多,免得因為講究嚴格認證、簽約農場有限的農產品斷貨。

關於社會企業與消費者、創業者的三角關係,輔大社會企業管理研究所所長胡哲生比喻,社會創業家需要的並非傳統的創投資金,而是來自於消費者覺醒的「消費創投基金」。當消費者購買社企產品時,就是在用消費力來投票,決定哪一個企業可以存活下去。

而青年若能以社會企業的形式來創業,也等於是在高失業率年代為全新的就業選擇投下一票,決定我們的社會要往哪個方向前進!

「新的創業和消費想像變革正在台灣悄然發生,眾多微小而熱情的改變力量,開始匯聚成大江大河!」胡哲生說。

大稻埕新文藝復興

如果你自東處來,越往西,台北城市就越發侷促、老舊,城市發展至今,城東得意,百年城西卻鉛華洗盡。

但是,2013年秋日大稻埕彷彿穿越了時空隧道,把昔日繁華帶回來了。由當地商家1920書店主辦的「第2屆大稻埕1920變裝遊行」熱鬧登場。永樂市場前,一群扮裝成1920年代東西方知名人物的遊行者穿梭其間,跳著當時最流行的查爾斯敦舞步,熱鬧非常,飄散濃濃的復古風情。

台灣新文化運動發源地

大稻埕1920變裝遊行是為了向反日本殖民運動革命家蔣渭水致敬。1921年,蔣渭水和台灣自治運動領袖林獻堂、知名作家賴和等人在靜修女中禮堂成立了「臺灣文化協會」,透過辦報、開書局、戲劇、演講會來提升台灣人的主體性自覺,掀起一波「新文化運動」。文協是台灣近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最重要的啟蒙團體,對社會各個層面影響深遠,也奠定了大稻埕在台灣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其實,大稻埕雖名聲響亮,古蹟處處,卻幅員不大。
它位於台北城西的大同區,緊臨淡水河,中心點為知名南北貨集散中心迪化街。會取名為「大稻埕」,是因清末時這裡原是一大片曬稻穀的廣場。
1887年台灣第一任巡撫劉銘傳以大稻埕為起點,修築了到基隆段的台灣第一條鐵路,基礎建設逐漸完備。日據時代北台灣商業重心從艋舺遷移至此,也成為台灣茶葉的集散重鎮。大稻埕盛景橫跨清末到日據,約莫百年,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因港口淤塞,城市發展東移才逐漸沒落。

盛極一時的繁華風貌在時空中定住,直到1998年,台北市政府提出「軸心翻轉、再造西區」的政策,希望藉由古蹟與街區活化的方式,把繁華再度帶回西區,平衡都市發展,大稻埕才又有一番新的氣象。

以「小」「民」「眾」藝埕向蔣渭水致敬

2008年,周奕成來到大稻埕,和一幫朋友自創「台客藍」陶藝品牌,並和團隊夥伴先後成立「小藝埕」、「民藝埕」、「眾藝埕」三個老屋改造的複合式空間,成為西區活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大稻埕1920變裝遊行便是由他發起。

周奕成的商業模式是老屋新用。2011年他的團隊「世代群」租下迪化街永樂市場口最大的老街屋「屈臣氏大藥房」,開設第一家文化街屋「小藝埕」,取其「大稻埕上賣小藝」之意。小藝埕是個複合型的店屋,利用迪化街老房特有的多功能結構,也採用多角經營。一樓的店鋪有文創品牌印花樂及1920主題書店,二樓是精品咖啡店,挑高的頂樓則有藝術工作者進駐,經營劇場空間。

小藝埕開張後,頗受年輕族群及外國觀光客歡迎。2012年,周奕成以同樣概念,在「小藝埕」的斜對街,霞海城隍廟旁邊一棟古色古香的三進老宅,開了「民藝埕」。

民藝埕一樓的前二進分別以「陶一進」、「陶二進」的概念,販賣自有品牌「台客藍」陶藝品,也引進日本工藝大師柳宗理的作品,推廣「民藝」精神,三進是間咖啡小酒館。二樓則有兩個部分,一進的「南街得意」茶館,重新聚集了騷人墨客,二進「墨中間」則當作藝文展示空間。

2013年8月最新開幕的「眾藝埕」則在迪化街後面較為清靜的民樂街,聚合了9個年輕設計師的自創品牌,更具熱鬧的生氣。從潮服店、創意飲料店、自行車店、居酒屋、皮革創作、二手相機、童書繪本店、雷射雕刻,「眾藝埕」裡兼具質感與創意的小品牌百花齊放。

「小」「民」「眾」藝埕善用大稻埕傳統三進格局的民宅,讓各自特色的創意小店,多元紛陳地在同一個建築共生,儼然成了大稻埕新生的風景。

今年6月底,遊走兩岸三地、曾任職《Newsweek》中文版、《環球企業家》、《第一財經週刊》、《陽光衛視》等媒體的台灣文史工作者譚端,和二手書店「永樂座」共同租下在延平北路和保安街交接處、台灣第一家原住民外科醫師開業的「順天外科醫院」舊址2樓,後命名為「保安捌肆」的老屋,經營專賣二手舊貨的「杯杯雜貨舖」,並以此地為基地,挖掘精采的地方人物志。

爬上陡峭的樓梯,穿過永樂座的二手書牆,「杯杯雜貨舖」獨立一隅於靠窗的小空間,中間擺上質樸的木桌椅,往來朋友、客人都能坐下和譚端喝上一杯,「杯杯雜貨舖」像個充滿寶物的小客廳。

譚端探訪地方耆老,從口述歷史以及史料的細節,像考古般修復一個又一個受大時代牽動,卻又被遺忘的小人物命運,融入他擅長的歷史寫作,在中國大陸媒體發表相關文章。他希望向大陸讀者介紹更深入庶民、在地觀點的台灣史,並且計畫拍攝紀錄片。

8月底,他邀集大陸作家許知遠和周奕成、蔣渭水的孫子蔣朝根對談,主題為「大稻埕——台灣歷史對中國大陸的啟示」;10月初又請到大陸知名公共知識分子笑蜀來談「中國公民社會的困境與出路」,為當前的兩岸關係提供對話及思考。

「旅行,時光」民宿,重現市井小民的大稻埕時光

然而,在歷史使命感,以及被遺忘的波瀾壯闊背後,也有人看上大稻埕市井小民的小情小調,在此開設具地方特色民宿。

33歲的邱翊,是大稻埕土生土長的在地人,他租下住家附近的歸綏街老公寓2樓,成立「旅行,時光」民宿。

走進老房子中,映入眼簾的磨石子地板,復古的皮沙發以及50年代的老家具。老公寓才有的毛玻璃木窗,再搭配當代風格的燈具,雜揉出一種混搭、放鬆的質地。
過去從事旅遊業的邱翊,因為工作緣故常到國外考察,他總喜歡從在地人的角度認識地方,於是成立部落格,以在地人觀點介紹從小生長的大稻埕,並逐漸發展出中英日文的導覽服務。2012年,為了帶領旅客更深入認識他熱愛的故里,才又開了服務國外背包客的民宿。

邱翊也找來一批在地的年輕人,向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申請經費,在11月23日舉辦「大稻埕青年在地行動」,透過老少咸宜的大地遊戲,引導人們深入認識這裡。

另外,他積極串連在地店家,2013年8月在永樂市場前舉辦的「時光市集」,是結合路攤、野台、開講、童玩等活動的周末跳蚤市集。

「大稻埕不該只有年貨大街,每一年來擺攤的大多是外地商家,這樣對大稻埕在地發展幫助不大。」邱翊想像未來「時光市集」的範圍能更寬廣,就像巴黎知名的跳蚤市場成為淘寶者的聖地,「遊客來這裡走走逛逛,也就連帶認識了大稻埕的可愛之處。」

熱愛大稻埕的人們也回來了。邱翊遇到小時候就搬離大稻埕的老鄰居慢慢回流,他們都欣見這裡有機的變化。

「大稻埕的特別之處是,你在這裡的土壤扎根就無法和台灣歷史脫節,我希望重新養成一個腳踏實地的世代。」周奕成期待經過10年的醞釀,未來屬於21世紀的大稻埕20年代,精采將會到來。

80分人生最快樂

商業周刊
很多成功的人並不幸福,為何會如此?哈佛商學院教授霍華.史蒂文生(Howard Stevenson)深究了,他也因此改變自己對人生經營的態度,甚至,在瀕臨死亡的那一瞬間,他可以這樣告訴自己:「我,沒有遺憾!」

今年72歲的霍華.史蒂文生,是第一個在哈佛大學商學院談「創業」的教授,「創業家精神」一詞是被他所定義,《富比世》雜誌譽為「創業家之獅」,巴西的首富李曼、瑞士第二大富豪魏斯和英特爾、蘋果投資人洛克,都是他的學生。
1982年,他與其餘三個商學院教授合夥創辦投資公司Baupost,今日,該公司總資產超過294億美元、全球第11大避險基金;他也是哈佛校內最成功的募款人,最高紀錄是募集高達6億美元的慈善基金。

2007年,史蒂文生在校園停車場心臟病突發,與死神擦肩而過,之後,學生賽諾威將他在瀕死後的體悟,與其多次對談整理成《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天下出版)一書,堪稱哈佛版《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有意思的是,史蒂文生在接受《商業周刊》獨家越洋專訪,談起這段瀕死遭遇時,他是這樣想的:「死亡對我沒有影響,因為我的人生沒有遺憾。」會這樣說,是因為他發現,經營人生跟經營事業不同,前者要幸福,「關鍵在於不要要求各方面都拿A,80分就好,但是不能有零分;求圓滿,不求完美。」

談成功意義》球,不在於拋多高

而是要不漏接任一顆球

2001年,911事件之後,美國商業界瀰漫著反思氣氛,開始檢討「成功是什麼?」這氛圍刺激史蒂文生耗時三年研究調查,結果發現成功的背後有四種要素:

一、成就:我該如何達成外在目標,金錢、權力、名望;

二、快樂:對自己和對生活是否滿意;

三、意義:我做了什麼可以幫助別人,而別人也覺得這很重要;

四、後世影響:我現在做的事情有哪些會在我死後繼續留下來。

有趣的是,因為每一種成功背後牽涉的要素不同,彼此經常互相牴觸。他發現,許多社會上認為成功的人,不是過度專注單一形態的成功,就是不滿足的追求各種成就,因而放棄幾項要素,最後人生不幸福。

史蒂文生認為,每個人都該像雜耍小丑,人生要拋接這四個球,重點是不要光想著把球拋高,而是不要讓其餘三個掉到地上;他說,「那些互相牴觸的人就是只想把其中某樣拋得很高,結果漏接其他的球,最後充滿遺憾。」

史蒂文生也差點因此漏接人生的球。

1982年,史蒂文生同時身兼公司總裁和哈佛教授,事業如日中天,相對分散對家庭的注意;幾年後,第一任太太不滿他疏於關照,離開他和三個兒子,婚姻告吹。突然成為單親爸爸,史蒂文生面臨公司、學校和家庭三頭燒;最後他選擇放棄千萬年薪、辭去總裁,將心力投入家庭,也因為當年他選擇拋開成就的球,救起快樂的球,與兒子是無話不談的朋友。
「世界不會朝著你所想的方向走,因此縱然壞事發生,也可以做出好的決定,」史蒂文生說:「離開管理職,對自尊和荷包都很傷,但是跟從小孩身上得到的情緒價值相比,實在微不足道。」

談八分滿人生》幸福,不是得過且過

是把資源圓滿分配整體人生

「你希望別人在喪禮上怎麼說你?」這是史蒂文生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自問的問題,並由此反推規畫自己人生的每個階段。當你想清楚這點,才會更勇敢的做出人生取捨。因為,八分滿的幸福不是得過且過,而是,要學會把人生資源分配在自己整體的人生,過得更和諧與完滿。

跨年煙火,或是去墓園散步

李清志
今年的年度代表字是「假」,因為我們有假油、有假食物,有高科技企業作假、有官員作假,全國人民似乎都籠罩在「造假文化」的氛圍之中。

其實「造假文化」的存在也不是今天才有,當過兵的男生都知道,軍隊裡的「造假文化」最為盛行。為了上級長官視察,部隊長官要求士兵種植假樹(根本沒有樹根的樹,如果枯萎了,就噴上綠色油漆),到處去借零件來讓車輛可以發動行駛,或是打靶時在標靶上鑽洞,藉此提高部隊打靶成績,演習時總是號稱「百發百中」等等。

歲末年終之際,這樣的假面氛圍更形嚴重,從聖誕節前夕開始,各地就開始布置華麗的聖誕樹,舉辦歌星的演唱會,或是在平安夜狂歡派對,交換禮物,看似在慶祝「平安夜」,事實上卻只是販賣著「假平安」;因為大部分的人根本不認識耶穌(有的人甚至以為聖誕節是慶祝聖誕老公公生日),人們內心裡根本沒有平安,只是用各種喧鬧的活動,吃喝與玩樂,企圖麻醉並掩飾內心裡的不安。

到了年終跨年活動,各級政府單位更是耗費巨資,卯足全力來舉辦跨年煙火晚會,似乎一整年民眾所承受的虛假與欺騙,一整年政府的無能與顢頇,都可以在煙火倒數與勁歌熱舞的狂歡中被掩飾;當數萬人聚集在城市的廣場裡,當煙火絢爛地在夜空中爆發,人們短暫地忘記內心的痛苦,短暫地以為明天會更好,人們自欺欺人地互道「新年快樂!」事實上,所有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內心的痛苦依然存在。

與其去看跨年煙火,我倒建議大家去墓園散步!

新年假期去墓園散步?你一定認為我是神經病,是學院裡的怪人?

我常常在大年初一到墓園散步,因為過年到處人擠人,嘈雜的賀歲噪音,電視台裡特別難看的春節特別節目,到處刻意張貼的紅色裝飾,刺眼的紅色新衣,都讓我內心煩躁受不了!我會到陽明山第一公墓漫步,那裡是過年期間最清靜的地方。在山林墓園中,我可以安靜省思一整年的生活,讓內心紛亂的聲音沉澱下來,重新去面對新的年歲。

美國建築學者亞歷山大也認為,在都會中安排設置小型城市靈園,打破死人與活人間的空間界線,讓忙碌都市人可以進入靈園安靜冥想,一方面幫助安靜忙亂的心靈;一方面也可以思考自己為何忙碌。

城市靈園基本上就是一座富宗教哲理的心靈空間。我常常帶朋友們去國外看墓園,到東京的古老靈園欣賞櫻花,從櫻花的燦爛開放到飄落凋零,去思考人生的短暫與無常;到巴黎的都市墓園欣賞名人沉睡安息的地方,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這樣的活動比帶他們去香榭大道血拚更有意思!

傳統文化裡,總是告誡不可以在新年談死亡、說死亡,但是歷史的事實告訴我們,沒有人可以因為逃避死亡,或企圖背向死亡,而可以免於死亡。面對墓園、面對死亡,讓我們靜下心來,去面對我們的內心,讓我們看穿一切的虛假,誠實地去面對自己也面對別人。

在「造假文化」當道的今天,需要更多人誠實地面對自己,不再自欺欺人,不論是官員或是百姓,與其去看跨年煙火,我建議大家去墓園走走!

(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人生的每一天都是開始,但同時也可能就是結束,要學會坦然面對,生活才會更美。

人生的每一天都是開始,但同時也可能就是結束,要學會坦然面對,生活才會更美。
作家 曹又方

「只要記住 – 當你覺得失去一切時,未來依舊存在。」“Just remember – when you think all is lost, the future remains.”

“Just remember – when you think all is lost, the future remains.”
– Robert H. Goddard, Inventor

「只要記住 – 當你覺得失去一切時,未來依舊存在。」– 羅伯特‧戈達德 (發明家)
just (adv.) [用來加強語氣]。例:It just isn’t true. (那根本不是真的。) remain (v.) 留下,剩餘。例:After the fire, little of the original house remains. (失火過後,原本的房子只有一點點殘留。)
羅伯特‧戈達德(1882-1945)是美國教授、物理學家和發明家,液體火箭的發明者。他的研究在生前沒有得到太多支持,還有記者嘲笑他的太空理論。但在戈達德去世後,隨著太空時代來臨,反被視為現代火箭理論的奠基者。

雖然這世界充滿苦難,但也充滿克服苦難的故事。Although the world is full of suffering, it is full also of the overcoming of it.

Although the world is full of suffering, it is full also of the overcoming of it.
– Helen Keller, Lecturer
– 海倫‧凱勒 (1880-1968) 美國作家、演說家,是第一位取得大學文學士的聾盲人士。海倫‧凱勒也是美國社會黨成員,參加了反對戰爭、婦女參政、勞工權力、及社會主義等運動。

成功比較倚賴不斷地運用常理,而不是倚賴天賦。Success is more a function of consistent common sense than it is of genius.

Success is more a function of consistent common sense than it is of genius.
– An Wang, Computer Engineer
成功比較倚賴不斷地運用常理,而不是倚賴天賦。– 王安 (電腦工程師)
王安 (1920-1990) 美籍華人,在哈佛大學獲得應用物理博士學位,於 1951 年創立著名跨國企業「王安電腦公司」,1978 年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文字處理機生產商。他也是電腦「磁芯記憶體」的主要開發者之一。

12/28/2013

綠色和平組織的李維諾夫(Dmitry Litvinov)如是說

只要跨國公司和魁儡政權
想要強暴北極
我們就一定會繼續對抗

我很高興這章已經結束
well, I am glad that this chapter is over
但是這本書還是要寫
but the book still remains to be written.
只要北極受到威脅
as long as there is a threat for the Arctic
只要跨國公司像是俄羅斯國營天然氣
as long as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like Gazprom
荷蘭皇家殼牌石油
like Shell
艾克森美孚
like Exxon
還有魁儡政權
and puppet regimes
意圖強暴北極
are intent on raping the Arctic
我們就一定會繼續對抗
we will certainly continue to fight against that
並且朝一個理性的未來努力
and to work towards a sane future


綠色和平組織的俄裔瑞典籍成員李維諾夫(Dmitry Litvinov)前天獲俄羅斯政府釋放,誓言要繼續捍衛北極。他與30位綠色和平組織自今年9月,因為企圖登上俄羅斯國營天然氣公司(Gazprom),被以海盜罪逮捕,後來改被控流氓罪。